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

一個留言板
糟老頭
文章: 302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05, 2021 1:36 pm

念佛

文章 糟老頭 »

我所認知的(念佛法門)
一般所熟知的(念佛),是指稱念[阿彌陀佛]聖號,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法門與一般注重心靈淨化的教法有點不一樣,因此常為他宗行者所垢病
(念佛法門),可分三種
1。念佛法門是源自世尊的教導,一群為生活奔波的在家居士,當時交通不方便,常行走於荒郊野外,曠野中露宿,難免心生恐懼,擔心會遭遇惡人或野獸攻擊,因此,教導他們念佛(六念),只要是思惟佛的圓滿智慧,法的威力功德,欣起效法學習之心,以減少恐懼,穩定情緒,並導向貪瞋痴的止息
2。念佛=[念]是指心念,[佛]是覺,意思是時時保持正念,正知,知道一切法苦空無常,而遠離貪愛,使貪瞋痴不起,這也是四念處修學
3。就是指稱念阿彌陀佛聖號,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前兩種當然很重要,果報也很殊勝,但是,依[藕益大師]開示,若不發願往生,縱使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亦無得生之理,以不順佛願故,因果不相故
第三種,若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暗合道妙,含攝前二種功德,縱然未得三昩,惑業未斷,亦能仰仗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接引往生

南無阿彌陀佛
先念個十年再說

Re: 念佛

文章 先念個十年再說 »

老林
Re: 沒有一顆星星是一直在西方的。為什麼說西方極樂世界?
引言
文章 週二 7月 26, 2022 12:47 pm

十方一切如幻如化

一切諸法悉空如空

本來是無,終究亦無
--------------老林大德
--------------
感謝各位禪宗與凈土宗的混血兒,陪我度過難得的好時光,好時光常是短暫的,下次不知何時再有。
若真相令人覺得苦澀,仍須提起勇氣去承認。
特別感謝藍海千尋大德的用心,致力使台壇更開放,讓正知見清凈水流進來消暑解渴,濟度眾多無明眾生。
-------------

從凈土三經內容有不一致的描述來看,各經典是由不同作者寫出。

那促成他們覺得有必要寫出的動機根源是為何?
這應該是民間信仰的傳說,在比當時更早的千年前,埃及就有太陽神崇拜,當時是埃及國力及法老勢力最強盛的時候。
這信仰也傳到印度許多地區,因此許多古印度人都相信,在太陽神落下來休息的西方,有個眾神居住的安樂國土。
諸多寫經人也如此信仰,再者也受到鄉親們的請托,所以套用佛教的術語,有尊佛鎮守,還住有無數菩薩聲聞天人等,創作出西方極樂世界的故事。

而為了不違背佛法,不讓後世凡夫老是做白日夢癡癡茫茫的妄想,於是設了幾個關卡,目前所知為兩個:

第一關卡,

有經云:(諸佛甚難遇),(佛世難值),能值遇佛出世,是很有福報的大事,跟著佛聽法,有各種殊勝利益,佛恩優惠,而在世尊滅度後不久,就沒這種利益了,所以值佛世跟不值佛世,有很大的差別,現在的佛教徒是無法跟當時的聽法眾生有同等待遇的。
在一些經典提到往生極樂,都是對當時聽法眾生說的,沒說明能適用到佛滅度後的眾生。
例如在阿彌陀佛經及無量壽經,都沒提到世尊滅後阿彌陀佛的接引。
這兩部經的佛接引僅僅適用於當時的聽法眾生。佛後的現代人是不適用,只能當作參考。

第二關卡,

只有觀經就是觀無量壽佛經,有提到佛後的,是唯一現代人能適用的。

觀經不是在正式的法會說的,內容曲折,有興趣的人請自行閱讀。
在觀經中有一位夫人韋提希問佛,未來世眾生如何見到阿彌陀佛,如經云:
(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眾生等。
濁惡不善五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苦所逼。云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
。想於西方。云何作想........)

