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Sherlock
文章: 105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Sherlock »

無論是否有佛出世,無常相與苦相都會顯現於世間;然而,如果沒有佛出世,無我相是不會顯現於世間的。即使是智者,如擁有大神通的沙拉邦迦(Sarabhanga)菩薩,也只能教示法為無常與苦,而不能教示無我。若此智者能教示行法為無我,其弟子或聽眾就可能證悟聖道果智。誠然,除了「一切知正等正覺者」(Sabba¤¤utà Sammà- sambuddha)之外, 說示無我相並不在任何人或有情的能力之內[71],所以無我相並不是顯著之相。佛陀把無我相連同(一)無常相,或(二)苦相,或(三)無常與苦相兩者一起教。

Nànàdhàtuyo vinibbhujitvà ghanavinibbhoge kate anattalakkhaõa§ yathàvasarasato upaññhàti (Abhi-com. 2, p.47. Vism. 2, p.276)──若能夠辨別每個色界(råpa dhàtu)與名界(nàma dhàtu),逐一地破除色密集與名密集,直到知見究竟法,無我相(無我之光)就會如實地呈現於禪修者之智。

只在有能力逐一地辨別色聚與名聚裡的究竟界的相、作用、現起與近因時,色密集與名密集才能被破除。只有在破除密集之後,禪修者才能證得究竟智;也唯有如此無我之光才能明亮與相符地生起;而且只有在觀照無常、苦、無我至非常清晰時,他才能證悟聖道。

因此,若人的教法含有以下的觀念﹕
1.不必要看到色聚與名聚;
2.弟子(聲聞)不能夠看到色聚與名聚;
3.弟子不能夠分別色聚與名聚;
4.弟子不能辨別佛陀所教的究竟色與究竟名;
5.只有一切知正等正覺者才能知見佛陀所教的名色法,這只是屬於佛陀的能力範圍;
6.只有阿羅漢才能知見這些名色法,

那麼,他的教示已乖離了正道,也是不依據聖典的。只有在能夠分別色聚與名聚時,禪修者才能證得究竟觀智。應注意,只有通過究竟界才能證悟涅槃,通過概念是不可能證悟涅槃的。

無我之光
這是南傳佛教關於無我的教法
對照南傳與大乘佛法
實際有很多有趣的發現
例如無我(相)與般若經無我見我相
又例如佛種姓經與唯識宗的種姓說
前提是要將偏見(所知障)擺一邊先 Open Your Mind!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Sherlock 寫: 週六 5月 25, 2024 8:44 pm 無論是否有佛出世,無常相與苦相都會顯現於世間;然而,如果沒有佛出世,無我相是不會顯現於世間的。即使是智者,如擁有大神通的沙拉邦迦(Sarabhanga)菩薩,也只能教示法為無常與苦,而不能教示無我。若此智者能教示行法為無我,其弟子或聽眾就可能證悟聖道果智。誠然,除了「一切知正等正覺者」(Sabba¤¤utà Sammà- sambuddha)之外, 說示無我相並不在任何人或有情的能力之內[71],所以無我相並不是顯著之相。佛陀把無我相連同(一)無常相,或(二)苦相,或(三)無常與苦相兩者一起教。

Nànàdhàtuyo vinibbhujitvà ghanavinibbhoge kate anattalakkhaõa§ yathàvasarasato upaññhàti (Abhi-com. 2, p.47. Vism. 2, p.276)──若能夠辨別每個色界(råpa dhàtu)與名界(nàma dhàtu),逐一地破除色密集與名密集,直到知見究竟法,無我相(無我之光)就會如實地呈現於禪修者之智。

只在有能力逐一地辨別色聚與名聚裡的究竟界的相、作用、現起與近因時,色密集與名密集才能被破除。只有在破除密集之後,禪修者才能證得究竟智;也唯有如此無我之光才能明亮與相符地生起;而且只有在觀照無常、苦、無我至非常清晰時,他才能證悟聖道。

因此,若人的教法含有以下的觀念﹕
1.不必要看到色聚與名聚;
2.弟子(聲聞)不能夠看到色聚與名聚;
3.弟子不能夠分別色聚與名聚;
4.弟子不能辨別佛陀所教的究竟色與究竟名;
5.只有一切知正等正覺者才能知見佛陀所教的名色法,這只是屬於佛陀的能力範圍;
6.只有阿羅漢才能知見這些名色法,

