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煌
17小時·
接著討論「比量」。
只有第六識才有比量的功能。所謂的六識、八識,並不是像物質一樣,實際有一個東西名為眼識、耳識等等,佛法講一切都是眾緣所生;色法是眾緣和合所生,心法是眾緣和合所生,心所法也是眾緣和合所生。
比量可以分成兩種:「真比量」和「似比量」。真比量是比量正確,推理正確;這也是因明學在談的主題,比量一定要正確。現量是最正確的,當然現量是指瑜伽現量,以安止的心、不亂的心、清明的心來量,一定正確;心如果散亂,量出來的都不正確。
眼耳鼻舌身意的能力很有限,不可能量知所有的萬法。我們量知不到遠方,量知不到過去、未來;如果只靠現量,我們的知識又非常有限。畜生道眾生幾乎都只是五根現量,頂多一點點第六意識的意現量,有沒有比量?有,可是非常有限,因為大腦組織沒有人的大腦精密。所以,人的比量能力最強,才能累積知識、經驗、智慧,才能被稱為萬物之靈。
所謂智慧,就是非常廣的真比量,能夠聞一知十,聞十知百。這種比量,一定是合乎正理的、合乎因明的,寫文章、講話一定要有真比量。可是我們往往看到佛教的文章,佛教徒討論事情,並不是真比量,而是似比量(相似的比量),我們沒有能力判斷,所以一定要多學佛法因明學。如果要擴展知識、生長智慧、文明發達,真比量就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真比量,人跟畜生沒有差別,只知道食、色,只知道維持生命、維持種族的延續而已,會造成人類文明不能進步。
何謂比量?由既知之境比附量度,而正確了解未現前及未知之境。比量是從目前我們已經覺知、看到、聽到等等的境界,以此類推,而且正確了解沒有現前、以及不知的境界。比如見煙而知有火,「見煙」是現量,「知有火」是已經有比量了。這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火和煙都被我們看到,這裡有木材在燒,我們看到有火也有煙,這是現量境界。但有另外一種,我們沒有看到木材在燒,隔著牆壁看到有煙,推論有柴在燒,這是比量。
可是這種比量什麼時候才算是正確?比如渴鹿陽焰,渴鹿看到遠方有蒸氣的樣子,牠以為那裡有水,但是比量錯誤。當然有時候比量會正確。如果在現今的時代,比量很可能都錯誤,因為科技太發達了,虛擬實境,已經模擬到讓我們看不清楚是真是假。推論是否正確,就要靠因明學來量知、檢驗,否則大家都是似比量。
現量是比較正確,當然我們現量也不一定完全正確,比如我們有近視眼,或有老花眼,會看到天花亂墜,會看到天上的瑞相,這些到底對不對?不知道!這些現量是不是真現量?不知道!也可能是似現量。我們在推論的時候,也可能是似比量。
問:現量與我執或法執的關係
ChatGPT
現量是佛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對事物的直接觀察或直接體驗,超越了概念和分析的思考。而我執和法執則是與人的自我觀念和對外在事物的執著有關的概念。
我執是指對自我存在的執著,認為有一個永恆、固定的自我實體存在。這種執著會導致各種煩惱和痛苦,因為它創造了對自我的執著和對他人、外在事物的分離感。當我們執著於自我存在時,我們容易受到自我的慾望、自負和恐懼的困擾,阻礙了我們的內在平靜和覺醒。
法執則是指對外在事物的執著,認為外在世界中有固定、永恆的實體存在。這種執著也會帶來各種煩惱,因為我們對外在事物的執著會導致對它們的渴望、恐懼和分離感。當我們執著於外在事物時,我們容易受到欲望、貪婪和執著的困擾,無法獲得真正的內心平靜。
現量與我執或法執的關係在於,通過覺察和現量,我們可以超越我執和法執的束縛,直接體驗事物的真實本質。當我們以開放的心態觀察事物時,我們能夠意識到自我和外在事物的無常性和相互依存性,從而超越了執著和分離感,實現內在的平靜和解脫。因此,現量可以幫助我們破除我執和法執,實現智慧和覺醒。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1078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公案很難懂
《他空見與如來藏》試讀:序
他空見與如來藏
談錫永
在藏傳佛學裡,“他空見”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因為格魯派的宗喀巴大士反對他空,持他空見的覺囊派一度亦曾失傳,所以學人都畏談他空。 然而覺囊派的他空見,卻實在是修道之所依,於觀修時有重重次第,其中關鍵性的一重觀修,即非依他空見的抉擇與決定不可,所以我們只能說他空見不究竟,實不宜將之全盤否定。 筆者曾經舉過一個例,當修生起次第迎請智慧尊時,必須抉擇智慧尊自性真實; 當修圓滿次第兩種菩提心雙運時,必須抉擇勝義菩提心不空,這時所依據的便可以說是他空見。
