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訪客 » 週五 3月 25, 2022 10:27 pm
「復次,大慧!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離於有無建立誹謗分別。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復次,大慧!為淨煩惱爾炎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原本經文:「復次,大慧!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離於有無,建立誹謗分別。」
「復次,大慧!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等等有無兩邊)。(如是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於有無,(遠離外道)建立誹謗分別。」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接下來,大慧!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皆是以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作為核心。
佛性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
(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真如實性)離於有無,(遠離外道)建立誹謗分別。)
註解:
「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世尊所說的所有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
佛性是世尊當年所親証的,佛性是的確存在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相信世尊所說的話。
世尊所說之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若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世尊所說之法。
佛性不生不滅、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故曰「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真如實性)離於有無,(遠離外道)建立誹謗分別。」
然而所有一切外道所建立的種種立論,皆是屬於心意識思維妄想下的產物,所以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根本無法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故曰「如來說法,離於(外道)有無建立誹謗分別」。
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我們最常看到有關於佛性的「方便說」,例如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淨不垢、不增不減等等文字語言章句,這一些全部都是佛性的「方便說」。
但是我們無法直接利用佛性的方便說,必須要將佛性的「方便說」加以引申之後,才能夠對我們眾生有實際的幫助。加以引申之後的佛性義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
佛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表現」,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謂之與佛性「相應」,唯有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我們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可以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各位可千萬不要以為瞭解到佛性義,就等於通達佛性義,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層次。
通達佛性義絕對不是只靠嘴巴說說,或者是腦筋裏隨便胡思亂想就可以通達的,如果不願意在境界中實踐梵行,那麼永遠也沒有通達佛性義的一天。
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是屬於「離一異」的具體表現。
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是屬於「離俱不俱」的具體表現。
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是屬於「離有無非有非無」的具體表現。
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是屬於「離常無常」的具體表現。
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是屬於「離於外道有無建立誹謗分別」的具體表現。
原本經文:「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
「(如來說法)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眾生)說法。」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結集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等等諸法,並且以這一些諸法為說法的重點,然而諸佛如來所說的這一些諸法,皆是建立在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遠離一切有無兩邊的真如實性之上,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諸佛如來所說之法。
(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
大慧!由於所有一切的諸外道,根本沒有諸佛如來所親証「佛性」的概念,所以其所造作的種種立論,最後都會落入有無兩邊,皆是心意識思維妄想下的產物,根本無法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例如:外道所說的勝性、大自在天、無因論、微塵、時節、自性相續等等諸論,皆是屬於不正確的邪說邪見。
(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
註解:
「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
經文中的「真諦」指的即是「第一義諦」。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世尊所說的所有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
佛性是世尊當年所親証的,佛性是的確存在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相信世尊所說的話。
經文中的「緣起」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若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這個道理世尊在前面經文中已經有提過了。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所以我們的成就也必須建立在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之上,如果我們修行違反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那最後將會是一場空夢。
經文中的「道、滅」是屬於四聖諦「苦、集、滅、道」之中的「滅、道」。其中的「道」指的即是「行如是因」,其中的「滅」指的即是「得如是果」。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如是因」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如是果」指的即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可以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經文中的「解脫」指的即是:證果、成就「如來智慧」的意思。
佛性對於我們眾生有什麼重要性呢?
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換句話說:若是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的存在,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我們眾生之所以會有「生死輪迴」的現象,完全是由於「佛性」存在的緣故,但是我們眾生的「了脫生死」所依靠的仍然是佛性,所以說佛性對於我們眾生,有著絕對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如來說法,以是為首。」
以上經文所提到的「真諦、緣起、道滅、解脫」等等諸法,皆是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然而所有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皆是以諸佛如來所親証的「真如實性」(佛性)作為核心、作為依歸。故曰「如來說法,以是為首」。
「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
由於迷惑的諸外道根本沒有世尊所說「佛性」的概念,所以其所造作的種種立論,最後都會落入有無兩邊,最後都會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根本無法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外道所建立的邪說邪見有哪些呢?例如:勝性、大自在天、無因論、微塵、時節、自性相續等等邪說邪見。
然而世尊所說的之法皆是以諸佛如來所親証的真如實性作為依歸,真如實性不生不滅、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與外道所造作的種種邪說邪見,是完全不相同的。故曰「(如來所說之法)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眾生)說法」。
原本經文:「大慧!為淨煩惱爾炎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大慧!為淨(眾生)煩惱爾炎障故,(諸佛如來)譬如商主,次第(為眾生)建立百八句無所有,(期望眾生)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大慈大悲的諸佛如來,就猶如是樂善好施的「商主」一般,善於引領眾生走向正確的菩提覺悟之路。
諸佛如來為了要讓所有一切的眾生清淨「煩惱障」、以及「所知障」,諸佛如來為了要讓所有一切的眾生善於通達、了知「諸乘以及諸地相」有何差別,次第為眾生建立了不可思議的「百八句無所有」。
這「百八句無所有」皆是屬於佛性的「方便說」,諸佛如來希望藉由向眾生演說種種的佛性「方便說」,並且期望所有一切眾生皆能夠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進而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為淨(眾生)煩惱爾炎障故,(諸佛如來)譬如商主,次第(為眾生)建立百八句無所有,(期望眾生)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註解:
