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阿難疑根性斷滅,亦由此也。
《正脈》問:“前取根性,離塵有體,異彼緣心(第六意識),今云明暗雙離,畢竟無體,何異緣心之無體乎?”
答:“淺論之,前因眾生離緣心,不見真心,乃就根中指性,令識真心。
然自是心非眼(顯見是心)之後,但唯顯性 不復論根,所以極表其離塵有體之真。
今已領真性,尚執六根,別有體相,未融一性;更須令知,六入無自體相,所以極破其離塵無體之妄。
雖說見性,乃根中 局執之自性,非離眼廓周之見性也。
前顯是性,而此破相,所以異矣!
更深究之,此之破相,亦欲其離相,即妙真如性耳。
則顯性之旨仍同,豈如緣心,直破其一 定無體哉?”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一日,佛鑑珣禪師忽然上堂雲:“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
守珣禪師一聽,豁然頓悟。於是歡喜踴躍,往見佛鑑禪師。
佛鑑禪師一見他,便道:“可惜一顆明珠,被這風顛漢拾得!”
為了勘驗他,佛鑑禪師問道:“靈雲道:自從一見桃華後,直至如今更不疑。如何是他不疑處?”
守珣禪師道:“莫道靈云不疑,只今覓個疑處了不可得。”
(現在、當下也無法找到疑處。疑無處所,如幻無實。)
佛鑑禪師又問:“賢沙(即玄沙師備)道: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那(哪)裡是他未徹處?”
守珣禪師道:“深知和尚 老婆心切。”(理上雖合,心不相應。)
佛鑑禪師遂予印可。
守珣禪師於是禮拜,並呈偈云:
“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熳始抬眸。
饒君更有遮天網,透得牢關即便休。”
當天晚上,佛鑑禪師厲聲告訴大眾說:“這回珣上座穩睡去也!”
(珣上座妥妥地 入了大無餘涅槃。)
尺童——
生死牢關,當下一念,即出過去未來,何況生死?一念萬年去……
圓悟克勤禪師後聽說此事,懷疑守珣禪師 還未真正開悟,便告訴佛鑑禪師道:“我須勘過始得。”於是派人將守珣禪師召來。
一日,圓悟禪師與守珣禪師一同遊山,偶然來到一水潭邊,圓悟禪師忽然將守珣禪師推入水中,
急忙問道:“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
守珣禪師道:“潭深魚聚。”(身有愉悅。)
圓悟禪師又問:“見後如何?”
守珣禪師道:“樹高招風。”(法身生起。)
圓悟禪師進一步追問:“見與未見時如何?”
守珣禪師道:“伸腳在縮腳裡。”
(腳中含月,月常喻心、目開眼見,閉眼不見 叫見未見時。)
圓悟禪師此時 方信守珣禪師已經大悟,於是便大加稱讚。
守珣禪師一聽,豁然頓悟。於是歡喜踴躍,往見佛鑑禪師。
佛鑑禪師一見他,便道:“可惜一顆明珠,被這風顛漢拾得!”
為了勘驗他,佛鑑禪師問道:“靈雲道:自從一見桃華後,直至如今更不疑。如何是他不疑處?”
守珣禪師道:“莫道靈云不疑,只今覓個疑處了不可得。”
(現在、當下也無法找到疑處。疑無處所,如幻無實。)
佛鑑禪師又問:“賢沙(即玄沙師備)道:諦當甚諦當,敢保老兄未徹在。那(哪)裡是他未徹處?”
守珣禪師道:“深知和尚 老婆心切。”(理上雖合,心不相應。)
佛鑑禪師遂予印可。
守珣禪師於是禮拜,並呈偈云:
“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熳始抬眸。
饒君更有遮天網,透得牢關即便休。”
當天晚上,佛鑑禪師厲聲告訴大眾說:“這回珣上座穩睡去也!”
(珣上座妥妥地 入了大無餘涅槃。)
尺童——
生死牢關,當下一念,即出過去未來,何況生死?一念萬年去……
圓悟克勤禪師後聽說此事,懷疑守珣禪師 還未真正開悟,便告訴佛鑑禪師道:“我須勘過始得。”於是派人將守珣禪師召來。
一日,圓悟禪師與守珣禪師一同遊山,偶然來到一水潭邊,圓悟禪師忽然將守珣禪師推入水中,
急忙問道:“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
守珣禪師道:“潭深魚聚。”(身有愉悅。)
圓悟禪師又問:“見後如何?”
守珣禪師道:“樹高招風。”(法身生起。)
圓悟禪師進一步追問:“見與未見時如何?”
