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甘露

Viirya
文章: 315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紅塵甘露

文章 Viirya »

從楞伽經的觀點
以唯是自心所現之相故稱如幻
心經則稱諸法空相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紅塵甘露

文章 勿忘初心 »

業力、道力、願力

你我他,眾生都擁有ㄧ個我;依於眾生皆有「佛性」的理念,若能把握ㄧ個可以生起變化和作用的「我」,刻意地加以調整,也就是修養;從業我中發現道我,依道而立願,這是必須經歷的過程;或者說業我、道我、願我,皆隨「力用」而成就。

若以十法界眾生來說,「我」的內涵是有差異的,如:

業力所使,依貪、瞋、癡造作善、惡、無記等業,分別有天、人、畜生、鬼、地獄等五趣,加上阿修羅為六道,即成六法界眾生。

道力所使,依戒、定、慧三學的修養,證得聲聞、緣覺、菩薩的階位,是為三法界眾生。

願力所使,等覺之最,入達明慧圓覺殊勝微妙境地,證得唯一佛陀位,是一乘佛法界,亦即願力世界的教主。

可知,學佛行者是淨業行人,是修道的人,而學佛成道,乃能建立願力世界。因此,「我」的展現,非只是因「業」而有,被業力所束縛,以至不得自在;而是應該把握眾生皆有覺悟的本能,若能做到「業」盡以至清淨;然而業要盡,必須於業中見「道」,所生的業才能消失。所謂「諸業隨緣了」,就是凡一切善、惡因緣際遇,發生在自己的面前,必須不諍辯,不煩惱,要歡歡喜喜的承受,甚至於感報時,行懺悔、自責,請求原諒,那麼結果不僅可以消業,且不會再造新業。

例如修行者在某個環境中,自己毫不知起因,忽然莫名被他人所辱,給予嚴苛責備時,首先要把思想冷靜下來,不要被對方的言語行動所影響,平心靜氣的清淨自己的意念;如果對方所言是屬實,那麼應該認錯道歉;如果是誤會,可以好言解釋;如果是故意傷害,無理取鬧,則不妨默然承受;甚至於對方不能遏止時,不妨心生歡喜,語言謙恭,自認錯了,請求原諒,坦然的承受下來;如此,可以「諸業隨緣了,不再造新殃」。

若能如是行道,即有見道的機會,進而精進見道的修養,久而久之,則可以成道;如同聚沙可以成塔,則必須精進工作,不斷地收集沙子,具足了沙的數量,則成塔將可以顯現。因此,學佛行者以「淨業」為課題,凡所有起心動念,切莫畏懼業,既知業中有道,就必須於業中顯現道。然見道如同積沙,絕不是見道即是成道;如同球的圓形,不可只取片圓,唯有累積各種不同的平面的片圓,才能組合成如球般的總體渾圓,無論從任何角度察看,已沒有任何的缺失,才能於覺的圓滿,完成了究竟的妙圓,則可以稱為成道之最,此乃佛陀境地。

故知,業力所成的業我,雖然覺知修養有道,累積道力而成道我;而學佛行者必須依教如法,行於正道;方能圓證聲聞與菩薩的果位,以至無上極至的佛陀尊位。例如:

聲聞乘行者 修行四聖諦,八正道法而證得,成就的層次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三向一果。

菩薩乘行者發起大心,修行六波羅蜜法、四無量心而證得,成就的層次有十個階位;十個階位又分為三個層次,自初地至四地屬於變化位,從五地至七地屬於提昇位,八地至十地則是增上位,圓成等覺菩薩。

唯一佛乘是歷經菩薩的行修,證得八地以上的殊勝位;坦露般若的無生寂滅境界,則圓明妙覺的佛陀果位成就了。

總之,色身即業我之身,法身乃道我之體;可以肯定煩惱是業我,若要莫使隨業造作 ,不被緣境迷惑,而求得解脫自在,就必須面對煩惱,於煩惱中顯現菩提。而解脫之道在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習。例如:

戒在不犯,於身口意的防禁,維護色身,莫使隨業造作,進而入於清淨、莊嚴、淡泊。

定在不亂,修養法身,勿為緣境迷惑;能止於散亂,觀照菩提,入三摩缽提,調適五蘊。

慧在不癡迷,修行八正道、七覺支、六波羅蜜法,成就慈悲喜捨的心性;轉業成道,求得解脫自在。

「戒定慧是學佛的三大中心課題,初學,可以調適身口意,遠諸造作之業;深入,可以突破自我的計較和執著,建立正知正見;增上學,可以清淨道業,饒益眾生。但是,最後:入正等覺而圓滿無學,方稱學佛的究竟。」

