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題談實修

二楞子
文章: 1348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這題談實修

文章 二楞子 »

非心非佛 寫: 週日 3月 26, 2023 9:00 pm 有的~

我每日聽經二小時,所得於日常生活中印證

對於放下執著,做生活抉擇

使自己的煩惱愈來愈少
===================================

那回答你,吃的的正見就是,就是剎那知、剎那知,知道味道,不是只停留在味道,而是前念知、後念知、念念知。

知的時候,不是緊的,心是鬆的,不是盯著感覺,不是用旁觀者的角度去知。
您這「吃的正見」讓您怎麼吃得圓滿?
Viirya
文章: 3085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這題談實修

文章 Viirya »

善知識說.覺性應可分兩種.一種屬識.另一種屬智
用在識上的通常是有漏.帶染.帶分別的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83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這題談實修

文章 漫步的犀牛 »

咳咳,插嘴。

佛陀有教導...吃飯的時候,要秉持怎樣的的心態 !

這記載在MN.39

經證:

....既不為了娛樂,也不為了自豪,也不為了裝飾,也不為了莊嚴,最多為了這個身體的存續、生存,為了止息傷害,為了資助梵行。像這樣,我們將擊退之前的感受,與不使新的感受生起,將有我的生存,與無過失狀態,以及安樂住。

=======

這個,老師通常應該會教,怎樣吃飯、警寤、四威儀、正知(明覺,其實很多時候,覺性只是正知的一部分)....。

注意副作用:

一旦,學習MN.39所教導的飲食正知,會有以下副作用 :

1.容易從此與零食絕緣...

2.容易跟宵夜說掰掰...

3.不太會隨便買飲料來喝了...

4. 不太會抽菸喝酒了...

5.從此容易與美食無緣了...

6.夏天也不太會吃冰淇淋了...

7. 嘴巴開始容易淡出鳥來了...

以上插嘴

平安 喜樂
逍遙
文章: 605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這題談實修

文章 逍遙 »

像這樣,我們將擊退之前的感受,與不使新的感受生起,將有我的生存,與無過失狀態,以及安樂住
===========
此安樂是淡出鳥的安樂
不比凡間精彩的安樂
不要被騙了
因為連感受都擊退了

其實呢,這樣也不知道好不好
反正就是選擇了,就去做
二楞子
文章: 1348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這題談實修

文章 二楞子 »

犀牛說的吃飯的正見是沒錯的

吃飯是為了長養色身,在一個穩定安住的情況下

讓身體能夠圓滿健康 ,幫助梵行

在這樣單純的行為目的下

不再添加入「貪瞋痴」的想法

美味、可口、飽足。。。等
逍遙
文章: 605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這題談實修

文章 逍遙 »

覺知--覺性與正知,應該把覺跟知分開看
我的看法
覺當然是走在前面
先覺而後知
這個知--是已經分別,辨認出了
所謂--已經成相了

這個知的份量,內容,質量,當然是在那個當下,最能直接決定你的心的品質的
正知,必須是純淨的,專注的,雜染很少
所謂吃飯就只是吃飯而已
然而因緣是不停流轉變化的
要能跟得上,要能細膩的察覺
這又必須倚賴一個良好的"覺"了
逍遙
文章: 605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07, 2022 3:12 am

Re: 這題談實修

文章 逍遙 »

在這樣單純的行為目的下
不再添加入「貪瞋痴」的想法
美味、可口、飽足。。。等
==========
正知可以將心念的發展單純化
非正知才會從之前的習慣,或是欲望,隨手帶進之前的習性
例如動了一個念頭--想喝東西
非正知的"想喝東西"
隨便就夾雜著想要濃的,甜的,冰的--因為這些都是之前喝過喜歡喝的
甚至還覺得這樣不夠,腦袋還在思索是不是有新口味
這種不安於實際現況,來自各種雜染的思緒
都不是正知
正知一定止於那當下,明於那當下
這就是前文說的--當他保持覺知(正知)時,心中偷竊的欲望就會消失,
漫步的犀牛
文章: 783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這題談實修

文章 漫步的犀牛 »

順帶一提。

許多學友對於吃東西的理解,未必很清楚。

犀牛想到,就說一點,學友們不妨加減參考。

1.吃了A5和牛燒肉,只溶你口、不溶你手,肉汁醬汁,真TM好吃。

這是嗎? 不是 ! 這是樂受 ! 是受蘊的範圍。

2. 那什麼是?

對於這種滋味,產生留連忘返、像戀愛的感覺,想要再來一塊....

例證: 黯然消魂飯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讓我吃到一碗這麼好吃的叉燒飯,

如果我以後吃不到怎麼辦?

這是怎麼了?我怎麼會流淚了呢?

有一種淡淡的哀傷感…...原來是洋蔥啊!

吃了這碗飯,令人感動的流淚,怪不得叫『黯然銷魂飯』,

實在是太黯然、太銷魂了,簡直是太好了!

這才是欲貪!

=====所以...感到好吃、不好吃,這沒關係 ! 之後的心理生理反應,才是學習的重頭戲。=====

繼續吃瓜看戲

平安 喜樂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0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這題談實修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禪宗老祖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首楞嚴經:
爾時,世尊哀愍會中緣覺、聲聞,於菩提心未自在者,及為當來佛滅度後末法眾生發菩提心,開無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難及諸大眾:「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惓,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皆從變滅。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唯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迥,不落三有。」作是語已,普及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佇佛如來,無上開示。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末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光金手,摩阿難頂;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振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衹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末曾有。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今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
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莘。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
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
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是名妙連莘,金剛王寶覺。如幻二摩提。
彈指超無學。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非心非佛
文章: 678
註冊時間: 週五 2月 17, 2023 12:06 pm

Re: 這題談實修

文章 非心非佛 »

其實說簡單一點,覺就是你的佛性,實修就是安住在覺性上,怎麼安住,這就有賴心法。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