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堅
法華經偈曰: 狐狼野干,咀嚼踐蹋,嚌嚙死屍,骨肉狼籍。
狐狸生性貪婪而多疑,警覺性特別高。
狼貪婪而殘忍,野干則貪婪而愚痴。
這三種動物,即代表了貪嗔痴三毒,就存在於每個人的身體內部。
聽聞正法時,這也不信,那也不信,就是狐狸在做主;
遇到利益時,對待其它人和動物貪婪和殘忍,就是狼在做主;
遇到生老病死之苦,裝作視而不見,閉目藏睛,眼不見心不煩,就是野幹在做主。
人一旦被這三種動物操縱了,人性就慢慢泯滅了,只有動物性。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19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月藏
:獅子教兒迷子法——智證之九十三
1
明招謙禪師偈曰:師子教兒迷子法,進前跳躑忽翻身。羅文結角交加處,鶻眼龍睛失卻真。
2
傳曰:德山四世而有謙。謙眇而機穎,叢林號獨眼龍。遊方時齒尚少,耆年皆畏詟之。嘗與僧擁爐,僧問曰:“古人道,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所到。只如此四句中,那句是賓?那句是主?”謙指火曰:“與我向此中拈出一莖眉毛得麼?”僧曰:“非但學人,盡大地人喪身失命。”謙曰:“汝因什麼自把髻投衙乎?”
謙將化,升座曰:“一百年中,祗看今日,今日事作麼生?吾住此山四十年,唯用一劍活人眼目。”乃拈巾曰:“如今有純陀麼?提向諸方展看。”作擲勢。僧問:“純陀獻供,末後慇勤時如何?”謙曰:“莫相辜負好。”又問:“和尚遷化,向什麼處去?”舉足曰:“足下看。”又問:“百年後以何為極則?”謙提巾便擲,僧再拜,退就列。於是謙說偈曰:“驀刀肚裡逞全威,汝等諸人善護持。火裡鐵牛生犢子,臨岐誰解湊吾機?”言卒而化。
3
明招謙禪師,德山大師第四代弟子。少年時即遊方行腳,聰敏穎悟,機鋒過人,禪林中無論老幼,多畏之。因為眇一目,都稱他為“獨眼龍”。他有一首很著名的偈子:“獅子教兒迷子法,進前跳擲胡翻身。羅文結角交加處,鶻眼龍睛失卻真。”這首偈子是什麼意思呢?他說,獅子教小獅子 如何隱藏自己 迷惑天敵的辦法,不是讓他躲進樹林草叢,而是奔跑跳躍不停翻滾。不斷變換的毛色身段,即使天上的大雕 和龍眼都看不清楚。
這看似是在說一件不相干的事,其實禪師是在說道。世間萬物赤裸裸地 呈現在眾生眼前,但因其緣起變化無住,卻沒有幾人真能看清。譬如暗夜裡的一點火星,不斷地搖動,即成一條紅色的弧線,變幻成各種形狀。搖動一點火星的手 可以停下來,讓人看見其實是一點火星,而領會到自己所見之種種形狀 皆是虛妄不實的。但搖動自然萬物變幻不已的那隻手 卻永遠也不會停下來,所以眾生是永遠也不可能 看見那真實的本來面目的。
所以古人說,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所能到。
明招禪師與一位僧人 圍爐向火的時候,剛好這位僧人問起這四句話來,說:“這四句話中,誰是主?誰是賓?”他大概是受了臨濟大師四賓主句說法的影響,搞不清楚,非要於事事物物上 分辨出個賓主來。
明招禪師指著火爐說:“你能從這個火爐中 找得出一根眉毛來嗎?”僧人說:“如果是這樣的話,不要說是我,盡大地人皆喪生失命。”禪師說:“
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自己把自己當賊 告到公堂上去呢?”
賓時總是賓,哪有什麼主。主時總是主,哪有什麼賓。賓即是主,主即是賓,只是一物,假說有賓主,眾生妄生分別,以為真是有賓有主。譬如獅子兒的跳擲,譬如一點火星之幻化,只是一獅子兒,只是一點火星。若妄生分別,即失卻真。
明招禪師臨遷化時,登座說法:“百年中的事,只看今日。今日的事 又如何呢?老僧四十年住山,只用一柄金剛王寶劍接引學人。”什麼是這柄活人眼目的劍呢?禪師拈起一塊手巾說:“還有最後供養釋迦佛的純陀嗎?請將它拿給諸方去看。”
馬祖示寂時,曾將自己用過的一柄拂塵 寄給朋友,說:“這就是老僧一生用不盡的。”這兩件事,異曲同工,演唱不同,宗旨卻一。
異曲同工,演唱不同,宗旨卻一。
唱
:獅子教兒迷子法——智證之九十三
1
明招謙禪師偈曰:師子教兒迷子法,進前跳躑忽翻身。羅文結角交加處,鶻眼龍睛失卻真。
2
傳曰:德山四世而有謙。謙眇而機穎,叢林號獨眼龍。遊方時齒尚少,耆年皆畏詟之。嘗與僧擁爐,僧問曰:“古人道,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所到。只如此四句中,那句是賓?那句是主?”謙指火曰:“與我向此中拈出一莖眉毛得麼?”僧曰:“非但學人,盡大地人喪身失命。”謙曰:“汝因什麼自把髻投衙乎?”