那麼,他的教示已乖離了正道,也是不依據聖典的。只有在能夠分別色聚與名聚時,禪修者才能證得究竟觀智。應注意,只有通過究竟界才能證悟涅槃,通過概念是不可能證悟涅槃的。

無我之光
這是南傳佛教關於無我的教法
對照南傳與大乘佛法
實際有很多有趣的發現
例如無我(相)與般若經無我見我相
又例如佛種姓經與唯識宗的種姓說
前提是要將偏見(所知障)擺一邊先 Open Your Mind!
佛即真如,又稱如來!!
如來即是法性真如,真如法性 一合相即是如來藏法身

解深密經
唯有常常時,恒恒時,如來若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法流法行,法住法相,法爾如是~~

心識流行發展於有漏界,真如為能用,法相為所用。

成唯識論
真如乃唯識實性。

以上佛法甚深機密,如果能搞懂,我說,此人佛法就懂一半了…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Sherlock
文章: 105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Sherlock »

涅槃經自說佛性有種種名。於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嚴三昧師子吼三昧。故知。大聖隨緣善巧。於諸經中說名不同。故於涅槃經中。名為佛性。則於華嚴。名為法界。於勝鬘中。名為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楞伽名為八識。首楞嚴經名首楞嚴三昧。法華名為一道一乘。大品名為般若法性。維摩名為無住實際。如是等名。皆是佛性之異名。故經云。無名相法假名相說。於一法中說無量名。於一名中說無量門。以是義故。名義雖異理實無二。問若理實無二以何義故說種種名。答若依名釋義。非無所以。何者。平等大道為諸眾生覺悟之性。名為佛性。義隱生死名如來藏。融諸識性究竟清淨。名為自性清淨心。為諸法體性名為法性。妙實不二故名為真如。盡原之實故名為實際。理絕動靜名為三昧。理無所知。無所不知。名為般若。善惡平等妙運不二。名為一乘。理用圓寂名為涅槃。如此諸義如喻似何譬。如虛空不動無礙有種種名。雖有諸名實無二相。以是故。云名字雖異理實無二也。問若言真如法性並是佛性之異名者。經說真如法性亦是空之異名。今未知。佛性是二諦中第一義空不。若言是者既言是空。那得以此為佛性耶。會通諸經使不相違。善則善矣。然新聞異響未見深旨。一切諸人並皆同疑。願為開示以遣疑滯也。答涅槃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豈非是空為佛性耶。若以空為空者非佛性也。故下文云。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名為佛性。二乘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不見佛性。故知。於有所得人。不但空非佛性。佛性亦非佛性也。若於無所得人。不但空為佛性。一切草木並是佛性也。問若皆是佛性不得言非。若非佛性不可言是。有何所以。言一切並非而復即言一切並是。豈非是過分答耶。答至論平等佛性之理。非空非不空。非有非不有。非法性非不法性。非佛性非不佛性也。以一切並非故。能得一切並是。何者。平等之理。以非空有故。假名法性。非不空有故。假名空有。以非法性故假名佛性。空有非不法性故。假名法性。以非佛性故。假名法性。空有非不佛性故。假名佛性。當知。平等大道無方無住故。一切並非。無方無礙故。一切並得。若以是為是以非為非者。一切是非並皆是非也。若知無是無非是無非無不非假名為是非者。一切是非並皆是也。故知。上來十一家所說正因。以是為是故。並非正因佛性。若悟諸法平等無二無是無非者。十一家所說。並得是正因佛性。(大乘玄論,胡吉藏)

「如、法性」等,約沒有變異性、差別性說;佛出世也好,不出世也好,「法」是那樣「法爾常住」的。印順《如來藏之研究》:「依上來所說,佛性可以有二種意義:一、是無上菩提的種子──因性(中道,一法門無量義);二、是佛的體性(如來隨順圓覺,普眼章)。所以佛性的原語,極可能是buddha-dhātu,可以譯為『佛界』、『佛性』。」

佛種姓(buddha-gotra) vs.
佛性(=佛界,buddha-dhātu)不一不二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Sherlock
文章: 105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Sherlock »

五種姓

  《成唯識論》是印度唯識學派總結性的記錄,五種姓說是唯識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論中關於種姓有總結性的說明。論中根據瑜伽說有二種種姓。如卷九說:「一本性住種姓,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姓,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在卷二討論種子的時候,批判了護月所代表的傳統學說種子本有家和難陀所代表的新熏家,然後提出以護法為首的本始綜閤家認為是最正確的主張。