守珣禪師道:“伸腳在縮腳裡。”
(腳中含月,月常喻心、目開眼見,閉眼不見 叫見未見時。)
圓悟禪師此時 方信守珣禪師已經大悟,於是便大加稱讚。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佛鑑禪師後移居蔣山,守珣禪師亦隨而前往,並受命分座說法。
守珣禪師曾上堂 為眾舉婆子燒庵之公案——
昔有婆子供養一庵主,凡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飯給侍。
一日,婆子令女子抱定庵主,試問:“正恁麼時如何?”
庵主雲:“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女子送飯畢,回來把其經過 告訴了婆子。
婆子道:“我二十年只供養得個俗漢!”於是將庵主驅出庵外,放火將庵燒卻。
守珣禪師舉完此公案,謂眾道:
“大凡扶宗立教,須是其人。你看他婆子,雖是個女人,宛有丈夫作。二十年簁(shi)油費醬,固是可知。一日向百尺竿頭 做個失落,直得用盡生平腕頭氣力。自非個俗漢知機,洎乎巧盡拙出。然雖如是,諸人要會麼?
雪後始知松柏操,事難方見丈夫心。”
尺童——
燒庵公案,實際提示不執著。女子抱與禪老師手揪住、甚至騎在脖子上 是同樣目的,簡單推開即是正解。
雪後始知松柏操:女子即是雪,青松不動搖,隨她脫落去。
這個可以雙關,但提示 脫落妄想為主。
一切 以脫落妄想為主。
守珣禪師曾上堂 為眾舉婆子燒庵之公案——
昔有婆子供養一庵主,凡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飯給侍。
一日,婆子令女子抱定庵主,試問:“正恁麼時如何?”
庵主雲:“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氣。”女子送飯畢,回來把其經過 告訴了婆子。
婆子道:“我二十年只供養得個俗漢!”於是將庵主驅出庵外,放火將庵燒卻。
守珣禪師舉完此公案,謂眾道:
“大凡扶宗立教,須是其人。你看他婆子,雖是個女人,宛有丈夫作。二十年簁(shi)油費醬,固是可知。一日向百尺竿頭 做個失落,直得用盡生平腕頭氣力。自非個俗漢知機,洎乎巧盡拙出。然雖如是,諸人要會麼?
雪後始知松柏操,事難方見丈夫心。”
尺童——
燒庵公案,實際提示不執著。女子抱與禪老師手揪住、甚至騎在脖子上 是同樣目的,簡單推開即是正解。
雪後始知松柏操:女子即是雪,青松不動搖,隨她脫落去。
這個可以雙關,但提示 脫落妄想為主。
一切 以脫落妄想為主。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中元節
此條目介紹的是漢族傳統 和道教的中元節。關於民間信仰、中元節和盂蘭盆節 融合後的節日,請見「中元節與盂蘭盆節」。關於一個樂團,請見「七月半 (樂團)」。
中元節為東亞地區的傳統節日,日期為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所在的孟秋月 是天子以新收成的五穀,進獻於宗廟的時節。後來道教視中元節 為地官赦罪日 而成為道教節日,又稱地官誕,是指三官大帝的地官大帝(全名: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 青靈帝君)誕辰。道教在此日素饌普渡,祈請為亡靈赦罪。
中元節和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節,崇祀三官大帝天官、地官和水官,源自於中國上古時代,天子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覲禮篇》記「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
起源
古代在孟秋 即農曆七月時,天子以新收成的五穀,進獻於宗廟,稱之為「嘗新」、「秋嘗」、「薦新」,以報答神鬼與祖先的蔭庇[1][2]。在收穫的季節,天子象徵性的 以新榖祭祀祖廟,表達對祖先的敬意。由於祖先崇拜在中國人的信仰中 占了相當重要的一環,所以「薦新」的習俗 得以存活數千年,甚至在它已從國家祭典中 消失以後,民間都還保持著 薦新的習俗,並且集中在農曆七月十五舉行。
南北朝時,佛教盛行,佛教徒依照《盂蘭盆經》以及結夏安居的傳統,在七月十五日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稱為盂蘭盆法會,後來這天就有了盂蘭盆節的名稱。
道教出現後,加入了道教相關內容,依《玄都大獻經》說七月十五這一天,中元地官赦罪 清虛大帝會持人鬼錄簿,檢閱善惡,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因此,這一天,餓鬼囚徒、十方大聖 都會齊集起來,道士則會供奉花果、設壇頌經,作法事,祭祖並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有普度之意。因此,不論佛教或道教,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都有活動普度眾生。這天也是中元地官寶誕。
隨佛教盂蘭盆會 和道教地官赦罪說法的盛行,原先薦新、秋嘗的孟秋月逐漸變成超度、施食孤魂野鬼的鬼月。
相關傳說