「為淨煩惱爾炎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譬如商主。」
經文中的「商主」指的即是:樂善好施的大財主。在這裏比喻為:大慈大悲善用各種善巧方便教化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的諸佛如來。
「為淨(眾生)煩惱爾炎障故。」
經文中的「煩惱爾炎障」即是泛指:所有一切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種種無明障礙。
經文中的「爾炎」是梵語翻譯為:「法智」、「所知」、「境界」等等。「爾炎障」就是「法智障」。
兩種障指的即是煩惱障以及法智障。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真正地斷除這兩種障礙。
「次第(為眾生)建立百八句無所有。」
世尊在前面經文中所提到的「百八句」,全部都是屬於佛性的「方便說」。
世尊所說的「百八句」即是這一部楞伽經的核心,也是所有世尊所說經典的核心。
那要如何才能讓眾生樂信奉行世尊所說的「百八句無所有」呢?這實非易事,而且非常地困難。
雖然眾生根性頑劣、不服教化、不信因果,但是大慈大悲的諸佛菩薩絕對不會放棄任何一位眾生。
經文中的「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是指大慈大悲的諸佛如來,會根據眾生根器的不同,運用各種善巧方便來教化、利益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
經文中的「百八句無所有」全部都是屬於佛性的「方便說」。但是我們無法直接利用佛性的方便說,必須要將佛性的「方便說」加以引申之後,才能夠對我們眾生有實際的幫助。加以引申之後的佛性方便說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
「(期望眾生)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諸佛如來善用各種善巧方便,引領眾生通達、了知「諸乘以及諸地相」有何差別,並且期望眾生皆能夠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而走向正確的菩提之路。
任何的修行方法、修行次第,皆不可以離開良善的因果,行如是因、得如是果,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鐵律,也是其他一切無數佛世界的鐵律。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鎖,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禪。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云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接下來,大慧!有四種禪。是哪四種禪呢?其所指的即是: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
(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
註解:
在這一整段經文裏,世尊提到四種禪。這四種禪即是代表著四種不同的修行境界,也代表著走對路,或者是走錯路。
經文中的「愚夫所行禪」是指「不如是」的修行,也就是愚癡、執著的修行。這種修行方法,是無法有所成就的。
經文中的「觀察義禪」、「攀緣如禪」這兩種是指「當作是」以及「當如是」的修行方法。
這兩種修行的階段、次第,皆是奉行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也就是在境界中身體力行地實踐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行究竟圓滿成就之因,當然就可以得到究竟圓滿成就之果。
行究竟圓滿成就之因指的即是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究竟圓滿成就之果指的即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經文中的「如來禪」則是指已經成就無量功德諸佛如來的不可思議境界。
原本經文:「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鎖,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禪。」
「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不能如實)觀人無我性(之真實意義),(執著)自相共相骨鎖,(是)無常、苦、不淨相(之因),(如是以)計著為首。(妄言)如是相不異觀,(妄想)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滅盡定),是名愚夫所行禪。」(這一句經文在大乘入楞伽經裏面翻譯得比較明確。)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什麼是「愚夫所行禪」呢?(云何愚夫所行禪?)
大慧!由於聲聞、緣覺以及諸外道的修行者,根本沒有諸佛如來所親証的真如實性概念,因此他們在觀察到了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無常、苦、不淨相等等諸障礙相,他們就執著地認為境界中的這一些障礙之相,就是造成眾生產生無明痛苦的最主要原因。
(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不能如實)觀人無我性(之真實意義),(執著)自相共相骨鎖,(是)無常、苦、不淨相(之因),(如是)計著為首。)
大慧!所以他們尋求外道禪定的幫助,希望能夠去除這一些障礙之相,於是乎他們的外道禪定次第漸漸增勝直到無想滅盡定。
他們在到達了無想滅盡定之後,就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人無我」的境界,就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究竟圓滿的境界。
殊不知,他們完全走錯路了,因而犯下未証言証、未得謂得的大妄語。犯下這一種大妄語的聲聞、緣覺以及諸外道,他們所行的禪,就稱為「愚夫所行禪」。
((妄言)如是相不異觀,(妄想)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滅盡定),是名愚夫所行禪。)
註解:
「云何愚夫所行禪?」
經文中的「愚夫所行禪」顧名思義指的就是:愚夫所行的禪定。
有一些迷惑的眾生以及諸外道,他們認為只要透過禪定的修行,如果到達「無想滅盡定」的境界,那麼其修行就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的境界。殊不知,他們這一種天真的認知,是完全錯誤的。
一切諸佛如來之所以為諸佛如來皆是成就「無量功德」所致,所以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就只有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其他的路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彼岸。
所以事實上,如欲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並非是如天真的外道所想的那般簡單,修行不如法的外道,他們認為只要修習「禪定」能夠到達「無想滅盡定」的境界,就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境界。
殊不知,這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妄想,所以修行不如法的諸外道所修習的「禪定」稱為「愚夫所行禪」。
「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不能如實)觀人無我性(之真實意義),(執著)自相共相骨鎖,(是)無常、苦、不淨相(之因),(如是)計著為首。」
經文中的「骨鎖」意思就是:緊密連接、環環相扣的意思。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不如法的修行人,他們「執著地」認為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相,例如無常、苦、不淨等等諸相,都是造成眾生產生無明煩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他們希望透過「禪定」的修習,能夠到達「人無我」的境界。
並且「執著地」認為,唯有透過禪定的修習,才能夠到達「人無我」的境界,也才能夠擺脫境界中種種無明煩惱障礙相的束縛,殊不知,這是完全錯誤的妄想。故曰「計著為首」。
「(妄言)如是相不異觀,(妄想)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滅盡定),是名愚夫所行禪。」
經文中的「如是相不異觀」指的就是「如是(執著)觀察堅著不捨」。
意思就是:執著地認為唯有透過禪定的修習並且達到「無想滅盡定」的境界,才能夠真正地得到解脫自在,而不再作其他修行的意思。
經文中的「前後轉進想不除滅」即是在表達:外道修習禪定,次第增勝,直到「無想滅盡定」。當然這只是外道的妄想罷了。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不如法的聲聞、緣覺以及諸外道,他們「執著地」認為只要透過禪定的修習,次第漸漸增勝直到「無想滅盡定」,就可以完全地除去境界中的所有無明障礙相,就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境界,殊不知這只是自欺欺人的錯誤妄想罷了。所以世尊把修習這一種禪定的修行人,稱為「愚夫所行禪」。
換句話說:修行人不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並且一心一意執著地只想透過禪定的修習,而到達無想滅盡定的境界,這一種禪定就稱為「愚夫所行禪」,這一種禪定是屬於外道的禪定。
修行不如法的二乘人以及諸外道的這種「法執障礙」是非常難以被糾正、被打破的,甚至幾近到了頑固的地步。不管你跟他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法我執」一旦形成,即根深蒂固無法自拔。
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以及緣覺,只要能夠轉進大乘,並且能夠在境界中身體力行、勇猛清淨、永不退轉地實踐清淨的梵行,那麼他們的進步是非常快的。畢竟他們已經歷經了苦修的階段,深知境界無常之理,所以他們的成就自然就會很快。
這也是為什麼世尊如此看重聲聞、緣覺的原因,一直希望「不如是」的二乘人能夠轉入大乘。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改變修行不如法二乘人的「法我執著」呢?只有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即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用說的、用想的,那是完全沒有用的。
原本經文:「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
「云何觀察義禪?謂:(如實觀)人無我自相共相,(如實觀)外道自他俱無性已。(如實)觀法無我彼地相義,(如是次第)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這一句經文在其它的兩種版本翻譯得比較明確。)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什麼是「觀察義禪」呢?(云何觀察義禪?)
