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子跳出鬥-禪宗公案304
尺童
文遂禪師禮謁法眼禪師,說自己研究《首楞嚴經》,所寫疏注深契經旨。
法眼禪師問道:楞嚴豈不是有八還義?
文遂禪師道:是。
法眼禪師道:明還甚麼?
文遂禪師道:明還日輪。
法眼禪師又問:日還甚麼?
端師子頌曰:'八還之教垂來久,自古宗師各分剖,直饒還得不還時,也是蝦跳不出鬥'。
八還:1、明還日輪;2、暗還黑夜;3通還六根;4、塞還牆壁;5、分別還見;6、空還頑虛;7、昏還抑鬱;8、淨還澄清。
簡譯:
法眼:楞嚴經有八還?
答:是。
問:光明還在什麼?
答:還在太陽。
Q:太陽還於什麼?
答不出來了。
尺童代答-還於大自然。
離開經文,許多法師或大師 就不會了,如蝦子跳不出鬥。
其實他們如瞎子摸像一樣,根本不懂 經文所指,雖然口若懸河,但落不到正點上。
有個鬼問尺童:那麼請問大師:自然還於什麼?
答:還於一心。
問:一心還於什麼?
答:一心還於無還。
問:無還是什麼東西?
答:它不是東西。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僧 肇 的 歸 向
道遠乎哉? 觸事而真。
聖遠乎哉? 體之即神。
中國禪,其實是在東晉的僧肇法師時,
就有了一些 民族化的傾向了。雖然後來的人 並不把僧肇法師 看成是禪宗,
但是他對般若與空性的觀點,則開發了禪的發展。
僧肇法師早年的家庭貧窮,以賣書為業,因為古代賣書的 都是用抄寫的,
在抄寫過程,僧肇法師讀遍了各種經典,其中最喜歡老莊之學。
可是,他卻認為:
「老莊之學,美則美矣!然栖神冥累之方,猶未盡善。」
後來,僧肇法師讀到了《維摩詰經》,當下有所頓悟,說道:
「這才是找到我的歸向了!」因此,落髮出家。
當時他聼聞大譯師 鳩摩羅什在西域,於是不遠千里,
從陝西長安走到甘肅武威 去親近鳩摩羅什,並接受教化。
鳩摩羅什在後秦弘始三年,應姚興的迎請到長安譯經,
這時僧肇已經是羅什座下的大弟子了,他隨師父到長安 參與譯經的工作,
當第一部「大品般若經」譯完之時,僧肇把心得寫成《般若無知論》,
羅什極為讚賞。大約亦在此時,奠定了僧肇把佛化中國化的開始。
僧肇留下來的著作有《宗本義》、《物不遷論》、《不真空》、
《般若無知》、《涅槃無名》等論文,合稱為「肇論」。
我們從他的背景了解到,他深受老莊和維摩詰思想的影響,
雖然僧肇 是以般若為中心思想的,他的論說裡 卻有中國亦學的色彩,
再加上他繼承了鳩摩羅什 精確明白的特質 與恢宏博大的氣勢,
使得他的般若觀點 深切地影響了後來的佛教,
特別是唯識、華嚴、天台以及禪宗。
不遷 我們用簡單的方法 看看僧肇的思想,他的《物不遷論》,
是從反面來講 佛教的《諸行無常》的,是針對大乘佛教 執著於無常,
而不能深刻了解 不去不來的真義而發的,他說:
「必求靜於諸動,不釋動以求靜。」又說:
「靜而常往,往而常靜。」又說:
「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然後,僧肇這樣說:
「體乎極數之妙心,故能無物而不同。無物而不同,則死生變化,
無往而非我矣!故生為我時,死為我順,時為我聚,順為我散;
聚散雖異,而我皆我之。」
這一段話說明了 在生死的聚散變化中,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
且動靜一如,往而不往,不來不去的,它雖有莊子“大宗師”的氣息,
卻把般若空性做了清楚的體現。
他的《不真空》也是一個極新的命題,意思是萬物都是假名,
所以“不真”,因其不真,所以是空。
僧肇嘗試把般若的「空」和現象的「有」統一結合,
萬物的「有」是「有其事象」,「無」是「無其自性」,他說:
「有不自有,待而後有。」
「第一真諦,無成無得,世俗諦故,便有成有得。」又說:
「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
然後他說:
「聖人乘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常通。
以其即萬物之自虛,不假虛而虛物也。」
「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這些思想,與禪宗對生命與生活的見解 是多麼相近!
由於法性是空,因此諸法 建立之處為真,這種「立處即真」的思想,
對後來的禪宗 影響極大。
僧肇在《般若無知論》裡,對般若有深刻的理解,
他認為諸法 看起來有種種形相,卻是建立在自性空上的,
般若之所以能照,在於「無知」,般若之所照 則在於無相。他說:
「智屬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事表,終日域中。」又說:
「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
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檢點起來,僧肇的思想,是把老莊和佛教的般若智慧 做了一個圓融的結合,
並透過他那滿溢的才情,宣揚了用寂照的直覺 來體認無相的真理,
這種融合與貫通,相信給後來的禪宗 很肥沃的土壤,有利發芽茁壯。
他在《涅槃無名論》中的話可以加強我們的看法,他說:
「若無聖人,知無者誰也?」,
「法身無生無不生,無生,故惡趣門閉,無不生,故現五道也。」,
「既得法身,入無為境,心不以智求,形不以象取。」
凡此,處處都可以看出 僧肇不僅是東晉時代傑出的思想家,
他在《斷與常》、《有與空》、《般若與體用》、《涅槃清淨》
都有超越的見解,我們如果能進一歩了解 僧肇的著作,對於禪的源起與發展,
中國本土的老莊,玄學如何成為 禪的養份,一定會有 更深刻的認識!