時移世易,如今說他空見已無禁忌,不但西方學者熱衷於研究他空,藏傳佛家諸宗派的上師亦多談他空,因此《他空見與如來藏》一書的出版,譯出西方學者對他空見的研究文章,對漢地讀者來說,實有相當禆益。 正由於此,筆者對此書實有厚望,祈望能令喜歡藏傳佛學的讀者,能由這些文章開闊眼界,並由此能與漢地所傳的如來藏溝通。
筆者因而很想為本書寫一篇序文,然而近日雙目翳障嚴重,因此權且節錄筆者一篇文章充數。 這篇文章見於《如來藏二諦見》一書,此書由邵頌雄譯出寧瑪派學者不敗尊者(Mi pham 'jam dbyangs rnam rgyal rgya mtsho,1846—1912)《開許他空獅子吼》(gZhan stong khas len seng ge'i nga ro)一文,筆者的文章則為導讀之用,讀者通過這篇文章,或許可以悟入寧瑪派對他空見的理解, 同時能將他空見與如來藏思想溝通,即使筆者另撰序文,恐怕範圍亦不出其外。 濫竽充數,尚祈讀者原宥。
以下即為引文,今已略作修改。
若言“他空”,唯識今學的觀點即可稱為他空。 彼宗依彌勒(Maitreya)說安立三種自性相(trisvabhāva),可視為觀察一切法的三種觀點。
一切法依緣轉起,故所顯現者為“依他起自性相”(paratantra-svabhāva),但不知,唯依相、依名加以分別(遍計),由是視一切法真實,是即成“遍計所執自性相”(parikalpita-svabhāva)。 是故一切法本“能現”為依他,卻由遍計而成“似顯現”。 名為似顯現,即簡別其非為真實顯現。
若於依他起自性相上,遍除一切虛妄分別(即離遍計),即可見真實自性相,是名“圓成自性相”(pariniṣpanna-svabhāva)。 此如《解深密經》(Saṃdhinirmocanasūtra)
所言──
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無執以為緣故,圓成實相而可了知。
世親於《三自性判定》(Trisvabhāva-nirdeśa)則有兩頌說此──
依緣轉起者 唯成遍計事
能現為依他 所似現遍計
能現之似現 必為無所有
以實無變異 圓成即可知
如是,依彼宗之理解,故開許:諸法若非由唯分別假立而成就,而為由本身自成就者,即為自相有、諦實有。 也即是說,彼宗諦實圓成自性,所以玄奘才會添譯為“圓成實自性”。
因為已經諦實圓成自性相, 由是對於“ 三無自性” 的“ 勝義無自性(paramārtha-niḥsvabhāva),彼唯能說:”圓成實自性相有勝義無自性。 “不能如瑜伽行古學所言,須由現證勝義無自性來作超越,當由圓成自性定義之一切法相被超越時,始能見實相。
也可以這樣理解,彼宗以為「假必依實」,否則即入斷滅見,所以遍計所執自性相雖為由心識分別而成的顯現,本屬虛構(是故為」似顯現“),但這虛構相亦必須依附於真實存在、真實顯現,由是成心識依緣轉起的根身器界,是即為”能現“的依他起自性相。 不過由於“依他”即是依賴他法而成就,是故仍然不是真實,其真實,則為超越依他的自成就,此即一切法的圓成自性。 真如(tathatā)、法性(dharmatā)、實際(bhūtakoṭi)、勝義諦(paramārtha-satya),都是它的異名。
圓成自性相為“無變異”(avikāra)相,是即行者於所緣真如境上已滅盡有漏法,以凡有漏皆是變異故。 由於緣起亦是有漏法,具變異,因此於所緣真如境上亦無依他,然後始得名為圓成。身,而是其外的“他”,亦即遍計與依他。
圓成須由無有依他、去除遍計而現證,便即是“他空”。 所空者不可以是圓成自性本
然而瑜伽行古學的觀點卻不相同。 圓成自性相只是“法能相”,雖然稱為清淨,但卻到底不是“法性能相”(真如)。 行者欲現證真如,尚須現證圓成同時現證「勝義無自性」,始能現證圓成自性相亦為無自性。 此為究竟無自性,故始名為「勝義無自性」,如此始能名為觸證真如。 若尚在圓成自性的層次,以其僅離識境的相礙,未離非識境(離識境)的相礙,是即僅能稱之為“清淨法能相”,以其離識境分別,是故“清淨”。
故世親頌言──
遍計與依他 所知雜染相
唯彼圓成性 清淨法能相
覺囊派以“他空”為宗義,然而他們卻視唯識今學為誤解彌勒教法,此如多羅那他(Tāranātha)於《他空精要》(gZhan stong snying po)中之所言──
關於他空中觀,在無著、世親兩位論師的著作中作了透徹的分析。 尤其是世親論師的《兩萬般若波羅蜜多頌釋》、《辨法法性論釋》,對他空中觀思想作了詳盡的解釋。 陳那和安慧的弟子對他空思想作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後來在印度由於出現了類似他空的唯識宗的思想,西藏許多人將其弄錯誤解。
多羅那他不認為唯識今學由陳那開創,反而認為陳那的弟子發展了他空見,但他卻沒有說明由誰人開創唯識今學。 這說法有點粗疏,但反對唯識今學的態度卻相當鮮明。
他空大中觀與唯識今學的主要分岐,正在於對三自性、三無自性的理解。 唯識今學理解三自性有三無自性,即遍計所執自性相具有「相無自性性」; 依他起自性相具有「生無自性性」; 圓成實自性相具有「勝義無自性性」。。 此例如:由虛妄分別來觀察、認知諸法,則一切法所顯現出來的便是遍計所執自性相,這種相,具有相無自性的性質,因此其相非有,是即所謂似顯現。
