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公案很難懂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一 1月 20, 2025 11:21 am

人的肉體 雖有生死的現象,然而人人本具的佛性,如日中天,卻無差別,因此,死亡並不可怕,也不可悲。
如果,我們能認清死亡,知道生與死之間的關係,就能釋然而無所畏懼了。
相對地,我們對於死後的未來,充滿著希望。
所以,我們當以勇敢的態度 去面對死亡、接受死亡,甚至以 喜悅的心 來看待死亡。
只可惜,人類愚癡無知,以為死亡就是生命的終 結,一切都隨之灰飛煙滅,不復存在。
所以,厭惡死亡、恐懼死亡所帶來的痛苦。
殊不知,生命是永恆的,它只是無窮生命過程中的 一個段落而已。

若了解了生與死的問題,我們就必須以感恩、歡喜的心來面對、接受。
生時,要提昇生命的品質、淨化自己的心靈;
那麼,當大限來臨的時 候,就不會心存恐懼,而能欣然接受死亡。
因為死亡能使自己卸下種種的 責任,而重新迎向另一個生命的旅程!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一 1月 20, 2025 8:48 am

第八則百丈野狐

示眾雲。記個元字腳。在心入地獄如箭射。一點野狐涎。咽下三十年。吐不出。不是西天令嚴。只為呆郎業重。曾有誤犯者麼

舉。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聽法隨眾散去。(鬧中取靜)
一日不去(從來疑著這漢)
丈乃問立者何人(事不解交客來須待)
老人雲。某甲于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元是當家人)
有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對他道不落因果(一句合頭語萬劫系驢橛)
墮野狐身五百生(爾道不落因果)
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著甚來由)
丈雲。不昧因果(一坑埋卻)
老人于言下大悟(狐涎猶在)

師雲。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每至升座。常有一老人。聽法迦葉佛時曾住此山。錯對學人一轉語。至今墮野狐身。良由自己 倚牆貼壁。送人墮坑落塹。見大智有抽釘拔楔手段。便舍已從他。請大智代一轉語。
大智施無畏辯。輕輕撥轉道。不昧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
據實而論。不落因果 是撥無斷見。不昧因果。是隨流得妙。稍解教乘者。舉著便見。要且雖脫毛衣。猶披鱗甲。
不見道圓禪師。在南禪師會中。聞二僧舉此話。
一僧曰。只如不昧因果。也未脫得野狐身。
一僧應聲曰。便是不落因果。亦何曾墮野狐身耶。
師悚然異其語。急上黃檗積翠庵頭。過澗忽大悟。見南公敘其事。未終涕交頤。
南公令就侍者榻熱[穴/(爿*未)]。忽起作偈曰。不落不昧。僧俗本無忌諱。丈夫氣宇如王。爭受囊藏被蓋。一條楖栗任縱橫。野狐跳入金毛隊。南公大笑。
恁麼看來。當初見道 今請和尚代一轉語。只樂道不落因果。免使初心墮在解阱。
百丈至晚。上堂舉前因緣。黃檗便問。古人錯答一轉語。墮五百生野狐身。轉轉不錯。合作甚麼。
丈雲。近前。與爾道。
檗近前與丈一掌。丈拍手笑雲。將謂狐須赤。更有赤須狐
仰山道。百丈得大機。黃檗得大用。名不虛得。
溈山舉問仰山。黃檗常用此機。為複天生得。從人得。
仰雲。亦是稟受師承。亦是自性宗通。
溈雲。如是如是。
看他百丈父子。遊行無畏。如師子王。豈向野狐窠裡作活計。萬松已是尾骨彌露。更放天童弄爪牙。看。

頌雲
一尺水。一丈波(幸自河清海晏)
五百生前不奈何(早知今日事。悔不慎當初)
不落不昧商量也(頑涎不斷)
依前撞入葛藤窠(纏腰繳腳)
阿呵呵(堪笑堪悲)
會也麼(按牛頭吃草)
若是爾灑灑落落(如蟲禦木)
不妨我哆哆和和(偶爾成文)
神歌社舞自成曲(拍拍是令)
拍手其間唱哩囉(細末將來)

師雲。立修證分因果。一尺水一丈波。墮在五百生 野狐精魅。積翠庵下二僧 縱有逸群之辯。點檢將來。未免撞入 葛藤窠裡。天童此句 有兩字未穩。何不道 依前撞入野狐窠。
阿呵呵。此頌明百丈悟處。露自己胸襟道會也麼。但問天童會也未。若是爾灑灑落落。不妨我哆哆和和。幸有一陰地。何勞不為人。
哆哆和和。嬰兒言語不真貌。
又法華釋簽雲。多跢學行之相。嘙和習語之聲。涅盤經有病行嬰兒行。有本雲婆婆和和。
石室善道禪師雲。涅盤十六行中。嬰兒行為最。哆哆和和時。喻學道人 離分別取捨心。與下神歌社舞。皆一意也。且道。是何曲調。萬籟有心聞不得。孤岩無耳卻知音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一 1月 20, 2025 7:56 am

原56章 1
一、原文 1
二、注释辨析 2
三、校定及译文 7
四、章句详解 7

原56章
一、原文
王弼本: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傅奕本:
知者不言也,言者不知也。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郭店甲本:
智之者弗言言之者弗智𨳮其𨓚賽其門和其光迵其 其 解其紛是胃玄同古不可得天新亦不可得而疋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可不可得而戔古為天下貴
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閉其兌,塞其門,和其光,同其塵, 其 ,解其紛,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可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帛書甲本:
□□弗言=者弗知塞亓悶閉亓□□其光同亓𡑁坐亓閱解亓紛是胃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而貴亦不可得而淺故為天下貴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悶,閉其門,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帛書乙本:
知者弗言=者弗知塞亓㙂閉亓門和亓光同亓𪋻銼亓兌而解亓紛是胃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也亦□□得而□□□得而○利□□□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㙂,閉其門,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而解其紛,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也,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二、注釋辨析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知:知曉,明白。知者:意謂真知灼見、洞曉分明者,這裡當指洞明大道者。
言:言語,述說。此意謂多言、巧語等各類張揚雜多的言辭。

曾有好事者以為,“知者不言”是說曉得的人不講述、不言及。
然老子就是知“道”者,他不說誰 又能曉得大道呢?他們還認為“言者不知”是說講述的人、言談的人並不曉得。然而老子不是也絮絮叨叨地 說了五千多個字?
即便嚴格遵照“言”的言說義,我們從41章可知老子在當年 也是給別人講述過。
自《莊子》之後,一般都認為老子的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大道不可用言語講述,流風及於今日,但都是誤解 或誇大其辭。
言語自然不等同於實在,語言世界的概念圖景自然 也不同於真實世界的事實圖景,這事兒用不著哲學家思想家們教導。
大道深隱玄奇,作為實在,大道與經驗事實 毫不相類。今日借助於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能從粒子世界的情景 推想大道的情形,古人限於知見,自然不易體味 老子的一些表述。
對於“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句,如果按照好事者的解讀,我們還可以進一步 拘執于原文表述,那就是知曉的人 永遠不講話,變成啞巴了。
講話的人永遠不知道,什麼也不明白。所以這種解讀 只能是閒聊的玩笑話題。
郭店本出土後,有人認為“智(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智(知)”是說,知道那東西的不說他,說那東西的不知他,此解與上文一樣不可行。
那麼此句之意果為何者?很簡單,知曉的人 不會多說,更不會亂講,絕不會口若懸河、誇誇其談。
何以故?這是因為知曉大道的人明白,至關重要、最為根本的是踐行,不是講述論辯,是起而行之不是坐而論道。由此亦可明白,為何老子總說無名、無言、不言。大道在於踐行 而不在於言論。統治者依道而行,其效用比口吐蓮花、千方百計要好得多,修道者也同樣。實踐、修持是五千文的突出特質,這實際上也是傳統文化的特質,是傳統思想家的常見主張。
生活中我們也常能發現,那些真正領悟了、確然明白的人 不會對該事項唾沫橫飛、巧言善辯。反之,那些滔滔不絕者 似乎總有些稀裡糊塗,但這並非老子此處之意。老子的“知者”指的是知曉大道者,而不是別的物事,這從下文可以斷定(如玄同)。

