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童
德山宣鑑吹燭悟道的公案
一夕侍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師珍重便出。卻回曰:「外面黑。」潭點紙燭度與師。師擬接,潭復吹滅。師於此大悟,便禮拜。潭曰:「子見個甚麼?」師曰:「從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
簡譯:
一天德山在老師旁邊侍立。
師:天黑了,你怎麼不下去?
答:老師晚安。
出去了,沒月亮伸手不見五指,回來說:外面真黑。
師點燈給他,他剛要接燈,老師一口吹滅。
德山大悟,禮拜感謝老師指點。
師:你看見什麼了?
答:從今天開始,再不懷疑天下那些老和尚的口舌了。(果然有開悟這回事)
尺童——迷悟相對,不迷就無疑,則悟。
師考問:你有什麼見解?
答:燈被老師吹滅時,世界都不見了。還能有什麼疑問,沒見執了。
燈吹滅時,什麼都不見了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7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月藏
五根本來圓明,分別即落差池——智證之八十三
1
《圓覺經》曰: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
2
傳曰:第六識,動有分別,不動即等周法界。五現量識等,一一根皆遍法界。眼見色時,色不可得,元來等法界。耳、鼻、舌、身,一一亦復如是。五識現量,名曰圓成。
永明曰:“初居圓成現量之中,浮塵未起;後落明了意根之地,外狀潛形。”謂是故也。
3
《圓覺經》裡面說:“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眼見物,耳聞聲,鼻嗅香,舌辨味,乃至身觸物等,其實都如燈光,只是照亮物事,燈光本身 並不會分別所照為何物,可憎可愛等。當人睡熟無夢之時,五根休息,則無見聞覺知。此時恰同暗室無燈,無一物可見。
所以五根 本來圓明,它們的作用 只是照了物事,不妄加分別,也無憎愛可得,所以《圓覺》稱之為“其光圓滿”。分別所見之物是什麼,此物可憎還是可愛,則是意識的事。
譬如當下我看見這個,只是這個,而後知這個是杯子。當眼初觀之時,並無杯子的觀念出現,確定它是杯子,是意識作用的產物。如人看到一個從未見過的陌生之物,見是實實在在見到了,只是不知道此物是何物,即分別不能起,意識不能用。
非洲沙漠裡的土人 第一次見到降落的飛機,就是這種情形,意識千方百計去比較分別,總不知是個什麼,只是覺得很像個大鳥,但又與大鳥不一樣,它沒有羽毛。人類由於天天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之中,眼光一見,似乎不假思索,即能分別是何物,其實是眼根的照了作用 與意識的分別作用 先後顯現,並非眼根知道是何物,眼根其實無知。
所以覺範禪師說:“眼見色時,色不可得。”他這裡說的“色”,不是指事物,不是說眼睛看不見事物,而是指事物的名色,如具體的杯子、桌子等。又譬如我身上某個部位 現有一種感覺,我能實實在在地察知它,我能守候這種感覺很長時間,不停地感知它的 各種表現和變化,只要我的意識不動,我就只知道是如此的,其餘則不知。意識一動,經過分別比較,與癢不同,我知道它是痛,而且這種痛 我不喜歡。
永明延壽禪師說:“初居圓成現量之中,浮塵未起;後落明了意根之地,外狀潛形。”
這裡的“外狀潛形”四個字,大須留意。這四個字解釋了 為什麼把我見到的這個稱為杯子,見到的那個稱為手機,乃至世間萬法 何以有種種名色起,各是各別。人類為了言說指稱的方便,大家約定俗成統一 把現在草原上奔跑的這個東西 稱為“馬”,以後凡是見到類似於這個東西時,就是見到了馬。人們先見到此物,然後把這物的形象保留在大腦中,以後見到了這個東西時,大腦意識會迅速檢索,把過去留存的形狀 與現見之物比較分別,兩者果然吻合,這就是馬,不會是牛。過去保留的那個形象,就是法塵,
因為不是事物本身,只是事物經過抽象綜合之後的一個形象,所以說是浮塵。
這個馬的法塵 保留於大腦中,平時不用是不會顯現的,這種儲藏功能 就是阿賴耶識。
隨著人們閱歷的增加,腦中保留的阿賴耶識種子越來越多,可謂無邊無際,如同海洋一般。
當現見一個事物時,意根開始作用,所見事物的形狀 與存留的法塵形狀 暗暗吻合,就可以肯定這個是什麼物了。所以說外物“落明了意根之後,外狀潛形。”
說到這裡,人們也許會認為 五根本來圓明,起分別與憎愛的罪魁禍首 完全由此心意識,使人不能解脫出離。
其實,意識又有何罪?意識的這個功用,正是人類優於其它草木無情之處。
若只有五根,而無第六意根作用,人將不會說話,也無法交流,無法交流 又哪裡來的佛法教言呢?
法不縛人,是人自縛。所以先賢論起 意識的功用時曾說,意根也有一分清淨之用,並非都是染污。你若知道了意識的工作原理,知道名相世法,皆不過是人們的約定俗成而已,是假施設之法,則於所見所聞之種種事物,不會妄執為實,自然也不會 大興憎愛之念。譬如知道如何懾服毒蛇的咒語之人,他自然可以舞蛇,而無知而舞者,難免為蛇所傷。
a一生無憂發表於2012-4-29 09:52
請問道長,痛為什麼就會不喜歡呢,這個不喜歡的心是怎麼來的。
b
眾生妄念,以為有我。有我故,據過去的經驗,痛能害我,故不喜痛。
另,眾生進化保存自我之本能,有痛覺,則能使其知趨利避害。人若無痛,則可入火被燒,自割自害。故當讚美人有此痛覺!
