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22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黃巢過後曾收劍,大笑還應作者知。」
雪竇頌岩頭大笑,說對其中的要義,一般人摸不著邊際。
岩頭的笑,必須是方家才能知道。
笑中有權利有實,有照有用,有殺有活。

  「三十山藤且輕恕,得便宜是落便宜。」
這僧後來到雪峰處,依舊莽鹵,雪峰便據令而行,打三十棒趕出,還只是輕罰,
這僧仍然以為得了便宜,其實是大大地失了便宜。
頌古表達了作者 對缺乏大機大用、魚目混珠之禪者的批評。

:mrgreen: 笑中有權利有實,有照有用,有殺有活。
笑中
新老怪
文章: 522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公案系列(10)—行禪—日久漂泊是故鄉
標籤:
行者無疆 日久漂泊皆故鄉
此身已在含元殿
無邊落木蕭蕭不盡長
天人合一


禪家終日行腳,參禪訪道,依止何處,師事何人,完全取決於個人人道的時節因緣。
禪家的師生關係,介於父子兄弟和道情侶之間,行禪也稱為行腳。行萬里路,帶一身異地的風霜奔向下一個異地,看異樣的人、異域的風情,過異樣的人生──這樣的人、這樣的事,也只有在蕩氣迴腸的武俠小說裡有,也只有在大賢、大剛、大武的人身上存在。最常見在禪者,大圓滿的瑜伽士身上。

尋找新的體驗,尋找真理的過程都是行禪。有些人不修禪,也在做行禪之事。漂泊如三毛者在這個世間實在是太罕有了。乞丐雖說也可以遊蕩四方,但人們還是不願用「漂泊」二字來形容他們的;現在有些暴富者 一抬腳也可以到世界的任何地方遊玩甚至落戶,但人們也不願用「漂泊」二字形容他們;打工者遠離家鄉去賺錢闖蕩,有些像逃荒,人們亦不會用「漂泊」二字描述他們的生活狀態。
意味頗有些深厚的。

古代文人如杜甫身上,也可以看到行禪之影子。他顛沛流離失所,走遍長安的朱門,看盡百姓苦難,受盡人間淒苦。他人生的最後十年 是如此行走在人間的:由陝西入甘肅,由甘肅進四川,由四川到湖北,由湖北至湖南。漂泊,成就了杜甫的詩。

在晚年他的禪味詩裡,就有對於「漂泊」的禪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多美的詩句,美得都有一絲悲愴.當他坐船在長江之中,無盡的長江景色滾滾而來,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個裝滿了垃圾的心,一個一潭死水的心,一個狹窄局限的心,自然不會想去漂泊流浪。行者無疆,那是行者的心界無疆,他們且行且歌,邊走邊唱。。。
漂泊,行禪,從來不是身體的移動,而是心靈的自由和嚮往。
竹巴噶舉的大圓滿行者,瑜珈士,有「十個大成就者,九個乞丐(十成九羅)」之說。
現在的高度文明生活已不需要“漂泊”,更不需因“漂泊”而留下的文字。大江大河已繪成精確的地圖,用不著我們象徐霞客那般實地考察;萬樹百草也都在掌握中,用不著我們像李時珍那樣去踏遍萬水千山……俠客們都可以停住腳步、馬放南山。

於是,「漂泊」便成了年輕人的衝動。寫些自己都莫名的文字,做些自己都無解的夢。在六十年代,克盧雅克(kerouac)奠定了背包旅行文化。他是美國桂冠詩人 金斯堡的哥們,金斯堡是著名的秋陽創巴的弟子(活到1997年)。
「背包革命」意即坐言起行,以簡樸的生活條件 去進行近乎禪僧修業式的漫遊,並在此漫遊過程中 認識自我和世界,建立起針對傳統中產階級生活的 獨立批判精神和生活準則。這個想法最初體現在《在路上》中描述的幾個「垮掉」青年的瘋狂旅行中,但那時的「革命」幾乎只是建基於本能衝動 和朦朧的無政府主義思想中的——帶有更多的享樂和放縱的意味,至於它真正成熟 成為一種生活哲學.