上白下雲老禪師常提醒我們:「學佛之人,要時刻照顧起心動念,維護起心動念。」基於心念的起動,會肯定身行、口語的作為,而作為的動力即在意;如果,意緣清淨,那麼身口亦即清淨,而意的主宰在心,故知利害的關鍵在心念起動的導引,是關係外在的色塵緣境,彼此相應時,肯定會生起分別心,而且總不捨自我意識;但是,若能提起正念,不止於計較,而更願意去認識、了解的話,肯定會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事與理;那麼,便會有所覺悟,而覺悟的行者,才能具備幫助他人的美德。因為覺悟的價值是饒益他人,利樂群命。

( 節錄 白雲老禪師著作《白雲深處》-〈業力、道力、願力〉)
Viirya
文章: 315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紅塵甘露

文章 Viirya »

在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分享他的學道歷程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
在在都是真功夫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紅塵甘露

文章 勿忘初心 »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
了然不生。如是漸增,
聞所聞盡;盡聞不住,
覺所覺空;空覺極圓,
空所空滅;生滅既滅,
寂滅現前。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紅塵甘露

文章 勿忘初心 »

佛說人的本覺之性,在人的六根之中以〈耳根〉及〈意根〉最利(於反聞聞自性上),但是「意根」(末那)不容易修持(自古有句名言⇒「 三點如星佈;彎鉤似月牙(心字的筆劃),披毛從此起;作佛也由它(造業成道皆由心念起,萬法唯心造) 」,因為心猿意馬。耳根就不像意根像猿猴般跑來跑去,耳根則很穩定平靜的。

為何 ?比如我們耳根;無論在開日光燈時能聽得見燈開的聲音,電燈關掉時也聽得見,無論是明(開)、暗(關)、動(吵雜)、靜(寂静)、遠、近(距離)、前、後(來源)、牆外、牆內(方向),一旦靜下來都能聽得見,比之其餘他根能證明耳根是很銳利的。

所以依六入(名色.→六入)來選擇最利的根來入手修持,就較能容易契入三摩地。故有此'云以「耳根圓通,斯為第一。」

聲 ⇒ 聞性 ⇒ 反聞聞自性

「聞性」的存在;不在有聲無聲!
無聲,我們能聞之性也是存在,有聲也是聞,無聲也是聞。

為何呢?不論自己依不同聲音當「所緣」,風聲、水聲,或是聽鐘聲,一旦專注隔絕其他外緣,專注於「能」聽的這念心和「所」聽的聲音上。
這念心就是專注在「初於聞中」之上。

平時我們的六根已習慣往外注意「外塵」了(色聲香味觸法)。現在只是專注在「能」聞的這一念,將平時慣於往外跑的六根;現依專注耳根這個能「聞」之性將之往內收攝,只要一旦凝於能聽這個聞性上,外在一切的聲「塵」一概不再去理會了(亡所)~~~日久功深不斷精進。動静二相了然不生而入三摩地。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紅塵甘露

文章 勿忘初心 »

雲語書摘 念處的認識 

/千佛山雜誌

起心動「念」

念,有所謂的意念、想念、心念的說法。意念,就是意根所生起的變化作用,可以說是色塵緣境所引發的一種現象。想念,就是五蘊的想蘊相應於意念,也就是相應於色塵緣境,經過意念的發生之後,進一步去做認識、瞭解,就是想念的內涵。所以,心念是由意念加想念完成的,只是意念不能叫心念,只是想念也不能叫心念,必須經過意念到想念,才能構成心念。

可知,念是心的發動,於遷流之相,有前念、念之時、後念等三度空間。念是以所對之境,以記憶而不忘者而言。念的梵語是剎那,意為時間之極少、快速的。所以,對學佛的人來說,在「念念」相續之時,如何把握與維護;依於所起的心念,後念相續前念的中間,能夠一念專注於一心,使其不致散亂,即在「念處」的功效,是否具有「道力」的修養德行。 

處的含意是範圍,念處,就是談意念與想念要擺在什麼位置,或說在什麼範圍內去發展。例如眼處,是眼睛能看得見的範圍;念處,就是意念與想念所及處的範圍,是一個什麼環境?念處的念,是為能觀的體用;處,是為所觀的相境,體用緣於記憶的值率如何?相境則在能和所的相應與否?故有「念處」以「正法」為依皈,相契「法界」於平等的理諦。