他空大中觀則依彌勒瑜伽行古學,認為分別超越三自性,始能分別現證三無自性。 因此若由三無自性說「空性」,空性即有三次第:一者、現證相無自性時,即現證遍計自性相為空性; 二者、現證生無自性時,即現證依他自性相為空性; 三者、現證勝義無自性時,即現證圓成自性相為空性。
這樣的建立,實基於如來藏思想,而事實上瑜伽行古學亦以如來藏為依歸,以彌勒、無著、世親皆說如來藏為究竟故,所以覺囊派的建立,可說同於瑜伽行古學。
他空大中觀依如來藏既建立空性,便說遍計自性為假有,所以是「無」的空性; 依他自性為世俗有,所以是「有」的空性; 圓成自性為勝義有,所以是「勝義」的空性。 此中所謂無的空性,是因為其建立連相都不真實; 所謂有的空性,是說其建立的相可以成立,但其生起則不真實; 所謂勝義的空性,即指如來藏中一切法的生起真實,因為是依聖智為基的顯現,是即聖者的現證實相,此實相被凡夫歪曲,於聖者則不受歪曲。 以此之故,遍計自性連世俗都不是,此由決定「相無自性」即可現證其「無」的空性; 依他自性則可定義為世俗,此由決定「生無自性」即可現證其「有」的空性; 圓成自性則可定義為勝義,此由決定“勝義無自性”即可現證圓成自性相的空性,由此現證,始能開許實相為勝義。
由於只是開許其相而非其性,因此只是名言量上的開許。 若就世俗名言量來安立,世俗自性空、勝義自性則不空。 以現相與實相不同故空,以現相與實相相同故不空。
不敗尊者在開許他空時,強調“名言勝義不空”,即是由於他確實瞭解“他空”的義理,知道是由名言量建立。 這一點,是開許他空的關鍵。
龍樹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覺囊派著名的祖師朵波巴(Dol popa)在《了義海論》(Nges don rgya mtsho)中說:”離去因緣所生法的法性,決定是有。 “ 這是承接著龍樹的說法而加以發揮,因緣所生法由名言量建立,唯名言即是世俗,但當能離名言上的戲論時,即是勝義,故知他空的勝義不空與世俗空,實為名言量的勝義與世俗。
唯識家認為圓成實自性已經具有勝義無自性,他空派不認許此說,他們同於瑜伽行古學,認為圓成自性實在仍是世俗,當超越彼時,現證勝義無自性,這現證才是勝義,以唯此始能見實相故。 這勝義於世俗名言不得說之為空,“決定是有”。 這是兩派重要的分岐,由是他空派即說唯識家誤解彌勒教法,錯將未離緣起的圓成性定義為勝義。
對兩家的分岐,寧瑪派認為他空超越唯識,因為一切法實只在相礙緣起中圓成,亦即,若一法能適應其局限而自顯現,其“適應”,說為“任運”,其“自顯現”,說為“圓成”,由是便可說此法為“任運圓成”。 其所適應的局限即是相礙,其由適應而自顯現即是緣生,是故圓成自性依然落於緣起,不能建立為勝義,即於名言量中亦不能建立。
但是,中觀應成派卻不開許他空。 他們認為,若有一法為勝義,卻謂此法不空,所空者唯外加於勝義上的他法(由是名為“他空”),那就等如將箱子裡的東西統統搬走,即說此箱子為他空,而箱子本身卻不空,那是很荒謬的說法。 無論龍樹或彌勒,都沒有這種教法。
應成派在印度時,不立宗義,唯因應敵論以成破立,是故名為“應成”。 但在西藏,由於說法上的需要,實在已有宗義安立。 此如二諦,應成派已正式加以定義──
以觀擇名言之量所量得的任何事物,而此“觀擇名言之量”(是因為)對應於其所量得之事物而成為“觀擇名言之量”; 這就是世俗的定義。 例如:瓶。
以觀擇究竟之量所量得的任何事物,而此「觀擇究竟之量」(是因為)對待於其所量之事物,而成為「能觀擇究竟之量」; 這就是勝義諦的定義。 例如:瓶無自體 。
簡而言之,凡由名言量施設者,是為世俗; 凡由究竟量施設者,是為勝義。
因此,世俗必無自性,唯由名言施設而成有,是為「世俗有」; 然而若究竟觀擇此世俗有,則唯能說之為“無實有”,無自性而有即無實有,是即為空。 此即勝義。 以瓶為例,瓶以「瓶」此名言而成存在,故瓶為世俗有(以瓶為「瓶」故不空); 但瓶的存在,則因其為無實有的存在,故說之為無自體的瓶,此即勝義,說為“勝義空”。
他空大中觀建立「世俗空」、「勝義有」,恰恰與格魯派應成見的「世俗有」、「勝義空」對立,由是格魯派便非破他空不可。
然而,若依寧瑪派所持的了義大中觀見,卻認為格魯派應成見其實亦落於“他空”,只不過,他空見落的是“本體他空”(don gyi gzhan stong),應成見落的是“名言他空”(tshig gi gzhan stong)。
了義大中觀所主張的如來藏思想,由究竟義而建立,若論勝義,更無有比佛內自證智更為勝義,是故,所謂勝義諦,便即是佛內自證智。 法身、法性、法界都是它的異名。 亦即是說,唯能用「佛內自證智」或「佛內自證智境」來定義法身等名言,如是始為究竟,若加以別義,那便是施設名言以立宗而已。
佛內自證智,是自然智,說之為“自然”,即強調其為本具,不由施設、造作而成。 至於離因緣、離識境,那更是理所當然的事。
如果問:佛內證智或佛內自證智境,是空還是不空呢?