大慧!修行人若能夠在境界中如實地觀察什麼是「人無我」以及「法無我」的真實意義,並且能夠如實地觀察所有一切諸外道落入有無兩邊,落入心意識思維妄想的種種邪說邪見,並且能夠永不退轉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如此次第漸次增進,這一種的修行人就稱為「觀察義禪」的修行人。
((如實觀)人無我自相共相,(如實觀)外道自他俱無性已。(如實)觀法無我彼地相義,(如是次第)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
註解:
「云何觀察義禪?」
經文中的「觀察義禪」其中的「義」是指什麼意思呢?
其中的「義」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
經文中的「無我」、「人無我」以及「法無我」等等都是佛性的方便說。並不是其表面文字上「有我」或是「無我」的意思。
修行人如果能夠在境界中如實地以世尊所親証的「佛性」作為依歸,作為修行的準則,並且藉由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慢慢地達到「如實知見」的境界,那麼這一種的修行人,就稱為「觀察義禪」的修行人。
「謂:(如實觀)人無我自相共相(已),(如實觀)外道自他俱無性已。(如實)觀法無我彼地相義,(如是次第)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人若能夠如實地觀察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佛性),並且以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佛性),作為修行的準則,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那麼就一定能夠遠離一切諸外道所造作的種種邪說邪見,如實修行,如是次第漸次增進,最後一定能夠通達「人無我」以及「法無我」的真實義。這一種的修行人,即稱為「觀察義禪」的修行人。
但是根據下面經文中的「攀緣如禪」,可以明確地得知,觀察義禪的修行人,其修行的「次第」是比不上攀緣如禪的修行人,因為觀察義禪的修行人,他們並不能夠真正地了知、通達諸佛如來所說的「無我」(佛性的方便說),他們仍然將「無我」強加分別成「人無我」以及「法無我」,他們這一種的分別即是屬於執著的妄想。
何謂無我?無我這是用來表達第一義諦真如實性的方便之說,真如實性非我非不我,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如果把(無我)執著分為人無我以及法無我,那麼就表示這類修行人,不能夠如實了知(無我)所要表達的真實意義。
「(如實)觀法無我彼地相義,(如是次第)漸次增進。」
經文中的「法無我」要分為體以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法無我」即是在描述佛性。佛性非法非不法、非我非不我。
用:
經文中的「法無我」指的即是在境界中行「如是因」。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可以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原本經文:「云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云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即是)妄想,(於第一義諦)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這一句經文在大乘入楞伽經裏面翻譯得比較明確。)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什麼是「攀緣如禪」呢?(云何攀緣如禪?)
大慧!諸佛如來所說的「人無我」以及「法無我」指的就是「無我」的意思。而並不是說可以把無我分成人無我以及法無我。
修行人如果強將無我分別成人無我以及法無我,那麼這就是屬於虛妄的執著。
(妄想二無我(即是)妄想。)
大慧!修行人若能夠通達、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並且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這一種的修行人就稱為「攀緣如禪」的修行人。
((於第一義諦)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註解:
「云何攀緣如禪?」
在入楞伽經裏面把這一句經文翻譯為「何者觀真如禪?」。
經文中的「如」指的即是「真如」的意思。何謂真如?其所指的即是第一義諦,也就是真如實性、佛性。
經文中的「攀緣如禪」與「觀察義禪」幾乎是相同的,皆是強調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作為依歸、作為修行的準則,這兩種禪的差別只是在於修行「次第」上的不同。
「攀緣如禪」其修行次第,要比「觀察義禪」來得高,事實上,「攀緣如禪」幾乎是指已經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大成就者,因為在經文上有提到「如實處不生妄想」。
「妄想二無我(即是)妄想。」
這一句經文在大乘入楞伽經裏面翻譯為:「若分別無我有二是虛妄念」。
經文中的「二無我」指的即是「人無我」以及「法無我」。但不管是人無我還是法無我,其所描述的皆是「佛性」。
佛性不生不滅、非我非不我。故方便曰「無我」。而並不是其表面文字上「有我」或是「無我」的意思。
經文中的「妄想二無我(即是)妄想」即是在表達:修行人如果強將諸佛如來所說的「無我」分別成「人無我」以及「法無我」,那麼就是屬於執著的妄想。故曰「若分別無我有二是虛妄念」。
因為「無我」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
佛性非一非異、無有任何的差別,所以不可將佛性分別為「人無我」以及「法無我」。
也就是說:人無我以及法無我即是真如實性的同義異名,而無有任何的分別。
在上面經文中所提到的「觀察義禪」的修行人,他們仍然將「無我」(佛性的方便說)分別成「人無我」以及「法無我」,所以他們在修行的次第上是比不上「攀緣如禪」的修行人。
「(於第一義諦)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人如果能夠通達、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並且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那麼這一類的修行人,就稱為「攀緣如禪」的修行人。故曰「(於第一義諦)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從經文中的經義來看,「攀緣如禪」的修行人指的即是:已經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成就者。故曰「(於第一義諦)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然而初成就的菩薩距離佛地還是非常地遙遠,仍然需要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大慈大悲的本願,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待得成就「無量功德」,才可以到達佛地。
「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什麼是「如來禪」呢?(云何如來禪?)
