公案很難懂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公案很難懂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26, 2024 5:01 pm

三、《鐘陵錄》精華要解
信堅

3.1心性的本質
師謂休曰: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眾生都有佛性。一念迷即眾生,一念覺即佛。看經典要先開智慧,才能看懂佛法真實義。一切佛法,都是心法。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若無一 切心,何須一切法。懂得心法,就能 一經通一切經通,一門通一切門通。一法通一切法通。「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耶穌說: 天堂只在心中。《地藏王菩薩》說: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心裡沒有地獄」,是說心裡沒有煩惱;地獄是自己的煩惱創造出來的。「度盡內心眾生」,就是去除無明、無知。有煩惱、無明,就不能成佛。「地」是心地,「藏」是含藏一切法,能自己作主宰是「王」。眾生誤解佛經,將地藏王菩薩尊崇為地獄之王,擺在殯儀館地大門前,燒相祭奠,保佑下地獄的祖先。就變成宗教迷信了。

此心無始以來,不生滅,無形無相,不屬有無,超過一切限量名言蹤跡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

《心性》就是佛性、本性、自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無始無終、清淨無染、無二元對立,沒有名相。當你的心完全沒有分別對待,當下即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3.2如何修證,見自本心?
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本身就是佛,著相外求,轉成迷誤,終不成佛。

不知 “息念忘慮,佛自現前”。
「法無利鈍,人有利鈍」,是自己的問題!不知止息妄想,就見不了性。「歇即菩提」。「萬緣放下,一念不生」。「息念」,是止息妄念,是方便說,實無妄念可止,當下即是無常、無我、空寂。止息妄念的當下是「無念」。「無念」不是沒有念頭,而是念念清凈,「無念」就是正念。「忘慮」,是不要用你的意識,「轉識成智」。

此心即是佛,佛即是眾生。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緣即施,緣息即寂。若不決定信此心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與道相乖。「自心是佛」,本來真心,具足一切。應當要去悟,這顆真心。遇到什麼因緣,該做什麼,就要去做什麼。事情過了,就放下,內心寂靜。不著相修行。

此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此心明淨,猶如虛空,無一點相貌,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無始以來,無次第佛。
你的心是佛,不要向外求佛。這一顆心是清凈的,這一顆心就像虛空,虛空無形無相。

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佛與眾生,一心無異,猶如虛空,如大日輪,照四天下。佛心跟眾生的心,沒有差異的。有如虛空,無雜無壞,無塵無垢。開悟不難,難在改變習氣。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並不難,但是你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氣、慣性,那是很困難的。                  

若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觀眾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歷恆河沙劫,終不得菩提,為著相故。學道人如不悟此心體,於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學佛的人,大部分是「著相」,分別執著。佛法不是相對之法,佛法是不二之法。「著相外求,求之轉失」,只要著相修行,你的佛性就不能現前,就不能證悟。

唯此一心,更無微塵許法可得,即心是佛。
「萬緣放下無所失,隨緣提起無所得」。觀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諸法空相,無智亦無得」,「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何故?無心者,無一切心也。
有心「供養十方諸佛」是著相供佛。供養一個無心道人是離相。無心是大徹大悟的人;無心是閒道人。「無心」就進入「空」的境界,見到空性,見到本性,就悟道了。

如如之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
真如不變的心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 「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見花鳥」,心中無所貪戀。『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無能所,無方所,無相貌,無得失。趨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無棲泊處。故望崖而退。
無此岸,無彼岸。無佛相,無眾生相。「萬緣放下無所失,隨緣提起無所得。」一般真修實證的人。「棲」是小鳥停靠的樹幹,「泊」是船所靠的岸。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希望有一個歸宿,一個依靠的地方。走到懸崖峭壁,就往後退走。不知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進入 “無門關”。

例皆廣求知見。所以求知見者如毛,悟道者如角。
契入 “無心、無為、空”的境界,才能悟道。一般人 都無法契入,因此都不斷地「廣求知見」。「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因此,學道者多如牛毛,但悟道者少如牛角。
大凡真理,一定要符合四個條件:
一「本來性」。本來如此,法爾如是,本來就存在。
二「必然性」。日出必然日落,潮起必然潮落,花開必然花謝,有生必然有死,只要是現象界的東西,它必然是生滅無常的。
三「普遍性」,「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
四「永恒性」。永恆不變不易。「諸法實相,緣起性空」。

今學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於心外著相取境,皆與道背。
釋達觀 講了下面一個印度大師在家人悟道的故事,值得我們學習。
這位大師從小總覺得:「奇怪?我什麼都不懂,但是我身邊的大人好像什麼都懂。」
所以他從小就很注意觀察 他身邊的一切事物;他可以花好幾個鐘頭,觀看一片樹葉,看一隻青蛙。直到有一天在爬山時,看一塊石頭,他的腦筋好像錯亂了,他分不出他是石頭,還是石頭是他?
(這個跟莊周夢蝶很像,我是蝴蝶,還是蝴蝶是我?) 其實這是一種深定的狀態,四、五個小時,轉眼就過了,好像一瞬間而已
(註: 信堅無憂無慮,晚上睡覺,頭一碰到枕頭就睡著了。一睜開眼睛,已是天亮,好像是剛入睡一樣。 時空是假相)。
他以為這種感覺會消失,結果從山上下山回家之後,看到所有的事情 都是這個樣子,他已經搞不清楚「什麼是我」了。他處在這種感覺 很久一段時間,甚至不敢出去,因為他有一次出去,路上有一棵樹,就坐在樹下,結果坐下去之後,一坐就十三天,眼睛張開之後,他看到他的脖子 掛滿了花圈,很多人在向他膜拜,他就趕快跑回家。從那個時候,他開始去察覺,我們的生命 好像在創造某些的東西。他沒聽過什麼道理,沒學過什麼學派的東西。
(與萬物融為一體,見性了)。

恆河沙者,佛說是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牛羊蟲蟻踐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寶馨香,沙亦不貪;糞尿臭穢,沙亦不惡。
譬喻「無心」,就是要學習無心。是無心是不起分別之心。 我們心中的塵垢,心中的念頭,比恆河沙的數量還多。如果以有形有相的角度 要去清它,生生世世,三大阿僧祇劫,也清不完。但因為念頭不是真實的。因此只要能覺悟,剎那之間,所有雜念就都可清除了。

此心,即無心之心。 離一切相,眾生諸佛 更無差別。但能無心,便是究竟。
心是本覺靈知。 「離一切相」,就是不執著一切相,無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幻」,「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學道人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繫,不得解脫。
「直下無心」是不執著,不分別,也沒有心 (沒有那些累積下來的概念)。

然證此心有遲疾。有聞法一念 便得無心者。有至十信十住 十行十迴向 乃得無心者,有至十地乃得無心者。長短得無心乃住。
有人言下契入,有人修一輩子 也入不了門。
領悟不是技術、技巧。修行是為了認識真理,真理只有一個,一悟就突破了。
六祖說:「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長短,是指修行的時間。
有的人學佛很久了,也努力修了很久,卻修不出什麼東西來。
修行成就的時間長短,關鍵是在「得無心乃住」。
這個無心就是清淨心,就是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沒有貪嗔癡,沒有貢高我慢,是本來那一顆清淨的心。「住」是安住。

更無可修可證。實無所得,真實不虛。一念而得,與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齊。造惡造善,皆是著相。著相造惡,枉受輪迴,著相造善,枉受勞苦。
無五蘊,無我。五蘊就是我們認為的自己,要去找一個自己,找不到,身心了不可得。
「著」是執著。「造」是造作,就是刻意,有所動機跟目的。
對別人好不需要有動機,不需要有目的跟條件,完全都不期待別人 對我的回饋,這才叫不執著。

總不如言下 便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
何不當下面對這顆心,認識這顆心,察覺這顆心 本來清凈,本來就是佛心。

此心即法,法外無心。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將心無心,心卻成有。默契而已。
萬法由心生,心生一切法生。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心本來是清凈的,但是現在 也不要抓住一個清凈之相。起個能修的心,然後想要修一個法 達到無心的境界。
關鍵在「默契而已啊!」知道的就知道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絕諸思議,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此心是本源清淨佛,人皆有之,蠢動含靈,與諸佛菩薩,一體不異。 祇為妄想分別,造種種業果。本佛上實無一物。虛通寂靜,明妙安樂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圓滿具足,更無所欠。 縱使三祇精進修行,歷諸地位,及一念證時,祇證元來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卻觀歷劫功用,總是夢中妄為。
要好好地,深入地去體悟。言下即是!
「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
「拚命努力地修,經過很多的修證次第,修到有一天當你證悟,當你找回那一顆清凈的心,只證悟到本來清凈法身佛。
只是見到本來面目,只是這個樣子而已。
辛辛苦苦精進用功地修行,修到有一天當你證悟,結果回過頭來一看,才知道它本來就存在,它從來 就沒有失去過,而過去就好像 在夢中 拚命地修行。

故如來云:「我於阿耨菩提實無所得,若有所得,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
證自本心,是見到本有自性,一無所得。若覺得有所得,則我所。我執仍未破,仍未開悟。

又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菩提。」
即此本源清淨心,與眾生諸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徧十方界,一切平等,無彼我相。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明徧照。
清凈心不是用修的,是用悟的。每個人本來具足圓滿的智慧。

世人不悟,祇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覆。所以不覩精明本體。
「見聞覺知」不是真心。見聞覺知 是六根對六塵所起的作用 (六識) :
眼根能見,耳根能聞,鼻根、舌根、身根能產生觸覺,意根能知。

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如大日輪昇於虛空,徧照十方,更無障礙。
空卻見聞覺知,即心路絕無入處,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
學佛的目標,是要認識自己的心,是要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提心)。
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上求佛道,無一法可得;下化眾生,無一眾生可度。