可以這樣回答:既離一切識境,所以可相對於識境中諸法的顯現,說之為空,這時,所空的是識境中的一切概念。 但是,當成佛時現證內自證智,必無間而同時起後得智,這後得智即是佛觀察一切識境的智,由是對同一情器世間,凡夫由識覺來認知識境,於是便用自己的識智來建立識境中一切法為有,而佛則由智覺來認知識境,由後得智來現證識境中一切法無自性而顯現。 由於有一切法顯現,即可說為不空。 因此說,佛內自證智境是“空不空”的境界。
上來所言,又須分別解說。
先說由識智來建立“ 有」。 此即可分四重緣起來建立。 凡夫依名言(概念)將一切法視為實有,但行者則可依自己的名言,依次建立為四重緣起有。 此如由「因緣和合」建立為一切法「業因有」; 由內識與外境相依建立一切法為「相依有」等。 但無論什麼層次,既依緣起建立,便都是識境中的建立,亦即依名言量而建立。
明白這一點十分重要,以後我們還要牽涉到這“依識境即是名言量”的原則。
再說佛由後得智來現證識境。 當現證時,了知一切法實在依於佛內自證智境而生起,也可以這樣說,一切情器世間都以佛內證智境為基礎,從而得以顯現,此如一切電視畫面皆依螢光幕為基礎而成顯現(或說鏡像依鏡為基)。 在這裡,可以將這基礎名之為“法界”(dharmadhātu),寧瑪派則名之“本始基”(gdod ma'I gzhi),那是因為強調“本始”,即強調其為本初具足,非由施設。
但究竟是什麼力用,能令一切識境得以在本始基上生起呢? (這等如問:究竟是什麼力用能令一切電視畫面皆依螢光幕生起? )是即可說為佛內證智境的力用,在名言上,通常名之為“法身功德”。 (這等如說:電視的功能。 )這就是相對於勝義而建立的世俗了。 說為世俗,是因為唯憑這法身功德(智他空見與如來藏境的力用)才能令一切識境存在而成顯現,是為世俗顯現,故此功德即得名為世俗。
成立世俗,沒有比這更為究竟的成立。
因此了義大中觀將自宗的二諦,稱為「殊勝二諦」。。 其「殊勝勝義諦」,即是佛內自證智,又可名為法身; 其「殊勝世俗諦」,即是佛內自證智的力用,又可名為法身功德。
如是建立,已離名言量,亦即已不站在識境的立場來建立,是故殊勝,是故究竟。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格魯派應成見的建立。
他們用「觀擇名言之量」(tha snyad dpyod byed kyi tshad ma)來量得世俗,這當然是識境的量,但他們用「觀擇究竟之量」(mthar thug dpyod byed kyi tshad ma)來量得勝義,這量,到底是離識境抑或未離識境呢? 了義大中觀認為,此實未離識境。
為什麼呢? 因為未成佛的人絕不可能離識境以立量,此即不可能離開范限(相礙)。 每一種生命形態都有自己的范限,譬如餓鬼,由其范限,他只可能見人類所見之水為膿血,所以無論他怎樣依“觀擇究竟之量”,此量在餓鬼界雖為究竟,但人類都視之為非究竟。 是故若未能離人的識境來立量,即使在人類范限中為究竟,對佛來說,實非究竟。
因此說,格魯派應成見的“觀擇究竟之量”,實在仍然是名言量。 前面已經說過,凡依識境建立的都只能是名言量。 例如說“無自體的瓶”,此中“無自體”便即是名言。
他們說「瓶」是世俗,是名言有; “無自體的瓶”是勝義,是勝義空,那亦只是依名言量而建立的空而已。 由於他們空的不是“瓶”的本身,而是外加於“瓶”之上的“自體”這個概念(名言),是故亦是他空,所空為“瓶”外之“他”,是即“名言他空”。
在《開許他空》論中所表達的,便即是這一個決定。
若反詰了義大中觀:為什麼你們的二諦不是名言呢?
則可以這樣回答:法身與法身功德不是識境中的建立。 我們雖然利用識境的名言來稱謂,但卻不可能因之就說法身及其功德未離識境。
你們則不同。 你們是用“觀擇量”,這一定不可能是佛陀的觀擇。 佛觀擇一個瓶,不可能說是“無自體的瓶”,因為佛不會外加一個概念來定義這個瓶。 甚至,即使我們觀擇電視螢光幕上的顯現,亦不會外加一個概念,說它是無自體的畫面。 因此,佛觀擇瓶時,只可能認知其為隨緣自顯現的識境中事物,隨順世間則名之為瓶,是故瓶才是非有非非有。 (此可套用《金剛經》的模式,說為“瓶,非瓶,是名為瓶”。 )
所以,自宗是離名言量的建立,這才能是究竟建立,是故自宗才稱為了義。
在《開許他空》論中,施設了一些反詰,其實這些反詰都環繞著“名言勝義不空”、“名言他空”這兩個主題。 在《廣說如來藏》論中,遮破一些對如來藏的誤解,則亦環繞著了義大中觀的“殊勝二諦”這個宗旨。
引文既畢,筆者尚須作一點補充。
由上引文可知,要理解他空與如來藏,須要注要的一點是,如何建立勝義與世俗。 他空見將勝義建立為有,其過失實在跟將勝義建立為空一樣,因為都是邊見,其分別只是落於有邊或落於空邊。 如來藏則不同,恆時空有雙運,所以即使要落在名言來說,如來法身亦只能說為空不空。
站在如來藏的立場,可以批評格魯派末流的應成見是唯空,所以不究竟,其缺失實與他空相同,依觀修次第而言,與其開許唯空,不如開許他空。 宗喀巴大士其實並非唯空,因為他建立「樂空雙運慧」,同時開許“非空非不空”。 這樣的建立與開許,實與如來藏相同。 他跟了義大中觀的區別,只是不開許「俱生」。 要討論這點,便已經是另一個話題了。
因此開許他空,其實並非反對宗喀巴的應成見,因為宗喀巴於批判他空見時,並非站在唯空的立場。
同時須要理解,依觀修的立場來開許他空,不等於說他空為究竟。 此等於開許四諦,不等於以小乘的四諦觀修為究竟(此見於《勝鬘經》所說)。 因此當說他空與如來藏時,必須持平,不能完全否定他空,亦不能完全肯定他空,將之視為“道次第”即可持平。