謙將化,升座曰:“一百年中,祗看今日,今日事作麼生?吾住此山四十年,唯用一劍活人眼目。”乃拈巾曰:“如今有純陀麼?提向諸方展看。”作擲勢。僧問:“純陀獻供,末後慇勤時如何?”謙曰:“莫相辜負好。”又問:“和尚遷化,向什麼處去?”舉足曰:“足下看。”又問:“百年後以何為極則?”謙提巾便擲,僧再拜,退就列。於是謙說偈曰:“驀刀肚裡逞全威,汝等諸人善護持。火裡鐵牛生犢子,臨岐誰解湊吾機?”言卒而化。
3
明招謙禪師,德山大師第四代弟子。少年時即遊方行腳,聰敏穎悟,機鋒過人,禪林中無論老幼,多畏之。因為眇一目,都稱他為“獨眼龍”。他有一首很著名的偈子:“獅子教兒迷子法,進前跳擲胡翻身。羅文結角交加處,鶻眼龍睛失卻真。”這首偈子是什麼意思呢?他說,獅子教小獅子 如何隱藏自己 迷惑天敵的辦法,不是讓他躲進樹林草叢,而是奔跑跳躍不停翻滾。不斷變換的毛色身段,即使天上的大雕 和龍眼都看不清楚。
這看似是在說一件不相干的事,其實禪師是在說道。世間萬物赤裸裸地 呈現在眾生眼前,但因其緣起變化無住,卻沒有幾人真能看清。譬如暗夜裡的一點火星,不斷地搖動,即成一條紅色的弧線,變幻成各種形狀。搖動一點火星的手 可以停下來,讓人看見其實是一點火星,而領會到自己所見之種種形狀 皆是虛妄不實的。但搖動自然萬物變幻不已的那隻手 卻永遠也不會停下來,所以眾生是永遠也不可能 看見那真實的本來面目的。
所以古人說,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所能到。
明招禪師與一位僧人 圍爐向火的時候,剛好這位僧人問起這四句話來,說:“這四句話中,誰是主?誰是賓?”他大概是受了臨濟大師四賓主句說法的影響,搞不清楚,非要於事事物物上 分辨出個賓主來。
明招禪師指著火爐說:“你能從這個火爐中 找得出一根眉毛來嗎?”僧人說:“如果是這樣的話,不要說是我,盡大地人皆喪生失命。”禪師說:“
既然如此,你又何必自己把自己當賊 告到公堂上去呢?”
賓時總是賓,哪有什麼主。主時總是主,哪有什麼賓。賓即是主,主即是賓,只是一物,假說有賓主,眾生妄生分別,以為真是有賓有主。譬如獅子兒的跳擲,譬如一點火星之幻化,只是一獅子兒,只是一點火星。若妄生分別,即失卻真。
明招禪師臨遷化時,登座說法:“百年中的事,只看今日。今日的事 又如何呢?老僧四十年住山,只用一柄金剛王寶劍接引學人。”什麼是這柄活人眼目的劍呢?禪師拈起一塊手巾說:“還有最後供養釋迦佛的純陀嗎?請將它拿給諸方去看。”
馬祖示寂時,曾將自己用過的一柄拂塵 寄給朋友,說:“這就是老僧一生用不盡的。”這兩件事,異曲同工,演唱不同,宗旨卻一。
異曲同工,演唱不同,宗旨卻一。
唱
-
- 文章: 519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信堅
永嘉偈曰:
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
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
3
永嘉禪法的「看」念頭,其實就是止觀的操作。當我們「看」的力量持續而堅固以後,妄想被觀照的力量照破,而慢慢泯除。一直看到念頭 完全澄靜的時候,這時,心是一種沒有妄想的寂靜狀態,這就叫做「寂寂」,這是一種沉穩、安定、凝然的感覺。
這時,我們的心沒有任何的妄想,心是寂靜的,但我們還有知覺、有神識、有覺性。這個沒有妄想、影像,但卻有知覺力、覺照力的覺性,就叫做「惺惺」,
這是一種昇揚、活潑、光明的感覺,我們把妄想 寂靜下來以後,能夠在寂靜之中,把這個覺照力,也就是「惺惺」的力量予以體會、提攝、浮現,於是在寂靜之中 有覺照力(寂寂中有惺惺),在覺照之中 又不失寂靜(惺惺中有寂寂)。就在這寂寂惺惺、惺惺寂寂中,我們的功夫 就會持續的增長轉進。
寂寂和惺惺,其實是我們心性的兩個特質。
寂寂是沉定、沒有妄想,但心過於沉沒,就成為昏沉、無記的根源;
惺惺是心活潑、有覺照,但心過於活潑,就成為散亂的根源。
寂寂雖是昏沉的根源,但卻能對治散亂;雖能對治散亂,但久了又生昏沉。
惺惺雖是散亂的根源,但卻能對治昏沉,雖能對治昏沉,但強了又生散亂。
所以兩者之間 有微妙的相依、相生、相剋的關係。
永嘉偈曰:
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
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
3
永嘉禪法的「看」念頭,其實就是止觀的操作。當我們「看」的力量持續而堅固以後,妄想被觀照的力量照破,而慢慢泯除。一直看到念頭 完全澄靜的時候,這時,心是一種沒有妄想的寂靜狀態,這就叫做「寂寂」,這是一種沉穩、安定、凝然的感覺。