故學道人,唯認見聞覺知,施為動作。空卻見聞覺知。即心路絕無入處。
「空卻」是你不應該執著,應該放下,「即見離見」。「離」是不執著、不住、放下。讀佛經、學佛法,不外是要教你如何放下執著,止息妄想。「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路」是指妄想,妄想就生不起來。

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
就在起作用的當下去認識本心。看到什麼?
就馬上會想到什麼?你就馬上有自己的知見。當我們的五根去接觸五塵,本來是沒有什麼反應,一定要透過意根 才會有反應。
法塵、色法才能夠成立;心法也跟著產生。在「想」跟「行」當中,你不要直接那麼快就起動作,你要在「想」跟「行」當中作一個間隔。
這個間隔拖越久,越不容易造業。「想」就是一種業力、習氣!
就是不用思考,自然就反應。被影響,不要行動,指的是,你的身口意不要馬上就反應。

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 (行蘊),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
離開見聞覺知這個心的作用,但「淨心在妄中」。
你不要離開見聞覺知,然後去他處求心。
還是要善用你的見聞覺知,悟到「不一不異」,若即若離。
這樣你才能夠 在見聞覺知處 悟到自己的本心。
「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心不安是因為太多心,三心二意,然後又想辦法去止息那些妄心,去要掃三心除四相。弄到最後,塵勞一場,還是六道輪迴。

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
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

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遂將心覓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歷千萬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法。
見聞覺知 它本來就是心的作用,但是你不要把見聞覺知,當成你的本心,那就變成活在一種意識形態。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當有一天你感覺到無我了。六根接觸六塵,產生見、聞、覺、知!其中沒有一個「我」,你要這樣觀察,你要這樣修行,才會漸漸被你證明。證明一切法無我,只有緣起!「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

如力士迷額內珠,向外求覓,周行十方,終不能得。智者指之,當時自見,本珠如故。
古時後有很多大力士,額頭鑲一顆寶珠,因為大家彼此在肉搏的過程,所以常常頭頂著頭,結果頂了太大力,太久了,那一顆掛在額頭上的寶珠,就深深鑲入皮膚裡,變成瘡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真如本性,因為迷失了自心,所以到處去求。本質都是平等的,但是因為各種因緣、條件,所以讓我們產生了差異性。

故學道人,迷自本心,不認為佛,遂向外求覓,起功用行,依次第證,歷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當下無心,決定知一切法本無所有,亦無所得,無依無住,無能無所,不動妄念,便證菩提。及證道時,祇證本心佛,歷劫功用,並是虛修。
《中論》云: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八不: 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不」是否定你現在所看到的現象,就是要叫你徹底地不要執著。
《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學道人莫疑四大為身。四大無我,我亦無主,故知此身,無我亦無主。
學道人不要以為 這個身真的是你的,這個身是四大組合的,這個身 是你的地水火風所產生的,是你的相分。
只不過是唯識所變。你在地水火風找不到「真我」。

五陰為心,五陰無我亦無主,故知此心無我亦無主。六根六塵六識,和合生滅亦復如是。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蕩然清淨。
十八界是六根、六塵、六識。是因緣合和的身、心、世界,它沒有一法是可得的。
蕩然無存,徹底地清凈;自性無一法可得可求。
實相「無相」。

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上道,此是真如佛。
頓教是「頓了自心,本來是佛」,「即心是佛」。
「真如佛」,真實不變的如來。

學道人祇怕一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佛。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念念無相」,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念念無為」那就是念念隨緣,所以這樣的人是佛。
你一起心動念你就是凡夫,「起心即是妄」。

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
《壇經》「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心性言語道斷。文字只是標月之指。心性每個人都有,問題是你如何了解它?你才能擺平它!永嘉 證道歌云: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
學佛一剛開始,你是帶著 有求的心來學佛,你也是帶著有求的心 來到這個世間,所以其實你從一開始,你的內心世界是存在「有」的概念。
因為你「有」的概念,所以你今天生死輪迴,但是你今天也因為帶著「有」的概念,所以你才想要解脫生死。
一個開悟的人,他悟到無生法忍。不生是妄想執著再也不生;不滅是他的覺性、靈知、智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任何的時空、任何的境界,它都是存在不會消失的,叫「妄想不生,覺性不滅。」

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祇是教化接引門。本無一切法。離即是法,知離者是佛。但離一切煩惱,是無法可得。
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只是方便教化接引門。若無一切新,何須一切法。「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說法者只是啟發你而已!「無法可說」為人解說佛法,只是分析問題。禪門無門,「離」是不執著(離相、離幻、離妄),「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學道人若欲得知要訣,但莫於心上著一物。但有四件是你必須處理完畢,才能達到這境界。心中有障礙趕快突破,心中有疑惑趕快去知道答案。首先要開智慧。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
境是外境,心是內心。「取」是執取。一般人很容易被外境影響,都會被境界轉。

忘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恐落空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真法界耳。此靈覺性,無始以來,與虛空同壽。
悟是要知道,一切法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當你確認之後,就可以跟空相應。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離真,皆為妄想。 不可以心,更求於心,不可以佛,更求於佛。不可以法更求於法。故學道人,直下無心。默契而已。
離開一切心意識、語言、文字,這叫不可思議的狀態。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即心即法,即法即心。無妄想、無分別、無執著,叫「無心」。

擬心即差。以心傳心,此為正見。慎勿向外逐境。認境為心。是認賊為子。為有貪瞋癡,即立戒定慧。本無煩惱,焉有菩提。
我們常誤認外面境界是真心,才回去追逐。
不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 眾生有「貪嗔癡」,佛才講「戒定慧」。「貪嗔癡」是病,「戒定慧」是藥。

故祖師云:「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所謂心地法門,萬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無境即無。不可於淨性上,轉作境解。
「心」是主因,但須助緣,才起作用。心跟境因緣合和即「有」相。「無境即無」相。你如果功夫不好,遠離被迷惑的因緣。在清凈的本性上,不要生起任何的境界、想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

所言定慧,鑑用歷歷、寂寂惺惺、見聞覺知,皆是境上作解,暫為中下根人說即得。
定跟慧,其實就是止觀,是為中下根器的人說。
修止可以得定,修觀可以生慧。「鑑」是鏡子,就是照。「鑑用」指的是觀照;「歷歷」就是歷歷分明。「寂寂」是修止得定,清清淨淨;「惺惺」就是修觀生慧,明明白白。「定慧等持,寂而常照」。

若欲親證,皆不可作,如此見解。盡是境法有沒處,沒於有地。但於一切法,不作有無見,即見法也。
這些都是境界上的,緣滅則無;緣生則有。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事情來了,你要有智慧來處理;如果已經處理過了,它還不能夠如你意,那你就要接受。去除之後,所有的事情都隨緣盡分,一切無妨。

自如來付法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
釋迦傳法 (給大迦葉) 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法本」是法的本來面目、本來樣子、實相、真理,「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你有修也是這種狀態;你沒有修也是這種狀態」。「諸法實相」,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法本法無法」,
佛法裡面所講的法,包含一切的現象。「法、無法、亦法」。 「無法」,緣起法「實無定法」。法的本來面目就是空,就是寂滅相。

「無法法亦法」,
「無法法」那個「法」就是無法之法。亦是法。「法」是有為法,「無法」是無為法,無為法亦是法。所以一切法,包含有為法、無為法,

「今付無法時」,
「無法」不是一個真實,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叫作無法。「心知道」,叫以心印心。

「法法何曾法」,
「法法」是諸法,「何曾」是說從頭至尾、從無始劫以來,何曾有一法可得。

古人心利,纔聞一言,便乃絕學,所以喚作『絕學無為閒道人』。
古人的心很單純,才聽到一句話,就開悟了。古人聽到說「萬緣放下」、「智慧不是從外面學來的」,他只聽到「便乃絕學」。「絕學」有兩個解釋,一「絕學」講的是絕對的真理,就是一個人已經悟到絕對的真理,才能夠無憂無慮;二是說透過了讀書、學習,有時候,反而產生了知識的障礙,就是意識形態。當一個人開悟,展現你的根本智,叫無師智、自然智。六祖說 「一切般若智」,就是一切的智慧,「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名爲真性自用」這就是「絕學」。「纔聞一言,便乃絕學」,是這些智慧不是從外面而來的,不是從知解而來的。
你只要把你的心靜下來,事實上,你會知道事情怎麼處理,甚至,你只要把你的心靜下來,你就會出現你的靈感。把心靜下來,就突然知道怎麼解決問題,就突然知道我的人生,應該何去何從,進而終於釋懷。心只要一靜,開卷就有益。
心只要靜下來,就會「具足」,具足定慧。常寂常照,寂是定,照是慧,寂照不二,定慧等持。心就像鏡子一樣,所以「能生萬法」,任何東西在他前面出現,他都知道怎麼應對。「寂」是內心清清淨淨;「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道人」是指悟道的人。

今時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廣求文義,喚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
唯知多與兒酥乳喫,消與不消都總不知。
三乘學道人皆是此樣,盡名食不消者。
就像一個母親,一直餵孩子吃奶,都不知道,這個孩子到底有沒有消化,只要孩子的嘴巴打開,她就讓他一直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沒有見性,那就是盲修瞎練。

「所謂知解不消,皆為毒藥。
「知解不消」是指你讀過很多佛經,但能夠明白佛經的內容跟義涵嗎?讀了好幾本,有沒有每一本都消化?若是沒有一本是消化的,你的下場會很糟糕,皆爲毒藥!

