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法],,[雜染相法],[微妙淨相法]指的就是
依他起,徧計執,圓成實,要弄清楚才不會雞同鴨講
論三性需與五法共論
依何而起
徧計是虛妄分別.所徧計者何?
三性間有次第性
本無相.依他起後不察.入徧計.離徧計歸圓成實
止觀禪修
-
- 文章: 555
-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止觀禪修
這樣會自創一格,產生亂套,友礙法友裡解讀解深密經的感想!心識活動上雙向比較融通.
觀察心識活動說是被動.其實是主動
幡動心動
畢竟末學也說過,解深密經實在不容易讀!因外太深了!
何況只是剛開始,最基礎的名相如果不統一,當然會雞同鴨講,
各說各話!
建議再閱覽一遍:
Ⅱ)依他起性(梵 para-tantra-svabhāva),又作因緣相、依他性。
「他」,即指由各種緣所生起之法。因是「緣合則生,緣盡則滅」之法,
故如虛如幻,而非固定永遠不變之實在,故說「如幻假有」、「假有實無」,
然此並非遍計所執而有之迷情,而系藉種種助緣而生者,亦即離妄情而自存之
「理有情無」。
此性有染分依他起性與淨分依他起性之別,染分指有漏的一切法;
淨分指無漏有為的一切法。然「淨分依他」是從遠離煩惱之意義而言,
淨分依他起性則包含在圓成實性中,故染分依他即是依他起性。
-
- 文章: 316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止觀禪修
知法知義應都是為解脫而為
解深密經提到的由能了知三種義故.名為知義.這裡的三義指的便是文.義.界
而三義當中的義則包括
一者真實相。二者遍知相。三者永斷相。四者作證相。五者修習相。六者即彼真實相等品差別相。七者所依能依相屬相。八者即遍知等障礙法相。九者即彼隨順法相。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過患功德相。
根據演培法師的講解
真實相是指諸法的實相真如
遍知相是指苦諦
永斷相是指集諦
作證相是指滅諦
修習相是指道諦
即彼真實相等品差別相是指前述五種相各的義門差別
依能依相屬相是指前五相彼此之間的從屬關係.比如四諦的集.道屬因.苦滅屬果.能所因果互相繫屬
即遍知等障礙法相是指四諦下當斷的煩惱
即彼隨順法相隨順法相是指能斷徧知相等四諦下煩惱的智慧
不遍知等及遍知等過患功德相是指若不能遍知.永斷.即成煩惱過失;若能遍知.永斷.即成智慧功德兩種差別相
解深密經提到的由能了知三種義故.名為知義.這裡的三義指的便是文.義.界
而三義當中的義則包括
一者真實相。二者遍知相。三者永斷相。四者作證相。五者修習相。六者即彼真實相等品差別相。七者所依能依相屬相。八者即遍知等障礙法相。九者即彼隨順法相。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過患功德相。
根據演培法師的講解
真實相是指諸法的實相真如
遍知相是指苦諦
永斷相是指集諦
作證相是指滅諦
修習相是指道諦
即彼真實相等品差別相是指前述五種相各的義門差別
依能依相屬相是指前五相彼此之間的從屬關係.比如四諦的集.道屬因.苦滅屬果.能所因果互相繫屬
即遍知等障礙法相是指四諦下當斷的煩惱
即彼隨順法相隨順法相是指能斷徧知相等四諦下煩惱的智慧
不遍知等及遍知等過患功德相是指若不能遍知.永斷.即成煩惱過失;若能遍知.永斷.即成智慧功德兩種差別相
-
- 文章: 316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止觀禪修
行者對於義的了知是透過聞思修所成慧
其中修所成慧是指修持止觀而獲得的慧
解深密經記載這三種慧對於義的了知是有差別的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聞所成慧了知其義。若思所成慧了知其義若奢摩他毘鉢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義。此何差別。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未現在前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思所成慧亦依於文。不唯如說能善意趣。未現在前轉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
若諸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已能領受成解脫義。善男子。是名三種知義差別。
依文不依文.如其說不如說.能善未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不現前.極順解脫轉順隨順.已能領受成解脫義未能領受。
是三種知義差別
其中修所成慧是指修持止觀而獲得的慧
解深密經記載這三種慧對於義的了知是有差別的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聞所成慧了知其義。若思所成慧了知其義若奢摩他毘鉢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義。此何差別。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未現在前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思所成慧亦依於文。不唯如說能善意趣。未現在前轉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
若諸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已能領受成解脫義。善男子。是名三種知義差別。
依文不依文.如其說不如說.能善未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不現前.極順解脫轉順隨順.已能領受成解脫義未能領受。
是三種知義差別
-
- 文章: 555
-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止觀禪修
由
我也讀過!