這時,我們的心沒有任何的妄想,心是寂靜的,但我們還有知覺、有神識、有覺性。這個沒有妄想、影像,但卻有知覺力、覺照力的覺性,就叫做「惺惺」,
這是一種昇揚、活潑、光明的感覺,我們把妄想 寂靜下來以後,能夠在寂靜之中,把這個覺照力,也就是「惺惺」的力量予以體會、提攝、浮現,於是在寂靜之中 有覺照力(寂寂中有惺惺),在覺照之中 又不失寂靜(惺惺中有寂寂)。就在這寂寂惺惺、惺惺寂寂中,我們的功夫 就會持續的增長轉進。
寂寂和惺惺,其實是我們心性的兩個特質。
寂寂是沉定、沒有妄想,但心過於沉沒,就成為昏沉、無記的根源;
惺惺是心活潑、有覺照,但心過於活潑,就成為散亂的根源。
寂寂雖是昏沉的根源,但卻能對治散亂;雖能對治散亂,但久了又生昏沉。
惺惺雖是散亂的根源,但卻能對治昏沉,雖能對治昏沉,但強了又生散亂。
所以兩者之間 有微妙的相依、相生、相剋的關係。
-
- 文章: 519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信堅
楞伽經偈曰: 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錯亂。若見唯一心,是則無諍訟。
3
《金剛經》中說,眾生無明,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壽者相是四相之一。凡夫眾生,認為所有生物 都是有生命的,無論植物、動物,還是微生物。
生命有長有短,如一些微生物 只能活幾分鐘,而紅衫、海龜等乃至可以存活上千年。
長短不一的生命,就是壽者相。
佛法如實觀察,通達不生不滅的根本實相,並不認為 真有個能稱為生命的事物存在,更不存在所謂生命的長短,一切無非緣起和合的假象而已。所謂生命及其長短,不過是無明眾生 一心所成之壽者相。
《楞嚴經》云:「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知見無見 斯即涅槃。」
故《楞伽經》云:你若立個生命,則有長短生滅等,錯亂觀念隨之產生。你若曉了 所謂壽者相 及我相、人相、眾生相等皆是一心所造,並無實法,則一切戲論盡滅。
相等皆是一心所造,並無實法
楞伽經偈曰: 乃至有所立,一切皆錯亂。若見唯一心,是則無諍訟。
3
《金剛經》中說,眾生無明,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壽者相是四相之一。凡夫眾生,認為所有生物 都是有生命的,無論植物、動物,還是微生物。
生命有長有短,如一些微生物 只能活幾分鐘,而紅衫、海龜等乃至可以存活上千年。
長短不一的生命,就是壽者相。
佛法如實觀察,通達不生不滅的根本實相,並不認為 真有個能稱為生命的事物存在,更不存在所謂生命的長短,一切無非緣起和合的假象而已。所謂生命及其長短,不過是無明眾生 一心所成之壽者相。
《楞嚴經》云:「知見立知 即無明本,知見無見 斯即涅槃。」
故《楞伽經》云:你若立個生命,則有長短生滅等,錯亂觀念隨之產生。你若曉了 所謂壽者相 及我相、人相、眾生相等皆是一心所造,並無實法,則一切戲論盡滅。
相等皆是一心所造,並無實法
-
- 文章: 519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信堅
雲門宗有三句: 謂 “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世緣”。
雲門文偃禪師 (864~949) 唐末五代僧。為雲門宗之祖。雲門三字禪,指文偃禪師以「顧、鑑、咦」三字啟迪禪者。「顧」謂顧己,或自我反省;「鑑」謂鑑人,或自我鑑戒;「咦」謂領悟言詮不能及,思路不能到的玄旨,或指超絕一切,於孤峰頂上宴坐自適的境界。雲門三句,文偃禪師用以接化學人之三種語句,即 “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 三句。
雲門三句。禪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然而不立文字 卻非立不可,雲門文偃無可奈何之間 只好間而言之,以一字禪,三字禪和雲門三句來接引眾生。
雲門示眾云:“天中函蓋、目機銖兩、不涉萬緣,作麼生承當?”眾無語。
自代云:“一鏃破三關。”
雲門禪師在禪堂中開示僧眾說:
涵蓋乾坤,即道無所不在。指絕對之真理 充滿天地之間,且函蓋整個宇宙。普天之下,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無不是道,大到宇宙天體,如土星,如星系團,小到太陽系中 地球上的一根布毛。莊子說:“道在螻蟻,道在屎尿。”
目機銖兩,是說學道之人,直下神會。當機敏伶俐,能舉一反三,於一毛頭上即能見道,如同世間聰慧之人看一眼就知道一個東西的輕重。要斷除學人之煩惱妄想,謂應超越語言文字,於內心頓悟。