盡向生滅中取,真如之中,都無此事。
「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讀《金剛經》就是要悟無爲,一悟無爲就悟道,只是悟的深淺不同,才有所差別。無爲不是因緣法,這樣才能悟道。

此語只為空你情量知解,但消融表裏情盡,都無依執,是無事人。
「但盡凡情,不求聖解」。

「我捨兩臂,必當得佛」。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有藥王菩薩燃臂供佛。兩臂是表法,兩臂就是分別,就是執著,就是對待,就是凡聖,就是空有,就是迷悟,就是你應該離兩邊。一個人若能夠離兩邊「必當得佛」,當下就成佛。

道人是無事人,實無許多般心,亦無道理可說。無事散去!
真正悟道的人是「無事人」。《證道歌》說 “絕學無為閑道人”。無事是說,心中沒有事,每天都要隨緣盡份,該做什麼,就要盡心盡力,但是內在沒有負擔,也沒有罣礙,也無所求,也無所得,心甘情願,甘之如飴,願意犧牲,願意奉獻。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26, 2024 3:38 pm

裴休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獨佩最上乘,離文字之印,唯傳一心,更無別法。
心體亦空,萬緣俱寂;如大日輪,昇虛空中,光明照耀,淨無纖埃。
證之者無新舊,無淺深。說之者不立義解。直下便是,動念即乖。
故其言簡,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
四方學徒望山而趨,覩相而悟,往來海眾常千餘人。
予會昌二年 (842),廉于鍾陵,(洪州)自山迎至州,憩龍興寺,旦夕問道。大
中二年(848),廉于宛陵(宣州),復去禮迎至所部,安居開元寺,旦夕受法。
退而紀之。時唐大中十一年 (857) 十月初八日序。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你要了解一棵樹,你只要長期觀察它,有一天你一定會了解它;你要了解水中那隻金魚,你只要長期去觀察它,你也會漸漸了解它。那你要了解自己,你當然要觀察你自己。五蘊就是「我」,五蘊就是「自己」。五蘊到底是什麼東西你要去觀察,觀察到最後你會發現說,五蘊「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屏息諸緣,勿生一念」,
就是一念不生。唯傳一心,「心」就是「誰」,你要了解你是誰。「更無別法」(「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因為法是從心生的。
心既然無形無相,畢竟空寂,那為什麼你還有那麼多心事呢?為什麼你覺得你的心被束縛了呢?為什麼你感覺你有沉重的包袱呢?
因為你沒有證悟空性。萬緣就是萬法,萬法從心所生。既然心是空,心所生的法 必然是空。「我執」「法執」兩邊都要破,都不可以執著。
但千萬不要掉入「空執」,空亦空。我空、法空、空亦空。
所以見性之人,他的智慧,就像虛空中的太陽一樣,是這麼光明純淨,一點障礙都沒有。
當有一天你見性,你就會知道 你所見性的東西,它沒有分別對待,你所證悟的自性,它不屬於新,不屬於舊,也沒有深,也沒有淺。
那顆妄心 根本一天到晚無端起知見、惹事生非、庸人自擾、折磨自己也折磨別人。
當你妄心止息的那一剎那,你就開悟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當下就是!
見性的人對事應物 就是直接了當,動念即乖。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裴休巡視鍾陵。從黃檗山迎請黃檗禪師 到裴休住的龍興寺憩息,早晚就向他”問道”,請教佛法。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 裴休巡視宛陵,禮迎黃檗禪師至所部。安居開元寺,旦夕受法,是聆聽黃檗禪師,傳授心法。
聽講完了之後,裴休宰相都會作記錄。此序寫於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26, 2024 11:18 am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墜悄然機。
信堅

香嚴去止南陽。菴以休息焉。久之。一日糞除瓦礫擊竹。
笑曰: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墜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他正在除草時,偶然拋一塊瓦礫擊中竹子。清脆的一聲,終使得香嚴頓然大悟。
當香嚴聽到 無心的清脆的擊竹聲時,他突然感到 在這瞬間超越了一切時空、因果,跨過了物我的界限,與對象凝為一體,和聲音合而為一,一下子走入了存在深處,融進了宇宙的萬有,他當時 就是聲音,就是翠竹,就是萬事萬物,就是真正的本體自身了,也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
心識所能到處,皆是知解,屬於言教,不是根本。
心識不到之處,是沙門所重。

:mrgreen:
心識不到之處,是沙門所重。
一擊 忘所知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26, 2024 10:47 am

佛經解說: 一念無明,海印頓現。念念不住,而有相似相續假相。
眼耳鼻舌身五識,只能緣取色聲香味觸五塵,是現量境,並不能分別,因為分別是第六意識的功能。五識只是單純的照見,如燈之照物,不加了別。
而第六意識心,則對所照見之色起分別。第六意識將眼所見之色相與第八意識(阿賴耶識) 大倉庫裡所存的資料作比較,而分別事物的形相。
所以色物的種種相狀及概念,其實是意識比量的結果。
這意識的分析論述,加工過程中,只是一瞬間的事 (一萬分之一秒)。因此我們所見的種種色物之相,其實都是意識境界,是意識比量分別的結果。不是真見 物體的本相,而是見到加工後的虛幻假相。

佛經說,相由心生,一念森羅萬相,海印頓現,念念成形,隨念生滅,念念不住,而有時空、世界。我們所見,只是一張張不同的圖片。
如電影的底片。由於念念不住,而產生相似相續相。就如放映電影,而有生動的動作、表情、變化。

禪宗大師,在修禪者的見聞覺知,五識剛發動的時候,即以棒喝為之截斷眾流,不使落到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境,而使禪者於一剎那頃,頓與現量心相應。
睹桃花、聞擊竹而觸悟,都是依此原理的頓悟法門。

信堅

:mrgreen:
五識剛發動的時候,即以棒喝為之截斷眾流
是現量境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26, 2024 7:42 am

洞山良价禪師悟道因緣 – 參 “如何是無情說法”
信堅

一、前言
滿腹經論,學富五車,都是知識、見聞覺知,世智辯聰,不能了生死大事,不能明心見性。要想明心見性,最簡單的方法,是心領意會,見性大師的悟道因緣。”欲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依之修行,見道只在眼前。

信堅園地曾介紹了幾位古今大師,悟道因緣。如托勒、霍金斯、馬哈希、馬哈拉吉,無盡藏尼的 :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參看: 禪詩精選四十則淺釋 (1-20) ,第十則) 及 香嚴禪師的 “一擊忘所知。”
之前講了不少 “頓悟見性” 的心法。但總覺讀者要領悟其中道理,真不簡單。
因此信堅在此,再以講故事方式解說,如何參悟自性。
此文介紹曹洞宗初祖,洞山良价禪師(807〜869)的悟道因緣。
他是時時刻刻,提起淨念,參 “什麼是無情說法”,當時節因原成熟,就如電光石火,雷霹光閃,剎那間 心與境合,豁然開悟。

二、 無情說法
大地山河、森羅萬象,可分為兩類:有情類、無情類。
「有情」是指有生命的人類、禽獸、動物等;
「無情」是指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雲月溪石,所有一切無生命的物質。
有情說法,透過言語文字表詮的,譬如經典文字、法師說法、禪師開示。
無情說法,是世間現象 所顯示的佛法,是無言的,只能用心神去觀察、感受、領悟。
譬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上飄的白雲,流水滔滔;春去秋來,花開花謝,訴說「世事無常,萬法因緣生。一切空、不可得」。
佛門古刹的鐘聲、梵唄,悠揚悅耳,能震奮靈魂的深處,比用言語說法更具感染力。
「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皆是妙諦。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
最有名的禪宗公案,是世尊 “拈花示眾”,迦葉破顏微笑,開啟了”教外別傳,以心印心的頓悟法門。
唐代的洞山良价禪師,專參「無情說法」的公案,參了許久,始終不得其妙。後過溪水,無意中看到 自己水中的影子,而悟道。

三、洞山良价禪師悟道因緣
3.1洞山良价禪師生平
洞山良价禪師(807〜869),唐代高僧,曹洞宗之祖。幼年出家。師父教他誦《般若心經》,念至「無眼耳鼻舌身意」處,忽以手捫面,問師曰:「某甲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經言無?」其師駭然異之,曰:「吾非汝師。」即指往五洩山禮勝默禪師披剃。21歲在嵩山受具足戒,然後便遊方參學。首詣南泉。值馬祖諱辰修齋,泉問衆曰:來日設馬祖齋,未審馬祖還來否? 衆皆無對。師出對曰: 待有伴即來。泉曰: 此子雖後生,甚堪雕琢。師曰: 和尚莫壓良為賤。
[信堅註: 曹洞宗法脈。六祖惠能 (638-713) →青原行思(671-740)→石頭希運(700-790)→藥山惟嚴儼(751-834)→雲巖曇晟(742-841)→洞山良价价(807-869) →曹山本寂(840-901)].

3.2 向南陽忠國師問道: “如何是無情說法”
次參溈山,問曰:「頃聞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話某甲未究其微。」溈曰:「闍梨莫記得麼?」師云:「記得。」溈山云:「試舉看。」師遂舉。

良价禪師就轉去參禮溈山靈祐大師。价問:聞聽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不知奧妙在哪裡?祐答:你記得那次的情形嗎?价說記得。於是他把全部的經過說出來:

僧問: 如何是古佛心? 國師曰: 牆壁瓦礫是。僧曰: 牆壁瓦礫,豈不是無情? 國師曰: 是。
牆壁瓦礫是無情,沒有知覺,冥頑不靈,怎麼會是古佛心呢?國師說: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因分別故,就生出有情無情不同。
如若不分別,一切聲色、山河大地,都在心性中圓,而無一法可得,又有什麼有情無情呢?