在道次第上,他空未能將如來法身與法身功德雙運,這便是其不究竟之處。
他空見與如來藏
談錫永
在藏傳佛學裡,“他空見”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因為格魯派的宗喀巴大士反對他空,持他空見的覺囊派一度亦曾失傳,所以學人都畏談他空。 然而覺囊派的他空見,卻實在是修道之所依,於觀修時有重重次第,其中關鍵性的一重觀修,即非依他空見的抉擇與決定不可,所以我們只能說他空見不究竟,實不宜將之全盤否定。 筆者曾經舉過一個例,當修生起次第迎請智慧尊時,必須抉擇智慧尊自性真實; 當修圓滿次第兩種菩提心雙運時,必須抉擇勝義菩提心不空,這時所依據的便可以說是他空見。
時移世易,如今說他空見已無禁忌,不但西方學者熱衷於研究他空,藏傳佛家諸宗派的上師亦多談他空,因此《他空見與如來藏》一書的出版,譯出西方學者對他空見的研究文章,對漢地讀者來說,實有相當禆益。 正由於此,筆者對此書實有厚望,祈望能令喜歡藏傳佛學的讀者,能由這些文章開闊眼界,並由此能與漢地所傳的如來藏溝通。
筆者因而很想為本書寫一篇序文,然而近日雙目翳障嚴重,因此權且節錄筆者一篇文章充數。 這篇文章見於《如來藏二諦見》一書,此書由邵頌雄譯出寧瑪派學者不敗尊者(Mi pham 'jam dbyangs rnam rgyal rgya mtsho,1846—1912)《開許他空獅子吼》(gZhan stong khas len seng ge'i nga ro)一文,筆者的文章則為導讀之用,讀者通過這篇文章,或許可以悟入寧瑪派對他空見的理解, 同時能將他空見與如來藏思想溝通,即使筆者另撰序文,恐怕範圍亦不出其外。 濫竽充數,尚祈讀者原宥。
以下即為引文,今已略作修改。
若言“他空”,唯識今學的觀點即可稱為他空。 彼宗依彌勒(Maitreya)說安立三種自性相(trisvabhāva),可視為觀察一切法的三種觀點。
一切法依緣轉起,故所顯現者為“依他起自性相”(paratantra-svabhāva),但不知,唯依相、依名加以分別(遍計),由是視一切法真實,是即成“遍計所執自性相”(parikalpita-svabhāva)。 是故一切法本“能現”為依他,卻由遍計而成“似顯現”。 名為似顯現,即簡別其非為真實顯現。
若於依他起自性相上,遍除一切虛妄分別(即離遍計),即可見真實自性相,是名“圓成自性相”(pariniṣpanna-svabhāva)。 此如《解深密經》(Saṃdhinirmocanasūtra)
所言──
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無執以為緣故,圓成實相而可了知。
世親於《三自性判定》(Trisvabhāva-nirdeśa)則有兩頌說此──
依緣轉起者 唯成遍計事
能現為依他 所似現遍計
能現之似現 必為無所有
以實無變異 圓成即可知
如是,依彼宗之理解,故開許:諸法若非由唯分別假立而成就,而為由本身自成就者,即為自相有、諦實有。 也即是說,彼宗諦實圓成自性,所以玄奘才會添譯為“圓成實自性”。
因為已經諦實圓成自性相, 由是對於“ 三無自性” 的“ 勝義無自性(paramārtha-niḥsvabhāva),彼唯能說:”圓成實自性相有勝義無自性。 “不能如瑜伽行古學所言,須由現證勝義無自性來作超越,當由圓成自性定義之一切法相被超越時,始能見實相。
也可以這樣理解,彼宗以為「假必依實」,否則即入斷滅見,所以遍計所執自性相雖為由心識分別而成的顯現,本屬虛構(是故為」似顯現“),但這虛構相亦必須依附於真實存在、真實顯現,由是成心識依緣轉起的根身器界,是即為”能現“的依他起自性相。 不過由於“依他”即是依賴他法而成就,是故仍然不是真實,其真實,則為超越依他的自成就,此即一切法的圓成自性。 真如(tathatā)、法性(dharmatā)、實際(bhūtakoṭi)、勝義諦(paramārtha-satya),都是它的異名。
圓成自性相為“無變異”(avikāra)相,是即行者於所緣真如境上已滅盡有漏法,以凡有漏皆是變異故。 由於緣起亦是有漏法,具變異,因此於所緣真如境上亦無依他,然後始得名為圓成。身,而是其外的“他”,亦即遍計與依他。
圓成須由無有依他、去除遍計而現證,便即是“他空”。 所空者不可以是圓成自性本
然而瑜伽行古學的觀點卻不相同。 圓成自性相只是“法能相”,雖然稱為清淨,但卻到底不是“法性能相”(真如)。 行者欲現證真如,尚須現證圓成同時現證「勝義無自性」,始能現證圓成自性相亦為無自性。 此為究竟無自性,故始名為「勝義無自性」,如此始能名為觸證真如。 若尚在圓成自性的層次,以其僅離識境的相礙,未離非識境(離識境)的相礙,是即僅能稱之為“清淨法能相”,以其離識境分別,是故“清淨”。
故世親頌言──
遍計與依他 所知雜染相
唯彼圓成性 清淨法能相
覺囊派以“他空”為宗義,然而他們卻視唯識今學為誤解彌勒教法,此如多羅那他(Tāranātha)於《他空精要》(gZhan stong snying po)中之所言──
關於他空中觀,在無著、世親兩位論師的著作中作了透徹的分析。 尤其是世親論師的《兩萬般若波羅蜜多頌釋》、《辨法法性論釋》,對他空中觀思想作了詳盡的解釋。 陳那和安慧的弟子對他空思想作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後來在印度由於出現了類似他空的唯識宗的思想,西藏許多人將其弄錯誤解。
