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就是講宇宙萬物都可以往細微的方向去探究,而越是深入細微,就會越顯現其精妙玄奇…
尤其是在分析探究宇宙萬物的玄微根源,終究會達到一個臨界點,即是從有形質(有漏萬法,物理時空),遁入無形質(無漏法身,超物理時空)的重要門檻,即是(眾妙之門),
道家稱此為(玄關一竅)。
佛家稱此為(有頂色邊際)。
物理學家稱此為(量子力學)。
.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6352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公案很難懂
首楞嚴經
複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複有二種歧路。
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爲回心大阿羅漢。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爲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爲空處;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爲識處。
以上經文對於佛法實修之指導,有極重要的密旨,講的正是老子道德經的(眾妙之門),從實修功夫講,就是(玄關一竅)。
.
複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複有二種歧路。
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爲回心大阿羅漢。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爲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爲空處;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爲識處。
以上經文對於佛法實修之指導,有極重要的密旨,講的正是老子道德經的(眾妙之門),從實修功夫講,就是(玄關一竅)。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531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1.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龍牙
早上看花開,一時繽紛,滿樹都是燦爛紅花;
晚上紅花凋謝了,美景不再,空餘一樹枯枝。
花開花謝,可以悟到人生的無常。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假如我們用花 來比擬人生,花的朝開暮謝是無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無常。
人與花的事理一樣,世間上 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獨有的東西,一切都要仰賴因緣才能存在。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因此我們要珍惜 目前所擁有的因緣。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龍牙
早上看花開,一時繽紛,滿樹都是燦爛紅花;
晚上紅花凋謝了,美景不再,空餘一樹枯枝。
花開花謝,可以悟到人生的無常。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假如我們用花 來比擬人生,花的朝開暮謝是無常,人的有生有死也是無常。
人與花的事理一樣,世間上 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獨有的東西,一切都要仰賴因緣才能存在。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因此我們要珍惜 目前所擁有的因緣。
-
- 文章: 531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1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慧開禪師
這是宋朝無門慧開禪師很有名的一首詩偈。
文字非常優美,描寫大自然景致;禪意簡單平凡而深刻。
讓我們一同來欣賞品味 這首禪詩中的禪意吧─春夏秋冬,是大自然的季節。
繽紛百花、皎潔明月、舒暢涼風、皚皚白雪,是大自然的景致。
牽掛人們心頭的「閒事」,則無非是「庸人自擾」的無明煩惱,擾亂清明自性的世俗瑣事。
如果心中去除了 無妄的執著煩惱與掛礙,恢復了自我本心的清明,悠然閒適,便能與大自然相契,自然而 然能領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純淨澄明,契入於「鬱鬱黃花無非般若,蒼蒼翠竹即是法身」的淨妙禪喜中。
程顥詩句:「萬物靜觀皆自得」,也就是這樣的一種禪境。
春天的百花開了,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冬天飄著皚皚白雪,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
在現實生活裡,經年累月 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們能將生老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放下),那就是人間 最好的時節了。
此句指示出,時節的因緣與時間 一直沒有停止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 供給人們空氣與水源等等,讓我們不必擔心 沒有空氣與水的一天。
所以如何過好每一天,一個人活在當下,要用什麼心 去面對生命中的各種痛苦、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讓自己轉化心境。
放下心中所有閒雜鎖事,無論日子怎樣過,總要過好每一天,就是季節日日定律的更迭,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好而停止了『運轉』,
世界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好,而起了『變化』,所以生命要學會 放下一切的不好,用平常心,對待每日每日的荊棘與歡樂,放下內心的貪、嗔、癡。
過著無慾無望的日子,滿足當下 現實給的條件,怎樣的條件 就怎樣的過活,
那每日的到來,就是每天都是好的日子,好的時令。
也就是學會『放下』。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若晤其中之道理,就是以上所有的詮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慧開禪師
這是宋朝無門慧開禪師很有名的一首詩偈。
文字非常優美,描寫大自然景致;禪意簡單平凡而深刻。
讓我們一同來欣賞品味 這首禪詩中的禪意吧─春夏秋冬,是大自然的季節。
繽紛百花、皎潔明月、舒暢涼風、皚皚白雪,是大自然的景致。
牽掛人們心頭的「閒事」,則無非是「庸人自擾」的無明煩惱,擾亂清明自性的世俗瑣事。
如果心中去除了 無妄的執著煩惱與掛礙,恢復了自我本心的清明,悠然閒適,便能與大自然相契,自然而 然能領受「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純淨澄明,契入於「鬱鬱黃花無非般若,蒼蒼翠竹即是法身」的淨妙禪喜中。
程顥詩句:「萬物靜觀皆自得」,也就是這樣的一種禪境。
春天的百花開了,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冬天飄著皚皚白雪,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
在現實生活裡,經年累月 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們能將生老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放下),那就是人間 最好的時節了。
此句指示出,時節的因緣與時間 一直沒有停止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 供給人們空氣與水源等等,讓我們不必擔心 沒有空氣與水的一天。
所以如何過好每一天,一個人活在當下,要用什麼心 去面對生命中的各種痛苦、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讓自己轉化心境。
放下心中所有閒雜鎖事,無論日子怎樣過,總要過好每一天,就是季節日日定律的更迭,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好而停止了『運轉』,
世界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不好,而起了『變化』,所以生命要學會 放下一切的不好,用平常心,對待每日每日的荊棘與歡樂,放下內心的貪、嗔、癡。
過著無慾無望的日子,滿足當下 現實給的條件,怎樣的條件 就怎樣的過活,
那每日的到來,就是每天都是好的日子,好的時令。
也就是學會『放下』。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若晤其中之道理,就是以上所有的詮釋。
-
- 文章: 531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引述 1
老子与物理学比较时应注意之处 4
引述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兩千多年前屈原的深沉之問 至今仍然回蕩在廣遠無際的宇宙之中。比屈原更早的無名氏也在求索:“天孰高與?地孰遠與?孰為天?孰為地?孰為靈?孰為電?土奚得而平?水奚得而清?卉木奚得而生?禽獸奚得而鳴?”(上博簡《凡物流形》)。天地宇宙之演化、人類萬物之由來、生命與死亡、永恆與短暫、神人關係、天人之際,諸如此類乃是人類文明中最古老也最具吸引力的問題。
這類引人遐思神秘莫測的問題,世界各地、各個民族都有光怪陸離、有同有異的回答解釋。在現今,除了宗教信仰的答案尚有一定影響之外,科學的解釋 則最具優勢且深入人心。
遠古時期人類 關於宇宙和生命之誕生演化,都是以神話形式呈現的。神話是人類最早 解釋宇宙和生命的由來、演曆、歸宿的嘗試。儘管以今人的眼光來看,充斥著大量荒誕不經的想像,但無疑是初民自覺意識和智慧萌生的體現。早期神話雖然帶有人類生活的印記,然其意圖乃在解釋和說明,經過後人不斷加工,浪漫的——有時也是血腥的——文學色彩越發濃厚,神話成為人類生活的投影,成為大眾文藝的主題。
各地區神話中,希臘神話——部分吸收了兩河流域 和埃及神話內容——豐富多彩,也相對完備,並且非常貼近人類現實,實際上是人類生活的神話形式。印度神話不僅古老,而且相當深奧,涵有豐厚的哲理。埃及神話更為久遠,特殊之處在於尤其重視死後生活。兩河流域的神話或許最早,此間不同民族 各有特點但也吸取借鑒,其中部分內容成為《聖經》上帝創世的源頭。波斯神話雖然稍晚卻十分獨特,是善神創造而惡神毀滅的二神 鬥爭和平衡歷程。
在創世或創生神話中,常見的形式是創造論(準確言之,是孕成——創造論。在宇宙初始狀態 即混沌中自然孕育出生靈,由此生靈創制世界和生命)。
宇宙最初處於陰暗晦冥的氣態混沌 或無邊大水或者一個卵形存在,接著孕育出一個(或兩個)生命體(神靈),這生命體創造(有時也是自己變成、自行生育)日月星辰、大地萬物、次級神靈和人類;制定規則、設立秩序,並獨自——或在其他神靈精怪的協助下——統管世界。創世的方式或者是該生命體的意念心靈,或者是話語氣息,或者是工匠式的手工製造,或者是該生命體 身體變化生成。除了印度一些神話具有輪回的特徵外,其餘各地區的神話似乎都是一次性創世,然後世界永恆存在(瑪雅人有一種迴圈觀,不過其迴圈階段僅涉及人類或生命);人的生命也是一次性誕生,死後永遠生活於冥世。
創造論中有一個獨特的形式,以猶太民族後期形成的獨一神創世說為代表。最初只有神存在,神創造了一切,掌管著一切。但是從舊約文本看,最初並不是只有神存在,也不完全是獨一神。舊約中的神創論有兩種體系,一是《創世紀》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三節,二是第二章第四節至第三章第二十四節。兩個體系最大的不同是宇宙最初狀態、神的數量性別、造人方式。
在第一種創世說中,神似乎是與水同時存在的(這應該源出巴比倫神話。這個神話在重新解釋之後,便與老子宇宙論、《無有歌》宇宙論在宇宙開端內容上輾轉相通了。“水”即“道”或“象”,“神”即老子的生命本真“情”),水則不是神所創造。而人的創造是按照諸神(這是多神論而非獨一神論,而且神分男性和女性)的形象造出。