於是佛教導要如何觀想,觀想極樂世界的種種景象及無量壽佛及觀世音及大勢至菩薩。
甚至於九品往生也包括在觀想內,如經云:(
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
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是名下輩生想。名第十六觀。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總共16觀。
正觀就是正確適當的觀想,
觀想之後,然後呢?佛有說會依此來接引嗎?
根本沒這麼寫,佛說完,大家很歡喜,就說作依這些正觀有殊勝利益,然後大家就離開了。
例如此中品上生觀想:

經文云: (中品上生者。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
不造五逆。無眾過惡。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行者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
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

解釋:
讚歎出家得離眾苦,就是阿彌陀佛讚美此人出家難能可貴,
證明中品上生就是針對出家人所設定的,
此人還沒死亡接近死亡之時,阿彌陀佛就要出現,然後與諸比丘眷屬圍繞著他。
(放金色光至其人所),這所是所在的房屋,
放金色光至他所在的房屋,透到他房間,到處閃耀亮晶晶的黃金光芒。
之後佛還會(演說苦空無常無我),演說當然是給在場的所有人聽,既然來了,不趁機講經說法度眾生,更待何時。

實在沒有那麼容易,
歷史上從沒正式紀錄過哪個凡夫僧死掉前,有金色光出現在他房間。
有傳說,少數的傳說而已。
------------------

以上經文只是正觀觀想而已。
有出家人修得如上描述的好,能保證在死後有佛來接引嗎?
沒有保證。

為什麼不寫有,因為寫經人也不知道,只是教人觀想,觀想是為修行,如此而已,可不是保證,也不確定有佛來接引,

同樣的,經文中的世尊也不保證祂滅度後阿彌陀佛會來接引。
要怎麼保證?阿彌陀佛有獨立自主的權利,祂隨時可以更改任何作為,

這是祂的自由。
所以阿彌陀佛的自由意志,不是其他佛可以掌握.擺布.預測的。
如果做保證,就等同二千多年前的世尊,就可決定阿彌陀佛未來要怎麼做,這當然是不可以的。

所有的決定權,都是在阿彌陀佛,偏偏祂就沒說過一句話要來,誰都不曉得祂的意願動向。

從這關卡可知,縱然是寫故事,寫經人也是很小心,免得損及於佛的威德。
又從以上兩個關卡可知,寫經人並不認為後世凡夫能去的成極樂世界。

---------
其實地球上的人,都面臨兩個關鍵問題,就是他們所期盼的美好世界在哪裏?不知道。什麼時候那裏的至尊大神會來?也不知道。

凈土宗者也不例外,實情就是什麼都不知道,說知道者,有的已迷信到完全不可理喻,妄想執著兼胡言亂語。

聽聽誠實的人怎麼回答:
極樂世界在哪裏?不知道。
佛會不會來接引?不知道。
阿飄
文章: 1043
註冊時間: 週二 12月 28, 2021 8:53 am

Re: 念佛 / 廣欽老和尚

文章 阿飄 »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文章 南無阿彌陀佛 »

阿飄 寫: 週二 7月 26, 2022 2:18 pm https://youtu.be/_VYbmKs13Ys
🙏
老閻

沒有一顆星星是一直在南方的。為什麼說南閻浮提娑婆世界?

文章 老閻 »

「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地藏經》大意(35)
2018-10-10 由 未了的時光 發表于佛教


「閻羅天子」求教——《地藏經》大意(34)

【閻羅王眾讚嘆品第八】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頑固,剛愎自用,不肯聽話。即使接受教訓,也是陽奉陰違,禍到臨頭了,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幾個人能夠真正覺悟,能夠真正徹底了解自己跟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佛家的經典,佛教的教學,總而言之,一句話說清楚的就是把宇宙人生真相給我們說出來。宇宙是生活環境,人生就是本人。這才曉得佛教教學與我們自己關係之密切。所以禪宗常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換句話,這個意思就是佛教教我們,教我們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生活環境。釋迦牟尼佛出現這一生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說出這麼多經典,能事就是如此而已。《般若經》裡面講的「諸法實相」,四十九年說的什麼?就說這個。那我們想一想,我們的習性,這不是本性,這習性,確實『剛強』,確實『難調難伏』。可是諸佛菩薩真正慈悲,他不疲倦也不厭煩,總是時時刻刻來幫助我們。

【是大菩薩。於百千劫。】

這是指時間的長遠。

【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

這是菩薩幫助我們,對我們的願望。

【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

這個『大惡趣』就是指的地獄。

【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

菩薩總是希望我們覺悟。覺悟這樁事情是要靠自己,老師幫不上忙的,老師只能夠指導我們。佛法裡面講修學四個階段,開示悟入,老師對我們的只能做到開示,學生必須要做到悟入。老師給我們講了,我們自己要覺悟。悟了之後要真正去做,這才能入這個境界。悟入,老師對我們幫不上忙的,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曉得的。為什麼有人悟入、有人不能悟入?這個問題經上講得很多很多,向下經文也就是給我們提示出來。:

