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十住心」的判教論---楊曾文
https://ppfocus.com/0/cu690cb9d.html
(二)以「十住心」判釋佛教,將真言密教奉爲最高佛法
空海在《十住心論》中包括日本流傳的各宗在內的全部佛法,分爲十個層次,稱「十住心」。「住心」二字原取自《大日經·入真言門住心品》,原意是在接受「菩提心爲因,悲爲根本,方便爲究竟」的前提下,契入相應的心地修行,以期最後通過真言法門達到解脫。空海既以「住心」二字表述密教修行者所應經歷的次第和心境——「住心次第」,也用以表達「顯、密二教差別」。這十個階次是:異生羝羊心、愚童持齋心、嬰童無畏心、唯蘊無我心、拔業因種心、他緣大乘心、覺心不生心、一道無爲心、極無自性心、祕密莊嚴心。
1.異生羝羊心,指不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及其心境。
異生是凡夫,羝羊是公羊。《十住心論》所謂「凡夫不知善惡之迷心,愚者不知因果之妄執。我我所執,常懷胸臆;虛妄分別,鎮蘊心意。逐陽焰而渴愛,拂華燭而燒身。」是說不信奉任何宗教、道德的衆生,不知道善惡因果報應,經常懷著對自身及自己的一切的執著,不斷地思慮著是非、美醜、得失等,不能正確分辨真假,好象在野地有人以爲遠處陽炎是河便去找水喝,飛蛾撲燈被燒身一樣。他們不奉佛法,甚至連世俗社會遵守的儒家道德也不信守,「不忠不孝,無義無慈。五常(按:仁義禮智信)不能羅網,三乘不得牢籠,祖習邪師,依憑邪教」。經常偷盜、邪淫、誹謗、傷害生命,作種種罪惡。空海說這種衆生只知吃飯,生育後代,像草原上的公羊「但念水草及淫慾事,余無所知」。
他在解釋中,對佛教的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癡)和善惡因果報應等基本教義作了介紹,強調生前作惡在死後將受惡報,或下地獄,或生爲畜生等。空海還比較詳細地對佛教的世界生成說、五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外道等作了介紹。
空海寫這一部分,恐怕也有向尚未信奉佛教的人宣傳佛教善惡因果報應的道理,引導他們接近佛教,進而信奉佛教的用意。
2.愚童持齋心,指已經信奉佛教的人修持五戒、十善,相當佛教五乘中的「人乘」;也包括接受世間儒教倫理,奉行五常的人及其心境。
對此,《十住心論》概括說:「初信因果,漸諾罪福,孝於親親,竭忠國主。不及之善生,探湯之惡休。內外三歸,從此而發。人天十善,因是修行。」空海在釋文中對佛教的三歸依(歸依佛、法、僧,正式信奉佛教)、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八戒(五戒外加不坐高廣大牀,不觀聽伎樂和不穿薰香衣,過午不食)、十善等作詳細介紹。奉佛居士在特定日期奉行八戒,稱持八關齋戒,簡稱「持齋」。釋文最後還對國王如何以「正理」治理天下進行說明,引《金光明經》指出國王應做到:「一者,不放逸,親近有德;二者,正信聽受是經;三者,犯王法,正法治擯。」又對佛教傳說中理想的君王――轉輪聖王進行介紹。《祕藏寶鑰》說:「王者及民,必行五戒十善,得生人中。未有棄此能得。前生修善,今生得人。此生不修,還墮三途(按:地獄、餓鬼、畜生)。」是說修此五戒十善,來生可以得到好的報應,再生爲人。可見,空海講的第二心,相當於佛教「五乘」的「人乘」。
空海這裡,又更深入一步地引導人們信奉佛法,修持五戒、十善,甚至有意以佛教傳說中的理想君主的模式奉勸國主以「正法」治國。從中可窺見他蘊藏在文字中的現實用意。
3.嬰童無畏心,既指佛教五乘中的「天乘」,也指相信修持禪定可以生到天界的「外道」。
《十住心論》說:「至如護戒生天堂,修善脫地獄,惡下之心稍發,欣上之願初起。於是求歸依彼天龍,盡虔誠此神鬼(此二者指外道),仰拔苦悲,祈與樂眄……三途苦果,畢前因出;四禪樂報,感今緣升。因果不可不信,罪福不可不慎。……嬰童據初心得名,無畏約脫縛樹稱。」是說因相信修五戒十善死後可以免下地獄而生天堂,便產生厭離世間,願生天界的想法,勤於修善持戒,後世可以避免輪迴三惡途(地獄、餓鬼、畜生)的惡果;如果修四禪(四靜慮)死後可以生有色天。勸人相信因果、罪福業報。以嬰童比喻初發心歸依佛教者,而說相信死後可以生天便可感到無畏。
這裡所說不僅指修持佛教,也包括外道。印度外道有數論外道、聲論外道、勝論外道、時論外道等。說如果相信天、大天、自在天等,於是歸依,供養和修持各種禪定,死後可以生到天界。空海在釋文中對佛教所說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諸天、印度的十六種外道以及各種禪定等,也作了介紹。《祕藏寶鑰》特別強調這一心是就外道而說的,謂「嬰童無畏心者,外道厭人凡夫,欣天之心也」。