道遠乎哉? 觸事而真。
聖遠乎哉? 體之即神。
中國禪,其實是在東晉的僧肇法師時,
就有了一些 民族化的傾向了。雖然後來的人 並不把僧肇法師 看成是禪宗,
但是他對般若與空性的觀點,則開發了禪的發展。
僧肇法師早年的家庭貧窮,以賣書為業,因為古代賣書的 都是用抄寫的,
在抄寫過程,僧肇法師讀遍了各種經典,其中最喜歡老莊之學。
可是,他卻認為:
「老莊之學,美則美矣!然栖神冥累之方,猶未盡善。」
後來,僧肇法師讀到了《維摩詰經》,當下有所頓悟,說道:
「這才是找到我的歸向了!」因此,落髮出家。
當時他聼聞大譯師 鳩摩羅什在西域,於是不遠千里,
從陝西長安走到甘肅武威 去親近鳩摩羅什,並接受教化。
鳩摩羅什在後秦弘始三年,應姚興的迎請到長安譯經,
這時僧肇已經是羅什座下的大弟子了,他隨師父到長安 參與譯經的工作,
當第一部「大品般若經」譯完之時,僧肇把心得寫成《般若無知論》,
羅什極為讚賞。大約亦在此時,奠定了僧肇把佛化中國化的開始。
僧肇留下來的著作有《宗本義》、《物不遷論》、《不真空》、
《般若無知》、《涅槃無名》等論文,合稱為「肇論」。
我們從他的背景了解到,他深受老莊和維摩詰思想的影響,
雖然僧肇 是以般若為中心思想的,他的論說裡 卻有中國亦學的色彩,
再加上他繼承了鳩摩羅什 精確明白的特質 與恢宏博大的氣勢,
使得他的般若觀點 深切地影響了後來的佛教,
特別是唯識、華嚴、天台以及禪宗。
不遷 我們用簡單的方法 看看僧肇的思想,他的《物不遷論》,
是從反面來講 佛教的《諸行無常》的,是針對大乘佛教 執著於無常,
而不能深刻了解 不去不來的真義而發的,他說:
「必求靜於諸動,不釋動以求靜。」又說:
「靜而常往,往而常靜。」又說:
「動而非靜,以其不來;靜而非動,以其不去。」然後,僧肇這樣說:
「體乎極數之妙心,故能無物而不同。無物而不同,則死生變化,
無往而非我矣!故生為我時,死為我順,時為我聚,順為我散;
聚散雖異,而我皆我之。」
這一段話說明了 在生死的聚散變化中,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
且動靜一如,往而不往,不來不去的,它雖有莊子“大宗師”的氣息,
卻把般若空性做了清楚的體現。
他的《不真空》也是一個極新的命題,意思是萬物都是假名,
所以“不真”,因其不真,所以是空。
僧肇嘗試把般若的「空」和現象的「有」統一結合,
萬物的「有」是「有其事象」,「無」是「無其自性」,他說:
「有不自有,待而後有。」
「第一真諦,無成無得,世俗諦故,便有成有得。」又說:
「不動真際,為諸法立處。非離真而立處,立處即真也。」
然後他說:
「聖人乘千化而不變,履萬惑而常通。
以其即萬物之自虛,不假虛而虛物也。」
「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
這些思想,與禪宗對生命與生活的見解 是多麼相近!
由於法性是空,因此諸法 建立之處為真,這種「立處即真」的思想,
對後來的禪宗 影響極大。
僧肇在《般若無知論》裡,對般若有深刻的理解,
他認為諸法 看起來有種種形相,卻是建立在自性空上的,
般若之所以能照,在於「無知」,般若之所照 則在於無相。他說:
「智屬事外,未始無事;神雖事表,終日域中。」又說:
「夫有所知,則有所不知。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
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
檢點起來,僧肇的思想,是把老莊和佛教的般若智慧 做了一個圓融的結合,
並透過他那滿溢的才情,宣揚了用寂照的直覺 來體認無相的真理,
這種融合與貫通,相信給後來的禪宗 很肥沃的土壤,有利發芽茁壯。
他在《涅槃無名論》中的話可以加強我們的看法,他說:
「若無聖人,知無者誰也?」,
「法身無生無不生,無生,故惡趣門閉,無不生,故現五道也。」,
「既得法身,入無為境,心不以智求,形不以象取。」
凡此,處處都可以看出 僧肇不僅是東晉時代傑出的思想家,
他在《斷與常》、《有與空》、《般若與體用》、《涅槃清淨》
都有超越的見解,我們如果能進一歩了解 僧肇的著作,對於禪的源起與發展,
中國本土的老莊,玄學如何成為 禪的養份,一定會有 更深刻的認識!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前三三與後三三-禪宗公案305
尺童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尺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無為。樂! ! !
雪寶禪師作了首偈頌:
“千峰盤曲色如藍,誰謂文殊是對談。堪笑清涼多少眾,前三三與後三三。”
請問:文殊菩薩為什麼說,前三三與後三三?
无著跏趺坐入定,被一牧牛老人吆喝声惊醒,无著礼拜,问:“长者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我是從山中來的。」老人回答。
接著反問他:“你呢?你準備到什麼地方去呢?”
答:「想到金剛窟去,卻找不到路徑。」(想到金剛境界,至高境界)
老人說:“那麼,何妨到敝舍休息片刻,喝一點茶?”
无著就跟着老人到家后,老人再问无著:“你从何方来?”
答:“南方。”
老人問:“南方佛法多少人受持戒律?”
答:“三百或五百。”
无著反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
答:“龍蛇混雜,凡聖同居。”
問:“有多少眾?”
老人答:“前三三後三三。”
……
离开时童子相送,无著趁机问孩童说:“刚才主人说的前三三与后三三,是多少数目呢?” 孩童回答他:“大德!”
雪寶回應:“是”
童曰:“是多少?金剛背後的。”
无著心中茫然,又再问孩童:“请问你,金刚窟在什么地方?”孩童忽然用手指指背后:“这个是般若寺。”
当无著回头看的时候,孩童与寺都消失了。这时他才知文殊显圣,只见山色苍苍,密密的林木郁郁的样子,一时悲伤、怅惘、留恋、钦慕,种种情绪涌上心头。
後來雪寶禪師作了首偈頌:
“千峰盤曲色如藍,誰謂文殊是對談。堪笑清涼多少眾,前三三與後三三。”
體光老和尚開示錄《二十一》
「前三三與後三三」。虛雲老和尚他老人家祭雲居山道膺祖師的時候,才把這個事說明白,他說五台山那個前三三與後三三,就是前面有三百三十個祖師,後面還有三百三十個祖師,前面這三百三十個祖師我已經記好了,後來的三百三十個祖師後人再來記。
尺童-
虛去一世英名,被體光捅了個窟窿。
雪寶問:前三三與後三三,是多少呀?
童子喝:大德!
受驚隨口:是!
童子提示:是多少?雪寶金剛背後的。
大家如果細看前面問話,有兩句問答:
老人問:“南方佛法多少人受持戒律?”
