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發表回覆

確認代碼
請正確輸入它所顯示的代碼,不必區分大小寫。
表情符號
:D :) ;) :( :o :shock: :? 8-) :lol: :x :P :oops: :cry: :evil: :twisted: :roll: :!: :?: :idea: :arrow: :| :mrgreen: :geek: :ugeek:

BBCode 允許使用
[img] 允許使用
[url] 允許使用
表情符號 允許使用

主題瀏覽
   

展開瀏覽 主題瀏覽: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Re: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Sherlock » 週一 2月 17, 2025 8:39 am

印度佛教史簡表(中道僧團原始佛教會/隨佛禪師 講述)

印度年代及佛教發展史的推算基準:
印度歷史年代的考證及推算基準,是以阿育王即位(公元前271~268年)為基準,佛教年代是以記錄較早及可信的《阿育王》、世友論(公元前一世紀)為推算基準,佛滅後116年阿育王統一中印。

印度佛教的發展史,可以分為八個階段:
一、原始佛教(佛陀正覺後至佛滅當年「第一次結集」;B.C.432~387)
現代史學界考證 佛陀生於公元前約466~463年,正覺於公元前約432~429年,佛滅於公元前387~384年。
圖檔
https://arahant.org/yin-du-fo-jiao-shi-jian-biao

Re: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2月 17, 2025 2:34 am

《成就戒經》北傳中阿含22經 南傳增支部166經
(大乘)尊者舍梨子復再三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小乘)尊者烏陀夷亦復再三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大乘)尊者舍梨子復作是念:
「此比丘於世尊前再三非我所說,亦無一比丘歎我所說,我宜默然。」

於是,世尊問曰:
「烏陀夷!汝說意生天為是色耶?」
(小乘)尊者烏陀夷白世尊曰:「是也,世尊!」


世尊面訶烏陀夷曰:
「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玄奘譯:《大乘阿毗達磨經》)」


於是,(小乘)尊者烏陀夷為佛面訶已,內懷憂慼,低頭默然,失辯無言,如有所思。

世尊面訶尊者烏陀夷已,語尊者阿難曰:
「上尊名德長老比丘為他所詰,汝何以故,縱而不撿?汝愚癡人,無有慈心,捨背上尊名德長老。」
於是,世尊面訶尊者烏陀夷及尊者阿難已,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佛說如是,即入禪室,宴坐默然。