據說名震天竺的唯識大論師月官,第一次見到中觀著名的論師,當時也是那爛陀寺的住持月稱時,月稱問他:“你莫不是月官嗎?”
月官回答說:“人們是這樣稱呼我的。”
名相只是人們的一種稱呼,哪裡有什麼實在的月官!
a一生無憂發表於2012-4-29 11:02
無痛覺不更好。
b
皮下無血,不是天神,就是外道,總歸不是常人。
a些慢發表於2012-4-29 10:54
想到了佛祖的“也需問過”。
隨喜讚嘆。
b
世尊隨順世俗,你們叫它什麼,我當亦叫它什麼。
世尊知道舞弄毒蛇的咒語,他無所畏懼!
五根本來圓明,分別即落差池——智證之八十三
1
《圓覺經》曰: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
2
傳曰:第六識,動有分別,不動即等周法界。五現量識等,一一根皆遍法界。眼見色時,色不可得,元來等法界。耳、鼻、舌、身,一一亦復如是。五識現量,名曰圓成。
永明曰:“初居圓成現量之中,浮塵未起;後落明了意根之地,外狀潛形。”謂是故也。
3
《圓覺經》裡面說:“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眼見物,耳聞聲,鼻嗅香,舌辨味,乃至身觸物等,其實都如燈光,只是照亮物事,燈光本身 並不會分別所照為何物,可憎可愛等。當人睡熟無夢之時,五根休息,則無見聞覺知。此時恰同暗室無燈,無一物可見。
所以五根 本來圓明,它們的作用 只是照了物事,不妄加分別,也無憎愛可得,所以《圓覺》稱之為“其光圓滿”。分別所見之物是什麼,此物可憎還是可愛,則是意識的事。
譬如當下我看見這個,只是這個,而後知這個是杯子。當眼初觀之時,並無杯子的觀念出現,確定它是杯子,是意識作用的產物。如人看到一個從未見過的陌生之物,見是實實在在見到了,只是不知道此物是何物,即分別不能起,意識不能用。
非洲沙漠裡的土人 第一次見到降落的飛機,就是這種情形,意識千方百計去比較分別,總不知是個什麼,只是覺得很像個大鳥,但又與大鳥不一樣,它沒有羽毛。人類由於天天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之中,眼光一見,似乎不假思索,即能分別是何物,其實是眼根的照了作用 與意識的分別作用 先後顯現,並非眼根知道是何物,眼根其實無知。
所以覺範禪師說:“眼見色時,色不可得。”他這裡說的“色”,不是指事物,不是說眼睛看不見事物,而是指事物的名色,如具體的杯子、桌子等。又譬如我身上某個部位 現有一種感覺,我能實實在在地察知它,我能守候這種感覺很長時間,不停地感知它的 各種表現和變化,只要我的意識不動,我就只知道是如此的,其餘則不知。意識一動,經過分別比較,與癢不同,我知道它是痛,而且這種痛 我不喜歡。
永明延壽禪師說:“初居圓成現量之中,浮塵未起;後落明了意根之地,外狀潛形。”
這裡的“外狀潛形”四個字,大須留意。這四個字解釋了 為什麼把我見到的這個稱為杯子,見到的那個稱為手機,乃至世間萬法 何以有種種名色起,各是各別。人類為了言說指稱的方便,大家約定俗成統一 把現在草原上奔跑的這個東西 稱為“馬”,以後凡是見到類似於這個東西時,就是見到了馬。人們先見到此物,然後把這物的形象保留在大腦中,以後見到了這個東西時,大腦意識會迅速檢索,把過去留存的形狀 與現見之物比較分別,兩者果然吻合,這就是馬,不會是牛。過去保留的那個形象,就是法塵,
因為不是事物本身,只是事物經過抽象綜合之後的一個形象,所以說是浮塵。
這個馬的法塵 保留於大腦中,平時不用是不會顯現的,這種儲藏功能 就是阿賴耶識。
隨著人們閱歷的增加,腦中保留的阿賴耶識種子越來越多,可謂無邊無際,如同海洋一般。
當現見一個事物時,意根開始作用,所見事物的形狀 與存留的法塵形狀 暗暗吻合,就可以肯定這個是什麼物了。所以說外物“落明了意根之後,外狀潛形。”
說到這裡,人們也許會認為 五根本來圓明,起分別與憎愛的罪魁禍首 完全由此心意識,使人不能解脫出離。
其實,意識又有何罪?意識的這個功用,正是人類優於其它草木無情之處。
若只有五根,而無第六意根作用,人將不會說話,也無法交流,無法交流 又哪裡來的佛法教言呢?