僧問:『還解說法否?』國師答:『常說熾然說。無間歇。』
因為佛是說法度生的,古佛會說法,無情既是古佛心,當然也就會說法了。此僧與我等凡夫一樣。無情說法,無間歇地,時時時刻刻都在說。我們往往都著在所見所聞上,不知道 無說才是真說。聽到聲音了,就是聽到;沒有聽到聲音,就是沒有聽到。
其實,沒有聽到聲音也是聽到!你聽到個沒有聲音嘛!
所以,無說是真說,因大音希聲說之故。聞性 不在有聲與無聲。

僧問:『某甲為甚麼不聞?』國師答:『汝自不聞,不可妨他聞者也。』
這是你自己不聞,因為你顢頇佛性,著在有聲可聞上了,不知道無聞 才是真聞。進一步看,聞無聞者是誰?聽到了沒有聲音的是誰呀?你的聞性聽到個無聲,難道不是聽到了嗎?而這個無聲無分別時,正是你的聞性現前之時,是故是真聞。你自己不聞,不能妨礙那個能聞的啊!

僧問:『未審甚麼人得聞。』國師答:『諸聖得聞。』
盡大地無一人不聞。因為人人都有聞性。你不聞,是你的聞性 被妄念障礙住了。諸佛、菩薩、羅漢、辟支佛等,無妄想執著,因此他們能聞 “聞性”。

僧問:『和尚還聞否?』國師答:『我不聞。』
你自己能聽到麼? 國師說,我還未見性,故不聞。

僧問:『和尚既不聞,爭知無情解說法?』國師答:『賴我不聞,我若聞,即齊於諸聖,汝即不聞我說法也。』
國師說,幸好我不聞,假若我聞到了,我就是聖人了,你也就聽不到我說法了。
聖人無說而說,無聞而聞。凡有言說,皆無實義。本來無法可說,本來也無人聞法。若還有法可說、有人聞法,那正是執著在人相、我相上了。
(我若聞,你就不聞我說法。意思是 真正的聞是無聞,假若能聽到,我就著相了;我著相了,就沒有說法的資格,就不能給你說法了。)

僧緊逼道:『恁麼則眾生無分去也。』國師答:『我為眾生說,不為諸聖說。』
若是這樣,眾生就不能聽到無情說法了,成道就無望了?國師說,我對眾生方便說法。

僧問:『眾生聞後如何?』國師答:『即非眾生。』
眾生聽你講過以後,會怎麼樣啊?國師回答說,眾生若能聽到無情說法,薦取這不生不滅的聞性,那就超凡入聖了,就不是眾生了。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就是因為迷誤不醒;假如當下一醒悟,即非眾生了。

僧又問:『無情說法,據何典教?』國師答:『灼然,言不該典,非君子之所談。汝豈不見《華嚴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
無情會說法,出自什麼經典?國師說你這樣說當然很對,如果無情說法沒有依據經典,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也不是君子所言了。《華嚴經》云:一切灰塵、一切國土都在說法,一切眾生即包含一切,不管是有情世間,還是無情世間 無不在說法,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法無不在說法啊!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真心能夠成就萬物,反過來萬物顯現真心。一切無情 本來是佛性所顯現,眾生只是因為無明之故,誤認四大為自己色身,於是就分別有情無情,其實一切都是自己。 所以說「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真正的妙玄奧意 是無法表說的,只有意會、神知。若住在言說上,就會不到真義了,故云「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無情說法是觸景生情,心領神會,無聞而聞的一種心開意解的微妙神境。做功夫參究到無說、無聞,妄念不起處,就能觸景生情,領會個中奧義。

3.3 參訪溈山祐禪師、雲嚴禪師,繼續問 “無情說法” 的真實義
這是南陽忠國師對那和尚的開示,洞山禪師不理解,所以把這個公案 講給溈山祖師聽。
溈山云:「我這裏亦有,只是難得其人。」師云:「乞師指示。」溈豎起拂子點一點曰:「會麼?」師曰:「請和尚為某甲說。」溈云:「父母所生口,終不為子說。」師云:「還有與師同時慕道者麼?」溈令見雲巖。
溈山祐禪師聽了,說道:我這裡也有,只是罕遇其人!良价聞言,請求開示法要。祐禪師把手中拂塵豎起來,說:會嗎?
良价自知不契機宜,於是懇求指示善知識,以便前往參學。
祐禪師頷首稱善,說:你去澧陵攸縣,那裡石室相連,內有一雲巖道人,可往親近,必能幫助你,獲得大利益!

師陘造雲巖,便問:“無情說法,什麼人得聞?” 巖曰:“無情得聞”師曰:“和尚聞否?” 巖曰:我若聞,汝即不聞,吾說法也。師曰:某甲為什麼不聞? 巖豎起拂子曰:還聞麼? 師曰:不聞。巖曰:”我說法汝尚不聞,豈況無情說法乎?”
良价辭別了溈山,直往雲巖造訪;見了面,他把前因後果說了一遍,然後追問:無情說法,什麼人能聽到?雲巖禪師聞言,毫不猶疑地回說:無情說法,無情能聽到。
良价緊接著追問:和尚你能聽到嗎?答:我若能聽到,你便不能聽到我說的法了!
良价不解意,再追問道,那是為了什麼呢?雲巖禪師到此田地,見良价不能打破黑漆桶,只好豎起拂塵說,你聽見了嗎?良价答:沒有。雲巖禪師說:我所說的法你都聽不見,何況是無情所說的法呢?

師曰:”無情說法,該何典教” 巖曰:”豈不見彌陀經云,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師於此有省。乃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時方得知。 」
良价聞言,沉默了一會,問:什麼典籍上載有無情說法的事呢?
雲巖禪師回答:「《阿彌陀經》不是記載水鳥樹林,八功德水、七重行樹,一切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嗎?」洞山良价聽了,恍然覺悟,不禁失聲叫道:「啊!是啊,是啊!」無情說法果然是有聖典根據的。洞山良价禪師終於心有所悟,隨即說出一首偈: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偈中開示:「如果您想用耳朵聽到「無情說法」的聲音,那是不可能的 (已落入分別、獨存的八意識,不名般若)。但是,當您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能遠離污染而得清淨,則六根一一具有他根之用 (六根互用,以聞姓 “聞”)。 眼晴也能聽聲。 這時您就會明白:真理原來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
「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翠竹、鬱鬱黃花雖為無情,但顯象盛衰,隨緣幻化,皆演圓音,「諸法無常,苦、空、無我」。

一日師問雲巖:「某甲有餘習未盡。」巖曰:「汝曾作什麼來?」師曰:「聖諦亦不為。」巖曰:「還歡喜也未?」師云:「歡喜則不無,如糞掃堆 頭拾得一顆明珠。」
有一天,良价問: 我的餘習未盡,不知該怎麼辦?巖禪反問道,你曾經是為了什麼來這裡呢?良价說:什麼也不為!曰:那麼你現在應該感到很歡喜了!良价說:歡喜當然是有的,不過,僅僅是像在垃圾堆裡,撿到了一顆明珠罷了!

四、洞山良价 過溪見影悟道
師辭雲巖,巖曰:“什麼處去?”師曰:“雖離和尚,未卜所止。”曰:早晚卻回。
洞山對於雲巖的教育手段,搞不明白,於是就想出去雲遊一番。至於去哪裡,自己心裡也還沒數。雲巖知道,這是洞山聽明白了自己的話,去山水林叢之間,去尋求“無情說法”的時節因緣去了。

師曰:待和尚有住處即來。 曰:自此一別,難得相見。師曰:難得不相見。洞山說:等我證果後,會回來看你。雲巖說:“你這一走,我們就難再見了”。洞山這時說:“不可能不再見面”是在向老師表示悟道的決心。
臨行又問:”百年後忽有人問,還邈得師真否,如何祗對?” 巖良久,曰:”只這是”。師沉吟。巖云:「價闍梨,承當個事,大須審細。」良价臨行時又問:百年後,忽有人問起老師父的情形,應如何答覆?巖禪師默然良久,然後回答:祇是這個!過了一會兒,接著又說:將來你必須承當大事,但你要特別小心啊!

師猶涉疑,後因過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曰: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良价仍然不能體取現前,處於疑惑中,在行程中,老揣摩著「祇是這個!」的語句;後來當他一次經過一條小溪,在趟水時,忽然看到了自己倒映在水的影子,頓然契悟「祇是這個!」的義諦。於是,做了上面一首悟道偈。

四、洞山良价悟道偈解說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不要從思想上去找 “只這是” (真我)。”他”是你的妄想,是真我的影子。如果你跟著感覺知覺在跑,都是跟“他”。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道、佛性,一直就在這裡,你不要到處向外馳求。只有向內求、求自己,要自己悟出來的,才是真實。如果向外去尋找,會離道越來越遠,會跟自己越來越疏遠,越來越不了解自己。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現在我無論到什麼地方,無論在什麼時間,對外面的東西 都不取不捨了,都是「獨自」的、絕對的,都不見有對偶、不見有相對。假如能這樣,那就處處時時 都能顯現這個絕對的真心,處處時時都能見到真如自性了。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渠 是洞山良介過水時,所看到水中他自己的影子。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一切事物 無一不是我的影子,統統是真我的顯現。
可是真我 不是這個身體,不是水中的影子。我們的思想、外境,都不是真我。但這些思想、境界等等,卻都是“我”的作用所變現的,也就是全波是水,全水是波的道理。

但「我今不是渠」,
我這法身是無相的,雖然影子都是我的顯現,但我不是影子。
雖然這一切相 無不都是我,但我並不是一切相,因為法身是無相的。你就是把這一切相統統都拿走,因其皆不是我,也與我無損。不要著在相上,一切相都不可得,一法不立才對。
洞山禪師說「我今不是渠」,就抹掉了一切法相的影子,虛空粉碎、大地平沈,一切都消殞無存、化為烏有了。非但如此,連我(即法身)也不立。
非但不立法身,連不立也不立,所謂「非法、非非法」,這才是大徹大悟。

