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轉換

一點念想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寂照世間 »

鄰居 寫: 週三 6月 05, 2024 11:29 pm 隨代:吉藏(嘉祥大師)在[大品經義疏卷10(囑累品第九十)]寫道;
https://tripitaka.cbeta.org/X24n0451_010

[0345a05]... 直觀法無依無得,無生無滅,畢竟.名實慧。
知空而空,而於空不證,然度眾生備行諸行,名方便也。

吉藏:(嘉祥大師)是以這種直觀法!
(註:本書是吉藏依鳩摩羅什所譯的大品般若經,記述鳩摩羅什
大品般若經的綱要,書名為;[大品經義疏]有10卷。
鄭捷捷運殺人

如何用這種直觀法,而來進行心的轉換?

直觀【捷運殺人之鄭捷、被殺之人】,無依無得,無生無滅,畢竟.名實慧。
知空而空,而於空不證,然度眾生備行諸行,名方便也。

要如何觀?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鄭捷捷運殺人

如何用這種直觀法,而來進行心的轉換?

直觀【捷運殺人之鄭捷、被殺之人】,無依無得,無生無滅,畢竟.名實慧。
知空而空,而於空不證,然度眾生備行諸行,名方便也。

要如何觀?
你是在請教我,還是在測試我?

我重來不認識加害人,他當時的心理狀況如何,我又沒有神通,
如何知曉,叫我自炊自蕾嗎?毫無道理!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事修能促進理悟,到了最後能夠從解悟躍進到證悟。
兩者有什麼不同?解悟比喻是規劃;證悟好比是根據規畫去實行
對於修行的要求和目的,就是要解行並重,由解入行,最後入證。

數年前,舊台壇有人一直暗示他是開悟者,還說慧廣法師有印證他開悟了@

解果呢?誤會一場,法師只說提到一部分的理悟,而且建議當事人要暫時休息,
否則會出問題!

請問當事人,你有聽法師的建議休息過嗎?
你長期來被台壇禁言幾次,今天禁了,過一陣子又化名進來,法師也是知道啊,
我們也沒禁你吧,為何你對別人要趕盡殺絕?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我與你們無冤無仇,對她對你我都盡量不要講太多話,
因為話不投機緣,盡量不講究好啊,也許別人與她或與你有緣,
自然就可以溝通無礙!
Viirya
文章: 3137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Viirya »

覺察.立斷.頓超
解脫.自在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立斷。頓超。
v兄,我很好奇地請教這兩種名相,好像是密教的用語,
可否介紹一下!

如果是盧勝彥書裡面的文章,那就免了!
Viirya
文章: 3137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Viirya »

請見祖古烏金仁波切所示
大圓滿的直接指引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謝謝,
找到間接版,有讀一小段!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每位學友也許所學會有不同,我學習的過程中;
[觀]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修行方法],藉由觀察,直接體驗當下身心中的狀態,
但這必須有健康的身心為原則,才能使心止於基本的平靜。

當要進行第二部份"定訓練",也就是讓"心的專註",讓心可以持續專注在
所緣或業處的專注對象。

經過適當訓練一段時間,有某種程度的專注力,才可以進行[慧]的開發。
這當然要有敏銳的心力,以客觀(或稱無分別)來觀察"事與物的表象。
所謂[修慧]是建立在實際體驗的智慧。
鄰居
文章: 549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23, 2023 8:35 am

Re: 心的轉換

文章 鄰居 »

一般經論所談,例如八大人覺經說;
第一覺悟: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
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這是對內對外的總觀。除了對外觀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對內觀察身心是剎那生滅、無常、以及(因不滿足等)苦空。
了知五陰等無自主性的真相(無我)。這種了知;無常、四大苦空、無我的道理,
是理智上的了解,不是仰仗他力。藉由觀察當下體認五陰和合身心,
有無固定不變的實體....等。

透過觀察,所謂心是惡源,所造成的形為罪藪,這是苦,和苦集的根本,
如是觀察,以合適自己的道法,令苦集滅,才能漸離生死。

所謂各人造業各人當,沒有在替人觀察"他的業"。
佛經論書所說的,只是給我們當範本,不是拿來逼迫他人要就範用的!
如果過份沉迷自己的力量,身心就會不調和而生病。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