不涉世緣,是對參學者應機說法,為活潑無礙之化導。能成就一切萬法,但離一切法相。因其離一切法相故,所以說不涉世緣。世緣者,即世間一切可見可知之物,它們總不是法的本身。法的本身,即本來面目。怎麼承當?大眾無語,雲門禪師自己代答說:一言具三要,一箭破三關。
後德山緣密(雲門之法嗣)取雲門三句之觀念,而改其語為 “函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稱為德山三句。
係以其內在根本之絕對為主體,表現出一套辯證歷程之三方面:
第一句涵蓋乾坤之意,世說任何一物,無論淨穢,總是真體的顯現,並無妨礙。
第二句截斷眾流之意,無論你百般思索千般計較,所得之玄妙之物,總與道體本身 並無交涉。因為我們嗔心似流水不斷,痴心亦綿綿不絕,貪心更是無有止境。
截斷眾流者,截斷貪嗔痴,截斷眾生妄識之流。
第三句隨波逐浪之意,諸佛菩薩、歷代宗師大德 所說法不過是隨順世間,隨波逐浪,如應病與藥,並無任何實法與人。
雲門宗有三句: 謂 “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世緣”。
雲門文偃禪師 (864~949) 唐末五代僧。為雲門宗之祖。雲門三字禪,指文偃禪師以「顧、鑑、咦」三字啟迪禪者。「顧」謂顧己,或自我反省;「鑑」謂鑑人,或自我鑑戒;「咦」謂領悟言詮不能及,思路不能到的玄旨,或指超絕一切,於孤峰頂上宴坐自適的境界。雲門三句,文偃禪師用以接化學人之三種語句,即 “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 三句。
雲門三句。禪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然而不立文字 卻非立不可,雲門文偃無可奈何之間 只好間而言之,以一字禪,三字禪和雲門三句來接引眾生。
雲門示眾云:“天中函蓋、目機銖兩、不涉萬緣,作麼生承當?”眾無語。
自代云:“一鏃破三關。”
雲門禪師在禪堂中開示僧眾說:
涵蓋乾坤,即道無所不在。指絕對之真理 充滿天地之間,且函蓋整個宇宙。普天之下,宇宙之間,萬事萬物,無不是道,大到宇宙天體,如土星,如星系團,小到太陽系中 地球上的一根布毛。莊子說:“道在螻蟻,道在屎尿。”
目機銖兩,是說學道之人,直下神會。當機敏伶俐,能舉一反三,於一毛頭上即能見道,如同世間聰慧之人看一眼就知道一個東西的輕重。要斷除學人之煩惱妄想,謂應超越語言文字,於內心頓悟。
不涉世緣,是對參學者應機說法,為活潑無礙之化導。能成就一切萬法,但離一切法相。因其離一切法相故,所以說不涉世緣。世緣者,即世間一切可見可知之物,它們總不是法的本身。法的本身,即本來面目。怎麼承當?大眾無語,雲門禪師自己代答說:一言具三要,一箭破三關。
後德山緣密(雲門之法嗣)取雲門三句之觀念,而改其語為 “函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稱為德山三句。
係以其內在根本之絕對為主體,表現出一套辯證歷程之三方面:
第一句涵蓋乾坤之意,世說任何一物,無論淨穢,總是真體的顯現,並無妨礙。
第二句截斷眾流之意,無論你百般思索千般計較,所得之玄妙之物,總與道體本身 並無交涉。因為我們嗔心似流水不斷,痴心亦綿綿不絕,貪心更是無有止境。
截斷眾流者,截斷貪嗔痴,截斷眾生妄識之流。
第三句隨波逐浪之意,諸佛菩薩、歷代宗師大德 所說法不過是隨順世間,隨波逐浪,如應病與藥,並無任何實法與人。
-
- 文章: 519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月藏
拚命必死難——智證之九十四
1
《四十二章經》曰:拚命必死難。
2
傳曰:韓信為淮陰侯,稱疾不朝。而陳狶一代相,過辭信,信挈其手,與步於庭數匝,仰天而嘆曰:“子可與言乎?吾欲與子有言。”狶因曰:“唯將軍命。”信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反,陛下不信,再至乃疑,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定也。”狶曰:“謹奉教。”漢十年,狶果反,高帝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陰使人之狶所,而與其家臣謀,夜詐赦諸官徒奴,欲襲高後、太子。部署已定,待狶報,俄有人告呂后,後斬之鐘室。信料事無遺策,方是時,信無兵,乃曰“為公從中起”,可疑也。故信雖就誅,其心果死乎?馬謖街亭之敗,諸葛孔明誅之。臨終與孔明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於時十萬之眾為之垂淚。予以是觀之,信之死,非真死者也。謖可謂拚命,非真死可乎?
