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懺法師,您好。
唯識法相學是佛教以科學的概念來闡述有關心識緣起、構造、乃至運作的佛法奧秘。
玄奘大師將其冒險犯難十七年西竺遊學取經之心得,匯整創立法相宗,依我個人之研究,認定玄奘法相宗確實釐清了存在於古籍經典唯識學流傳的許多錯繆與爭議,尤其菩提流支翻譯之楞伽經,因滲入私意譯經危害甚為深遠,或許這也是促成玄奘大師毅然遠赴印度的緣起吧,玄奘大師西竺遊學對於大乘佛法唯識學確實大有斬獲……但,若以一千多年前的人類科學知識,要講清楚並舉證出心識運作流轉之真相,而說服正辨前人譯經乃至各家各派著論立說之真偽是非對錯,亦實在強古人(玄奘大師)之所難。
可,當今微觀物理科學發現知識,已經達至超物理時空(無漏界心物一元)的真理實相,對於心識的形成之真相已經是頗有了解,今人研究佛教唯識學乃至玄奘法相宗(吾人心識流轉結構之科學),若還無法辨正流傳於佛經,世尊以心靈力深入法界乃至無漏實相所指導的真實佛法,那真是愧對世尊法教,也愧對玄奘遠度西竺九死一生尋求真理的一番苦心了!!
正確註釋玄奘法相宗相關論著,我認為要先精通玄奘大師翻譯的佛經,尤其是《解深密經》所開示的相關法義,必須要能完全理解掌握。
.
玄奘為何要去印度?
版主: 釋大懺
-
- 文章: 631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玄奘為何要去印度?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Re: 玄奘為何要去印度?
紫柏尊者:唯識略解
夫𢯱(搜)剔陰陽之奧。囊括造化之精。洞鴻濛之源。破混沌之竅。超儒老而獨高。冠百氏而弘深。舍唯識之宗而他求。未之有也。夫唯遮境有。識簡心空。遮境則識外無法。簡空則非同枯滅。是以夷斷常之坑。塞生滅之路。圓彰中道。刊定因明。魔外望絕。凡聖共遵也。然識有八種。又有心王心所之殊。苟非智慧空靈。思量妙密。豈易窺其庭哉。阿賴耶識等。大略窮其所由生。直以真如照極。反昧。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謂之證自證分。如醒人忽爾昏作。人語雖聞。而不能了了。謂之醒耶。又不能了了。謂之昏耶。人語又聞。此之謂昏醒相半。迷悟之關也。此等時節。有人喚之。即昏隨醒矣。不喚則醒隨昏矣。醒既隨昏。而外不能了境。內不作夢。惟昏然而已。謂之自證分(自體分)。此等時節。位無能所。冥然獨存也。少頃頓夢。種種悲歡苦樂。能觀而言。謂之見分。即所觀之所即相分。或問曰。見相二分。前後生耶。抗然生耶。予則應之曰。見相二分。謂之前後生者。現量之中。不許有無分別。纔生分別。現量滅矣。謂之抗生。則能所弗同也。此四分乃八識之本。故有志於此宗者。不可不留神焉。四分通徹。則八識之綱。思過半矣。
夫八識四分。乃相宗之綱骨也。阿賴耶識。末那識。分別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謂之八識。證自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謂之四分。究本言之。八識四分。初無分體。特以真如隨緣。乃成種種耳。夫真如隨緣之旨。最難明了。往往講師禪衲。率皆于此。不能出其隨緣所以然也。良以真如清淨。初無熏染。如何瞥起隨緣耶。于此參之不已。忽然悟通。所謂八識四分。不煩少檢。唯識之書。便能了了矣。
故曰性宗通而相宗不通,則性宗所見,猶未圓滿,通相宗而不通性宗,則相宗所見,亦未精徹。性相俱通,而未悟達磨之禪,則如葉公畫龍,頭角望之非不宛然也。欲其濟亢旱,興雷雨,斷不能焉。是以有志於出世,而荷擔法道,若性、若相、若禪宗,敢不端誠而留神哉?
夫𢯱(搜)剔陰陽之奧。囊括造化之精。洞鴻濛之源。破混沌之竅。超儒老而獨高。冠百氏而弘深。舍唯識之宗而他求。未之有也。夫唯遮境有。識簡心空。遮境則識外無法。簡空則非同枯滅。是以夷斷常之坑。塞生滅之路。圓彰中道。刊定因明。魔外望絕。凡聖共遵也。然識有八種。又有心王心所之殊。苟非智慧空靈。思量妙密。豈易窺其庭哉。阿賴耶識等。大略窮其所由生。直以真如照極。反昧。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謂之證自證分。如醒人忽爾昏作。人語雖聞。而不能了了。謂之醒耶。又不能了了。謂之昏耶。人語又聞。此之謂昏醒相半。迷悟之關也。此等時節。有人喚之。即昏隨醒矣。不喚則醒隨昏矣。醒既隨昏。而外不能了境。內不作夢。惟昏然而已。謂之自證分(自體分)。此等時節。位無能所。冥然獨存也。少頃頓夢。種種悲歡苦樂。能觀而言。謂之見分。即所觀之所即相分。或問曰。見相二分。前後生耶。抗然生耶。予則應之曰。見相二分。謂之前後生者。現量之中。不許有無分別。纔生分別。現量滅矣。謂之抗生。則能所弗同也。此四分乃八識之本。故有志於此宗者。不可不留神焉。四分通徹。則八識之綱。思過半矣。
夫八識四分。乃相宗之綱骨也。阿賴耶識。末那識。分別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謂之八識。證自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謂之四分。究本言之。八識四分。初無分體。特以真如隨緣。乃成種種耳。夫真如隨緣之旨。最難明了。往往講師禪衲。率皆于此。不能出其隨緣所以然也。良以真如清淨。初無熏染。如何瞥起隨緣耶。于此參之不已。忽然悟通。所謂八識四分。不煩少檢。唯識之書。便能了了矣。
故曰性宗通而相宗不通,則性宗所見,猶未圓滿,通相宗而不通性宗,則相宗所見,亦未精徹。性相俱通,而未悟達磨之禪,則如葉公畫龍,頭角望之非不宛然也。欲其濟亢旱,興雷雨,斷不能焉。是以有志於出世,而荷擔法道,若性、若相、若禪宗,敢不端誠而留神哉?
-
- 文章: 425
- 註冊時間: 週一 6月 21, 2021 2:2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