在六十年代,克盧雅克提出了具有超越時代 和文化的鮮明的禪宗特色的“背包革命”,將有“數以千計甚至數以百萬計的美國青年,背著背包,在全國各地流浪,他們會爬到高山上去禱告,會逗小孩子開心,會取悅老人家,會讓年輕女孩爽快,會讓老女孩更爽快;他們都是禪瘋子,會寫一些突然想到的,莫名其妙的詩,會把永恆自由的意圖帶給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生靈」。

修行之人在禪宗都被稱為「行者」。就是尋找生命意義的一群人。這個行者中最有名的應該是行者六祖惠能,一個在中國文化史上,影響僅次於孔子。他是作為沒有剃度的僧侶——即行者,進入五祖寺,並得到禪宗的衣缽傳承。另外一個有名之人就是行者武松。

禪宗有一個「一宿覺」的公案:
禪宗永嘉大師有「一宿覺」之譽,他見六祖時,沒有說話, 故意傲慢,繞著六祖走了三匝,持杖而立,沒有恭敬頂禮。六祖說何方大德!呵斥這個年輕人如此傲慢, 說了幾句話,彼此契合,永嘉便跪下了。
最後六祖又問他:莫非你起分別心?
永嘉大師答:分別 本來就是在無意的狀態,也不錯啊!
六祖說:是的、是的。
永嘉大師本來談完了話準備走,從浙江跑到廣東,路途遙遠,求六祖以這個印證的因緣,留他在曹溪住了一晚,所以叫一宿覺。
永嘉大師行禪就是為了求得本心。
金聖嘆在評這個公案時說:「試思三千大千世界中間,何人曾有兩宿也哉!」。
金聖嘆的意思是人生只有"生死"這一宿,追求的真理只有一個。除了生死之外,其他事情都是屁事!

禪宗有句詩句:“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處問長安。 ”,這個“含元殿”“長安”就是心王,就是禪,大圓滿心部說的本覺。
找到這個「無禪」就歸家了。
三毛之漂泊之旅的意義,正好與禪宗之意吻合。 找到心王,就找到自在了!

行者無疆,日久漂泊皆故鄉。
當你心靈漂泊找到家的感覺,仰望茫茫的天空,就可以將我們那顆心妥妥地安置下來。。
從某種意義上,人生無時不在行禪,因為我們都在尋找 生命的真諦和意義!
一切都是“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不是麼?

:mrgreen:不是麼?
新老怪
文章: 522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日本臨濟禪公案
9.青山原不動白雲自去來《五燈會元》

就在兩三天前,有了一次從新幹線的車窗 看到富士山的機會。富士山的全貌清楚地展現在眼前,在八合目附近,有白雲飄忽繚繞,被廣袤雄偉的山麓原野所壓倒。正如「青山原不動,白雲自去來」。
說是“青山”,實際上未必是青山,什麼山都一樣,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山都是泰然自若,巋然不動。
白雲 不知何處湧出,不管山有多高,它也不會被遮斷,飄忽東西、飄忽左右,上下來去自由,山則悠然而不動。
如果把前後兩句顛倒過來,“白雲自去來,青山原不動”,可能意思會更加清楚。
不論何時、何地,不論做什麼事情,心都不要為萬緣萬境(世間萬象)所左右,而要像山一樣堅定不移,泰然自若。
我願在別人的眼中是個好人!
我願別人不要把我往壞裡想!
我不知何時變得光彩奪目!
我不知何時變得茫然自失!
我是那麼在意別人的目光,!
為什麼會這樣
在意別人的目光?

忘記是在哪裡讀過的這一段詩。
曾聽過這樣有趣的小故事。
農夫父子乾完了活,牽著馬走在回家的路上。有過往行人議論他們父子。
「這倆人真夠傻的,馬背上空著,誰騎了上去,就不用走得那麼累了嘛。」
兒子聽了覺得有理,就讓父親騎了上去,自己牽著韁繩 繼續快步往前走。這時前面又來了一個行人,擦身而過時自言自語:「真可憐,這兒子也一定很累了。」
騎在馬上的父親聽到後 連忙跳下馬來,硬是把不肯騎馬的兒子 推到了馬背上,自己牽過了韁繩。又走了一會兒,過來了幾個行人,他們看到這對父子,不禁吃驚:“讓老父親走路,自己年紀輕輕卻騎在馬背上 悠哉遊哉,天底下竟有如此不孝之子?”
兒子聽了慚愧地從馬背上跳了下來。
父子倆商量,為了堵住別人的嘴,這回兩人親熱地 一起騎到馬背上。
他們想這回該沒人指責了吧?卻沒想到,很快就遭到了更猛烈的痛罵:「這倆個大男人也太殘忍了,竟然都騎在馬上,也不可憐可憐那匹馬!」
父子倆不知如何是好,又經過商量,最後兩人抬著馬回了家。
人們見狀,先是仰天驚愕,繼而是捧腹倒地……。
“青山原不動,白雲自去來”,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句子。
新老怪
文章: 522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10. 看腳下《五家正宗贊》