塞其兌:
塞:堵塞。
其:代詞,指代所有人。52章也有此句,在52章主要指統治者。此處由下文看,主要指民眾。然由經文上文看卻指有道者,有道者在五千文中是所有人效仿的榜樣,因此,這裡的“其”當指代所有的人。下文注釋中我們主要從統治階層、治理之道分析。
兌:孔洞,空穴。此指口舌,意指言語論辯。
智:郭店甲本。通“知”。詳見52章。
賽:郭店甲本。通“塞”。詳見52章。
𨓚:郭店甲本。通“兌”。詳見52章。
悶:帛書甲本。本字含義不通,或為“閱”之誤。有研究者釋為“兌”。詳見52章分析。
㙂(duì):帛書乙本。本字含義不通,當通“兌”。此字《說文》未收,《玉篇》有,義為隔牆。

閉其門:
閉:關閉。
門:門戶,門徑。意指欲念情志和智謀心機,見52章注釋辨析。
𨳮:郭店甲本。同“𩰎”(xuàn,測試力士的錘),本字含義不通,整理者釋為“閉”。

“閉其門”意指盡可能減損和弱化欲望情意,不要作苛細繁雜的分辨(尤其是價值評價方面),更要放棄智謀心機。參見52章。

“塞其兌,閉其門”與52章重出,詳見52章注釋辨析部分。兩章結合起來,就是老子對人生社會領域的比較完整的主張之一。這就是統治者 和民眾共同“塞其兌,閉其門”,並且統治者是主要的,應率先為之,然後為民眾所效仿。此句許多人都作了錯誤釋讀。
可是除了統治者 自我修持這種方式之外,還有什麼方式 塞民眾之口(言語),又如何閉民眾之門(欲念、智計)?是像西周厲王那樣“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還是像明朝東廠、西廠那樣,嚴加整飭?顯然這絕非老子的主張。
其實,五千文對此多有闡明,如3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這就是說統治者 不去提倡、崇尚那些能夠“開其兌、啟其門”的東西,不對民眾進行這方面的誘導、刺激,這就做到了“塞其兌,閉其門”。有人會說,總有一些民眾自發的“開其兌,閉其門”,對此,老子洞若觀火,所以37章雲:“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用這種化導、懾服的方式去消解之。
“塞其兌,閉其門”不僅是治理之道,同時也是自我修持之道。

挫其銳:
挫:摧折,磨損。
銳:鋒銳,銳刺。
:郭店甲本。字書未見,或可讀作“剉”。整理者:“簡文待考”。諸家釋文不一,此不煩舉。
:郭店甲本。字書未見。諸家釋文不一,此不煩舉。
坐:帛書甲本。本字字義於此不通,當通“挫”。
銼:帛書乙本。磨損,打磨。
閱:帛書甲本。本字字義於此不通,整理者釋為“銳”。“閱”古屬喻母月部,“銳”古屬定母月部,均由“兌”得聲,音近可通。
兌:帛書乙本。本字字義於此不通,整理者釋為“銳”。“兌、銳”為古今字,早先鋒銳義通作“兌”,後加金字旁以區別。

解其分:
分:分開,分離。王本“分”字與“解”字之義不諧,此通“紛”。糾紛,爭執,雜亂。蔣錫昌列有作“紛”者30多家,帛書兩本亦作“紛”,本書校訂文作“紛”。
解:解開,消解,消除,化解。

和其光:
和:調諧,融合,協理。
光:光亮,光輝。

同其塵:
同:彙聚,會合。
塵:灰塵,塵垢。
迵(tóng):郭店甲本。本字含義不通,整理者釋為“同”。
:郭店甲本。字書未見。整理者釋為“塵”。
𡑁:帛書甲本。字書未見,整理者釋為“塵”。
𪋻:帛書乙本。同“塵”。

“挫其銳,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此段與4章重出,可參閱4章分析。帛書本出土前,曾有個別研究者認為是衍文,但帛書本出土後則確證當為原文。4章此段是對大道作用的闡述,屬於宇宙自然論內容,本章此段則指涉人生社會領域,非常明確地指明大道運作方式,與為政治國之道和人生處世之道的一致性、統一性。是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一原則的具體貫徹,也是大道理則在人生社會的具體運用。

是謂玄同:
玄:深隱、深奧。實指深隱不顯的”道、一”存在層面(關於存在層面,見42章分析)。
“玄”是五千文中 獨特而重要的概念,具體分析見1章。此處可作兩解,一是按照1章“同謂之玄”,將“玄”當成深隱不顯的存在層面,亦即“道、一”,此時“同”意指會同、偕同,融通、同一。
“是謂玄同”即“是謂玄之同”,直譯即這就叫做深隱層面的偕同、會通。
二是將“玄”當成形容詞,意即深奧,“是謂玄同”直譯即這就是 深奧的偕同、融通。
結合上下文來看,兩解於意無別。
第二解雖然從字面看不出“道”、“一”來,但由4章可知,原文前文 乃是對“道”的闡述,“是謂玄同”緊承上文,顯然是對“道”的進一步闡明,故“是謂玄同”意思無非是“這就是深隱不顯的大道之‘同’”。所以兩解於意無二,從文法說當以第二解為是。
然則“玄同”又是怎樣的偕同、會通法呢?僅從此章表述,那就是“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對宇宙自然論而言,是調諧、會通、合同,對人生社會而言 也是如此。
下文中,老子又對“玄同”在人生社會領域的 確切意旨作了進一步的補充說明。
同:偕同、會通、同一。“同”的辨析參見1章。