3
世尊說,人有二十難。其中一難,就是能夠抱著必死的決心去拚命,這對眾生來說,是很難的,很不容易做到的。因為眾生有壽者相,執著生命為真實,而且只有一期可得,死不能復生。故螻蟻尚且貪生,更何況智能高級發達如人者。即使是多麼地視財如命,對權力和名聲 多麼地貪戀不捨的人,都知道生命是比這一切都要貴重得多的東西,一旦失去了生命,這一切都將變得毫無意義。所以《四十二章經》中說,拚命必死,難!
淮陰侯韓信 謀反被殺的事 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細講了。他見陳狶時,拉著陳狶的手,在院子裡仰天長嘆,對他說:“我有話對你說啊!不知道有些話 能不能對你說。”他希望將來陳狶能在北方起兵,當劉邦御駕親征之時,他從中作內應,一舉推翻漢家王朝,把這個本來就是他們幾位功臣奪得的江山重新再奪回來。後來陳狶果然起兵,韓信作內應,但事情敗露,韓信被殺。韓信料事如神,足智多謀,韓信之死,他是不甘心的。
正如項羽自刎烏江時所說:“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何以故?因為韓信與陳狶 謀劃此事時,並不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拚命,而是企圖依靠自己的謀略,加上自己手上無兵,只能說服陳狶,而自己只作內應。他還是懷有僥倖之心,以為即使謀反不成,只要自己的事情不敗露,或許還不至於被殺。這樣去謀求事情的成功,又怎麼可能呢?
至於如諸葛孔明之斬馬謖,馬謖臨死前,對諸葛亮哭訴說:“我一直深得明公的寵愛,我雖不才被殺,但希望明公能效仿大舜殺鯀而用其子 禹來治水的故事,善待我的子女家人,也不辜負了我與明公 一生的交往。”說這話時,三軍為其落淚。馬謖看似還牽掛著自己的家人老小,其實馬謖此時之心,反而才是真正必死之心。這與淮陰侯的僥倖之心是完全不同的。
人人都知證道難,悟道難,都知道超越生死好,但又有幾人 能真正地為法忘身,抱著必死之決心 去拚命呢?你若真能連自己視為最可寶貴的生命 都可以捨得下,有這樣的大決心,天下又有什麼事做不成呢?
過去的很多文人士大夫,包括現在的很多人,他們學習佛法,參禪悟道,其實都是作為生活的一種調料,調劑調劑這無聊的生活,只是一種點綴。如果不具備大決心、大信心,只是這樣來玩玩禪味禪悅,不能參透生死之本來面目,不也是很正常很自然的嗎?天下從來 就沒有免費的午餐,世間事如此,出世間之事 又何嘗不是如此!
又有不明真實情形的初學者,聽說禪是頓悟之事,一瞬間即可達成,於是更高興了。以為只要自己那一下子悟了,獲得了秘訣,這是多麼輕鬆的事啊!從此後就可以為天下宗師了,比所有人都高出一頭了,趾高氣揚得不可一世。其實,哪有這麼簡單的事啊!
頓悟雖是一瞬間,但為了這一瞬間,你可能得花上十年二十年的功夫,也未必能得到這一瞬間。如同登上珠峰之巔,能一下子環視群山小,地球在你的腳下,你是地球上最高的人,但為了這一瞬間,聽說死過不少登山者。其間的艱辛,恐怕只有真正登山者 能夠明白。宗師說,要入此門,須死心塌地,不懷僥倖。古往今來,僥倖者多矣,但未見有僥倖者得成。
拚命必死難——智證之九十四
1
《四十二章經》曰:拚命必死難。
2
傳曰:韓信為淮陰侯,稱疾不朝。而陳狶一代相,過辭信,信挈其手,與步於庭數匝,仰天而嘆曰:“子可與言乎?吾欲與子有言。”狶因曰:“唯將軍命。”信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反,陛下不信,再至乃疑,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定也。”狶曰:“謹奉教。”漢十年,狶果反,高帝自將而往。信病不從,陰使人之狶所,而與其家臣謀,夜詐赦諸官徒奴,欲襲高後、太子。部署已定,待狶報,俄有人告呂后,後斬之鐘室。信料事無遺策,方是時,信無兵,乃曰“為公從中起”,可疑也。故信雖就誅,其心果死乎?馬謖街亭之敗,諸葛孔明誅之。臨終與孔明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於時十萬之眾為之垂淚。予以是觀之,信之死,非真死者也。謖可謂拚命,非真死可乎?