「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應該這樣去親身體證,而不是法外求法,心外覓心,邏輯來邏輯去,才能契合如如不動的本心佛性。只要認清 “渠、我”,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時,處處都可以找到 “真我”。
古德曰:「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宇宙萬有,都是法身的作用、法身的顯現。此即雲岩禪師所說的「只這是」。
就像鏡和影一樣,因鏡光故,能現諸影。又因鏡、影不相離故,則說鏡即是影、影即是鏡。但影子畢竟不可得,絕不能執著影子為實有。
所謂「影即鏡」者,是取其「不離」之意而已。
因為離鏡就無影,所以才說,見影即是見鏡。
一切色相 只不過是法身顯現的妙用而已。
色相和法身的關係是「不即不離」。
不即者,就是說色相不過是幻影,並不即是真實的法身。
不離者,是指離相無性、離境無心,猶如離影則無鏡、離波則無水一樣。
真性 是非有而非空、非空而非有的圓妙靈性,既不著有、也不著空,既不著空、也不著有。

五、結論
宗下公案的妙用,就是教你在起疑的時候,回光返照,照見本來,這就是悟道,這就是見性。法身無相,是個靈知。雖然法身無相,但它是真空妙有,是個萬能體,能成一切事,能生萬法,能應緣起用,能應緣接物,所以,它又不離諸相。
全偈中的樞機在「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認識了真性之後,並不是僵硬地死守,而是活潑潑地 起無窮妙用。
你識得主人之後,能利用僕人,僕人也就不離主人。這樣,處處皆是真心的妙用。
真正識得真性之後,一切色相、一切事物都由你指揮、由你使用,也毫不粘情著物。不著相就是起妙用,這叫大機大用。
無情說法的一段公案,良价禪師雖然依之得悟,卻也是幾經波折,數參明師,的確得來艱苦;尤其,雖悟而不究竟,直到睹水中影子,才圓成大事。
可見禪悟之不易,難怪古德要說「脫一層皮」,「敲骨括髓」以及「不是幾番寒澈骨,難得梅花撲鼻香」之語。

:mrgreen:樞機在「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二 11月 26, 2024 6:47 am

“觸目會道”

猶如 觸目菩提、觸類成教。
若真大修行人,已悟徹第一義,則會觸目皆菩提,正所謂“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盡是法身”也。
若從石頭理事圓融、“回互不回互”的思想出發,何物 又非真如之體的變現呢?
因而學人不能當下即得,觸目悟道,即非真得,這正是禪家 所謂的擬議之間,咫尺千里。
觸目所見,滿目青山 都是道體,山河大地 即是如來。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如果想要離開現實生活,另找真如本體,則猶如煮沙成飯,了不可得。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一 11月 25, 2024 5:01 pm

太極圖,一邊明、一邊暗,一邊白、一邊黑。
但是,這個白的部分、明的部分,不是純粹的陽;黑的部分、暗的部分不是純粹的陰。
太極圖,白的部分中間 要加一個黑點,黑的部分中間加一個白點。
就是“當明中有暗”、“當暗中有明”。(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韓國國旗的含義具體而言如下:

太極旗的白底象徵"和平",白色是韓民族喜愛的顏色,表示民族和國土的純潔性。
太極的圓形 表示沒有分成天地的整個宇宙本原的單一性,而韓國正是一個由單一民族 構成的國家。
太極圖形中的青紅兩色 表示"創造"精神,紅色和青色代表陽和陰,陽上陰下的理由是根據天(陽)上、地(陰)下的方位而來的。
這樣,陽和陰的上下和諧運動 構成一純粹精一的太極,然後隨著陰陽二者的作用 產生了天地,進而產生了人類社會和民族國家。
同樣,在陰陽的循環和調和中 萬事萬物生長繁榮。
乾(天)、坤(地)的"無窮性"和坎(月)、離(日)的"光明"思想。
四卦實際上是縮略,表示陰陽作用 在空間上的廣大無邊和時間上的永遠無窮。
左上方的乾,作為太陽 被放在陽最盛的位置;
右下角的 坤 作為太陰,被安排在陰最盛的位置上;
右上方坎作為陰中陽的少陽,表示陰中紮根成長的陽;
左下角的離,作為陽中陰的少陰,表示在陽中紮根成長的陰。
換言之,
就是從太陽的乾轉變到少陰的離,再從離發展成太陰的坤,
從坤轉變到少陽的坎,最後從坎發展成太陽的乾。
這個發展變化是無限循環的。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一 11月 25, 2024 2:17 pm

石頭希遷 《參同契》 正解
Posted on May 10, 2015 by wtsai


一、前言:
近日信堅研讀禪宗大師悟道因緣 以及禪宗大師重要修禪見性言論,讀至石頭希遷,甚為其修禪嚴謹,正說教導所吸引。偶讀其參同契,越讀越深入,讚嘆非見性者 不能有如此真知灼見。
語言文字,各家解說,隨其根器,意義深淺、廣狹不同。深感讀經論,必要深入,融會貫通,才能據為己有,永誌不忘。閱讀經論,要有進境,必須一層又一層,深入文義以及言外之意,才能心花怒放,與作者同遊法海,以達到一經通,一切經通。
信堅在此,將此偈頌,以個人淺見,加以解析,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助益。(英文翻譯,只能依文解義,謹供粗淺參考。)

二、希遷書寫參同契之緣起

南嶽石頭希遷禪師(700~790),出家後即前往曹溪親近六祖惠能大師,可惜他還未來得及受具足戒,六祖就圓寂了。於是他稟六祖之遺命,前往江西青原山,投靠大師兄行思禪師。因其機辯敏捷,受到行思的器重,有 “眾角雖多,一麟已足” 的稱譽。

在希遷大師所處的那個年代,正是繼六祖之後,佛教在東土深植根本,蓬勃發展的年代。當時的佛教,不但存在著各宗門間,需要調燮的歷史使命,而且就連禪禪宗內部 也存在著南能北秀、南頓北漸之間的爭論。同時,佛教要在唐土健康發展,也同時面臨著與儒、道間的磨擦,溝通的問題。

當時希遷禪師 於天寶初年(742-756)入南嶽,結庵於大石上,冥思苦讀,精進修行。面對此百花競放的混雜時代,苦思解救之道。終於在公元750年(天寶九年),當希遷大師讀僧肇《涅槃無名論》中的 “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 一語時,突然有所感,找到華嚴理事無礙,萬法圓融之道,而作此《參同契》一詩,全文二十二韻二百二十字。

希遷禪師,把自己所悟證到的 “湛然圓滿,凡聖齊同”的“回互” 禪境,借用前人道家的 “參同” 的名稱,公之於世。此偈名《參同契》,是借用東漢魏伯陽,依內外丹理論所作《周易參同契》為題。其旨在於調和禪宗南北兩派間的爭議,促進禪宗的弘揚發展。同時也大力闡揚,華嚴理事無礙之理念。
萬法皆含六相,性相、理事、因果。六而一,一而六。因此於此文,大力宣揚心與物 具有本末、顯隱、互動流注的關係。是講真如佛性與萬法、理與事、本與末 以及物與我的相互融會的思想。

參,是指參差不齊的萬事萬法,即森羅萬象,各守其位,互不相犯,是事。
「同」,意為萬法雖殊,同歸真如、本性、本體,是理。
契,是指現象眾事與本性之理之間,相互契合,圓融無礙,也就是理事無礙。
具體說來,心、物有別,內、外有別,理、事有別,但這些分別,歸根究底,不過是真如本性的體相用,從本質上看是一體的
。因此,雖然宇宙萬物千差萬別,不管怎樣交錯參會,都要在絕對宇宙本體中 默契歸宗。故參同契者,匯萬法而歸宗也。
石頭希遷大師的《參同契》,就是對宇宙森羅萬相,既要分辨出它們的不同,又要辨明它們的契同,達到理事圓融。《參同契》全偈只二百二十字,但它囊括了希遷大師禪學思想的精華。

[信堅補註: 魏伯陽的 《周易參同契》,主旨在於解說周易、黃老、爐火三家之異同,以歸於一趣,而契丹法大道。此參同契借《周易》爻象,附會道家煉丹修養之說,為丹經之始祖。在此,參同契是指將兩種或多種事物(如思想體系、學術淵源、藝術派別等)相合為一。相互契合。]

三、《參同契》偈頌

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鈍,道無南北祖。
靈源明皎潔,支派暗流注。執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門門一切境,迴互不迴互。迴而更相涉,不爾依位住。
色本殊質象,聲元異樂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
四大性自復,如子得其母,火熱風動搖,水濕地堅固。
眼色耳音聲,鼻香舌鹹醋,然依一一法,依根葉分佈。
本末須歸宗,尊卑用其語。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
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對,比如前後步。
萬物自有功,當言用及處。事存函蓋合,理應箭鋒拄。
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
進步非近遠,迷隔山河固。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三、《參同契》 偈頌正解

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
The mind of ancient great sage of India (Shakyamuni Buddha)
Was intimately transmitted by patriarchs from West to East。

釋迦牟尼佛大覺金仙。將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心印心的法門,由印度傳至中國,一代傳一代。每個東方的祖師和西方的祖師 都是以心傳心,從一位祖師都以心印傳給下一代祖師。
達摩由西方印度,東渡來華,禪宗遂開始了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心印心的法門”。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字解:
“竺土大仙心”,即是指的西土(天竺) 佛陀所傳的涅槃妙心。(此心即佛祖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訶迦葉)。自古以來,禪家以心傳心,傳佛心印為宗旨。“東西”,指佛法由西而東傳。
“密相付”謂密相付囑。 此“密”不是秘密藏私,而是如來的真實義,言語道斷,心行滅處,唯證乃知。師徒間所傳心印,應是深密的以心印心,心心相應。密者在未悟凡夫(所謂密在汝邊)。

人根有利鈍,道無南北祖。
People’s faculties may be keen or dull.
But The Way does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patriarchs.