結合上文和52章,“玄同”是對大道的描述說明,在此有這幾方面意蘊。
首先是同等。所有一切在大道這裡都是平等無別的。大道對一切一視同仁、沒有分疏,他按照自己的方式運作,對一切存在物發生作用,即“銼、解、和、同”。
其次是整飭整治,體現在“挫其銳”上。萬物有的鋒利劇烈,故對其他存在物產生傷損,大道則摧折其尖刺,磨損其鋒銳。這一點從宇宙論角度審視,似乎沒有什麼確指,從生命論角度審視,也難明其奧,但對人生社會的寓意非常明顯。但是,我們雖然不能確知“挫其銳”在宇宙、自然、生命領域的確切意指,但也絕不能斷然否定之,不能斷言老子是醉翁之意。我們知道,“道”芒忽(恍惚)不定、振動不停,這應該就有挫其銳的效能。
再次是調諧化解,體現在“解其紛”上。這一點在宇宙、自然領域倒是容易理解,宇宙自然之所以有序運作而不是全然混亂,自然有大道的效用在內,比如“道”的芒忽振動,比如大道的“牽拉”作用。“解其紛”對人生社會領域的寓意非常清楚。
複次是融和協和,這體現在“和其光”上。對宇宙自然而言,此容易理解。“道”的無處不在和“道”的芒忽振動,就有會聚、融合光亮的作用,使得過分刺目灼烈的光芒柔和溫和起來,使得不同的光亮交合融匯。此點對人生社會領域的寓意也很清楚。“光”在人生社會領域主要意指思維見解、智計智識等理智活動(如52章“用其光”),因此,“和其光”意謂:1,將偏激執拗的見解主張和傷人損物的智慧心機予以消解和緩,當然方式是“和”而不是滅絕強制。2,容納、容許各種不通見解主張、思想觀念,這從“和”的文字含義可以確定。
又次是會通混同,體現在“同其塵”上。這一點在宇宙自然領域倒很清楚,“道”的芒忽振動作用可以將塵埃微粒混同會通,如粒子相互轉換、粒子分解組合等,實際上也有纖細粒子複歸於“象”的意蘊在內(這種複歸的緣由就在於微細粒子的振動閃爍、芒忽不定性,也在於道自身的芒忽不定,可謂兩種緣由的共同結果)。所以“同其塵”意謂著大道就是一個宇宙“垃圾”處理廠。對人生社會領域而言,其寓意也清晰確定。“塵”意指微小卑賤,“同其塵”意指不遺棄微小卑賤而同等對待、同樣處理,也意味著對微小卑賤的轉化益助。這與上面第一條有相同之處。
很明顯,“玄同”就是老子闡述的治理原則,是為政治國的指歸依准。同時也是個人自我修養、向道而行的內容和途徑。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不能、不應。可:能夠、可以。
得:得到、獲得。實則意指社會中的存在事項,即具有、具備。不可得:不能夠、不可以。這裡的“得”不是主動選擇選取的,而是實際存在著的、在生活處世和為政治國中遇到的東西。實際上“可得”在先秦是固定結構,是可以、能夠之義,不可得即不能夠、不應該、不可以。如《左傳·襄公十二年》:“可得食乎”,《論語·公冶長》:“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逸周書·官人解》:“可得聞乎”,《國語·齊語》:“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舉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誅也”。
親:親近、親愛。
疏:疏遠、分疏。
古:郭店甲本。通“故”。
新:郭店甲本。本字含義不通,此通“親”。
疋(shū):郭店甲本。本字含義不通,整理者釋為“疏”。

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
利:便利,益助。
害:損害,災禍。

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
貴:珍貴,珍重。
賤:輕賤,卑微。
戔(jiān):郭店甲本。少,小。本字含義未達,此通“賤”。
淺:帛書甲本。本字含義未達,整理者釋為“賤”。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賤”一段中,“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主要指涉情感、意願,諸如親近與疏遠、喜愛與厭惡等。“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主要指涉行為、實踐,諸如利助、損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主要指涉價值、地位。諸如貴與賤、美與醜、好與壞等。此段是對“玄同”的補充說明。從大道角度看,這非常容易理解,茲不煩述。從為政治國角度看,意蘊非常深遠,但主旨卻很簡明。統治者對於存在著的人和事沒有親疏之別、喜惡之異,因此也沒有特別的偏執偏向,這就可以達致五千文所謂的“公”、“直”、“正”、“同”,意即公正平准,也就是說統治者以“公、正、直、同”行事,整個社會就沒有偏向執持、沒有特定取向,因此各得其所,社會可以公正平准、和諧寬容。
傳統思想中的大同世界與老子的“玄同”境域接近。“大同”實即源出老子“玄同”,參見本書第七篇老子與先秦文獻一章。

故為天下貴:
為:成為。

三、校定及譯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明白的人 不多言,多言的人 不明白。放棄言語教訓 和分辨爭論,棄除貪欲邪念 和智謀算計。
消磨他們的鋒銳尖刺,化解他們的糾紛爭執,融和他們的光亮(融匯眾人智慧意見),會同他們的塵汙(平等對待一切)。這就叫做“玄同”。
所以不能對此親近,也不能對彼疏遠;不能利助此,也不能傷害彼;不能看重此,也不能輕賤彼。因而,“玄同”才是天下最珍貴的。

四、章句詳解
此章主要講述“玄同”。前段論述治國之道,即以大道(玄同)方式治理國家,涉及治國的方略和原則、內容和指歸。
後段論述“玄同”在為政治國中的具體體現,著重於平等和公正。
“玄同”不僅是治國實踐的最高境界,也意味著一種理想的社會情境,是道行天下、與道合同的天下有道之境。
與“太上,下知有之”(17章)、“複歸於朴”(28章)等章節的理想境域一致。
在治國實踐中,老子列舉了四點具體內容 來說明“玄同”,即“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主要的意思 是消除暴戾傷害、化解糾紛衝突、會通眾人見識、同等對待一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此句倒是說出了古今通則。真正明白的人、真正通達的人 基本上不會誇誇其談、賣弄知見。
他們言簡意賅、一針見血。不會博言宏詞、沒完沒了。
反倒是那些半瓶醋們 口乾舌燥、搖頭晃腦,略有所得 就搖唇鼓舌、略有所見 就大張旗鼓。
生活中我們 經常碰到這些事情,即使在學術界,這也是常見現象。
今日所謂的學術明星、那些喜歡在公眾面前 賣弄者(即今日所謂公知),基本也是如此。
老子此句當是批評 當時那些喜愛評頭論足、大言炎炎 而不願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進學的人。“知”並非見聞聽聞,也不是記性好 而記得多、更不是活得長 而看得多,而是懂得、明白,即弄懂了事理、領悟了真諦。

塞其兌,閉其門:
“塞其兌”是說不要道貌岸然地 言辭教誡、不要自以為是地 爭辯評議。
“兌”指言語,此處應該也包括滿足感官享受的 各種逐求,諸如耳欲聽妙樂,口欲嘗美食,眼欲觀五色,體欲常淫逸等等。
“閉其門”是說不要使用智謀巧詐、不要放縱情意心欲、不要執拗地貪執外境等等。
簡言之,“兌”指身體感官的貪求 和言辭教導、爭辯評議,門“指”各類情感意志、欲望智計。
塞和閉並不是全然斷絕,而是指自我斂約節制,當然最好是與大道相合。參見52章有關分析。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此段又見於4章。既是對大道效能、作用的描述,也是對治理之道、自我修養的闡述。
挫是摧折、磨損。有一些事物具備過於鋒利尖銳的部分或特徵,這對其他事物的生存和安全構成了威脅和傷害,因此要將這部分折損、消磨(大道是怎樣實現這個效能的,我們不大清楚,但大道連綿不斷、振動不停,可能他的振動能夠起到這種作用,以下三句不再從宇宙自然領域分析)。為政治國也是此理。32章說“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74章說“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42章說“強梁者不得其死”,於此處意通。唯應注意,“挫其銳”是將“銳”折斷磨損,使其不再對他者產生傷害,而不是將其整體消滅,至於怎樣折斷磨損,老子的主張仍然以感化教誡為主、為根本,即讓其從內心深處自覺去除“銳”,而不是以強制刑罰為主、為根本。參見上述幾章的有關分析。此句表明為政治國當消除那些異常的、對社會和民生有傷害、造成混亂的東西。

“解”是化解、調解。人生在世總免不了矛盾糾葛、衝突爭執,施政的內容之一,就是調治這些矛盾衝突,使得社會趨於和睦祥和、平安共處、相互協作。不應讓社會因為各種衝突矛盾而相互疏離、互相仇視。

“和”是融合會聚、使其和洽。“光”指眾人知見、智慧。“和其光”就是會聚眾人見解,取得協調一致。眾人見解、意願、知識、信念必然不全等同,“和”就是調諧,至於如何調諧,老子沒有講述,但老子從另一方面指出,統治者應不自見、不自是、不自恃、不自矜、不自居,可供參考。