上白下雲老禪師在「正法念處經偈釋」說:「佛陀成就大悲,如夜時月光,如月之清涼,如深遠浩海,安住不動如須彌;甚深嚴淨的大悲之心,攝化無量無邊眾生,故於心念的安居,常住三種念處:

第一念處:佛陀說法時,念法界平等中,畢竟無減退之相;故眾生雖不一心聽法,亦不以之為憂,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第二念處:佛陀說法時,念法界平等中,增進之相畢竟不可得;故於眾生雖一心聽法,亦不以為喜,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第三念處:佛陀說法時,念法界平等中,畢竟生死涅槃之相不可得;故常行捨心於一切時,利益眾生卻無有利益眾生之念,常安住於正念正智之處。

三念處,其實就是三種四念處,依於身、受、心、法四者,於身、受、心三者的變化作用,具不離於法,在修行的過程,僅有念住的觀照差別。上白下雲老禪師在「修行法要」中說:

身念處:依身語意為造作的工具,有所謂我身、我語、我意的自我行為表現,發起計較與執著的強烈意識,尤其是垢淨的分別意識;因此,為了破除強烈的分別意識,提示色身是地水火風四大組合的假體;唯有突破垢淨的分別計著意識,以佛陀的教法為依皈,務期成就清淨寂靜的「法身」,方是於身念處觀行的修養。

受念處:受是來自五蘊中的受蘊,是情感反應的自我意識作用,發起於色塵緣境,有理性與感性不同的層面,往往依業力而分別反射苦、樂的情緒;因此,人我的表現出親疏、好惡等感受,構成因業而再造業,隨業而轉,不能控制的後果;所以,

世間的苦與樂,是來自過去所作的善惡之因,而感現在苦樂的果受,是為受念處觀行的著手處。

心念處:心為主宰,總括了般若、真如、緣慮、思量、意識等作用於能知與所知的肯定;所謂煩惱、菩提、迷惑、覺悟等全在一念之間,分辨於「道」的修養,

或是「業」的造作,所以於「心」的「處」,不只是調適而已,必須充實「摩訶 般若」的殊勝修養,猶如善財童子的參學,文殊師利法王子的累世功德,才能深體微察,透悟無生寂靜的饒益,是為心念處觀行的旨趣。

法念處:就是依佛陀的教法,從道理方法使意念得到熏習,使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於有可能造成的缺失去調整,從修養中漸趨圓滿,使缺失愈來愈少;也 就是突破世間一切的相對,而入絕對圓融的境界,究竟無礙的真如之道,是為法念處觀行的道諦。

念,在「中阿含經」有大人八念之說,緣於阿那律陀,在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從無欲,非有欲得,乃至道從智慧,非愚癡得。於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現其前,為說大人八念。

一、道從無欲非有欲得:

比丘修道,當於一切塵境,不生希欲之心;雖自得無欲,不令他知,此所以能得道者。

二、道從知足非無厭得:

比丘修道,衣但覆身,食但資命,一切所需,悉當知足,此所以能得道者。

三、道從遠離非聚會得:

比丘修道,於世間諸法及己身心,俱當遠離,此所以能得道者。

四、道從精勤非懈怠得:

比丘修道,當常行精進,斷惡及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不捨方便,此所以能得道者。

五、道從正念非邪念得:

比丘修道,當觀察身心內外諸法,悉皆空寂,無有邪念,此所以能得道者。

六、道從定意非亂意得:

比丘修道,當遠離諸惡法,凝心禪定,無有散亂,此所以能得道者。

七、道從智慧非愚癡得:

比丘修道,當觀察世間興衰之法,而得智慧明達,分別曉了,悉除惑業,盡生死苦,此所以能得道者。

八、道從不戲樂非戲樂得:

比丘修道,當常寂靜,遠離嬉戲、游觀之行,安住無為之理,正意而解,此所以能得道者。

念、念處、念處觀,依於佛陀的教法,最初是教二乘行人修五停心觀,為止行人妄想和雜亂的心,是為修奢摩他法;而後教依四念處,以發起行人觀照之慧,是為毗缽舍那法。因此,佛陀教止教觀,從小向大,為趣菩薩之道,於心行處,設正知解,為求得證故;綜觀經律論之法要,乃離塵遠俗,突破自我執著,無非悉從「念」中,隨緣維護,入正法的諦義,顯現真如無為,圓滿無上正等正覺的果證。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