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論百家雜鈔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經論百家雜鈔

毗鉢舍那四種慧行

Sherlock » 週四 9月 02, 2021 10:13 pm

云何四種毗鉢舍那?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毗鉢舍那。

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五淨行,五停心觀)、或於[善巧所緣]境界(五善巧,七善巧)、或於[淨惑所緣]境界(世間道[離欲]&出世間道[斷惑]),能正思擇【盡所有性】。
《披》能正思擇盡所有性者:思擇【諸事】及【彼自相】,是名思擇盡所有性。
 思擇諸事,事是法相的體,也就是阿賴耶識中業種子所生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稱為諸事。在毗鉢舍那裏面,一定要觀想二事:一、是有事的煩惱,二、是無事的煩惱。

 有事的煩惱是阿賴耶識中業種子所生的色受想行識,如五蘊果報體已經現前,這是業種子所生,是有體的;又如眼睛痛引起的難過痛苦,這是有的,確實有此體,眼睛確實存在的,雖然它是依業種子所生的法,如夢如幻,但是它是存在的,稱作有事煩惱。

 無事的煩惱是思想上的,認為有我、無我的這些煩惱,執著有我、有我所的這些煩惱,稱無事煩惱。在果報體裏面是找不到一個稱作我的東西,它是沒有體的,稱作無事煩惱。

 行者修毗鉢舍那時,對這二事要分別簡擇。要思擇了解法的自相,自相是自法不共於它法的體相,法的特相,真實的相貌,這樣稱為在毗鉢舍那裏思惟簡擇盡所有性,全部所緣境的特性,所緣境的自相。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裏面,宗喀巴大師尤其呵斥一種毗鉢舍那,是不作意的毗鉢舍那,不作意的修行。因為有些人說無分別智就是沒有分別,所以不作意,什麼都不要想,這樣保持不要想就能與無分別智慧相應。宗大師非常呵斥這種說法,他說這樣會使行者愚癡。沒有思惟簡擇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怎麼會有無分別智相應,沒有種因怎麼會有果?根本不了解因緣所生法,不離開這些有事、無事的煩惱,如果說離開因緣所生法,哪有另外一個東西,另外有一個無分別的境界,那是邪見。若不思惟簡擇,不會得到這種智慧,因此宗大師非常呵斥不作意的修行。有一類的修行人,還有很多的信徒,鼓勵這樣的邪見。這類邪見者為什麼還會有人去追隨?這是因為沒有深入研究佛法,他人這樣說自己即這樣相信。因此不應不作意修,還是要從思擇入手,這裡說的毗鉢舍那都是要思惟簡擇,一定要如理作意,最先開始如理作意,然後才進入止觀,先用聖教法來觀,由比量進一步證得現量的無分別智。
云何名為最極思擇?謂即於彼所緣境界,最極思擇【如所有性】。
《披》最極思擇如所有性者:思擇【諸法一切共相】及【品】、【時】、【理】,是名思擇如所有性。
 思惟簡擇所緣境諸法的一切共相,譬如以五蘊為所緣境,思惟五蘊是無常、苦、空、無我、無我所,這是它的共相。品類,是黑品或是白品,人天的色受想行識是白品的,地獄、餓鬼、畜生是黑品的;時間,過去的色受想行識是苦、空、無常、無我的,現在也是、未來也是,約時間上是不改變的;理,是用四種道理來思惟: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觀待道理有二種觀待,有生起觀待,施設觀待。

 色受想行識是如何生起的?有惑、有造業才有苦果,依照諸因、諸緣而生起色受想行識,這是觀待道理。還要思惟施設觀待,觀待名句文身而施設五蘊。用名言來安立的色受想行識稱為遍計所執,這是屬於世俗道。離於名言的境界才是圓成實性,才是勝義諦,勝義的境界是沒有名言的境界,遠離名言的境界。這是施設觀待。要思惟生起觀待與施設觀待。接著要思惟作用道理,色的作用是質礙、受是領納、想是取相、行是造作、識是了別。思惟眼根能取色境,耳根能夠取聲境,每個根都有它的作用,身體的每個部分各有各的作用,這是作用道理。還要思惟證成道理,思惟後要檢查它來證明所思惟的沒有錯。必須依止三量,佛說的聖教量(至教量);比量,推理思惟觀察看是不是這樣;現量,觀察現在眼前的色受想行識是不是這樣,要用這三量來檢查所想的有沒有錯。法爾道理,法爾本來如是的,這事本來是這樣的,如果確定,應不要再想,稱法爾道理。

 這稱為思惟簡擇一切法的如所有性。詳細的內容在淨行所緣裡面,會教導佛弟子們如何思惟、如何修此義、事、相、品、時、理,六事差別所緣的毗鉢舍那。所有修行的方法,佛陀都為眾生已準備好,只要依照佛的聖教量,在奢摩他裏這樣思惟,可以成就毗鉢舍那。
云何名為周遍尋思?謂即於彼所緣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周遍尋思。
 什麼名為周遍尋思?是指行者即於各自的所緣境界,所要作的分別作意是以慧心所為主。俱行,是除了慧心所為主以外,還有其它心所法在一起作用,包括五遍行:作意、觸、受、想、思,會與它在一起;也有念心所,因為奢摩他修行不能離開念心所,也會有欲、勝解、念、定、慧,五別境心所。還有其它的善心所與它相應的,有情作什麼事都是一大堆的心、心所同時在作用,稱為俱行。以慧心所為主的其它心心所在一起的有分別作意,這時心在所緣觀察思惟,作種種的想,是有分別的,名毗鉢舍那。奢摩他是不要想,無分別是不數數的分別,但是還是有了別,不斷的了別同一所緣境。由於有慧及其他心所一起起作用,有分別作意取彼所緣境的相狀,即所緣境裏的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作周全普遍的觀察思惟。在修習正思擇(能正思擇)與最極思擇時,最初開始都是要這樣尋思。
云何名為周遍伺察?謂即於彼所緣境界,審諦推求,周遍伺察。
 什麼名為周遍伺察?是指行者在各自所緣的境界,如淨行所緣、淨惑所緣或善巧所緣等,於所緣境審諦推求。審諦是很仔細認真的、如實的推求。周遍伺察,周全普遍的思惟觀察,是比尋思還要仔細,正思擇與最極思擇更深入時稱為周遍伺察。
 以上是說到四種慧行的體性。
離題
續篇:修瑜伽師唯有爾所所知境界(如實知)
http://bodhicitta.eastasia.cloudapp.azu ... p=420#p420