答:“三百或五百。”
尺童:這個“三百或五百”,將“百”與“五”字拆解開來,實質就是前三三與後三三!
這個又有什麼意義或隱喻呢?
還是用文殊老人自己的話 來提示大家吧…
“龍蛇混雜,凡聖同居。”!
尺童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尺童-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無為。樂! ! !
雪寶禪師作了首偈頌:
“千峰盤曲色如藍,誰謂文殊是對談。堪笑清涼多少眾,前三三與後三三。”
請問:文殊菩薩為什麼說,前三三與後三三?
无著跏趺坐入定,被一牧牛老人吆喝声惊醒,无著礼拜,问:“长者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我是從山中來的。」老人回答。
接著反問他:“你呢?你準備到什麼地方去呢?”
答:「想到金剛窟去,卻找不到路徑。」(想到金剛境界,至高境界)
老人說:“那麼,何妨到敝舍休息片刻,喝一點茶?”
无著就跟着老人到家后,老人再问无著:“你从何方来?”
答:“南方。”
老人問:“南方佛法多少人受持戒律?”
答:“三百或五百。”
无著反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
答:“龍蛇混雜,凡聖同居。”
問:“有多少眾?”
老人答:“前三三後三三。”
……
离开时童子相送,无著趁机问孩童说:“刚才主人说的前三三与后三三,是多少数目呢?” 孩童回答他:“大德!”
雪寶回應:“是”
童曰:“是多少?金剛背後的。”
无著心中茫然,又再问孩童:“请问你,金刚窟在什么地方?”孩童忽然用手指指背后:“这个是般若寺。”
当无著回头看的时候,孩童与寺都消失了。这时他才知文殊显圣,只见山色苍苍,密密的林木郁郁的样子,一时悲伤、怅惘、留恋、钦慕,种种情绪涌上心头。
後來雪寶禪師作了首偈頌:
“千峰盤曲色如藍,誰謂文殊是對談。堪笑清涼多少眾,前三三與後三三。”
體光老和尚開示錄《二十一》
「前三三與後三三」。虛雲老和尚他老人家祭雲居山道膺祖師的時候,才把這個事說明白,他說五台山那個前三三與後三三,就是前面有三百三十個祖師,後面還有三百三十個祖師,前面這三百三十個祖師我已經記好了,後來的三百三十個祖師後人再來記。
尺童-
虛去一世英名,被體光捅了個窟窿。
雪寶問:前三三與後三三,是多少呀?
童子喝:大德!
受驚隨口:是!
童子提示:是多少?雪寶金剛背後的。
大家如果細看前面問話,有兩句問答:
老人問:“南方佛法多少人受持戒律?”
答:“三百或五百。”
尺童:這個“三百或五百”,將“百”與“五”字拆解開來,實質就是前三三與後三三!
這個又有什麼意義或隱喻呢?
還是用文殊老人自己的話 來提示大家吧…
“龍蛇混雜,凡聖同居。”!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禪境─悟才能到
摘自【禪學隨筆】 作者: 鈴木大拙
如何才能達到解脫呢?
禪是否達到了?
當我們說我們生活著,
意義是謂我們生活於這個二元的與對立的世界。
因此,從這個世界解脫,可能會被人認為 是離開這個世界,
或者,如果可能,用什麼方法把它否定。
不論是哪一種,都是把我們自己 撤出世界之外。
如此,我們可以說,解脫 就是自我毀滅。佛教教人自我毀滅嗎?
不瞭解佛教真義的人 往往產生這種解釋。
它未瞭解到佛教「無分別」的道理。
禪宗就是應此而生,確認它的方法是「教外」的 ( 經典之外的 ) ,
並且「不立文字」( 獨立於文字之外 ) 。
下面一則問答說明瞭這一點:
石霜問道吾 :
「你去世之後,如果有人問我 佛教的最終真理是什麼,我如何說?」
道吾未做回答,卻喚沙彌。
沙彌應諾。
道吾說:「壺裏添滿淨水。」
然後他沈默片刻,轉過來對石霜說:「你剛才問我什麼?」
石霜又把問題重複一次。
於此,道吾站起來走開了。
石霜是一個聰慧的佛門弟子,就以他的智性悟力 所能觸及的
範圍而言,無疑是能夠瞭解 佛家教訓的。
當他向道吾提出佛教的最終真理問題時,
他所缺少的 乃是不能以禪宗的方法 去抓住這真理。
道吾對於這個情形瞭解得十分清楚。
如果他想沿著哲學思想的路途 為石霜做解釋,
他當然可以從諸種經典引用章句,而由此進入 語言文字的解釋。
但道吾是一位禪師;他懂得這種解釋的無用。
因此他叫他的侍者,侍者立即回應。
他叫他把水灌到壺裏,而這件事 就立刻做了。
他沈默了片刻,因為他沒有什麼其他的話要說,
沒有什麼其他的事要做。
佛教的最終真理不能越乎此。
但道吾是個心腸慈善的人,確實是太慈善了,
所以他再問石霜問題是什麼。然而,石霜還不夠聰明,
不能看出 發生在他眼前的整個事情之意義。
於是他又愚笨的 把已經回答的問題 再問一遍。
這時道吾從屋子離開。
事實上,這突然的離開,告訴了石霜 一切他所要知道的。
有人會說,這樣的回答 使得尋問者 不知所從,
因為他還是象原先一樣無知,甚至比原先更為無知。
但是,哲學的解釋 或定義是否 能做任何更好的回答?
它能夠使發問者 對最終的真理 有真正的了悟嗎?
這可能會使得他的知識更富於辨證性,然而,
這個辨證性卻不能清除他的疑惑 ─ 即是,
不能堅定他對佛教的信念。
僅是知識的堆積,僅是陳舊概念的儲藏,
正好扼殺瞭解脫的可能性。
我們太習於所謂的解釋,
而因此以為 只要有一個解釋,
就不再有什麼好問的地方。
但實情是:
沒有什麼解釋 是更勝於體驗的,而真實的體驗乃是:
達到佛境 所需的一切。
佛境生活的目標 乃是在生活中 務實地體驗、感受,
而不是 把生活載滿諸種、諸樣的解釋。
摘自【禪學隨筆】 作者: 鈴木大拙
如何才能達到解脫呢?
禪是否達到了?
當我們說我們生活著,
意義是謂我們生活於這個二元的與對立的世界。
因此,從這個世界解脫,可能會被人認為 是離開這個世界,
或者,如果可能,用什麼方法把它否定。
不論是哪一種,都是把我們自己 撤出世界之外。
如此,我們可以說,解脫 就是自我毀滅。佛教教人自我毀滅嗎?