法不縛人,是人自縛。所以先賢論起 意識的功用時曾說,意根也有一分清淨之用,並非都是染污。你若知道了意識的工作原理,知道名相世法,皆不過是人們的約定俗成而已,是假施設之法,則於所見所聞之種種事物,不會妄執為實,自然也不會 大興憎愛之念。譬如知道如何懾服毒蛇的咒語之人,他自然可以舞蛇,而無知而舞者,難免為蛇所傷。
a一生無憂發表於2012-4-29 09:52
請問道長,痛為什麼就會不喜歡呢,這個不喜歡的心是怎麼來的。
b
眾生妄念,以為有我。有我故,據過去的經驗,痛能害我,故不喜痛。
另,眾生進化保存自我之本能,有痛覺,則能使其知趨利避害。人若無痛,則可入火被燒,自割自害。故當讚美人有此痛覺!
據說名震天竺的唯識大論師月官,第一次見到中觀著名的論師,當時也是那爛陀寺的住持月稱時,月稱問他:“你莫不是月官嗎?”
月官回答說:“人們是這樣稱呼我的。”
名相只是人們的一種稱呼,哪裡有什麼實在的月官!
a一生無憂發表於2012-4-29 11:02
無痛覺不更好。
b
皮下無血,不是天神,就是外道,總歸不是常人。
a些慢發表於2012-4-29 10:54
想到了佛祖的“也需問過”。
隨喜讚嘆。
b
世尊隨順世俗,你們叫它什麼,我當亦叫它什麼。
世尊知道舞弄毒蛇的咒語,他無所畏懼!
-
- 文章: 527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月藏
眾生有壽者相——智證之八十四
1
《楞伽經》偈曰: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錯亂。若見唯一心,是則無諍訟。
2
傳曰:韓退之問大顛師壽幾何,大顛提數珠示之曰:“晝夜一百八。”退之惘然。退問第一座曰:“老和尚言晝夜一百八,意旨如何?”第一座叩齒而已。他日復見大顛,問曰:“晝夜一百八,意旨如何?”大顛亦叩齒。於是退之喜曰:“乃今知 佛法無二道也。嘗問首座,首座見答亦同耳。”
於是大顛召第一座問之,信然,大顛杖而逐之。
汾陽偈曰:“解展機鋒是大顛,明知不是小因緣。一般叩齒叢林異,出院韓公始得閒。”
3
《金剛經》中說,眾生無明,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壽者相是四相之一。什麼是壽者相呢?我們凡夫眾生,認為所有生物 都是有生命的,無論植物、動物,還是微生物。生命有長有短,如一些微生物 只能活幾分鐘,而紅衫、海龜等乃至可以存活上千年。長短不一的生命,就是壽者相。
很多人打坐、修道、求仙,其目的就是想讓這個生命 儘量能活得長一些。這其實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因為他有壽者相在。既然認為有生命的存在,則無論短長,總免不了有生有滅,因為有生必有死。
佛法如實觀察,通達不生不滅的 根本實相,並不認為真有個 能稱為生命的事物存在,更不存在所謂生命的長短,一切無非緣起和合的 假象而已。所謂生命及其長短,不過是無明眾生 一心所成之壽者相。
故《楞伽經》雲:“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錯亂。若見唯一心,是則無諍訟。”你若立個生命,則有長短生滅等錯亂觀念隨之產生。你若曉了 所謂壽者相及我相、人相、眾生相等 皆是一心所造,並無實法,則一切戲論盡滅。
韓愈在朝廷時,因上疏《諫迎佛骨表》,並排斥佛教,被貶至當時 很偏遠的潮州地界。在潮州遇到了禪宗高僧大顛禪師,兩人時有往來。為了使韓愈這顆 飽經宦海沉浮躁動不安的心休歇下來,禪師並不與他辯論佛與儒的是是非非,只談詩下棋品茗,留連於山水之間。一次,退之問大顛禪師高壽,大顛只舉起手中的念珠 向他明示,說:“晝夜一百八。”在退之的觀念中,生命是當然有的,生命的長短 更是自然之事,所以問和尚高壽。大顛禪師 其實也可以隨順世俗,告訴他:“今年八十一了。”
但大顛禪師 希望能以此為契機,向退之揭示 那不生不滅晝夜循環不已的 生生不息的法身本體,而不是執著於虛幻不實的 一期生命現象。退之不能解,故復問於侍者。
後侍者作略 與大顛禪師作略一般,禪師恐怕退之由此誤解,辜負說法之意,故逐侍者。
大顛禪師委屈指示,一心為退之得悟,可謂不遺餘力。
眾生有壽者相——智證之八十四
1
《楞伽經》偈曰: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錯亂。若見唯一心,是則無諍訟。
2
傳曰:韓退之問大顛師壽幾何,大顛提數珠示之曰:“晝夜一百八。”退之惘然。退問第一座曰:“老和尚言晝夜一百八,意旨如何?”第一座叩齒而已。他日復見大顛,問曰:“晝夜一百八,意旨如何?”大顛亦叩齒。於是退之喜曰:“乃今知 佛法無二道也。嘗問首座,首座見答亦同耳。”
於是大顛召第一座問之,信然,大顛杖而逐之。
汾陽偈曰:“解展機鋒是大顛,明知不是小因緣。一般叩齒叢林異,出院韓公始得閒。”
3
《金剛經》中說,眾生無明,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壽者相是四相之一。什麼是壽者相呢?我們凡夫眾生,認為所有生物 都是有生命的,無論植物、動物,還是微生物。生命有長有短,如一些微生物 只能活幾分鐘,而紅衫、海龜等乃至可以存活上千年。長短不一的生命,就是壽者相。
很多人打坐、修道、求仙,其目的就是想讓這個生命 儘量能活得長一些。這其實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因為他有壽者相在。既然認為有生命的存在,則無論短長,總免不了有生有滅,因為有生必有死。
佛法如實觀察,通達不生不滅的 根本實相,並不認為真有個 能稱為生命的事物存在,更不存在所謂生命的長短,一切無非緣起和合的 假象而已。所謂生命及其長短,不過是無明眾生 一心所成之壽者相。