【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

這就把原因說出來了,這個『結』是結集,不是一生,生生世世累積的這些惡習氣太重了。這些惡習氣障礙了你的信心,換句話說,你就很難開悟了。我們要想真正覺悟,就要在這裡下手。所以佛法教給我們修學,四弘誓願就是修學的四個階段,第一個叫你要發心,發什麼心?發求佛道度眾生的心,先發這個心,實在講度眾生就是要圓滿自度。首先教你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教你把心量拓開,打破自私自利這一個惡習,目標在此,為什麼要發心去度一切眾生?真正的用意是打破自私自利的這個惡習,破這個惡習。這個惡習要不破,念念起心動念都是想到自己,想到我這一個小小的家,這個沒有法子,這個人是決定不能覺悟,諸佛菩薩再有本事,說法再有善巧方便,也不能叫這個人覺悟。為什麼?他惡習執著太重太重了,這沒法子。所以先破除自私自利,我執。然後進一步才能談得上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斷煩惱就是成就德行,我們講的品德,品德的修養,這是德育。然後再學法門,再求學。最後求學圓滿是成佛道。四個過程。

今天大家學佛為什麼不能成就?自私這個惡習不肯打破,念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天天在念,這個眾生我看了就討厭,那一個我看得不順眼,我才不度他,這不行。殊不知這一願就是教我們建立在平等心、清淨心的基礎上,然後再斷煩惱。貪瞋痴慢要斷得乾乾淨淨,這樣聽經就會開悟了。所以你那個悟門是什麼東西堵塞?貪瞋痴慢,自私自利,是非人我,這麼多東西堵塞著,你這個悟門怎麼能開得了?開不了。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常常聽經這就是受佛法的薰陶,這些事情知不知道?知道。雖然知道,不肯去做,貪心還是天天增長,學佛是附帶的,在家裡坐著無聊於是隨便聽聽講經。

如果說有一個地方可以賺錢,賺一百萬,不會再聽經,保險就去了,為什麼?貪心,貪心大過求法的心。試想想是不是事實?如果今天晚上可以賺一百萬,今天晚上有人叫你來聽經,你來不來?這一考就考出來了,那你聽經怎麼會開悟?悟不了。所以這一句經文不能滑口念過,真的是我們的病根,我們不能開悟,不能證入佛菩薩的境界,佛菩薩的境界是什麼?就是得不到佛菩薩那樣自由自在的生活享受,你得不到的原因就是你的惡習氣障礙住了。這個樣才:

【旋出旋入。】

『入』就是入三惡道,『出』就是到人天這個地方來透透空氣,一轉眼就又下去了。

【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這真是麻煩了地藏菩薩,怎麼能對得起地藏菩薩?後面經文是從比喻上說,怕的前面講的我們聽不清楚,不能體會佛說法的義趣,再用比喻說,比喻容易懂,這個比喻就不要講了,經文也不要念了。

【是故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欲生人天中。令受妙樂。】

佛家的教育,佛家的教學,它的目的就是教我們得到真實的快樂,美滿的人生,這個是它教學的目標。自身幸福快樂,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國家富強,天下太平,佛法教學的目標如此而已。怎樣才能達到?佛跟我們講的就是一個迷、一個覺,迷是什麼?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這才有苦,才有災難。如果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了,你起心動念自然端正不邪,你言語造作一定如法,前面所講的各種目標一定圓滿達到。我們仔細想想,這一種教學的方針、手段,真正值得人敬佩。佛絕對不自己想一個方法來教大家,不是的,佛沒有方法,只是把事實真相說明,佛沒有任何一個方法教給我們,他替我們出個主意,出個點子,沒有,佛從來沒有妄念。這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值得我們佩服的地方。

【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如果大家對於事實真相都清楚、都明白了,你離開惡道之後,決定不會造惡,決定不願意再去受這個罪苦。所以佛法確實是教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下面又說了個比喻,說: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

