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問曰:昔有人問長沙向上一路,
沙曰:『一口針,三盡線。』
曰:『如何領會?』」
沙曰:『益州布,揚州絹。』
請老人直指開示。
曰:「向上一路,被長沙鋪滿三千大千世界。人將向上一路都推向佛邊。
殊不知自朝至夕,目所見,耳所聞,口所言,手所執,足所奔,何物何境不是向上一路。
長沙悟徹,隨手拈來,黃土皆金。
當日答問時,難道不許他將別物事來答,你們何以只在針線布絹上疑?
若如此,疑三十年也不能悟去。
可憐生終日在向上堆裡,還求向上一路,猶如在水里說渴。奈何奈何。”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22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2.天上天下 唯我獨尊
——葛藤集114
釋迦牟尼出世時,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周行七步,開口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當然,實際情形 只不過是一個小嬰兒 眼睛溜溜轉了轉,“畦”地哭喊了一聲而已,
面禪者卻把這一聲哭 看成“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於是我 成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所謂禪的經驗 就是一種自覺,是“沒有自己,則一切都是自己”的“自他不二的自己”的自覺。
所以“獨尊”的“我”並非差別、對立中的我,而是與天地一體,萬物同根的,平等自由的,自他不二的我。
佛道即究明自我之道,禪者稱之為“究明己道”。
能夠體認到這個“獨尊佛”的真正內涵,誰都是釋迦牟尼。
“自他不二的自己”的自覺。
——葛藤集114
釋迦牟尼出世時,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周行七步,開口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當然,實際情形 只不過是一個小嬰兒 眼睛溜溜轉了轉,“畦”地哭喊了一聲而已,
面禪者卻把這一聲哭 看成“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於是我 成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所謂禪的經驗 就是一種自覺,是“沒有自己,則一切都是自己”的“自他不二的自己”的自覺。
所以“獨尊”的“我”並非差別、對立中的我,而是與天地一體,萬物同根的,平等自由的,自他不二的我。
佛道即究明自我之道,禪者稱之為“究明己道”。
能夠體認到這個“獨尊佛”的真正內涵,誰都是釋迦牟尼。
“自他不二的自己”的自覺。
-
- 文章: 5222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母音老人講述
˙前面講過我們的真心,即我們的真如佛性,被無明薰就變成了識,即:
大圓鏡智變成第八識,平等性智變成第七識,
妙觀察智變成第六識,成所作智變成前五識。
˙●我們一般人所說的心 就是第六識,就是意識。
第六識的根子是第七識,而產生這些識的種子就是第八識,有時也稱八識心王。
˙如果可以用一棵大樹來作比喻:
1種子 就是第八識,
2種子發芽生出了根 就是第七識;
3根子吸取營養繼續生長,長出了樹幹 就是第六識;
4樹幹上長出的枝枝葉葉就是前五識。
●上次有人問:前五識有浮塵根和勝義根,不知其它幾識的浮塵根在哪?
a浮塵根 就是以四大為體,對取境生識 僅起輔助作用的生理器官;
b勝義根 是實際起取境生識 作用的能力。
所以
●前五識的浮塵根 我們都知道,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
●而第六識的浮塵根在大腦;
●第七識的浮塵根 在大腦到心臟之間的脈管裡面;
●第八識的浮塵根 是在心臟裡面。
這些在顯教裡面講得不是很清楚,在密教裡講得很詳細。
˙前面講過我們的真心,即我們的真如佛性,被無明薰就變成了識,即:
大圓鏡智變成第八識,平等性智變成第七識,
妙觀察智變成第六識,成所作智變成前五識。
˙●我們一般人所說的心 就是第六識,就是意識。
第六識的根子是第七識,而產生這些識的種子就是第八識,有時也稱八識心王。
˙如果可以用一棵大樹來作比喻:
1種子 就是第八識,
2種子發芽生出了根 就是第七識;
3根子吸取營養繼續生長,長出了樹幹 就是第六識;
4樹幹上長出的枝枝葉葉就是前五識。
●上次有人問:前五識有浮塵根和勝義根,不知其它幾識的浮塵根在哪?
a浮塵根 就是以四大為體,對取境生識 僅起輔助作用的生理器官;
b勝義根 是實際起取境生識 作用的能力。
所以
●前五識的浮塵根 我們都知道,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
●而第六識的浮塵根在大腦;
●第七識的浮塵根 在大腦到心臟之間的脈管裡面;
●第八識的浮塵根 是在心臟裡面。
這些在顯教裡面講得不是很清楚,在密教裡講得很詳細。
-
- 文章: 5222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心燈錄
陳睦州示眾雲:我見百丈不識好惡,大眾才集,以拄杖一時打退,復召大眾,眾回首,乃雲:「是什麼?」有甚共語處。
又黃檁亦然復召大眾,眾回首,乃雲:「月似彎弓,少雨多風。」猶較此子。
睦州此等批判,不能善於分別,何以故?