故《楞伽經》雲:“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錯亂。若見唯一心,是則無諍訟。”你若立個生命,則有長短生滅等錯亂觀念隨之產生。你若曉了 所謂壽者相及我相、人相、眾生相等 皆是一心所造,並無實法,則一切戲論盡滅。
韓愈在朝廷時,因上疏《諫迎佛骨表》,並排斥佛教,被貶至當時 很偏遠的潮州地界。在潮州遇到了禪宗高僧大顛禪師,兩人時有往來。為了使韓愈這顆 飽經宦海沉浮躁動不安的心休歇下來,禪師並不與他辯論佛與儒的是是非非,只談詩下棋品茗,留連於山水之間。一次,退之問大顛禪師高壽,大顛只舉起手中的念珠 向他明示,說:“晝夜一百八。”在退之的觀念中,生命是當然有的,生命的長短 更是自然之事,所以問和尚高壽。大顛禪師 其實也可以隨順世俗,告訴他:“今年八十一了。”
但大顛禪師 希望能以此為契機,向退之揭示 那不生不滅晝夜循環不已的 生生不息的法身本體,而不是執著於虛幻不實的 一期生命現象。退之不能解,故復問於侍者。
後侍者作略 與大顛禪師作略一般,禪師恐怕退之由此誤解,辜負說法之意,故逐侍者。
大顛禪師委屈指示,一心為退之得悟,可謂不遺餘力。
-
- 文章: 527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元音老人
“如湛巨海,流一浮漚”,
“浮漚”就是水泡,就象一個不動的大海,流淌起來的一個水泡泡。
“起滅無從”,這個泡泡不是自己起的,它是海水生起的,這個泡泡也不是自己滅的,是海水使它滅的。
起滅都是海水,這個泡泡只是假相,這就是起滅無從。
所以這個水泡既沒有起,也沒有滅,因為水泡起時,海水不少一點,水泡滅時,海水也不多一點,始終不增不減。
海水 比喻我們的真如佛性,
泡泡 比喻我們虛幻的色身,它儘管幻生幻滅,而真如佛性 則一直是不增不減。
由自性的不增不減,可以清楚地看到 我們的色身和妄心,就象虛空中的一粒浮塵,大海裡的一個水泡,
生的時候 雖然有這麼個相,實際上沒有生;
死的時候 好象滅掉了這個相,實際上也沒有滅。
明白這個道理 就是悟道,悟道人 看一切生滅起無的現象,都不可得。
現象,都不可得。
“如湛巨海,流一浮漚”,
“浮漚”就是水泡,就象一個不動的大海,流淌起來的一個水泡泡。
“起滅無從”,這個泡泡不是自己起的,它是海水生起的,這個泡泡也不是自己滅的,是海水使它滅的。
起滅都是海水,這個泡泡只是假相,這就是起滅無從。
所以這個水泡既沒有起,也沒有滅,因為水泡起時,海水不少一點,水泡滅時,海水也不多一點,始終不增不減。
海水 比喻我們的真如佛性,
泡泡 比喻我們虛幻的色身,它儘管幻生幻滅,而真如佛性 則一直是不增不減。
由自性的不增不減,可以清楚地看到 我們的色身和妄心,就象虛空中的一粒浮塵,大海裡的一個水泡,
生的時候 雖然有這麼個相,實際上沒有生;
死的時候 好象滅掉了這個相,實際上也沒有滅。
明白這個道理 就是悟道,悟道人 看一切生滅起無的現象,都不可得。
現象,都不可得。
-
- 文章: 527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元音老人
“妙湛總持不動尊”,
“妙湛”我們曾經講過,湛就是清澈的水,不動搖也不起波瀾,用以表示佛性。這是稱讚釋迦佛已經斷了分段和變易這二重生死。這個性體 雖然不來不去,不起波瀾,但是不妨現身六道,在十方世界中度眾生,儘管在三界裡隨類現身,妙明覺性 並無絲毫改易,動而未動,所以說是妙湛。
“總持”即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是說釋迦牟尼佛 對一切世出世間法,無不洞悉,無不通達,就象大地能總持萬物,一切動植物 都生於大地一樣。
“不動”是說,佛雖然顯一切身,度一切生,而不見有一物可得,不見有一生可度。正象《金剛經》上說的:“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真不動,我儘管在六道裡頭出頭沒,而沒有生死,沒有動過。
所謂“尊”者,因為佛乃十法界之首,在一切眾中最為尊貴。
“妙湛總持不動尊”,
˙這是在讚歎佛的果德,“妙湛”表相大,“總持”表用大,“不動”表體大。因為體、相、用圓滿具足,所以稱之為尊。
“妙湛總持不動尊”,
“妙湛”我們曾經講過,湛就是清澈的水,不動搖也不起波瀾,用以表示佛性。這是稱讚釋迦佛已經斷了分段和變易這二重生死。這個性體 雖然不來不去,不起波瀾,但是不妨現身六道,在十方世界中度眾生,儘管在三界裡隨類現身,妙明覺性 並無絲毫改易,動而未動,所以說是妙湛。
“總持”即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是說釋迦牟尼佛 對一切世出世間法,無不洞悉,無不通達,就象大地能總持萬物,一切動植物 都生於大地一樣。
“不動”是說,佛雖然顯一切身,度一切生,而不見有一物可得,不見有一生可度。正象《金剛經》上說的:“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就是真不動,我儘管在六道裡頭出頭沒,而沒有生死,沒有動過。
所謂“尊”者,因為佛乃十法界之首,在一切眾中最為尊貴。
“妙湛總持不動尊”,
˙這是在讚歎佛的果德,“妙湛”表相大,“總持”表用大,“不動”表體大。因為體、相、用圓滿具足,所以稱之為尊。
-
- 文章: 527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月藏
一法若有,毗盧墮在凡夫——智證之八十五
1
永明曰:龐居士問馬祖:“如水無筋骨,能勝萬斛舟時如何?”答曰:“我此間亦無水亦無舟,討甚筋骨?”