第二種創世說中,最初就是無水無萬物的乾旱不毛之地,人(亞當,男性)則是神用塵土所造,且神的生氣吹入人體之後,才成為真正的人(是否與神的形象一致此段未述,而神則只有一個),夏娃(女性)則是取亞當的肋骨所造。至於大地是否為神所造則沒有涉及。研究者一般認為,第二種的源頭更為古老。之所以兩種不甚協調的創世論共同存在,可能的緣故之一是宗教派別各有觀點,所以編纂時盡力整合。
新約則受到希臘哲學的影響。約翰福音中神與道(邏各斯、話語)的既二而一、神通過道創造萬物即是明證。
宗教成型後,神話的多數內容被納入宗教,並經教主、歷代教士們修訂整合,與教主、教士們自己發明創設一起成為較為嚴密的體系化的信仰內容,如瑣羅亞斯德教、印度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
神話傳說和宗教信仰之外,古代宇宙論和生命論的另一形式是理性思辨,亦即哲學宇宙論、哲學生命論,這也是科學理論的早期形態。他以經驗事實為根基,以理性分析為方式,用自然事物和思辨概念來闡釋宇宙和生命而不用求助於神靈。古印度哲學和古希臘哲學一些流派是其突出代表。如印度順世論 認為地火風水四大元素構成了整個世界,具有智識的人 則是四大元素的特殊結構,整個世界是四大元素聚合離散的天然過程,四大元素自來就有,永不毀滅。如佛教所稱的外道六師中邪命外道(有學者謂之生活派)認為世界是地、火、風、水、得、失、苦、樂、生、死、命、空十二元素(也有七元素說,即地火風水空苦樂)構成,不同的組合呈現 為不同的事物和情態。如希臘恩培多克勒水火氣土“四根”說和愛恨兩“力”說,世界由“四根”以不同比列構成,構成和演變的原因是愛和恨,兩“力”此消彼長則萬物變化生滅。如希臘原子論者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認為,世界是由不可再分的細微粒子和純粹虛空構成,原子性質一致,僅在大小形狀等方面有異,原子的運動碰撞、聚散離合形成了天地萬物。以上可以歸入自然演曆說,頗具今日的科學品質。
所謂自然演曆 是指最根本的存在從來就有,不是被創造被生成,也不能消失毀滅,他們按照本身的性理活動運行、聚散離合,形成了世界萬物以及人類。另外有一些純粹思辨的形式,如畢達哥拉斯的數位本原說(真實的意思可能是事物的組合變化具有不易的規則秩序、度量比例)、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說、巴門尼德的存在論、柏拉圖的理念說、古羅馬普羅提諾的太一流溢說等等。
古代科學意味的宇宙論 大都是以觀測事實(中國歷史上有持續不斷的天象觀測)和豐富的想像建立起來的。我國歷史上有蓋天、渾天、宣夜說(參見本書“老子思想在先秦的影響簡述”一節)。古希臘則是亞里斯多德的 有限球狀宇宙觀,沒有開端、演化、終結,只有運動,是一種穩恒有限的宇宙。托勒密與亞里斯多德差相彷佛,但更為精緻,地球為中心、星體圍繞地球旋轉。斯多葛學派 因為主張原子和虛空,因此他們的宇宙模型是有限星體 組成的有限宇宙,有限宇宙之外 則是無盡的虛空。希臘時期的宇宙論在歐洲中世紀後 期被改造為適合教會信仰的形態 而得到傳播。
真正具有科學品格的宇宙論,在歐洲是哥白尼開端(內容主要是太陽位元處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其他的包括地球在內的天體圍繞太陽轉動,地球自己也在自轉。嚴格說來不屬於今日宇宙論內容),其後,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闡述行星公轉的三個命題)、伽利略的觀察實驗 和數學工具、笛卡爾的實空(即乙太,由看不見的實物綿延伸展而成,笛卡爾的哲學中,物質的本性就是綿延或廣延)渦旋假說(解釋行星運轉動力。實空處於旋轉狀態,帶動行星運行)、牛頓力學體系、康得—拉普拉斯星雲假說(星雲即一種氣體雲,這是解釋太陽系起源的假設,但也是天體形成的普遍性推測)陸續出現,於是科學宇宙論漸成氣候。但直至20世紀才有了真正的科學宇宙論,一方面理論體系完備起來,另一方面儀器設備的發展 使得遠距離宇宙觀測和實驗室細微觀察成為現實。
但是,當代科學宇宙模型 已經演變為科學神話,奠基於數學描述的粒子物理學理 論和頗具形而上學色彩的相對論,為這種神話披上了神秘而“理性”的魔衣。科學家——主要是物理學家——孜孜不倦地為這種神話添磚加瓦,並被這種眾多智者共同建構的理論體系導入幻境、迷而忘返。
與物理學為主導的宇宙神話不同,生物學為主導的當代生命研究卻又陷入還原論的陷阱。十八世紀以來對於人類等生命的研究誠然取得了長足進展,胡克的細胞發現、達爾文和拉馬克的進化學說、孟德爾的遺傳顆粒、摩爾根的基因理論 都是生命研究中的重要突破。現今的生物學研究已經進入分子水準,克隆技術和轉基因技術,使得人類接近神靈的境地,可以複製一個生命機體、改變或新造一種生命樣態。於是,生命本質上 就是基因、生命物不過是基因的顯態形式等還原論觀念風行於世。
老子的宇宙論和生命論 與所有已知的形式大有不同。但在某些具體內容方面 則有所相通甚至一致。進言之,《吠陀》、《奧義書》中的宇宙觀和生命觀;佛陀的宇宙論和生命論;物理學領域的量子場論、超弦理論、電磁理論、以及部分觀測事實;生物學領域中細胞學說、進化論的少許觀點(自然選擇說)等等,與老子的意旨 接近甚至等同。其他的或許也能相通,但這需要對那些文本重新闡釋。這裡我們主要闡釋老子宇宙論,生命論內容則放在本書第二篇分析。
老子與物理學比較時應注意之處
物理學研究物質的性質、運動、轉化、相互作用以及內部組成和結構,揭示其機理規律,解釋其現象性質,為我們提供簡約化的物質世界圖景,並給我們的生存實踐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導和幫助。
物理學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運用分析、歸納等方法,借助抽象、直覺等思維,形成概念以涵攝實在及其性質、現象,描述概念之間的各種關係。物理學往往以數學形式進行定量描述,從而建構物理理論和物理定律。
一個成功的物理理論 或物理定律,需要足夠明確地描述和解釋已有的觀測事實,往往還要做出新的預言,必須要反復接受檢驗(給定條件下的重複性觀測和實驗)並確證以外,還應該概念清晰確定、邏輯一致自洽。
物理學也有自己的演進過程,隨著實驗觀測的深入和細化、新的事實和現象的呈現,認知的進深和觀念視角的轉變,更富解釋力和描述性的概念、定律就會湧現,或代替舊有的概念、定律,或衍生出具體分支學科。
但是,人類思想觀念的慣性 和情感意志的偏好,往往使得人們在接受新概念和定律時心存疑慮、拒絕變革。只要舊有的具有一定解釋力和證實性的概念定律沒有被徹底否定,人們總是拒斥新的概念和定律,試圖以種種方式維護傳統,並將新的觀測事實納入舊有的概念定律之下——尤其是當這些新的概念定律具有基本性和顛覆性的時候。玻耳茲曼曾經感歎:新理論之所以被接受,是因為反對它的人都死掉了。
早前,人們以為觀測是中立的、純客觀的。但現在,人們意識到觀測滲透著理論。漢森以為,人們通常帶著過去的經驗和知識構成的、以各種特殊語言和符號的邏輯形式、加上著色的眼睛來“觀看”的。“看”是滲透著理論的操作。既有的或不同的知識體系影響了觀測,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或引導著“看”的方式和“看”的結果。不惟如此,當代的觀測實驗主要是目的明確的觀測和受控實驗,觀測和實驗設定也是在理論指導下進行的,因而,理論確定了如何觀測並在一定意義上確定了觀測的結果。
人們一度以為,科學家包括物理學家 在研究過程中是純粹理性的、客觀的、逐求真理的動物,忠實地記錄事項、客觀地抽繹建構、如實地解釋闡明,他們在科學研究中 沒有偏向喜好、情感意志、名望利害,不受固有思想觀念的束縛、不盲從權威和流行理論,他們的理論創造、概念形成都是在理性狀態中產生的。但是科學史的研究表明,這個看法很成問題。
既然觀測滲透著理論,既有的概念體系制約著研究和發展,而科學家又有不可避免的個人主觀因素,那麼科學理論似乎就不是“真”、就難以發展?顯然不是。科學的宗旨是尋求真相、科學的方法是觀測實驗、科學的精神是自我糾錯、科學的氣質是理性邏輯,因此雖然有著種種束縛和約制,科學總在前行,只是會緩慢而曲折,甚至誤入歧途。事實上不唯科學,人類各個領域莫不如此。
老子的“無”應該是診治、修正這類缺欠的良方,即以“無”觀“有”、真“有”自顯;由“無”生“有”、真“有”可成。參見本書老子認知論一章、緒論部分“近代以來關於老子的爭論”一節。
當代物理學中實驗物理學、觀測宇宙學異軍突起,理論物理學建樹無多,而且,理論物理學似乎進入了數學領域,步入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位本原信仰。數學結構代替了物理結構、數學算符象徵著物理參量、數學運算成為物理轉換和聯結、數學結論昭示物理現實。本來,數學是物理學的有用工具,但他現在成為物理學的真理化身。或許,在一些人那裡,數學真理就是物理真相。
世界是複雜的,簡單的線性的數理抽象 以及還原方法,不足以闡明世界的真理。物理學或許需要一場徹底的思想觀念變革,更新我們對宇宙、對自然的觀念圖景。
一,來源
經典物理學以觀測實驗為基礎,其理論、概念建立在資料分析和邏輯推理基礎上,複經進一步實驗檢驗、觀測證實。雖然也有抽象思辨、假設演繹,但實驗及資料分析仍是主流。現代實驗物理學的實驗觀測,往往不是經典時代的 直接觀看和自然狀態下的直接實驗,而是間接觀看和人為製造受控環境中的間接實驗。現代理論物理學,其理論、概念的建構通常以思辨假設、演繹檢驗為模式。粗略言之,經典物理學是經驗歸納,而現代物理學(理論物理學)是假設演繹。
老子描述的宏觀宇宙和微觀世界,來自於他在虛極靜篤之中的頻繁的長期直觀 以及掩藏在記憶深處的歷史見證,是親證親見的。與老子可相印證的有吠陀經典《無有歌》、佛陀的證見。假如上博簡《恒先》的作者是另一個親證者,也是有力的支持和印證(另外,若上博簡《凡物流形》的作者並非老子弟子、後學,而是另外的體證真相者,那也是支持和印證。但《凡物流形》的釋文有難解不妥之處,本書未對此文進行釋解)。
微觀世界中,目前儀器所能直接觀測到的 至多是原子級,亞原子粒子全都是間接觀測,有些還是加速器中創造出來的,更有許多還處於科學假設階段。而老子直觀到的大道(在宇宙自然領域實指“象”)、“一、二、三”等纖細實物比亞原子粒子還要細微,不在一個微觀層次上。
宏觀宇宙中,除了隕石之外,人們是通過電磁波來分析遙遠天體的性質特徵、組成結構。老子沒有明確闡述天體的具體狀況,但從他對大道、“一、二、三”以及對天地的簡略說明中,可以推定宏觀宇宙的基本情形。另外,虛極靜篤狀態下的“觀”是一種明觀洞見,或許具有無遠弗屆、天涯咫尺的效能,或許此境中具有一種精神遨遊的奇妙現象(我們在本書生命論一章會涉及這種現象),能使老子確知遙遠天體的狀況。
總之,老子的描述來自親見親證,物理學的內容來自觀測和假設。
二,體系
老子的宇宙論 和自然論自成體系。
從始源到生衍到歸終、從深隱微觀到開顯宏觀 再到回返複歸,構成了一個完整深邃但也是非常簡潔的體系。老子的概念術語、描述說明,無不是精思細審的結果。當然,老子的宇宙自然體系 完全是定性描述,沒有任何量化說明。
物理學 也是自成體系的理論,在遵循共同的基本理論之下,分化出許多物理學門類,與老子直接相關者有粒子物理學、電磁學、宇宙學、天文學。物理學基本理論由概念、數學表述和一些常數組成。其中的概念絕大多數是抽象甚至是思辨概念,少部分是從經典物理學繼承下來的經驗概念,而在基本概念中 也有一些是隱晦不清或相互衝突者。
物理學也有一些相互對立而競爭的理論,這主要體現在理論物理學領域。理論物理學雖然取材於實驗觀測(實驗物理學),但在概念設定、數學構造方面卻頗多不同。
老子和理論物理學 這兩種體系都是對共同的天地自然的描述說明。然兩種體系 卻有根本性差異,主要體現在概念術語和具體描述上。概念的內涵和指稱有異、具體描述有別,因此兩種體系是不可通約的、無法確切對應和轉換。當然,這不是說老子的概念和描述與物理學的概念和描述沒有共通之處(倘若真是如此,本書也無法確切理解老子的宇宙論和自然觀)。
與理論物理學相比,老子和實驗物理學的一些觀測實驗現象、觀測宇宙學的一些觀測事實倒是有較多的一致性或共通處。
因此,在老子與物理學的比較中,不應盲目對等、對應乃至穿鑿附會,這對今日常見的浮躁輕佻的研究者來說,更應注意。
本書在闡述老子時,一般都不採用物理學概念術語,寧願採用日常語詞,這主要是避免急躁而不曾深思的讀者望文生義、產生誤解。實際上我們認為,與其在概念、理論上尋求對應,莫如僅從觀測事實進行印證。
必須著重指出,本書老子與物理學的比較,只是表淺的討論。進一步精細的對比研究,須由對此有興趣的物理學專業研究者進行。本書只能保證,我們對老子宇宙論和自然論的闡述,即便不一定全部準確、也未必全面揭示其內涵,但卻絕不會有根本性的偏離、錯謬。
老子与物理学比较时应注意之处 4
引述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兩千多年前屈原的深沉之問 至今仍然回蕩在廣遠無際的宇宙之中。比屈原更早的無名氏也在求索:“天孰高與?地孰遠與?孰為天?孰為地?孰為靈?孰為電?土奚得而平?水奚得而清?卉木奚得而生?禽獸奚得而鳴?”(上博簡《凡物流形》)。天地宇宙之演化、人類萬物之由來、生命與死亡、永恆與短暫、神人關係、天人之際,諸如此類乃是人類文明中最古老也最具吸引力的問題。
這類引人遐思神秘莫測的問題,世界各地、各個民族都有光怪陸離、有同有異的回答解釋。在現今,除了宗教信仰的答案尚有一定影響之外,科學的解釋 則最具優勢且深入人心。
遠古時期人類 關於宇宙和生命之誕生演化,都是以神話形式呈現的。神話是人類最早 解釋宇宙和生命的由來、演曆、歸宿的嘗試。儘管以今人的眼光來看,充斥著大量荒誕不經的想像,但無疑是初民自覺意識和智慧萌生的體現。早期神話雖然帶有人類生活的印記,然其意圖乃在解釋和說明,經過後人不斷加工,浪漫的——有時也是血腥的——文學色彩越發濃厚,神話成為人類生活的投影,成為大眾文藝的主題。