爾時,尊者白淨比丘在於眾中,尊者阿難白尊者白淨:
「是他所作,而我得責。尊者白淨!世尊晡時必從禪室出,至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共論此義。尊者白淨應答此事,我極慚愧於世尊所及諸梵行。」
~~~~~~~~
(小乘)尊者烏陀夷堅決執持滅盡定(一切法止息之涅槃)即是終極佛果,故不同意(大乘)尊者舍梨子陳述的:(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繼續修習涅槃智,必有此處。
本經後段特別指出:
世尊告曰: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諸漏已盡,無復有結,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根據以上原始佛經開示內容,明確指出世尊嫡傳乃大乘佛法,可說證據確鑿,毫無懸念。

佛說十地經、成唯識論
不動地已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遠離一切身、語、意,務安住異熟(意成身)。法駛流中任運轉故。
.

Re: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2月 17, 2025 1:41 am

那麼,

何謂知如真!!
.

Re: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妙吉祥如意 » 週一 2月 17, 2025 12:08 am

逍遙 寫: 週日 2月 16, 2025 1:23 pm 所以從頭到尾,就是一乘-----菩薩道

其實這句話,這個概念
正是我們今天,也是現在題目中,所謂的“大乘”的真義
沒錯,唯一佛乘,就是指大乘。
大乘佛法就是世尊嫡傳佛教正宗,所謂小乘可以理解為含攝於大乘佛法之中,小乘行者誤將修佛中途站一真如心(究竟涅槃)作為終極佛果!!
其實,諸佛究竟佛果是大乘佛法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一切種智)。

大小乘佛法,從功夫理論來講,是很容易做出辨別的!!
所謂小乘: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
所謂大乘: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

Re: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Viirya » 週六 2月 15, 2025 4:11 pm

唯識是大乘的一脈
唯識的修行體系將阿羅漢視同八地
往上再加上善慧及法雲兩地
實踐弘法利生大願

Re: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妙吉祥如意 » 週六 2月 15, 2025 1:51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日 11月 14, 2021 4:17 pm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如題。
只是突然想到這個陳舊的議題,
看看是否有深研教法的學友,能夠客觀地提出看法。
以上簡單說明
周末愉快
我的答案是:
世尊建立原始僧團,本來就是教導大乘佛法!!
所以成立於王舍城外紫竹林的原始僧團就是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


至於,原始僧團建立於何時(確實年份)??
我認為這個問題也非常非常非常重要,頗值得認真面對,找出正確答案!!

原始阿含佛典經證…(舍利子與烏陀夷之大小乘佛法實修功夫理論之爭執)
成就戒經北傳:中阿含22經 南傳:增支部5集166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是時,尊者烏陀夷共在眾中。尊者烏陀夷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尊者舍梨子再三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尊者烏陀夷亦復再三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於是,尊者舍梨子便作是念:
  「此比丘乃至再三非我所說,無一比丘歎我所說,我寧可往至世尊所。」
於是,尊者舍梨子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尊者舍梨子去後不久,尊者烏陀夷及諸比丘亦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於中,尊者舍梨子復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尊者烏陀夷復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尊者舍梨子復再三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尊者烏陀夷亦復再三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尊者舍梨子復作是念:
  「此比丘於世尊前再三非我所說,亦無一比丘歎我所說,我宜默然。」
  於是,世尊問曰:
  「烏陀夷!汝說意生天為是色耶?
  尊者烏陀夷白世尊曰:「是也,世尊!」
  世尊面訶烏陀夷曰
  「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
  於是,尊者烏陀夷為佛面訶已,內懷憂慼,低頭默然,失辯無言,如有所思。
  世尊面訶尊者烏陀夷已,語尊者阿難曰:
  「上尊名德長老比丘為他所詰,汝何以故,縱而不撿?汝愚癡人,無有慈心,捨背上尊名德長老。
於是,世尊面訶尊者烏陀夷及尊者阿難已,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佛說如是,即入禪室,宴坐默然。
  爾時,尊者白淨比丘在於眾中,尊者阿難白尊者白淨:
  「是他所作,而我得責。尊者白淨!世尊晡時必從禪室出,至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共論此義。尊者白淨應答此事,我極慚愧於世尊所及諸梵行。」
  於是,世尊則於晡時從禪室出,至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告曰:
  「白淨!長老比丘為有幾法,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尊者白淨白曰:
  「世尊!長老比丘若有五法,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云何為五?
世尊!長老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介}[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世尊!禁戒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復次,世尊!長老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世尊!多聞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復次,世尊!長老比丘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世尊!禪{伺}[思]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復次,世尊!長老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世尊!智慧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復次,世尊!長老比丘諸漏已盡,無復有結,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世尊!漏盡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世尊!長老比丘若成就此五法,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世尊問曰:
  「白淨!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當以何義使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尊者白淨白曰:
  「世尊!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者,更無餘事使諸梵行愛敬尊重,唯以老耄、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上,{柱}[拄]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醜惡,彼因此故,使諸梵行愛敬尊重。」
  世尊告曰:
  「如是,如是,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更無餘事使諸梵行愛敬尊重,唯以老耄、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上,{柱}[拄]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醜惡,彼因此故,使諸梵行愛敬尊重。白淨!舍梨子比丘有此五法,汝等應當愛敬尊重,所以者何?
  白淨!舍梨子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
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
  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
  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諸漏已盡,無復有結,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白淨!舍梨子比丘成就此五法,汝等應共愛敬尊重。」
  佛說如是,尊者白淨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中阿含22經/成就戒經(舍梨子相應品)(莊春江標點)
~~~~~~~~~~~~~~
只要對於大小乘佛法實修功夫理論稍有研究,應該可以看清楚舍利子與烏陀夷之爭執關鍵在哪裡…
反之,若對兩位尊者各自堅持而僵持不下的修佛實證功夫之法理重點,還迷迷糊糊搞不清楚狀況,那麼,我看要上此攸關大小乘何者為世尊親傳之主題,做實質辯論也大難!!
.