3
世尊說,人有二十難。其中一難,就是能夠抱著必死的決心去拚命,這對眾生來說,是很難的,很不容易做到的。因為眾生有壽者相,執著生命為真實,而且只有一期可得,死不能復生。故螻蟻尚且貪生,更何況智能高級發達如人者。即使是多麼地視財如命,對權力和名聲 多麼地貪戀不捨的人,都知道生命是比這一切都要貴重得多的東西,一旦失去了生命,這一切都將變得毫無意義。所以《四十二章經》中說,拚命必死,難!
淮陰侯韓信 謀反被殺的事 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細講了。他見陳狶時,拉著陳狶的手,在院子裡仰天長嘆,對他說:“我有話對你說啊!不知道有些話 能不能對你說。”他希望將來陳狶能在北方起兵,當劉邦御駕親征之時,他從中作內應,一舉推翻漢家王朝,把這個本來就是他們幾位功臣奪得的江山重新再奪回來。後來陳狶果然起兵,韓信作內應,但事情敗露,韓信被殺。韓信料事如神,足智多謀,韓信之死,他是不甘心的。
正如項羽自刎烏江時所說:“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何以故?因為韓信與陳狶 謀劃此事時,並不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拚命,而是企圖依靠自己的謀略,加上自己手上無兵,只能說服陳狶,而自己只作內應。他還是懷有僥倖之心,以為即使謀反不成,只要自己的事情不敗露,或許還不至於被殺。這樣去謀求事情的成功,又怎麼可能呢?
至於如諸葛孔明之斬馬謖,馬謖臨死前,對諸葛亮哭訴說:“我一直深得明公的寵愛,我雖不才被殺,但希望明公能效仿大舜殺鯀而用其子 禹來治水的故事,善待我的子女家人,也不辜負了我與明公 一生的交往。”說這話時,三軍為其落淚。馬謖看似還牽掛著自己的家人老小,其實馬謖此時之心,反而才是真正必死之心。這與淮陰侯的僥倖之心是完全不同的。
人人都知證道難,悟道難,都知道超越生死好,但又有幾人 能真正地為法忘身,抱著必死之決心 去拚命呢?你若真能連自己視為最可寶貴的生命 都可以捨得下,有這樣的大決心,天下又有什麼事做不成呢?
過去的很多文人士大夫,包括現在的很多人,他們學習佛法,參禪悟道,其實都是作為生活的一種調料,調劑調劑這無聊的生活,只是一種點綴。如果不具備大決心、大信心,只是這樣來玩玩禪味禪悅,不能參透生死之本來面目,不也是很正常很自然的嗎?天下從來 就沒有免費的午餐,世間事如此,出世間之事 又何嘗不是如此!
又有不明真實情形的初學者,聽說禪是頓悟之事,一瞬間即可達成,於是更高興了。以為只要自己那一下子悟了,獲得了秘訣,這是多麼輕鬆的事啊!從此後就可以為天下宗師了,比所有人都高出一頭了,趾高氣揚得不可一世。其實,哪有這麼簡單的事啊!
頓悟雖是一瞬間,但為了這一瞬間,你可能得花上十年二十年的功夫,也未必能得到這一瞬間。如同登上珠峰之巔,能一下子環視群山小,地球在你的腳下,你是地球上最高的人,但為了這一瞬間,聽說死過不少登山者。其間的艱辛,恐怕只有真正登山者 能夠明白。宗師說,要入此門,須死心塌地,不懷僥倖。古往今來,僥倖者多矣,但未見有僥倖者得成。
-
- 文章: 519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信堅
《紅樓夢》第一回
《紅樓夢》第一回
有一僧一道 將女媧補天遺石 變幻成扇墜一樣大小,鐫刻上文字。
後有空空道人,忽從這大荒山 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見一大塊石上 字跡分明,編述歷歷. 空空道人 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 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 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 此就是《紅樓夢》原始本《石頭記》的來歷。
《紅樓夢》:「空空道人,因空見色,自色生情,傳情入色,由色悟空,遂名情僧」。
《紅樓夢》的原作者是「空空道人」,而曹雪芹 只不過是對該書進行「披閱、增刪」而已。
世間所有的度化 都是由 “悟空” 開始的。
認識自己,也認識眾生。觀心無心,心空境寂,終悟菩提。
而最後的空空道人 正是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再入世 空空道人已是懂得,道無所在,無所不在,出世入世,心皆不為所動。
當他攜一部紅樓入世,已經是不染塵心分毫,心空情空了。
《紅樓夢》第一回
《紅樓夢》第一回
有一僧一道 將女媧補天遺石 變幻成扇墜一樣大小,鐫刻上文字。
後有空空道人,忽從這大荒山 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見一大塊石上 字跡分明,編述歷歷. 空空道人 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 無材補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 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 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 此就是《紅樓夢》原始本《石頭記》的來歷。
《紅樓夢》:「空空道人,因空見色,自色生情,傳情入色,由色悟空,遂名情僧」。
《紅樓夢》的原作者是「空空道人」,而曹雪芹 只不過是對該書進行「披閱、增刪」而已。
世間所有的度化 都是由 “悟空” 開始的。
認識自己,也認識眾生。觀心無心,心空境寂,終悟菩提。
而最後的空空道人 正是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再入世 空空道人已是懂得,道無所在,無所不在,出世入世,心皆不為所動。
當他攜一部紅樓入世,已經是不染塵心分毫,心空情空了。
-
- 文章: 519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信堅
天台智者大師,”六即佛” 解說