聖說止方便不越九住心

Sherlock » 週四 9月 02, 2021 10:10 pm

隱藏內容
你必須登入/註冊才可觀看隱藏內容
29131.jpg
29131.jpg (208.9 KiB) 已瀏覽 6400 次

如是於所緣境或盡所有性,或如所有性,修習止觀

Sherlock » 週五 8月 20, 2021 4:11 pm

善男子!彼諸菩薩,由十種相了知於義。一者、知盡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義,四者、知所取義,五者、知建立義,六者、知受用義,七者、知顛倒義,八者、知無倒義,九者、知雜染義,十者、知清淨義。

善男子!盡所有性者,謂諸雜染、清淨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是名此中盡所有性。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六數外處,如是一切。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復七種。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毗鉢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

〈本地分‧聲聞地〉卷26:「云何事邊際性?謂若所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云何名為盡所有性?謂色蘊外更無餘色,受想行識蘊外更無有餘受想行識,一切有為事皆五法(五蘊)所攝;一切(有為、無為)諸法界處所攝;一切所知事四聖諦攝,如是名為盡所有性。云何名為如所有性?謂若所緣是真實性是真如性,由四道理具道理性。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如是若所緣境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總說為一事邊際性。
《雜集論》說盡所有性就是蘊處界,蘊有五,沒有第六蘊,這樣觀察有情的生命體是很周延的。或是觀察十二處、十八界,也就包含了一切色法。或者說盡所有性含蓋一切法的特性,包括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麤、細、劣、勝、遠、近十一種。這是諸法的一切性,是諸法正確的量,這也不是凡夫所能知,因為緣起法是千差萬別,而且法法互攝。
又〈決擇‧修所成慧地〉卷67說,對於所緣事即所知事同分影像的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麤細、下劣、勝妙、近遠等法作意思惟,或是對於真如作意思惟。如是於所緣境或盡所有性,或如所有性,修習止觀,名事邊際修。

如來十力:六者、種種界智力

Sherlock » 週五 8月 06, 2021 10:02 pm

50
離題
49
云何如來十力?

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力波羅蜜)

菩薩得十力、四無所畏之位次 (釋振宗-略探菩薩與佛十力、四無所畏之異……)
《自在王菩薩經》中云: 爾時,自在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菩薩亦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不?」佛告自在王:「有阿鞞跋致菩薩, 已久習行,得無生法忍,住第八地欲入九地,為般若波羅蜜方便所護,如是菩薩則能具成菩薩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
又於《奮迅王問經》云: 爾時,奮迅王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如是 十八不共佛法,世尊所有。如是十力,菩薩有不?此四無畏,菩薩有不? 如是十八不共之法,菩薩有不?」佛言:「皆有。奮迅王!一切菩薩於八地中,作業成就乃得九地:謂具辯才得不退忍,攝善方便慧波羅蜜。奮迅王! 菩薩如是具足十力、四無所畏,成就十八不共之法,乃得九地。」
Skip
如來所有種種界智力,於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
隱藏內容
你必須登入/註冊才可觀看隱藏內容

 佛陀對於所有眾生種種的種子的界的智慧力,對於有情的劣中妙界,劣是指欲界,中是色界,妙是無色界,阿賴耶識裏三界的種子都是具足的,這部分的差別佛都能如實了知,有情是哪些部分強,哪些部分多,那些部分弱都知道。

於諸有情能如其根、如其意樂、如其隨眠,依於彼彼趣入門中,無倒教授,如應安立。

 對於諸多的有情能如其根性,如是隨順,不改變,如有情的善根怎麼樣,哪些部分應該加強,哪些部分容易成熟,佛都能正確的指導;如其意樂,心裡的歡喜,通常歡喜的事是勝解的事,對這件事特別有智慧、特別的了解,會歡喜,譬如有人對於英文特別的喜歡,是他英文特別好嘛!為什麼喜歡讀英文,因為他英文能力很強,為什麼有人喜歡讀中文,因為喜歡寫文章,為什麼當醫生,因為對藥有特別的認識,所以意樂跟勝解是有關係的;如其隨眠,隨順眾生煩惱種子的差別性,佛都能夠給有情指導。依於種種各式各樣的趣入門中所教化的有情,沒有顛倒的教授,如所應該的安立。有些人剛來到佛法要教他修五停心觀,這是趣入門之道,要教導多貪眾生修不淨觀,乃至尋伺眾生修數息觀,有些有情的貪瞋癡很重,是趣入五趣門或三惡道門,有些有情是邪見特別的嚴重,會趣入的是朋黨異見行門,有些有情有三乘的善根是趣入三乘聖道行門,所以眾生有趣入,是有向前進義,內心是往哪個方向前進,哪個方向分別的多,佛都能夠了解,應該要檢查自己的內心,分別心哪一種類最多,將來會趣入到那個境界,到三界五趣去,還是到極樂世界去,還是到哪個地方去。佛因為了解眾生內心的分別相趣入門,所以能沒有顛倒的教導傳授聖道的法門,如他所相應的來安立到善處,出離不善處。
第一科為諸聲聞,為了諸多的聲聞有不同的指導方法。
此中如來為諸聲聞,依於彼彼趣入門中與正教授,如聲聞地盡一切種無間宣說、顯發、辯了、施設、開示。