中元地官赦罪 清虛大帝是道教大神,最流行的說法即帝舜,是黃帝的八代孫,母死後父再娶,繼母生了兒子象,舜常遭繼母 及象所害,唯舜仍事奉父母、相待幼弟 恭敬友愛如一。舜後來在歷山耕作,在雷澤網魚,在河濱製陶,人民相攜來聚追隨他,兩年成村邑,三年成都市,二十歲時以孝舉聞名天下,三十歲時堯帝以二女 賜為妻並禪讓帝位,而後成為大神。
因舜事親至孝,所以中元節 又叫「孝子節」,民間在這天 都會殺雞宰豬,準備極為豐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與陰間鬼魂。同時民眾聚集廟宇中,豐盛祭品普施陰公,孝祭祖先,繼而普度遊魂野鬼,稱「中元普度」。
道教中元法會
普度原意是超度四方孤魂野鬼,以宮觀寺廟為中心來舉行法會,日夜誦經,普度亡魂,餓鬼囚徒亦可得到解脫。因此,道教的中元節原本是祭祀地官 並超度亡靈餓鬼的節日。但在魏晉之後,佛教信仰引進中國,其盂蘭盆節普度眾僧的習俗,結合道教中元節普度餓鬼的祭典,形成集佛、道思想於一體的中元法會[3]。
此條目介紹的是漢族傳統 和道教的中元節。關於民間信仰、中元節和盂蘭盆節 融合後的節日,請見「中元節與盂蘭盆節」。關於一個樂團,請見「七月半 (樂團)」。
中元節為東亞地區的傳統節日,日期為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所在的孟秋月 是天子以新收成的五穀,進獻於宗廟的時節。後來道教視中元節 為地官赦罪日 而成為道教節日,又稱地官誕,是指三官大帝的地官大帝(全名: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 青靈帝君)誕辰。道教在此日素饌普渡,祈請為亡靈赦罪。
中元節和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節,崇祀三官大帝天官、地官和水官,源自於中國上古時代,天子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儀禮·覲禮篇》記「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瘞」。
起源
古代在孟秋 即農曆七月時,天子以新收成的五穀,進獻於宗廟,稱之為「嘗新」、「秋嘗」、「薦新」,以報答神鬼與祖先的蔭庇[1][2]。在收穫的季節,天子象徵性的 以新榖祭祀祖廟,表達對祖先的敬意。由於祖先崇拜在中國人的信仰中 占了相當重要的一環,所以「薦新」的習俗 得以存活數千年,甚至在它已從國家祭典中 消失以後,民間都還保持著 薦新的習俗,並且集中在農曆七月十五舉行。
南北朝時,佛教盛行,佛教徒依照《盂蘭盆經》以及結夏安居的傳統,在七月十五日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稱為盂蘭盆法會,後來這天就有了盂蘭盆節的名稱。
道教出現後,加入了道教相關內容,依《玄都大獻經》說七月十五這一天,中元地官赦罪 清虛大帝會持人鬼錄簿,檢閱善惡,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因此,這一天,餓鬼囚徒、十方大聖 都會齊集起來,道士則會供奉花果、設壇頌經,作法事,祭祖並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有普度之意。因此,不論佛教或道教,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都有活動普度眾生。這天也是中元地官寶誕。
隨佛教盂蘭盆會 和道教地官赦罪說法的盛行,原先薦新、秋嘗的孟秋月逐漸變成超度、施食孤魂野鬼的鬼月。
相關傳說
中元地官赦罪 清虛大帝是道教大神,最流行的說法即帝舜,是黃帝的八代孫,母死後父再娶,繼母生了兒子象,舜常遭繼母 及象所害,唯舜仍事奉父母、相待幼弟 恭敬友愛如一。舜後來在歷山耕作,在雷澤網魚,在河濱製陶,人民相攜來聚追隨他,兩年成村邑,三年成都市,二十歲時以孝舉聞名天下,三十歲時堯帝以二女 賜為妻並禪讓帝位,而後成為大神。
因舜事親至孝,所以中元節 又叫「孝子節」,民間在這天 都會殺雞宰豬,準備極為豐盛的酒肉祭品,祭拜祖先與陰間鬼魂。同時民眾聚集廟宇中,豐盛祭品普施陰公,孝祭祖先,繼而普度遊魂野鬼,稱「中元普度」。
道教中元法會
普度原意是超度四方孤魂野鬼,以宮觀寺廟為中心來舉行法會,日夜誦經,普度亡魂,餓鬼囚徒亦可得到解脫。因此,道教的中元節原本是祭祀地官 並超度亡靈餓鬼的節日。但在魏晉之後,佛教信仰引進中國,其盂蘭盆節普度眾僧的習俗,結合道教中元節普度餓鬼的祭典,形成集佛、道思想於一體的中元法會[3]。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赤血化白乳——禪宗公案102
心道禪師三十歲出家得度,後往成都學習唯識宗思想,自以為達到了極致。
一日,同舍的一位道友詰問他道:“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今目前萬象摐(chuang)然(眾多、紛錯),心識安在?”(竟然不知 萬象即是心識……)
心道禪師被問得 茫然不知應對。
於是,心道禪師便出關遊學,周流江淮,後抵舒州太平 佛鑑慧懃禪師座下請益。
一日,佛鑑禪師夜參,舉趙州柏樹子公案——
雪竇重顯禪師一日與一禪客談論趙州宗旨。
禪客說道,法眼禪師曾經在金陵 偶然遇到趙州和尚的侍者覺鐵嘴,
便問:“趙州柏樹子因緣記得否?”