這個人迷路了,遇到一個明白人,請教別人,人家給他指出正路,他就不迷了,這方向道路再不會迷失了。

【逢見他人。復勸莫入。】

你遇到別人也迷了這個路,你也會勸他,這個路不是個好路,這路是錯誤的,是險道,你也會勸別人。我們今天在生活之中,生活是講我們一生,我們的日子過得很辛苦、很煩惱,也知道自己天天在造罪業,這個就是這一生眼前我們迷失了方向,我們迷了路。更重的是生死的道路迷失了,這個覺悟的人就不多了,來生往哪裡去?年輕人這個問題往往忽略了,年歲大的人警覺性比較高了。

(淨空法師:我常跟同學們說,佛法真正有不死的法門,這真的,一點不假。我跟諸位報告的周廣大就是不死,人家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他見到佛來接引他,他告訴他的家人,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來接引,我跟他去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去的,是活著去的。這就說明這個法門是不死的法門,這講的後報,果報。花報?花報是現前,現前是什麼樣結果?不會衰老,不會生病,不老不病,你們要不要?不老不病,你看我這個樣子就行了,我六十六了,都快到七十歲了,我臉上皺紋都沒有。

從前台中李老師講經的時候,他老人家就做榜樣,他九十七歲的時候往生,往生前兩個星期還在台上講經,那個晚年最後一、二年是食物中毒,身體衰老。九十五歲不拄拐杖,不要人攙扶,跟壯年人一樣,說話的音聲洪亮,不需要麥克風,在台中慈光講堂講經,馬路上可以聽得到,他那個大門外就是馬路。這是作證轉,這可以給你們做證明。所以這個法門教給我們不老、不病、不死,這麼好的這一種方法、學術,你看多少人誤會,不肯接受、不肯學習,就完了。所以如果你真正相信,真正發心學習,你一定得到。

可是你首先要把心量拓開,念念為自己是得不到的。念念為自己會老,也會生病,也會死,也會輪迴,自私自利是輪迴心。把心量拓開,包含宇宙,包容一切眾生,心量拓開,貪瞋痴慢統統放下。放下,你說那我什麼都沒有了,怎麼辦?這是你今天為什麼不肯放下的原因,是你不了解事實真相。我們中國術語常講「捨得」,捨得是佛門的術語,你真正肯舍才有得,你不舍你什麼都得不到,這是真的!統統都放下了,你什麼都不缺乏。現代這個社會常常有一句話說,心想事成,你的一想,事情就圓滿了,你看這多自在。這個是一定要舍才能夠得,不舍就求不得苦。你有求,求不得;你肯舍,是有求必應,沒有一樣求不得的。

不但佛經裡面講這個意思講得非常之透徹,講得圓滿,《了凡四訓》裡面就講得很清楚。求長壽得長壽,求富貴得富貴,連求成佛、作菩薩都能夠得到,何況世間的小事,哪有求不得的?要懂理論、要懂方法,如理如法,有求必應。違背了道理,違背了方式,你所求就不如意了,這個要懂得。底下經文註解,我想諸位同修看看就可以了。)

底下一段講修善的人家得到鬼神的擁護。這個鬼神與我們的感應有兩種,也正如同佛菩薩給我們的感應一樣,一種是明顯的感應,或者我們見到、我們聽到、覺察到了,這叫顯應,這個事情我們也常常聽到。另外一種是我們覺察不到的,這個感應叫冥應,冥應比顯應還要多,我們講暗中保佑,冥冥當中保佑你。顯應裡面有的見到佛菩薩形像的,有的聞到異香的,有見光或者見到其他瑞相的,這個我們在外面常常接觸大眾,時有所聞。而是以聞到異香比較上占多數,特別是家裡面不燒香的時候,我們在讀經,或者我們在念佛,忽然有一陣異香,往往時間很長,長達三分鐘、五分鐘,那就絕對不是錯覺。同時還有很多人在一起都聞到的,有時我們在外面散步,那根本就不可能,人家燒香那個香菸會散布到這個地方,這不可能的,也能聞到非常濃烈的異香,聞所未聞的。這些都是感應。

這些異香絕大多數都是這些天龍鬼神、這些善神看到我們心正行正,他看到歡喜,在一旁邊合掌致敬,跟我們打招呼,我們見不到他,沒有覺察他,他身上放的香氣我們聞到,絕大多數是這種情形。所以我們遇到了,不要生歡喜心,不要覺得我的功夫不錯,你看看鬼神都對我致敬。你這一念傲慢心起來,下一次鬼神再不理你了,為什麼?貢高我慢。才得一點點感應,煩惱七情五欲,煩惱起現行,功夫馬上就退轉。所以諸佛菩薩為什麼不是用明顯的常常來勉勵你?你受不了。一看到佛像、見到瑞相的時候,貢高我慢,我修行功夫不錯,你們都不如我。所以佛菩薩實在是慈悲,看到你受不了,不能明顯跟你往來,這是暗中保佑你。