蓋睦州言句,全是逼人到法身邊。
如秦時轆轆,並《指月錄》所載無理路等語,只可度上智。
若中下人,便茫然罔措,與月似彎弓同類。不若百丈「是什麼」極親切,上中下皆可收入。
睦州恐人在復召回首處 識取則不是,所以說要在思議不及處識取,猶較些子。
然與其茫然罔措,不若在「是什麼」處共語有入處。
細細分別,若論直指,還是百丈較些子。
陳睦州示眾雲:我見百丈不識好惡,大眾才集,以拄杖一時打退,復召大眾,眾回首,乃雲:「是什麼?」有甚共語處。
又黃檁亦然復召大眾,眾回首,乃雲:「月似彎弓,少雨多風。」猶較此子。
睦州此等批判,不能善於分別,何以故?
蓋睦州言句,全是逼人到法身邊。
如秦時轆轆,並《指月錄》所載無理路等語,只可度上智。
若中下人,便茫然罔措,與月似彎弓同類。不若百丈「是什麼」極親切,上中下皆可收入。
睦州恐人在復召回首處 識取則不是,所以說要在思議不及處識取,猶較些子。
然與其茫然罔措,不若在「是什麼」處共語有入處。
細細分別,若論直指,還是百丈較些子。
-
- 文章: 5222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心燈錄
靈雲偈曰:“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溈山詰其所悟,與之符契,囑曰:“從緣悟達,永無退失,善自護持。”
玄沙見此偈,乃曰:“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
客曰:“兩公意旨何謂也?”
曰:“溈山詰其所悟,與之符契,玄沙亦許其悟,但未徹耳,恐其著於桃花,未到末後句。”
觀靈雲後上堂答僧問:“如何得出離生死?”
云云:“青山原不動,浮雲任去來。”
又答問:“如何是真常流注?”
雲曰:“似鏡常明。”
曰:“向上更有事也無?”
雲曰:“有。”
“如何是向上事?”雲曰:“打破鏡來與汝相見。”
靈雲蓋悟徹至此,故說直至如今更不疑。
靈雲偈曰:“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溈山詰其所悟,與之符契,囑曰:“從緣悟達,永無退失,善自護持。”
玄沙見此偈,乃曰:“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
客曰:“兩公意旨何謂也?”
曰:“溈山詰其所悟,與之符契,玄沙亦許其悟,但未徹耳,恐其著於桃花,未到末後句。”
觀靈雲後上堂答僧問:“如何得出離生死?”
云云:“青山原不動,浮雲任去來。”
又答問:“如何是真常流注?”
雲曰:“似鏡常明。”
曰:“向上更有事也無?”
雲曰:“有。”
“如何是向上事?”雲曰:“打破鏡來與汝相見。”
靈雲蓋悟徹至此,故說直至如今更不疑。
-
- 文章: 5222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心燈錄
仰山示眾曰:“我今分明向汝說,且莫湊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實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聖末邊事。如今且要識心達性,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時後日自具足在。若未得本總將情學他,亦不能得。”
客曰:“如何是但向自己性海 如實而修?”
曰:“寂然不動謂之修性,此我本來寂然不動,非我之外有性,性之外有我,乃我而性也。
此我當寂然不動之時,其空洞悄然,深如大海,故曰性海。
此際至真至實,非他時可比。
但能相應此至真至實,便是修,非他有所修。
但能於此而修之,則圓通圓覺,無盡殊勝,自然具足。若不修此,而以知解學佛祖事,如以螢火燒大地草愚者笑之。”
仰山示眾曰:
“一二二三子,平目復仰視,
兩口一無舌,此是吾宗旨。”
客曰:“何謂也?”
曰:“未悟此我者,參此則可以悟。既悟此我者,參此則可以入性海。若將解解此偈,則非為仰山宗旨。只要參去,自然入仰山宗旨,妙不可言,不必問。”
仰山示眾曰:“我今分明向汝說,且莫湊泊,但向自己性海如實而修,不要三明六通,何以故?此是聖末邊事。如今且要識心達性,但得其本,不愁其末,他時後日自具足在。若未得本總將情學他,亦不能得。”
客曰:“如何是但向自己性海 如實而修?”