覺鐵嘴道:“先師無此語,莫謗先師好。”
法眼禪師一聽,便拊掌嘆道:“真自師子窟中來。”禪客講完此公案,
便問重顯禪師,覺鐵嘴說趙州沒有說過柏樹子的話,而法眼禪師卻肯定了他,法眼禪師的意旨究竟是什麼?
重顯禪師道,宗門抑揚,那有規轍?
當時以苦行著稱的韓大伯亦在旁邊,當他聽到重顯禪師的答話後,便偷偷地笑著走開了。
重顯禪師送走禪客後,回頭便責備韓大伯道:“我偶客語,爾乃敢慢笑,笑何事?”
韓大伯道:“笑知客智眼未正,擇法不明。”
重顯禪師道:“豈有說乎?”
韓大伯以偈答曰:
“一兔橫身當古道,蒼鷹才見便生擒。
後來獵犬無靈性,空向枯樁舊處尋。”
重顯禪師一聽,感到非常驚詫,於是便與韓大伯結為友。
尺童——
這段公案,這裡簡單指明:覺鐵嘴又新下了一個“疑”案。
當佛鑑禪師舉至“覺鐵嘴雲,先師無此語,莫謗先師好”這一句話時,心道禪師忽然生起大的疑情來。(這個當上得好。)
於是他便就此疑情,日夜參究。
提撕既久,一天黃昏,心道禪師豁然大悟。
於是他便直趨丈室,擬向佛鑑禪師陳述自己之所悟。
佛鑑禪師見他來了,便閉門不出。
心道禪師在窗外喊道:“和尚莫謾某甲。”(和尚別小看我。)
佛鑑禪師道:“十方無壁落(界限、限制),何不入門來?”(你有本事,弄個神通進來呀?)
心道禪師便用拳頭擊破窗紙。(壁落呀?打落行了吧。)
佛鑑禪師於是開門出來,一把揪住他,威逼道:“道!道!”
(這個讓說,反而難辦。說什麼都得挨揍,其實機關在那隻揪住自己的手上。 )
心道禪師便用兩手 捧著佛鑑禪師的頭,作出口啐(唾)狀,然後走開。
(這個是表達 去對方妄想,一般用擺脫對方 抓住自己的手的方式 回應即可。)
後來,心道禪師作偈,呈佛鑑禪師云:
“趙州有個柏樹話,禪客相傳遍天下。
多是摘葉與尋枝,不能直向根源會。
覺公說道無此語,正是惡言當面罵。
禪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佛鑑禪師覽其偈,對心道禪師大加讚賞,並給予印可,
後又命他分座接眾。
尺童——此偈中,“正是惡言當面罵”點出了覺鐵嘴說謊,當面罵他 直接就破解了,無論因為什麼原因 懷疑都是上他當了。
心道禪師三十歲出家得度,後往成都學習唯識宗思想,自以為達到了極致。
一日,同舍的一位道友詰問他道:“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今目前萬象摐(chuang)然(眾多、紛錯),心識安在?”(竟然不知 萬象即是心識……)
心道禪師被問得 茫然不知應對。
於是,心道禪師便出關遊學,周流江淮,後抵舒州太平 佛鑑慧懃禪師座下請益。
一日,佛鑑禪師夜參,舉趙州柏樹子公案——
雪竇重顯禪師一日與一禪客談論趙州宗旨。
禪客說道,法眼禪師曾經在金陵 偶然遇到趙州和尚的侍者覺鐵嘴,
便問:“趙州柏樹子因緣記得否?”