各地區神話中,希臘神話——部分吸收了兩河流域 和埃及神話內容——豐富多彩,也相對完備,並且非常貼近人類現實,實際上是人類生活的神話形式。印度神話不僅古老,而且相當深奧,涵有豐厚的哲理。埃及神話更為久遠,特殊之處在於尤其重視死後生活。兩河流域的神話或許最早,此間不同民族 各有特點但也吸取借鑒,其中部分內容成為《聖經》上帝創世的源頭。波斯神話雖然稍晚卻十分獨特,是善神創造而惡神毀滅的二神 鬥爭和平衡歷程。
在創世或創生神話中,常見的形式是創造論(準確言之,是孕成——創造論。在宇宙初始狀態 即混沌中自然孕育出生靈,由此生靈創制世界和生命)。
宇宙最初處於陰暗晦冥的氣態混沌 或無邊大水或者一個卵形存在,接著孕育出一個(或兩個)生命體(神靈),這生命體創造(有時也是自己變成、自行生育)日月星辰、大地萬物、次級神靈和人類;制定規則、設立秩序,並獨自——或在其他神靈精怪的協助下——統管世界。創世的方式或者是該生命體的意念心靈,或者是話語氣息,或者是工匠式的手工製造,或者是該生命體 身體變化生成。除了印度一些神話具有輪回的特徵外,其餘各地區的神話似乎都是一次性創世,然後世界永恆存在(瑪雅人有一種迴圈觀,不過其迴圈階段僅涉及人類或生命);人的生命也是一次性誕生,死後永遠生活於冥世。
創造論中有一個獨特的形式,以猶太民族後期形成的獨一神創世說為代表。最初只有神存在,神創造了一切,掌管著一切。但是從舊約文本看,最初並不是只有神存在,也不完全是獨一神。舊約中的神創論有兩種體系,一是《創世紀》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三節,二是第二章第四節至第三章第二十四節。兩個體系最大的不同是宇宙最初狀態、神的數量性別、造人方式。
在第一種創世說中,神似乎是與水同時存在的(這應該源出巴比倫神話。這個神話在重新解釋之後,便與老子宇宙論、《無有歌》宇宙論在宇宙開端內容上輾轉相通了。“水”即“道”或“象”,“神”即老子的生命本真“情”),水則不是神所創造。而人的創造是按照諸神(這是多神論而非獨一神論,而且神分男性和女性)的形象造出。
第二種創世說中,最初就是無水無萬物的乾旱不毛之地,人(亞當,男性)則是神用塵土所造,且神的生氣吹入人體之後,才成為真正的人(是否與神的形象一致此段未述,而神則只有一個),夏娃(女性)則是取亞當的肋骨所造。至於大地是否為神所造則沒有涉及。研究者一般認為,第二種的源頭更為古老。之所以兩種不甚協調的創世論共同存在,可能的緣故之一是宗教派別各有觀點,所以編纂時盡力整合。
新約則受到希臘哲學的影響。約翰福音中神與道(邏各斯、話語)的既二而一、神通過道創造萬物即是明證。
宗教成型後,神話的多數內容被納入宗教,並經教主、歷代教士們修訂整合,與教主、教士們自己發明創設一起成為較為嚴密的體系化的信仰內容,如瑣羅亞斯德教、印度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
神話傳說和宗教信仰之外,古代宇宙論和生命論的另一形式是理性思辨,亦即哲學宇宙論、哲學生命論,這也是科學理論的早期形態。他以經驗事實為根基,以理性分析為方式,用自然事物和思辨概念來闡釋宇宙和生命而不用求助於神靈。古印度哲學和古希臘哲學一些流派是其突出代表。如印度順世論 認為地火風水四大元素構成了整個世界,具有智識的人 則是四大元素的特殊結構,整個世界是四大元素聚合離散的天然過程,四大元素自來就有,永不毀滅。如佛教所稱的外道六師中邪命外道(有學者謂之生活派)認為世界是地、火、風、水、得、失、苦、樂、生、死、命、空十二元素(也有七元素說,即地火風水空苦樂)構成,不同的組合呈現 為不同的事物和情態。如希臘恩培多克勒水火氣土“四根”說和愛恨兩“力”說,世界由“四根”以不同比列構成,構成和演變的原因是愛和恨,兩“力”此消彼長則萬物變化生滅。如希臘原子論者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認為,世界是由不可再分的細微粒子和純粹虛空構成,原子性質一致,僅在大小形狀等方面有異,原子的運動碰撞、聚散離合形成了天地萬物。以上可以歸入自然演曆說,頗具今日的科學品質。
所謂自然演曆 是指最根本的存在從來就有,不是被創造被生成,也不能消失毀滅,他們按照本身的性理活動運行、聚散離合,形成了世界萬物以及人類。另外有一些純粹思辨的形式,如畢達哥拉斯的數位本原說(真實的意思可能是事物的組合變化具有不易的規則秩序、度量比例)、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說、巴門尼德的存在論、柏拉圖的理念說、古羅馬普羅提諾的太一流溢說等等。
古代科學意味的宇宙論 大都是以觀測事實(中國歷史上有持續不斷的天象觀測)和豐富的想像建立起來的。我國歷史上有蓋天、渾天、宣夜說(參見本書“老子思想在先秦的影響簡述”一節)。古希臘則是亞里斯多德的 有限球狀宇宙觀,沒有開端、演化、終結,只有運動,是一種穩恒有限的宇宙。托勒密與亞里斯多德差相彷佛,但更為精緻,地球為中心、星體圍繞地球旋轉。斯多葛學派 因為主張原子和虛空,因此他們的宇宙模型是有限星體 組成的有限宇宙,有限宇宙之外 則是無盡的虛空。希臘時期的宇宙論在歐洲中世紀後 期被改造為適合教會信仰的形態 而得到傳播。
真正具有科學品格的宇宙論,在歐洲是哥白尼開端(內容主要是太陽位元處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其他的包括地球在內的天體圍繞太陽轉動,地球自己也在自轉。嚴格說來不屬於今日宇宙論內容),其後,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闡述行星公轉的三個命題)、伽利略的觀察實驗 和數學工具、笛卡爾的實空(即乙太,由看不見的實物綿延伸展而成,笛卡爾的哲學中,物質的本性就是綿延或廣延)渦旋假說(解釋行星運轉動力。實空處於旋轉狀態,帶動行星運行)、牛頓力學體系、康得—拉普拉斯星雲假說(星雲即一種氣體雲,這是解釋太陽系起源的假設,但也是天體形成的普遍性推測)陸續出現,於是科學宇宙論漸成氣候。但直至20世紀才有了真正的科學宇宙論,一方面理論體系完備起來,另一方面儀器設備的發展 使得遠距離宇宙觀測和實驗室細微觀察成為現實。
但是,當代科學宇宙模型 已經演變為科學神話,奠基於數學描述的粒子物理學理 論和頗具形而上學色彩的相對論,為這種神話披上了神秘而“理性”的魔衣。科學家——主要是物理學家——孜孜不倦地為這種神話添磚加瓦,並被這種眾多智者共同建構的理論體系導入幻境、迷而忘返。
與物理學為主導的宇宙神話不同,生物學為主導的當代生命研究卻又陷入還原論的陷阱。十八世紀以來對於人類等生命的研究誠然取得了長足進展,胡克的細胞發現、達爾文和拉馬克的進化學說、孟德爾的遺傳顆粒、摩爾根的基因理論 都是生命研究中的重要突破。現今的生物學研究已經進入分子水準,克隆技術和轉基因技術,使得人類接近神靈的境地,可以複製一個生命機體、改變或新造一種生命樣態。於是,生命本質上 就是基因、生命物不過是基因的顯態形式等還原論觀念風行於世。
老子的宇宙論和生命論 與所有已知的形式大有不同。但在某些具體內容方面 則有所相通甚至一致。進言之,《吠陀》、《奧義書》中的宇宙觀和生命觀;佛陀的宇宙論和生命論;物理學領域的量子場論、超弦理論、電磁理論、以及部分觀測事實;生物學領域中細胞學說、進化論的少許觀點(自然選擇說)等等,與老子的意旨 接近甚至等同。其他的或許也能相通,但這需要對那些文本重新闡釋。這裡我們主要闡釋老子宇宙論,生命論內容則放在本書第二篇分析。
老子與物理學比較時應注意之處
物理學研究物質的性質、運動、轉化、相互作用以及內部組成和結構,揭示其機理規律,解釋其現象性質,為我們提供簡約化的物質世界圖景,並給我們的生存實踐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導和幫助。
物理學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運用分析、歸納等方法,借助抽象、直覺等思維,形成概念以涵攝實在及其性質、現象,描述概念之間的各種關係。物理學往往以數學形式進行定量描述,從而建構物理理論和物理定律。
一個成功的物理理論 或物理定律,需要足夠明確地描述和解釋已有的觀測事實,往往還要做出新的預言,必須要反復接受檢驗(給定條件下的重複性觀測和實驗)並確證以外,還應該概念清晰確定、邏輯一致自洽。
物理學也有自己的演進過程,隨著實驗觀測的深入和細化、新的事實和現象的呈現,認知的進深和觀念視角的轉變,更富解釋力和描述性的概念、定律就會湧現,或代替舊有的概念、定律,或衍生出具體分支學科。
但是,人類思想觀念的慣性 和情感意志的偏好,往往使得人們在接受新概念和定律時心存疑慮、拒絕變革。只要舊有的具有一定解釋力和證實性的概念定律沒有被徹底否定,人們總是拒斥新的概念和定律,試圖以種種方式維護傳統,並將新的觀測事實納入舊有的概念定律之下——尤其是當這些新的概念定律具有基本性和顛覆性的時候。玻耳茲曼曾經感歎:新理論之所以被接受,是因為反對它的人都死掉了。
早前,人們以為觀測是中立的、純客觀的。但現在,人們意識到觀測滲透著理論。漢森以為,人們通常帶著過去的經驗和知識構成的、以各種特殊語言和符號的邏輯形式、加上著色的眼睛來“觀看”的。“看”是滲透著理論的操作。既有的或不同的知識體系影響了觀測,在不同程度上制約了或引導著“看”的方式和“看”的結果。不惟如此,當代的觀測實驗主要是目的明確的觀測和受控實驗,觀測和實驗設定也是在理論指導下進行的,因而,理論確定了如何觀測並在一定意義上確定了觀測的結果。
人們一度以為,科學家包括物理學家 在研究過程中是純粹理性的、客觀的、逐求真理的動物,忠實地記錄事項、客觀地抽繹建構、如實地解釋闡明,他們在科學研究中 沒有偏向喜好、情感意志、名望利害,不受固有思想觀念的束縛、不盲從權威和流行理論,他們的理論創造、概念形成都是在理性狀態中產生的。但是科學史的研究表明,這個看法很成問題。
既然觀測滲透著理論,既有的概念體系制約著研究和發展,而科學家又有不可避免的個人主觀因素,那麼科學理論似乎就不是“真”、就難以發展?顯然不是。科學的宗旨是尋求真相、科學的方法是觀測實驗、科學的精神是自我糾錯、科學的氣質是理性邏輯,因此雖然有著種種束縛和約制,科學總在前行,只是會緩慢而曲折,甚至誤入歧途。事實上不唯科學,人類各個領域莫不如此。
老子的“無”應該是診治、修正這類缺欠的良方,即以“無”觀“有”、真“有”自顯;由“無”生“有”、真“有”可成。參見本書老子認知論一章、緒論部分“近代以來關於老子的爭論”一節。
當代物理學中實驗物理學、觀測宇宙學異軍突起,理論物理學建樹無多,而且,理論物理學似乎進入了數學領域,步入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位本原信仰。數學結構代替了物理結構、數學算符象徵著物理參量、數學運算成為物理轉換和聯結、數學結論昭示物理現實。本來,數學是物理學的有用工具,但他現在成為物理學的真理化身。或許,在一些人那裡,數學真理就是物理真相。
世界是複雜的,簡單的線性的數理抽象 以及還原方法,不足以闡明世界的真理。物理學或許需要一場徹底的思想觀念變革,更新我們對宇宙、對自然的觀念圖景。
一,來源
經典物理學以觀測實驗為基礎,其理論、概念建立在資料分析和邏輯推理基礎上,複經進一步實驗檢驗、觀測證實。雖然也有抽象思辨、假設演繹,但實驗及資料分析仍是主流。現代實驗物理學的實驗觀測,往往不是經典時代的 直接觀看和自然狀態下的直接實驗,而是間接觀看和人為製造受控環境中的間接實驗。現代理論物理學,其理論、概念的建構通常以思辨假設、演繹檢驗為模式。粗略言之,經典物理學是經驗歸納,而現代物理學(理論物理學)是假設演繹。
老子描述的宏觀宇宙和微觀世界,來自於他在虛極靜篤之中的頻繁的長期直觀 以及掩藏在記憶深處的歷史見證,是親證親見的。與老子可相印證的有吠陀經典《無有歌》、佛陀的證見。假如上博簡《恒先》的作者是另一個親證者,也是有力的支持和印證(另外,若上博簡《凡物流形》的作者並非老子弟子、後學,而是另外的體證真相者,那也是支持和印證。但《凡物流形》的釋文有難解不妥之處,本書未對此文進行釋解)。
微觀世界中,目前儀器所能直接觀測到的 至多是原子級,亞原子粒子全都是間接觀測,有些還是加速器中創造出來的,更有許多還處於科學假設階段。而老子直觀到的大道(在宇宙自然領域實指“象”)、“一、二、三”等纖細實物比亞原子粒子還要細微,不在一個微觀層次上。
宏觀宇宙中,除了隕石之外,人們是通過電磁波來分析遙遠天體的性質特徵、組成結構。老子沒有明確闡述天體的具體狀況,但從他對大道、“一、二、三”以及對天地的簡略說明中,可以推定宏觀宇宙的基本情形。另外,虛極靜篤狀態下的“觀”是一種明觀洞見,或許具有無遠弗屆、天涯咫尺的效能,或許此境中具有一種精神遨遊的奇妙現象(我們在本書生命論一章會涉及這種現象),能使老子確知遙遠天體的狀況。
總之,老子的描述來自親見親證,物理學的內容來自觀測和假設。
二,體系
老子的宇宙論 和自然論自成體系。
從始源到生衍到歸終、從深隱微觀到開顯宏觀 再到回返複歸,構成了一個完整深邃但也是非常簡潔的體系。老子的概念術語、描述說明,無不是精思細審的結果。當然,老子的宇宙自然體系 完全是定性描述,沒有任何量化說明。
物理學 也是自成體系的理論,在遵循共同的基本理論之下,分化出許多物理學門類,與老子直接相關者有粒子物理學、電磁學、宇宙學、天文學。物理學基本理論由概念、數學表述和一些常數組成。其中的概念絕大多數是抽象甚至是思辨概念,少部分是從經典物理學繼承下來的經驗概念,而在基本概念中 也有一些是隱晦不清或相互衝突者。
