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賴耶識非如勝性轉為大等(講識性、個別性、生滅),識性虛妄,猶如空華怪道1412 寫: ↑週六 10月 29, 2022 9:28 am 數論派立二十五諦,以本性作為第一諦,稱為自性諦。又稱原質、冥性、冥諦、冥態(梵tamas)、勝因(梵pradhāna)、勝性。本性為神我所受用,能生中間二十三諦(覺、我慢、五知根、心根、五作根、五唯、五大),為世間一切變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一切現象生成的原因。
自在黑《數論頌》第二十一頌記載:
神我(與自性結合)是為了注視(自性),自性(與神我結合)是為了(神我)獨存。二者的結合就如同跛者與盲者(的結合)一樣。(世界的)創造由此產生。
外執云:三德冥性,將起轉變,名為勝性(梵),轉為大等二十三諦,具如前敘。彼雖計有因果,而體定一是常。此遮僧佉計為勝性。即自性體起用,名「勝性」。此阿賴耶與諸法果不一不異,且對彼說體性異故。(成唯識論述記)
////
阿賴耶識並非如同勝性(可)轉化為大等,如此...這般?!
這樣是說不清楚的
論的重點是佛說阿賴耶識並不像外道所說落入斷常之見
簡單說
外道論仍不出三界
佛教不同,能免於三界輪迴
這是最大的差別
至於道家能否出三界
老子是否獨覺,另當別論
數論派的勝性轉為大等
在佛教認為不能出三界
這是共識
所以不管他的名相如何
都是不了義
但是世人要超越其最高境界也是很難
那就不在話下
目前的重點是對經論內容的了解
非如勝性轉為大等
無非是要人認清佛說與外道說不同
不是數論派怎麼了解數論派
還有外道六十二見
這也是要學習了解的
學這些當然有利自心免於落入
所以討論佛法
必需虛心學習
從前人處吸取有幫助的觀點
好吃懶做的絕對坐以待斃
因為煩惱無情
缺少覺知力就是自己招感苦果的主因
誰知更有人以缺少覺知力而自傲
世間顛倒就是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