不瞭解佛教真義的人 往往產生這種解釋。
它未瞭解到佛教「無分別」的道理。
禪宗就是應此而生,確認它的方法是「教外」的 ( 經典之外的 ) ,
並且「不立文字」( 獨立於文字之外 ) 。
下面一則問答說明瞭這一點:
石霜問道吾 :
「你去世之後,如果有人問我 佛教的最終真理是什麼,我如何說?」
道吾未做回答,卻喚沙彌。
沙彌應諾。
道吾說:「壺裏添滿淨水。」
然後他沈默片刻,轉過來對石霜說:「你剛才問我什麼?」
石霜又把問題重複一次。
於此,道吾站起來走開了。
石霜是一個聰慧的佛門弟子,就以他的智性悟力 所能觸及的
範圍而言,無疑是能夠瞭解 佛家教訓的。
當他向道吾提出佛教的最終真理問題時,
他所缺少的 乃是不能以禪宗的方法 去抓住這真理。
道吾對於這個情形瞭解得十分清楚。
如果他想沿著哲學思想的路途 為石霜做解釋,
他當然可以從諸種經典引用章句,而由此進入 語言文字的解釋。
但道吾是一位禪師;他懂得這種解釋的無用。
因此他叫他的侍者,侍者立即回應。
他叫他把水灌到壺裏,而這件事 就立刻做了。
他沈默了片刻,因為他沒有什麼其他的話要說,
沒有什麼其他的事要做。
佛教的最終真理不能越乎此。
但道吾是個心腸慈善的人,確實是太慈善了,
所以他再問石霜問題是什麼。然而,石霜還不夠聰明,
不能看出 發生在他眼前的整個事情之意義。
於是他又愚笨的 把已經回答的問題 再問一遍。
這時道吾從屋子離開。
事實上,這突然的離開,告訴了石霜 一切他所要知道的。
有人會說,這樣的回答 使得尋問者 不知所從,
因為他還是象原先一樣無知,甚至比原先更為無知。
但是,哲學的解釋 或定義是否 能做任何更好的回答?
它能夠使發問者 對最終的真理 有真正的了悟嗎?
這可能會使得他的知識更富於辨證性,然而,
這個辨證性卻不能清除他的疑惑 ─ 即是,
不能堅定他對佛教的信念。
僅是知識的堆積,僅是陳舊概念的儲藏,
正好扼殺瞭解脫的可能性。
我們太習於所謂的解釋,
而因此以為 只要有一個解釋,
就不再有什麼好問的地方。
但實情是:
沒有什麼解釋 是更勝於體驗的,而真實的體驗乃是:
達到佛境 所需的一切。
佛境生活的目標 乃是在生活中 務實地體驗、感受,
而不是 把生活載滿諸種、諸樣的解釋。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達磨廓然(原覺法師《碧巖錄》公案義解)
2015-11-09 cpx106502
《碧巖錄》公案【一】—達磨廓然
原文:
梁武帝問達磨大師。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磨雲。廓然無聖。
帝曰。對朕者誰。
磨雲。不識。
帝不契。達磨遂渡江至魏。
帝後舉問誌公。誌公雲。陛下還識此人否。
帝雲。不識。
誌公雲。此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
帝悔。遂遣使去請。
誌公雲。莫道陛下發使去取。閔國人去。他亦不回。
義解:
梁武帝問達摩,“什麼是最究竟的宇宙真理呢?”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梁武帝在問達摩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之所以要問達摩,有兩個原因:一、是想考驗達摩;二、是想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 再深入進步。
禪機的特點,主要是體現 在應機接引上的。
達摩也知道梁武帝心中 已有自己的答案了,為了使梁武帝 從真理與非真理的糾結中 擺脫出來,也為了使梁武帝 本來自在無礙的心,不被自己製造的 所謂的真理限制,達摩在此就應機回答「廓然無聖」。
「廓然」
就是一種瀟灑從容、無拘無束的 寬闊境界;
「無聖」
就是沒有真理。如果梁武帝能夠明白達摩的意思,從此就可以 從所有的相對狀態裡 擺脫出來,恢復到本來縱橫無礙的 天然寬闊境界。
如果大家想詳細了解 這種境界,最好看看我註解的《金剛經》,尤其是第二十七會以後的內容。
梁武帝沒有明白 達摩的用意,誤認為達摩所回答的「廓然無聖」就是沒有宇宙真理。
其實,達摩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告訴梁武帝 一個只能在腦海中 思索的邏輯理論,而是直接想把梁武帝 接引到真理所描述的 真實境界。
梁武帝沒有領會達摩的用意。
所以接下來,梁武帝又站在“有”、“無”的相對角度 問達摩“對朕者誰”,意思就是問:
達摩你既然說 沒有宇宙真理,那你達摩這個人 有沒有呢?
此時,梁武帝心中 早已胸有成竹。
因為無論達摩回答的是“有”還是“無”,他都有理由 把達摩問倒。
如果達摩回答“有”,梁武帝就會問:既然你達摩是存在的,為什麼真理會不存在呢?
因為沒有真理 就沒有世間萬物,更不會有你達摩呀!
如果達摩回答“無”,那梁武帝就會問:你明明站在我面前,怎麼能說沒有呢?
這不是睜著眼說謊嗎?
但是,達摩既不回答“有”,也不回答“無”,而回答“不識”。
這一回答給梁武帝一個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應對了。
最後,也許是梁武帝把達摩 當成瘋子或騙子了,就不再理達摩了,達摩只好 無趣地走了。
其實,達摩所說的“不識”,與前面所說的“廓然無聖”是同一個意思。
就是提示梁武帝,要從相對的狀態中 擺脫出來。
相對的狀態 是有無數種的,此時梁武帝 只是站在其中的兩種上了,也就是「有」與「無」、「真理」與「非真理」。
達摩從梁武帝走後 就去了魏國,後來輾轉到了少林寺,事後梁武帝 將此事說與誌公。
其實,當時誌公的開悟程度 並不次於達摩。
誌公應當時的機緣,繼續接引梁武帝,就問「陛下還識此人否」?
字面的意思就是問:梁武帝,你對此人 還有印象嗎?如果陛下在人群中 遇到達摩,還能認出來嗎?