物理學也有一些相互對立而競爭的理論,這主要體現在理論物理學領域。理論物理學雖然取材於實驗觀測(實驗物理學),但在概念設定、數學構造方面卻頗多不同。
老子和理論物理學 這兩種體系都是對共同的天地自然的描述說明。然兩種體系 卻有根本性差異,主要體現在概念術語和具體描述上。概念的內涵和指稱有異、具體描述有別,因此兩種體系是不可通約的、無法確切對應和轉換。當然,這不是說老子的概念和描述與物理學的概念和描述沒有共通之處(倘若真是如此,本書也無法確切理解老子的宇宙論和自然觀)。
與理論物理學相比,老子和實驗物理學的一些觀測實驗現象、觀測宇宙學的一些觀測事實倒是有較多的一致性或共通處。
因此,在老子與物理學的比較中,不應盲目對等、對應乃至穿鑿附會,這對今日常見的浮躁輕佻的研究者來說,更應注意。
本書在闡述老子時,一般都不採用物理學概念術語,寧願採用日常語詞,這主要是避免急躁而不曾深思的讀者望文生義、產生誤解。實際上我們認為,與其在概念、理論上尋求對應,莫如僅從觀測事實進行印證。
必須著重指出,本書老子與物理學的比較,只是表淺的討論。進一步精細的對比研究,須由對此有興趣的物理學專業研究者進行。本書只能保證,我們對老子宇宙論和自然論的闡述,即便不一定全部準確、也未必全面揭示其內涵,但卻絕不會有根本性的偏離、錯謬。
-
- 文章: 531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老子宇宙自然简说 1
老子宇宙自然简说 1
一、始源 2
二、生演 5
三、终归 9
老子与科学 10
一、宏观宇宙 10
1,观测事实 10
2,科学观念和理论 12
2.1 空间、时间、膨胀、以太 12
2.2 引力、斥力、电磁力、电磁波 14
2.3 大爆炸、相对论、熵增原理 18
二、微观世界 20
1,物理事实和科学见解 20
2,“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一般情况 22
3,“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对比、对应 24
4,科学理论 27
4.1 量子场论 27
4.2 统一理论 29
三、物理定律 31
老子宇宙自然簡說
老子宇宙自然簡說
老子的宇宙過程是“膨脹—收縮”的迴圈模式。起源于大道又複返于大道,反復迴圈,無盡無止。膨脹階段是大道生演階段,實物微粒、日月星辰漸次生成,生命機體也依次出現;收縮階段是複歸大道階段,星體毀滅、實物消解,生命則回返于原初樣態。但是,膨脹階段也有消解複歸現象,只是以產生形成為主要趨向;收縮階段也有產生形成現象,但卻以消解複歸為主要趨向。
老子描述的宇宙自然和生命演曆的情形,是在“虛極靜篤”中直接觀見而得,是直觀洞見、親身體證,不是想像猜測、思辨推理。佛陀也是在深度禪定中直觀宇宙真相、洞明生命真諦。印度吠陀經典中的《無有歌》作者、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出土文獻《恒先》作者,應該也是在特殊狀態下的直觀明見(《恒先》一文的作者也許是老子弟子或再傳弟子,若此就未必是作者自己的直接體證了)。
一、始源
大道是宇宙的始源、本初。老子將始源叫做“大”,意思是廣大曠遠,不見邊際;又仿效古人取字的方式,將始源字之為“道”,意思是始源有引導作用,是路徑方向,也蘊涵法則方式。大道空虛遼闊、靜謐安寧、單純獨一、自在自為、深隱不顯、輕柔和緩、伸展遍佈、連綿不斷、閃爍振盪、隱約朦朧。大道是永恆的,從不消亡、性理不改,是完全獨立自為的存在。
大道具有這些性狀:
1,空虛無有。即沒有任何穩定的實物微粒,當然也不存在任何生命機體(生命在大道中以本真形式存在,這就是老子所稱的“情”。“情”不含任何實物,所以沒有生命機體)。
2,廣大曠遠。即不見邊界、廣袤無垠。
3,純粹真實。即非常單一,不雜不亂,是真實不虛的存在。
4,清淨安寧。即無聲無息、靜默無聞。
5,獨立自在。大道獨一無二,沒有任何其他東西與大道同在,大道也絕不依賴於其他東西,更不是其他東西的生成物,也沒有任何東西能改變大道。
6,永恆常存。大道本身是永恆不滅的,大道的特性也是永恆不易的、大道的生機活力也是永恆不失的。從始源開始一直到終結,大道一直存在,並對其生成物具有養育護理等諸多作用(這是生成論的特質,即生育者依然存在,就如母親生育子女那樣)。
7,深隱輕柔。大道至為纖微,隱而不顯,目前最精密的儀器也無法觀測到。大道的活動運作非常輕柔和緩,人們一直受到大道的作用和滋育,但沒有人覺察到。
8,整體聯綿。大道是整體性關聯性存在,不是散亂無關的各部分的雜集。大道遍佈各處、綿延不斷,是至細至柔的立體蛛網樣存在。
9,伸張收縮。這是大道的整體運作方式。
10,芒忽隱約。大道隱隱約約、閃爍不定。“芒忽”或者“忽芒”是指晃動閃爍、疾速振盪。正是在疾速振動中,大道呈現出隱約模糊的景象。
大道具有這些功用:
1,生成養育。所有的實物源出於大道,都以大道為本根。大道不僅生出了實物,還對所有實物有養育之功(實際上主要就是不斷生出實物,提供物質資源,並對宇宙萬有起到關聯作用)。老子宇宙論是生成論、生育論,大道生出實物而不是變為實物,大道永恆存在、生機活力永具、性能機制不改,是宇宙萬有的生母養母。
2,聯結調理。大道連接著所有存在,整個宇宙是整體關聯性的存在,而不是互不相關的區域集合。大道的連接實即象網的牽拉作用(象網還有推拒作用),這就是引力的本質(老子這裡實則不存在引力,所謂的引力應歸於象網的牽拉力並最終可歸結為電磁力,詳下文)。大道的這種連接也能傳遞遠距離作用,電磁波就是經由大道(象網)傳播的。大道對萬物還有協調理順作用,如化解糾紛、銼削鋒銳等,這實際上是通過象網的牽拉振動、電磁效應等實現的。
3,引領導向。大道生育,萬物形成;大道運演,萬物跟隨;大道回返,萬物複歸。大道就是道路、方向,是開拓者、領路人。
4,法則方式。大道的存在特性和運行機理就是人生社會的根本原則、是生命存在的依循法式。
5,終極依歸。所有一切都必須也必然依賴大道而存在活動,所有一切最終都要複返大道,大道是宇宙萬有的終極家園。在大道生衍過程中,也不斷地有實物和生命複歸大道,這實際上是實物消解複歸於“象”,生命修煉有成而恢復本真形式。
大道中有兩類存在:
一是“象”,一是“情”。“象”是所有實物的根源,“情”是所有生命的本真。“象”綿延伸展、高速振動,是立體蛛網樣存在。“情”數量無限、精潔純真,是生命的本來形式。“象”與“情”各自獨立、互不生成,都是永恆不滅的存在。關於“情”、生命,我們主要在本書第二篇生命煉養中予以說明,以下除非必要,不再涉及。
象:
老子的大道就是指“象”,老子對大道的描述闡明實則是對“象”的描述闡明。上文列舉的大道性狀,就是“象”的性狀。老子之所以用“象”這個詞,一則因為始源非常廣大、四處延伸,並不是普通有限的存在。二則是從整體上觀感上描述說明,猶如我們說天象、星象。三則也是最主要者,立體蛛網狀的宇宙始源,處於高速振動狀態,因而呈現出來的樣態就模糊朦朧、難以分辨,如同光霧。疾速振動的琴弦看上去就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帶狀,快速旋轉的風車,看上去就是隱約不定的圓盤。這就是老子用“象”的緣由。
“象”的樣式:
“象”是立體狀蛛網樣的存在,各向延伸、均勻遍佈。“象”(象絲、象段)是宇宙中最為輕柔纖細的存在,可以進入後來生成的任何堅硬緻密的實物之中,不受阻滯。
“象”的特性:
“象”具有類似於自然界中電(或磁。電性應該更合適)的特性,我們不妨就稱為電性(或磁性)。電性是“象”的基本特性之一,永恆不變。“象”網在疾速閃爍中會有離解開散,這些離散出來的象絲、象段(或其捲縮閉合等變化形式),就是我們下文“象與物”一段中的“物”(21章和14章的“物”)。更重要的是,“象”可以彌合聯結,離散之後,“象”網迅即彌合,而“物”也可以直接(或展開後)與“象”網再次聯結彌合。這種彌合聯結應該就是因為電性(或磁性)。
象網還是至為彈性韌性的存在,能夠拉伸也能夠回縮(猶如彈簧、橡皮筋),能夠彎曲纏繞也能夠疏解展開,宇宙開端和終結之所以不是一團緻密的存在,就是因為象網的這種特性。
“象”的電性或磁性是我們根據“一”(42章“道生一”,39章“昔之得一者”)類似於電性的特質推論出來的,另外也是根據象網能夠自動彌合聯結作出的推測。無論這個推斷是否牢靠,都不影響象網具有自動粘合的特性。
“象”的活動運演:
“象”有兩種基本運作方式,即閃動(振動)和脹縮。
閃動:象網永遠處於疾速振動閃爍之中,正是因為閃動不休,所以才呈現出隱約模糊的景象。閃動意味著活力生機,意味著宇宙生生不息。纖細實物如“一”、“物”,就是象網在振盪中生成的(實即象網的離解開散)。
脹縮:脹縮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整體性的迴圈脹縮,這就是前面說到的迴圈運動。二是局域性的脹縮,但主要是收縮,這是星體形成的過程,收縮是基於象網和“一”的電性。收縮過程中因為物質分佈的差異以及電磁效應,會產生旋轉、捲曲。如果將旋轉捲曲單列出來(但旋轉捲曲不是“象”自主自然的運動,而是受到生成物的分佈以及電磁效應的影響而產生的局域性運動,故而不應該單列。當然,如果25章“周行”確有旋轉意蘊,那麼旋轉捲曲就應該單列出來),也可以說“象”有三種運作方式,即閃動、脹縮、迴旋。
“象”的作用能效:
“象”的作用能效就是前文所述大道的功用。我們主要在下文與物理學的比較一段說明。
“象”與“物”:
象網在高速閃動中會產生破裂,破裂後的象段或象絲就是“物”。由於象網具有張力(或者說彈力、彈性、粘合性、結合力),故破裂後的象段會有捲縮。再者,象網本來就具有自動彌合粘接的能力,所以“物”很可能就是閉合的絲圈樣存在,當然也可以是不閉合的象段。“物”極不穩定,具有複歸於“象”的本性。“物”如果是象段,複歸時就直接與象網粘合聯結,再次成為“象”;如果是閉合絲圈,那麼“物”必然會先開解為象段,然後在結合聯結。
老子之所以用“物”字,一方面表明其與後來的實物同類,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具有外觀輪廓、可以分辨,不是象網那樣的朦朧模糊的光霧樣態。
“物”瞬間生滅、飄忽不定(有空間位移)。“物”必定極微極小。“物”與高能加速器中產生的共振態粒子相似,也與量子場論中的虛粒子相近。“物”複歸於“象”,一方面是其不穩定的本性(後來生出的“一”則是宇宙中最為穩定的纖細實物),另一方面也是受到象網振動的作用影響。
“象”是“物”的本根、本相,“物”是“象”所產生,又有複歸於“象”的天性。正是因為存在“複歸”現象,所以我們才能確定宇宙中的守恆或恒定,如品質、能量等等。“象”是所有實物的根源,所有實物最終都會複歸於“象”。
二、生演
生演是大道或者說象網擴張階段的主要趨向。生演過程中也有消解複歸,但從整個宇宙演化來說,生演仍是主流。生演是由“無”到“有”的開顯生出過程,是各種具體實物——纖細實物、實物微粒、星雲、星體、各種生物——漸次生成的過程。始源階段只有大道,因為其中沒有任何穩定的纖細實物(“物”瞬間生滅、並不穩定,“象”不能歸類為實物),也沒有任何生命機體(生命此時以其本真形式存在,是非實物性的“情”,“情”無欲無情、無名無求,處於諸“無”狀態),故可謂之“無”。具體的生演過程是42章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沒有39章的“一”,42章大概只是闡述生命物的生成過程,但39章的“一”明顯是宇宙萬有的基元根本,所以42章實則是宇宙生演歷程)。
“一、二、三”是順序生出的,我們將“一、二、三”中的實物稱為纖細實物,而將後來生成的微觀實物 稱為微細實物(對應於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由微細實物構成了實物微粒,如星雲中的宇宙塵埃等。纖細實物、微細實物、實物微粒形成了星雲,星雲進一步收縮捲曲(基於電磁作用而不是引力作用。或者說緣於象網的牽拉以及“一、二、三”的電磁作用,並主要是“一”的電磁效應),就形成了星體。星體形成後,生命機體有了穩固的生存場所 和豐富的物質資源,於是生長發育、生殖繁衍。
“一、二、三”的生成及其性象:
“一、二、三”比目前觀測到的基本粒子 還要細微,是基本粒子的深層構成單元。“一、二、三”分別都由無數的纖細實物構成,有時我們分別稱為“一”層面、“二”層面、“三”層面,加上大道(象網)層面或者說“無”層面,統稱為深隱層面(層面不是油水分層那樣的層面,只是形象化說法,正如物理學中的原子層面、分子層面那樣)。“一二三”中的纖細實物都是閉合絲線樣結構,不是點狀粒子、不是球狀實心微粒。
“一”是所有後續實物的根本結構單元、是本根性基元性的單位,是宇宙中結構最簡單、形態最纖細(“三”中纖細實物可能比“一”小,詳後文)、穩定性最好、壽命最長的纖細實物。任何實物中都涵有“一”這種實物基元,不過大部分是結合態的“一”而非遊離性的“一”。
“三”是所有後續實物的基本結構單元,“三”生出後,以“三”中纖細實物作為基本構成單位,形成了各種微細實物、實物微粒。也就是說,所有具體實物中必然涵有“三”中的纖細實物,是否涵有 “一、二”中游離的纖細實物倒是無關緊要。“三”的地位相當於物理學中的誇克,“一”的地位相當於電子或者光子。
“一”:
老子用“一”這個詞,涵有開始初始、基元始基、確定穩固、單一至簡等意。可以從數位“一”的特質去領會把捉。
“一”是大道(象網)的最初生成物,“一”的生出意味著大道(象網)開始生演、宇宙開始形成。“一”是所有後續生成物的根本、基元,所有後續生成物都由“一”以某種方式結合構成,這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明確得證。