天龍寺的峨山和尚 拿著師傅滴水和尚的介紹信,第一次來到東京 拜訪鐵舟居士時,偏巧書童不在,鐵舟居士便親自從廚房提著鐵壺出來了。居士看過介紹信說:「上來吧!」便把鐵壺放下徑自進到屋裡。峨山和尚提起鐵壺 跟在後面進去,把鐵壺放在屋裡的火盆上以後,才跟居士寒喧起來。

據說從那以後,鐵舟居士逢人便誇峨山和尚說:「峨山才真是像樣的禪僧。」
鐵壺本不是該放在玄關,而應該是放在火盆上的物件。
物歸其處,是整理,是禪。

我最近每天都往返於神戶與京都之間。每當上下電車時,都會發出「嗨,怎麼會這樣!」的感嘆。國民的腳下實在混亂,為什麼不能排成兩列 安安靜靜地依序乘車呢?為什麼非得爭先恐後地 擁擠不可呢?車裡很空,即使按順序上車也有空位,但為什麼還要迫不及待呢?為什麼要從旁邊扒開別人往裡鑽?本來兩個兩個地很容易上去,為什麼偏要三個人一齊往上擠?門口被堵住反而更花時間。為什麼不能挺直腰板 堂堂正正地搭車呢?後面推前面,你推我搡,人群亂成一團,結果把車門堵得死死的。
今天的車站是國之玄關。日本國的大玄關 就像你所見到這樣,每天都是如此混亂。國民的腳下混作一團。難道竊賊 能放過這樣的機會嗎?

誰要是大喊“重新擴大軍備吧!”,民眾就會一窩蜂地跟著叫好;誰要是說要暴力革命,又有一半民眾會跟著叫好。日本重蹈朝鮮的覆轍,被外國人踐踏得亂七八糟,這是有目共睹的事。
否則整個國家 都被人偷了也不知道。我對今天的國民有一個懇求,不是多麼崇高的理想和道義,而只是“看腳下”,要腳踏實地,靜心思考一下 日本民族的將來。
據說相撲力士比賽上了土俵,原則是競技腳不離地。;
能舞也是舞台上用腳蹭著走路。
腳踏實地,腳底不浮,這才是日本民族的本色。
無論面臨什麼樣的情況 都鎮定不亂,具備順勢對應之心,便是「禪定波羅蜜」。
藍海千尋
文章: 5505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藍海千尋 »

隨著前人的腳步一同入魔道!
新老怪
文章: 522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12. 和光同塵《道德經》

這句話出自中國道教祖師老子的《道德經》第四章,原句為「和其光,同其塵」。
「和光」說的是應該 讓自己擁有的高貴道德品性 和優秀才能智慧的光輝柔和下來。
「同」是同化的意思,即感化別人 使其與自己相同的意思。
「塵」是塵埃、垃圾的意思,指污濁的現實俗世。
這句話說的是,聖人君子要隨俗而處、不露鋒芒地普度眾生。

真正得到禪悟的道人,他所習的法、修的道都深藏不露。
是覺悟了?還是迷惑了?是佛?還是神?
看不出一絲蹤影,達到了根本看不出是愚笨、是聰明、是偉大、是佛、是凡夫的境界,而和大雜院平民百姓 生活在一起教化眾生。
這便是「和光同塵」之意。

這句話對禪來說何其重要,從它有著「韜光晦跡(遮蔽光亮使痕跡晦暗)」、「入廛垂手(來到街市要出手超度可度之人)」、「入泥入水(要像入泥入水那樣超度眾生)」等許多同義語即可看出。