大慧!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其所安住的境界即是「如來禪」。(入如來地)
大慧!諸佛如來成就無量功德,親證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並且慈悲引領一切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如此諸佛如來大成就者的境界,即謂之「如來禪」。
(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註解:
「入如來地。」
經文中的「入如來地」顧名思義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成就的境界。
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入如來地」。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行自覺聖智相。」
這一句經文要分為體以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自覺聖智相」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
用:
經文中的「行自覺聖智相」指的即是:諸佛如來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解脫而得大自在。
「三種樂住。」
經文中的「三種」即是代表著:眾多的意思。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永恒地安住於「如實知見」的境界。
「成辦眾生不思議事。」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慈悲地引領一切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凡夫所行禪, 觀察相義禪,
攀緣如實禪, 如來清淨禪。
譬如日月形, ?(缽)頭摩深嶮,
如虛空火燼, 修行者觀察。
如是種種相, 外道道通禪,
亦復墮聲聞, 及緣覺境界,
捨離彼一切, 則是無所有。
一切剎諸佛, 以不思議手,
一時摩其頂, 隨順入如相。」
「凡夫所行禪,觀察相義禪,攀緣如實禪,如來清淨禪。」
這一句經文在上面都已經解釋過了。
「譬如日月形, ?(缽)頭摩深嶮,
如虛空火燼, 修行者觀察,
如是種種相, 外道道通禪,
亦復墮聲聞, 及緣覺境界,」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那一些修習「凡夫所行禪」的不如法修行人,他們自以為如果修習禪定,達到了「無想滅盡定」的境界,即是到達究竟圓滿的境界。殊不知,他們這種錯誤的認知,只是意識妄想心下的產物,根本是不正確的。
就猶如他們在禪定之中,見到了種種的禪相,例如看到了太陽、月亮、紅蓮華、深谷等等的禪相,就誤以為是真實的,殊不知,不管是哪一種禪相,就好像是虛空火燼一般地如此生滅無常、轉瞬即逝。
(譬如日月形,?(缽)頭摩深嶮(等等禪相),如虛空火燼。)
那一些「凡夫所行禪」的修行人,執著於他們所見到的種種禪相,而久久不肯忘懷,故而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會助長了執著、分別與妄想,而不自知。
所以「凡夫所行禪」的修行人,其所修習的禪定,即是屬於墮入聲聞、緣覺以及諸外道的妄想禪定。這一種的禪定,是無法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修行者(妄想)觀察。(執著)如是種種(禪)相,(如是)外道道通禪,亦復墮聲聞,及緣覺境界。)
注解:
「譬如日月形,?(缽)頭摩深嶮(等等禪相),如虛空火燼(生滅無常)。」
經文中的「?(缽)頭摩」翻譯為:紅蓮華。
經文中的「日月形、?(缽)頭摩、深嶮」等等是指:愚夫所行禪的修行人,在禪定之中見到的種種生滅無常的禪相。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人在禪定之中所見到的種種禪相,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就猶如是虛空火燼一般,轉眼即逝。然而修習外道禪定的人,卻非常執著於這些生滅無常的虛妄「禪相」。
「修行者(妄想)觀察,(執著)如是種種(禪)相,(如是)外道道通禪,亦復墮聲聞,及緣覺境界。」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愚夫所行禪的修行人,非常執著於在禪定之中所見到的種種禪相,修行人如果執著於禪定中的禪相,那麼又如何能夠得到解脫與自在呢?所以這一種的禪定,是屬於外道的妄想禪定。
「捨離彼一切, 則是無所有。
一切剎諸佛, 以不思議手,
一時摩其頂, 隨順入如相。」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修行人若能夠身體力行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不間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不間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捨離一切的貪瞋癡,捨離一切的執著、分別與妄想,捨離一切的無明與障礙,並且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而不再受到外在境界的束縛。
(捨離彼一切,則是無所有。)
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成就者,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一切佛剎的諸佛如來,自然以「不思議手」為其摩頂授記。
(一切剎諸佛,以不思議手,一時摩其頂,隨順入如相。)
註解:
「捨離彼一切,則是無所有。」
這一句經文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
成就的菩薩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絕無迷惑、絕無障礙、絕無煩惱、絕無痛苦,解脫而得大自在。並不是其表面文字上「無所有」的意思。
「一切剎諸佛,以不思議手,一時摩其頂。」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菩薩,諸佛如來自以「不思議手」,為其摩頂授記。
「隨順入如相。」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菩薩,到達了究竟圓滿、如實知見的境界。
「復次,大慧!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離於有無建立誹謗分別。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復次,大慧!為淨煩惱爾炎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原本經文:「復次,大慧!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離於有無,建立誹謗分別。」
「復次,大慧!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等等有無兩邊)。(如是第一義諦真如實性)離於有無,(遠離外道)建立誹謗分別。」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接下來,大慧!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皆是以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佛性)作為核心。
佛性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
(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真如實性)離於有無,(遠離外道)建立誹謗分別。)
註解:
「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
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世尊所說的所有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
佛性是世尊當年所親証的,佛性是的確存在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相信世尊所說的話。
世尊所說之法皆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若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世尊所說之法。
佛性不生不滅、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非有非無、非常非無常。故曰「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真如實性)離於有無,(遠離外道)建立誹謗分別。」
然而所有一切外道所建立的種種立論,皆是屬於心意識思維妄想下的產物,所以一定會落入有無兩邊,根本無法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故曰「如來說法,離於(外道)有無建立誹謗分別」。
佛性無法用文字語言來描述,更無法用意識來體會,所有對於佛性的描述,皆是屬於方便說、方便譬喻。
我們最常看到有關於佛性的「方便說」,例如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淨不垢、不增不減等等文字語言章句,這一些全部都是佛性的「方便說」。