“一”是穩定長壽的纖細實物,具有確定分明的輪廓外形。本來,“象”網在振動閃爍中有“物”生成,但這“物”極不穩定、瞬間消解而複歸於“象”。“一”就不同了,雖然也是象網破裂而形成,但卻十分穩定、很難消解複歸(指自然狀態下,在特殊的情境中如碰撞之類,也可以消解複歸)。“一”必然具有確定分明的形態結構,可以清晰地分辨,不再是“象”那樣隱約模糊的光霧狀。從老子用“一”這個詞,以及42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39章“昔之得一者”等表述,再結合大道的迴圈運行,可以斷言“一”中的纖細實物是最穩定最長壽的。
“一”中的纖細實物結構必定是最為簡單的,形態也必定是最為微細的(但很可能比“三”中纖細實物大,後文將表明,“三”中纖細實物在形成時會發生縮合、凝縮)。這由“一”的文字含義和“一生二”等表述完全可以斷定。“一”中纖細實物的類型很可能只有一種,應是閉合線圈樣態(如果是多種也必定是極為有限的種類,並且每一種類都是結構最為簡單、形態最為微細的)。
“一”具有電性(或磁性。準確講是類似於自然界中電(磁)那樣的性質,以下為了行文方便,直接以電性稱之,不再注明),這是由39章的表述作出的推定。
“一”遍佈於宇宙之中,與大道(象網)一起對後續生成物生髮作用(機械性牽拉、電磁作用。機械作用在物理學裡現在都歸於電磁相互作用),兩者是宇宙中最普遍的作用。“一”具有生機活力,能夠生出“二”。“一”所蘊涵的機制法則是宇宙中除了大道之外最普適最基本的(對人世而言主要是簡樸、同等、基要、本根等等)。
“一”中的纖細實物具有自旋、飄移、碰撞、電磁的運動形式和相互作用,或許也有振動搖擺一類的形式。其中的自旋產生了磁極,磁單極並不存在。可以認為“一”同時具有電性和磁性。
“一”是怎樣生成的呢?為何“物”不穩定而“一”很穩定?這正是由於大道或象網的伸張擴展。在擴張的早期階段,象網比較密集(象絲密度大),此時生成的“物”不穩定,也很容易受到象網振動的影響而開解複歸。當象網擴張到一定程度,象絲拉伸且可能變細(是否真的變細不易斷言,因為“象”一直破裂、彌合。但很可能變細了),象網不再那麼密集,此時生出的“物”就能穩定存在,這就是“一”的生出。真實的過程無法確切知曉,象網密度、拉伸程度(張力或彈力增強)、纖細程度、振動幅度和頻率(振幅和頻率應該不會有大的變化甚至有可能是恒定的)等都是相關因素。總之,“一”是“象”擴張到一定程度生成的。
就在當下,象網還在生出“一”,也就是說“道生一”是擴張到某個臨界點之後一直存在的生成過程,沒有停止下來(這是根據老子體證方式作出的推測,因為大道、象網、“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都是老子直接觀見到的存在和現象。當然,我們也不排除老子是根據自己內心深處的歷史記憶作出的描述,若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應該早就停止了。停止的原因還在象網的擴張,是內在原因而非外在原因。本書認為“道生一”等生成過程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進行著,並未停止,當然也存在特殊條件下的複歸,但生出的速度遠大於複歸的速度)。那麼不穩定的瞬間生滅的“物”是否還在生出?我們認為應該還在生成,但依然是瞬間生滅的。
“一”是象網破碎離解的產物,因而必定是絲線結構。由於“一”非常穩定,所以應該是閉合線圈(象絲具有粘合結合的本性,故可首尾聯結形成小線圈,這實則是基於“象”本身的電性。當然,不排除是其他結構樣態)。再由老子用“一”可以推知,這種結構應該是全同的(或者具有相似性即直徑不一致,但這差異可以忽略)。
“道生一”的速率我們不清楚,但必定不是集中爆發(這要求象網大面積密集式破裂,且破裂的象段很難複歸於“象”)的生成過程。另外,“道生一”必然是宇宙中統一開始並普遍存在的生成過程,因為象網是均勻分佈且應均勻擴張的。
“二”:
“二”是“一”生成的,所以必定是“一”中纖細實物的某種結合聯結,必定是閉合絲線結構,或許還是立體的(“一”中纖細實物應該是“平面”的)。“二”比“一”體型稍大(根據後文對“三”的分析,也可能比“一”中纖細實物小),結構稍複雜。
“二”中纖細實物的類型很可能只有一種(當然也可能是兩種或極有限的數種),或許是兩個(數個)“一”中纖細實物形成的套圈(“一”中纖細實物具有自旋運動,會產生磁極)、並圈。無論是怎樣的結構,這種結構很穩定、很難開解而複歸於“一”。“二”中纖細實物的穩定性、長壽性僅次於“一”。“二”中纖細實物也有飄移、碰撞等運動和作用形式,可能也具有電磁性(也可能呈現電中性、不呈現磁性)。“二”也受到“象、一”的作用。
“二”應該是“一”生出後就開始生成了(也不完全排除是“一”生出後某個時期才開始生“二”。原因還在象網的擴張,即象網擴張到一定時期,“一”中纖細實物才能結合成穩定的“二”,早前即便能夠結合,也在象網的作用下迅即消解)。“二”的生成速度我們也無法知曉,但絕不是爆發式的、密集式的生成(以下“三”的生成、後續微細實物的生成均如此,不再述及)。這是因為“二”是“一”中纖細實物的某種結合聯結,需要碰撞或電磁作用才能粘合在一起 並應能穩定存在。而“一”中纖細實物也不會是集中爆發式的生成過程,所以“二”的生成不會很快。
“三”:
“三”是“二”中纖細實物以某種方式結合聯結的絲線樣結構,也是十分穩定 不易開解的結構。這種結構必定是立體的,因為“三”中纖細實物是後來所有實物的基本結構單元。“三”的結構也比“二”稍複雜,是宇宙中僅次於“一”、“二”的穩定長壽的纖細實物。“三”可能也具有電磁性,但也許呈現出電磁中性。“三”中纖細實物也在飄移、碰撞,也受到“象、一、二”的作用。
“三”在形成時應該有自發的縮聚凝結現象,即組成“三”的“象絲”縮合了,故“三”的形態要小許多、緻密許多。這是從上博簡《凡物流形》“三(三)生弔(四)成結”(對應於老子的“二生三”)得到的啟發。但從“象網”的特性也可以推斷出這個現象。比如“一”是象網擴張過程中破裂產生的,因而斷裂的象絲、象段必然有縮合現象,當其捲縮彌合為閉合絲線結構的“一”時,尺寸自然縮小了。參見本書老子與粒子物理學一章“三與質子”末段。
後續實物微粒及星雲的生成:
“三”生成後,通過碰撞、“象、一”的電磁效應,更大的纖細實物就逐漸生成了,我們稱為微細實物。微細實物均含有“三”中的纖細實物,是“三”中纖細實物的某種結合聯結(“一、二”中的纖細實物也可能以某種形式參與了微細實物的構成,但並不是主要的構成單位)。微細實物仍是立體閉合的絲線結構,但不如“三”穩定,可能在碰撞等相互作用中能夠開解而複歸於“三”甚至“二、一、象”。微細實物大約對應於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等。
微細實物生成後,在牽拉、電磁作用下(象網牽拉,“象、一”甚至“二、三”的電磁效應)、在相互碰撞中,聚合為更大的實物微粒。由於實物微粒分佈的不均衡(也意味著電磁場的不均衡),可能會使得象網捲曲,於是加快該區域的實物微粒的產生和再聚合,既而影響到更廣泛的區域,導致象網的進一步捲曲甚至回縮,如此反復迴圈作用,就形成了星雲。
天地萬物的生成及其運演:
星雲區域內的象網 繼續捲曲回縮,實物微粒 繼續增大,這個反復過程中,象網的捲曲回縮 和實物微粒的增大速度將會加快,發展到一定階段,僅憑實物系統的電磁效應 就足以讓實物微粒繼續聚集(不需要區域象網一直捲曲回縮),最終形成了恒星、行星等天體。以恒星、行星等星體為中心,象網的分佈密度向外逐漸降低,到了一定距離就達到宇宙平均密度。
星體的形成 為生命機體的生存活動 提供了穩固的場所和緻密豐富的物質資源。實際上生命機體從“道生一”之後就開始存在了,但早前的實物種類不多 且分佈稀疏,很難形成複雜的生命機體,即便形成也無法持續存活。所以星體產生之前的生命形式 都是簡單的結構、微小的形態。可以將這種生命形式 稱為前生命形式。
星體形成後,就以實物系統 自身的性理存在和運行,其消亡也是根據自身機制,這是自然而然的自運演過程。只有當大道(象網)開始回縮,這時星體的存在和消亡 就會受到象網的作用影響。
所有星體、實物微粒、微細實物、纖細實物都受到象網(大道)的作用影響,象網將他們聯結為相互關聯的整體。
三、終歸
大道擴張到一定程度 就開始整體性的回縮,這可能是緣於象網的拉伸程度。象網的這種週期性脹縮 如同沒有阻尼的彈簧振盪,永遠無休無止。
收縮階段 是以複歸消解為主要趨向的過程,其間雖然還有星體形成、生命運演,但總的趨勢是消亡。最初應該是星體逐漸解體消亡,在此過程中生命機體 也逐漸地不再產生;然後是實物微粒消解複歸於微細實物,繼之微細實物消散複歸於“三、二、一”等纖細實物,最後“一”也全面消解而複歸於“象”,而所有生命也都複返本真形式,成為精潔純粹的與實物無關的“情”。至此,整個宇宙複返為最初的樣態,即大道,宇宙完成一次迴圈。
當象網回縮到一定程度,由於自身緣故(象網自身的張力彈力),又一次開始擴張膨脹,於是新一輪的宇宙生演開始,重複著前一次的過程。當然在此過程中,並不是前次全部重演——比如仍會演化出太陽系、我們人類、兩次世界大戰等等。重複只是生演形式的 重複而不是具體事項的重演。
老子與科學
一、宏觀宇宙
1,觀測事實
紅移與膨脹:當星體離開觀測者遠去時,其所發射的光的波長變大,表現在光譜上就向紅端移動,反之則是藍移。上個世紀初,觀測發現太陽系之外的星系都有紅移現象,不久又發現越是遠離地球的星系,測出的紅移值越大,於是得出了宇宙在膨脹、膨脹速度與距離大小成正比的結論,這是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基本依據。
老子的宇宙是脹縮迴圈的模式,現階段處於擴張生演階段,與觀測事實一致。
老子的象網是整體性擴張的,因而象網中任意兩點之間都在相互遠離。兩點間距離越大,遠離的速度必然越快,這與哈勃定律、觀測事實一致。
但是區別也很明顯,紅移在宇宙學中一般認為是星系在逃逸遠離,但在老子這裡不是星系在逃離,而是象網在擴張。由於星系是在象網中產生的,在產生過程中 就隨著象網的整體性擴張 而相互遠離,故可以粗略認為星系 相對於象網是靜止的(不考慮旋轉以及其他相對運動),之所以遠離乃是象網擴張中的帶動。
如此一來,對紅移的機制 也就有了不同的解釋。波長之所以變大,不是波源遠離,而是象網擴張。從遙遠星系發出的光,在擴張的象網中波長自然變大了。這種解釋與紅移 緣於空間膨脹的觀點相通(即有學者所稱的宇宙學紅移而不是多普勒紅移)。
各向同性和均勻分佈:各向同性是指在各個方向上觀測,物件的物理特徵都一致,即物理特性 不因觀察和測量的方向而變化。對宇宙學而言就是均質性或均勻性。各向同性和大尺度空間物質分佈的均勻性也是重要的宇宙觀測事實。
老子的宇宙必定是各向同性、均勻分佈的。首先是始源階段的各向同性、均勻遍佈;其次是生成過程中的普遍性、一致性(如“道生一”不是某個區域中“道生一”,而是整體性的“道生一”,並且無論是那個區域的“一”,都是相同的。“二、三”等纖細實物 以及後來的微細實物也都如此)。當然星體形成後,小區域之中的物質分佈 是不均勻的,但物質的理化性質應無區別。
元素豐度:元素豐度是指宇宙中元素的相對含量。觀測證實,宇宙中不同區域 或不同星系中物質粒子的種類基本相同,相對平均含量也具有一致性。
老子這裡,元素種類和相對含量 也是一致或相近的。這是因為大道(象網)的分佈和擴張是一致同步的,“一、二、三”等纖細實物的生成過程也是一致同步的,後續生成的微細實物(基本粒子、原子等)的種類數量也基本一致。
但是觀測發現,個別星系或星體中元素豐度 乃至物質種類具有特異性。從老子宇宙論來看,這是星體形成後造成的。一方面星體有差異故合成的物質不同,另一方面星體解體時 也可能造成分佈和種類的差異。也就是說原初星雲中(從“道生一”開始而形成的星雲),物質的種類、相對豐度大體無別。但星體形成後由於星體之間的不同,會造成物質種類和比例的差異,星體消亡過程中 也可能產生物質差異。於是導致隨後形成的星雲中 種類和相對含量就有不同。
暗物質與暗能量:暗物質是無法通過電磁效應觀測到的物質。在觀測星系旋轉時,人們發現週邊的物質旋轉速度很大,按理應該克服引力而逃離,但事實上一直沒有逃離。研究者推測之所以沒有離開,是因為存在一些不可觀測的物質,他們的引力起到了牽製作用。這些無法觀測的物質就是暗物質。暗能量是指不可觀測 且遍佈空間的具有推拒效應的能量,這是上個世紀末為瞭解釋宇宙加速膨脹提出的假設。
由於暗物質和暗能量都是根據萬有引力(包括廣義相對論)作出的推測,而老子這裡並不存在萬有引力,或者說在老子體系裡,科學觀念中的引力實則是象網,所以很難從老子這裡對暗物質暗能量作出判斷。但也無妨從象網和“一”的作用予以解釋。
星系旋轉中 週邊物質之所以沒有逃離,就是象網起著牽拉作用,“一”以及象網的電磁作用(物理學中,機械力都被歸於四種相互作用中的電磁作用,這裡暫且將象網的牽拉力不當成電磁力)也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因素。“象、一、二、三”人們一直都沒有觀測到,將來也可能無法觀測。所以,將這些深隱存在層面成為暗物質也是可行的。
宇宙加速膨脹雖然不是全方位的 全面性的加速膨脹,但這個觀測事實卻讓物理學大感不解。因為萬有引力是拉力,怎麼可能存在星系的加速膨脹呢?從老子這裡來看,推測有這樣的緣由:首先,局域象網的異常導致了擴張速度的加快,比如象網密度銳減(生出了過多的實物),於是牽拉作用降低。其次,電磁作用異常導致加速膨脹,比如“一”、“象”的分佈和密度變化等。再次,“象網”的推斥作用。
老子的象網不僅有牽拉作用,還有推斥作用,比如大道回縮到一定程度 而開始膨脹就是推斥作用,否則會收縮為一團。
又次,整體膨脹中象網密度降低(同時因為象網生成實物)、象絲減少,導致膨脹加速。最後,象網的某種異常 導致電磁波傳播出現異常(象網是長距離傳導電磁波的優異且唯一的媒介),在地球觀測者這裡 則表現為加速膨脹。這些緣由中,象網密度、象絲數量可能是主要緣故(象網拉伸應使得拉力增大,但因為象絲減少拉力則又減弱)。
