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觀世音菩薩就從耳根聽聞上悟了道。
海水漲潮時,潮聲生;落潮時,潮聲滅。潮聲是有生有滅的,但能聽聞的自性無生滅。
正因為它不滅,所以才聽到有聲和無聲。
能聽聲音的聞性 是不生不滅的,它是亙古常存的。反聞聞自性,不跟著聲音跑,叫作回光返照,即觀照。
用觀照世間的聲音,參究聽見聲音者是誰?聽不見聲音者又是誰?
就像禪宗所參的一句話頭:「念佛者是誰?」究竟是誰呢?就是自性,就是我們所說的佛性,一切處都是它的作用。

:mrgreen:回光返照,即觀照。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觀 照。
「自」,就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自性、佛性。
我們明白了一切作用都是佛性,而且認識它,真實不疑了,這就是見性,就是我們的本命元辰,就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
「在」,見到性後,不迷了,曉得世上一切事物 都是空花水月,都是假的、不可得的。
《圓覺經》曰:「知是空華,即無輪轉。」這時才算是真修。你時時刻刻綿密保護 這個性體,時時刻刻觀照這個本來,令它在本位上不動搖,不為客觀環境所左右,不被物境所牽引,不隨環境轉,時時刻刻長養聖胎,勤除習氣。待習氣消盡,我執、法執也都了了,分段、變易二死也就了了,就得大自在了。
見性以後的修行 主要是除習氣。
所謂習氣主要是五蓋,五種遮蓋自性光明的烏雲,即:財、色、名、食、睡。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說到這裏,我們舉一個例子——四祖道信禪師度懶融禪師。懶融禪師是練「不倒單」的,夜裏在石凳上打座,不睡眠。
而道信禪師是睡覺的。
天亮後,懶融對道信禪師說:「昨夜你睡得很好,呼呼酣聲大震,吵得我坐也坐不穩。」
道信禪師說:「你還說我睡得好呢,我一夜都沒睡著。」
「啊!你打妄語。酣聲那麼大,呼呼響,怎麼說沒睡著呢?」
「假如我睡著了,我怎麼會聽到你身上 有兩個跳蚤打架呢?其中一個跌在地上,大腿都斷了,喊『痛呀!痛呀!』吵得我睡不成覺。」
懶融禪師說:「哪里有這種事!我坐在這裏一點都沒聽到,你睡得呼呼響還聽到了?」
「不信你看嘛!」果然,懶融禪師在石凳下面 撿起一隻跳蚤,大腿也果真是斷的。
你們看,一個是坐著不睡,一個是躺在那裏呼呼大睡。
可是,睡著的竟聽到了跳蚤打架,跳蚤大腿跌斷,跳蚤喊痛,而沒睡覺的卻什麼也沒聽到。
所以定功和睡眠 並不在外相上。
有些人執著在外相上,通夜打坐,不睡覺,不倒單。實際上,他並不是沒睡覺,他坐著睡,還是睡著了。
有的人功夫很好,雖然睡在那兒,外相上是睡眠,但是深入禪定了,了了分明,清楚得很,連跳蚤打架都能聽得見。真功夫並不是在外相上好看,而在於心地上是否清淨。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功夫再進一步,圓熟了,這「觀」也不要了,須捨棄掉。
有個禪師說過:「無覺無照固是生死,有覺有照 也是生死。」
如果你癡迷糊塗,隨境遷移、流浪造業,當然是生死。
為什麼有覺有照也是生死呢?
因為執著在法見、法用上,還有法在,所以還有生死。不過這個生死進一步了,是變易生死。
因此,功夫圓熟了,法也要捨掉。即使不觀照,也能牢牢地在本位上不動,這就是「自在」。


功夫再進一步,「自」也不要了。自性天真,本來如此,無須常常顧念它。比如,我叫什麼名字,並不需自己常常提醒,不提醒也不會忘掉。這時,自也不要了,佛性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時時處處都在,這就是「在」。