有興趣法友,可以自行閱讀,白話文很容易懂!
是這樣沒錯!Viirya » 週日 2月 11, 2024 2:39 pm
知法知義應都是為解脫而為
的確!在第六[分別瑜伽品]是有提到;解深密經提到的由能了知三種義故.名為知義.這裡的三義指的便是文.義.界
而三義當中的義則包括
一者真實相。二者遍知相。三者永斷相。四者作證相。五者修習相。
六者即彼真實相等品差別相。七者所依能依相屬相。八者即遍知等障礙法相。
九者即彼隨順法相。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過患功德相。
在r[解深密經語體釋]https://www.lama.com.tw/content/edu/data.aspx?id=7892根據演培法師的講解......
我也讀過!
有興趣法友,可以自行閱讀,白話文很容易懂!
-
- 文章: 555
-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止觀禪修
由 Viirya » 週日 2月 11, 2024 6:36 pm
法師的解釋真的很仔細!
以方便說,
無論哪一種佛經,講到[勝義],一定也會講[世俗],
好像是某位菩薩說的
假名安立的名相,雖然[言同世俗],但[心不違實],
感謝v兄!
我也讀了,經文接樓上[文.義.界]的界義,界則指五種界
言界義者。謂五種界。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調伏界。五者調伏方便界。
根據解深密經.器世界有無盡世界.於中建立一切諸有情界
根據演培法師的解說
有情界包括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一切有情
法界總攝十方無量世界所有的諸法自相共相.色.非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
所調伏界是一切所當調伏的所有種姓
調伏方便界是調伏有情所當運用的種種方便
法師的解釋真的很仔細!
以方便說,
無論哪一種佛經,講到[勝義],一定也會講[世俗],
好像是某位菩薩說的
假名安立的名相,雖然[言同世俗],但[心不違實],
感謝v兄!
-
- 文章: 555
-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止觀禪修
站段是接樓上經文,沒錯!由 Viirya » 週日 2月 11, 2024 7:29 pm
行者對於義的了知是透過聞思修所成慧
其中修所成慧是指修持止觀而獲得的慧
解深密經記載這三種慧對於義的了知是有差別的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聞所成慧了知其義。
若思所成慧了知其義若奢摩他毘鉢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義。此何差別。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
未現在前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思所成慧亦依於文。
不唯如說能善意趣。未現在前轉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
若諸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
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
已能領受成解脫義。善男子。是名三種知義差別。
依文不依文.如其說不如說.能善未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依文不依文.如其說不如說.能善未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
影像現前不現前.極順解脫轉順隨順.已能領受成解脫義未能領受。
是三種知義差別
影像現前不現前.極順解脫轉順隨順.已能領受成解脫義未能領受。
是三種知義差別
舉例[依止於文],好比[聞慧]的完成,是由於[聽聞],聽聞必須要依
[名.句.文身]才能生起,但領受者根機有別,能否善巧通達[聞所成慧],
抱括透過[思所成慧]也要依於文...[修所成慧]要依於文,也有不依於文,
像傳說六祖不識字,如果是透過[如理思惟]的因緣而通達聖教義,
此能力是勝過[聞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