空海在此說明以修善追求生天比修善生人間,更進一步。並且從論這一心開始,在釋文的最後,從淺略、深祕兩種意義上進行解釋。所謂淺略義,即前面按「顯教」之義所說,而深祕義,是按真言密教的意義進行解釋。他對此心以梵字五字真言作說明。他說如果按照真言實義解釋,「則若人若天若鬼畜等法門,皆是祕密佛乘」,據此修行迅速解脫。
4.唯蘊無我心,五乘中的聲聞乘,屬於小乘佛教。
《十住心論》說,以上人乘、天乘和外道,因爲沒有斷除對「人我」(或「生我」、也簡稱「我」)的迷執,仍難免超脫生死。因此佛便向衆生說此解脫之道:「遮生空於唯蘊,譬我倒於幻炎。二百五十戒防身口非,三十七菩提習身心善。告時則三生六十,示果則四向四果。說識唯六種,攝法則五位。四諦四念瑩其觀,六通八解得其證。」大意是,引導人們認識組成人身心(人我、生、我)的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由於五蘊聚散無常,生命也無常,如同幻想中的火炎,從而斷除我執,體認「我空」之理;制定二百五十戒(《四分律》規定的比丘的具足戒)以防非止惡,提出「三十七菩提分」,引導修行;至於何時可以達到解脫,少則三生,多則六十劫;解脫的果位有所謂「四向四果」;在說人的心識時,只提出六識,即包括人的感覺和思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在分析現象時提出五位法,包括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無爲法;禪觀有觀四諦觀(觀想苦、集、滅、道)和四念處(念身、受、心、法,認爲無常、苦、空、無我);修行此乘可以得到六種神通和八解脫。空海在釋文中說:「此唯蘊無我一句中,攝一切小乘法盡。」確實,前引空海對「唯蘊無我住心」的概括和他在釋文中的詳細解釋,幾乎涵蓋了小乘的全部教義。
空海又站在真言密教的角度對此聲聞乘進行解釋,說在密教中有代表聲聞乘的真言,它代表「法佛如來」(大日佛),如果有人由此「入道」修行,便可體悟「法界一門,法身一德」從而領悟此乘即是「佛乘」。
5.拔業因種心,五乘中的緣覺乘,也屬於小乘佛教。
「拔業」源自《大日經》卷一,原文是「拔業煩惱株杌」。株杌,原意是露在地面的樹根。全句意爲拔除產生煩惱的根源。緣覺,佛教所說的通過觀想十二因緣的道理而達到覺悟者。因爲是獨自修行達到覺悟,也稱獨覺,或比喻爲麟角。《十住心論》說:「觀因緣於十二,厭生死於四五(按:四大、五蘊)。見彼華葉,覺四相(按:現象之生、住、異、滅)之無緣;住此林落,證三昧於無言。業煩惱株杌由此而拔,無明種子因之而斷。」所謂十二因緣是構成生命過程的十二個環節: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由無明(癡)爲根本原因,遭成生死輪迴不已。在禪觀中對此可以採取不同的觀法,然而最重要的目的是認爲人生的一切苦惱是始於「無明」,從而尊奉佛教修行,認識由四大(地水火風)和五蘊組成的生命是無常的,苦的和空、無我的,不可執著,從而達到解脫。
空海按密教的祕密之義解釋中,說也有代表此乘的真言,如果有人誦此真言,可以得入「法界胎藏」,即悟入佛性之理而解脫。
空海對以上聲聞、緣覺二乘的介紹,也是對佛教基本教義的宣傳,有助於擴大佛教的影響。
6.他緣大乘心,大乘佛教,特別指法相宗。
空海對「他緣大乘心」的解釋是:「緣法界有情,故他緣;簡聲、獨、羊、鹿,故大名,運自他乎圓性義,故曰乘。此乃君子之行業,菩薩之用心。」釋文又說:「發平等大誓,爲法界衆生行菩薩道,乃至諸一闡提及二乘未入正位者,亦當以種種方便折伏攝受,普令同入是乘,約此無緣大悲,故名他緣乘。」綜合起來是說,以菩薩道普度一切衆生,甚至對惡人、小乘(聲聞、緣覺,《法華經》中「三車」比喻的羊車、鹿車)的人也引導他們覺悟成佛,既然以衆生爲普度對象,故稱此乘佛法爲他緣(平等性空,也是無緣)乘。然而在對此乘的表述中,是以法相宗爲重點的。
法相宗源自印度大乘瑜伽行派,主張世界一切唯識所變。唐玄奘(600~664)入印求法,將此唯識學說傳到中國,與弟子窺基(632~682)創立法相宗,所依經典有經典有《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和《成唯識論》等。日本奈良時代的入唐求法僧將此宗傳入日本,以奈良興福寺爲中心的「北地」法相宗最有影響。此宗在六識外提出第七末那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並且提出種子說、三自性三無性說、五性各別說(在聲聞、緣覺、菩薩、不定之外,列無性種性,不能成佛)。空海在釋文中對法相宗主張的修行果位「五位」——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以及對唯識學說的基本主張、五重唯識等,都作了介紹。