 在這當中佛為諸多的聲聞弟子,根據弟子的根器,依止他們各各相應的趣入門中,可能要修五停心觀、我空觀、三三摩地等,給予正確的教導傳授,就像〈聲聞地〉裡面的內容,〈聲聞地〉從卷21到卷34有詳細的說明。盡一切種無間宣說,〈聲聞地〉中將各式各樣種類聲聞的聖道、因果,依著道次第,沒有間斷的宣示演說出來,怎麼樣斷惑證真,在三十七道品那裏也有詳細的說明,怎麼樣修止修觀,先說眾生的根性、聲聞種性的相貌,根性的種種的差別,再說明修學聖道種種的要領,說明怎麼樣積聚二道的資糧,再說明怎麼樣修四聖諦證得初果乃至四果阿羅漢,都有詳細的說明,顯示開發出來聲聞乘道的要義。辯了,再詳細的說明分別其中的內涵。施設,用語言文字來安立種種的法門。開示,開示種種的道理去除眾生對於修學聖道的疑惑,這些都在〈聲聞地〉裡面,是修學聖道的基礎。
 第二科為諸菩薩,佛為諸多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施設另外一類的教授,直接指導菩薩修法空觀,法空觀裏包括我空觀。這裏再詳細的說明為諸菩薩的教授,很重要,在修止觀時,修止一段時間以後要修觀,或修觀以前就先修下面所說的施設教授,是先指導修我空,再修法空,如果要詳細的修法空,還要配合卷36的四尋思四如實智,最好從八分別能生三事那裏開始思惟,一直到四尋思四如實智,要將它背起來,先思惟這一段、再思惟那一段,這是修法空觀的毗鉢舍那,應該要這樣的學習,分二科,第一科徵,先問。
云何如來教授一切始業、初業、等持資糧攝受安住欲住其心諸菩薩眾,令心得住?

 佛如何教導傳授一切始業、初業、還在修等持資糧想要成就禪定,並且希望攝取領受令心安住在禪定的功德裡面不退失的諸菩薩,如何使令他們安住這一念心在正確的所緣境上?

Step 1

 始業,是指剛開始發無上菩提心、發願要成佛的這種人。業是內心的造作,身語意的造作名業,。要成佛是要發願,願得無上菩提,為利有情願成佛,剛開始要發心,發心會積極的學習菩薩道,要學習怎麼樣修學會有空勝解,有空勝解再來修六波羅蜜就不容易有障礙,所以要指導菩薩修空勝解。

 初業,是指初開始修奢摩他毗鉢舍那,開始修業處,內心怎麼樣如理作意,怎麼樣造作才能與法空的勝解相應。

 等持資糧攝受安住欲住其心,修定不是馬上能得定,要降伏諸多的煩惱,需要積聚資糧,如同出門要準備車子,車子要有油,要準備食物,資糧夠了出門才能一切無礙。二道資糧前面說過其實有十四種,「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悎寤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捨莊嚴」,在〈聲聞地〉卷21~卷25裏有詳細的分別。

 在《瑜伽論記》卷12〈建立品〉裡也說到資糧有十一種,其實都是很相似的,可以參考。
► 顯示劇情透露
 相較於本論所說的十四種資糧中,自圓滿、他圓滿、善法欲、正知住、聞正法、思正法、惠捨等七種資糧,在《瑜伽論記》中未說到。本論所說的「沙門莊嚴」,相當於《瑜伽論記》中所說的「具行者分」;該論中的「具善尋」、「具信解」,在本論中雖未說到,但是本論所說的「聞正法」、「思正法」,應是相當於該論所說的「具善尋」、「具信解」。

謂諸如來為無諂曲、恭敬愛重,等持資糧、始業、初業諸菩薩眾,最初施設無倒教授。

 諸佛要為無有諂曲、恭敬愛重、具有禪定等持資糧、初來到佛法裡面發無上菩提心、開始修行的菩薩眾,最初要施設無有顛倒的教授。

 諂曲心不實,無諂曲是沒有諂媚彎曲,不會為了欺騙別人曲順人情,不是表面說要修菩薩道,內心裏不是這麼一回事,心口不一。恭敬愛重,是對大乘佛法非常的恭敬愛護尊重。等持資糧,是準備成就禪定的資糧。始業、初業,是屬於還在十信位的諸菩薩眾。最初施設無倒教授,佛最初以語言文字建立我空法空的法門,沒有顛倒的教授菩薩來修學止觀,修菩薩的三摩地。

Step 2

如是告言:善男子來!汝當安處遠離臥具獨一無二,於內寂靜如理思惟汝之父母所為立名,或汝親教軌範師等所為立名。

 佛這樣告訴聖弟子們:善男子來吧!你應該要將自己一個人安置在遠離臥具的處所,修九心住,在內心寂止安靜的狀態下如理的思惟父母為自己安立的名字,或自己的親教師(和尚、師父,指導定慧的修學)或軌範師(阿闍黎,教導戒律軌則規範)等,為自己所安立的名字。

如是思惟:我今為有離六處法自性真實,或內、或外、或兩中間,於此有中,如是名想施設假立言說轉耶?

