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非有非無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無相=非有亦非無

文章 次草 »

輕舟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5:07 pm
次草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2:37 am
輕舟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12:01 am
次草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8:02 pm
輕舟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4:34 pm
次草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3:41 pm
輕舟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3:09 pm
次草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4:30 am 非有非無=非相對有無也非絕對有無

有怎麼會變有無
【非有非無=非相對有無也非絕對有無】是指同義變形句。
不是相對,也不是絕對
畢竟空是那種無
佛法說諸法有十八種空,名相理義有種種有無之說,但最後都歸於【但有言說,皆無實義】,哪句是真的?
絕對與絕待有何差別
應該是方言時代用字不同一樣意思。

【絕對、絕待】都有滅絕相對法的意思。
所以絕對無怎麼會錯
萬事在起心
心若不強分別,而生愛憎
平等心處世
何來生有無之念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絕對無還有個絕對無的認知,認知是意識上的事情,這種認知就是龜毛免角論,不是佛法要人悟的事情。
凡意識上會得的,都不達佛法圓滿之旨。
如六祖曰: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

有禪師曰:如何是佛法大意?
有僧道:直繞將來亦無著處。
試問:這僧會什麼?若會無著,則著【無著】,若不會無著,又怎說【直繞將來亦無著處】?
我說看生心處
不然自心怎麼平靜
禪宗為何說起心動念
前面說彼師猶存見知
結果變成志常猶存見知
討論都沒個結論
今天又舉不見一法存無見
論法要有頭有尾
絕對無怎會有絕對無的念頭
用無來刁難無
用空來刁難空
反而使自己沒完沒了
論說絕待是成立的
不是在絕待文字又作文章
頭上安頭的是誰
文章要看的多
真看懂了
怎會被問倒
輕舟
文章: 143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Re: 無相=非有亦非無

文章 輕舟 »

次草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8:59 pm
輕舟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5:07 pm
次草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2:37 am
輕舟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12:01 am
次草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8:02 pm
輕舟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4:34 pm
次草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3:41 pm
輕舟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3:09 pm
次草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4:30 am 非有非無=非相對有無也非絕對有無

有怎麼會變有無
【非有非無=非相對有無也非絕對有無】是指同義變形句。
不是相對,也不是絕對
畢竟空是那種無
佛法說諸法有十八種空,名相理義有種種有無之說,但最後都歸於【但有言說,皆無實義】,哪句是真的?
絕對與絕待有何差別
應該是方言時代用字不同一樣意思。

【絕對、絕待】都有滅絕相對法的意思。
所以絕對無怎麼會錯
萬事在起心
心若不強分別,而生愛憎
平等心處世
何來生有無之念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絕對無還有個絕對無的認知,認知是意識上的事情,這種認知就是龜毛免角論,不是佛法要人悟的事情。
凡意識上會得的,都不達佛法圓滿之旨。
如六祖曰: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

有禪師曰:如何是佛法大意?
有僧道:直繞將來亦無著處。
試問:這僧會什麼?若會無著,則著【無著】,若不會無著,又怎說【直繞將來亦無著處】?
我說看生心處
不然自心怎麼平靜
禪宗為何說起心動念
前面說彼師猶存見知
結果變成志常猶存見知
討論都沒個結論
今天又舉不見一法存無見
論法要有頭有尾
絕對無怎會有絕對無的念頭
用無來刁難無
用空來刁難空
反而使自己沒完沒了
論說絕待是成立的
不是在絕待文字又作文章
頭上安頭的是誰
文章要看的多
真看懂了
怎會被問倒
我何時用無刁難無,用空刁難空?

又什麼時候:
{前面說彼師猶存見知
結果變成志常猶存見知
討論都沒個結論
今天又舉不見一法存無見}?如果有興趣可以分開聊。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無相=非有亦非無

文章 次草 »

輕舟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9:24 pm
次草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8:59 pm
輕舟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5:07 pm
次草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2:37 am
輕舟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12:01 am
次草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8:02 pm
輕舟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4:34 pm
次草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3:41 pm
輕舟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3:09 pm
次草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4:30 am 非有非無=非相對有無也非絕對有無

有怎麼會變有無
【非有非無=非相對有無也非絕對有無】是指同義變形句。
不是相對,也不是絕對
畢竟空是那種無
佛法說諸法有十八種空,名相理義有種種有無之說,但最後都歸於【但有言說,皆無實義】,哪句是真的?
絕對與絕待有何差別
應該是方言時代用字不同一樣意思。