“同”是等同、偕同。在人生社會領域就是同等平等、一視同仁、不予歧視、不加分疏。
“塵”是塵垢、灰塵,實則意指細微卑賤。在人生社會領域 就是指社會地位卑微者、窮困潦倒的貧窮者、有錯誤的不善者、無才能的笨拙者,如此等等。“同其塵”是說將“塵”一同待之、同等視之,不因他們細微卑賤就區別對待,就歧視鄙夷。這就是五千文的平等觀以及公平觀。實際上從大道審視,就非常清楚,如大道對一切一視同仁,不因好壞貴賤而分別對待。這已不須詳論了。

是謂玄同:
“玄”在五千文中 是與道相應的概念,“玄同”文字含義 是與道相同 或者說深隱玄奧者等同。
由於上文是論述治國方式、原則、指歸,所以“玄同”意思是按照與大道契合的方式 治理國家。
換言之,以道治國就是“玄同”、治國方式 如果做到與大道相合 就是“玄同”。
統治者如能做到上述四點就達到“玄同”之境,而“玄同”治下的社會就是“玄同”社會,這種社會就是老子理想的社會。
這樣的社會沒有傷害、沒有衝突、沒有欺壓、人人都和睦融洽地生活,社會處於平等公正之境。
經文下段又對“玄同”在人生社會領域的 具體情形做了進一步闡述(主要是闡述同等對待,不加區別。亦即平等和公平)。
“玄同”社會在《禮記·禮運》中有進一步的發揮,大同世界 就是玄同社會的翻版。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不可得”是不能夠、不應該、不可以。親是親近、喜愛。疏是疏遠、離棄。利是利助,害是傷害,貴是珍視,賤是輕賤。老子從不同方面闡述了玄同的具體內容、具體意指。親疏是態度、情感方面,不因其於己投緣或自己喜好而親愛之,也不因其於己反背或自己不喜而疏遠之。利害是行為、處置方面,不管對方是何等處境或與自己是何等關係,都不特加惠助,也不有意傷損。貴賤是價值、地位方面。無論地位高低、名望大小、財富多寡、勢力強弱,都不偏向,不分別。
所以,“玄同”是說,無論是從情感、行為,還是從價值、地位方面,都一視同仁,同等相待,不偏私不區別,這就是老子平等觀、公正觀的一般性內容。
顯然,這是對統治者的教導,也是大道原則 在人生社會領域的 具體運用。
當這種原則成為“天下式”時,其實就是大道原則 真正貫徹于社會生活,成為社會共同的觀念意識 和行為準則,這就是道行天下、天下大治的有道社會。

故為天下貴:
“玄同”才是天下最可寶貴的東西、才是天下最值得 追求和珍愛的東西。62章說大道是“天下貴”,這也是玄同與大道相合的證據。
老子對“玄同”的表述遠不如《禮記·禮運》清楚分明、鏗鏘有力,再加之歷來對老子五千文缺乏深入領會和確切闡述,以至於這個最早的理想國一直不為人知。茲錄《禮記·禮運》一段於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日 1月 19, 2025 10:10 am

佛講經說法,有事有理。因為,事中有理,理中有事;事能顯理,理能透事。所以古德說:「事無理不成,理無事不圓。」所以,凡事必須理事圓融,相容並蓄,離一即非。故說,「理事不二」。

佛法在事相上所說的,無非是「因果」的現相,
而事中所說的理,不外乎「心性」的道理。
換句話說,佛法一大藏教,包羅萬象,鉅細靡遺, 所說的諸法實相,講的就是「心地」法門。
所謂:「三界唯心,心名為 地。」簡單地說,宇宙萬有的現象,就是吾人現前這一念心 所變現的。經云:「心即法界,法界即心。」也就是,一切法 從心想生。

佛法修學的宗旨,就是為了悟道;道理明白了,才能無拘無束,自在無礙,解脫無惱。
否則的話,生活在強大物質的誘惑下,以及在工作與經濟的雙重壓力下,就會痛苦不堪,煩惱重重,了無生趣,甚至消極厭世。
如果,生命迷失了方向,失去了目標,就好像沒有根的浮萍一樣,隨波逐流。
所以,學佛的目的 在於明心見性,見性之後,生命才有意義,才能見其光輝,進而轉消極的態度,積極地為世人服務,為社會做出貢獻。

:mrgreen: 一切法 從心想生。



佛法說開悟,到底悟個什麼?悟的就是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心;所謂的這念心,就是自己本具的「覺性」。覺性不動,不假外求,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從來沒有失去過。牠,清淨寂然,具足一切的德能,又能隨緣生一切的萬法。可惜,世人無知,這一念真心被妄想、分別、執 著障礙住了,以致真心不能顯現。而修行,就是要剔塵除垢,掃除心中的 障礙,將我們自性的般若開發出來,才能成就圓滿如意的人生。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日 1月 19, 2025 9:10 am

此我無見無相無識


  我今建立此我,乃先佛所训,乃大事因缘本分之理。历代善知识并无别途。盖时节因缘至于今日,才说出为众人知也。诸方必起谤议,齐声骂我堕我见、我相、识神。哪知此我本无见、无相、无识,因著于见、著于相、著于识,故谓之我见、我相、识神。若真知此我,即日游于相、游于见、游于识之中,而无执染,则见、相与识都是真知行履处。可怜这伙俗汉,以盲引盲,日久岁深,难于开示,殊可悯叹。

  不识此我,即极力销磨诸妄,都是东却西缘,南推北就,并无立脚处。即诸妄皆尽,不由你不著于空相,终日终年都在恍惚之际而无归宿处。这还是真心苦修之人,其余又安可问也。
若能知此我 本不著相、本不落空,只要当下一知 不用费力,而诸妄皆纷纷散去,并无所谓空,无所谓相,一时轻安,难于言喻。

  此我乃大火聚,任你一切物泊上即燒卻,諸妄於此我亦然。蓋此我至真至實,諸妄皆空,以皆空之諸妄,而勞此真實之我,攀緣於無益之地,一眼看破,癡不至此。所以智者 只要發明此事,理得心安,則諸妄自退,豈不樂哉!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日 1月 19, 2025 9:04 am

第七則藥山升座

示眾雲。眼耳鼻舌。各有一能。眉毛在上。士農工商各歸一務。拙者常閑。本分宗師 如何施設

舉藥山久不升座(動不如靜)
院主白雲。大眾久思示誨。請和尚為眾說法(便重不便輕)
山令打鐘。眾方集(聚頭作相那事悠悠)
山升座良久便下座歸方丈(一場話霸)
主隨後問。和尚適來許為眾說法。雲何不垂一言(大海若知足百川應倒流)
山雲。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怪得老僧(可惜龍頭蛇尾)

師雲。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是以三家五請。菩薩上堂。半偈全身。夜叉升座。豈悕法哉。
黃龍南禪師雲。蓋今之人。容易輕法者眾。欲如田夫時時幹之。令其枯渴。然後溉灌方得秀實也。藥山久不升座。又且不然。
覺範道。一庵深藏霹靂舌。從教萬象自分說。
永嘉道。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院主頭頭蹉過。
白雲。大眾久思示誨。請和尚為眾說法。仁義道中。主賓分上。也未為分外。山令打鐘。只見雷霆施號令。眾方集。豈知星斗煥文章。山升座良久下座歸方丈。一上神通。不同小小。主隨後問雲。和尚適來許為眾說法。雲何不垂一言。
翠岩芝雲。藥山下座。院主當初怪不為眾說法。可謂誤他三軍。
萬松道。正是將頭不猛。
山雲。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怪得老僧。
琅琊覺雲。藥山下座不妨疑著。及乎院主拶著。失卻一隻眼。
萬松道。再得完全能幾個。而不知換得兩隻眼。
雪竇道。可惜藥山老漢。平地吃交。盡大地人扶不起。
萬松道。和尚也須出只手。
無餘頌雲。丈室未離已吃交。悄然歸去轉無憀。經師論師猶相告。一款分明便自招。
萬松道。曹司易勘。公案未圓。解與天童。如何判斷。
頌雲
癡兒刻意止啼錢(堪作何用)
良駟追風顧影鞭(踢起便行)
雲掃長空巢月鶴(樹下底一場懡[怡-台+羅])
寒清入骨不成眠(開眼作夢)