 作這樣思惟:我現在是不是離開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法,思惟離蘊有沒有自性(體性)?思惟說離蘊有沒有我?這樣想;或內身的眼耳鼻舌身意內六處,或色聲香味觸法的外六處,或二中間的眼識乃至意識的六識,在這些十八界當中,有一個自性真實的我嗎?有這樣的名想施設、假立的言說現起嗎?找找看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或眼識乃至意識,哪一個是真實的有這樣的名字?名字是想能使令取相,取相名量覺的人存在嗎?因為是安立的,內心的分別,是師長分別施設名量覺,有了量覺這名字能想能取相;先離開此身體找找看有沒有量覺?其次在內身的六根處有沒有量覺存在?這樣想。處,能生長心心所名處,處有生長義。

汝既如是正思惟已,當於此法都無所得。

 這樣正確思惟以後,應當知道對於此法,我的假名,父母或親教師為我安立的假名,在內身外境都找不到假名的我。

唯當如是如實了知,但於客法有客想轉。

 唯是應該如其真實的了知,但於客法所安立的名有客想現起,法是指想所詮義的境界,客想是名,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想也是假安立的,名量覺,來形容此人,人是假安立的,名字也是假安立的,所以名但於客法有客想轉,只是內心的分別這樣現起,便於分辨這一堆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所積聚的蘊體,跟另一堆的蘊體不一樣而已,這一堆蘊體本身就沒有實體性,所以安立假名,假名所詮釋的人也是不可得的,這人的常一主宰性的相根本找不到。

汝善男子!若於爾時,於自己名唯有客想已生已得;

 你這位善男子,若於那時,對於自己的名字,父母或師長為自己安立的假名,現在思惟,在內六處、外六處、即蘊或離蘊思惟,都知道不可得,只有假名的「客想」已經現起,唯假名可得。

復應在內如理思惟,於汝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

 又應該在內心裡面如佛所說的真理作思惟,在你的眼根當中所有制立眼的名字、眼能分別的想、眼假施設,假施設是分別,根據五法三自性來說,五法三自性有三種流轉法,是相、名、分別,這三法和合成就遍計所執,有情在認知一切法時不離開這三法,如想任一件事,一定有相,相是取相來的,相是通於想的,心裡一定有法相現前,是有想,有想一定不離開名字,有名字才能夠想,名字跟想都是內心的分別,也就是名、想、眼假施設就是分別。

 從古以來所有的眾生,在一切法相上就有這些虛妄分別,如果執著名跟想和合在一起,執著它的真實性,認為有真實義,就是遍計所執,如果不執著一切名相跟分別,它是沒有干擾的;因為不能正確的分別,就會執著相、名、分別三法和合,執著有真實的物存在,執著有義存在,名遍計所執;如果不執著,能超越假名,一樣能夠正確的分別,一樣有名有相,稱依他起法。

 依他起法有五法:相、名、分別、正智、如如,當然分別如果成就無漏的無分別智,名正智。正智有二種: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是跟如如相應的,後得智所緣的是緣起幻相,要借假名來思惟緣起幻相。現在還要如理的思惟在眼當中所安立的眼名、眼想,還有眼的虛妄分別,假施設。

如是思惟:我此眼中唯二可得,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作這樣想:思惟我的眼睛,只有二事可得:

 一、是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這是假安立的,世間制定安立眼的名字,眼能取相的想,眼的分別施設這些差別,總之是眼的差別相,只是假名,客法跟客想;

Step 3

 二、及此名是依止於唯事,唯,是離言說事、是遮無假名的,名唯,是因緣所生法事,此事是離名言相的,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所生,過去所造的有漏業所幻現出來的幻境,此幻境不是沒有,是如幻有的,名唯事,由此假立種種名想施設的眼,除此以外沒有再超過沒有再增加的。

 當這樣思惟時,能瞭解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是關於眼的名字這些種種的假安立,這是不可得的、是畢竟空的,但是緣起法不能撥無,不能說沒有眼睛,還是有在見色這件事,眼睛的真實相名唯事,是唯是離名言說的因緣生法,是如幻如化如夢中境、如水中月,似有實無,相似顯現而非彼體,現出來好像是一個眼睛,但它不是真實的眼睛,不是名字所詮釋的真實的眼睛。就像作夢一樣夢裡好像有種種的人事物,醒過來什麼都不可得,但正在作夢時不能說夢境都沒有;虛幻的夢境是有,但它不真實,不像在夢中時執著夢全部都是真實的,又不一樣。執著夢是真實的,這可以說就是上面說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這夢到底是有沒有呢?它是有,是唯事,當虛妄分別心這樣思惟會有幻境出現,沒有像夢裡執著的真實性存在,所以說及此唯事,在夢境當中用假名來施設夢境,除此以外無有若過若增,因緣生法是這樣,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在這裡也可以通的。只是沒有因緣不會生,約唯識學來說,生無自性性,有因緣就有幻相出現,但幻相不像假名安立的有真實性,不像所執著的有真實性,除了這件事沒有再超過也沒有再增加,若在緣起法上通達遍計所執就能夠證入圓成實,如果悟入了圓成實性,就通達三性,所以《攝大乘論》說:「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如果想到這裡,能夠通達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可以思惟《攝大乘論》那段文,也可以直接思惟這裡,因為思惟到這裡佛子眼中唯二可得,就知道通達遍計空、通達緣起的如幻有,在緣起法上不執著遍計,可以通達三性,所以除此以外沒有再超過沒有再增加的。

 在前後的文當中,有說到要先觀假名安立的一切法畢竟空,但是心要有一個所緣境,只有唯事,還有真如。唯事是指不要認為緣起法完全沒有,會撥無因果,但是要通達唯事,是離言說性的,是如幻如化的,它不是真實,真實性是空的、是不可得,名真如,所以是空性。