  親光繼承了護法的學說,對於種姓仍然主張有本習二種。如《佛地經論》卷三說:「如是四智相應心品種子本有無始法爾不從熏生名本性住種姓,發心已後外緣熏發漸漸增長名習所成種姓。」他把五種種姓完整地編排出來,對無種姓有較詳細的說明,並且把其他經典裡為什麼有一切有性的說法作了解釋。如卷二說:「無始時來一切有情有五種姓:一、聲聞種姓,二、獨覺種姓,三、如來種姓,四、不定種姓,五、無有出世功德種姓。……第五種姓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畢竟無有得滅度期。……雖餘經中宣說一切有情之類皆有佛性皆當作佛,然就真如法身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說,為令不定種姓有情決定速趣無上正等菩提果故。」

  從《莊嚴經論》以來的畢竟無姓論,在印度佛學史上要算是一種新穎的學說。所以玄奘將要回國之前,印度好些大德在討論無性問題的時候,便向玄奘說:「你回國去講,旁人決不相信。希望你把帶去論書裡面關於無性的話省略了罷。」戒賢罵道:「鄙夫!你們懂得什麼東西,就能隨便給他作出指示嗎?!」這段文見於道倫《瑜伽論記》卷三下引玄奘的談話,但是文句顯然很有些錯落。日本最澄(767~822)撰《法華秀句》引此文作: 「《大莊嚴論》第二卷云:無佛性人謂常無性人。欲來之時,諸大德論無性人,云:若至本國必不生信,願於所將論之內,略去無佛性之話。戒賢呵云:彌離車人!解何物而輒為彼指?!」文義是很明白的(日本常盤大定博士對此段文卻有誤解)。

  玄奘回國後,遵照他師傅的意見,忠實地傳譯了包括畢竟無姓的五種種姓說。這種學說在印度已經是很晚出而新穎的了,傳到中國自然更覺得十分珍異,相傳玄奘給窺基講唯識和瑜伽,圓測一再偷聽,玄奘就允許了窺基:「五姓宗法,唯汝流通」(《宋高僧傳》卷四,《窺基傳》)。這五種種姓說在窺基方面說來,固然是獨得之秘,也可以說是唯識正統派(傳到中國來稱為慈恩宗)獨創的一項重要宗義。而在另一方面說來,卻引起了中國一些佛教學者的強烈反對。首先發難的是曾經充任玄奘譯場證義的靈潤(《續高僧傳》卷十五有傳),造一卷章辯新翻瑜伽等與舊經論相違略出十四門義。其後玄奘弟子也任過譯場證義的神泰便針對靈潤又造一卷章來和他辯論。再後新羅義榮又攻神泰而救靈潤。三師的原著在中國久已失傳,幸而大體上在日本最澄所譔的《法華秀句》裡被保存下來。

  玄奘門下還有曾任譯場證義的神昉著《種姓差別集》三卷(《東域傳燈目錄》),已經失傳。窺基獨得的所謂「五姓宗法」,詳細見於所著的《唯識樞要》。他會通了各種經論,認為無種姓人可分三類,除了斷善根的和大悲菩薩以外,還有畢竟無姓,這是在因位和果位都無成佛可能的。斷善根的無姓,因位雖無成佛之義,而善根相續以後,果位仍可成佛。大悲菩薩,果位雖不成佛,而因位有其可能。只是畢竟無姓,不論因位果位,都和成佛無關,所以他另外是一類種姓。隨後他舉出十種典據並且立了一個因明的三支比量來證明畢竟無姓決定是有。又在畢竟無姓之外,還有二乘定性,也是在因位和果位都無成佛可能的。他又舉出七種典據同時也立了一個因明的三支比量來證明二乘定姓決定是有。在這定姓聲聞,定姓獨覺和畢竟無姓之上,再加上如來種姓和不定種姓,完整的五種種姓說便組織成功了。由於明確地肯定了二乘定姓,便不能不肯定三乘的說法是實在的徹底的,而一乘的說法是權變的不徹底的。這種主張,集中表現在他所著的《法華玄讚》裡。這就和當時中國流行的天台宗所倡導的「三乘是權一乘是實」的說法,形成了宗派上的尖銳矛盾。