法無頓漸,人有利鈍。人的根器有利鈍之分,而佛法之勝義,但有一味法,而無南北之別。在傳授禪法的時候,由於人的器根有利鈍、智愚的不同,所以悟道也有頓、漸之分,由此生起了北宗的漸修 和南宗頓悟的差別。但就求道悟道而言,並沒有高下之分,所以不能有南宗、北宗的門戶之見。

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無南方的祖師或北方的祖師之分別。希遷是惠慧能再傳弟子,他看到兩派相爭之弊,非常擔憂,有心調和。所以他說,無南北祖意 謂不分北方神秀還是南方惠能,都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門人,都是佛教禪宗初祖迦葉尊者的門人,不能勉強分什麼南北。

真正的大道、真正的禪道,只是直指心性的 當下體證,哪裡有什麼南北、漸頓的分別。
六祖寂後,荷澤神會曾與神秀門人 崇遠禪師展開了一場爭奪 禪宗正統地位的爭鬥,而希遷禪師主張頓漸圓融,故以此偈語規勸南北二方。事實上,希遷禪師的見地 不但契於一乘圓融經教,也與六祖的教誨甚契合。《壇經》云: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法無頓漸,人有利鈍。

字解:
人根:人的根性,人性本質,指人的智力稟賦。「利」:聰明有智慧,「鈍」:是愚痴,根機淺薄之人。道指佛教教理教義。南北祖:禪宗自五祖之後,有了兩位六祖:北方神秀,南方惠能。就形成了禪宗南北兩宗: 南頓北漸。兩宗互相攻訐,各不相讓。

靈源明皎潔,枝派暗相注。
The subtle spiritual source is bright and pure.
Yet, the branch sects evolved like quietly flowing streams.

自心自性,即是宇宙萬法之本源,周遍法界,光明皎潔,清暉無所不照,無時不在,無處不貫。
但它並不是單獨的存在,而是顯現在一物一事之中,猶如樹木有千百條枝幹,河流有千萬條支流,但樹木的根部 只有一個,河流的源頭只有一個。
「靈源」正像樹木的枝幹、河流的枝派一樣,流注在萬事萬物之中。雖然物、事只是個別,只是殊相,雖然物相千差萬別,但其本體是一。真如本性,卻暗暗流注於萬法之中。萬物是靈源所衍生,是靈源所顯現的。因此心與萬物是一體,心與物是貫通的。然而物猶如暗地裡 流注的水流一樣,心物一體的這種貫通關係又不是豁然明朗看見的。

字解:
“靈源”,衍乎靈根而來,即是法性、佛性,為一切事物、現象的根源,是指指心性,即本體。
「枝派」是指物”事、末、色、聲、四大等,則指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現象。也指佛教自佛祖創立以來,愆生了諸多派別。暗流註:謂各自衍生。以暗字強調各不相干。

執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To be attached to specifics is surely delusion,
But to tally (符合) with Absolute Principle is not enlightenment either.

如果執著於千差萬別的某一現象界事物,這是迷誤;另一方面僅僅體會了 寓於事物中的理體也是迷誤,也並非是證悟了實相。
換言之,執著於事相,而求法、求道是迷妄,執著於契理 而不識事相差別,同樣也是迷妄。只有理事融通,才能無所執著,圓融無礙。
只落在事相上面,被各種外表的現象所纏繞,不懂得現象背後的本質,不瞭解事物的本性,本身就是迷惑。偏於理,或偏於事,都是背離了實相的關係。執著差別事相,就背離平等之理,本來都是『法性、靈源』圓融無礙的顯現,本是一家。但是太主張『自我』意見的緣故,因此偏 離出本來的融洽與和諧。

『契理亦非悟』:
你以為契合、懂了諸法實相,其實只是道理上懂了,只是理悟,而不是證悟。道理上雖然通了,但是,你沒有把這個心源打開,還沒有跟靈源接通,融合在一起,仍然不是悟。

執理 是執著在佛學的道理,只契合平等的道 理而不顧事實。
契理:僅僅認識了道理。悟:指真正的覺悟。如果只是執著於理,從抽象層面、觀念層面掌握一個義理,不能有針對性地,落實在具體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之中,不能有效地指導人生和事業,一到具體 的行事,就不知道怎麼落實,要麼教條主義地理解這個理,不懂時節因緣,要麼機械主義地一刀切,不能具體事物具體分析,這樣的人,雖然號稱掌握了理,也能把 這個理說得頭頭是道,實在得了“理障”。落入理障的修行人,其實是“理呆子”,也不是開悟的境界。

見性 是法的現量,表露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心靈狀態,那是“五蘊皆空”的生命圓相。覺是心靈狀態、境界,有如東升的太陽,剎那“豁然開朗”,頓照萬物。

如果只以概念、道理,根塵等心意識 來對應來對應事物,是凡夫禪、比量禪、文字禪。
因為他們只悟到了一篇完美的道理,完整的邏輯,而沒有見到、證悟事物的本體。
把佛法當著學識研究,當著哲學建構,認為佛法是學問,一門完美高深的學問,有邏輯的路徑可尋,這都是佛學,不是學佛。

句解:
「理」是滲透在千差萬別的現象界 事物中的理體,即法性;
「事」則是被法性滲透的現象界中 千差萬別的事物,屬於用的範疇。
執事:執著、固執於某件事。一者指頑固地把禪宗分為北宗、南宗,並互相攻擊。二者指只看事物的表相,執著自己意識的知見為真實。

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爾依位住。
Each and all of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ense spheres,
Whether they affect each other or not,
Going around, they mutually interact.
Otherwise, one must stay where one belongs.

字解:
不爾:指不相回互,沒有關聯。依位住:各就自己的位置而居。
回互: 回環交錯。意為事物之間圓融會通(相涉),大體上 具有華嚴宗 “六相圓融”中的”總、同、成” 三相的意思;”不回互”意為各自相對獨立 各具特色(依位住),相當於其”別、異、壞”三相。

偈頌解析;
這四句是《參同契》偈頌的重心所在,也是一乘佛法的基本觀念。
它闡明了宇宙萬事萬物之間的關係 是“回互而又不回互”的。
站在回互的角度上講,各種事物間是相互關涉的,是統攝於法性、本體之中;
站在不回互的角度上看,各種事物又各自住位,互不淆雜。
所謂回互,是指事理無礙,事事無礙;所謂不回互,是指事理各立,事事住位。
這便向學人昭示了 理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而一切事物 又在理這個本體的統攝下 各呈差別。
因而學人 在把握事物的本體時,切不能昧失其現象界的差別;
在認識到現象界的差別時,又不能昧失了滲透於一切現象界中的“理”。
理事圓融,回互而又不回互,正是石頭“路滑”之處。

宇宙間萬事萬物就是「門門一切境」,它們的關係是既回互而又不回互:
「回互者,謂諸根境互相涉入,如帝網珠也;
不回互者,謂諸根境各住本位,未嘗混雜也。
雖互相涉入,而實各住本位;雖各住本位,而實互相涉入,此非意識之境。」

事理之間 儘管界限分明,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同時又保持其獨立的個性。事與理 雖然彼此相依相涉,卻各有分限,互不淆雜。
理事之間,事事(門門)之間是相互融攝,相互會通(回互)的,並且是相即不二的。

上面偈頌,提及 “契理亦非悟”,那麼,真正的覺悟是什麼呢?
真正開悟是什麼感覺呢?答案是,“悟了還同未悟時,只是不在舊時行履處”。
真正的悟的感覺,就是此偈頌所說:“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爾依位住。”

“門門一切境”: 六根門頭—眼、耳、鼻、舌、身、意,都有各自的對境,六根對六塵,世界上的一切現象,都是通過我們的六 根進入精神之中的塵境。
當我們的六根 面對這一切塵境的時候,其間就有一個根、塵之間相呼應、相對應的過程。
這就叫回互。這就叫做“函蓋相投” (就像盒子和盒蓋子,扣上恰好)。
所以,在禪機突然出現的時候,真正的禪師就有回有互,在機鋒應對上,就會恰到好處。
“回互不回互”,
回互,就是需要互相關照、互相照顧、互相回應。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一樣的,這個恰恰剛好,就是回互的感覺。
“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
是指我們處在心空如鏡的狀態下,一切塵境現前,然後自然的應對。有塵境現前時,就進入“回互”的狀態,這面心鏡裡 就自然顯現出外境來;沒有塵境時,就不用沒事找事,不用拿著你這面鏡子到處去東照西照,這時你就安住於 自己心空如鏡的狀態,也就是“不回互”的狀態。

“回而更相涉”。
如果外境跟我的內心 產生了回互,那麼,我們就可以“相涉”,就可以產生交流的作用,我們就可以互相打成一片。這就叫 “有感斯應”。
“不爾依位住”。
當外境跟我沒有產生這種交流互涉,就是我與外境的頻率 沒有共振。那我就“依位住”,當下處在什麼位置,我就安住於這個位置上,不妄作回互。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自己好好修,好好觀待因緣,才不會瞎忙一氣。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我們要各自安住在 各自的位置上。

石頭一系的禪法,特別講究悟後起修,悟後保任。就這篇《參同契》來看,可說通篇都有這樣的感覺。你以為一下子頓悟了,你就沒有煩惱習氣了嗎?你就真的成佛了嗎?
只是說你的心跟佛心相應了,你真體證到自性的不生不滅了,但是,你還不是果地上的佛,你還有無始以來的煩惱習氣在,還要在轉動習氣、打磨習氣上下功夫。
這個回互就是一陰一陽的互動。塵境為陰、煩惱業習為陰,而般若智慧為陽、一念明覺為陽。
我們的修行 就是要以般若智慧,轉動一切煩惱業習,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為涅槃!