微波背景輻射:上個世紀60年代發現的來自宇宙空間的電磁輻射,在各個方向上測量,輻射特徵基本相同 且相當於絕對溫度2.7K的黑體譜。這表明,這種輻射來自遙遠的宇宙深處,否則不可能各向同性且具有黑體輻射特徵。研究者多數將其解釋為宇宙早期輻射的殘留,成為大爆炸理論的證據。
老子這裡倒不易解釋這個觀測事實(或許與象網的“和其光”和擴張有關有關),實際上可能也沒有特殊之處。這個事實之所以廣受重視,是因為如果將其視為熱輻射,就與大爆炸模型的預言一致了。我們推測,該輻射(即一個各向同性的波長固定的電磁波)可能是宇宙各處遙遠的天體發出的不同或相同的輻射,在擴張的象網中變得一致了。
2,科學觀念和理論
2.1 空間、時間、膨脹、乙太
牛頓 的空間和時間 是各自獨立的絕對實在。空間是剔除了所有物質之後留下的均勻存在,時間是單向均勻流逝的存在。這種空間和時間雖然是想像思辨之果,但卻符合常識經驗,因而被普遍接受。
愛因斯坦的 空間和時間 是相互關聯的實在。空間和時間不僅不再相互獨立,而是與觀測者 所處的參照系有關;不同參照系中的觀測者,所測的同一事件的時間跨度和空間大小是不同的。
物理學因為研究運動和相互作用,所以時間和空間兩個物理參數是基本的無可避免的概念。但在老子這裡,空間、時間並不是基本概念,在整個體系中可有可無,並不重要。我們無妨從老子體系審視空間、時間,並對膨脹再予說明。
道、象涵攝空間:始源階段,整個宇宙只是“道”,其中有兩類存在即“象”和“情”。
“象”到處伸展、均勻遍佈,老子亦用“大、寥、首、尾”等空間意義的語詞描述“道、象”。因而“道、象”就包含了今日所稱的空間意蘊。故此,不準確言之,“道、象”就是空間,而空間則是實在;準確言之,“道、象”涵攝著今日所謂的空間(“道、象”絕不等同於空間,因為老子的道象具有生育、引導、聯結等諸多能效),今日所說的空間是“道、象”的屬性之一。
時間是“道、象”生演的量度:“道、象”在生演,宇宙在演變,生演有其階段性,生演變化的順次 和階段就涵有今日所稱的時間意蘊。因此,時間是運演變化過程的度量,是生演順序的表徵。這就是說,時間不是獨立的實在,只是實在運變過程順序的 標識和量度,是人們為了闡明描述實在運變的思維構造、思辨概念。
空間與時間 既相關也無關:所謂相關是指空間本是“道、象”的存在屬性,“道、象”蘊涵著空間,而時間又是“道、象”生演過程順序的標識和度量,通過“道、象”,空間和時間有了關聯。
所謂無關,是指空間不依賴於時間,只依賴於“道、象”,時間不依賴空間,只依賴於“道、象”。
這個觀點可以細化,即空間、時間分別與實在 及其運變相關。空間是實在的屬性,而時間 則是實在運變順序過程的標識量度,是人為抽象的參量、概念。通過實在(即“道、象”),空間與時間發生關聯。
物理學中的時間、空 間都是標度性質或測量性質,並不是空間、時間的實質說明、本質闡述,只是對實在及其運變的測度。但發展到後來,物理學的時間、空間被誤以為實在實體,被當成實在實體看待和研究。又由於發明瞭不依賴於具體實在和運變的測度空間時間的方法,由之空間、時間的實體觀念更得以加強。
膨脹:
“道、象”處於脹縮迴圈過程,由於空間是“道、象”的存在屬性,因此空間也在脹縮迴圈。在“道、象”膨脹擴張階段,空間處於膨脹擴張狀態。因此可以粗略地認為,目前的宇宙膨脹 就是空間膨脹。如此一來,不是星系高速逃離,而是空間在膨脹,但表現為星系逃逸,或者說被人們根據經驗事實 而推測為、視為星系逃逸。於是,被愛因斯坦限定的光速上限也就不存在了,至少對於空間膨脹來說,完全可以超越光速。許多研究者憂心忡忡的星系超光速運動也可以散盡陰霾了。
“道、象”還有收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空間也在收縮,那時星系就表現為逼近、相互靠近。
乙太:乙太是個古老的概念。笛卡爾學派曾經用乙太解釋行星圍繞太陽旋轉,提出了乙太渦旋觀點。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證實了光是波動,乙太又成為光波的傳導媒介,後來又成為電磁場、引力場的傳播介質。經典的乙太觀中 乙太具有這些性質:深隱不顯、不可觀測,稀薄透明、靜止不動,遍佈空間(且能滲透物體之內)、具有彈性。乙太及其性象與老子的“道、象”有相通之處,但差異更多。經典乙太觀中乙太都是媒介性質,但老子的“道、象”除了媒介作用之外,具有更多的性象功能。
2.2 引力、斥力、電磁力、電磁波
引力與斥力:
牛頓的引力觀念實則非常神秘難解,任何具有品質的物體都隨時隨地向外產生引力(不知道從能量角度如何看待這個假設),其傳播速度無限,甚至也不需要介質。量子場論的引力則是場態(類似於電磁場,但卻是量子化的場),其傳播不需要介質,傳播速度是光速。量子場論中,引力是通過交換假定的引力子實現的。廣義相對論中,引力成為古怪難解的空間彎曲。
老子這裡不存在引力,但存在象網的牽拉,象網的牽拉就包含著引力效用。由於牽拉在目前的四種相互作用中(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被歸屬於電磁力,故可說老子這裡不存在引力。但為了方便說明,我們仍將象網的牽拉視為引力(在老子體系中,四種相互作用也不是真確的分類)。
物體為何下落,行星為何沒有遠離,這些現象被歸結為物體間吸引作用,即萬有引力作用。在老子這裡,則是因為象網的存在、象網的牽拉。象網起到了物理學所稱的引力作用,象網蘊涵著萬有引力。
象網一直存在,均勻遍佈(星體形成後,星體周圍的分佈有變化),綿延伸展、無有遺漏。象網(大道。以下以“道、象”表述)對任何後來生成的實物都有作用,這種作用中的一種就是聯結。大到星辰、小到“一”中的纖細實物,無不沉浸在“道、象”之中,無不受到“道、象”的聯結作用。“道、象”又是至為深隱纖細的存在,能夠進入任何緻密無間的實物之內。因此,物理學中的引力——也即是象網的牽拉,是從宇宙始源階段就存在的,並且一直對所生出的一切實物 具有聯結或牽拉作用。所以引力不是由實物發出的相互作用,而是象網的作用;引力不是暫態超距或光速傳播,而是一直就在那裡、一直存在並起著作用,不需要傳播;引力不是空間彎曲、也不是通過引力子傳導,而是綿延伸展無處不在的蛛網狀之“象”的作用。
象網原本均勻分佈,但在星雲形成、收縮及星體形成過程中,局域內的象網 會有捲縮迴旋和集中現象。星體形成後,以星體為中心向四外伸展降低。行星和恒星之間的引力 主要就是象網的牽拉(尚有電磁作用,詳後文)。向四外伸展的象網到了一定距離 就與宇宙中象網的平均分佈一致了。
牽拉力的大小與這幾種因素有關:
一是區域中“象”網分佈密度,分佈密度越大,牽拉力越強。
二是物體的結構組成、大小密度。密度越大、體積越大,則象網與物體的接觸越多,牽拉力越強。
三是“象”網拉力隨著擴張伸展、粗細程度(粗細程度不可能一直單向變細)的變化。隨著“道、象”的膨脹擴張以及相應的實物不斷生出(實物是象網離解的碎片),象網的牽拉作用會有變化(應該是變大。但象網有可能變細,如此則會變小),這就說引力不是不變的而是變化的。
具體來說,“引力”強度與這幾個因素有關,
一是伸展程度。“道、象”一直在擴張,故牽拉力會增強,但在收縮階段,牽拉力會降低。
再到一定階段,“引力”會變為“斥力”。
二是生育情況。“道、象”一直在生出實物,生出越多,區域內象網的密度越小,牽拉力會降低。而在回縮階段,區域內象網密度會增加,牽拉力會增強。
三是區域內具體情況。星體體積越大、密度越高,則其周圍的象絲數量和分佈密度越高,牽拉力就強。從星體向外,象網呈發射狀、發散狀,距離越大則單位區域內的象絲越少,牽拉力就降低。但到了一定距離就與宇宙空間的象網密度分佈一致了。
當然,也可以存在牽拉力的穩定狀態,即伸展造成的牽拉力增加和生育造成的牽拉力降低恰好一直抵消,但這個可能性不大。另外有一種可能情況,即星體周圍的象網密度與宇宙平均的象網密度沒有多少差異,牛頓體系中萬有引力的差異,應該是星體電磁場的差異。不過,我們認為這個情況可能性較小,故一般不作細論。
當物體沉浸於象網之中,且與象網沒有相對運動時,物體感受不到引力,或者說象網的牽拉力 沒法表現出來,此時僅有電磁效用(象、一具有電性或磁性)。只當物體相對於象網運動時,牽拉作用就表現出來了。星體周圍的象網會有所捲曲迴旋(不是完全成為捲曲迴旋狀態,因為還要與宇宙象網聯結),星體移動時也應該對穿行其中的象網有所影響。
象網不僅僅是牽拉力,一定條件下會變為推斥力。由牽拉變為拒斥基於象網自身的張力或彈力。象網是脹縮迴圈模式,收縮到一定程度會自動變為拒斥,否則就會縮為一團。何時變為拒斥 而開始膨脹就取決於象網自身的秉性,亦即原因在“象”內而不在“象”外。象網擴張到一定程度就會收縮,何時收縮 也取決於象網自身的秉性。收縮和擴張並不與牽拉和拒斥分別對應。比如在擴張階段、開始階段,象網應該是拒斥作用,但“一”中纖細實物 若相對於象網移動,則象網對該實物仍表現出牽拉而不是拒斥。
在宇宙生演中,象網也不一定僅是牽拉作用。比方說,星雲收縮會聚為恒星,起先象網可能也有收縮現象,但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收縮了,成為穩定的形態,如果某種因素導致收縮,則象網會呈現拒斥性(星雲形成行星的過程中,我們推測象網一開始有捲縮現象,一定程度後則通過實物微粒的電磁作用而使得實物會聚,此時不需要象網繼續捲縮)。星系加速膨脹現象,也許有局域象網的推斥力存在。
引力和斥力的大小是隨著象網擴張收縮而變化的,這也導致宇宙膨脹和收縮速度的非恒定性。準確講,象網因為自身內稟性質(張力彈力),而使得擴張和收縮的速度有所變化。在擴張的末期和收縮的後期,速度逐漸變慢。在擴張的過程中,由於象網拉伸,故速度應該變慢,但由於象網生出實物而使得象網自身密度變小,這又可能使得速度變快,究竟變慢還是變快,就要看那種因素占了上風、起了主導作用。收縮過程理應同樣。
電磁力:
電磁力是具有電性、磁性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有兩種性質,即拒斥和吸引。物理學認為
磁性 源於電性,是物體內電子運動和排布而呈現的物理性質。
電性 則是物體帶有電荷所呈現的物理屬性,
而電荷則純屬自然現象。
電子是帶有單位負電荷的基本粒子,
正電子則是帶有單位正電荷的基本粒子,也是電子的反粒子。
電磁現像 是宇宙自然中最普遍的現象,大到星體、小到某些基本粒子,無論是無機物質還是生命機體,都不同程度地帶有電性、磁性。
老子這裡,“象、一”具有類似於電、磁的屬性。39章對“一”的闡明(如天清地甯、穀盈神靈、萬物生)等只能對應於自然界的電磁效用,無法以引力(老子這裡本不存在引力)等其他作用解釋。
故此“一”必定具有類似於電磁的性質。由於“一”為“象”所生,“一”是“象”段的閉合結構,故可推知“象”具有類似於電性(或磁性)的本性。破裂的“象”段之所以能夠粘合聯結,應該也是“象”具有類似於電性(或磁性)的證明。“一”有自旋現象,按照電和磁的關係理論,這樣的“一”同時具有電性和磁性。如果“一”本是電性,那麼自旋中 就自然出現磁兩極,這就是說磁單極並不存在。如果“一”是磁性,則會產生電性。
依據當今物理學見解,電性是根本,磁性是電性運動變化中自然形成的物理現象。所以“象、一”應該是類似於電性的存在,為了簡化表述,我們以“電性”代替“類似於自然界電現象”,因而,“象、一”本具電性,其運變產生磁性。
“象、一”是宇宙中最為普遍、最為恒久的存在,所以電磁作用是最普遍、最根本的作用。在纖細實物(“二、三”)、微細實物(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實物微粒、星雲、恒星形成、星體之間相互作用中,電磁作用是一直存在的,並且是最根本的作用。
前文曾提到象網的牽拉不應是引力,而應是電磁力。這首先是基於當今物理學的觀念。我們所謂的牽拉實則是機械作用,而機械作用現在都被歸結為電磁作用。其次也就是這裡要談的原因。“象”具有電性,各種實物又都是由“一”為基元、以“三”為基本結構單位形成的,而“一”也具有電磁性(“二、三”也可能具有電磁性,但也許是電磁中性,不過“二、三”均以“一”為基元)。這樣,象網對物體的牽拉實則 是象網與物體之間的電磁作用的體現。象網至為纖細柔韌,穿透於任何實物之中,在極速振動中 必不可免地與實物發生電磁作用,當物體與象網相對移動時,這種作用更為明顯,就表現為對物體的牽拉,就呈現為人們所謂的引力效應。具體講,當物體與象網相對靜止,此時只是電磁作用,當物體與象網相對運動,此時電磁作用增強,這增強的部分 就成為牽拉力、引力。因此,象網的牽拉實則是電磁效用,萬有引力實質上是電磁力,萬有引力並不存在。
這樣,許多物理學中 用萬有引力解釋的現象,就應該從電磁效用來解釋。否則就會象大爆炸理論 和廣義相對論 那樣充斥著濃厚的神話色彩、怪誕結論。
當然,物理學四種相互作用的分類在老子這裡也存在問題。故此,以今日物理學見解 而將象網的牽拉歸屬於電磁作用也未必確當。但電磁作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相互作用 則是毫無疑問的。引力即便不從電磁效用來看待,也必定是象網的牽拉(還有拒斥的斥力)而不可能是其他的看法。
電磁波:
電磁波是能夠遠距離傳播的電磁波動。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交互產生並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形成電磁波。早前電磁波的傳輸 被認為是通過乙太的,後來又認為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媒介。當前的流行見解是,電磁波是電磁場的運動形式,電磁場則是量子化的場態,以光速擴散傳播。電磁場的擴張 或者電磁波的傳導不需要媒介,但電磁作用則是通過交換光子實現的(可見光波就是電磁波的一種)。