  據日本源信(942~1017)著的《一乘要決》卷上說:「大唐佛授記寺沙門法寶造六卷章名《一乘佛性究竟論》,破三乘五性義,立一乘佛性義。」法寶(《宋高僧傳》卷四有傳)造的這六卷論書現在僅僅剩下第三卷被保存在續藏經裡,其餘的有很少部分由於《一乘要決》和《守護國界章》等書的引用而被保存。據《守護國界章》卷下之中說:「寶公破西方唯識論師者,指大乘基,未必護法。」可見一乘佛性究竟論主要是針對窺基而發的。

  窺基的弟子緇州慧沼(《宋高僧傳》卷四有傳)造《能顯中邊慧日論》四卷,又針對著一乘佛性究竟論而發。這部書對種姓問題的各方面都作了較詳細的討論和說明,就中國說來,可以說是一部帶總結性的種姓論專著。從此以後,不但很像印度大德們所估計的一樣,對於包含畢竟無姓的五種姓說,信者少而不信者多,甚至玄奘所傳的整個唯識學派也「不絕如縷」了。但是戒賢的呵責也起了積極的作用,完整的五種種姓說畢竟介紹到中國來了。(劉衡如)

唯識家認為人各有志
不是所有眾生都有成佛的志願
也不是所有眾生都能成佛
成佛必須具備佛種姓(buddha-gotra)
不是佛種姓則不能成佛

古人好簡
漢譯多有將佛種姓作佛性
所以有些經論佛性是佛種姓之意
佛性作為佛的體性才具足常樂我淨
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不可不察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cyc320
文章: 254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cyc320 »

因此,若人的教法含有以下的觀念﹕
1.不必要看到色聚與名聚;(依人)
2.弟子(聲聞)不能夠看到色聚與名聚;(依語句)
3.弟子不能夠分別色聚與名聚;(依識心)
4.弟子不能辨別佛陀所教的究竟色與究竟名;(不了義經典)
5.只有一切知正等正覺者才能知見佛陀所教的名色法,這只是屬於佛陀的能力範圍;(俱聲聞種性)
6.只有阿羅漢才能知見這些名色法,(俱緣覺種性)

那麼,他的教示已乖離了正道,也是不依據聖典的。只有在能夠分別色聚與名聚時,禪修者才能證得究竟觀智。應注意,只有通過究竟界才能證悟涅槃,通過概念是不可能證悟涅槃的。(俱佛種性)
Sherlock
文章: 105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Sherlock »

以下節錄自「靜慮林」網站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羅漢‧正自覺者。

二十五佛或二十八佛是南傳佛教所獨有的,相信大家比較陌生,我們今天想跟大家探討的是「二十五佛史」。這二十五佛史出自《佛種姓(Buddhavaṃsa)》及其註釋書。佛陀在《佛種姓》裡開示了包括我們喬達摩佛(Gotama Buddha)在內的二十五尊佛。

第一章 佛陀開示《佛種姓(Buddhavaṃsa, 諸佛史)》的因緣

西元前 589 年毘舍佉(Visākha, 維沙卡)月的滿月日,我們的菩薩來到大菩提樹下,向著東方,坐在不敗的菩提座(aparājita pallaṅka)上策發四正勤,在日落之前,戰勝了魔王軍;在初夜時分,獲得了宿住隨念智;在中夜時分,獲得了天眼智;在黎明之前,以猶如金剛的觀智順逆地思惟緣起法,最後證得了諸佛所不共一切知智(asādhāraṇa sabbaññutaññāṇa)的佛果。

就在菩提座上,佛陀以七天的時間進入以涅槃為所緣的阿羅漢果定;接著佛陀在附近其他六個地方各住了七天。在大梵天王的勸請下,佛陀準備開始說法。

在當年阿沙哈(āsāḷhā)月的滿月日,我們的佛陀來到波羅奈(Bārāṇasī)仙人降處(Isipatana)的鹿野苑,並在那裡度過第一個雨安居。在雨安居期間,佛陀度化了五比丘、耶舍(Yasa)和他的五十四個朋友,使他們證得阿羅漢果。在雨安居結束時,佛陀派遣他們去弘揚最初、中間與結尾都是美妙的佛法,不要兩個人走在一起,而佛陀則獨自前往優樓頻螺(Uruvelā)森林,去度化結髮苦行的三迦葉(Kassapa)兄弟以及他們的一千位弟子。