多羅那他不認為唯識今學由陳那開創,反而認為陳那的弟子發展了他空見,但他卻沒有說明由誰人開創唯識今學。 這說法有點粗疏,但反對唯識今學的態度卻相當鮮明。
他空大中觀與唯識今學的主要分岐,正在於對三自性、三無自性的理解。 唯識今學理解三自性有三無自性,即遍計所執自性相具有「相無自性性」; 依他起自性相具有「生無自性性」; 圓成實自性相具有「勝義無自性性」。。 此例如:由虛妄分別來觀察、認知諸法,則一切法所顯現出來的便是遍計所執自性相,這種相,具有相無自性的性質,因此其相非有,是即所謂似顯現。
他空大中觀則依彌勒瑜伽行古學,認為分別超越三自性,始能分別現證三無自性。 因此若由三無自性說「空性」,空性即有三次第:一者、現證相無自性時,即現證遍計自性相為空性; 二者、現證生無自性時,即現證依他自性相為空性; 三者、現證勝義無自性時,即現證圓成自性相為空性。
這樣的建立,實基於如來藏思想,而事實上瑜伽行古學亦以如來藏為依歸,以彌勒、無著、世親皆說如來藏為究竟故,所以覺囊派的建立,可說同於瑜伽行古學。
他空大中觀依如來藏既建立空性,便說遍計自性為假有,所以是「無」的空性; 依他自性為世俗有,所以是「有」的空性; 圓成自性為勝義有,所以是「勝義」的空性。 此中所謂無的空性,是因為其建立連相都不真實; 所謂有的空性,是說其建立的相可以成立,但其生起則不真實; 所謂勝義的空性,即指如來藏中一切法的生起真實,因為是依聖智為基的顯現,是即聖者的現證實相,此實相被凡夫歪曲,於聖者則不受歪曲。 以此之故,遍計自性連世俗都不是,此由決定「相無自性」即可現證其「無」的空性; 依他自性則可定義為世俗,此由決定「生無自性」即可現證其「有」的空性; 圓成自性則可定義為勝義,此由決定“勝義無自性”即可現證圓成自性相的空性,由此現證,始能開許實相為勝義。
由於只是開許其相而非其性,因此只是名言量上的開許。 若就世俗名言量來安立,世俗自性空、勝義自性則不空。 以現相與實相不同故空,以現相與實相相同故不空。
不敗尊者在開許他空時,強調“名言勝義不空”,即是由於他確實瞭解“他空”的義理,知道是由名言量建立。 這一點,是開許他空的關鍵。
龍樹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覺囊派著名的祖師朵波巴(Dol popa)在《了義海論》(Nges don rgya mtsho)中說:”離去因緣所生法的法性,決定是有。 “ 這是承接著龍樹的說法而加以發揮,因緣所生法由名言量建立,唯名言即是世俗,但當能離名言上的戲論時,即是勝義,故知他空的勝義不空與世俗空,實為名言量的勝義與世俗。
唯識家認為圓成實自性已經具有勝義無自性,他空派不認許此說,他們同於瑜伽行古學,認為圓成自性實在仍是世俗,當超越彼時,現證勝義無自性,這現證才是勝義,以唯此始能見實相故。 這勝義於世俗名言不得說之為空,“決定是有”。 這是兩派重要的分岐,由是他空派即說唯識家誤解彌勒教法,錯將未離緣起的圓成性定義為勝義。
對兩家的分岐,寧瑪派認為他空超越唯識,因為一切法實只在相礙緣起中圓成,亦即,若一法能適應其局限而自顯現,其“適應”,說為“任運”,其“自顯現”,說為“圓成”,由是便可說此法為“任運圓成”。 其所適應的局限即是相礙,其由適應而自顯現即是緣生,是故圓成自性依然落於緣起,不能建立為勝義,即於名言量中亦不能建立。
但是,中觀應成派卻不開許他空。 他們認為,若有一法為勝義,卻謂此法不空,所空者唯外加於勝義上的他法(由是名為“他空”),那就等如將箱子裡的東西統統搬走,即說此箱子為他空,而箱子本身卻不空,那是很荒謬的說法。 無論龍樹或彌勒,都沒有這種教法。
應成派在印度時,不立宗義,唯因應敵論以成破立,是故名為“應成”。 但在西藏,由於說法上的需要,實在已有宗義安立。 此如二諦,應成派已正式加以定義──
以觀擇名言之量所量得的任何事物,而此“觀擇名言之量”(是因為)對應於其所量得之事物而成為“觀擇名言之量”; 這就是世俗的定義。 例如:瓶。
以觀擇究竟之量所量得的任何事物,而此「觀擇究竟之量」(是因為)對待於其所量之事物,而成為「能觀擇究竟之量」; 這就是勝義諦的定義。 例如:瓶無自體 。
簡而言之,凡由名言量施設者,是為世俗; 凡由究竟量施設者,是為勝義。
因此,世俗必無自性,唯由名言施設而成有,是為「世俗有」; 然而若究竟觀擇此世俗有,則唯能說之為“無實有”,無自性而有即無實有,是即為空。 此即勝義。 以瓶為例,瓶以「瓶」此名言而成存在,故瓶為世俗有(以瓶為「瓶」故不空); 但瓶的存在,則因其為無實有的存在,故說之為無自體的瓶,此即勝義,說為“勝義空”。
他空大中觀建立「世俗空」、「勝義有」,恰恰與格魯派應成見的「世俗有」、「勝義空」對立,由是格魯派便非破他空不可。
然而,若依寧瑪派所持的了義大中觀見,卻認為格魯派應成見其實亦落於“他空”,只不過,他空見落的是“本體他空”(don gyi gzhan stong),應成見落的是“名言他空”(tshig gi gzhan stong)。
了義大中觀所主張的如來藏思想,由究竟義而建立,若論勝義,更無有比佛內自證智更為勝義,是故,所謂勝義諦,便即是佛內自證智。 法身、法性、法界都是它的異名。 亦即是說,唯能用「佛內自證智」或「佛內自證智境」來定義法身等名言,如是始為究竟,若加以別義,那便是施設名言以立宗而已。
佛內自證智,是自然智,說之為“自然”,即強調其為本具,不由施設、造作而成。 至於離因緣、離識境,那更是理所當然的事。
如果問:佛內證智或佛內自證智境,是空還是不空呢?