但是我們無法直接利用佛性的方便說,必須要將佛性的「方便說」加以引申之後,才能夠對我們眾生有實際的幫助。加以引申之後的佛性義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
佛性在境界中不可思議大功德力的「表現」,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無邊無量的種種「梵行」,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謂之與佛性「相應」,唯有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才能夠引領我們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可以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各位可千萬不要以為瞭解到佛性義,就等於通達佛性義,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層次。
通達佛性義絕對不是只靠嘴巴說說,或者是腦筋裏隨便胡思亂想就可以通達的,如果不願意在境界中實踐梵行,那麼永遠也沒有通達佛性義的一天。
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是屬於「離一異」的具體表現。
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是屬於「離俱不俱」的具體表現。
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是屬於「離有無非有非無」的具體表現。
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是屬於「離常無常」的具體表現。
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即是屬於「離於外道有無建立誹謗分別」的具體表現。
原本經文:「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
「(如來說法)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眾生)說法。」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結集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等等諸法,並且以這一些諸法為說法的重點,然而諸佛如來所說的這一些諸法,皆是建立在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遠離一切有無兩邊的真如實性之上,如果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諸佛如來所說之法。
(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
大慧!由於所有一切的諸外道,根本沒有諸佛如來所親証「佛性」的概念,所以其所造作的種種立論,最後都會落入有無兩邊,皆是心意識思維妄想下的產物,根本無法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例如:外道所說的勝性、大自在天、無因論、微塵、時節、自性相續等等諸論,皆是屬於不正確的邪說邪見。
(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
註解:
「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
經文中的「真諦」指的即是「第一義諦」。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世尊所說的所有經典皆是以「佛性」作為核心。
佛性是世尊當年所親証的,佛性是的確存在的,我們大家一定要相信世尊所說的話。
經文中的「緣起」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是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若離開了真如實性而另有所說法,那就不是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
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指的即是: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藉由內因與外因經由「因緣和合」而生。內因就是直接存在於佛性上。外因指的即是:已經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這個道理世尊在前面經文中已經有提過了。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所以我們的成就也必須建立在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之上,如果我們修行違反世尊所說的因緣和合,那最後將會是一場空夢。
經文中的「道、滅」是屬於四聖諦「苦、集、滅、道」之中的「滅、道」。其中的「道」指的即是「行如是因」,其中的「滅」指的即是「得如是果」。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如是因」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如是果」指的即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可以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經文中的「解脫」指的即是:證果、成就「如來智慧」的意思。
佛性對於我們眾生有什麼重要性呢?
表現或顯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其體性皆是佛性。換句話說:若是沒有佛性的存在,那麼也就不會有任何境界的存在,以及境界中諸法萬物的存在。
我們眾生之所以會有「生死輪迴」的現象,完全是由於「佛性」存在的緣故,但是我們眾生的「了脫生死」所依靠的仍然是佛性,所以說佛性對於我們眾生,有著絕對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如來說法,以是為首。」
以上經文所提到的「真諦、緣起、道滅、解脫」等等諸法,皆是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然而所有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之法,皆是以諸佛如來所親証的「真如實性」(佛性)作為核心、作為依歸。故曰「如來說法,以是為首」。
「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
由於迷惑的諸外道根本沒有世尊所說「佛性」的概念,所以其所造作的種種立論,最後都會落入有無兩邊,最後都會落入心意識思維的妄想,根本無法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外道所建立的邪說邪見有哪些呢?例如:勝性、大自在天、無因論、微塵、時節、自性相續等等邪說邪見。
然而世尊所說的之法皆是以諸佛如來所親証的真如實性作為依歸,真如實性不生不滅、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與外道所造作的種種邪說邪見,是完全不相同的。故曰「(如來所說之法)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眾生)說法」。
原本經文:「大慧!為淨煩惱爾炎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大慧!為淨(眾生)煩惱爾炎障故,(諸佛如來)譬如商主,次第(為眾生)建立百八句無所有,(期望眾生)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大慈大悲的諸佛如來,就猶如是樂善好施的「商主」一般,善於引領眾生走向正確的菩提覺悟之路。
諸佛如來為了要讓所有一切的眾生清淨「煩惱障」、以及「所知障」,諸佛如來為了要讓所有一切的眾生善於通達、了知「諸乘以及諸地相」有何差別,次第為眾生建立了不可思議的「百八句無所有」。
這「百八句無所有」皆是屬於佛性的「方便說」,諸佛如來希望藉由向眾生演說種種的佛性「方便說」,並且期望所有一切眾生皆能夠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進而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為淨(眾生)煩惱爾炎障故,(諸佛如來)譬如商主,次第(為眾生)建立百八句無所有,(期望眾生)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註解:
「為淨煩惱爾炎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譬如商主。」
經文中的「商主」指的即是:樂善好施的大財主。在這裏比喻為:大慈大悲善用各種善巧方便教化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的諸佛如來。
「為淨(眾生)煩惱爾炎障故。」
經文中的「煩惱爾炎障」即是泛指:所有一切眾生表現在境界中的種種無明障礙。
經文中的「爾炎」是梵語翻譯為:「法智」、「所知」、「境界」等等。「爾炎障」就是「法智障」。
兩種障指的即是煩惱障以及法智障。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真正地斷除這兩種障礙。
「次第(為眾生)建立百八句無所有。」
世尊在前面經文中所提到的「百八句」,全部都是屬於佛性的「方便說」。
世尊所說的「百八句」即是這一部楞伽經的核心,也是所有世尊所說經典的核心。
那要如何才能讓眾生樂信奉行世尊所說的「百八句無所有」呢?這實非易事,而且非常地困難。
雖然眾生根性頑劣、不服教化、不信因果,但是大慈大悲的諸佛菩薩絕對不會放棄任何一位眾生。