在老子這裡,電磁波的傳播 必定是通過象網進行的。象網綿延遍佈且能穿過任何堅固緻密的實物,象網又是至為纖細柔韌的存在,這使得象網 成為傳輸電磁波的優異媒介。可以認為,任何遠距離傳輸的物理現象,都是通過象網進行的,象網是傳輸的媒介。
“象”自身具有電性,“一”自身具有電磁性;
“象”高速振動(此即象網的原始振動或本征振動,不過很難確定整體象網處於統一的振動態,所以本征振動或許並無意義)、“一”則自旋且在象網中穿行運動。“象、一”是宇宙中最為根本、最為普遍、到處分佈充斥的存在。所以宇宙本就是電磁的海洋,是電磁場、電磁波充斥的存在。
當一個帶電或帶磁物體 在空間中存在或移動時,必然與其中的“象、一”產生相互作用,影響局域“象、一”的振動、運動、狀態,這種影響 會通過象網傳播開來,就形成電磁波。
波動特有的現象如疊加、衍射、干涉等都可以在象網這裡得到闡明。
象網會不會使得電磁波的傳播有所衰減呢?應該不會,至少遙遠星系的電磁波 能夠傳到地球就可證實這一點。我們認為電磁波事實上的衰減是空間中實物粒子的影響、作用。象網擴張會對電磁波的波長有影響,使得波長變長,但應該不會 使得振幅降低和頻率變化。
測量證實,電磁波的傳播速度是30萬公里每秒。根據波動理論,傳播速度取決於 媒質的特性而與波源無關,因此,這速度應該是電磁波在象網中的正常傳播速度,在任何地方任何方向測量 都應如此(由於象網密度、分佈會隨著大道擴張和星體形成而有所變化,故嚴格說來只是一段時期太陽系系統中測得的光速)。
然而速度合成原理 在老子這裡適用嗎?肯定適用。30萬公里每秒是指電磁波在象網中的傳播速度。假如我們在象網中 以某個速度追逐電磁波,會發現電磁波的傳播速度變小了,反之則會變大。由於波的傳播速度是以波長乘以頻率來確定的,頻率取決於波源故不會變化,於是在追逐或逃離時,我們觀測到的電磁波的波長就變小或變大,這是符合觀測結果的(如紅移、藍移)。如果波源以某種速度與象網相對運動,那麼從波源處 觀測電磁波速就會發現波速變大或變小。但是波速在象網中是恒定的,即任何觀測者 如果與象網相對靜止,那麼他觀測方向測得的電磁波都是30萬公里每秒。
邁克爾遜-莫雷實驗以及其他光速測量,實際上測得的都是象網中的速度。當然,象網在地球運行中 會有一定的跟隨拖曳效應,尤其是在地表,但這種跟隨拖曳是有限的(象網非常纖細柔韌,地球穿越象網運動雖會對象網有影響,但影響應該不大),故不會對測得的速度 有明顯的目前儀器精度下的影響。
這其實就是說,所謂光速恒定是指在象網中傳播速度的恒定(某一時期有限區域中。因為象網還在擴張,擴張會使得波長變大,從而波速增大。所以從宇宙演曆和大尺度空間來看,光速並不是恒定的),而不是相對於任何觀測者是恒定的;所謂光速上限,也只是指在象網中傳送速率的上限,而不是任何參照系下的上限。自然,很難認為光速就是象網中傳播速度的最高值,或許還存在另外的波動形式、傳導方式,其速度超過了光速。
另外,生命本真之“情”在象網中的速度是不會受光速限制的,很可能是一種天涯咫尺的無限速的疾速運動。
由於象網擴張會使得光速變大,所以今日的宇宙年齡 和宇宙大小也應該作出調整。因為宇宙大小和年齡 都基於光速不變來計算的(元素半衰期測定的年齡除外),但由於象網擴張使得光速變大,所以宇宙大小應該比已知的要大一些,年齡應該要小一些。
2.3 大爆炸、相對論、熵增原理
大爆炸:
大爆炸設想是根據哈勃紅移、宇宙膨脹 反推的結果,既然宇宙在膨脹,那麼早前必定在一起。在廣義相對論 和量子場論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標準大爆炸模型 及其修改版暴脹宇宙模型。模型認為宇宙起源於體積為零密度無限的奇點,奇點 因為某種緣故暴散開來,逐漸產生了基本粒子、原子分子、星雲、恒星行星等。暴脹宇宙模型是針對大爆炸模型的缺陷,借助量子場論 提出的修正方案。這是目前最有影響的宇宙模型。
老子這裡不存在大爆炸,也不存在奇點(包括黑洞)。宇宙起源於道、終歸於道,道是廣袤無際 綿延伸展的存在。老子的宇宙是迴圈脹縮、反復不已的永恆過程,不是大爆炸描述的無望結局。
實際上大爆炸模型 是基於引力理論的。奇點之所以能夠成立,是因為研究者 反推早期宇宙時發現,引力起到了絕對的主宰性的作用,將所有能夠反抗引力的作用(包括物質自身的抵抗力)全都壓垮,複借助於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形式,於是一個很難設想和接受,但卻符合廣義相對論 並且在物理學和數學上邏輯 自洽的奇點就出現了。
前已表明,引力實質上是電磁力,退一步說,引力實則是象網的牽拉。象網另有拒斥作用,是在收縮到一定程度上 基於自身張力彈力等自有秉性而產生的。
所以,無論是從電磁作用出發,還是從象網自身秉性出發,都不可能反推出奇點。正是因為理論基礎 並不存在或出現問題,所以基於理論基礎的模型都不成立。
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廣義和狹義兩種。
狹義相對論最早,是關於運動的理論。
廣義相對論晚出,是關於引力的理論。
引力在廣義相對論中 成為彎曲的空間,所以廣義相對論也就是關於“空-時”的理論。由於空間與時間相關,並且都與質能分佈有關,因此,廣義相對論 也可以視為物質和能量分佈的理論。廣義相對論借助於複雜的幾何學、數學形式表達,非專業人士所能吃透,大眾普及讀物中也很少介紹。
狹義相對論的光速恒定 是基於當時測得的光速不變而得出的觀點。但如前所述,光速不變只是指光在象網中(某一時段某一局域)的傳播速度不變,而不是指不同參照系中 測得的光速不變。而光速上限(早前認為是物體運動速度的上限,現在則多認為是信號傳遞速度的上限。即物體運動速度 可以高於光速,但資訊傳遞速度 不可能超越光速,信號或資訊被認為是通過光信號傳遞的。之所以認為物體速度可能高於光速,是因為已經觀測到的星系逃逸速度 接近光速,故可推測更遠的星系 已經達到光速了)至多只是象網中 傳送速率的上限,而不是測得速度的上限。狹義相對論的質能互變在老子這裡也是不成立的(詳後文)。
廣義相對論是關於引力的理論,但引力在老子這裡並不存在,存在的是象網的牽拉或電磁作用,因而廣義相對論與老子體系並不相容。
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即任何與外界沒有物質能量交換的系統,都會自發地趨向無序狀態(沒有結構、差異的均質性狀態),即熵會自動增加。熵就是無序程度的度量。宇宙是一個大系統,沒有外界,所以符合熱力學的孤立系統,而孤立系統無法避免熵增,所以宇宙最後就成為熵最大的狀態,各個區域沒有分別,處於均衡狀態。宇宙停止了任何演進,成為分子、原子、粒子東遊西蕩的 雜亂無章的宇宙,這就是流行了一百多年的宇宙熱寂說。
熱力學定律 雖然都是經驗定律,但尚未發現與熱力學定律直接違背的物理現象,因而熱寂說固然難以接受,但卻具有科學特有的威勢而被人們認可。但是熱力學定律 卻很難解釋生命系統的形成,因為生命機體的形成(有序結構)明顯是熵減,這熵減如何產生呢?而且星體的形成也在某種意義上是熵減,這又怎麼產生呢?如此等等。有人提出了引力是負熵,因為引力使得物質聚集,但也有許多無法確切解釋的問題。
從老子體系審視,熱力學定律 僅具有自然系統中的有限正確性。關鍵在於,“象、一”具有電磁作用,而正是電磁作用的普遍和永恆存在,才使得“天清地甯、穀盈神靈、萬物生”,才使得各種有序結構(星體、生命物)生成。熱力學定律並未涉及電磁作用,即使涉及也是顯現層面的電磁現象。
電磁作用 起到了熱力學中負熵的效能,熵並不是總是增加的,還可以減少。熵在老子體系中並無意義,也無對等或對應的術語和表述,但在自然界的單純物理過程中 應該是可行的。事實上,分子、原子的自發熱運動除了顯態層面的原因之外,可能也與象網振動、“一”的作用有所關聯。再者,老子有“同其塵”一說,這就是指象網振動(也包括“一”的作用)在微細物質消解中的作用。
二、微觀世界
1,物理事實和科學見解
基本粒子是指具有特定物理性狀 不可再分的微細實物。物理學的基本粒子是一個發展的概念,目前通行的是標準模型。此模型中基本粒子有62種(有一些屬實驗觀測,有一些屬科學假設),根據參與相互作用的方式而分為三大類,即輕子、強子、媒介子。
輕子參與弱、電磁、引力相互作用如電子等,輕子一般品質較小,但也有大於強子品質的。
強子 參與強、電磁、引力相互作用,如質子、中子等,一般品質較大。強子被認為是由誇克組成的,但由於誇克之間 作用力太強,無法在實驗轟擊中開解,所以無法觀測到自由誇克,這被稱為誇克禁閉。
●輕子和強子又稱費米子,構成了實物世界,故也稱實物粒子。
媒介子 是傳遞相互作用的量子化粒子,靜止品質為零,如光子。四種相互作用 分別有對應的媒介粒子,如弱相互作用是通過交換玻色子實現的,強相互作用是通過交換膠子,電磁相互作用交換光子,引力相互作用交換引力子。另有希格斯粒子(對應於希格斯場,屬於媒介粒子),被認為是品質的起源,故稱上帝粒子。
基本粒子 都有其反粒子,所謂反粒子是指品質壽命等物理特性相同,但電荷等物理特性相反的粒子。
正反粒子 相撞就產生湮滅現象,即兩個粒子消失,轉化為電磁波(輻射)。自然界發現的基本上都是粒子,反粒子的數量很少,且大都是在實驗室和天文觀測中發現的。由反粒子構成的反物質現在還未發現。天文觀測和高能加速器中還發現了所謂的“奇異粒子”,總是快速的成對出現但卻各自獨立而緩慢衰變。
基本粒子絕大多數並不穩定且壽命很短,自由狀態下存活時間在10−10~-24秒之內。只有10種左右穩定且長壽粒子,即電子、光子、中微子、質子及他們的反粒子。這些基本粒子的壽命 被認為是無限長(即使有限也是10的數十冪次方秒)。自由中子的壽命約16分鐘,但與質子結合成原子核的中子,其壽命很長。
多數基本粒子 還存在衰變現象。所謂衰變是指粒子自發放出更輕的基本粒子並轉變為 其他較輕粒子的現象。如中子衰變就是發射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而衰變為質子(質子比中子輕)。
基本粒子的尺寸極小,半徑都在10−15米以下,如質子半徑是0.9X10−15米,電子一般被當成沒有結構的點粒子,但也有估計說半徑約10−22米上下(也有說在10−15米左右),原子的半徑多在10−10米尺度。
基本粒子的品質也很小,電子的品質不到10−30千克,質子品質是1.673×10−27千克,中子比質子略重,是1.675×10−27千克,光子的品質為零,中微子的品質也趨近於零(也有認為是零)。
基本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具有測不准關係。所謂波粒二象性,是指粒子在特定條件下 可以表現為波動形式 或者表現為粒子形式,人們推測粒子本身 既具有波的特性 又具有粒子的特性,也就是說基本粒子世界(以及原子核、原子甚至分子)與經驗世界的特性大有不同,波動性和粒子性可以同時具備。所謂測不准關係是說描述粒子的相關物理量不可能同時測准、同時具有確定值,如位置和動量、能量和時間、角動量與角度等,比如確定了位置那麼動量就沒有確定值,但卻有一個範圍。對測不准關係的實質則看法不一,有的認為是粒子的內稟性質,也有的認為是測量儀器和方法的限制。
費米子或實物粒子又分為三代,三代粒子的區別是品質有差異,其他物理性質相同。如電子的三代分別是,第一代的電子及其反粒子即正電子、中微子及其反粒子即電子中微子(中微子及其反粒子不帶電),第二代的渺子(μ子,比電子品質大200多倍,帶單位負電荷)和反渺子、渺子中微子和反渺子中微子(不帶電),第三代的陶子(τ子,品質是電子品質的3000多倍,帶單位負電荷)及反陶子、陶子中微子和反陶子中微子。
基本粒子都無法直接觀測到,目前的顯微鏡只能觀測到大型原子尺度(10−10米),故通常所謂的觀測實則都是間接觀測,如通過雲室、氣泡室等顯示運動徑跡,再結合物理定律予以推測。基本粒子的一些物理特性比如壽命品質等,也不都是直接觀測實驗而得,絕大多數是根據觀測到的現象,再通過測不准關係計算出來的。
除了上面介紹的特性之外,基本粒子還有自旋、同位元元旋等物理參數,尚有對稱性、守恆性等物理量關係。不同類型的基本粒子還有更細緻的屬性如奇異數、重子數等等。
●老子的微觀世界(指“象、物、一、二、三”)與物理學基本粒子差異頗大,但也有一些相同相通的地方。
比如都是深隱不顯、細微不覺的存在,形態、結構、性質都比較簡單、體積甚小、品質甚微、運動不止等。差異則主要在具體結構、相互作用、起源構成等方面。尤須注意者,物理學基本是定量描述,老子至多是定性說明;物理學是間接觀測、理論推證、科學假設,老子則是直接觀見且闡述說明。
2,“物、一、二、三”與基本粒子一般情況
粒子起源:
物理學認為所有粒子起源於大爆炸,最初僅僅是奇點,奇點爆炸後的不同階段 產生相應的基本粒子。大約在3分鐘之內,所有基本粒子都已經產生了。
老子這裡,所有粒子都起源於廣袤無際、各向伸展的“道、象”。“道、象”在擴張的不同階段生出了“一、二、三”等纖細實物,再以“三”中纖細實物為基本結構單元生成了微細實物。
粒子壽命:
絕大多數基本粒子壽命非常短暫,只有光子、電子、質子、中微子,結合態的中子是長壽穩定的。
老子這裡,除了“物”之外,“一、二、三”中的纖細實物非常穩定,除非特殊情況(強力碰撞),自然狀態下都能長久存活。存活時間由“一”到“三”再到後生微細實物,壽命和穩定性呈現遞減情形。
粒子結構:
物理學認為基本粒子都是點狀粒子,如光子、電子等,沒有內部構成。現在一般認為質子、中子等強子具有內部構成,因此,強子被當成球狀粒子而不再是點狀粒子了。強子由假設中的誇克(也有認為誇克得到了實驗證實,即所謂三噴注現象,無論是否得到證實,三噴注現象應該表明,質子具有內部結構)構成,誇克則是點狀粒子。近來也發現或者說也有學者主張,電子具有內部構成,並非最基本的粒子。