可以這樣回答:既離一切識境,所以可相對於識境中諸法的顯現,說之為空,這時,所空的是識境中的一切概念。 但是,當成佛時現證內自證智,必無間而同時起後得智,這後得智即是佛觀察一切識境的智,由是對同一情器世間,凡夫由識覺來認知識境,於是便用自己的識智來建立識境中一切法為有,而佛則由智覺來認知識境,由後得智來現證識境中一切法無自性而顯現。 由於有一切法顯現,即可說為不空。 因此說,佛內自證智境是“空不空”的境界。
上來所言,又須分別解說。
先說由識智來建立“ 有」。 此即可分四重緣起來建立。 凡夫依名言(概念)將一切法視為實有,但行者則可依自己的名言,依次建立為四重緣起有。 此如由「因緣和合」建立為一切法「業因有」; 由內識與外境相依建立一切法為「相依有」等。 但無論什麼層次,既依緣起建立,便都是識境中的建立,亦即依名言量而建立。
明白這一點十分重要,以後我們還要牽涉到這“依識境即是名言量”的原則。
再說佛由後得智來現證識境。 當現證時,了知一切法實在依於佛內自證智境而生起,也可以這樣說,一切情器世間都以佛內證智境為基礎,從而得以顯現,此如一切電視畫面皆依螢光幕為基礎而成顯現(或說鏡像依鏡為基)。 在這裡,可以將這基礎名之為“法界”(dharmadhātu),寧瑪派則名之“本始基”(gdod ma'I gzhi),那是因為強調“本始”,即強調其為本初具足,非由施設。
但究竟是什麼力用,能令一切識境得以在本始基上生起呢? (這等如問:究竟是什麼力用能令一切電視畫面皆依螢光幕生起? )是即可說為佛內證智境的力用,在名言上,通常名之為“法身功德”。 (這等如說:電視的功能。 )這就是相對於勝義而建立的世俗了。 說為世俗,是因為唯憑這法身功德(智他空見與如來藏境的力用)才能令一切識境存在而成顯現,是為世俗顯現,故此功德即得名為世俗。
成立世俗,沒有比這更為究竟的成立。
因此了義大中觀將自宗的二諦,稱為「殊勝二諦」。。 其「殊勝勝義諦」,即是佛內自證智,又可名為法身; 其「殊勝世俗諦」,即是佛內自證智的力用,又可名為法身功德。
如是建立,已離名言量,亦即已不站在識境的立場來建立,是故殊勝,是故究竟。
現在再回過頭來看格魯派應成見的建立。
他們用「觀擇名言之量」(tha snyad dpyod byed kyi tshad ma)來量得世俗,這當然是識境的量,但他們用「觀擇究竟之量」(mthar thug dpyod byed kyi tshad ma)來量得勝義,這量,到底是離識境抑或未離識境呢? 了義大中觀認為,此實未離識境。
為什麼呢? 因為未成佛的人絕不可能離識境以立量,此即不可能離開范限(相礙)。 每一種生命形態都有自己的范限,譬如餓鬼,由其范限,他只可能見人類所見之水為膿血,所以無論他怎樣依“觀擇究竟之量”,此量在餓鬼界雖為究竟,但人類都視之為非究竟。 是故若未能離人的識境來立量,即使在人類范限中為究竟,對佛來說,實非究竟。
因此說,格魯派應成見的“觀擇究竟之量”,實在仍然是名言量。 前面已經說過,凡依識境建立的都只能是名言量。 例如說“無自體的瓶”,此中“無自體”便即是名言。
他們說「瓶」是世俗,是名言有; “無自體的瓶”是勝義,是勝義空,那亦只是依名言量而建立的空而已。 由於他們空的不是“瓶”的本身,而是外加於“瓶”之上的“自體”這個概念(名言),是故亦是他空,所空為“瓶”外之“他”,是即“名言他空”。
在《開許他空》論中所表達的,便即是這一個決定。
若反詰了義大中觀:為什麼你們的二諦不是名言呢?
則可以這樣回答:法身與法身功德不是識境中的建立。 我們雖然利用識境的名言來稱謂,但卻不可能因之就說法身及其功德未離識境。
你們則不同。 你們是用“觀擇量”,這一定不可能是佛陀的觀擇。 佛觀擇一個瓶,不可能說是“無自體的瓶”,因為佛不會外加一個概念來定義這個瓶。 甚至,即使我們觀擇電視螢光幕上的顯現,亦不會外加一個概念,說它是無自體的畫面。 因此,佛觀擇瓶時,只可能認知其為隨緣自顯現的識境中事物,隨順世間則名之為瓶,是故瓶才是非有非非有。 (此可套用《金剛經》的模式,說為“瓶,非瓶,是名為瓶”。 )
所以,自宗是離名言量的建立,這才能是究竟建立,是故自宗才稱為了義。
在《開許他空》論中,施設了一些反詰,其實這些反詰都環繞著“名言勝義不空”、“名言他空”這兩個主題。 在《廣說如來藏》論中,遮破一些對如來藏的誤解,則亦環繞著了義大中觀的“殊勝二諦”這個宗旨。
引文既畢,筆者尚須作一點補充。
由上引文可知,要理解他空與如來藏,須要注要的一點是,如何建立勝義與世俗。 他空見將勝義建立為有,其過失實在跟將勝義建立為空一樣,因為都是邊見,其分別只是落於有邊或落於空邊。 如來藏則不同,恆時空有雙運,所以即使要落在名言來說,如來法身亦只能說為空不空。
站在如來藏的立場,可以批評格魯派末流的應成見是唯空,所以不究竟,其缺失實與他空相同,依觀修次第而言,與其開許唯空,不如開許他空。 宗喀巴大士其實並非唯空,因為他建立「樂空雙運慧」,同時開許“非空非不空”。 這樣的建立與開許,實與如來藏相同。 他跟了義大中觀的區別,只是不開許「俱生」。 要討論這點,便已經是另一個話題了。
因此開許他空,其實並非反對宗喀巴的應成見,因為宗喀巴於批判他空見時,並非站在唯空的立場。
同時須要理解,依觀修的立場來開許他空,不等於說他空為究竟。 此等於開許四諦,不等於以小乘的四諦觀修為究竟(此見於《勝鬘經》所說)。 因此當說他空與如來藏時,必須持平,不能完全否定他空,亦不能完全肯定他空,將之視為“道次第”即可持平。
在道次第上,他空未能將如來法身與法身功德雙運,這便是其不究竟之處。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公案很難懂
很棒的內容,很值得我們參考。
以金剛經來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來說。
1.人乘善法、2.天乘善法、3.聲聞、4.緣覺、5.大乘是有高下差別的。
但是進入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大乘時,
5.1夢中的人乘善法、5.2夢中的天乘善法、5.3夢中的聲聞、5.4夢中的緣覺、5.5夢中的大乘,
又是平等如夢幻的,而如幻故無高下差別。
所以,圓成實是世俗或勝義?