在前往優樓頻螺的路上,佛陀遇見了三十位賢眾(Bhaddavaggiya)王子,佛陀為他們開示佛法,使他們證得入流果,乃至不來果,並使他們成為來吧比丘(ehi-bhikkhu)。接著佛陀獨自前往優樓頻螺,度化了三迦葉兄弟和他們的一千位弟子。佛陀在象頭山(Gayāsīsa)的石板上,為這一千位比丘開示了《燃燒法門經(Ādittapariyāya Sutta)》,在開示結束時,他們全都證得了阿羅漢果。佛陀在這一千位阿羅漢的伴隨下,前往王舍城。

在佛陀抵達王舍城的當天,佛陀對頻毘娑羅(Bimbisāra)王和王舍城的婆羅門長者居士們說法,使十一萬個人證得入流果(Sotāpattiphala),也使一萬個婆羅門長者居士皈依三寶,成為佛教徒。

隔天,佛陀與僧團接受了頻毘娑羅王的供養,當時頻毘娑羅王建造了竹林精舍(Veḷuvana Vihāra)來供養給以佛陀為首的僧團,這是佛陀所接受的第一座寺院。佛陀住在竹林精舍期間,度化了舍利弗尊者和大目犍連尊者使成為上首弟子,也度化了許多因緣成熟者,有人成為大弟子,也有人成為普通弟子。

當淨飯王(Suddhodana)聽到自己的兒子修了六年苦行後已經成佛,目前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於是接連派遣了九個使節團,每位特使都有一千個隨從,希望他們去勸請佛陀回到迦毘羅衛城(Kapilavatthu)。但當他們聽聞了佛法後,全都證得了阿羅漢果並出家為比丘,因此九個使節團都沒有給國王帶回任何消息。

於是淨飯王再度派遣迦留陀夷(Kāḷudāyī)大臣為第十個特使,並帶了一千個隨從。迦留陀夷向淨飯王提出想要隨佛出家的請求,淨飯王答應了,但要求一定要把佛陀勸請回到迦毘羅衛城。迦留陀夷和他的隨從聽聞了佛法後,也全都證得了阿羅漢並出家為比丘。迦留陀夷尊者在適當的時機,婉轉地勸請佛陀返回他的祖國。佛陀在兩萬位阿羅漢的伴隨下,朝著迦毘羅衛城遊行。這兩萬位阿羅漢比丘當中,有一萬位是鴦伽國(Aṅga)和摩竭陀國(Magadha)的良家子弟,另一萬位則是來自迦毘羅衛城的那十位特使及他們的隨從。

就在佛陀與比丘僧團來到迦毘羅衛城的那天,釋迦族(Sakyan)以盛大的儀式來迎接佛陀及比丘僧團,並把他們引導到榕樹園(Nigrodhārāma)寺。到了之後,佛陀在兩萬位阿羅漢的圍繞下,坐在準備好的座位上。釋迦族的貴族們由於出身高貴而生起驕慢,心想:「悉達多(Siddhattha)王子是我們的晚輩,他只是我們的弟輩,姪子,外甥,兒子,甚至是孫子輩。」於是高傲地慫恿他們的晚輩王子們說:「你們去禮敬佛陀,我們坐在你們後面就好。」

佛陀觀察後,知道他們的內心傾向,心想:「我的這些親族自己空有年紀而不來禮敬我,他們既不知道什麼是佛陀,也不知道什麼是佛陀的威德力;既不知道如此是佛陀,也不知道如此是佛陀的威德力。我何不展現水火雙神變來顯示我的佛力與神通力,並在空中變現一條寬一萬個輪圍界完全寶製的經行道,在上面經行來觀察大眾的內心傾向,以適宜大眾性行的方式來說法呢?(ime ñātakā attano moghajiṇṇabhāvena na maṃ vandanti, na panete jānanti ‘buddho nāma kīdiso, buddhabalaṃ nāma kīdisa’nti vā, ‘buddho nāma ediso, buddhabalaṃ nāma edisa’nti vā, handāhaṃ attano buddhabalaṃ iddhibalañca dassento pāṭihāriyañca kareyyaṃ, ākāse dasasahassacakkavāḷavitthataṃ sabbaratanamayaṃ caṅkamaṃ māpetvā tattha caṅkamanto mahājanassa ajjhāsayaṃ oloketvā dhammañca deseyyaṃ.)」在佛陀如此決意時,天神與梵天們都呼喊出「善哉(Sādhu)」來表達隨喜之意。