【絕對、絕待】都有滅絕相對法的意思。
所以絕對無怎麼會錯
萬事在起心
心若不強分別,而生愛憎
平等心處世
何來生有無之念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絕對無還有個絕對無的認知,認知是意識上的事情,這種認知就是龜毛免角論,不是佛法要人悟的事情。
凡意識上會得的,都不達佛法圓滿之旨。
如六祖曰: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

有禪師曰:如何是佛法大意?
有僧道:直繞將來亦無著處。
試問:這僧會什麼?若會無著,則著【無著】,若不會無著,又怎說【直繞將來亦無著處】?
我說看生心處
不然自心怎麼平靜
禪宗為何說起心動念
前面說彼師猶存見知
結果變成志常猶存見知
討論都沒個結論
今天又舉不見一法存無見
論法要有頭有尾
絕對無怎會有絕對無的念頭
用無來刁難無
用空來刁難空
反而使自己沒完沒了
論說絕待是成立的
不是在絕待文字又作文章
頭上安頭的是誰
文章要看的多
真看懂了
怎會被問倒
我何時用無刁難無,用空刁難空?

又什麼時候:
{前面說彼師猶存見知
結果變成志常猶存見知
討論都沒個結論
今天又舉不見一法存無見}?如果有興趣可以分開聊。
如果您能有頭又尾
那當然是好事
其他就看往後的行事了
輕舟
文章: 143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Re: 無相=非有亦非無

文章 輕舟 »

次草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10:56 pm
輕舟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9:24 pm
次草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8:59 pm
輕舟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5:07 pm
次草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2:37 am
輕舟 寫: 週四 9月 08, 2022 12:01 am
次草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8:02 pm
輕舟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4:34 pm
次草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3:41 pm
輕舟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3:09 pm
次草 寫: 週三 9月 07, 2022 4:30 am 非有非無=非相對有無也非絕對有無

有怎麼會變有無
【非有非無=非相對有無也非絕對有無】是指同義變形句。
不是相對,也不是絕對
畢竟空是那種無
佛法說諸法有十八種空,名相理義有種種有無之說,但最後都歸於【但有言說,皆無實義】,哪句是真的?
絕對與絕待有何差別
應該是方言時代用字不同一樣意思。

【絕對、絕待】都有滅絕相對法的意思。
所以絕對無怎麼會錯
萬事在起心
心若不強分別,而生愛憎
平等心處世
何來生有無之念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絕對無還有個絕對無的認知,認知是意識上的事情,這種認知就是龜毛免角論,不是佛法要人悟的事情。
凡意識上會得的,都不達佛法圓滿之旨。
如六祖曰:
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

有禪師曰:如何是佛法大意?
有僧道:直繞將來亦無著處。
試問:這僧會什麼?若會無著,則著【無著】,若不會無著,又怎說【直繞將來亦無著處】?
我說看生心處
不然自心怎麼平靜
禪宗為何說起心動念
前面說彼師猶存見知
結果變成志常猶存見知
討論都沒個結論
今天又舉不見一法存無見
論法要有頭有尾
絕對無怎會有絕對無的念頭
用無來刁難無
用空來刁難空
反而使自己沒完沒了
論說絕待是成立的
不是在絕待文字又作文章
頭上安頭的是誰
文章要看的多
真看懂了
怎會被問倒
我何時用無刁難無,用空刁難空?

又什麼時候:
{前面說彼師猶存見知
結果變成志常猶存見知
討論都沒個結論
今天又舉不見一法存無見}?如果有興趣可以分開聊。
如果您能有頭又尾
那當然是好事
其他就看往後的行事了
有頭有尾要看人,有時候說到問題點時就是結尾了,有時候論戰不停都結不了尾。
逍遙
文章: 608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無相=非有亦非無

文章 逍遙 »

談談什麼是相對,什麼是絕對
1.手上有一個冰淇淋--有
2.手上沒有一個冰淇淋--無
答案只有上面二擇一,1或是2
沒有其他解答--包括非有非無也不是答案
因為--非有非無--那到底手上有沒有冰淇淋?
此時,這個有跟無--就是相對的
而非相對,不是相對--這個就是絕對