這一段就是說這個事情,但是裡面所講的「懸旛」、「懸蓋」,「旛」講了,「蓋」在這裡補出來,蓋是防止污染的。寶蓋在佛菩薩頭頂上就像傘蓋一樣,它不是遮太陽也不是遮雨的,防止灰塵,防止落下來灰塵的染污。我們就曉得,傘蓋真正的意思是要防止我們心地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要想真正做到,佛說得很多,孔老夫子也給我們講得很明白,果然能夠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這就是傘蓋,這個就是防止污染。

所以做一個現代人,對於現代的社會發生的事情不能不知道,那每一天報紙看個大標題就好了,下頭都不要看,下面是污染,不可以看。電視可以看看新聞廣播,我看除了新聞廣播,其他也統統都是污染。實在講真正修道人,最好不要看報紙、不要看電視。為什麼?世間事情知道得多不是好事情。古人常說,「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何必跟人家往來,往來的人多是非就多,知道的事情多煩惱就多。所以我什麼都不知道,每一天天下太平,什麼事都沒有,這個心多快樂、多愉快!每一天問我,沒事,天下太平。這樣好!所以那個電視、收音機、報紙都不是好東西。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心地清淨,非常重要。心清淨了,身就清淨,身心清淨,百病不生!

現在都講求營養,講求進補,什麼最營養?什麼最補?清淨的快樂是最高的補品。你能在這一生當中身心清淨,快快樂樂,你想想看這個人怎麼會老?怎麼會有病?不可能的!所以說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什麼樣的補品都不需要。補品,說老實話,都是毒藥,哪裡是補品!是加速你老化、病化,加速你壽命的終了,不是好東西。這是蓋的意思要知道,蓋是污染的防止。

「香華」也是表法的,「香」表性,表戒定真香,表這個意思。所以香,燃香一支就夠了,特別是現代這個社會,我們居住的,幾乎在台灣都是公寓大樓,房屋都不高,香燒多了空氣污染,不好。好香一支就夠了,不燒香也行,擺個香爐,看到這個,我們曉得表法,教育的意義就達到,不一定要燃香。所以要懂得佛教所有一切設施全是表法,就是教學的目的,用這些道具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叫我們不要忘掉,知道這個意義就好。寺院道場,因為它要做給大家看的,提醒大家,這個形式就要了。家庭裡面自己念念都能提起警覺,用不著,家裡房舍不太大,不必再污染了。要曉得這個意義,學佛要重實質不重形式,這些都是形式,道場要重形式,因為接引大眾,自己修行不必重視這些形式,這個要知道的。

所以這是供養佛菩薩形像,或者是讀經燒香。讀經有兩種讀法,前面都說過了,一種是修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一種就是檢點自己的過失,對照自己的心行,依教奉行,斷惡修善,這個讀經是真正得利益。所以我們早晚課誦,早課是提醒自己,今天一天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不要忘掉佛菩薩對我們的教訓,這是早課。晚課是反省,我今天一天佛菩薩對我教訓,我有沒有做到?早晚課的功德無量無邊。如果不知道反省、不知道檢點,以為每一天把經典跟佛菩薩面前念一遍,他就歡喜了,那錯了,完全錯了。佛菩薩泥塑木雕,就不是泥塑木雕的,他也不要聽你的。

今天許許多多做早晚課同修不知道這個意思,所以那個早晚課叫白念了。我說老實話,不但沒有好處,還有罪過,什麼罪過?騙佛菩薩。佛菩薩又不在面前,泥塑木雕的形像你都忍心早晨騙他一次,晚上又騙他一次,還要天天騙,這個罪過就大了。真的人在,騙騙他還情有可原,泥塑木雕的形像都忍心去欺騙它,我們想想,那個前途不在三惡道在哪裡?