由於梁武帝根本沒有重視達摩,自然也不會有很深的印象,所以就說:「不識」。
但是,誌公所說的「還識此人否」是一語雙關:
一個意思指的是識不識 達摩這個人;
另一個意思指的是識不識得 達摩所要表達的境界。
而梁武帝此時 所說的“不識”,指的卻是不認識達 摩這個人。
如果與當初達摩所說的“不識”一致,那這個“不識”,就是識得一切了,也就是達到“廓然”的瀟灑從容境界了。
接下來,誌公繼續應機提示梁武帝說,「此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達摩真的是觀音大士嗎?如果擺脫相對的束縛,是觀音大士又何嘗不可呀!
但是,此時梁武帝 還是站在相對的角度去理解,這樣就真的把達摩 當作觀音大士了。
所以,梁武帝很後悔,於是想派人 去請達摩。
可是請來又如何呢?還是不能 契悟達摩所說的境界呀!
所以,誌公又方便說,即使派全國的人去請,達摩也不會回來的。
真的這麼難請嗎?其實,誌公所說的全國的人,指的是梁武帝心中 所有的相對知見。
用相對的知見 去理解無相對的境界,是永遠也理解不了的!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雪竇禪師為這個公案所寫的頌詞:
聖諦廓然,何當辨的?
對朕者誰,還雲不識。
因茲暗渡江,豈免生荊棘。
閔國人追不再來,千古萬古空中相憶。
休相憶,清風匝地有何等級!
義解:
開悟成佛的境界 本來就是一切現成,何苦偏要站在相對的角度 分別呢?
如果不能體悟,再度一次也一樣不能識得。
只有擺脫相對的荊棘枷鎖,才可以神不知不覺地,像渡江一樣 到達解脫的彼岸。
否則,即使用盡所有的心計 也無濟於事。
這樣只能是千古萬古 與佛隔山相望了,再怎麼思念 又如何呢?
不要再思念了,圍繞大地而起的 清風,可有什麼相對的極限嗎?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清風匝地 有何等級!
2015-11-09 cpx106502
《碧巖錄》公案【一】—達磨廓然
原文:
梁武帝問達磨大師。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磨雲。廓然無聖。
帝曰。對朕者誰。
磨雲。不識。
帝不契。達磨遂渡江至魏。
帝後舉問誌公。誌公雲。陛下還識此人否。
帝雲。不識。
誌公雲。此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
帝悔。遂遣使去請。
誌公雲。莫道陛下發使去取。閔國人去。他亦不回。
義解:
梁武帝問達摩,“什麼是最究竟的宇宙真理呢?”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梁武帝在問達摩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之所以要問達摩,有兩個原因:一、是想考驗達摩;二、是想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 再深入進步。
禪機的特點,主要是體現 在應機接引上的。
達摩也知道梁武帝心中 已有自己的答案了,為了使梁武帝 從真理與非真理的糾結中 擺脫出來,也為了使梁武帝 本來自在無礙的心,不被自己製造的 所謂的真理限制,達摩在此就應機回答「廓然無聖」。
「廓然」
就是一種瀟灑從容、無拘無束的 寬闊境界;
「無聖」
就是沒有真理。如果梁武帝能夠明白達摩的意思,從此就可以 從所有的相對狀態裡 擺脫出來,恢復到本來縱橫無礙的 天然寬闊境界。
如果大家想詳細了解 這種境界,最好看看我註解的《金剛經》,尤其是第二十七會以後的內容。
梁武帝沒有明白 達摩的用意,誤認為達摩所回答的「廓然無聖」就是沒有宇宙真理。
其實,達摩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告訴梁武帝 一個只能在腦海中 思索的邏輯理論,而是直接想把梁武帝 接引到真理所描述的 真實境界。
梁武帝沒有領會達摩的用意。
所以接下來,梁武帝又站在“有”、“無”的相對角度 問達摩“對朕者誰”,意思就是問:
達摩你既然說 沒有宇宙真理,那你達摩這個人 有沒有呢?
此時,梁武帝心中 早已胸有成竹。
因為無論達摩回答的是“有”還是“無”,他都有理由 把達摩問倒。
如果達摩回答“有”,梁武帝就會問:既然你達摩是存在的,為什麼真理會不存在呢?
因為沒有真理 就沒有世間萬物,更不會有你達摩呀!
如果達摩回答“無”,那梁武帝就會問:你明明站在我面前,怎麼能說沒有呢?
這不是睜著眼說謊嗎?
但是,達摩既不回答“有”,也不回答“無”,而回答“不識”。
這一回答給梁武帝一個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應對了。
最後,也許是梁武帝把達摩 當成瘋子或騙子了,就不再理達摩了,達摩只好 無趣地走了。
其實,達摩所說的“不識”,與前面所說的“廓然無聖”是同一個意思。
就是提示梁武帝,要從相對的狀態中 擺脫出來。
相對的狀態 是有無數種的,此時梁武帝 只是站在其中的兩種上了,也就是「有」與「無」、「真理」與「非真理」。
達摩從梁武帝走後 就去了魏國,後來輾轉到了少林寺,事後梁武帝 將此事說與誌公。
其實,當時誌公的開悟程度 並不次於達摩。
誌公應當時的機緣,繼續接引梁武帝,就問「陛下還識此人否」?
字面的意思就是問:梁武帝,你對此人 還有印象嗎?如果陛下在人群中 遇到達摩,還能認出來嗎?
由於梁武帝根本沒有重視達摩,自然也不會有很深的印象,所以就說:「不識」。
但是,誌公所說的「還識此人否」是一語雙關:
一個意思指的是識不識 達摩這個人;
另一個意思指的是識不識得 達摩所要表達的境界。
而梁武帝此時 所說的“不識”,指的卻是不認識達 摩這個人。
如果與當初達摩所說的“不識”一致,那這個“不識”,就是識得一切了,也就是達到“廓然”的瀟灑從容境界了。
接下來,誌公繼續應機提示梁武帝說,「此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達摩真的是觀音大士嗎?如果擺脫相對的束縛,是觀音大士又何嘗不可呀!
但是,此時梁武帝 還是站在相對的角度去理解,這樣就真的把達摩 當作觀音大士了。
所以,梁武帝很後悔,於是想派人 去請達摩。
可是請來又如何呢?還是不能 契悟達摩所說的境界呀!