為何冰淇淋(相)只能是相對(有或無二擇一)?
沒有其他解答?
這是因為--是從冰淇淋(相)的角度出發
主角是冰淇淋(相)
談論的是冰淇淋(相)
而所有世間相(冰淇淋,蘋果,花草樹木,山河大地,人的念頭,識,五蘊)---都只能是相對的
有好處就會有壞處
有正面就會有反面
這是所有相的特質,特色
也就是說--這世界沒有完美無缺的相,絕對的相
若有的話--般若可以收起來了
逍遙
文章: 608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無相=非有亦非無

文章 逍遙 »

為何冰淇淋(相)只能是相對(有或無二擇一)?
沒有其他解答?
====================================
從相的角度來分析
注定了只能落入相對(二元)
其實--佛法特殊於世界其他宗教
佛法還多了一個角度來分析--從性的角度
也就是般若的角度

從性的角度出發
觀察,思考,論點,都迴異於從相的角度出發
例如--這朵花不開不謝
因為
--花開不是永遠的花開,花謝不是永遠的花謝
--花開不是100%的花開(開中帶謝),花謝不是100%的花謝(謝中帶開)
故稱--不開不謝

從相的角度--花有開有謝
從性的角度--花不開不謝
這就是--觀察,思考,論點,都迴異於從相的角度出發
逍遙
文章: 608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無相=非有亦非無

文章 逍遙 »

從性的角度--花不開不謝
====================
從性的角度
我們可以不再落入--開或謝--的二擇一中(二元中)
因為這兩個--都被不字否定了
所以其實--性就是一種絕對
因為性根本不在相裡面討論
從一開始--它就是離相的
不在二元中--那當然就是絕對了

以上--是一開始--從性的角度來論述的方式
當然--後面還會有更進一步--如何回歸,跟相再次融合的問題
因為不管是從性的角度,還是相的角度
終究說的同一個東西(冰淇淋)
兩者會有再次融合的問題
不過那是後話了
輕舟
文章: 143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9:46 pm

Re: 無相=非有亦非無

文章 輕舟 »

世間一切言語思維現象運動都脫離不了二元,因為人的大腦運作、看見、創造、思維與理解的就是二元的東西,在二元中產生一切現象、言語、思維、活動。
—————————————————
富褸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
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
。同業相纏,合離成化。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
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囉藍、遏蒲曇
等。胎卵濕化,隨其所應,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沈,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
楞嚴經這段充滿了二元相生的現象。

佛法也不是叫人超越二元,沒有超越二元的東西,而是叫人在二元的世界中活在天真自在的解脫道上,偈曰:蓮花出泥而不染,或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都是這個意思。

然而,也不是有個解脫道要人會,而是一切本來就在解脫道上,只是沒認識到而已,只是人以為自己被什麼束縛,分別樂是解脫,苦是束縛,這以為及分別就叫覺明,故說明妄非他,覺明為咎;,以為這個以為那個就叫妄想,妄想不斷就以為自己心不靜,然後又二元的想求靜,就以為在六道受苦輪迴,其實都是以為,故曰如夢幻泡影。

如夢幻泡影錯了嗎?這又是以為了。
Viirya
文章: 316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無相=非有亦非無

文章 Viirya »

從楞伽經的角度
有無非有非無皆是虛妄分別的結果
人必須透過識去了別解析
而所了別解析的標的卻都是因緣和合所成之物.剎那剎那變化不羈
而經識了別解析產生的無非是相

並說這些相如水中月等喻
說這些是為引導學者更深的內觀
體驗體會無相的狀態或境界.五法中的如如

另無量義經 不就說 無相無不相?
諸佛菩薩都非常清楚自身的心性本貌
並在這樣的清淨無瑕的狀態下發揮正智弘法利生
怪道1412

Re: 無相=非有亦非無

文章 怪道1412 »

心王唯緣境的總相不緣別相,心所可緣總別相,這是大小乘的共義。如緣花,了別這是花,這是心王的作用;如進而了知這是什麼花,花上有些什麼顏色,開得怎麼樣,這都是心所的作用。別不離總,所以心所不但緣別,亦能緣總。小乘的正理、顯宗、入論都說:「識唯能總取境相,非能取境相差別,若能分別差別,即名心所」。大乘的中邊、瑜伽、顯揚等諸論,亦皆說:「心唯取總相,心所取總別二」。所以應以此為正義。(演培法師,俱舍論頌講記)

////
五蘊,識,心王,受,想,行,心所,無量義經云:諦觀一切諸法(即五蘊),新新生滅,念念不住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