 這樣的思惟,其實也是通於中觀的當體即空,也通於真如三昧,這真如三昧又是實證的真如三昧,不離緣起法來觀察空性,這是論主一貫的指導,後面還會再說到。

於此眼中所有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且非是眼。此唯有事,於中假立眼名想等,

 現在要說明遍計所執跟緣起法。在眼當中,所有的制定假安立眼的名字,眼的想、眼的取相,眼的假施設,這名字說眼,這當然不是眼,說「眼睛」這句話,只是一句空話,裡面當然不是眼睛,但是說唯有事,唯有事是為什麼會安立眼睛?因為根據身體裡有眼睛,這眼睛名唯有事;緣起法現前,是離名言相,名唯有事。在唯有事當中假立眼名想等,取一個名字名眼,眼這種名、想,還有等,是包括眼假施設。

《披》唯二可得等者:客想、客法,說名唯二。謂此制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是名客想。及此唯事,於中假立名想施設,是名客法。雖於此中實有唯事,然彼自性亦非是眼,是故當知彼唯客法。

 這裡所說的唯二,跟剛說的前二段有點不同。客想、客法,名唯二。客想是名,客法是義,能詮的名是客想,所詮的義是客法,名唯二。根據因緣生法安立眼的名字,生起眼的想,然後有眼的假施設,是名客想。因緣所生法的事,名唯事,在離相的依他起法當中假名安立,名想施設,是名客法。這是所想要詮釋的境界,所以名客法。雖然在當中有實有,是離名言相才稱實有,離名言相也就不可分別,雖不分別但這因緣生法這一念心不能撥無,所以稱實有唯事,有而無實,但它真實的體性也不是眼,是一個幻境而已,虛妄的分別心所幻現出來的幻化功能,所以它也不真的是眼睛,所以應當知道它唯是客法。

 這二句是剛說的上面那一段話,「眼名、眼想、眼假施設」,說的是「客想」,這都是假名安立的,下面是假名安立所要詮釋的唯事,唯事也沒有真的眼,所以名客法。要詮釋的也只能詮釋客法,故應如是想,眼就是客名,眼所詮的因緣所生法是客想,因為沒有真實的眼,所以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當知自性亦非是眼。

 應當知道這因緣生法的唯事,真實的體性也不是眼。

何以故?非於此中遠離所立眼名、眼想、眼假施設,少有眼覺而能轉故。

 為什麼這樣說?為什麼因緣所生法的唯事,也不是眼呢?因為不是在根身當中,遠離眼名、眼想、眼假施設,眼的差別名這些假安立,如果沒有這名稱,不會稱眼睛名眼,沒有眼的分別心能夠現起,如果沒有名字看到此境界不會感覺它是眼,不會覺得那是眼睛,會覺得它是眼睛,是因為有名字,才覺得它是眼睛,所以是離名無覺故,離開名字不會有眼的分別心現前。

若有此事,體是真實,稱名所說,不應於中更待眼名,方有如是眼覺而轉。唯應自性不由聽聞,不由分別彼所立名,但於此事有眼覺轉。然無如是不待名言,覺轉可得。是故此中,唯於客法而有其客眼名、眼想、眼假施設。

 如果說因緣生法這件事,它的體性是真實的,稱合名言所說的真實是眼,則這件事應該有一個相貌出現,不應該觀待眼的名字才會有眼的分別現起,應該是自性,依他起法本身的自性、特性,不用聽聞父母親的教導,不用內心的分別所安立的假名,對這件事就會有眼的分別心現前,但是沒有這件事,沒有說不觀待名言即會有這種分別心現前可得,所以這件事證明,如果從小父母沒有教導說這稱作眼睛,自己是不會認為它是眼睛,沒有體認眼睛以前,不會有眼睛的分別心現前,所以此眼,就不是真的。所以眼所詮的境界是客法,因為這境界的分別心是由名字來的,所以名言的境界不可得,是觀待於他人而有的,本身是不存在,沒有他就沒有我,這我也不存在、他也不存在,所以只是客法,在客法上面有客眼名,也是假安立眼的名稱,各式各樣的施設差別,眼名、眼想、眼假施設,能詮的名、所詮的義,都是不可得,都是名事互為客。這一段的意思可以這樣說,名跟所詮的事,是互為客,所以都是不可得的。

汝既如是於其內眼如理思惟,復於眼想唯有客想當生當得。

 你既然已經能夠對於內身的眼睛如佛所說的真理如理作意的思惟,對於眼想,眼的分別取相的這種想,能通達它只是客想,只是假名安立的,依於客法而有客想,名當生,只有假名施設可得,都是假安立的名當得,故一法都不可得,都是假的。

如於其眼,如是於耳鼻舌身等,廣說乃至見聞覺知,已得已求,若已作意隨尋隨伺。以要言之,普於一切諸法想中,唯有客想當生當得。

 對內心的分別眼是這樣的思惟,思惟的行相也都了知,所有的眼名、眼想、眼假施設都是客想,眼所詮的都是客法,能詮的名所詮的義都不可得,這樣想了以後再去思惟耳鼻舌身以及意等,等包括意,乃至詳細的說內心裡所有的分別,透過見聞覺知;眼見耳聞,心的分別名覺,知,鼻舌身的覺知。已得已求,或說已生已求,已經有這種名字了,這樣的思惟分別,若已經在內心裏作種種的作意,有此名稱,所以能夠造作,能夠作粗的思惟觀察是尋,細的思惟觀察名伺,是內心的運轉不離開這些名言,名句文身,總之普遍的歸納來說,對一切諸法想中,一切的諸法,六根界、六塵界、六識界,十八界,有情世間、器世間這些諸法,所有能夠認知法的想當中,靠想來認知這一切諸法,這些想都是客想,法也是客法,只有客想是當生當得,所有的想原來都是虛妄的,都是遍計所執。在讀《攝大乘論》時說到,成為所認知的早已經都是遍計所執,世人是活在遍計所執的境界,討論一個名字就在那裏生氣,會引起很多的貪瞋癡,生起種種的造作,其實都是假的,都是客想,當生當得,還沒有生起時就知道,是客想,名當生,還沒有得到假安立的法時,還沒有假施設這些名想這些差別相的分別時就知道,是客想,所以唯有客想「當生當得」,將來就不會虛妄分別,也不會相信自己這一念第六意識的種種的虛妄分別,原來的分別都是毫無意義的,都是遍計所執。