Re: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妙吉祥如意 » 週五 2月 14, 2025 10:01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一 11月 15, 2021 2:01 pm 諸位學友,

這一題,並非意在挑動大小南北之爭;畢竟,有些事情早有定論,無須多議。

那麼犀牛此問目的為何呢 ?!

目的在於,

有請對戒學運作有深入認識的真正的大乘弟子,分享一連串的問題 :

1.是否有世上第一個菩薩僧團成立的資料 ? 有請分享。

2.僧伽,是否受菩薩戒 ? 是哪一版本的菩薩戒 ? 還是不受菩薩戒,只以 "十善" 為總戒相即可?

3.如果受菩薩戒,如何調鼐菩薩戒與比丘(尼)戒的諸多衝突 ? 是否有經律佐證?!
我認為原始僧團,當時並沒有(大乘)(小乘)的名相稱呼。但是,世尊開示教導之佛法,在當時被某部分僧眾給誤解扭曲,這部分就在後世被歸類為小乘佛法(小乘行者)!!
所以,今人若要辯論大小乘僧團,何者為先!?就必須先能夠確實搞清楚,世尊教導原始僧團的實修實證佛法,到底是後世所謂的(大乘佛法)?還是(小乘佛法)??
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找到大小乘孰為世尊法教之正統的正確答案!
那麼,犀牛法友提問: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

Re: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妙吉祥如意 » 週五 2月 14, 2025 9:16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日 11月 14, 2021 4:17 pm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如題。
只是突然想到這個陳舊的議題,
看看是否有深研教法的學友,能夠客觀地提出看法。
以上簡單說明
周末愉快
我的答案是:
世尊建立原始僧團,本來就是教導大乘佛法!!
所以成立於王舍城外紫竹林的原始僧團就是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


至於,原始僧團建立於何時(確實年份)??
我認為這個問題也非常非常非常重要,頗值得認真面對,找出正確答案!!

原始阿含佛典經證…(舍利子與烏陀夷之大小乘佛法實修功夫理論之爭執)
成就戒經北傳:中阿含22經 南傳:增支部5集166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
(大乘)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是時,尊者烏陀夷共在眾中。
(小乘)尊者烏陀夷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大乘)尊者舍梨子再三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小乘)尊者烏陀夷亦復再三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於是,尊者舍梨子便作是念:
  「此比丘乃至再三非我所說,無一比丘歎我所說,我寧可往至世尊所。」
於是,尊者舍梨子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尊者舍梨子去後不久,尊者烏陀夷及諸比丘亦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於中,尊者舍梨子復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尊者烏陀夷復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尊者舍梨子復再三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尊者烏陀夷亦復再三白曰:
  「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尊者舍梨子復作是念:
  「此比丘於世尊前再三非我所說,亦無一比丘歎我所說,我宜默然。」
  於是,世尊問曰:
  「烏陀夷!汝說意生天為是色耶?
  尊者烏陀夷白世尊曰:「是也,世尊!」
  世尊面訶烏陀夷曰
  「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