德山至龍潭:“久向龍潭,及至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答曰:“子親到龍潭。”
陳尚書問洞山:“五十二位菩薩中,為什麼不見妙覺?”答曰:“尚書親見妙覺。”
2
傳曰:東漢涿郡太守張豐舉兵反,自稱無上將軍,與彭寵連兵。四年,祭遵與朱佑、耿弇、劉喜俱擊之。遵兵先至,急攻豐,豐功曹孟宏執豐降。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彩囊褁石系豐肘,雲:“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反。既執當斬,猶曰:“肘石有玉璽。”遵椎破之,豐愕然就死。晉郗愔忠於王室,而其子超有重名,黨桓溫。愔疾溫,而不知其子與之善。超將亡,以一箱書付門生曰:“本欲焚之,恐翁年尊,必以傷愍致疾。我死後,若損眠食,可呈此箱。”愔後果哀悼,門人呈之,皆與溫往反密計,愔於是大怒曰:“小子死恨晚矣!”更不復哭。
予曰:張豐之愕然,郗愔之不哭,與龐公至江西、德山見龍潭、陳公到洞山,時節等耳。
3
龐居士問馬祖:“如水無筋骨,卻能支撐很重的船隻,我這樣領悟道體時如何呢?”馬祖很乾脆,說:“我這裡無水也無船,哪裡還有什麼筋骨可尋覓呢?”
德山到龍潭,一見崇信禪師就說:“一直向往龍潭,及乎到來,怎麼潭也不見,龍也不現呢?”崇信禪師告訴他說:“這恰恰說明 你真的到了龍潭。”
陳尚書問洞山:“五十二位菩薩中,怎麼不見有妙覺菩薩呢?”洞山說:“說明尚書真的見到了妙覺。”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若無妙覺,則不稱菩薩。五十二位菩薩皆是妙覺,妙覺不會離開五十二位菩薩而獨顯。
第一個公案中,馬祖只破,無水無船無筋骨。
第二、第三兩則,龍潭崇信及洞山禪師則不僅破有,而且充分地肯定這種空。
為何要如此?因為真如本體 不可當做一實法去領會。真如隨緣,成就萬物而不自居。你若見到一獨立自居的真如,則肯定不是真如。雲門說:“法身無相,覷著則瞎卻你眼。”肇法師說:“凡夫眾生不能見,補處位菩薩不能覷。”
有人說自己見到真心了,明明白白,一會兒在這裡,一會兒在那裡。這多半是把自己的意識心 當成真心了。如《楞嚴經》中的阿難一樣,把這個能思能覺的心 當成真心,結果被佛所呵斥。什麼是真心呢?真心無心,無心之心 是你真心。又有人說自己在坐禪時 見到佛了,三十二相,無限光明,還會開口說法教導自己。這大多是意識中 殘留的佛像 再經過思維加工想像的結果。世尊說: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難道轉輪聖王就是佛嗎?又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何以故?
諸佛法身,具萬相 而無相。無相,你又如何能見?
