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失卻針——禪宗公案63
尺童
a
一日,正凝禪師入室請益。德秀禪師 舉趙州狗子無佛性之公案詰問他。
正凝禪師當時不能應答。退出丈室之後,便發奮用功,日夜參究。
半年後,正凝禪師終於有所省悟。遂作頌呈德秀禪師,
頌云:
“趙州道無,箭不虛發。
築著磕著,全活全殺。”(只是悟了個無見。)
德秀禪師覽頌後,笑道:“你也得(也可以),只是未在。”
(未悟底。“無”其實是“悟”的諧音。)
後來又有一天,正凝禪師又入室請益,德秀禪師便舉 德山禪師見龍潭崇信禪師之公案——
德山禪師在龍潭山腳下,被賣燒餅的婆子問得 啞口無言之後,
便直接上山,來到龍潭崇信禪師的道場。德山禪師來到法堂,說道:“久向龍潭,及乎到來,潭又不見,龍又不現。”
(不見相,也不見人。)
龍潭禪師聽說了,便欠身道:“子親到龍潭。”(龍潭禪法,正是人、相兩除。)
德山禪師默然無語,於是決定留在那裡。
一天晚上,德山禪師侍立次,龍潭禪師道:“更深(夜深了),何不下去?”
德山禪師於是向龍潭禪師道別,走出丈室。不久,他又回來了,說道:“外面黑。”
龍潭禪師於是點上紙燭,遞給德山禪師。德山禪師剛要伸手接,龍潭禪師又將紙燭吹滅了。
德山禪師當下豁然大悟,於是禮拜。
龍潭禪師問:“子見個甚麼?”
德山禪師道:“從今去向,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頭也。”
舉完此公案,德秀禪師便問:“那(哪)裡是德山親到處?”
正凝禪師突然用手掩住德秀禪師的嘴,脫口說頌道:
“潭不見,龍不現,全身已在空王殿。
夢迴勿聽曉鶯啼,春風落盡桃花片。”
德秀禪師一聽,遂印可道:“汝今日方知 泗洲大聖不在揚州出現。善自護持。”並令他充當燒香侍者(侍香)。
正凝禪師上堂雲:“入院方三日,追陪人事忙。燈籠與露柱,密密細商量。且道商量個什麼?”.
說到這裡,正凝禪師便拍禪床道,“昨夜碧天風浪靜,一輪明月照螺江。”
又云“六月旦,夏已中。荷花開水面,荔子映山紅。無位真人處處相逢,擬議雲山千萬重。”
尺童——無位真人 指妄想、思想,無位是無處所、無止處。
正凝禪師辭世偈云:
“八十四年,一夢相似。
夢破還空,也無些事。”
尺童—— “夢破”其實是“林(平等)”,“無些事”則多了個“二”,即是無紅塵二元分別事業。
b
一日,僧寶禪師入室參禮一辨禪師,問道:“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西來意?”
一辨禪師道:“昨日有人恁麼問,被打出去也。”(暗示出疑問妄想。)
僧寶禪師道:“今日又如何?”
一辨禪師道:“你得恁麼不識痛癢!”(都告訴你了。)
僧寶禪師便禮拜。
一辨禪師道:“可惜許,棒折也。”(直立是“1”,禮拜彎折一棒,暗示二元分別。)
僧寶禪師一聽,身上汗如雨下,忽然猛省。
僧寶禪師後住磁州大明寺,開法接眾。
一日,上堂,有僧問:“如何是轉功就位?”[功就是用,位就是體。功位的關係,也就是體用的關係。]
僧寶禪師道:“用盡鐵鋤頭,放下臥清風”。
那僧又問:“如何是轉位就功?”
僧寶禪師道:“不居無影谷,曳杖入煙村。”
那僧問:“如何是功位齊彰?”
僧寶禪師道:“掌上擎日月,運照自無私。”(法身全相。)
那僧又問:“如何是功位俱隱?”
僧寶禪師道:“石人同木女,相邀入海中。”(相入心海。)
關於見性之事,僧寶禪師曾經在一次上堂的時候,打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
“若論此事,如人作針線,針針相似。忽見人來,不覺失卻針,只見線。這邊尋也不見,那邊尋也不見。卻自曰:'近處尚不見,遠處那裡得來?'多時尋不得,心煩不好,昏悶打睡,拽衣就枕。方枕時,驀然一箚(zha扎),曰:'原來只在這裡!”
尺童——這個其實機關在那個“針(真)”字上,其他都是逗樂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