經文中的「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是指大慈大悲的諸佛如來,會根據眾生根器的不同,運用各種善巧方便來教化、利益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
經文中的「百八句無所有」全部都是屬於佛性的「方便說」。但是我們無法直接利用佛性的方便說,必須要將佛性的「方便說」加以引申之後,才能夠對我們眾生有實際的幫助。加以引申之後的佛性方便說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
「(期望眾生)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諸佛如來善用各種善巧方便,引領眾生通達、了知「諸乘以及諸地相」有何差別,並且期望眾生皆能夠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而走向正確的菩提之路。
任何的修行方法、修行次第,皆不可以離開良善的因果,行如是因、得如是果,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鐵律,也是其他一切無數佛世界的鐵律。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鎖,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禪。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云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接下來,大慧!有四種禪。是哪四種禪呢?其所指的即是: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
(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
註解:
在這一整段經文裏,世尊提到四種禪。這四種禪即是代表著四種不同的修行境界,也代表著走對路,或者是走錯路。
經文中的「愚夫所行禪」是指「不如是」的修行,也就是愚癡、執著的修行。這種修行方法,是無法有所成就的。
經文中的「觀察義禪」、「攀緣如禪」這兩種是指「當作是」以及「當如是」的修行方法。
這兩種修行的階段、次第,皆是奉行世尊所說的「該如何作?」以及「該作什麼?」,也就是在境界中身體力行地實踐梵行。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行究竟圓滿成就之因,當然就可以得到究竟圓滿成就之果。
行究竟圓滿成就之因指的即是在境界中實踐與佛性相應的清淨梵行,究竟圓滿成就之果指的即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
經文中的「如來禪」則是指已經成就無量功德諸佛如來的不可思議境界。
原本經文:「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鎖,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是名愚夫所行禪。」
「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不能如實)觀人無我性(之真實意義),(執著)自相共相骨鎖,(是)無常、苦、不淨相(之因),(如是以)計著為首。(妄言)如是相不異觀,(妄想)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滅盡定),是名愚夫所行禪。」(這一句經文在大乘入楞伽經裏面翻譯得比較明確。)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什麼是「愚夫所行禪」呢?(云何愚夫所行禪?)
大慧!由於聲聞、緣覺以及諸外道的修行者,根本沒有諸佛如來所親証的真如實性概念,因此他們在觀察到了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的諸法萬物,皆是屬於無常、苦、不淨相等等諸障礙相,他們就執著地認為境界中的這一些障礙之相,就是造成眾生產生無明痛苦的最主要原因。
(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不能如實)觀人無我性(之真實意義),(執著)自相共相骨鎖,(是)無常、苦、不淨相(之因),(如是)計著為首。)
大慧!所以他們尋求外道禪定的幫助,希望能夠去除這一些障礙之相,於是乎他們的外道禪定次第漸漸增勝直到無想滅盡定。
他們在到達了無想滅盡定之後,就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人無我」的境界,就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究竟圓滿的境界。
殊不知,他們完全走錯路了,因而犯下未証言証、未得謂得的大妄語。犯下這一種大妄語的聲聞、緣覺以及諸外道,他們所行的禪,就稱為「愚夫所行禪」。
((妄言)如是相不異觀,(妄想)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滅盡定),是名愚夫所行禪。)
註解:
「云何愚夫所行禪?」
經文中的「愚夫所行禪」顧名思義指的就是:愚夫所行的禪定。
有一些迷惑的眾生以及諸外道,他們認為只要透過禪定的修行,如果到達「無想滅盡定」的境界,那麼其修行就已經到達了究竟圓滿的境界。殊不知,他們這一種天真的認知,是完全錯誤的。
一切諸佛如來之所以為諸佛如來皆是成就「無量功德」所致,所以如欲成就「如來智慧」就只有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因緣具足、功德圓滿」,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其他的路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彼岸。
所以事實上,如欲到達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並非是如天真的外道所想的那般簡單,修行不如法的外道,他們認為只要修習「禪定」能夠到達「無想滅盡定」的境界,就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境界。
殊不知,這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妄想,所以修行不如法的諸外道所修習的「禪定」稱為「愚夫所行禪」。
「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不能如實)觀人無我性(之真實意義),(執著)自相共相骨鎖,(是)無常、苦、不淨相(之因),(如是)計著為首。」
經文中的「骨鎖」意思就是:緊密連接、環環相扣的意思。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不如法的修行人,他們「執著地」認為所有一切表現在境界中生滅無常的諸相,例如無常、苦、不淨等等諸相,都是造成眾生產生無明煩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他們希望透過「禪定」的修習,能夠到達「人無我」的境界。
並且「執著地」認為,唯有透過禪定的修習,才能夠到達「人無我」的境界,也才能夠擺脫境界中種種無明煩惱障礙相的束縛,殊不知,這是完全錯誤的妄想。故曰「計著為首」。
「(妄言)如是相不異觀,(妄想)前後轉進想不除滅(滅盡定),是名愚夫所行禪。」
經文中的「如是相不異觀」指的就是「如是(執著)觀察堅著不捨」。
意思就是:執著地認為唯有透過禪定的修習並且達到「無想滅盡定」的境界,才能夠真正地得到解脫自在,而不再作其他修行的意思。
經文中的「前後轉進想不除滅」即是在表達:外道修習禪定,次第增勝,直到「無想滅盡定」。當然這只是外道的妄想罷了。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不如法的聲聞、緣覺以及諸外道,他們「執著地」認為只要透過禪定的修習,次第漸漸增勝直到「無想滅盡定」,就可以完全地除去境界中的所有無明障礙相,就可以到達究竟圓滿的境界,殊不知這只是自欺欺人的錯誤妄想罷了。所以世尊把修習這一種禪定的修行人,稱為「愚夫所行禪」。
換句話說:修行人不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並且一心一意執著地只想透過禪定的修習,而到達無想滅盡定的境界,這一種禪定就稱為「愚夫所行禪」,這一種禪定是屬於外道的禪定。
修行不如法的二乘人以及諸外道的這種「法執障礙」是非常難以被糾正、被打破的,甚至幾近到了頑固的地步。不管你跟他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法我執」一旦形成,即根深蒂固無法自拔。
修行不如法的聲聞以及緣覺,只要能夠轉進大乘,並且能夠在境界中身體力行、勇猛清淨、永不退轉地實踐清淨的梵行,那麼他們的進步是非常快的。畢竟他們已經歷經了苦修的階段,深知境界無常之理,所以他們的成就自然就會很快。
這也是為什麼世尊如此看重聲聞、緣覺的原因,一直希望「不如是」的二乘人能夠轉入大乘。
那麼該如何才能夠改變修行不如法二乘人的「法我執著」呢?只有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即是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用說的、用想的,那是完全沒有用的。
原本經文:「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
「云何觀察義禪?謂:(如實觀)人無我自相共相,(如實觀)外道自他俱無性已。(如實)觀法無我彼地相義,(如是次第)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這一句經文在其它的兩種版本翻譯得比較明確。)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什麼是「觀察義禪」呢?(云何觀察義禪?)