東漢時張豐造反,因為他聽別人說,他掛在腰上的那塊石頭裡有玉璽,誰擁有了它誰將來就能做皇帝。既如此,不反還等什麼呢?直到兵敗被殺時,這塊石頭被人砸破,才發現裡面什麼也沒有,恍然大驚,自己原來被騙了。東晉時郗愔忠於王室,但他的兒子卻背著他 偷偷地與自己的政敵桓溫往來,桓溫是一直企圖謀反篡政的大將軍。後來兒子死了,老頭子悲傷欲絕,等到看到兒子與桓溫往來謀反的那些信件後,勃然大怒,說:“逆子,恨不早死!”再也不悲傷了。
我們凡夫眾生,因為無明愚痴,無論是各種行為,還是喜怒哀樂,其實總是被一些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事物牽引著。凡夫眾生被虛妄的世間萬法所牽引,而修道者又常常被涅槃境界諸佛法身所牽引。因牽引而起種種貪愛執著,而不識世尊說法方便之意,總把它當成一世間的實法去錯誤地領會了。
現居補處位菩薩,即彌勒菩薩是,佛授記其未來出世,降生此娑婆世間成佛,濟度眾生。補處位,即接班人的意思,如同太子,將來必定紹繼王位。
哪怕是大菩薩如彌勒者,皆不能見法身,更何況凡夫眾生及二乘、諸小菩薩等而能見?其實,不要說是大菩薩如彌勒者不能見法身,即使是十方三世諸佛,也無有能見法身者。何以故?法身無相,不可以眼見耳聞,更不可以心意識所緣而覺知。如果法身如一世間之法那樣,可以見聞覺知,則肯定不是法身,而只是一虛妄之想像。法身不生不滅,卻又無常,無有定相,故法身不可見;法身無住,故成就世間種種之法相。能變化萬端者,一不變者也,此不變者,即是法身。
譬如孫悟空有七十二變,或作遊魚,或作小鳥,或作孫悟空,或作寺廟,或作小妖,萬變不離其宗。
所謂宗者,即是根本,即是法身,而此法身實不可見,實不可得。
一法若有,毗盧墮在凡夫——智證之八十五
1
永明曰:龐居士問馬祖:“如水無筋骨,能勝萬斛舟時如何?”答曰:“我此間亦無水亦無舟,討甚筋骨?”
德山至龍潭:“久向龍潭,及至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答曰:“子親到龍潭。”
陳尚書問洞山:“五十二位菩薩中,為什麼不見妙覺?”答曰:“尚書親見妙覺。”
2
傳曰:東漢涿郡太守張豐舉兵反,自稱無上將軍,與彭寵連兵。四年,祭遵與朱佑、耿弇、劉喜俱擊之。遵兵先至,急攻豐,豐功曹孟宏執豐降。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彩囊褁石系豐肘,雲:“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反。既執當斬,猶曰:“肘石有玉璽。”遵椎破之,豐愕然就死。晉郗愔忠於王室,而其子超有重名,黨桓溫。愔疾溫,而不知其子與之善。超將亡,以一箱書付門生曰:“本欲焚之,恐翁年尊,必以傷愍致疾。我死後,若損眠食,可呈此箱。”愔後果哀悼,門人呈之,皆與溫往反密計,愔於是大怒曰:“小子死恨晚矣!”更不復哭。
予曰:張豐之愕然,郗愔之不哭,與龐公至江西、德山見龍潭、陳公到洞山,時節等耳。
3
龐居士問馬祖:“如水無筋骨,卻能支撐很重的船隻,我這樣領悟道體時如何呢?”馬祖很乾脆,說:“我這裡無水也無船,哪裡還有什麼筋骨可尋覓呢?”
德山到龍潭,一見崇信禪師就說:“一直向往龍潭,及乎到來,怎麼潭也不見,龍也不現呢?”崇信禪師告訴他說:“這恰恰說明 你真的到了龍潭。”
陳尚書問洞山:“五十二位菩薩中,怎麼不見有妙覺菩薩呢?”洞山說:“說明尚書真的見到了妙覺。”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若無妙覺,則不稱菩薩。五十二位菩薩皆是妙覺,妙覺不會離開五十二位菩薩而獨顯。
第一個公案中,馬祖只破,無水無船無筋骨。
第二、第三兩則,龍潭崇信及洞山禪師則不僅破有,而且充分地肯定這種空。
為何要如此?因為真如本體 不可當做一實法去領會。真如隨緣,成就萬物而不自居。你若見到一獨立自居的真如,則肯定不是真如。雲門說:“法身無相,覷著則瞎卻你眼。”肇法師說:“凡夫眾生不能見,補處位菩薩不能覷。”
有人說自己見到真心了,明明白白,一會兒在這裡,一會兒在那裡。這多半是把自己的意識心 當成真心了。如《楞嚴經》中的阿難一樣,把這個能思能覺的心 當成真心,結果被佛所呵斥。什麼是真心呢?真心無心,無心之心 是你真心。又有人說自己在坐禪時 見到佛了,三十二相,無限光明,還會開口說法教導自己。這大多是意識中 殘留的佛像 再經過思維加工想像的結果。世尊說: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難道轉輪聖王就是佛嗎?又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何以故?
諸佛法身,具萬相 而無相。無相,你又如何能見?