師雲。涅盤經說。嬰兒啼時。母將黃葉。雲與汝金。兒即止啼。此頌久思示誨 與雲何不垂一言。
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便作禮雲。世尊大慈。開我迷雲。令我得入。
外道去後。阿難問佛。外道見何道理。而言得入。佛言。如世良馬見鞭影而行。
藥山與世尊。一等舉鞭。院主率眾僧。禮贊有分。卻怪不垂一言。可謂東土衲僧 不如西天外道。
天童恁麼頌。萬松恁麼說。盡是止啼黃葉。只為諸人 熱夢未醒。睡輕者一呼便覺。睡重者 搖撼方驚。更有一等。椓抄起來猶自[穴/(爿*臬)][目*牚]。比他藥山睛巢月鶴。清不成眠。雲泥有隔。雖然如是。睡語不少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日 1月 19, 2025 8:31 am

原52章 1
一、原文 1
二、注释辨析 2
三、校定及译文 7
四、章句详解 8

原52章
一、原文
王弼本: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傅奕本:
天下有始,可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郭店乙本:
閟其門賽其𨓚終身不 啟其𨓚賽其事終身不逨 
閉其門,塞其兌,終身不 。啟其兌,賽其事,終身不逨。 

帛書甲本: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𢟪得亓母以知亓子既知亓□複守亓母沒身不殆·塞亓 閉亓門終身不堇啟亓悶濟亓事終身□□□小曰□守柔曰強用亓光復歸亓明毋道身央是胃襲常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悶,閉其門,終身不勤。啟其悶,濟其事,終身不棘。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勿遺身殃,是謂襲常。

帛書乙本: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亓母以知亓子既○知亓子複守亓母沒身不佁塞亓㙂閉亓門冬身不堇啟亓㙂齊亓□□□不棘見小曰明守□□強用□□□□□□□遺身央是胃□常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㙂,閉其門,終身不勤。啟其㙂,齊其事,終身不棘。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二、注釋辨析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始:起始、開端。
以為:固定結構,“以…為”的省略形式。大道是天地萬物生存的依靠,一直提供所需,就像生養人的母親那樣,所以老子用“母”作喻。25章說“可以為天下母”即此意。
母:母親,生成和養育者。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副詞,表示動作完成。已經、既然。
得:得知、獲知。意指知曉、明白。“得”在先秦也有知曉義。《呂氏春秋·慎行論》:“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
其:代詞。第一個指代“天下”,即天地萬物。第二個指代“母”,即大道。
以:介詞,憑藉、用。
知:瞭解,明白。
𢟪:帛書甲本。字書未見,整理者釋為“既”。

既知其子,複守其母:
複:返回、回歸。也可當成副詞,再、又。
守:保持、持守、遵守。

沒身不殆:
沒:隱沒、消失。沒身指終身。但很可能也包括死後。
殆:危險、凶災、敗壞。
佁(ǎi):帛書乙本。本字含義不通,此通“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塞:堵塞。
其:代詞,泛指統治者和人民。

1,“其”的指代。“其”指代統治者和人民,而不是僅指民眾。
有人以為“其”僅指民眾,于意不全。上文“複守其母”是針對所有“既知其母”者,顯然包括民眾和統治者中對大道已經瞭解的人,“塞其兌”至“終身不救”一段是持守大道的(複守其母)的具體內容,難道說統治者就不須要奉行持守而只讓民眾遵行?五千文相當多的內容 就是對統治者的訓導,怎麼可能讓統治者無須從道順道?至於歷代統治者倒行逆施,鉗民之口,防民之智,做些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蠢事,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並非老子的教導,也不是老子此處之意。也正因為他們背道而馳,所以沒能長治久安,反落得土崩瓦解。這恰好印證了老子 的“不知常,妄作凶”的英明和真諦。
另外從現實考察,統治者有什麼能力能夠塞民之口,閉民之門?即使是神靈降臨也無此能——除非所有的人突然都自動地塞兌閉門。有人振振有詞地說,這正是老子愚民思想的體現。但是愚民思想首先體現在欺騙,可“塞其兌,閉其門”是欺騙嗎?有人會說愚民政策是讓老百姓沒有知識、沒有見識,但這正是我們要說的。

2,並非愚民舉措、更非防民之口。
且不說老子從未主張過讓民眾成為愚蠢不堪的無知之徒,即便老子確是這樣主張,則這裡的“塞其兌,閉其門”也與使得民眾無知愚昧毫無關係。其一,要讓民眾無知,最好的辦法是控制知識的傳播,這一點統治者容易做到。事實上老子時代,知識一直是統治階層所擁有,民眾並沒有學習知識的機會和條件。既然民眾一直處於無知狀態,那麼老子憑甚冒出讓民眾無知的話?難不成他是預見到未來,所以事先告訴未來的統治者?其二,“塞其兌,閉其門”,意思是將民眾的口堵住、門塞住,口和門都是雙向的,有進有出,讓民眾無知只是不讓進,但是除了統治者掌握的知識不讓民眾學習之外,民眾的口和門能夠堵得住嗎?能不讓他們道聼塗説、看聞聽問、自己思考嗎?難不成讓民眾真的成為感官機能全部喪失、思索名言之能全部無效?又有人說這裡不是讓民眾無知,而是讓民眾不要議論、放棄思考,正如厲王彌謗、明朝特務那樣。但是這恰好與五千文的主旨和他章表述不調。

3,“其”實指統治者,但對各類自覺修養、進道修德者均適用。
事實上,這一段主要針對統治者而不是民眾。“其”主要代指統治者,統治者依道而行,“為天下式”(22章),“侯王若能守”(32、37章),於是“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57章)。
另外,從五千文意蘊考察,“塞”和“閉”也應當理解為個人自覺的修道進德,而去堵塞他人之口、關閉他人心靈活動,是“有為”而非“無為”。

兌:口,孔洞。此處主要指口。塞其兌:堵塞孔竅、堵塞口。意即不要誇誇其談、喋喋不休。《說文》:“說也”,意為言說。段玉裁注雲:“老子‘塞其兌,閉其門’,借為閱字,閱同穴”。俞樾《諸子平議》:“兌,當讀為穴,…閱從兌聲,閱可假作穴,兌亦可假作穴也‘塞其穴’正與‘閉其門’文義一律”。高誘注《淮南子•道應訓》“王若欲久持之,則塞民於兌”雲:“兌,耳目鼻口也,老子曰‘塞其兌’是也”。
閉:關閉。
門:門戶、門徑。實指欲念情感、智識心機等內心活動。

10章有“天門”,意指天生具備的與外界交通的器官及官能,由10章的“天門開闔,能為雌乎”可知,“天門”主要指欲念情意、智巧算計和言語口舌(參見10章分析)。但此處的“塞其兌”指言語口舌,因而,“門”就只能是欲念情意、智巧算計了。
下面對“天門”和“門”作一簡要說明。