所以,誌公又方便說,即使派全國的人去請,達摩也不會回來的。
真的這麼難請嗎?其實,誌公所說的全國的人,指的是梁武帝心中 所有的相對知見。
用相對的知見 去理解無相對的境界,是永遠也理解不了的!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雪竇禪師為這個公案所寫的頌詞:
聖諦廓然,何當辨的?
對朕者誰,還雲不識。
因茲暗渡江,豈免生荊棘。
閔國人追不再來,千古萬古空中相憶。
休相憶,清風匝地有何等級!
義解:
開悟成佛的境界 本來就是一切現成,何苦偏要站在相對的角度 分別呢?
如果不能體悟,再度一次也一樣不能識得。
只有擺脫相對的荊棘枷鎖,才可以神不知不覺地,像渡江一樣 到達解脫的彼岸。
否則,即使用盡所有的心計 也無濟於事。
這樣只能是千古萬古 與佛隔山相望了,再怎麼思念 又如何呢?
不要再思念了,圍繞大地而起的 清風,可有什麼相對的極限嗎?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清風匝地 有何等級!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一真一切真-禪宗公案306
尺童
大梅和尚嗣馬大師。 ……因一日問: 「如何是佛?」
馬師雲: 「即汝心是。」
師進雲:「如何保任?」
師雲:「汝善護持。」…
因至大梅山下,便有棲心之意。乃求小許種糧,一入深幽,更不再出。
後因鹽官和尚出世,有僧尋拄杖迷山,見其一人,草衣結發。
……僧問:「師於馬祖處,得何意旨?」
師雲: 「即心是佛。」…
其僧歸到鹽官處,具陳上事。鹽官…遂令數人,教依舊路,斫山尋覓,如見,
雲:「馬師近日道: '非心非佛。」
其數人依鹽官教問。師雲:“任你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鹽官聞而嘆日: “西山梅子熟也。汝曹可往彼,隨意採摘去。”
簡譯:
大梅參馬祖:如何是佛?
答:你心即是。
問:如何保任(如何保持佛陀的解脫自在)?
答:你細心守護。
於是入大梅山自在去了。
後來鹽官出世講法,有個僧人找拐杖迷路,見大梅長髮草衣,如同野人。
問:老師從馬祖那,得了什麼道?
答:這個心就是佛。
僧回去後,對鹽官說了這件事。鹽官叫幾個人去試探。
問:馬祖現在升級法門了,叫「非心非佛」。
答:不管他什麼“非心非佛”,我只管這個“即心即佛”。
鹽官感嘆:大梅成熟了,你們可以向他請教去,隨意滿足法味。
尺童——
真會、真悟了就不疑。大梅決不是得少為足,而是得真無偽了。
一真一切真,更無半點疑!!
尺童
大梅和尚嗣馬大師。 ……因一日問: 「如何是佛?」
馬師雲: 「即汝心是。」
師進雲:「如何保任?」
師雲:「汝善護持。」…
因至大梅山下,便有棲心之意。乃求小許種糧,一入深幽,更不再出。
後因鹽官和尚出世,有僧尋拄杖迷山,見其一人,草衣結發。
……僧問:「師於馬祖處,得何意旨?」
師雲: 「即心是佛。」…
其僧歸到鹽官處,具陳上事。鹽官…遂令數人,教依舊路,斫山尋覓,如見,
雲:「馬師近日道: '非心非佛。」
其數人依鹽官教問。師雲:“任你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鹽官聞而嘆日: “西山梅子熟也。汝曹可往彼,隨意採摘去。”
簡譯:
大梅參馬祖:如何是佛?
答:你心即是。
問:如何保任(如何保持佛陀的解脫自在)?
答:你細心守護。
於是入大梅山自在去了。
後來鹽官出世講法,有個僧人找拐杖迷路,見大梅長髮草衣,如同野人。
問:老師從馬祖那,得了什麼道?
答:這個心就是佛。
僧回去後,對鹽官說了這件事。鹽官叫幾個人去試探。
問:馬祖現在升級法門了,叫「非心非佛」。
答:不管他什麼“非心非佛”,我只管這個“即心即佛”。
鹽官感嘆:大梅成熟了,你們可以向他請教去,隨意滿足法味。
尺童——
真會、真悟了就不疑。大梅決不是得少為足,而是得真無偽了。
一真一切真,更無半點疑!!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蘇軾的參禪三偈
蘇軾,曾經用三首廬山的遊歷詩,
說明自己對人生體悟,
前後共經過了三個層次。
一、迷時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題西林壁〉
譯:
橫著看,是連緜不盡的山嶺,
側著看,卻成了高聳的山峰,
從遠近高低的不同處看山,山形各自都不同。
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只因為自身仍在此山之中。
解析:
人存在主觀的角度 去觀察現象,
其觀點常常是片面的、主觀的、表面的,
難以認清事物的全貌。
看一座山,站在不同的視點,
就會看到遠近高低不同的山形。
看不清全貌,也是因為身在其中,
無法站在更高更遠的視點。
視點有限,就像人心受妄念、
塵垢所蒙蔽 而未能開悟。
二、從迷到悟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廬山煙雨〉
譯:
廬山的煙雨和浙江的浪潮,如未曾看過,
心中似有千般遺憾不能化消。
等到有一天看盡了,
才發現甚麼事也沒有,廬山依舊迷濛著煙雨,
浙江依舊捲湧著浪潮。
解析:
首聯是未悟前的情景,煙雨和海潮的迷離翻騰,
如妄念翻動,未到盡頭,千愁萬念糾纏不休。
後聯寫悟後的境界,體會到「道無處不在」,
並不神秘,一切都很平常。
此時再看 原來迷離翻騰的煙雨和海潮,
雖還是原來的煙雨江潮,但心中 已覺平常無事。
三、悟境的純熟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 〈廬山東林寺偈〉
譯:
溪聲就是佛的廣長舌,
山色就是佛的清淨法身。
清明的夜中,對聽到的八萬四千佛偈,
都有了明晰的了悟,來日我該如何向他人解說呢?
解析:
首聯在說明 大自然中的森羅萬象,皆是佛性的顯現,
道無處不在。山水雖是無情之物,無情 卻可說法。
一個悟道的人 聽見溪聲,就好像是聽到 佛在說法;
看見山色,就好像看見佛的法身。
後聯的解法,有人認為是在說明這種悟,
超越語言文字,很難向別人表達。
有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也有人認為 這是作者慈悲心的表現,他開悟了,
心中急著向他人分享,所以在思量著 該如何向別人訴說。
第二境已由迷轉悟,為何還要有第三境?