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開示修行者,由凡夫至究竟佛果 (成佛)的六個層次。皆名為佛 (即佛): 「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眾生本具佛性是一,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因此「六而常即」;但期間的因果事相不同,而有六個層次,故曰「即而常六」。
2.1 理即佛: 從理體 (實相) 上說,一切眾生,皆都佛性,皆可成佛。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 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 執著而不能證得」。
《圓覺經》云:「一切眾生 本來成佛」,「心佛及眾生,三無差別」。
理即佛 是凡夫的階位。一切眾生,雖本具佛性,而不自知,因此逐物忘返,長劫輪迴,遂令佛性之體,隨六塵而流轉,不知發真歸元、修學佛法,法身流轉六道,名為眾生。有如太陽 (佛性),永遠掛在天上,但被雲霧 (無明煩惱) 遮住了,因此看不見。雲開霧散,陽光就開始顯現。
頌曰:
「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無論是動、是靜,佛性始終是存在的。在理上,眾生皆有佛性。但眾生心隨境轉,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不知道如何 回歸自性。
2.2 名字即佛,指聞名知字、悟解佛性。
修行者,從善知識所,或研讀經論,信解眾生 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瞭知佛性之名的真實義,知道自己的佛性與十方諸佛的佛性完全相同,故稱「名字即佛」。現在覺悟了 (始覺),覺悟了以後,就要迴光返照,背塵合覺。
頌曰:「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無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本具,不生不滅,即心是佛,是心作佛,不假外求,當體即是。
從前不知,現今方知,自恨從前昏昧,不解佛性真相,造諸惡業,枉受輪迴。
自覺慚愧。因此現在,痛下決心,精進努力,聽經聞法,觀心返照,以期有朝一日,就路歸家,明見本性。
2.3 觀行即佛
一心三觀,觀空假中。唸唸觀照,真常佛性。心心息滅,虛幻塵緣。遍觀一切,諸法體性,非假非真,是第一義。這就是修觀行時,所用修法。
頌曰:「唸唸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既已信解,佛性本具,隨順佛性,依教觀行。能觀之智,所觀之境,本與十方諸佛無異。 遍觀包括,思惟、觀照、觀像,都是念心,所起的作用,都是假有。”一假一切假”,看到所有的萬法 都是假有,既是假有,就不貪著。
所有一切,既是假空,就把能觀的心收回,不住假有,亦不住空,”無假亦無空”,就是契合中道。
中道實相,不住空有,破除無始無明,沒有取捨、憎恚、貪愛。這就是佛、如來境界。 中道實相,是智慧佛,是如如佛。
2.4 相似即佛
修觀行的目的,是要破除見思、塵沙、無明惑、才能契入中道實相。由於唸唸照常理,修到觀行相應,與實相的境界,有些相似。即指觀行,有所解悟,他的智慧境界,和如來有些相似之處。但還沒有真正的斷惑證真。
頌曰「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花紅。」
由觀照實相,四住煩惱,已轉過來,但心中六塵種子,還在八識田中,還未能完全轉識成智。
在這清淨的眼中,仍看到一些幻境,把它當作實有,所以仍會產生,種種煩惱。
2.5 分證即佛
修到一句話「豁然開悟」,破一分無明習氣,證一分法身,明心見性,住於佛住。不管是由聽經聞法,或用功精進,時機因緣成熟,花開見佛悟無生。 悟到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分證真心本性。
華嚴經依斷無明習氣的深淺,將它分成四十一個位次: 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
這有如看到天上的月亮,初一至十五,所見月亮,都是真月 (佛),但其顯現程度不同。要到十五,才是滿月。
頌曰:「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一切實相,皆豁然通達。理事無礙,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瞭悟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都不離當下一念之心,了了分明。
有如一潭止水,頓照天地萬物。像一面鏡子,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現了以後,不留一絲痕跡。
但此法身菩薩,雖然如此通達,但無明習氣,尚未斷盡,所見之月,仍有糢糊不清之處。還沒有完全把第八識轉變成大圓鏡智。
2.6 究竟即佛
把四十一品無明,全都斷盡,轉八識成大圓鏡智,究竟圓滿成佛了。
一切法皆是佛法,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萬法歸一,一歸萬法: 妄即是真,水即是波,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
頌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因為眾生。從始以來,不識本心,追逐外境。
明心見性,習氣斷盡之後,明見自心本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心得解脫,就路歸家,回到常寂光土,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ā-samyak-saṃbodhi, 無上正等正覺)。
天台智者大師,”六即佛” 解說