如是汝於自己身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廣說乃至一切法中所有假想,能盡除遣勤加行道當正攝受。

 由此你是要這樣成就自己法空的勝解,第六意識所緣的稱作法,第六意識所緣的法沒有一個是真實的。為什麼能夠緣法?因為有名字就有名想,這樣理解後,對於自己身體當中所有的假想都能完全的排除遣離,於加行道中,精勤的修毗鉢舍那,精勤的這樣思惟,名勤加行道。

 佛開示善男子,應該要正確的成就,除了自己內身外境,除了思惟自己的名字、還有眼耳鼻舌身意以外,還要思惟地水火風,乃至所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安立的假說自性都無所有,都這樣思惟,思惟一切法中所有的假想,就能除遣遍計所執性,於勤加行道中要精進的這樣思惟、除遣,修毗鉢舍那,應該要正確的攝取領受這些功德。

汝由如是一切所知善觀察覺,普於一切諸法想中起唯客想,於一切法所有一切戲論之想數數除遣;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

 這是教導修真如三昧。你由這樣的對一切所認知的境界,能夠善巧美好圓滿的觀察覺悟,普遍對於一切諸法想中,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的想當中生起唯客想,會生起說,唉啊!原來我所有的想都是虛妄分別,對於一切有為法無為法,這一切戲論之想,只要有假名分別一執著它是真實的,就是戲論了,看透了戲論之想是客法客想而已,能夠數數除遣,心裡有想就立刻排除遣離,知道這是不可得,這種正見已經深植到內心,因此在靜坐時如有戲論之想現前能數數除遣。這時是無所住想,但要怎麼樣內住其心?要以無分別無相之心,唯取義轉,還是有一個所緣境的,但這所緣境是無分別的,因為沒有想就沒有分別,法有,客法,這境界不可得所以無相,能分別的心不能轉了;無客想,所以無分別。以無分別無相的心,剛開始還是有相有分別,但唯取義轉,開始練習是隨順無分別無相而已,名隨順毗鉢舍那,不是真實的毗鉢舍那,或隨順奢摩他,不是真實的奢摩他,內心裏面只有這境界,唯取義轉;是說緣真實義為所緣境,真實義也就是真如,緣這境界。

於此事中多修習住。

 在毗鉢舍那這件事當中要多多的修習安住,這樣修法空觀,也就是這樣思惟分別,這是論主依佛的法教指導有一個明顯的方法,可以滅除有所得的分別心,使令行者能夠證得無分別智;剛開始是有分別,慢慢的能夠進入無分別的境界。

Summary

汝若如是,當依如來妙智清淨等持種性,獲得無倒心一境性。

 善男子!如果能夠這樣的思惟觀察真實義,應當會依止佛微妙的智慧,以及佛的清淨的三昧、清淨的等持種性,會獲得沒有顛倒的心一境性,沒有顛倒的定,這定是很殊勝,跟勝義諦相應的無倒的心一境性,無漏的禪定。

如是汝等若於不淨作意思惟,於此作意勿當捨離。若於慈愍,若於緣性緣起,若於界差別,若於阿那波那念,若於初靜慮,廣說乃至若於非想非非想處,無量菩薩靜慮、神通、等持、等至作意思惟,於此作意勿當捨離。

 如果你們是修不淨觀,在不淨作意思惟時,不要棄捨遠離剛剛說的這些唯識觀、法空觀,不淨成就,還要再修唯識觀來捨離不淨的戲論分別想。

 若於慈愍觀,若於緣性緣起觀(緣性的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緣起的思惟十二因緣的觀行)、若於界差別觀(地、水、火、風、空、識六界差別觀)、若於阿那波那念的數息觀,若於所成就的初靜慮,詳細說乃至若於非想非非想處,還有無量菩薩的四靜慮,六神通,種種的等持、等至這些,各式各樣的有心定、無心定等作意思惟,在這樣修行時的作意不要棄捨遠離剛剛所說的這些唯識的作意、法空的作意,其實也包括我空,我空法空的作意,任何的作意如果沒有離開名言都還是戲論,都應該同時的思惟觀察。

汝若如是修此菩薩無倒作意,漸次乃至當得無上正等菩提,究竟出離。

 善男子!你如果能夠用這種方法,如前面所說菩薩沒有顛倒如理作意思惟修習唯識觀,漸漸地從內凡到外凡,到見道、修道乃至到無學道,將來會成就無上的正等菩提,正等正覺,究竟的出離,包括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

當知是名一切菩薩遍趣正行。

 以上所提出來的這些修行觀行,雖然是在種種界智力裡面,但由於依止此方法可以普遍趣向於正行,是名一切菩薩的遍趣正行,應當知道,一切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要普遍的趣入無上菩提道的正行,正確的菩提道就是應該要這樣子修行,才能成就無上菩提。

過去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已正施設如是教授;未來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當正施設如是教授;現在如來亦為始業諸菩薩眾,現正施設如是教授。

 一切諸佛都是這樣教導初發心的菩薩,過去的佛也是為了始業發無上菩提心的諸多菩薩眾,已經正確的施設如前所說的這些教授,未來的佛也是為了始業諸菩薩眾,將來也要這樣施設這些教授,唯識的教授,現在的如來也為始業諸菩薩眾,現在正在施設這樣的教授菩薩道的毗鉢舍那。