天門:天生具備的可與外界交通的身體器官 及其行為活動。因老子的“門”側重於活動,因此,更為簡要的解釋是:天門即天然官能。從此界說出發,眼耳鼻口心(心指廣泛意義上的心靈,如情感意欲、思辨智謀)都屬於天門的具體內容。

門:分廣義狹義兩種。廣義的門與天門 同指同意,狹義的門指“心”。後者分為:
1,情感、情緒、欲望。
2,志向、心志、意志。
3,記憶、辨識、思考等純粹認知能力和活動,這是今日常說的理性。也可謂之認知理性或認知智慧。老子常以“名”、“知”表述。
4,智謀心機等智慧。也可謂之應用理性或實用智慧。
1和2緊密交關,也是最原始最根本的,是大道中的“情”在生命中的具體體現、具體活動。可統謂之‘情、欲”,五千文中常以“欲”表述。3和4緊密交關,是大道中“情”在生命領域中的一種天性能力,可統謂之“智識”。“明”是最高境界的智識。
此章“閉其門”的門指狹義之門的1、2、4,某種意義上也包含了3。所謂“閉其門”是指盡可能消弱和減少其活動運作,絕非全然封閉,那樣必定得出老子主張速死的奇談怪論。五千文中的“無欲、無知(智)、無名”等就是對“閉其門”的分別表述。

所以“閉其門”意指“情、欲”不要繁雜和強執,“智謀”不要苛細和頻用。其中實用智慧(智謀)是五千文竭力反對的,而這也是可以完全杜絕的(不象1、2、3那樣無法全然避免)。因此,“閉其門”實即即清心寡欲、放棄智謀。

此外,“兌”也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兌”同廣義的“門”,狹義的“兌”僅指口,意指言語。當“兌”與“門”同時出現時,兩者都取狹義,兌意指言語,“門”意指心靈。

終:終止、終了。
勤:勞苦、辛勞,憂慮。
閟(bì):郭店乙本。閉門、關閉。《說文》:“閉門也”。研究者有認為“閟”乃“閉”之本字。也有說“閉”是“閟”的轉注字。
賽:郭店乙本。本字含義不通,整理者釋為“塞”,堵塞。此字《說文》未收,徐鉉《說文新附》雲:“報也”,指祭祀時酬報神靈。
𨓚(shuì):郭店乙本。字書未見,整理者釋為“兌”。
:郭店乙本。字書未見,整理者未作釋讀。鄧谷泉《郭店楚簡老子釋讀》引諸家之說較詳,多認為是“嵍(wù,山名)”的省寫,“嵍”本字含義不通,通假字諸家之見不一,通務、𤵝(mǔ,病)、暓(音義同𣊃(mào),昏亂,惑亂)。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則釋為“侮”。諸家之見於意均通。
:帛書甲本。字書未見,整理者釋為“悶”。注雲:“ ,乙本作㙂,通行本作兌,字當訓穴 … 此疑是閲字之誤”。“悶”本字含義不通,故當釋為“閱”。其義詳下。
堇(jǐn):帛書甲本、乙本。本字含義不通。可通“僅”,義為缺少,匱乏。但更合適的是通“勤”。
㙂(duì):帛書乙本。本字含義不通,當通“兌”。
冬:帛書乙本。同“終”。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開:開啟,打開。
兌:此指廣義的“兌”,即言語和心靈。具體包括言述論辯、意欲情志、是非美醜、價值評議、智謀心機等。
濟:周濟、供濟。意指以各種方式推動、參與。“濟”古通“劑”(調理、調劑)、“齊”(整齊、排布),於意亦通。
事:事務、事為。
救:禁止、盡絕。也可理解為救助、挽救。統治者不僅自己“開其兌,濟其事”,那就無法禁止別人照方抓藥。如果他還也在民眾中提倡,那就如脫韁野馬,各種言辯智計、情欲意向都無法禁絕了。
啟:郭店乙本、帛書乙本。開啟。
賽:郭店乙本。酬勞、酬報。或可釋為“塞”。本字含義費解,原文若是“賽”字且用本義,應當意指回報、襄贊,即對各種事務予以回饋。稱心者贊之譽之,否則損之貶之,具有推動導向效應。如果統治者是依道而行,這種襄贊回報自然可行,但如果背道而馳,那不過是以己意驅動導向,這就走向不歸路(可與“逨”字的就、來之義相通)。“賽”如果釋作“塞”,義為堵塞,亦通。既已“啟其兌”,卻又“賽其事”,那當然難有好結果,也是一種崎嶇之徑。“賽”有競賽義,但應該是後起義,如先秦已有,於此處之意倒是非常吻合。
逨(lái):郭店乙本。本字含義難解。此字《說文》未收,《玉篇》:“逨,來也,至也”,此義唯一通暢的情況是將“賽”釋為“塞”。既已“啟其兌”,卻又堵塞其事務,此時就離心離德,民眾不歸附。逨亦通“勑(lái)”,辛勞義,但於此不通。
悶:帛書甲本。本字含義難通,或為“閱”字之誤。閱:計數、考究、核查,可引申為算計辨識,意指分辨美醜、評定價值、識別是非、運用計謀等。高明《帛書老子校注》認為帛書乙本的“㙂”可能是原文,並以“㙂”貫通王本的‘兌“和甲本的“悶”,論證較詳,此不具引,可參閱。
齊:帛書乙本。平等、整齊、排布。意指按照意願使其有序不亂。“齊”亦通“劑”,調劑、調理。“齊”本字含義頗通,實則比王本的“濟”更為合宜。“齊”字涵有整治義,既已“開其兌”,則各種意欲情志、智識心機、美醜是非競相施展,於是有了混亂,統治者此時必得加以整治(往往是按照自己意願進行),但於事難補。就此義而言,“劑”字之義更好。而王本的“濟”古亦通“劑”,所以,齊、濟、劑三字於意均通,但以“劑”為宜。本書校訂文仍作“濟”,但在解釋上取其寬泛義。這種寬泛義合乎此處表述,並非隨意擴展。
棘:帛書乙本。本字含義不通。通“救”。整理者注雲:“棘,與事為韻,通行本作救”。高明、許抗生等均釋為“救”。救古屬見母幽部,棘古屬見母職部,音近可通。棘與革(更改、變異)、勒(整飭、限制)、戒(戒除、去除)古通,這幾個字的含義於此亦可行。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一段,王本等傳世本和郭店帛書等出土本文字差異頗多,因而在具體文意上有些許區別。然在具體釋義上不應違背此段的意旨,這個意旨就是前文的“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因此“塞其兌,閉其門”是合乎大道原則的方式,“終身不勤”是這種方式下的自然結果。而“開其兌,濟其事”是悖離大道的方式,“終身不救”則是這種方式下的必然結局。老子正是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及其結果給治國者指出了兩條路徑,一條是康莊大道,一條是崎嶇小徑。這也是五千文反復強調的意旨。

或許有人從“天門開闔,能為雌乎”以及五千文的有關表述認為,“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一段是完全地守道而行,是理想境域。“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是最大程度地依道而行,是在大道原則指導下的現實路徑,是改良境域(理想和改良境域見本書為政治國一章綜合闡述部分)。若果作此理解,則“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一段的文字含義就需另行解釋(此處不再辨析)。但此見不合原文表述,前文的“既知其母”和“以知其子”都是從認知理解的角度闡述,不涉及行為實踐,後文的“複守其母”才是踐行活動,所以“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是對“複守其母”的具體闡明,而“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則是從反面予以闡述。當然,如果有人堅持認為“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也是正面陳述,是“既知其母”之後的抱道而行,並進而認為老子不是主張消極事為,那就對具體文字含義重新解釋一下即可。
總之,領會了此段意旨,則具體的文字差異也就不關痛癢了。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見:看見、洞察。
小:細微、細小。意指隱微玄妙之理,也即大道蘊涵的理則。
明:明白、洞明。
守:持守、守住。
柔:輕柔、柔綿、和緩。
強:強健、強勁、堅強。
“守柔曰強”是五千文中老子所主張之“強”的直接而清楚的界說。