更進一步,究竟到家,「在」也不要了,無在無不在。觸目遇緣,無非真心顯現;舉手投足,皆是佛性妙用。這樣就完全圓熟了。我們就是要這樣一步步地、時時刻刻地做功夫。所以,觀自在菩薩的「觀自在」三個字,實實在在是我們修行人用功夫的典範。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綜上所述,佛教無論任何宗、任何法門的修持,都離不開觀照。
可以說,觀照是學佛成道的唯一途徑,是能否明心見性、能否修持成就的關鍵。
但是,初修者往往理解不了觀照,不知從何下手,往往是以肉眼觀看一切,以妄想分別一切。
結果是認妄為真,被境所迷,隨境而轉,墮於煩惱流中而不得自在。
觀世音菩薩由於修耳根返聞功夫,照破物、我、法皆空,了悟了本來面目,親證了實相,斷除了我執、法執,了卻了分段、變易二死,從而得大自在。
故《心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種用耳根入觀的方法是修道最易成就的妙法。佛在《楞嚴經》上也說,觀世音菩薩由耳根修起,觀於聞性,啟觀照般若之用的修行方法,是最適合我們娑婆世界眾生修行的法門。我們若能明白觀世音菩薩修行方法的義理,依之實行,是極容易收效的。
所以,我們在講「觀自在菩薩」這句經文時,對觀世音菩薩的修證方法,特別是觀照功夫講得比較詳細。大家若能把「觀自在菩薩」這句話的義理弄清楚,就等於明白了《心經》的真正意旨所在,就真正得到《心經》的勝義,從而受持《心經》,得大受用、大利益了。
Sherlock
文章: 1072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0:26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Sherlock »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於一切法雖得自在,若平等性與佛有異,可言是佛所行之境,然平等性與佛無異,云何可說佛行彼境?無有如相可名為如,亦無如來智能知於如。何以故?如來及智,無二相故。

觀自在
觀=自=在(勝義)
大慧!愚癡凡夫,性、無性、自性、第一義,作二見論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黃山谷是與蘇東坡同時代的大文學家,詩詞字畫都很好。他參禪的時候,晦堂禪師就叫他參一句話頭:「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因為黃山谷是個讀書人,是儒士,所以,他的師父就叫他 參孔老夫子的這句話。
「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就是說:你們這些學子呵!以為我有隱密嗎?我這個老師給你們講道有什麼隱藏之處嗎?「吾無隱乎爾」。我和你們是開誠佈公、心心相印的,沒有什麼隱藏、保密的地方啊。黃山谷當然理解孔夫子這段話的含義,說了許多義理,晦堂只是不許。
黃山谷想:「我是儒士,難道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師父這樣做,不是有意刁難我嗎?」心裏很不痛快。
有一次,他和師父去遊山。
當時,正是陰曆八月桂花盛開的時候。風吹來一陣桂花香,黃山谷不禁脫口而出:「好一陣木樨香呵!」木樨就是桂花。
他的師父馬上抓住這個機會(這是稍縱即逝,千鈞一髮之機),點他道:「吾無隱乎爾!」聞到桂花香的是誰呀?是不是有隱蔽之處啊?是不是和你有隔閡呵?
「啊!」黃山谷當下悟道了。
這時,他才明白師父的良苦用心,心裏很是慚愧,立即給師父頂禮致謝。
藍海千尋
文章: 5505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藍海千尋 »

觀世音菩薩就從耳根聽聞上悟了道。
海水漲潮時,潮聲生;落潮時,潮聲滅。潮聲是有生有滅的,但能聽聞的自性無生滅。
再請問一次:

這裏所謂的‘’聞性‘’是指本性(真如)?
新老怪
文章: 5271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一位禪師曾經這樣形容性的作用:「夾岸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意思是:大路兩邊的桃花樹,經過一場大風雨後,落下來的片片桃花遍地皆是。若騎馬從這裏走過的話,從什麼地方能避開殘紅呢?殘紅就是落在地上的桃花殘片。什麼地方能踏不著桃花殘片呢?這就是說,在我們生活當中,一切都是性的作用,一切現象都是性的顯現,你就在性海之中,你能離開性嗎?它時時刻刻都在你六根門頭放光,都在起作用,都在顯現。不管你認識沒認識這個性,你一直沒離開過它,也逃避不開性的作用。沒有這個性,你就根本不能起任何作用,我也不能在這裏講經,大家也不能聽,乃至一切事都不能做。然而,我們所見所做的種種事情俱是夢幻,一旦夢醒,一切均了不可得。「見性」也是假名。夢時說見性,是在夢中說。一旦醒來,再說個「醒」,則屬多餘。所以,不要執著在見上。

:mrgreen:夾岸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
藍海千尋
文章: 5505
註冊時間: 週六 3月 20, 2021 9:02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藍海千尋 »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於一切法雖得自在,若平等性與佛有異,可言是佛所行之境,然平等性與佛無異,云何可說佛行彼境?無有如相可名為如,亦無如來智能知於如。何以故?如來及智,無二相故。
此謂:如來平等性中無如如相,無如如智。

換言之,如如相,如如智皆假非真。(無得亦無得智)

佛所行之境(如來座)真空。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