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由 新老怪 »
《碧岩錄》九十二 世尊升坐文殊白槌
垂示雲:動弦別曲,千載難逢,見兔放鷹,一時取俊。總一切語言為一句,攝大千沙界為一塵。同死同生,七穿八穴,還有證據者麼?試舉看:
[九十二]舉,世尊一日升座,(賓主俱失,不是一回漏逗。)
文珠白槌雲: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一子親得。)
世尊便下座。(愁人莫向愁人說,說向愁人愁殺人,打鼓弄琵琶,相逢兩會家。)
世尊未拈花已前,早有這個消息,始從鹿野苑,終至拔提河,幾曾用著金剛王寶劍。
當時眾中,若有衲僧氣息底漢,綽(chuo寬裕)得去,免得他末後拈花,一場狼藉。
世尊良久間,被文殊一拶,便下座,那時也有這個消息。
釋迦掩室,淨名杜口,皆似此這個,則已說了也。
如肅宗問忠國師:造無縫塔話。又如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之語。
看他向上人行履,幾曾入鬼窟裡作活計。
有者道:意在默然處。有者道:在良久處,有言明無言底事,無言明有言底事。
永嘉道:默對說說時默,總恁麼會,三生六十劫,也未夢見在。爾若便直下 承當得去,更不見 有凡有聖。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日日與三世諸佛,把手共行。
後面看雪竇自然見得頌出:
列聖叢中作者知,(莫謗釋迦老子好,還他臨濟德山,千個萬個中難得一個半個。)
法王法令不如斯。(隨他走底,如麻似粟,三頭兩面,灼然能有幾人到這裡。)
會中若有仙陀客,(就中難得伶俐人,文殊不是作家,闍黎定不是,)
何必文殊下一槌。(更下一槌,又何妨,第二第三槌總不要,“當機一句作麼生道?險)
列聖叢中作者知。靈山八萬大眾,皆是列聖,文殊普賢,乃至彌勒,主伴同會,須是巧中之巧,奇中之奇,方知他落處。雪竇意謂,列聖叢中,無一個人知有。若有個作家者,方知不恁麼。何故文殊白槌雲: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雪竇道:法王法令不如斯,何故如此?當時會中,若有個漢,頂門具眼,肘後有符,向世尊未升座已前,覷得破,更何必文殊白槌。
涅槃經雲:仙陀婆一名四實,一者鹽,二者水,三者器,四者馬。
有一智臣,善會四義,王若欲灑洗,要仙陀婆,臣即奉水,食素奉鹽,食訖奉器飲漿,欲出奉馬,隨意應用無差,灼然須是個伶俐漢始得。
只如僧問香嚴:如何是王索仙陀婆?嚴雲:過這邊來。僧過,嚴雲:鈍置殺人。
又問趙州:如何是王索仙陀婆?州下禪床,曲躬叉手。當時若有個仙陀婆,向世尊未升座已前透去,猶較些子,世尊更升座,便下去,已是不著便了也,那堪文殊更白槌,不妨鈍置他世尊一上提唱。且作麼生是鈍置處?
【話眉】
先看公案:世尊一日升座,世尊已經在說法:舉手投足,吃飯穿衣,拉撒運行,等等,等等,皆是佛法。文珠白槌,文珠白槌如同判官結案,雲: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大家看清了沒有啊!?這就是“法王法”!世尊便下座。“法王法”與“王法”有去別嗎?世尊講法竟!
關於世尊默然的話題與這裡不同,默然是讓你在默然處見性,而“如是法”是說世尊升座一事,本身就是“如是”說法。
再看雪竇頌:列聖叢中作者知,法王法令不如斯。列聖叢中作者知,是頌“世尊升座”說法,說什麼法?無聲說法。法王是指世尊說法,法令是指文珠白槌。不如斯,即“有聲說法”與“無聲說法”是不一樣的。會中若有仙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槌。仙陀客表伶俐漢,即反應快,反應快是“一念相應慧”受用地人,“一念相應慧”表法“神通”。何必文殊下一槌,文殊不光是下一槌,還嘮叨了二句呢!也是老婆心切,以免頓漢被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