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用:運用、使用。
光:光照、光亮。指大道之光以及洞明大道之後的心靈之光、智慧之光。實則是大道原理的現實運用(主要指一些變通性的具體方式方法,如用兵時的謀略、如制服“強梁”的權變、如震懾“化而欲作”者、如教化自以為是的“前識者”等)。
複歸:複返且歸從、回歸且奉守,也可理解為又回歸、再回返。“複歸”是五千文中的重要概念。
“複歸其明”表示“光”由“明”產生,用今日的話講,明是光源,光是光線、光亮。“複歸其明”就是要回到光源、複返光源。由於“明”是體證領悟大道之後的洞明、明通(見27章“襲明”,也可參閱後文基本概念部分),是思想觀念中的大道,於是“用其光”意指大道原則的現實而具體的運用,“複歸其明”意指運用中和運用後要回返大道,抱守不失,不要越跑越遠甚至產生畸變而迷途不返了。這裡其實涵藏著一種變通,這就是方法論的具體適應性和變通性。以大道為原則生活處世、治理國家,也會遇到一些特殊情形(如37章的“化而欲作”以及五千文關於戰爭的闡述等等),有道者在目的正確下可以採用最合適的現實方式進行處理,但是達成目的後必須“知止”,必須“複歸其明”,免得“其事好還”(30章)而“遺身殃”。就此而言,上文“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也可勉強視為“用其光”,即現實運用。然此時無論王本等世傳本還是出土本,其文字含義均應重新梳理。
遺:送給、饋贈、留存。意指招來、遺留。“無遺身殃”直譯是不要送給自身災殃。意即不要給自己招致禍患,不要給自己在將來留下隱患。
身:自身、身體。
殃:凶災、災殃。
是謂:“是”指上文與“道”相合的各個情形,但主要指“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
習:效仿、學習。但此處以通“襲”為是,襲:因襲、沿循。帛書本、傅奕本以及許多傳世本均作“襲”,蔣錫昌列有40家左右。本書校訂文作“襲”。“襲常”和“襲明”是老子認知論、方法論的基本的核心的內容。
常:恒常、永恆。實指大道、常道。
道:帛書甲本。引導、導致。
央:帛書甲本、乙本。通“殃”。

三、校定及譯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天地有本源,可以將本源當成天地的母親(生出並養育天地萬物者)。既然知曉了母親,就可由母親瞭解子女。既然瞭解了子女,就該歸依而奉守母親,永遠都沒有危殆。放棄名言分辯和指令訓導,減損欲念情意並杜絕智謀,終身都不會勞苦憂心。造作名言規條、放任情欲智計,以此去推動世事、調理事務,終生都不可救藥。洞察微細叫做明通,持守柔弱叫做強健,運用智慧之光,回返而奉守大道之明,不要招致災殃,這就叫做“襲常”(承襲、因循永恆之道)。

四、章句詳解
此章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視為五千文的總綱。“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是宇宙自然內容,涉及天地萬物本始、生成,以及本根(母)與其衍生物(子)的關係。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是認知論內容,涉及由大道了知 天地萬物的生成運化、本性機理這一方式途徑。
“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是踐行論內容,既然明白了具體事物的生演運化、情理機制,明白了大道作為原則指歸的普適性、有益性、恒常性,那就應當奉道守道、依道而行,堅定不移、永不離棄。
“沒身不殆”是指終身 都沒有危殆災患(也許還指死後再生前 這一階段沒有禍患,即還能再生於人甚至更高級的生命)。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是生活處事 和為政治國內容,是說當依從大道,少評議爭辯 而應注重踐行、少教誡訓示而當以身作則,不要放縱貪欲邪念、不要動用機智巧詐。
能守道而行 則終身不會勞苦憂煩,否則就一生 都陷入坎難、難以自拔。
這裡就是五千文兩條路徑(或兩個方向)、兩種結局的確切表述。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涉及認知和踐行,能洞察隱微不顯之理 才是明通,能持守柔弱才是強勁。
柔弱是大道的特性,至柔即是至強,這裡體現了五千文獨特的價值觀念。
“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是一種變通方式,在為了正義、為了蒼生而不得已使用智謀後,必須“果而已”,及時放棄而複歸大道,不可迷執 以致樂此不疲。
否則不僅天下混亂,也必定自招禍患。大道無智無欲,只有依順大道 才能沒有禍患,才能永遠不招災殃。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天地萬物有一個始源、有一個本根,這個東西可以看做 是天地萬物的母親。為何可以將始源、本根當成母親?這是因為,天地萬物 都由她生出,她又一直養育護理著 天地萬物,為天地萬物提供所需,天地萬物 最終又複返於他、歸依於他。這情形就像生活世界中 母親與子女的情形,因此老子用母親來比喻這個本根、始源——也就是大道。詳見宇宙自然部分的討論分析。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
既然知曉了本根始源,那就可以通過本根始源 來瞭解天地萬物,就象見到了某人的母親,由母親哪裡瞭解其子女一樣。事實上,這正是老子了知天地萬物的生成運變、本性機理的方法途徑。具體細節我們當然不能全知,不過老子既然這樣說,我們無妨這樣認定。
如果某人機緣湊巧,或者能夠修煉到如老子那樣的“虛極靜篤”之境,自能清楚其中的奧妙。既然瞭解了天地萬物的真相、明白了他們的本性機理、相互關係、運演方式等等,就應當再複返于母親哪裡,即歸依大道、奉守不離。為什麼一定要歸依母親、奉守大道呢?難道和子女們 在一起不好嗎?老子說了原因,這就是只有奉守母親、依從大道,才能“沒身不殆”,這其實就是說人 們應該依順大道原理,守道而行,從而避免因為人類自身原因 造成的各種危殆。

“沒身不殆”有兩種理解,一是終身,也就是此生。二是不僅包括終身或此生,也包括死後。由於老子的生命論是反復生滅、恒久流轉的形式,所以第二解也通,即此生以及死後 至來世投生前也沒有危殆(通俗點說成為鬼魂時也沒有危殆,但實際意思應該是指再生時不會墜入低級生命)。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兌”指人所具有的可與外界交通的孔竅,廣義的“兌”包括眼耳鼻口等感官,狹義的“兌”指口。
“其”指所有的人,但主要指統治者。“塞其兌”並不是說要將感官功能全然放棄,實際上誰也做不到。而是說不要貪圖感官享受,但此處主要指言語方面,即言辭教訓、言語講論、言辭爭辯、妄語癡言。
五千文主要針對統治者,所以這裡可分為這幾方面,一是言語指令,即指指畫畫、指令指使。二是言辭教化,即教導訓誡。三是言語爭辯,一如今日常見的各類爭辯、評議、議論。四是虛語妄言,即不務實的胡言亂語。五千文老子最注重的是“行”,即實行、踐行,大道是行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事情是幹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美好的德行在日常生活處事中體現出來、是自己做出來的,不是言語講論、教訓別人。“不言之教”正是老子教化感化世人的基本主張。四類中,老子可能側重於言語教化和言辭爭辯。