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開示修行者,由凡夫至究竟佛果 (成佛)的六個層次。皆名為佛 (即佛): 「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眾生本具佛性是一,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因此「六而常即」;但期間的因果事相不同,而有六個層次,故曰「即而常六」。
2.1 理即佛: 從理體 (實相) 上說,一切眾生,皆都佛性,皆可成佛。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 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 執著而不能證得」。
《圓覺經》云:「一切眾生 本來成佛」,「心佛及眾生,三無差別」。
理即佛 是凡夫的階位。一切眾生,雖本具佛性,而不自知,因此逐物忘返,長劫輪迴,遂令佛性之體,隨六塵而流轉,不知發真歸元、修學佛法,法身流轉六道,名為眾生。有如太陽 (佛性),永遠掛在天上,但被雲霧 (無明煩惱) 遮住了,因此看不見。雲開霧散,陽光就開始顯現。
頌曰:
「動靜理全是,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
無論是動、是靜,佛性始終是存在的。在理上,眾生皆有佛性。但眾生心隨境轉,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不知道如何 回歸自性。
2.2 名字即佛,指聞名知字、悟解佛性。
修行者,從善知識所,或研讀經論,信解眾生 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瞭知佛性之名的真實義,知道自己的佛性與十方諸佛的佛性完全相同,故稱「名字即佛」。現在覺悟了 (始覺),覺悟了以後,就要迴光返照,背塵合覺。
頌曰:「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無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本具,不生不滅,即心是佛,是心作佛,不假外求,當體即是。
從前不知,現今方知,自恨從前昏昧,不解佛性真相,造諸惡業,枉受輪迴。
自覺慚愧。因此現在,痛下決心,精進努力,聽經聞法,觀心返照,以期有朝一日,就路歸家,明見本性。
2.3 觀行即佛
一心三觀,觀空假中。唸唸觀照,真常佛性。心心息滅,虛幻塵緣。遍觀一切,諸法體性,非假非真,是第一義。這就是修觀行時,所用修法。
頌曰:「唸唸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既已信解,佛性本具,隨順佛性,依教觀行。能觀之智,所觀之境,本與十方諸佛無異。 遍觀包括,思惟、觀照、觀像,都是念心,所起的作用,都是假有。”一假一切假”,看到所有的萬法 都是假有,既是假有,就不貪著。
所有一切,既是假空,就把能觀的心收回,不住假有,亦不住空,”無假亦無空”,就是契合中道。
中道實相,不住空有,破除無始無明,沒有取捨、憎恚、貪愛。這就是佛、如來境界。 中道實相,是智慧佛,是如如佛。
2.4 相似即佛
修觀行的目的,是要破除見思、塵沙、無明惑、才能契入中道實相。由於唸唸照常理,修到觀行相應,與實相的境界,有些相似。即指觀行,有所解悟,他的智慧境界,和如來有些相似之處。但還沒有真正的斷惑證真。
頌曰「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花紅。」
由觀照實相,四住煩惱,已轉過來,但心中六塵種子,還在八識田中,還未能完全轉識成智。
在這清淨的眼中,仍看到一些幻境,把它當作實有,所以仍會產生,種種煩惱。
2.5 分證即佛
修到一句話「豁然開悟」,破一分無明習氣,證一分法身,明心見性,住於佛住。不管是由聽經聞法,或用功精進,時機因緣成熟,花開見佛悟無生。 悟到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分證真心本性。
華嚴經依斷無明習氣的深淺,將它分成四十一個位次: 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
這有如看到天上的月亮,初一至十五,所見月亮,都是真月 (佛),但其顯現程度不同。要到十五,才是滿月。
頌曰:「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朧。」
一切實相,皆豁然通達。理事無礙,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瞭悟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都不離當下一念之心,了了分明。
有如一潭止水,頓照天地萬物。像一面鏡子,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現了以後,不留一絲痕跡。
但此法身菩薩,雖然如此通達,但無明習氣,尚未斷盡,所見之月,仍有糢糊不清之處。還沒有完全把第八識轉變成大圓鏡智。
2.6 究竟即佛
把四十一品無明,全都斷盡,轉八識成大圓鏡智,究竟圓滿成佛了。
一切法皆是佛法,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萬法歸一,一歸萬法: 妄即是真,水即是波,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
頌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
因為眾生。從始以來,不識本心,追逐外境。
明心見性,習氣斷盡之後,明見自心本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心得解脫,就路歸家,回到常寂光土,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ā-samyak-saṃbodhi, 無上正等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