自覺 是不容易的,人要由迷到悟,已經非常的不容易。
而悟了之後,因為人固有的習性、慣性,所以有的時候,
會造成悟的退轉、忘失。
必須歷緣對境,在人生的種種處境中 經過鍛練,
這樣的悟境,才能穩固、純熟、不退轉。
蘇軾,曾經用三首廬山的遊歷詩,
說明自己對人生體悟,
前後共經過了三個層次。
一、迷時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題西林壁〉
譯:
橫著看,是連緜不盡的山嶺,
側著看,卻成了高聳的山峰,
從遠近高低的不同處看山,山形各自都不同。
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只因為自身仍在此山之中。
解析:
人存在主觀的角度 去觀察現象,
其觀點常常是片面的、主觀的、表面的,
難以認清事物的全貌。
看一座山,站在不同的視點,
就會看到遠近高低不同的山形。
看不清全貌,也是因為身在其中,
無法站在更高更遠的視點。
視點有限,就像人心受妄念、
塵垢所蒙蔽 而未能開悟。
二、從迷到悟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歸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廬山煙雨〉
譯:
廬山的煙雨和浙江的浪潮,如未曾看過,
心中似有千般遺憾不能化消。
等到有一天看盡了,
才發現甚麼事也沒有,廬山依舊迷濛著煙雨,
浙江依舊捲湧著浪潮。
解析:
首聯是未悟前的情景,煙雨和海潮的迷離翻騰,
如妄念翻動,未到盡頭,千愁萬念糾纏不休。
後聯寫悟後的境界,體會到「道無處不在」,
並不神秘,一切都很平常。
此時再看 原來迷離翻騰的煙雨和海潮,
雖還是原來的煙雨江潮,但心中 已覺平常無事。
三、悟境的純熟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 〈廬山東林寺偈〉
譯:
溪聲就是佛的廣長舌,
山色就是佛的清淨法身。
清明的夜中,對聽到的八萬四千佛偈,
都有了明晰的了悟,來日我該如何向他人解說呢?
解析:
首聯在說明 大自然中的森羅萬象,皆是佛性的顯現,
道無處不在。山水雖是無情之物,無情 卻可說法。
一個悟道的人 聽見溪聲,就好像是聽到 佛在說法;
看見山色,就好像看見佛的法身。
後聯的解法,有人認為是在說明這種悟,
超越語言文字,很難向別人表達。
有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也有人認為 這是作者慈悲心的表現,他開悟了,
心中急著向他人分享,所以在思量著 該如何向別人訴說。
第二境已由迷轉悟,為何還要有第三境?
自覺 是不容易的,人要由迷到悟,已經非常的不容易。
而悟了之後,因為人固有的習性、慣性,所以有的時候,
會造成悟的退轉、忘失。
必須歷緣對境,在人生的種種處境中 經過鍛練,
這樣的悟境,才能穩固、純熟、不退轉。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趙州至道(原覺法師《碧巖錄》公案義解)
《碧巖錄》公案【二】—趙州至道
原文:
趙州示眾雲。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才有語言。是揀擇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裡。是汝還護惜也無。
時有僧問。既不在明白裡。護惜個什麼。
州雲。我亦不知。
僧雲。和尚既不知。為什麼卻道不在明白裡。
州雲。問事即得。禮拜了退。
義解:
趙州禪師給大眾開示說:要想解脫開悟 並不是很難的,只要擺脫相對的限制 與束縛就可以了。只要有言說,就會有分別選擇,無論最後分別 或選擇的是什麼結果,只要住在這個結果上,都屬於住在相對的境界中了。只要是透過分別、選擇而思索到的答案,都不是最究竟的。
由於有了答案,因此,自己會覺得自己明白了什麼東西了。
其實,所謂的“明白”與“不明白”,都是站在相對的角度,在分別與選擇中 所製造的感覺而已。
老僧是不住在「明白」的境界裡的,你們還想追求「明白」的感覺嗎?
趙州是既不住在明白裡,也不住在不明白裡。
因為,無論明白或不明白,都只是虛妄的感覺而已,都不是最究竟的。
當時有一僧人問:「既然連明白與不明白 都不是最究竟的,那還追求什麼呢?」
趙州禪師說:「我也不知道!」
註:大家可千萬不要認為,趙州禪師是被那位僧人 問得無言以對了。
其實,趙州禪師的“不知道”,就是最好的答案。
那個僧侶接著又問:「既然和尚回答不知道,那就是明白 自己是不知道的,為什麼卻說自己不在明白裡呢?」意思是:如果不在明白裡,應該連自己不知道 也不應該明白呀?
趙州禪師說:「你向我提問,就像把石頭投入水中一樣,自然會激起浪花,有感就會有應。」那個僧人不能領悟禪師的意境,只得施禮告退了。
《碧巖錄》第一、第二這兩則公案,分別是從「有」與「無」、「明白」與「不明白」這兩種相對的角度,來接引後人 達到無相對狀態的,從而為將來證得 般若智慧打下基礎。
這兩則公案即使參透了,也不是徹底 圓滿地成佛了,只是接引人 又上了一層台階而已。
「有」與「無」是站在物理角度 方便說的;
「明白」與「不明白」是站在心理角度 方便說的。
趙州所說的“不知道”,就是佛經中所說的 不思議境界,這是道之體;
而後面所說的“問事即得”,指的是道之用;
其中的“得”就是道之相。
「相」是以顯性形式存在的,而「體」與「用」都是以隱性形式存在的。
體、相、用 本是三位一體的,單獨地拿出任何一個,都是不究竟的,也是不可能 單獨拿出來的。
如果體、相、用能瀟灑運用,就是圓滿成佛了。
我這也是屬於方便說法,如果認為 真的有個能用的與被用的,那就已經被「用」給用了。
參!
《碧巖錄》公案【二】—趙州至道
原文:
趙州示眾雲。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才有語言。是揀擇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裡。是汝還護惜也無。
時有僧問。既不在明白裡。護惜個什麼。
州雲。我亦不知。
僧雲。和尚既不知。為什麼卻道不在明白裡。
州雲。問事即得。禮拜了退。
義解:
趙州禪師給大眾開示說:要想解脫開悟 並不是很難的,只要擺脫相對的限制 與束縛就可以了。只要有言說,就會有分別選擇,無論最後分別 或選擇的是什麼結果,只要住在這個結果上,都屬於住在相對的境界中了。只要是透過分別、選擇而思索到的答案,都不是最究竟的。
由於有了答案,因此,自己會覺得自己明白了什麼東西了。
其實,所謂的“明白”與“不明白”,都是站在相對的角度,在分別與選擇中 所製造的感覺而已。
老僧是不住在「明白」的境界裡的,你們還想追求「明白」的感覺嗎?