在把「和光同塵」落實到了行動的人物中,有一位「七福神」裡的布袋和尚。
所謂七福神,是市井間信奉的福德長壽之神,有「惠比須」、「大黑天」、「毗沙門天」、「弁財天」、「福祿壽」、「壽老人」和「布袋」七位。
其中那體寬額狹、大肚下垂、半裸著身子手持一杖,肩上還背了一個大口袋的人物就是布袋和尚。
據說他的原型是中國後梁時的一位神僧,名叫契此,生於明州奉化縣,於916年在當地岳林寺遷化。他背上的袋子裡裝著隨身所用的一切,鞋襪、衣服、經書、食物,什麼東西都往袋子裡裝,背著袋子遊方。
來到街市,別人施捨的東西 他都會高興地接受。
吃剩下的就放進袋子裡存起來。
下雨天他穿上草鞋快步跑,晴天就腳履木屐慢步行,休息的時候袋子也不離左右抱膝而眠。
他為人天真爛漫,肚子餓了就從袋子裡取出東西來吃,吃飽了不管什麼地方倒地就睡,居無定所,悠閒閒閒、灑灑落落,不追求名利,不顯擺見識,也不逞威風擺架子,用他見了誰都笑瞇瞇的「喜心」、大腹便便的「寬心」和他那和藹可親的雙眼中所體現出來的「愛心」與人接觸。
無論誰見到他,心裡會自然地感受到福德圓滿,人們都親切地稱呼他「長汀子」或「布袋」。
這布袋和尚可是真正識得遊戲三昧的,「和光同塵」之極端。
新老怪
文章: 522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文章 由 藍海千尋 » 週四 3月 07, 2024 12:01 am

隨著前人的腳步一同入魔道!
:mrgreen:什麼東西 都往袋子裡裝
什麼藍海千尋都往袋子裡裝
新老怪
文章: 522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雙收雙放若為宗,騎虎由來要絕功。
笑罷不知何處去,只應千古之道。

  本則公案的主旨是自他不二,在表達自他不二的禪悟體驗時,禪機活潑躍動,因此頌古著重吟詠公案機鋒的本身。
“雙收雙放若為宗”,
放、收互為賓主。仰山問三聖叫什麼,三聖回答說叫慧寂。
仰山本來想收三聖,三聖卻反過來要收仰山,這是「雙收」;
仰山聽了三聖的話,說慧寂是我,這是放行。
三聖說我叫慧然,也是放行,這是“雙放”,其實是互換機鋒,收則一齊收,放則一齊放。雪竇讚歎兩人能夠雙收,互換機鋒。
雖然只有慧寂慧然四個字,卻能出沒卷舒,縱橫自在,雙放雙收,皆可作為宗要。
雙收之時,人境俱奪,自他不分,「我」本無名,三聖即慧寂;
雙放之時,人境俱不奪,自他歷然分明,故「惠寂是我仰山”,“我三聖名惠然”。
雙放雙收,在於破除一切假立的名相 而顯現本體的真實,並非任意妄用諸名之稱呼。

“騎虎由來要絕功”,
作者讚歎兩人 既然有如此絕頂功夫,最上機要,要騎便騎,要下便下,既能據虎頭,也能收虎尾,正如圓悟垂示所雲:“掀天關翻地軸,擒虎兕辨龍蛇,須是個活潑潑漢,始得句句相投,機機相應!”

“笑罷不知何處去”,
仰山呵呵大笑,一笑之中,有權有實,有照有用。
八面玲瓏,靈活運用,自由自在。
這一笑,千古萬古,清風凜凜。但儘管如此,雪竇卻說:
“只應千古悲風”,
這是因為天下所有的人 都不知他的旨趣是什麼。
《頌古》卷25本覺一頌:“神通遊戲不為難,互換機鋒始可觀。雙放雙收底時節,呵呵大笑幾何般。”

  此詩以「雙收雙放」四字斷定一則公案,頗見作者的透徹眼力。
以「若為宗」怎樣才能將它作為宗要,怎樣才能得到它的精髓表達唱嘆之致,情思裊裊。次句以騎虎絕功補足文意,表達了對「慧寂」、「慧然」超絕功力的由衷欽佩。
三四句文意陡轉,引發起讀者的大疑,說仰山大笑的意旨,讓人難以窺見,以至千古之下悲風凜凜。
參禪必須發起疑團,徹悟必須透過疑團。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雪竇頌古生髮疑團的機法,頗得禪宗對機的秘旨,把讀者的思緒 引向了深邃幽遠、意路斷絕的情境。

:mrgreen:都往袋子裡裝
藍海千尋
文章: 5505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藍海千尋 »

任你一口吸盡長江水,也映奪不了正等覺身。

這叫:無映奪身。

佛賜與的。
新老怪
文章: 5224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由 藍海千尋 » 週四 3月 07, 2024 8:32 am

任你一口吸盡長江水,也映奪不了正等覺身。
這叫:無映奪身。
佛賜與的。
:mrgreen:佛賜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