大慧!修行人若能夠在境界中如實地觀察什麼是「人無我」以及「法無我」的真實意義,並且能夠如實地觀察所有一切諸外道落入有無兩邊,落入心意識思維妄想的種種邪說邪見,並且能夠永不退轉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如此次第漸次增進,這一種的修行人就稱為「觀察義禪」的修行人。
((如實觀)人無我自相共相,(如實觀)外道自他俱無性已。(如實)觀法無我彼地相義,(如是次第)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
註解:
「云何觀察義禪?」
經文中的「觀察義禪」其中的「義」是指什麼意思呢?
其中的「義」指的即是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指的即是佛性。
經文中的「無我」、「人無我」以及「法無我」等等都是佛性的方便說。並不是其表面文字上「有我」或是「無我」的意思。
修行人如果能夠在境界中如實地以世尊所親証的「佛性」作為依歸,作為修行的準則,並且藉由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慢慢地達到「如實知見」的境界,那麼這一種的修行人,就稱為「觀察義禪」的修行人。
「謂:(如實觀)人無我自相共相(已),(如實觀)外道自他俱無性已。(如實)觀法無我彼地相義,(如是次第)漸次增進,是名觀察義禪。」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人若能夠如實地觀察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佛性),並且以世尊所說的「第一義諦」(佛性),作為修行的準則,如實回歸於建立在真如實性之上的正智修行,那麼就一定能夠遠離一切諸外道所造作的種種邪說邪見,如實修行,如是次第漸次增進,最後一定能夠通達「人無我」以及「法無我」的真實義。這一種的修行人,即稱為「觀察義禪」的修行人。
但是根據下面經文中的「攀緣如禪」,可以明確地得知,觀察義禪的修行人,其修行的「次第」是比不上攀緣如禪的修行人,因為觀察義禪的修行人,他們並不能夠真正地了知、通達諸佛如來所說的「無我」(佛性的方便說),他們仍然將「無我」強加分別成「人無我」以及「法無我」,他們這一種的分別即是屬於執著的妄想。
何謂無我?無我這是用來表達第一義諦真如實性的方便之說,真如實性非我非不我,遠離一切有無兩邊,遠離一切諸相,如果把(無我)執著分為人無我以及法無我,那麼就表示這類修行人,不能夠如實了知(無我)所要表達的真實意義。
「(如實)觀法無我彼地相義,(如是次第)漸次增進。」
經文中的「法無我」要分為體以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法無我」即是在描述佛性。佛性非法非不法、非我非不我。
用:
經文中的「法無我」指的即是在境界中行「如是因」。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可以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原本經文:「云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云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即是)妄想,(於第一義諦)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這一句經文在大乘入楞伽經裏面翻譯得比較明確。)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什麼是「攀緣如禪」呢?(云何攀緣如禪?)
大慧!諸佛如來所說的「人無我」以及「法無我」指的就是「無我」的意思。而並不是說可以把無我分成人無我以及法無我。
修行人如果強將無我分別成人無我以及法無我,那麼這就是屬於虛妄的執著。
(妄想二無我(即是)妄想。)
大慧!修行人若能夠通達、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並且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這一種的修行人就稱為「攀緣如禪」的修行人。
((於第一義諦)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註解:
「云何攀緣如禪?」
在入楞伽經裏面把這一句經文翻譯為「何者觀真如禪?」。
經文中的「如」指的即是「真如」的意思。何謂真如?其所指的即是第一義諦,也就是真如實性、佛性。
經文中的「攀緣如禪」與「觀察義禪」幾乎是相同的,皆是強調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作為依歸、作為修行的準則,這兩種禪的差別只是在於修行「次第」上的不同。
「攀緣如禪」其修行次第,要比「觀察義禪」來得高,事實上,「攀緣如禪」幾乎是指已經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大成就者,因為在經文上有提到「如實處不生妄想」。
「妄想二無我(即是)妄想。」
這一句經文在大乘入楞伽經裏面翻譯為:「若分別無我有二是虛妄念」。
經文中的「二無我」指的即是「人無我」以及「法無我」。但不管是人無我還是法無我,其所描述的皆是「佛性」。
佛性不生不滅、非我非不我。故方便曰「無我」。而並不是其表面文字上「有我」或是「無我」的意思。
經文中的「妄想二無我(即是)妄想」即是在表達:修行人如果強將諸佛如來所說的「無我」分別成「人無我」以及「法無我」,那麼就是屬於執著的妄想。故曰「若分別無我有二是虛妄念」。
因為「無我」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
佛性非一非異、無有任何的差別,所以不可將佛性分別為「人無我」以及「法無我」。
也就是說:人無我以及法無我即是真如實性的同義異名,而無有任何的分別。
在上面經文中所提到的「觀察義禪」的修行人,他們仍然將「無我」(佛性的方便說)分別成「人無我」以及「法無我」,所以他們在修行的次第上是比不上「攀緣如禪」的修行人。
「(於第一義諦)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人如果能夠通達、了知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並且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那麼這一類的修行人,就稱為「攀緣如禪」的修行人。故曰「(於第一義諦)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從經文中的經義來看,「攀緣如禪」的修行人指的即是:已經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成就者。故曰「(於第一義諦)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攀緣如禪」。
然而初成就的菩薩距離佛地還是非常地遙遠,仍然需要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不斷地在境界中實踐大慈大悲的本願,不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待得成就「無量功德」,才可以到達佛地。
「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大慧!什麼是「如來禪」呢?(云何如來禪?)