東漢時張豐造反,因為他聽別人說,他掛在腰上的那塊石頭裡有玉璽,誰擁有了它誰將來就能做皇帝。既如此,不反還等什麼呢?直到兵敗被殺時,這塊石頭被人砸破,才發現裡面什麼也沒有,恍然大驚,自己原來被騙了。東晉時郗愔忠於王室,但他的兒子卻背著他 偷偷地與自己的政敵桓溫往來,桓溫是一直企圖謀反篡政的大將軍。後來兒子死了,老頭子悲傷欲絕,等到看到兒子與桓溫往來謀反的那些信件後,勃然大怒,說:“逆子,恨不早死!”再也不悲傷了。
我們凡夫眾生,因為無明愚痴,無論是各種行為,還是喜怒哀樂,其實總是被一些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事物牽引著。凡夫眾生被虛妄的世間萬法所牽引,而修道者又常常被涅槃境界諸佛法身所牽引。因牽引而起種種貪愛執著,而不識世尊說法方便之意,總把它當成一世間的實法去錯誤地領會了。
現居補處位菩薩,即彌勒菩薩是,佛授記其未來出世,降生此娑婆世間成佛,濟度眾生。補處位,即接班人的意思,如同太子,將來必定紹繼王位。
哪怕是大菩薩如彌勒者,皆不能見法身,更何況凡夫眾生及二乘、諸小菩薩等而能見?其實,不要說是大菩薩如彌勒者不能見法身,即使是十方三世諸佛,也無有能見法身者。何以故?法身無相,不可以眼見耳聞,更不可以心意識所緣而覺知。如果法身如一世間之法那樣,可以見聞覺知,則肯定不是法身,而只是一虛妄之想像。法身不生不滅,卻又無常,無有定相,故法身不可見;法身無住,故成就世間種種之法相。能變化萬端者,一不變者也,此不變者,即是法身。
譬如孫悟空有七十二變,或作遊魚,或作小鳥,或作孫悟空,或作寺廟,或作小妖,萬變不離其宗。
所謂宗者,即是根本,即是法身,而此法身實不可見,實不可得。
-
- 文章: 527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元音老人
《楞嚴經》告訴你就是這樣生起的。當你妄念動了以後,那個一念無明 就把你這個覺體,這個妙湛之體當作你的所明,因為有能有所,你妄動得就更加厲害,所以這個有明 實在是妄明之本。
大家不懂得這個道理,都以心思活泛、頭腦機靈為好,總在羡慕別人:哎呀!這個人真聰明,什麼事情都知道,樣樣知識一學就會。不知道越聰明越壞,因為知見越多,執著和掛礙就越多,這叫世智辨聰,都是所知障,能障礙我們的正覺之道。
因為大家都不覺,都以這個有明為覺,所以趙州老和尚說:“老僧不在明白裡”,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有明 其實都是無明、妄明。
你以為自己精明得不得了,樣樣事情都要精打細算,算得比誰都厲害,不知道這都是生死的根本,都是妄念啊!所以說不但是普通人,不但是阿難這些 未盡無漏的初果羅漢,不懂得這個道理,就連富樓那等漏盡無學的大阿羅漢,亦複如是,都在這裡以明為覺,把這個有所明當成是覺。
有所明 實際上是妄想、妄影,因為認取這個影子,那麼山河大地等 就生起來了。
有所明 實際上是妄想、妄影
“老僧不在明白裡”
《楞嚴經》告訴你就是這樣生起的。當你妄念動了以後,那個一念無明 就把你這個覺體,這個妙湛之體當作你的所明,因為有能有所,你妄動得就更加厲害,所以這個有明 實在是妄明之本。
大家不懂得這個道理,都以心思活泛、頭腦機靈為好,總在羡慕別人:哎呀!這個人真聰明,什麼事情都知道,樣樣知識一學就會。不知道越聰明越壞,因為知見越多,執著和掛礙就越多,這叫世智辨聰,都是所知障,能障礙我們的正覺之道。
因為大家都不覺,都以這個有明為覺,所以趙州老和尚說:“老僧不在明白裡”,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有明 其實都是無明、妄明。
你以為自己精明得不得了,樣樣事情都要精打細算,算得比誰都厲害,不知道這都是生死的根本,都是妄念啊!所以說不但是普通人,不但是阿難這些 未盡無漏的初果羅漢,不懂得這個道理,就連富樓那等漏盡無學的大阿羅漢,亦複如是,都在這裡以明為覺,把這個有所明當成是覺。
有所明 實際上是妄想、妄影,因為認取這個影子,那麼山河大地等 就生起來了。
有所明 實際上是妄想、妄影
“老僧不在明白裡”
-
- 文章: 527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月藏
雲門三句(2)——智證之八十七
1
雲門宗有三句,謂天中函蓋、目機銖兩、不涉世緣。
2
傳曰:雲門偃禪師初聞睦州古寺有道踪禪師,號陳尊宿,見黃檗運公,往謁之。方叩戶,俄陳尊宿者出,搊住曰:“道!道!”偃愕然不知所答,於是推而去曰:“秦時度轢鑽。”即闔戶,偃折一足,而悟旨於言下。
既有眾,而以此三句為示者,解釋秦時度轢鑽之詞也。《法華經》曰:“得一切眾生語言三昧。”而《大智論》曰:“善入音聲陀羅尼。”以此也。
3
天中涵蓋,即無處不在。普天之下,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無不是道,大到宇宙天體,如土星,如星系團,小到太陽系中地球上的一根布毛。莊子說:“道在螻蟻,道在屎尿。”
目機銖兩,是說學道之人,當機敏伶俐,能舉一反三,於一毛頭上 即能見道,如同世間聰慧之人看一眼就知道一個東西的輕重。