曰:“寂然不動謂之修性,此我本來寂然不動,非我之外有性,性之外有我,乃我而性也。
此我當寂然不動之時,其空洞悄然,深如大海,故曰性海。
此際至真至實,非他時可比。
但能相應此至真至實,便是修,非他有所修。
但能於此而修之,則圓通圓覺,無盡殊勝,自然具足。若不修此,而以知解學佛祖事,如以螢火燒大地草愚者笑之。”
仰山示眾曰:
“一二二三子,平目復仰視,
兩口一無舌,此是吾宗旨。”
客曰:“何謂也?”
曰:“未悟此我者,參此則可以悟。既悟此我者,參此則可以入性海。若將解解此偈,則非為仰山宗旨。只要參去,自然入仰山宗旨,妙不可言,不必問。”
-
- 文章: 5222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3、天地開初 一切現成
——古今公案選
“天地開初,一切現成。”那麼在佛教裡。所謂開天劈地之初,指的是什麼時候呢?
它就是眼前、現在、這一瞬間。
這時候,是禪創造了一切。那麼這創造是如何產生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禪者應當主動站到“創造者”的立場上去考慮。
有一首禪偈道:“白露降紅葉,紅葉滾紅玉。”
白露降到紅葉上,則閃爍著紅瑪瑙般的光澤,白露在青葉上滾動,則仿佛一顆盤寶石一般,青翠欲滴。
然而白露依然是白露,它通過變幻成紅珠綠玉 而實現了自己,閃爍出內在的創造力的光芒。
當下悟道,見山山始現,望溪溪始流,這就是佛教的創造論。
——古今公案選
“天地開初,一切現成。”那麼在佛教裡。所謂開天劈地之初,指的是什麼時候呢?
它就是眼前、現在、這一瞬間。
這時候,是禪創造了一切。那麼這創造是如何產生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禪者應當主動站到“創造者”的立場上去考慮。
有一首禪偈道:“白露降紅葉,紅葉滾紅玉。”
白露降到紅葉上,則閃爍著紅瑪瑙般的光澤,白露在青葉上滾動,則仿佛一顆盤寶石一般,青翠欲滴。
然而白露依然是白露,它通過變幻成紅珠綠玉 而實現了自己,閃爍出內在的創造力的光芒。
當下悟道,見山山始現,望溪溪始流,這就是佛教的創造論。
-
- 文章: 5222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心燈錄
我本無相 所以獨尊
世尊雲:「天上天下,惟我獨尊。」後四十九年所說,皆是此兩句註腳。
被雲門打殺,後人沒膽量,再不敢提起,更讚他能報佛恩,將世尊滿肚慈悲直指此我法門,埋沒至今。
雲門之過,不亦甚乎!所
以絕嗣,非無故也。
客曰:「雲門之意,恐著我相。」
曰:「我本無相,所以獨尊,何相之有?」
客又曰:「雲門之意,蓋謂人人皆有一我,何以世尊說惟我,所以打之。」
曰:
「世尊之意,教人只認此我,不可外尋,非是只言惟我一人也,何以打為?若是雲門生於臨濟之後,見說法聽法之人兩句,不知胡喊亂叫 到什麼田地?
今日我勸諸子併後來者,只將世尊並臨濟公所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說法之人 聽法之人,明了於心,而保任之,管保成佛。何須他問也?
談何容易,佛說天上天下 惟我獨尊兩句;談何容易,臨濟公說說法之人聽法之人兩句。
百千萬億年內,才有此直指之門,豈可同他說相等?他四宗有如是直指乎?
雲門有如是直指乎?試問秦氏轆遼鑽,並芭蕉扇、觸著帝釋鼻孔,度脫幾人,能指而數之乎?然古人說此截 斷眾流之法,要吾人認此不能流去之我。乃是古人悟後,要人當下歸根複性,得見此我。
開示雖好,悟入則難。
無奈後人 自家不曾悟,也學古人杜撰幾個 無理路之字,合成一兩句,哄騙愚人,作自家藏身之地。
而今舉目皆是,不知慚愧,深可憐憫。”
惟我獨尊
我本無相 所以獨尊
世尊雲:「天上天下,惟我獨尊。」後四十九年所說,皆是此兩句註腳。
被雲門打殺,後人沒膽量,再不敢提起,更讚他能報佛恩,將世尊滿肚慈悲直指此我法門,埋沒至今。
雲門之過,不亦甚乎!所
以絕嗣,非無故也。
客曰:「雲門之意,恐著我相。」
曰:「我本無相,所以獨尊,何相之有?」
客又曰:「雲門之意,蓋謂人人皆有一我,何以世尊說惟我,所以打之。」
曰:
「世尊之意,教人只認此我,不可外尋,非是只言惟我一人也,何以打為?若是雲門生於臨濟之後,見說法聽法之人兩句,不知胡喊亂叫 到什麼田地?