大慧!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其所安住的境界即是「如來禪」。(入如來地)
大慧!諸佛如來成就無量功德,親證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不生不滅、遠離一切諸相的「真如實性」,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並且慈悲引領一切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如此諸佛如來大成就者的境界,即謂之「如來禪」。
(行自覺聖智相、三種樂住,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註解:
「入如來地。」
經文中的「入如來地」顧名思義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成就的境界。
唯有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才能夠「入如來地」。
行如是因,得如是果。唯有在境界中實踐梵行,才能夠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得證、自可解脫、自可得大自在。
「行自覺聖智相。」
這一句經文要分為體以及用兩種解釋。
體:
經文中的「自覺聖智相」指的即是:諸佛如來所親證的「真如實性」。
用:
經文中的「行自覺聖智相」指的即是:諸佛如來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解脫而得大自在。
「三種樂住。」
經文中的「三種」即是代表著:眾多的意思。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永恒地安住於「如實知見」的境界。
「成辦眾生不思議事。」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無量功德的諸佛如來,慈悲地引領一切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凡夫所行禪, 觀察相義禪,
攀緣如實禪, 如來清淨禪。
譬如日月形, ?(缽)頭摩深嶮,
如虛空火燼, 修行者觀察。
如是種種相, 外道道通禪,
亦復墮聲聞, 及緣覺境界,
捨離彼一切, 則是無所有。
一切剎諸佛, 以不思議手,
一時摩其頂, 隨順入如相。」
「凡夫所行禪,觀察相義禪,攀緣如實禪,如來清淨禪。」
這一句經文在上面都已經解釋過了。
「譬如日月形, ?(缽)頭摩深嶮,
如虛空火燼, 修行者觀察,
如是種種相, 外道道通禪,
亦復墮聲聞, 及緣覺境界,」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那一些修習「凡夫所行禪」的不如法修行人,他們自以為如果修習禪定,達到了「無想滅盡定」的境界,即是到達究竟圓滿的境界。殊不知,他們這種錯誤的認知,只是意識妄想心下的產物,根本是不正確的。
就猶如他們在禪定之中,見到了種種的禪相,例如看到了太陽、月亮、紅蓮華、深谷等等的禪相,就誤以為是真實的,殊不知,不管是哪一種禪相,就好像是虛空火燼一般地如此生滅無常、轉瞬即逝。
(譬如日月形,?(缽)頭摩深嶮(等等禪相),如虛空火燼。)
那一些「凡夫所行禪」的修行人,執著於他們所見到的種種禪相,而久久不肯忘懷,故而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會助長了執著、分別與妄想,而不自知。
所以「凡夫所行禪」的修行人,其所修習的禪定,即是屬於墮入聲聞、緣覺以及諸外道的妄想禪定。這一種的禪定,是無法引領眾生走向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修行者(妄想)觀察。(執著)如是種種(禪)相,(如是)外道道通禪,亦復墮聲聞,及緣覺境界。)
注解:
「譬如日月形,?(缽)頭摩深嶮(等等禪相),如虛空火燼(生滅無常)。」
經文中的「?(缽)頭摩」翻譯為:紅蓮華。
經文中的「日月形、?(缽)頭摩、深嶮」等等是指:愚夫所行禪的修行人,在禪定之中見到的種種生滅無常的禪相。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修行人在禪定之中所見到的種種禪相,皆是屬於生滅的、無常的,就猶如是虛空火燼一般,轉眼即逝。然而修習外道禪定的人,卻非常執著於這些生滅無常的虛妄「禪相」。
「修行者(妄想)觀察,(執著)如是種種(禪)相,(如是)外道道通禪,亦復墮聲聞,及緣覺境界。」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愚夫所行禪的修行人,非常執著於在禪定之中所見到的種種禪相,修行人如果執著於禪定中的禪相,那麼又如何能夠得到解脫與自在呢?所以這一種的禪定,是屬於外道的妄想禪定。
「捨離彼一切, 則是無所有。
一切剎諸佛, 以不思議手,
一時摩其頂, 隨順入如相。」
這一句經文其表面的文字意思是:
修行人若能夠身體力行地在境界中實踐清淨的梵行,不間斷地在境界中增長自己的菩提智慧,不間斷地在境界中積功累德,待得因緣具足、功德圓滿,自可捨離一切的貪瞋癡,捨離一切的執著、分別與妄想,捨離一切的無明與障礙,並且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而不再受到外在境界的束縛。
(捨離彼一切,則是無所有。)
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成就者,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一切佛剎的諸佛如來,自然以「不思議手」為其摩頂授記。
(一切剎諸佛,以不思議手,一時摩其頂,隨順入如相。)
註解:
「捨離彼一切,則是無所有。」
這一句經文其所要表達的內涵即是:
成就的菩薩凡面對境界均能夠「如實知見」,清清楚楚、了了然然、明明白白,絕無迷惑、絕無障礙、絕無煩惱、絕無痛苦,解脫而得大自在。並不是其表面文字上「無所有」的意思。
「一切剎諸佛,以不思議手,一時摩其頂。」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菩薩,諸佛如來自以「不思議手」,為其摩頂授記。
「隨順入如相。」
這一句經文即是在表達:成就「因緣具足、功德圓滿」的菩薩,到達了究竟圓滿、如實知見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