接著,佛陀以白遍為業處所緣進入第四禪。從第四禪出定後,佛陀決意使一萬個輪圍界遍滿光明。在此決意的當下,一萬個輪圍界立刻遍滿了光明,人們、天神和梵天神都歡欣鼓舞。在他們歡喜之時,佛陀以第四禪為基礎,運用神通力昇到空中。接著,佛陀由身體的十二個部位來展示火焰和水交替噴射的雙神變(Yamakapāṭihāriya):1. 從身體的上下;2. 從身體的前後;3. 從眼睛;4. 從耳朵;5. 從鼻子;6. 從肩膀;7. 從手;8. 從側面;9. 從腳;10. 從手指、腳趾,從手指之間、從腳趾之間;11. 從身體的每根毛髮;12. 從身體的每個毛孔。噴射出來的火花、水花落在大眾人群和天神身上,猶如佛陀腳底的塵土落到他們的頭上一般。佛陀從身體各處所噴射、展示的水火交替的雙神變,展現出不可思議的壯麗輝煌的景象,使得釋迦王子們折服和崇敬,他們歡呼讚歎。

淨飯王看到這不可思議的景象,向佛陀說:「世尊,在您出生的那一天,當我試著要讓您來禮敬阿私陀仙人(Asita; Kāḷadevala,卡拉碟瓦拉)時,您抬起腳來放在阿私陀仙人的頭上,看到這一景象,我禮敬了您,這是我第一次禮敬您。在農耕節的那一天,您坐在閻浮樹蔭下的床座上,當太陽西移時,您的樹蔭卻保持在原位,看到這一景象,我禮敬了您,這是我第二次禮敬您。現在我看到這未曾見過的雙神變,我禮敬了您的雙足,這是我第三次禮敬您。(bhagavā tumhākaṃ jātadivase kāḷadevalassa vandanatthaṃ upanītānaṃ pāde vo parivattitvā brāhmaṇassa matthake patiṭṭhite disvāpi ahaṃ tumhe vandiṃ, ayaṃ me paṭhamavandanā. Vappamaṅgaladivase jambucchāyāya sirisayane nisinnānaṃ vo jambucchāyāya aparivattanaṃ disvāpi pāde vandiṃ, ayaṃ me dutiyavandanā. Idāni imaṃ adiṭṭhapubbaṃ pāṭihāriyaṃ disvāpi ahaṃ tumhākaṃ pāde vandāmi, ayaṃ me tatiyavandanā)。」當淨飯王向佛陀禮敬時,所有的釋迦族也全都向佛陀禮敬。

如此佛陀使親族們禮敬自己後,從空中降下來,坐在鋪設好的座位上。在佛陀就座之時,釋迦族前來會集達到最高峰,所有人都專心地坐下來。

這時,大片的烏雲出現在天空上,下起了蓮花雨,銅色的雨水從天而降,發出美妙的聲音。想要淋濕的人,雨水就會降落在他的身上;不想淋濕的人,連一滴雨水都不會降落在他的身上。大家看了之後,生起了不可思議、未曾有的心,歡呼著:「這實在是不可思議!這實在是未曾有啊!」

在降伏了釋迦親族的傲慢後,佛陀想要以適宜大眾性行的方式來說法,於是在空中變現出一條寬一萬個輪圍界完全寶製的經行道,佛陀在上面經行來觀察大眾的內心傾向,天神與梵天神們也都來集並以香花等來供養佛陀。

佛陀不只變現出一條寶製的經行道並在上面經行而已,而且也決意了顯現神變,當時在場的人們可以毫無障礙地看見天神,諸天神也可以看見所有人類,甚至上至有頂天,下至阿鼻地獄的有情都可以互相看見,猶如在眼前一般。這是佛陀所展現的威德力。

當時,舍利弗尊者正在王舍城的鷲峰山(Gijjhakūṭa),他以天眼通看到了迦毘羅衛城整個事件發生的過程,他想:「我何不前往世尊那裡,請求佛陀闡明諸佛的功德,開示佛種姓呢(handāhaṃ bhagavantaṃ upasaṅkamitvā buddhaguṇaparidīpanaṃ buddhavaṃsadesanaṃ yāceyyaṃ)!」於是,他立刻召集與他共住的五百位阿羅漢比丘,並對他們說:

「“Lokappasādanaṃ nāma, pāṭihīraṃ nidassayi;
Amhepi tattha gantvāna, vandissāma mayaṃ jinaṃ.
Etha sabbe gamissāma, pucchissāma mayaṃ jinaṃ;
Kaṅkhaṃ vinodayissāma, passitvā lokanāyaka”nti.
為使世間(起)淨信,展示(水火)雙神變;
我們也前往那裡,禮敬我們的勝者。
來!我們都去那裡,詢問我們的勝者,
見了世間導師後,將會為我們除疑。」
有人可能會問說:聖者在證得預流道時就斷除了「疑」,為什麼舍利弗尊者會說「將會為我們除疑」呢?

對於佛、法、僧、三學、過去的五蘊、未來的五蘊、過去和未來的五蘊,以及此緣性的這八種懷疑或猶豫(vicikicchā; kaṅkhā)或者對過去我是否存在等的十六種懷疑在證得預流道時就已經斷除了,然而由於菩薩所修的十波羅蜜以及諸佛的功德只是佛陀的領域,而不是獨覺佛和阿羅漢的領域,舍利弗尊者想要請佛陀開示佛陀自己在因地修菩薩行時的波羅蜜與諸佛史,因此才說「將會為我們除疑」。

在舍利弗尊者的鼓勵下,那五百位阿羅漢比丘迅速地去拿取他們的衣缽,他們以神通力飛上天空。片刻間,舍利弗尊者及那五百位阿羅漢就來到了佛陀面前,當時佛陀正在寶經行道上經行。那時,舍利弗尊者偏袒右肩,來到佛陀面前,禮敬佛陀,十指合掌,放在頭上,以三首偈頌問佛陀說:

“Kīdiso te mahāvīra, abhinīhāro naruttama;
Kamhi kāle tayā dhīra, patthitā bodhimuttamā.
「大雄最上人,您發什麼願?
慧者您何時,志願最上菩提?」
大雄世尊,人中最上者,三界最勝者,您是如何發至上願而被授記的?您是在哪時候志願無上菩提的呢?

“Dānaṃ sīlañca nekkhammaṃ, paññāvīriyañca kīdisaṃ;
Khantisaccamadhiṭṭhānaṃ, mettupekkhā ca kīdisā.
「布施、持戒與出離,智慧與精進是如何?
忍辱、真實、決定,慈與捨是如何?」
我們如何了解您的布施、持戒、出離、智慧與精進呢?我們如何了解您的忍辱、真實、決定、慈與捨呢?

“Dasa pāramī tayā dhīra, kīdisī lokanāyaka;
Kathaṃ upapāramī puṇṇā, paramatthapāramī kathaṃ”.
「慧者、世間導師,您的十波羅蜜是如何?
如何圓滿近波羅蜜,勝義波羅蜜是如何?」
大慧世尊,三界導師,請告訴我們您是如何圓滿十波羅蜜的?您是如何圓滿十近波羅蜜的?請告訴我們您是如何圓滿十勝義波羅蜜的?

當時佛陀還在寶石臺上,先以兩首偈頌鼓勵大家專心聽聞而說了:

“Pītipāmojjajananaṃ, sokasallavinodanaṃ;
Sabbasampattipaṭilābhaṃ, cittīkatvā suṇātha me.
「請專心傾聽我(的開示),能生喜與愉悅,
拔除憂愁箭,得一切成就。」
請大家專心地傾聽我開示的《佛種姓》,將能帶給你們歡喜與愉悅,拔除憂愁的箭刺,帶來人間與天界的所有成就。

“Madanimmadanaṃ sokanudaṃ, saṃsāraparimocanaṃ
Sabbadukkhakkhayaṃ maggaṃ, sakkaccaṃ paṭipajjathā”ti.
「請恭敬地行道,能破驕除憂,
解脫於輪迴,滅盡一切苦。」
在你們如此聽聞後,依照這部經的教法來奉行,將能破除驕慢,驅除憂愁,解脫生死輪迴,止息一切痛苦。

另一解釋為:在專心地聽聞能帶給你們歡喜與愉悅、拔除憂愁的箭刺、帶來人間與天界一切成就的這部《佛種姓》後,佛陀在鼓勵所有人類與天神發願成佛時,說:「請依照能帶來破除驕慢等殊勝功德、滅盡一切痛苦的成佛之道來奉行吧!」