今日我勸諸子併後來者,只將世尊並臨濟公所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說法之人 聽法之人,明了於心,而保任之,管保成佛。何須他問也?
談何容易,佛說天上天下 惟我獨尊兩句;談何容易,臨濟公說說法之人聽法之人兩句。
百千萬億年內,才有此直指之門,豈可同他說相等?他四宗有如是直指乎?
雲門有如是直指乎?試問秦氏轆遼鑽,並芭蕉扇、觸著帝釋鼻孔,度脫幾人,能指而數之乎?然古人說此截 斷眾流之法,要吾人認此不能流去之我。乃是古人悟後,要人當下歸根複性,得見此我。
開示雖好,悟入則難。
無奈後人 自家不曾悟,也學古人杜撰幾個 無理路之字,合成一兩句,哄騙愚人,作自家藏身之地。
而今舉目皆是,不知慚愧,深可憐憫。”
惟我獨尊
-
- 文章: 5222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六祖雲:「人當見自本心,識自本性。」亦可謂親切極矣。
今說到心性兩字,人便茫然,不知何以謂之心謂之性?
若說到說法聽法的人,人便凝然有入處。
此亦是時節因緣,該臨濟公出世,大明斯道,和盤托出。
而後人竟不提起,真可哀也。
臨濟公上堂雲:
「人要求真正見解,不要求殊勝,殊勝自至。何以謂之真正見解?
你四大色身 不解說法聽法,脾胃肝膽 不解說法聽法,虛空 不解說法聽法,是什麼解說法聽法?是你目前 歷歷的勿一個形段孤明,是這個解說法聽法。
若如是見得,便與佛祖不別。」
湛愚曰:「如此等說法,直指此我,這樣分明,真可謂空前絕後。此世界中,惟臨濟公一人。」
客曰:「何以謂之勿一個形段孤明?」
曰:「有形有段,便是相,有相便可以謂之個。勿者,無也。言並無一個 有相的物事,而了然如空,而卻有一歷歷無間無斷之孤明。
所謂我者,是這個解說法聽法,見得此乃真正見解,與佛祖不別。」
客曰:「何以謂之孤明?」
曰:「我本孤,所以無相。因孤而自然本明,所以不著相。若我著於相,則不孤單,則無明矣。」
客又曰:「何以謂之歷歷?」
曰:「此孤明之我,本來歷歷,無間無斷,任他萬物萬相 皆不能為礙。
迷者,乃是我去著相,不是相來著我。
一撒手便是佛祖,攀緣他便是眾生。
人能明此本來 歷歷孤明之我,只要熟此我,莫教間斷,即得成就,又何須別尋工夫,反為隔礙。」
客躍然而起曰:「悟道成佛,如此之易,臨濟公真第一人也,非老人說,安能得知?弟子輩被《指月錄》諸禪師惑亂久矣,今出長夜,不亦幸乎?
歷歷孤明之我
今說到心性兩字,人便茫然,不知何以謂之心謂之性?
若說到說法聽法的人,人便凝然有入處。
此亦是時節因緣,該臨濟公出世,大明斯道,和盤托出。
而後人竟不提起,真可哀也。
臨濟公上堂雲:
「人要求真正見解,不要求殊勝,殊勝自至。何以謂之真正見解?
你四大色身 不解說法聽法,脾胃肝膽 不解說法聽法,虛空 不解說法聽法,是什麼解說法聽法?是你目前 歷歷的勿一個形段孤明,是這個解說法聽法。
若如是見得,便與佛祖不別。」
湛愚曰:「如此等說法,直指此我,這樣分明,真可謂空前絕後。此世界中,惟臨濟公一人。」
客曰:「何以謂之勿一個形段孤明?」
曰:「有形有段,便是相,有相便可以謂之個。勿者,無也。言並無一個 有相的物事,而了然如空,而卻有一歷歷無間無斷之孤明。
所謂我者,是這個解說法聽法,見得此乃真正見解,與佛祖不別。」
客曰:「何以謂之孤明?」
曰:「我本孤,所以無相。因孤而自然本明,所以不著相。若我著於相,則不孤單,則無明矣。」
客又曰:「何以謂之歷歷?」
曰:「此孤明之我,本來歷歷,無間無斷,任他萬物萬相 皆不能為礙。
迷者,乃是我去著相,不是相來著我。
一撒手便是佛祖,攀緣他便是眾生。
人能明此本來 歷歷孤明之我,只要熟此我,莫教間斷,即得成就,又何須別尋工夫,反為隔礙。」
客躍然而起曰:「悟道成佛,如此之易,臨濟公真第一人也,非老人說,安能得知?弟子輩被《指月錄》諸禪師惑亂久矣,今出長夜,不亦幸乎?
歷歷孤明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