覺鐵嘴道:“先師無此語,莫謗先師好。”
法眼禪師一聽,便拊掌嘆道:“真自師子窟中來。”禪客講完此公案,
便問重顯禪師,覺鐵嘴說趙州沒有說過柏樹子的話,而法眼禪師卻肯定了他,法眼禪師的意旨究竟是什麼?
重顯禪師道,宗門抑揚,那有規轍?
當時以苦行著稱的韓大伯亦在旁邊,當他聽到重顯禪師的答話後,便偷偷地笑著走開了。
重顯禪師送走禪客後,回頭便責備韓大伯道:“我偶客語,爾乃敢慢笑,笑何事?”
韓大伯道:“笑知客智眼未正,擇法不明。”
重顯禪師道:“豈有說乎?”
韓大伯以偈答曰:
“一兔橫身當古道,蒼鷹才見便生擒。
後來獵犬無靈性,空向枯樁舊處尋。”
重顯禪師一聽,感到非常驚詫,於是便與韓大伯結為友。
尺童——
這段公案,這裡簡單指明:覺鐵嘴又新下了一個“疑”案。
當佛鑑禪師舉至“覺鐵嘴雲,先師無此語,莫謗先師好”這一句話時,心道禪師忽然生起大的疑情來。(這個當上得好。)
於是他便就此疑情,日夜參究。
提撕既久,一天黃昏,心道禪師豁然大悟。
於是他便直趨丈室,擬向佛鑑禪師陳述自己之所悟。
佛鑑禪師見他來了,便閉門不出。
心道禪師在窗外喊道:“和尚莫謾某甲。”(和尚別小看我。)
佛鑑禪師道:“十方無壁落(界限、限制),何不入門來?”(你有本事,弄個神通進來呀?)
心道禪師便用拳頭擊破窗紙。(壁落呀?打落行了吧。)
佛鑑禪師於是開門出來,一把揪住他,威逼道:“道!道!”
(這個讓說,反而難辦。說什麼都得挨揍,其實機關在那隻揪住自己的手上。 )
心道禪師便用兩手 捧著佛鑑禪師的頭,作出口啐(唾)狀,然後走開。
(這個是表達 去對方妄想,一般用擺脫對方 抓住自己的手的方式 回應即可。)
後來,心道禪師作偈,呈佛鑑禪師云:
“趙州有個柏樹話,禪客相傳遍天下。
多是摘葉與尋枝,不能直向根源會。
覺公說道無此語,正是惡言當面罵。
禪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佛鑑禪師覽其偈,對心道禪師大加讚賞,並給予印可,
後又命他分座接眾。
尺童——此偈中,“正是惡言當面罵”點出了覺鐵嘴說謊,當面罵他 直接就破解了,無論因為什麼原因 懷疑都是上他當了。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春,心道禪師預知命終,遂升座辭眾,舉臨濟入滅 囑三聖之因緣——
咸通八年(867)丁亥四月十日,臨濟禪師將示滅,說傳法偈云:
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離相離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須磨。
然後,謂眾道:“吾滅後,不得滅卻正法眼藏。”
時三聖慧然禪師出雲:“爭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
臨濟禪師便問: “已(以)後有人問,你向他道甚麼?”
三聖禪師便喝。
臨濟禪師道:“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言訖,端坐而逝。
心道禪師舉完此公案,便說偈云:
“正法眼藏瞎驢滅,臨濟何曾有是說?
今古時人皆妄傳,不信但看後三月。”
尺童——
心道禪師的意思是說:正法雖然三聖瞎驢沒繼承,但自己與其他禪師 都繼承了。
許多無智慧世人誤會,認為正法停止流傳了。
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
眼藏,瞎驢
咸通八年(867)丁亥四月十日,臨濟禪師將示滅,說傳法偈云:
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離相離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須磨。
然後,謂眾道:“吾滅後,不得滅卻正法眼藏。”
時三聖慧然禪師出雲:“爭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
臨濟禪師便問: “已(以)後有人問,你向他道甚麼?”
三聖禪師便喝。
臨濟禪師道:“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言訖,端坐而逝。
心道禪師舉完此公案,便說偈云:
“正法眼藏瞎驢滅,臨濟何曾有是說?
今古時人皆妄傳,不信但看後三月。”
尺童——
心道禪師的意思是說:正法雖然三聖瞎驢沒繼承,但自己與其他禪師 都繼承了。
許多無智慧世人誤會,認為正法停止流傳了。
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
眼藏,瞎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