諸聲聞等於此作意勤修習時,亦能速疾得勝通慧。若能於此無倒作意如實通達,便能獲得諸法現觀。

 諸多的聲聞、緣覺行者對於此作意,雖然佛是為菩薩說的,但行者能這樣精進修唯識作意時也能很快得到殊勝的通達諸法實相智慧,如果能夠對於這種沒有顛倒的作意如實的通達就能夠獲得諸法的現觀,能夠得到現量觀察諸法的真實義,可以證得無分別智,所以廣慧的聲聞人也可以這樣修。這是說到佛的種種界智力,對於聲聞和菩薩的教授。

Re: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一

Sherlock » 週日 6月 06, 2021 5:27 pm

《披》彼助伴者等者:此中作意、觸、受、想、思,是名遍行心所,遍一切處、一切地、一切時、一切生故。欲、勝解、念、三摩地、慧,是名別境心所,於各別境隨順生故。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名善心所,由對治染差別轉故。貪、恚、無明、慢、見、疑,是名根本煩惱心所,所餘煩惱從此生故。忿、恨、覆、惱,乃至睡眠、尋、伺,名隨煩惱心所,此隨根本煩惱生故,隨應當知是彼分故、彼品類故、彼等流故。如是等類一一差別,決擇分中廣釋其相。(陵本五十五卷二頁4395)此諸心所,如其所應,與彼意識俱有相應,故名助伴。

 彼助伴等這一段文,說明與第六意識(按:八心王之第六,即意識)相應的心所有五十三種。其中作意、觸、受、想、思,名為遍行心所(5),當諸識依根緣境時,都有這些遍行心所同時相應。遍一切處,指遍善處、不善處、無記處;一切地,指三界九地;一切時,即過去、未來、現在三時;一切生故,是指一切心生起時,一定有作意、觸、受、想、思相應,即八識生起時都有這五個心所相應。欲、勝解、念、三摩地、慧,名別境心所(5),於各別境界才會生起這五種心所。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這十一個屬於善心所(11)。為何稱為善心所?由能對治染汙、不善的心所,而有種種的差別心行現前。

 貪、瞋、無明、慢、見、疑,名六大根本煩惱心所(6),它就像樹根能生出枝葉一樣,其餘煩惱都是從這六個根本煩惱生出來的。忿、恨、覆、惱,乃至睡眠、尋、伺,名隨煩惱心所,隨煩惱心所是隨著根本煩惱而現起的心所。隨其所相應的,應當了知這些隨煩惱是根本煩惱的不同分位;是根本煩惱的同一種類,也是根本煩惱的平等流類。(按:百法明門區分隨煩惱心所(20)、不定心所(4),合計51心所)

 如上所說諸多心所種類,各有各的差別體相,在〈攝決擇分〉中會詳細解釋這些心所的體相。這些心所,如其所相應的境界出現時,就與意識同時活動,共做一件事,所以稱為助伴。讀〈攝決擇分〉可以會通〈本地分〉,〈本地分〉未說明的部分,在〈決擇‧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卷55,1808頁有詳細的解釋,對佛弟子們觀察緣起法相,進而通達緣起法性、修學止觀,有極大幫助。因為從文字上對應人生的境界,看透緣起的幻相,歷境鍊心,不斷陶鍊琢磨唯識正見、般若空慧,可以逐漸會向第一義諦,不再顛倒迷惑。

Re: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一

Sherlock » 週日 6月 06, 2021 4:23 pm

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意(末那),謂恆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大毘婆沙論》說:寧作提婆達多墮無間獄,不作嗢達洛迦遏邏摩子(按:釋尊成道以前所從學的禪定師父。 又作郁陀羅羅摩子、鬱頭藍弗、鬱頭藍子、優藍弗、烏特迦摩羅子;略稱為嗢達洛迦、鬱陀羅伽、郁陀伽、郁陀。 意譯雄傑、猛喜、極喜等。 住於王舍城附近一阿蘭若林中,系一以修持「非想非非想定」聞名的修行者),生非想非非想天。寧願作提婆達多墮到無間獄,也不願作嗢達洛迦遏邏摩子,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享受八萬大劫長壽的果報。嗢達洛迦遏邏摩子得了很深的禪定: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定(按:於實非有(粗)想亦非無(細)想處具足住),有八萬大劫的壽命,死了以後馬上墮飛狸身。提婆達多雖生人中,出佛身血,生陷地獄,但他在世時曾修學佛法,栽培過善根,將來還是有機會得度。在佛門犯了戒要墮地獄,可還是比沒有學佛的人好,因為總有機會出離。若沒有學習佛法的人,即使生到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天也沒有用,將來還是要繼續輪迴的。

 隨著阿賴耶識到哪裡受生(按: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例如趣人、天、地獄、餓鬼或畜生道受生,在阿賴耶識自體中都有其餘界地的種子隨逐。雖在欲界受生,阿賴耶識中還是有色界、無色界的種子。欲界眾生修習禪定,只要因緣具足,就可成就色、無色界定。如是色界眾生的阿賴耶識中,也有欲界、無色界一切種子,若是由色界定繼續努力修定,可以成就無色定,來生就會到無色界受生;若是懈怠,壽盡就回到欲界來受生。無色界眾生的阿賴耶識中,也有欲界與色界的種子。由此可知,三界的種子都隨逐在阿賴耶識裡,故此處說所隨依止性。如下面〈意地〉卷2,49頁中會說明。

Re: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一

Sherlock » 週六 6月 05, 2021 9:41 am

《披》云何意地等者:此云意地,攝一切識。依思量義,轉得意名。如說意處具攝諸識,此亦如是,總名意地。然此不說意相應者,隨應當知此相應相偏說意識,不說一切。下所依中,當廣其義。

 云何〈意地〉等,這一段文所說的〈意地〉,含攝一切識。依思量的意義,得到意的名字。例如說到意處就包括全部的識,此處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總名〈意地〉。然而此處不說意處所攝諸識的相應相,隨文所相應的道理,可以了知此處所說的相應相偏重在第六意識,不說一切識的相應相,下面在意的所依文中,將廣泛說明意識相應的道理。〈意地〉主要說明第六意識的諸多特性,為何不名識地或心地而名〈意地〉呢?根據《瑜伽論記》提出三點說明為何名意地不名識地:

 一、六七八識同依意根,略去識、身、相應三語,所以只說意。

 二、實義門雖有八識,然隨機門但有六識。六七八識同為第六識所攝,就「所依」名,故名〈意地〉。所依意非色法,有時或離於身,猶如心受,所以不說身相應。與身相應的情形,準照前文可知,所以省略不說。

 三、六七八識雖然都有心意識的意義,屬於心法、意處、識蘊所攝,然而「意」的意義都一樣,所以但名意,都是思量意根所攝。第八識能攝持種子,「心」的意義偏強;第六識普遍了別境界,「識」的意義偏強,故不說心地或識地。身及相應省略故不說,地的道理如前文所說可知。

 唯識學將識分成:眼耳鼻舌身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總共有八個識。意屬於第七個,意有二個意思,一是依止的意思,名「等無間意」。指諸識無間過去識,前一剎那諸識滅,是後一剎那諸識生的依止。包括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都要依止意才能生起,因此取名〈意地〉,而不稱為識地。

 大乘實義門安立有八識,聲聞教隨機門只說到第六識,六七八識都攝在第六識,就第六識所依的意根取名〈意地〉,即包含六七八識。意的另一個意思是思量,名染汙意,特指第七識。第七識恆審思量我為相,具既恆又審的思量,恆時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根本煩惱相應,執阿賴耶識的見分為自內我,有俱生我執。第六識具審而非恆的思量。第八識具恆而非審的思量,六七八識同有意的功能,所以名〈意地〉。若名識地,了別性的意義較強,不能表達思量的功能,也沒有集起及心的意思。若名心地,集起義強。說心,通常指阿賴耶識,無法表達第六識及第七識的特色。唯獨名〈意地〉可包含一切。所以內容說明第六七八識不稱為識地,也不稱為心地,而稱為〈意地〉,道理是這樣的。

Re: 經論百家雜鈔

訪客 » 週六 6月 05, 2021 8:27 am

你若無我誰在覺?

viewtopic.php?p=26866#p26866

Re: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一

Sherlock » 週六 6月 05, 2021 7:38 am

復次,應觀五識所依,如往餘方者所乘。所緣,如所為事。助伴,如同侶。業,如自功能。

 其次,應觀五識所依,就好像要開車到台北辦事,必須依止車子,才能到台北,所依止的車子,譬如五識所依。五識所緣慮的色聲等法,像所要辦的事情。助伴心所(五遍行等),就像與同去台北的同伴。業就譬如自己能夠開車、做事等功能。

復有差別。應觀五識所依,如居家者家。所緣,如所受用。助伴,如僕使等。業,如作用。

 又有另外一種譬喻。應當觀察五識所依,就像一個人住在家裡,家,就是他依止的地方;所緣,就是他所受用的色聲香味觸,例如家裡所享用的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實物,就是他的所緣;助伴,就像他請來幫忙家務的僕人差使等;業,好像他自己做的事。

《披》應觀五識所依等者:此中為顯五識有其自性,乃至作業和合而轉名相應義。故舉二喻示其差別。如文可知。

 應觀五識所依等,這段文顯示五識有它各自的特性,也有所依、所緣、助伴及作業,將所依、所緣、助伴省略了,稱為乃至,當五識現前五法和合運轉,稱為相應。這一大段文名〈五識身相應地〉。地,是指這些境界。舉出二種比喻來說明它的差別,如文所說可知。

 讀了〈五識身相應地〉,了解到日常生活中,不離五識的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這五法和合現前,形成一連串的行住坐臥,見色聞聲等活動。這當中並沒有一個有主宰性的我存在,不是我在看,不是我在聽,不是我在說話,不是我在做什麼,只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的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五法和合運轉而已;而法本身也依諸因諸緣和合而有,也是不可得。觀察到這裡,稍能體會我法二空的真理,若時時如此如理作意,就能如《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處彌勒菩薩為什麼要佛弟子們觀察這麼多,就是為了要佛弟子們能悟入人無我與法無我的真實義。為什麼我法皆不可得?讀了這一大段文,才領悟到原來一般見色聞聲,還有這麼一大套學問。平常在生活中總是馬馬虎虎,沒有仔細觀察,總覺得我在聽、我在看,或我在走路等,日用而不知,生命就這樣從行住坐臥、見色聞聲中白白空過了。修行不能離開聖教,由聖教的開示引導,才能建立正見,破除無始劫來的顛倒妄想。

Re: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卷第一

Sherlock » 週六 6月 05, 2021 6:15 am

復次,雖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識必不得生。要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作意正復現起,所生眼識方乃得生。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其次,若是眼根沒有壞,而且色境已經現在眼前,與第六意識相應的作意心所,不想去看它,眼識就不生了。古人說: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果第六意識沒有作意去看去聽,雖然眼耳二根沒有壞,色聲現前,卻等於不見不聞。有些人故意不想看某人,即使某人現前也沒看到。例如,一群同學好幾年都覺得沒有看到這個人,幾年以後,有件事情他幫了你一下,你才注意到,哦,原來那個人是存在的,這就是作意心所。作意心所不作意的時候,就是心不在焉,雖然根不壞、境界現前,眼等諸識不生,也就不見不聞了。

 要眼根沒有壞,而且色現在眼前,第六意識的作意心所決定要眼識現起,這時眼識才能夠生出來。由此可知見色聞聲,是有作意在裡面,當心識想看才會去看。若根不壞,境界現前,還要有作意心才能見色聞聲。

 如眼識生起的情況是這樣,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是一樣的道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