趙州是既不住在明白裡,也不住在不明白裡。
因為,無論明白或不明白,都只是虛妄的感覺而已,都不是最究竟的。
當時有一僧人問:「既然連明白與不明白 都不是最究竟的,那還追求什麼呢?」
趙州禪師說:「我也不知道!」
註:大家可千萬不要認為,趙州禪師是被那位僧人 問得無言以對了。
其實,趙州禪師的“不知道”,就是最好的答案。
那個僧侶接著又問:「既然和尚回答不知道,那就是明白 自己是不知道的,為什麼卻說自己不在明白裡呢?」意思是:如果不在明白裡,應該連自己不知道 也不應該明白呀?
趙州禪師說:「你向我提問,就像把石頭投入水中一樣,自然會激起浪花,有感就會有應。」那個僧人不能領悟禪師的意境,只得施禮告退了。
《碧巖錄》第一、第二這兩則公案,分別是從「有」與「無」、「明白」與「不明白」這兩種相對的角度,來接引後人 達到無相對狀態的,從而為將來證得 般若智慧打下基礎。
這兩則公案即使參透了,也不是徹底 圓滿地成佛了,只是接引人 又上了一層台階而已。
「有」與「無」是站在物理角度 方便說的;
「明白」與「不明白」是站在心理角度 方便說的。
趙州所說的“不知道”,就是佛經中所說的 不思議境界,這是道之體;
而後面所說的“問事即得”,指的是道之用;
其中的“得”就是道之相。
「相」是以顯性形式存在的,而「體」與「用」都是以隱性形式存在的。
體、相、用 本是三位一體的,單獨地拿出任何一個,都是不究竟的,也是不可能 單獨拿出來的。
如果體、相、用能瀟灑運用,就是圓滿成佛了。
我這也是屬於方便說法,如果認為 真的有個能用的與被用的,那就已經被「用」給用了。
參!
-
- 文章: 5189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馬師不安(原覺法師《碧巖錄》公案義解)
《碧巖錄》公案【三】——馬師不安
原文:
舉馬大師不安。院主問。和尚近日。尊候如何。
大師雲。日面佛月面佛。
義解:
有一天,院主發現馬祖道一禪師心裡不安,這樣也不舒適,那樣也不舒適,就問大師「尊候如何?」「尊候如何」這句話是一語雙關的,一個是問大師身體健康狀況如何;另一個是問大師修行火候如何,也就是問大師 修到什麼境界了。
這個公案所表達的意思,就是擺脫了相對束縛後的內心境界,也就是開悟成佛後的心理感受。而前面的一、二兩則公案,講的是開悟後的心理狀態。
大師說「日面佛月面佛」。到底什麼是日面佛、月面佛呢?
「日」「月」所代表的是相對狀態;
「佛」代表的是圓滿地解脫開悟的感受。
「日面佛月面佛」就是無論處於什麼狀態都正好,就像我在「什麼是佛」那篇講法裡所說的,「成也風雲,敗也風雲」一樣。
到此境界,好也正好,不好也正好;開悟也正好,不開悟也正好。
與前面的「這樣也不適,那樣也不適」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
達到此境界,是既可以舒適,也可以不舒適。
舒適也正好,不舒服也剛好。至此,就是徹底圓滿地解脫自在了。
所問的“尊侯如何”中的“尊侯”,是同時既問身體也問境界,所代表的是橫向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所答的“日”“月”,合起來正好是光明的“明”。
「明」所代表的就是明白開悟。
日、月分開也是光明的。
日、月所代表的就是分也光明,合也光明。
「分」代表多,「和」代表一,正好對應「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一語雙關的提問。
而其中的“如何”,指的是具體情況,其實指的是縱向解脫。
所回答的“面佛”,也正好對應所問的具體情況如何,
“面佛”就是見到佛了,也就是成佛了。
「問」是縱橫圓滿的問;「答」是縱橫圓滿的答,正好都是一一對應的。
很多人誤認為,禪機都是毫無章法胡言亂語,答非所問。
其實都是很合理的,而且又很有章法的。
《碧巖錄》公案【三】——馬師不安
原文:
舉馬大師不安。院主問。和尚近日。尊候如何。
大師雲。日面佛月面佛。
義解:
有一天,院主發現馬祖道一禪師心裡不安,這樣也不舒適,那樣也不舒適,就問大師「尊候如何?」「尊候如何」這句話是一語雙關的,一個是問大師身體健康狀況如何;另一個是問大師修行火候如何,也就是問大師 修到什麼境界了。
這個公案所表達的意思,就是擺脫了相對束縛後的內心境界,也就是開悟成佛後的心理感受。而前面的一、二兩則公案,講的是開悟後的心理狀態。
大師說「日面佛月面佛」。到底什麼是日面佛、月面佛呢?
「日」「月」所代表的是相對狀態;
「佛」代表的是圓滿地解脫開悟的感受。
「日面佛月面佛」就是無論處於什麼狀態都正好,就像我在「什麼是佛」那篇講法裡所說的,「成也風雲,敗也風雲」一樣。
到此境界,好也正好,不好也正好;開悟也正好,不開悟也正好。
與前面的「這樣也不適,那樣也不適」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
達到此境界,是既可以舒適,也可以不舒適。
舒適也正好,不舒服也剛好。至此,就是徹底圓滿地解脫自在了。
所問的“尊侯如何”中的“尊侯”,是同時既問身體也問境界,所代表的是橫向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所答的“日”“月”,合起來正好是光明的“明”。
「明」所代表的就是明白開悟。
日、月分開也是光明的。
日、月所代表的就是分也光明,合也光明。
「分」代表多,「和」代表一,正好對應「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個一語雙關的提問。
而其中的“如何”,指的是具體情況,其實指的是縱向解脫。
所回答的“面佛”,也正好對應所問的具體情況如何,
“面佛”就是見到佛了,也就是成佛了。
「問」是縱橫圓滿的問;「答」是縱橫圓滿的答,正好都是一一對應的。
很多人誤認為,禪機都是毫無章法胡言亂語,答非所問。
其實都是很合理的,而且又很有章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