接著,佛陀出於悲愍心,為了激勵所有人類、天神和梵天神,誦出了四誦分(bhāṇavāra)的一千零七十首偈頌。(一誦分大約等於兩百七十偈,每一首偈頌有四行,是結集經典時一場所誦出經典的份量。)

這是佛陀開示《佛種姓(Buddhavaṃsa)》或二十五佛史的因緣。當時佛陀從自己在四阿僧祇又十萬劫之前身為善慧(Sumedha),經歷出家為隱士,後來被燃燈佛(Dīpaṅkara)授記等講起,接著講述了燃燈佛到我們喬達摩佛的二十五尊佛史。

佛陀示現
水火雙神變(/18神變)
性水真空性空真水
如來藏妙真如性
地水火風空識見
七大周遍法界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循業發現世間無知
...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Viirya
文章: 3107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Viirya »

在楞伽經的偈言亦談到佛種性.偈言是這麼說的
 五法二無我  自性心意識 
 於佛種性中  皆悉不可得 
 遠離心意識  亦離於五法 
 復離於自性  是為佛種性 
 若身語意業  不修白淨法 
 如來淨種性  則離於現行 
 神通力自在  三昧淨莊嚴 
 種種意生身  是佛淨種性 
 內自證無垢  遠離於因相 
 八地及佛地  如來性所成 
 遠行與善慧  法雲及佛地 
 皆是佛種性  餘悉二乘攝

對照於談錫永善知識的梵本新譯
以下這段偈
 若身語意業  不修白淨法 
 如來淨種性  則離於現行 


 如來種體性清淨 非由身語意而致
 彼之所以成清淨 實由遠離於現行
Sherlock
文章: 1054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Sherlock »

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

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入為種,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

曰:「何謂也?」

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疇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返復,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
終不復能生於佛法
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維摩詰所說菩提心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沙塵封眼
文章: 243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07, 2021 1:28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沙塵封眼 »

長養出世善根之法食有五種:一、念食,修聖道之人,常持正念,長養一切之善根者。二、法喜食,修聖道之人,愛樂妙法,必生喜悅,以長養慧命者。三、禪悅食,修聖道之人,因得禪定而生心身喜悅,以長養慧命者。四、願食,修聖道之人,以誓願持身,以長養一切之善根者。五、解脫食,修聖道之人,解脫惑業之繫縛,於法得自在,以長養一切之菩薩善根者。見華嚴經疏十九
妙吉祥如意
文章: 6283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古典唯識學與玄奘法相宗,探討阿賴耶識行相

文章 妙吉祥如意 »

Sherlock 寫: 週六 5月 25, 2024 10:04 pm 涅槃經自說佛性有種種名。於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嚴三昧師子吼三昧。故知。大聖隨緣善巧。於諸經中說名不同。故於涅槃經中。名為佛性。則於華嚴。名為法界。於勝鬘中。名為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楞伽名為八識。首楞嚴經名首楞嚴三昧。法華名為一道一乘。大品名為般若法性。維摩名為無住實際。如是等名。皆是佛性之異名。故經云。無名相法假名相說。於一法中說無量名。於一名中說無量門。以是義故。名義雖異理實無二。
佛教尊崇的(般若)到底是講甚麼??

俗謂:浴火鳳凰。
大乘佛法:涅槃重生。
禪宗說:大死一回始得。
彌勒菩薩曰:嬰兒慧。

瑜伽師地論
如是建立雜染根本故,趣入、通達、修習作意故,建立轉依故,當知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如是已依勝義道理,建立心、意、識名義差別;由此道理,於三界等諸心、意、識,一切雜染、清淨道理,應隨決了。餘處所顯心、意、識理,但隨所化有情差別,為嬰兒慧所化權說,方便令彼易得入故。

修佛者開悟明心,即是開佛知見、般若,金剛經曰: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形容此大乘勝義菩薩初初發起之菩提心(法華經曰開佛知見、心經云般若)為 嬰兒慧
意思就是修佛者開悟明心(開佛知見)後,此新發起之般若與凡夫的意識覺知分別心大異其趣,修佛者於此初初生起展現之先天智慧、法住智(佛知見、般若)就像重生之嬰兒,必須重頭從初住地開始慢慢學習乃至十住地菩薩摩訶薩,終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