  於是,(小乘)尊者烏陀夷為佛面訶已,內懷憂慼,低頭默然,失辯無言,如有所思。

  世尊面訶尊者烏陀夷已,語尊者阿難曰:
  「上尊名德長老比丘為他所詰,汝何以故,縱而不撿?汝愚癡人,無有慈心,捨背上尊名德長老。
於是,世尊面訶尊者烏陀夷及尊者阿難已,告諸比丘:
  「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佛說如是,即入禪室,宴坐默然。
  爾時,尊者白淨比丘在於眾中,尊者阿難白尊者白淨:
  「是他所作,而我得責。尊者白淨!世尊晡時必從禪室出,至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共論此義。尊者白淨應答此事,我極慚愧於世尊所及諸梵行。」
  於是,世尊則於晡時從禪室出,至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告曰:
  「白淨!長老比丘為有幾法,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尊者白淨白曰:
  「世尊!長老比丘若有五法,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云何為五?
世尊!長老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介}[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世尊!禁戒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復次,世尊!長老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世尊!多聞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復次,世尊!長老比丘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世尊!禪{伺}[思]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復次,世尊!長老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世尊!智慧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復次,世尊!長老比丘諸漏已盡,無復有結,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世尊!漏盡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世尊!長老比丘若成就此五法,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世尊問曰:
  「白淨!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當以何義使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尊者白淨白曰:
  「世尊!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者,更無餘事使諸梵行愛敬尊重,唯以老耄、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上,{柱}[拄]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醜惡,彼因此故,使諸梵行愛敬尊重。」
  世尊告曰:
  「如是,如是,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更無餘事使諸梵行愛敬尊重,唯以老耄、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上,{柱}[拄]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醜惡,彼因此故,使諸梵行愛敬尊重。白淨!舍梨子比丘有此五法,汝等應當愛敬尊重,所以者何?
  白淨!舍梨子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
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
  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
  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
  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諸漏已盡,無復有結,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白淨!舍梨子比丘成就此五法,汝等應共愛敬尊重。」
  佛說如是,尊者白淨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中阿含22經/成就戒經(舍梨子相應品)(莊春江標點)
~~~~~~~~~~~~~~
只要對於大小乘佛法實修功夫理論稍有研究,應該可以看清楚舍利子與烏陀夷之爭執關鍵在哪裡…
反之,若對兩位尊者各自堅持而僵持不下的修佛實證功夫之法理重點,還迷迷糊糊搞不清楚狀況,那麼,我看要上此攸關大小乘何者為世尊親傳之主題,做實質辯論也大難!!
.

Re: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妙吉祥如意 » 週五 2月 14, 2025 9:05 pm

漫步的犀牛 寫: 週日 11月 14, 2021 4:17 pm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何時?!

如題。
只是突然想到這個陳舊的議題,
看看是否有深研教法的學友,能夠客觀地提出看法。
以上簡單說明
周末愉快
這個問題有圈套,應該要……
先問世尊始創(佛教僧團)於何時成立!?
再問,當時世尊指導僧團,講的是大乘佛法,還是小乘佛法!?
當然,有資格上此無遮大會參加辯論釐清以上問題者,我想至少要先具備能夠分辨清楚:

何謂小乘佛法。
何謂大乘佛法。


若是對以上問題,還迷迷糊糊,那麼一場對於佛教非常有意義,又極為殊勝的無遮大會,終究還是各說各話,不知所云,甚至變成大小乘的又一場口水混戰罷了。
.

聽說樓主曾經被舊台壇禁止發言

軟體之美 » 週五 11月 19, 2021 9:28 am

原因不信大乘? :P

史上第一個大乘僧團,出現在薄伽梵住世時

證契大乘經卷上(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盧遮那藏經)
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摩羅耶頂大山勝處——園林廣茂,池流皎潔,諸大持明遊華栖託,靈神所居、非人所履,獲果仙通上成就[5]域——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大聲聞,所作已辦,所謂超度一切婆羅凡夫等地,其名曰:長老阿若憍陳如、阿說視多、摩訶迦葉、舍利弗、大目乾連,如是等而為上首;復與大菩薩眾,一切皆是極超越者,一切菩薩三昧陀羅尼咸證現前自在無礙,住於一切菩薩之地,其名曰:聖者彌勒菩薩、大慧菩薩、勝慧菩薩、堅慧菩薩、寂慧菩薩、無盡慧菩薩、無邊慧菩薩、海慧菩薩、安慧菩薩、無垢慧菩薩、智慧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皆獲授記,各於世界成正等覺而轉法輪。及餘諸大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仙通鬼神,種種形貌、種種衣服、種種冠飾,持種種仗、種種幢幟、俱來聽法咸在會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