色本殊質象,聲元異樂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
Forms differ fundamentally in their character and appearance.
Sounds include sounds of joy and suffering.
The words of those of superior and average faculties are united by Dark (unseen Tao).
Both coherent and incoherent statements are clearly understood.

凡諸事物如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聲香味觸)等足以引起變礙者,皆稱色。
質象:本體稟性與形象外貌。
明確瞭解理事關係的基本原則之後,還要深入瞭解萬法差殊相,而從紛繁複雜的森羅萬象 來悟入理體。所謂萬法歸一,一歸萬法。
我們的六根所感受的現象界 事物的本來面目,與六根依緣六塵而生的六境 是很不相同的。
這是因為我們習慣 於從一己的立場 來看待世間萬物,由此而產生對事物表象的虛妄認識,與色塵的本來面目 大相逕庭。

「聲元異樂苦」,
人們的耳根 所依緣聲塵而生的耳識,與聲塵的本來面目差之千里。
「暗」與「明」的關係 猶如理與事、體與用的關係,
「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
是說,在本體上 似是符合上中根機的言句,放在體用的角度去看,卻又是清濁分別見之境了。

本段偈語是從三科(蘊、處、界)法門來闡述理、事之間的“回互不回互”關係。
“色”在佛教中具有“質礙”義,它約略相當於物質的概念(即從四大義上講),亦含有部分精神現象,站在四大和合 與有情角度上講。
總之,凡是我們的六根所感受得到的質礙物,都可統稱為“色”和范疇。

“色本殊質象”
是說人們的六根所感受的現象界事物的本來面目,與六根依緣六塵而生的六境(質礙象)是很不相同的。
因為,人們習慣於自身的立場(我執)與根據以往的經驗(法執)來看待世間的萬物,所以,由此而產生的“質象”(對事物表象的虛妄認識),固然會與色界物的本來面目大相徑庭。
因而,站在佛法修證的角度上講,如何認識紛然萬法的本來面目,就有一個斷二執的問題,亦即如唯識家所謂的轉八識成四智的修證。

“聲元異樂苦”
是指人們的耳根所依緣聲塵而生的耳識,與聲塵的本來面目 也是大相徑庭的(因二執故)。
我們從任何一個聲音中,都能聽出其中的苦樂來。
一個人嘆息一下,聲塵一出來,你就知道這個 人情緒很低落;一個人隨便哼一個小調,你就知道他心裡很快樂。
任何一個聲音,也都能跟我們的心念相通,我們的心念 都能知道其中的苦樂差別。

以上兩句 不應只孤立地停留在“色”與“聲”兩方面,而應當由此而引伸至香、味、觸、法等領域,由此而徹底地破斥六境的虛妄性。
在《參同契》中,理與事、母與子、明與暗、尊與卑,都屬於超乎尋常哲理 思辯的概念范疇。
暗與明殆猶理與事(體與用)。可見,
“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之意,殆為在本體上 似合符上中根機的言句,放在體用圓融的角度上去看,卻又是清濁分別見之境。

“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
作為一個真正的禪者,面對眾生的根機,從他表現出來的外在色相,從他發出來的聲音差別裡,就能知道他的根器如何。
他是鈍根還是利根?是契合於上等根器,還是只契合於中、下等根器?
你對此有了清晰的認識,那麼,你才有應機而動的本錢。
這也是“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你跟外境的對應和回互,無論在別人眼裡是好壞清濁、是非善惡,但是你自己心裡明明了了、清清晰晰、洞若觀火。

[信堅補註: 解說此偈頌的論點,詳見霍金斯,“發現了神的顯現 (明心見性)–虔誠的非二元性靈修” 第六章 體驗者。
人的思想, 就像是一個電腦的資料處理系統, 同時處理內在與外在的資料. 也同時作歸類, 整理, 決定優先順序, 結構化, 及解釋. 它同時也從記憶及情緒中心 吸收資料, 作有條理的反應 及互相關連.
所有以上的程序也依”情緒/動物本性的直覺”而整理, 排斥, 接受, 或修改.
除此之外, 這多層次的複雜除理, 也受意見, 選擇, 及意志的影響. 還有關於意義與總共價值的意見及選擇, 也受意識場以及因緣的影響.

這複雜綜合的資料處理系統, 很奇妙的在一萬分之一秒內完成. 還包括選擇及處理思想, 主意, 及影像, 並注入情緒及整理出”估計的價值”. 因此, 我們的心意 就像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處理內外資料的單位” : 有些資料是被心意察覺到而存入記憶裡, 同時也有無意識性的處理 而存在無意識裡.
這處理及篩的儀器 造成了在”自我”與”真我/實體”間的一萬分之一秒的延遲及行動. 這除處理及篩的程序是體驗者在行動.]

四大性自復,如子得其母;火熱風動搖,水濕地堅固。
The four elements are self-renewing,
Just like children reuniting with their mother.
Fire is hot, while wind moves.
Water is wet, while earth is solid.

自然界的有形物質由四大組成,人身也由四大組成。
毛髮爪牙、皮骨筋肉是堅硬性的地大;
唾涕濃血、痰淚便利,是潮濕性的水大;
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
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
四大本性都是空的。法界原本清淨無塵的。當四大本性,回復於空.此身此心再不受四大外緣約束時。本來面目 就頓現於前.好像久別的兒子 看到自己的親娘一樣。

世間萬法(一切現象)皆是四大和合而成。
地性之堅,水性之濕,火性之暖,風性之動,是四大的自性。
而又以四大因緣和合故,使其自性不能如是顯現。若斷除二執,透過四大和合的一切現象界事物而見到其四大和自性,則將於用中見體,也如同因子而見其母了。
事實上,這裡的母子喻,可以視為體用關係。

眼色耳音聲,鼻香舌鹹醋。然於一一法,依根葉分佈。
The eyes see forms, while the ears hear sounds.
The nose smells fragrance, while the tongue tastes salt and sour.
Nonetheless, we rely on every one of these Dharmas
They develo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rangement of the roots and leaves.

然而一切法 ,卻依眼、耳、鼻、舌, 色、聲、香、味分佈。
人們認識外物,眼根所對為色塵,耳根所對為聲塵音聲,鼻根所對為香塵,舌根所對為味塵鹹醋,身根所對為觸塵,意根所對為法塵。
六根執著於六塵。如果洞知 五蘊本空,六塵非有,則佛道自成。
站在權宜方便的角度上看,有四大、六根之分;站在根本的立場上看,世間紜紜萬法 都是由真如之根所愆ㄑ一ㄢ生出的枝葉。

“眼色耳音聲,鼻香舌鹹醋”,
眼睛觀色,耳朵聽聲音,鼻子聞香,舌頭嘗味,身覺觸。在這裡,希遷禪師列舉了五根所對的五塵 (其中隱含意根所對之法塵,因頌辭的限制而省略)。
由是,六根所對六塵而生的六境 亦可想而知,以故六處、十八界法,合前者色蘊法(由此而引申為受、想、行、識五蘊),三科開示之義足矣。
學人當知五蘊本空(虛妄不實),六處本無,十八界非法亦非非法,則二執意除,真如頓見,佛道自成也。

“然於一一法,依根葉分佈”,
站在方便的角度上講,故有四大、六處、十八界之分;
站在究竟的角度上講,世間紛然萬法 皆是一真如之所變現,皆如同由真如這個根本 所愆生的枝葉。
若作如是觀,則不昧真如之體用。

這幾句仍是緊接著上面內容展開的,講色、聲、香、味等不同的法,本身就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就有不同的性相質地。雖然都是從一法而生萬法,但實際上,修行是要讓萬法都歸於一法。那麼,我們在學修佛法的過程中,就得有順逆皆真的功夫,要知道一心是如何生出大千世界,也要明白大千世界是如何匯歸於一心。這也是回互啊!

本末須歸宗,尊卑用其語。
Both the root and the branches must return to the source.
The words, Noble and lowly, are used relatively.

若修行人能分別本末始終,而知所先後則近道了。
學禪須先認得正偏、賓主、向內、向外,則立地歸根得旨,而不隨照失宗也。
若不知其尊卑之語,又安知其本末之宗。
秪如業海翻騰,以一掌 能平其風波乎? 惟捉敗其識藏業龍,則生死波濤 化為覺海圓澄矣!
所以欲止鼎沸,須抽其薪;欲除賊亂,須擒其首。
禪法宗門,祇貴單刀直入,萬重圍中,斬其將帥,其餘部屬,不待招剿。自降伏也。
明確了體用關係之後,就可以靈活地運用禪機了。
「本」就是心性,性理;
「末」就是萬物,事相。
在運用機鋒之前,首先要把所涉及的理、事的內涵、性質辨析得準確清晰,然後要分清二者在這段機語中的主從、輕重關係。

不管我們如何隨眾生心,現不同的相,居不同的位,但是,我們是居本位也好,居末位也好,都要回歸到“靈源明皎潔”這個心源活水。
這是萬變不離其宗,也就是“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

這句偈語 仍是緊扣回互理論而闡發的。
“本末”事實上是指體用,大師在此明確地 強調了體與用之間的回互關係,必須納入禪家的宗旨之中,而站在方便的角度上,則可以“尊卑”用其語。
我們面對不同的人,也要看到尊卑有序,也要看到各各不同。
面對上中根人,就要用尊貴、高雅的語言 跟他們說話,這樣他們才能接受。
但有時遇到下根人,你之乎者也文縐縐一套,他就受不了,你還得跟他說點俚語俗話,甚至說點市井粗話,這才管用。

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對,比如前後步。
Within brightness, darkness is present,
Yet do not meet with the darkness.
Within darkness, there is brightness,
Yet do not see the appearance of brightness.
Brightness and darkness are opposites,
Just like steps that follow one another.