就跟大乘與夢中的大乘是有高下的,還是無高下的?類似。
5.大乘,前面的1.2.3.4.來與5.相比,是有差別的。
因此,有高下的1.2.3.4.與5.是不同的。
而5.1.、5.2、.5.3、5.4跟5.5.夢中的大乘跟5.大乘,又是沒有高下的。
-
- 文章: 5300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討論「比量」。由 Sherlock » 週五 5月 10, 2024 10:48 am
鄭振煌
17小時·
接著討論「比量」。
只有第六識才有比量的功能。所謂的六識、八識,並不是像物質一樣,實際有一個東西名為眼識、耳識等等,佛法講一切都是眾緣所生;色法是眾緣和合所生,心法是眾緣和合所生,心所法也是眾緣和合所生。
比量可以分成兩種:「真比量」和「似比量」。真比量是比量正確,推理正確;這也是因明學在談的主題,比量一定要正確。現量是最正確的,當然現量是指瑜伽現量,以安止的心、不亂的心、清明的心來量,一定正確;心如果散亂,量出來的都不正確。
正是陰陽的代理啊
水,波
-
- 文章: 1078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公案很難懂
玅境長老止觀明靜系列
觀看次數:172次 2024年5月10日
玅境長老 講述
筆錄:https://fayun.org/public/#!/fy/teachi...
苦諦是世俗諦
苦的境界
凡夫不知
亦不覺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
- 文章: 1078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公案很難懂
無極之上好像還有太一
太一之上有混沌.鴻蒙..
太一(又作太乙、泰一)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让我为您详细解释一下:
1. 太一星:
- 太一星,又称天龙座42(或184),在商、周之际是北极星¹。然而,到了汉代,太一不再是北极星,它的位置在天文图中位于紫微垣宫门外¹。
- 在民间信仰中,太一被视为北极星,是最尊贵的星神。在《楚辞》中,太一被称为“东皇太一”,有人甚至奉之为“天帝”³。太一被认为掌控人间的吉凶禍福,祭祠太一可以招致神仙。在拜祭时,信众会以歌舞娱神⁵。
2. 哲学方面的太一:
- 在先秦两汉士人的想象中,太一是宇宙的本源,是永恒不变的法则,即“道”。莊子将太一视作绝对的虚无精神“道”。
- 太一也被称为“元气”,是开辟天地的力量,宇宙的法则之一。
总之,太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是天文学中的星名,又是哲学思想中的宇宙法则。¹²⁴⁵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來源: 與 Bing 的交談, 2024/5/10
(1) 太一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4%B8%80.
(2) 醫砭 » 經穴庫 » 太乙 - No-IP. https://yibian.hopto.org/db/?ano=54.
(3) 太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5%A4%AA%E4%B8%80.
(4) 太一:太一又叫大一、泰一、太乙,古代表示世界本原的哲學範疇。在西方古代哲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s://www.jendow.com.tw/wiki/%E5%A4%AA%E4%B8%80.
(5) 東皇太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D%B ... A%E4%B9%99.
太一之上有混沌.鴻蒙..
太一(又作太乙、泰一)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让我为您详细解释一下:
1. 太一星:
- 太一星,又称天龙座42(或184),在商、周之际是北极星¹。然而,到了汉代,太一不再是北极星,它的位置在天文图中位于紫微垣宫门外¹。
- 在民间信仰中,太一被视为北极星,是最尊贵的星神。在《楚辞》中,太一被称为“东皇太一”,有人甚至奉之为“天帝”³。太一被认为掌控人间的吉凶禍福,祭祠太一可以招致神仙。在拜祭时,信众会以歌舞娱神⁵。
2. 哲学方面的太一:
- 在先秦两汉士人的想象中,太一是宇宙的本源,是永恒不变的法则,即“道”。莊子将太一视作绝对的虚无精神“道”。
- 太一也被称为“元气”,是开辟天地的力量,宇宙的法则之一。
总之,太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既是天文学中的星名,又是哲学思想中的宇宙法则。¹²⁴⁵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來源: 與 Bing 的交談, 2024/5/10
(1) 太一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4%B8%80.
(2) 醫砭 » 經穴庫 » 太乙 - No-IP. https://yibian.hopto.org/db/?ano=54.
(3) 太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5%A4%AA%E4%B8%80.
(4) 太一:太一又叫大一、泰一、太乙,古代表示世界本原的哲學範疇。在西方古代哲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s://www.jendow.com.tw/wiki/%E5%A4%AA%E4%B8%80.
(5) 東皇太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D%B ... A%E4%B9%99.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