(文據:聖一法師《地藏經講記》;淨空法師《地藏經》大意講座)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6bvvrjl.html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文章 南無阿彌陀佛 »

🙏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文章 南無阿彌陀佛 »

🙏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文章 南無阿彌陀佛 »

🙏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文章 南無阿彌陀佛 »

🙏
永明

Re: 念佛

文章 永明 »

宗鏡錄卷第九十一

慧日永明寺主智覺禪師延壽集

夫凡聖之道。同一法身。彼此俱亡。物我咸絕。則心內無得。身外無餘。如何起應化之身。攝機宜之眾。

答。只為眾生不了自他唯心。橫生彼此。若自達真空。則諸佛終不出世。菩薩亦無功夫。

古德問云。若言自他俱是自心現。離心無實我人者。諸佛亦見有眾生。豈可有妄心未盡耶。

答。諸佛見有眾生。俱是緣生幻有。不知謂實有我。所以造業受報。枉有輪迴。此由無實我。感諸佛慈悲。若實有我。非是妄有者。諸佛何故妄救眾生。以我實有。不可救故。今為救者。定知無我。妄計有也。故知眾生不離佛果。迷不覺知。華嚴經頌云。佛身非是化。亦復非非化。於無化法中。示有變化形。古釋云。此則依真起化。真化各有二義。初真中二者。一不變義。雖化而常湛然。則佛身非是化也。二隨緣義。謂不守自性。無不現時。則亦復非非化也。化中二者。一無體即空義。謂攬緣無性故。則於無化法中也。二從緣幻有義。則示有變化形也。以隨緣幻有。不異不變體空。是故現化紛然。未甞不寂。真性湛然。未曾不化。若不達此理。自尚未度。焉能化他。又以無緣慈。如石吸鐵。豈分能所之化。以同體悲。猶若虛空。誰見自他之身。故先德云。窮源莫二執迹多端。謂若據本以討源。則千途無異轍。若三江之浩渺。並源出於岷山也。乃窮源莫二若執迹多端。則據末以適本。不知多端是應迹耳。故光明覺品頌云。一身為無量。無量復為一。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此身無所從。亦無所積聚。眾生分別故。見佛種種身。即其義也。但是一法身。義分二三四五乃至十身。且如說五身者。叡公維摩疏釋云。所謂法性生身。亦言功德法身。變化法身。實相法身。虛空法身。詳而辯之。一法身也。何者。言其生。則本之法性。故曰法性生身。推其因。則是功德所成。故言功德法身。就其應。則無感不形。則是變化法身。稱其大。則彌綸虛空。所謂虛空法身。語其妙。則無相無為。故曰實相法身。故知一體不動。名逐緣分矣。故云同時異處。決是多身。而是一身全現。故非多矣。其猶一月。一剎那中百川齊現。皆即一即多。又普現故非一。一月故非多。如智幢菩薩偈云。譬如淨滿月。普現一切水。影像雖無量。本月未曾二。是也。又經頌云。如來清淨妙法身。一切三界無倫疋。以出世間言語道。其性非有非無故。雖無所依無不往。雖無不至而不去。如空中劃夢所見。當於佛體如是觀。由非真非應。非一非多故。不可作真應一多等思也。故光明覺品頌云。佛見無生超戲論。非是蘊處差別法。故難思也。又云。皆是自他相作之身。能所共成之化。自他相作者。如華嚴經云。此菩薩能隨眾生心之所樂。能以自身。作國土身。眾生身。業報身。聲聞身。緣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法身。智身。虛空身。此即自作他也。又隨眾生心之所樂。能以眾生身作自身。即他作自也。能所共成者。若無所化之機。則無能化之跡。又若無所應之身。亦無能感之事。自他能所。非一非異。緣起相由。成茲密旨。然緣起相由者。皆是自心為緣。終無心外法。能與心為緣。所以古德云。十方諸佛。皆我本師海印頓現。且法華分身。有多淨土。如來。何不指己淨土。而令別往彌陀妙喜。思之。故知賢首彌陀等佛。皆本師矣。復何怪哉。言賢首者。即壽量品中。過百萬阿僧祇剎。最後勝蓮華世界之如來也。經中偈云。或見蓮華勝妙剎。賢首如來住其中。若此不是歎本師者。說他如來在他國土。為何用耶。且如總持教中。亦說三十七尊。皆遮那一佛所現。謂毘盧遮那如來。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從四智流出四如來。謂大圓鏡智。流出東方阿閦如來。平等性智。流出南方寶生如來。妙觀察智。流出西方無量壽如來。成所作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法界清淨智。即自當毘盧遮那如來。


東南西北,菩薩不動地還見地球自轉不?!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