「明、暗」,有兩層含義:其一,事相顯豁為「明」,性理深奧為「暗」。
用中有體,體中有用。
其二,明白的語言稱為「明」,含蓄的語言稱為「暗」。
對明白顯豁的道理,不要以明對明,流於淺薄;
深奧的道理,應當注意語言的通俗易懂,不要以暗對暗,流入晦澀。
理與事、明與暗,各自相對待,而又統一於真如之體,這便如同 人在行走時,兩足有先後,不可偏廢一般。

太極圖,一邊明、一邊暗,一邊白、一邊黑。
但是,這個白的部分、明的部分,不是純粹的陽;黑的部分、暗的部分不是純粹的陰。
太極圖,白的部分中間 要加一個黑點,黑的部分中間加一個白點。
就是“當明中有暗”、“當暗中有明”。(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留點煩惱養菩提,留點病養身體”!
禪宗講:“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沒有煩惱,哪來菩提?沒有經歷生死,哪可能解脫生死、證入涅槃?只有知道自己身體有病,才會注意飲食起居,才會節制慾望,收放有度。所以,修行不是要你絕對地明晃晃一片,把別人照得不敢靠近你半步。修行到此境界,還是需要有一點點暗。(留惑潤生)。

“勿以暗相遇”,
不能夠沉溺到陰暗地帶去了。跟大家在一起的時候,自己保持心明眼亮,雖然和光共塵,但是也不會“以暗相遇”,不會放棄 自己的原則和本分,不會隨波逐流。凡是菩薩示現在世間,顯出的都是普通凡夫的樣子,同樣就要顯出 普通凡夫的煩惱。但他不把煩惱當真,不會被陰暗的煩惱,牽牢自己的鼻子。

“當明中有暗”,
雖然我們要和光同塵,但同時一定要保持正念,

“勿以暗相遇”。
你的 “明中有暗”,只是為了跟眾生回互、相涉,使眾生對你沒有距離感,你好行方便,救度眾生。無論在何時何地,禪者必須保持明亮、透徹的良知,必須隨時提起覺照,防止自己的念頭 沉入陰暗的角落裡。

《參同契》從始至終,通篇都不離“回互”的狀態。
不管你說“明暗、清濁、本末、尊卑”統統都是一陰一陽的回互。

萬物自有功,當言用及處;事存函蓋合,理應箭鋒拄(住)。
The myriad things have their own functions,
Which differ according to how and when they are applied.
Specifics exist where a box fits together with its cover.
Principles should rest at the tip of an arrow.

萬物各有自己的功能特性,應知道它們的作用和處所
。”事存函蓋合,理應箭鋒住”,
講的是理事關係:從事來說,萬事萬物都與理相應(函蓋合,容器與蓋相適應);從理來說,清淨一統之理 必體現在萬事萬物之中(箭鋒住,箭鋒必有著落點)。
世間萬法各有其功用,學人應該強調 其有用之處或用得上的地方。
但事存在於理體中,如同涵蓋一樣的密合,有事就有理;
理如同一竿接一竿疾飛而來的箭,沒有一件事不被它所貫串!
理遍在萬物,好比箭穿靶心,一以貫之。

理應箭鋒拄,
譬喻講說最上乘的佛法,應如獅子暴吼,百獸腦裂,獅子行處絕狐蹤。真正的最上乘的佛法講起來,所有的野狐都要走避,沒有讓魔說,存在世上的道理。
所以,講法,一定要講一乘了義的佛法。
說教理時,一定要說最上乘。那麼在事上,我們可以暫時有些缺點,但可慢慢改。  

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
Reading these words you should grasp the Great Reality.
Do not judge by any standards.
If you do not see the Way,
You do not see It even as you walk on It.

在石頭禪師時代,南宗禪教勃興,自立門戶規矩,使南宗禪教,離六祖曹溪法席日遠。希遷大師稟六祖遺訓,為了“不失本宗”,不得不向當時 日益遠離曹溪宗旨的同參,作出理智的呼籲:你們秉承祖師言教,必須理會禪門宗風,不得自立規矩,壞了祖師家法。

石頭告誡弟子,以後各自開山立派時,切不要失卻本宗,秉承祖師言教,必須理會其宗風,不得自立規矩以壞祖師家法。世間萬法紛然,既不能妄立一法,也不能妄廢一法。領會語言文字時,要領會其中的主題宗旨 (如來真實義),不要妄自揣度,另搞一套。   

睜開眼睛 竟看不見路,抬起腳步,不知要往哪裡走。
從理事圓融、「回互不回互」的立場出發,一切皆是真如理體的變現。
因此大修行人 徹悟第一義時,就會觸目皆是菩提,就能進步悟道,就能頓悟真如。

“觸目會道”
猶如 觸目菩提、觸類成教。若真大修行人,已悟徹第一義,則會觸目皆菩提,正所謂“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黃花,盡是法身”也。
若從石頭理事圓融、“回互不回互”的思想出發,何物又非真如之體的變現呢?
因而學人不能當下即得,觸目悟道,即非真得,這正是禪家 所謂的擬議之間,咫尺千里。
觸目所見,滿目青山都是道體,山河大地即是如來。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如果想要離開現實生活,另找真如本體,則猶如煮沙成飯,了不可得。

根據《參同契》的思想,理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一切事物 又在理的統攝下 各各呈現出差別。
因此在把握事物的本體時,不能昧失其現象界的差別;
在認識現象界的差別時,又不能昧失滲透於一切現象界中的「理」。
禪把事相與理體圓融在一起,不能因事廢理、因理廢事。
事如波。理如水,全水即波,全波即水,水波不二。

不明白「不回互」 的道理,就會混淆事理;不明白「回互」的道理,就會孤立片面。
事事圓融,回互而又不回互,這才是完整的體用關係和 理事關係,是真正的「石頭路滑」之處。只有明白了事理之間 相互依存 又相互區別的道理,才能作到理事會通,圓融無礙。這成為曹洞宗正偏回互說的理論基石。

禪宗離於文字相,因其絕對的本體,非言語所能詮釋。智者應了悟萬物的本源,站在絕對的法則上,不會被世風所動搖。但是真如本體雖離文字,並不破壞文字.一切言教正是趨入真如本體的手段,猶如人 以手指月,手是文字,月是本性。

這種理事、本末之間 交匯圓融的境界,是世界的本來面貌,是會通佛與眾生,聖與凡的最高境界。 世界萬物的最後歸宿是這種境界,人的身體精神最後的理想歸宿 也是這種境界,此為”歸宗”。
修行者應從理事圓融,本末會通的”會宗”、”會道”的立場看待事事物物,而不能片面地僅從理或事的角度來認識問題,並且應當依據這種觀點來確定前進的目標,切莫自以為是,虛度光陰。

進步非近遠,迷隔山河固;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Progress is not a matter of far or near,
But if you are confused, mountains and rivers would block your way.
I respectfully caution and exhort all those who wish to be enlightened,
Do not let the time pass in vain.

如果執迷於事理之別,不明「回互不回互」之理,則與道相隔,就像山河阻隔那樣的堅固隔離了。大道無南北、內外、心物、理事、頓漸之別,因此要抓緊有限的光陰努力修行,以免枉坐竹榻蒲團,虛度時日。
只要是往前走,就不要分誰走得近走得遠。一旦執迷不悟的話,那前進的阻力,就像山河一般巨大堅固,難以克服。   
禪宗的頓悟,貴在當下承當,非近非遠。如果執著一邊,或執事相,或談空理,那麼真如本體如同隔著了堅固的山河一樣,永迷不悟。故石大師謹慎地告誡 參禪修道的行者,要珍惜時光,如救頭燃,參究當下念本來面目。人身難得,一失人身,萬劫難復!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一 11月 25, 2024 8:26 am

趙州禪師”
上堂:“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內裡坐。
菩提涅槃,真如佛性,盡是貼體衣服,亦名煩惱。
實際理地 甚麼處著。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汝但究理,坐看三二十年,若不會,截取老僧頭去。
夢幻空華,徒勞把捉。心若不異,萬法一如。既不從外得,更拘執作麼?
如羊相似,亂拾物安向口裡。老僧見藥山和尚道:‘有人問著,但教合取狗口。’老僧亦教合取狗口。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一似獵狗 專欲得物吃。佛法在甚麼處?
千人萬人盡是覓佛漢子,于中覓一個道人無。若與空王為弟子,莫教心病最難醫。
未有世界,早有此性。世界壞時,此性不壞。
一從見老僧後,更不是別人,只是個主人公。這個 更向外覓作麼?
正恁麼時,莫轉頭換腦。若轉頭換腦,即失卻也。”

Re: 公案很難懂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11月 25, 2024 3:53 am

老子道德經
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大寶積經
爾時尊者舍利弗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彼諸菩薩摩訶薩,為利益安樂天人世間,精勤修習遍清淨行被精進甲,由是利益安樂一切眾生,及為現在未來菩薩當作佛法光明,讚揚功德證獲善根故。使諸菩薩聞此法已,於真如、法性精勤修學,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寶積經
佛告舍利弗。彼佛功德法門亦復如是。菩薩先得。是諸菩薩當不退轉。若聞此法必能受持讀誦通利。為無上菩提,於真如性當勤修學。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欲住不退地者。聞此稱讚法門。應當受持讀誦通利。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門,於法性中當不退轉。

大乘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到彼岸:
常無,即是真如,故曰:觀其真如性之妙智,當勤修學。
常有,即是法性,故曰:觀法性流注於玄微,當不退轉。
唯有常常時,恒恒時,如來若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法流法行,法住法相,法爾如是~~
佛說十地經、成唯識論
不動地已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遠離一切身、語、意,務安住異熟。法駛流中任運轉故。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