不涉世緣,能成就一切萬法,但離一切法相。因其離一切法相故,所以說不涉世緣。世緣者,即世間一切可見可知之物,它們總不是法的本身。法的本身,即本來面目。
雲門文偃禪師於陳尊宿處 發明大旨後,常以此三句接引學人。後雲門宗弟子德山緣密禪師,又離合此三句為:涵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有頌曰:
乾坤並萬象,地獄及天堂,物物皆真現,頭頭總不傷。
堆山積岳來,一一盡塵埃,更擬論玄妙,瓦解冰消摧。
辨口利詞問,高低總不虧,還如應病藥,診候在臨時。
第一句說涵蓋乾坤之意,任何一物,無論淨穢,總是真體的顯現,並無妨礙。
第二句說截斷眾流之意,無論你百般思索 千般計較,所得之玄妙之物,總與道體本身 並無交涉,故能截斷眾生妄識之流。
第三句說隨波逐浪之意,諸佛菩薩、歷代宗師大德所說法 不過是隨順世間,隨波逐浪,如應病與藥,並無任何實法與人,也即臨濟“佛法無多子”之意。
其實這裡的第二句截斷眾流,卻相當於雲門說的第三句“不涉世緣”。
這裡說的第三句隨波逐浪,實相當於雲門說的第二句“目機銖兩”。
如鳥窠禪師以一布毛示人,弟子能於此徹悟。
於弟子說,有“目機銖兩”的智慧;於鳥窠禪師說,有應病與藥 隨波逐浪的手段。
無論云門三句,還是德山緣密禪師的三句,其實都是一句,只不過是從不同的側面 來描述同一個事物。
你只要知道了這一句,自然知道三句,一句即總持三句,乃至總持百句、千句、萬句。所以雲門大師曾問弟子:“天中涵蓋,目機銖兩,不涉世緣,諸位如何承擔?”無人能明其意,良久,大師自答云:“一鏃破三關。”所以覺範禪師說云門三句,其實都是在解釋 自己親見陳尊宿時所得之“秦時度轢鑽”一句,
如《法華經》中所說“得一切眾生語言三昧”,
《大智度論》所說“善入音聲陀羅尼”也。
既然三句即是一句,一句即是三句,請問,如何是一句?
一字入公門,八牛拉不出。即便拉出一句半句,其實都是第二句,哪是第一句。
a無我無法發表於2012-5-5 13:38
下棋將帥不見面。
b是的,見面即死棋。
參!
雲門三句(2)——智證之八十七
1
雲門宗有三句,謂天中函蓋、目機銖兩、不涉世緣。
2
傳曰:雲門偃禪師初聞睦州古寺有道踪禪師,號陳尊宿,見黃檗運公,往謁之。方叩戶,俄陳尊宿者出,搊住曰:“道!道!”偃愕然不知所答,於是推而去曰:“秦時度轢鑽。”即闔戶,偃折一足,而悟旨於言下。
既有眾,而以此三句為示者,解釋秦時度轢鑽之詞也。《法華經》曰:“得一切眾生語言三昧。”而《大智論》曰:“善入音聲陀羅尼。”以此也。
3
天中涵蓋,即無處不在。普天之下,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無不是道,大到宇宙天體,如土星,如星系團,小到太陽系中地球上的一根布毛。莊子說:“道在螻蟻,道在屎尿。”
目機銖兩,是說學道之人,當機敏伶俐,能舉一反三,於一毛頭上 即能見道,如同世間聰慧之人看一眼就知道一個東西的輕重。
不涉世緣,能成就一切萬法,但離一切法相。因其離一切法相故,所以說不涉世緣。世緣者,即世間一切可見可知之物,它們總不是法的本身。法的本身,即本來面目。
雲門文偃禪師於陳尊宿處 發明大旨後,常以此三句接引學人。後雲門宗弟子德山緣密禪師,又離合此三句為:涵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有頌曰:
乾坤並萬象,地獄及天堂,物物皆真現,頭頭總不傷。
堆山積岳來,一一盡塵埃,更擬論玄妙,瓦解冰消摧。
辨口利詞問,高低總不虧,還如應病藥,診候在臨時。
第一句說涵蓋乾坤之意,任何一物,無論淨穢,總是真體的顯現,並無妨礙。
第二句說截斷眾流之意,無論你百般思索 千般計較,所得之玄妙之物,總與道體本身 並無交涉,故能截斷眾生妄識之流。
第三句說隨波逐浪之意,諸佛菩薩、歷代宗師大德所說法 不過是隨順世間,隨波逐浪,如應病與藥,並無任何實法與人,也即臨濟“佛法無多子”之意。
其實這裡的第二句截斷眾流,卻相當於雲門說的第三句“不涉世緣”。
這裡說的第三句隨波逐浪,實相當於雲門說的第二句“目機銖兩”。
如鳥窠禪師以一布毛示人,弟子能於此徹悟。
於弟子說,有“目機銖兩”的智慧;於鳥窠禪師說,有應病與藥 隨波逐浪的手段。
無論云門三句,還是德山緣密禪師的三句,其實都是一句,只不過是從不同的側面 來描述同一個事物。
你只要知道了這一句,自然知道三句,一句即總持三句,乃至總持百句、千句、萬句。所以雲門大師曾問弟子:“天中涵蓋,目機銖兩,不涉世緣,諸位如何承擔?”無人能明其意,良久,大師自答云:“一鏃破三關。”所以覺範禪師說云門三句,其實都是在解釋 自己親見陳尊宿時所得之“秦時度轢鑽”一句,
如《法華經》中所說“得一切眾生語言三昧”,
《大智度論》所說“善入音聲陀羅尼”也。
既然三句即是一句,一句即是三句,請問,如何是一句?
一字入公門,八牛拉不出。即便拉出一句半句,其實都是第二句,哪是第一句。
a無我無法發表於2012-5-5 13:38
下棋將帥不見面。
b是的,見面即死棋。
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