空海在此段釋文最後用祕密義進行解釋,說此屬於彌勒菩薩三摩地門,是所謂「大慈三昧」,也有真言梵字爲代表,如果能夠讀誦此真言,可以「早證大慈三昧」,「同彌勒所行」,一生成佛。
從這一心開始,空海對在中國、日本流傳的主要佛教宗派進行分類介紹,排列它們的淺深次第,逐漸突出和擡高真言宗的地位。
7.覺心不生心,是指三論宗。
空海在釋文中說:「誠知一爲百千之母,空即假有之根。假有非有而有有森羅,絕空非空而空空不住。色不異空,建諸法而宛然空;空不異色,泯諸相而宛然有。是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諸法亦爾,何物不然。似水、波之不離,同金、莊(按:金制妝飾品)之不異,不一不二之號立,二諦四中之稱顯。觀空性於無得,越戲論(按:不真無益之論)於八不。」這裡說的正是般若中觀學說,也是三論宗的教理。
大乘般若中觀學派以《般若經》和龍樹《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百論》爲基本依據,以「諸法性空」爲基本理論基礎,主張空爲世界萬有的本體,一切現象無不是空的體現,故從本質上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水與波浪,金與金器的關係,二者既非一又非二。並且從生滅變遷來說,因爲緣起性空,故生非真生,滅非真滅,如《中論》所說的「八不」:「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進而提出真、俗二諦、四種中道等理論,認爲最高的智慧是達到與空、中道相契合的「無所得」境界。所謂「覺心不生」,是覺知心性空寂本淨,「心性常無生滅」。
這一學說在中國隋至唐初的吉藏(549~623)創立三論宗,以上述「三論」及其所著《三論玄義》、《大乘玄論》、《二諦義》等爲主要依據。三論宗早在奈良時代以前已經傳入日本,後爲「奈良六宗」之一,以法隆寺、大安寺爲傳法中心。
空海從真言祕密義的角度解釋說,此覺心不生心法門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三摩地門」,也有它的代表真言,具有「大空」深義,若誦持此真言,「則證大空三昧,等同文殊菩薩」,得悟「八不」之理。
8.一道無爲心,是指天台宗。
天台宗是中國隋代智顗創立,以《法華經》爲主要經典,以智顗所著《摩訶止觀》、《法華玄義》、《法華文句》爲主要依據。日本平安時代最澄將此宗傳入,創立日本天台宗。
空海首先對《法華經》的大意作介紹,所謂「會三歸一」,是指此經所講的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皆是權宜之說,唯有一佛乘才是真實之教,三乘會歸佛乘,人人可以成佛;「指本遮末,成覺之久遠」,是說全經二十八品分本門、跡門,前十四品是跡門,後十四品是本門(此爲《法華文句》的分法),通過此二門以「開權顯實」,顯示其〈如來壽量品〉的「久遠實成」的法身釋迦牟尼佛(或謂三身合一)的真實之教——「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顯揚佛乘;「十個如是,安止觀之宮殿」,是指其〈方便品〉中的「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被智顗《摩訶止觀》選取作爲構建「一念三千」實相論的「觀心」法門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空海的釋文,所謂「一道」就是法身、真如、諸法實相、佛乘,稱之爲「一道無爲之真理」。他對對天台宗的觀心法門——十乘觀法以及一念三千的實相論、三諦論、一心三觀等教理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空海在本段最後對「一道無爲住心」的真言密義解釋中,說此法門就是「觀自在菩薩三摩地門」,也有其真言梵字,受持讀誦此真言密法,可以迅速達到解脫,「等同觀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