“門”也有廣義狹義之別。廣義的“門”指人所具有的 可與外界交通的孔竅,此時與“兌”一樣。狹義的“門”指心靈及其活動。心靈活動正如“門”的開合,門一開就是心靈在運作,門一閉就是心靈在休止。心靈的活動 可以分為這幾類(在第三篇老子德性論等章節,我們將心靈的活動內容 分為“情欲名觀”四類,此章我們沒有採用這個分類)。其一是各類欲念、心思。其二是各類情感。其三是各類志氣,如意志、意氣。其四是認知思辨。其五是心術智謀。五類中老子可能側重于欲念和智計。
“兌”與“門”的上述分類,只是一般性說明,讀者可自己進行細分。

“終身不勤”是說一生都不會勞苦、煩累。當你不以言辭教誡為主,而是以身作則,自己踐行時,若果有益,眾人都看得見,不需教誡,別人會自行效仿。僅僅教化訓誡,估計就是講論一輩子,情況還是一樣。這是老子針對統治者自己不踐履而只讓他人奉行的批評。當統治者減除自己的貪欲,放棄自己的智謀心術時,民眾自然會消解機詐、清心寡欲。如此等等。

“終身不救”是說一生都無法盡絕、終身都不能挽救。當統治者肆無忌憚地放縱貪婪、施用巧詐,當統治者絮絮叨叨地指令教導而不自身踐行,那他一輩子都忙碌煩亂、無法安寧,不能自拔、不由自主了。

總之,“塞其兌,閉其門”主要意思 是說放棄言辭教化 和評議爭辯、棄除貪欲邪念 和智術巧詐,這樣一生都無勞煩和憂患。這道理不僅對統治者 而且對普通民眾,都具有指導意義。
“開其兌,濟其事”是說,如果放任言辭教化,喋喋不休地指教訓誡;如果放任言語爭辯,唾沫四濺、面紅耳赤,也基本於事無補、徒耗心神;如果放縱貪欲邪念、如果放肆地採用智術機詐,那麼社會必定處於一片混亂狀態。

此段可以視為人生社會領域 諸主張的簡要概述,五千文許多章節 都涉及到這裡所述的內容,此不煩列。另外,郭店本和帛書本文字 與王本略異,有些文字之意優於王本,參見上文注釋辨析部分。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能察知微細叫做“明”,能持守柔弱叫做“強”。所謂“小”並不是指微小細微的實在物,而是指微妙幽微的理則機制、本性特質,這不僅指大道這樣的根本原則,也指萬事萬物、人生社會的細微隱秘之理。這類細微隱秘之理是常人所難以曉知、難以洞見的。“柔”是五千文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心性和行為方式,主要意指輕微柔緩、不躁烈、不激切等。“守柔曰強”,持守柔弱才是“強”,按照柔弱的方式行為處事,才是真正的“強”。這是老子對自己主張的“強”的直接正面闡述,也就是說在老子這裡“柔”才是真正的“強”,而世俗所謂的“強”,諸如強力強勢、強大強盛、堅強堅硬等等,並非真正的“強”。此句對於領會五千文的有關表述具有指導意義。

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明”在此處的文字含義是光源,“光”則指光線、光亮。“明”的實際意指是智慧、聰明,確切講是指心靈本體、心靈自身。
“光”是心靈的活動、心靈所產生的的東西,這裡是指實用智慧、機智等。
複歸是回返、回歸。“用其光,複歸其明”是指運用智慧巧計,但必須回返到心靈本身。
也就是說,為了正當的目的 可以採用智慧之術,但是絕不可樂而忘返、樂之不疲,以至於越走越遠,離失本根了。
偶爾一用 必須複返心靈自身,亦即放棄 繼續使用智計巧詐,“明”的光線不再外泄,心靈不再滋生智謀。
“無遺身殃”是說不要給自己招來災難、不要給自己造成禍患。五千文反復告誡不要使用智計巧詐,就是因為這不僅給社會造成禍亂賊害,而且必定會給自身帶來危殆災殃。歷史和現實反復地印證了老子這一洞見。但是智者們對老子的忠告一直無視,所以他們都要遭殃。
“襲”是因襲、沿襲、襲用,“常”實指大道。“襲常”是說依從大道、因循常道。也就是奉道守道、依道而行,按照大道的方式行為處事。大道從不用智、不施巧詐,但卻從未有人比他更能算計、更加機智。可參閱27、73章等。因此當“複歸其明”,牢守其心,不用巧詐。即便迫不得已且為了正當公正、為了民眾福祉、為了天下康寧等而使用巧詐——比如對付暴虐無道禍害蒼生而用兵,比如對付那些屢教不改、為了自己的貪欲私利而使用謀詐、殘害百姓者——也必定一用即止,不可常用、更不可依恃。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六 1月 18, 2025 9:54 am

蓋以無所之 妙我 則能遊戲於有所之法界。
此我 本無法無界,故能建立一切法 一切界,故能墮於 一切法界

:mrgreen:無所,此我 本無法 無界

Re: 公案很難懂

妙吉祥如意 » 週六 1月 18, 2025 9:04 am

新老怪 寫: 週六 1月 18, 2025 8:23 am 《心燈錄》卷二
無生無滅乃為此我

  能信此我,則不墮於一切。不墮於一切而獨立,則為天上天下之尊。一有所見,則為見執,則此我屬見,不得為我。能一無所見,而只見我,乃為正見。我本無形,見亦無相,以無相之見 無形之我,所謂念念真如,名為相應。得如是義,大事即了,何必多求?

  有見必墮,蓋有見必有所也。惟見此我則不墮,蓋我無所也。我並無聲音色相,猶如太虛。天下只有十法界,入佛界則墮於佛界,入菩薩界則墮於菩薩界,其餘可知。惟此我於十法界能出能入,蓋以無所之妙我 則能遊戲於有所之法界。此我本無法無界,故能建立一切法 一切界,故能墮於一切法界。
善哉,善哉~~
唯有一切法止息,才能遍一切法,得一切種智。
佛教無他,真如而已!真如即我,無我即真如!
真如,覺也。覺者,佛也。
故成佛即稱(無上正等正覺)。
.

Re: 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 週六 1月 18, 2025 8:23 am

《心燈錄》卷二
無生無滅乃為此我

  能信此我,則不墮於一切。不墮於一切而獨立,則為天上天下之尊。一有所見,則為見執,則此我屬見,不得為我。能一無所見,而只見我,乃為正見。我本無形,見亦無相,以無相之見 無形之我,所謂念念真如,名為相應。得如是義,大事即了,何必多求?

  有見必墮,蓋有見必有所也。惟見此我則不墮,蓋我無所也。我並無聲音色相,猶如太虛。天下只有十法界,入佛界則墮於佛界,入菩薩界則墮於菩薩界,其餘可知。惟此我於十法界能出能入,蓋以無所之妙我 則能遊戲於有所之法界。此我本無法無界,故能建立一切法 一切界,故能墮於一切法界。

  世尊四十九年所說本意,皆是要明此我。因大眾委曲,故不得不說許多委曲之權法。若能會得一念緣起無生之義,則超出三乘權學。可見三乘皆權學,權則不實,要歸實義,實義無他,謂此我也。此我本來無生,若有生 則非我矣。然而有念 念亦非生,必有所緣之物而起,而此我則未嘗起也。
公頃焉緣散而念滅,而此我則未嘗滅也。
觀其無滅,則無生可知。無生無滅,乃為此我。
有生有滅,是謂一念緣起。會得此無生之我,則權學何所用哉。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