老子的“物、一、二、三”均非點狀粒子,都是由象絲、象段聯結而成的閉合絲線結構。這是因為“象”是類似於蛛網那樣的高速振盪的立體存在,象絲是宇宙中最為纖細、至為柔韌的存在。
象絲具有粘合性結合性,離散之後的象絲可以迅即與象網聯結,這就是“物”。
象網擴張到一定程度,破裂後沒有聯結的穩定結構就是“一”,“一”中纖細實物以某種方式結合聯結而形成的穩定結構就是“二”,
“二”中纖細實物以某種方式粘合聯結 而形成的穩定結構就是“三”。
以“三”中纖細實物為基本構造單位,就形成了微細實物,微細實物通過各種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結構就是實物微粒。
“一”是宇宙中結構最簡單(應該是閉合線圈)、作用最普遍的物質,之後形態結構漸趨複雜。
“三”(應該是立體閉合絲線樣結構)是所有後生實物的基本構造單位,沒有“三”就不可能成為實物。
粒子表像:
“物、一、二、三”都是具有確定結構和外延輪廓的絲線結構,但“物”的結構極不穩定,而“一、二、三”卻是相當穩定的。這就是說,在老子這裡,纖細實物僅僅是粒子性,毫無波動性。也就是說波粒二象性在老子這裡並不成立。象網由於高速振盪,倒是可以視為波動性存在,不過象網是纖細柔韌的象絲聯結而成的網狀,並不是實物粒子。
測不准關係在老子這裡也不成立。確切講,測不准關係並不是纖細實物的內稟性質、自有本性。但在實驗儀器的限定下,存在測不准關係,即從老子來看,測不准實則是測量性的而非本質性的。再者,象網高速振動並很可能是無序振動(即全宇宙或局域內不存在本征振動),纖細實物必然受到作用影響,這也大大增加了能測准能預言的難度,換言之,即使達到老子那樣的虛極靜篤狀態,也無法確定預知纖細實物的運動狀態。當然,隨著實物體積品質的增大,象網振動的影響逐漸衰弱,測得准和能預言就逐漸可行了。
湮滅轉化:
正反粒子相撞後粒子消失,成為純粹的輻射,即實物粒子轉變為能量。粒子之間在一定條件下(碰撞、能量吸收和釋放)可以相互轉化,比如中子衰變為質子,質子轉化為中子,光子與電子之間的轉化等等。
老子用“複歸”一詞闡述纖細實物和微細實物的湮滅轉化。準確言之,老子的“複歸”蘊涵了湮滅轉化(“複歸”還有其他意蘊,比如複歸意味著來源)。纖細實物的生成過程 是順次過程,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以“三”中纖細實物為基本構造單位而形成了微細實物。
“複歸”的過程則相反,微細實物開解而成為“三”,“三”開解成為“二”,“二”開解成為“一”,“一”開解成為“象”。當然“複歸”並不是嚴格遵循生出的順序。可能在自然狀態下,複歸是順序複歸的,但在碰撞等作用中 比如微細實物的高速碰撞,則可能是開解為“一、二、三”,甚至有的直接複歸於“象”。五千文中有“和其光、同其塵”,其中“同其塵”就涵有複歸意蘊,是指實物微粒複歸於“道、象”,這種“複歸”應是自然狀態下的“複歸”,但有象網振動和電性效應的作用影響(所有實物無時不刻不受到象網振動、電性效能的作用影響)。
老子明確表述的複歸是“物”複歸於“象”。“物”是極不穩定的結構,主要是象絲、象段樣態,即便是閉合結構也會迅即展開為象絲、象段。“一、二、三”都是穩定結構,自然狀態下很難開解複歸。
正反粒子相撞而成為輻射的現象,從老子來看,應該是這樣的:高速碰撞中,粒子結構開散,複歸於“象”或者複歸於“一、二、三”。由於輻射本是電磁波,而電磁波則是象網的振動傳播——準確講,高速碰撞後粒子消解,消解後的象絲象段與象網粘合聯結,並對所處的區域的象網生髮作用,引起象網振動的改變,於是呈現為波動並傳播——所以,複歸於“象”的可能性更大些。當然也可能複歸於“一”或“二”或“三”、或者“一、二、三”。
粒子自發衰變現象則表明粒子本身不穩定,結構鬆散容易自行開解(一般都是受到象網振動、“象、一”的電磁作用,甚至也有“二、三”的作用),開解之後轉變為品質和體積更小、相對而言更穩定的微細粒子。
粒子間相互轉化一般都是在相互作用(高能加速器中的碰撞)時產生的。碰撞之後結構開散,變為另外的細小粒子。有時(根據具體情況)開散之後會立刻結合甚至吸納“一、二、三”中纖細實物而形成更大更重的粒子。
3,“物、一、二、三”與基本粒子對比、對應
“物”:
“物”是象網高速振動中產生的離解性象段,可以是閉合結構也可以是開散形態,後者應該是主要的。“物”很不穩定,能夠迅速與象網聯合,於是“物”消失而成為“象”。“物”是瞬間生滅、刹那隱現的。“物”是能夠分辨形態結構、具備外觀輪廓的象絲、象段。“象”因為高速振動,所以永遠呈現出隱約模糊、朦朧不清的光霧狀。“物”一直在生生滅滅,至今依然如此。
“物”與基本粒子中的短命粒子可能有對應關係。如高能加速器中碰撞而產生的共振態強子,如量子場論假設的虛粒子(為瞭解釋物理現象假定的不可觀測瞬間生滅的粒子,雖不能直接或間接觀測到,但卻有相應的物理效應。現今多認為虛粒子是真實存在的),如某些迅速衰變的粒子。共振態強子可能是高速碰撞中粒子分解產生的象絲、象段,即瞬間生滅的“物”。
“一”:
“一”是象網擴張到一定階段 產生的穩定的纖細實物,早前大約因為象網拉伸後的張力(彈性力、結合力)、象網網絲的粗細程度(但也可能粗細程度不變,即在碎裂和彌合的動態過程中粗細程度不變)、象網的密度(密度高則容易碰撞)等緣故,無法生出穩定結構的纖細實物。“一”中纖細實物結構至簡(閉合線圈)、體型很小、壽命至長、最為穩定(自然狀態下)。“一”是所有實物的基元,也就是說在所有實物(包括“二、三”)中都能發現“一”在其中,但都是結合態的“一”。“一”大多數還是遊離態或自由態的,這從39章可以推得。“一”遍佈於宇宙各處,在宇宙初始階段其分佈是均勻的,在往後由於星雲收縮、星體形成,可能存在局域分佈的不均勻性,但從大尺度宇宙空間來看,依然是均勻分佈。
宇宙中之所以有大量自由態的“一”,應該有這些緣故。
其一,“道、象”一直在生出“一”。
其二,並不是所有的“一”都參與了“二”的生成(從“一生二”的“生”字即可推定)。
其三,“二”在碰撞等過程中 會開散而複歸於“一”。
其四,部分參與“三”之後生成的微細實物的“一”,並不是微細實物所必備,即結合不甚緊密,能夠離開。
“一”具有電磁性。“一”的電性源出象網,象網本是電性存在。“一”具有自旋特性,自旋中形成磁兩極。因此“一”同時具有電磁性。
“一”會不會是電子呢?我們認為不會。首先,“一”是宇宙中非常細微的存在,電子在目前來看還不是,至少中微子就比電子輕(中微子如果品質確實是零則當別論)。其次,“一”是宇宙中所有電量的基本單位,電子雖然帶單位電荷,但是有跡象表明電子還有結構,再者,質子中子也被認為有分數電荷,並且在中子表面還有電荷不均的情況。
不過“一”與電子也相似,都帶有電荷,運動中能產生磁性,都廣泛存在、遍佈宇宙,壽命都很長,結構都穩定。
“一”應該是電子的基本構成單位。這也表明,電荷還存在更基本的量度,目前的單位電荷是基本電荷(“一”所帶的電荷)所構成。
“一”是宇宙中所有實物電性和磁性的根本,是品質、電量、磁性的基本單位元,也是構成所有後續實物的基本單元。
“一”很可能只有一種結構形態,即閉合絲圈。在較小的可能性上,也許是極有限的幾種結構,但每種結構都是最為簡單的。也就是說,“一”中纖細實物應該是一種類型,而幾種類型的可能性很小。
“一”中纖細實物可以視為等同,但即便不是全等,也是相似的(比如線圈的直徑不同,甚至象絲的直徑有異)。無論形態結構是否全等,
“一”的功能效用或者說物理特性 則是完全一致的(此由39章對“一”的闡述可證)。
“一”在自然狀態下很難複歸於“象”,但在強烈碰撞等特定條件下,可以複歸。
“二”:
“二”是“一”中纖細實物的聯結結合態,也是閉合絲圈樣態的結構。“二”的穩定性很好,壽命僅次於“一”。
“二”的形態品質比“一”大,結構比“一”複雜。
“二”很可能只有一種結構,當然不排除是兩種或有限多種。“二”在自然狀態下不易複歸於“一”、“象”,但在碰撞的強作用下可以複歸於“一”甚至直接複歸於“象”。
“二”也很可能普遍存在於宇宙之中,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二”都結合為“三”,仍有大量自由態的“二”存在。
這是我們根據“一”的情況和“二生三”的“生”字所做的推測(理由同上述“一”),但老子五千文沒有相應的說明。
老子對“二”沒有具體說明,我們也無從揣測具體的特性、作用。從物理學基本粒子來看,也實難找到對應。
尤須指出,“二”不可從正反粒子來看待,即“二”中有兩種類型的纖細實物,分別是正反粒子的構造單位。這是因為,“三”是由“二”中纖細實物結合而成的,如果是正反粒子,就不可能結合了。
“三”:
“三”是“二”中纖細實物結合而成,也是閉合絲線結構,穩定性很好,壽命僅次於“一、二”,品質比“二”大,結構比“二”複雜。自然狀態下不易複歸,但在強作用中可以複歸於“二”甚至“一”、“象”。
“三”是所有後續生出的微細實物的基本結構單元,也就是說所有微細實物必定都涵有“三”,都以“三”中纖細實物為基礎而形成。“三”中纖細實物的種類很可能還是一種,如果是多種那也是有限的種類(三在先秦有多義,但老子的“三”應該是順序義)。
會不會有自由狀態或遊離狀態的“三”呢?我們認為應該有,從“三生萬物”的“生”即可確知(生育者依然存在)。
“三”的地位 相當於物理學中誇克的地位,但必然比誇克更基本更細微,應是誇克的構成單位。“三”不應該被當成質子(氫原子核),儘管質子是物質的基本構成單位。
綜上所述,老子的“一二三”與當今物理學的觀測 和假設並不在同一層面,比基本粒子更基本、更細微、更深隱,是基本粒子的深層構成單位。
“一二三”或許永遠無法通過儀器觀測到,但卻有另外的觀見方式,這就是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也就是佛陀的深度禪定。任何人都可以達到這樣的境地,任何達到這種境地的人都能觀見同樣的情形。
另外,“一二三”也不應從實物粒子的三代去理解,這是因為三代粒子與老子的描述說明還有很大差異。
4,科學理論
4.1 量子場論
量子場論 是研究微觀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論,或者說以量子形式研究粒子和場的理論就是量子場論。
量子是離散化不連續的作用子,或者粗略說是物理特性(如能量、動量、自旋、同位旋等等)不連續的“粒子”。人們發現微觀世界的物理量具有階梯式躍遷的特性而不是宏觀世界中的連續變化(準確講,以物理量連續變化的觀點去看待微觀世界,發現有許多現象無法解釋。而只有從階梯躍遷的觀點去研究看待,這些現象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說明),至今基本粒子領域全都採用量子化方式,即將所有物理量都當作量子形式對待。
場 是一種無限延伸遍佈空間的存在,如引力場、電磁場等,最初是為瞭解釋非接觸遠距離的相互作用 而提出的分散式存在形式。基本粒子也具有這種相互作用,故而粒子周圍也必須有場存在。早前人們認為粒子產生了場(就如物體產生引力場那樣),粒子是場的根源。現在則認為場比粒子更基本,場產生了粒子。粒子是場的激發態,當場受到某種作用而擾動受激時,其中就出現了或者呈現為粒子形態,沒有擾動受激的場則處於基態,不表現出粒子性或沒有粒子出現。場獨立於粒子,粒子則不能脫離場。
基本粒子 具有量子化特性,因而場也就量子化了。基本粒子間的相互作用被認為是通過場進行的,由於場是量子化的,所以有了場量子概念,場量子就包括我們前文提到的媒介粒子,粒子間相互作用就是交換場量子來實現的。每類基本粒子對應一種場,如電子對應電磁場,其中的場量子就是光子;如物質粒子對應引力場,引力就是通過交換引力子實現的。
●量子場論形成後,真空觀念也為之一新。現在普遍認為真空不空,不存在沒有場和粒子的真空。在量子場論中,真空是各種量子場處於最低能態(基態),是沒有受到激發的本征態。雖然未受激發,但各種量子場仍處於不斷的振動之中,即所謂真空零點振動,在振動中有虛粒子不斷產生湮滅 或相互轉化,此即真空漲落。不過有一個關鍵問題,即量子場中虛粒子 產生湮滅過程 並不遵守質能守恆定律,但在始態和終態質能等守恆定律則是適用的。
“象、物”與場、粒子:
老子的“象”是綿延伸展、振盪不止,在振動中產生瞬間生滅的“物”,“象”是“物”的本根。
量子場也無限延伸、振動不已,受到激發之後,會有粒子出現。
場是粒子的根源,粒子由場產生,是場的激發態。
場無法觀測,但有可觀測的效應。可以看出,“象”與“場”、“物”與“粒子”相當接近,有一定的對應關係。
雖然接近,但差異更多。
其一,量子場論認為每類粒子對應一種場,一個區域中同時有許多場存在。但在老子這裡,只有一種“象”。“象”中則有許多不同的振動形式,亦即是各種振動 各種波動的疊加態。
其二,“象”是最為纖細柔韌的蛛網樣立體性存在。量子場論中場的存在形式沒有定義,僅只是綿延伸展、分佈于全空間。
其三,“象”是宇宙所有實物的根源、由來。場還沒有這樣的功用。
其四,“象”在振動閃爍中產生“物”,“物”本身不穩定,可以自行複歸於“象”(當然也同時受到象網振動的作用影響,也有“物”之間碰撞的因素)。場中的粒子則被認為是場的激發態,退激之後粒子消失。
其五,“象”具有電性,且有諸多功用,如傳播長距離波動,如“挫其銳(可能是消融弱化某些極端偏向),解其紛(可能是在振動中消解雜亂無章、解除束結系縛),和其光(應該是指會和甚至調和光波),同其塵(應該是指消解實物微粒)”,如對物體的牽拉(電磁效用)等。
場 不具有電性(電磁場只是電磁物體形成的場),波動的傳播也是在不同的場如電磁場和引力場中進行的,其他的場沒有這種功能。
其六,場是量子化的場,“象”則是連續性的。不同的“場”之間有相互作用,但在“象”這裡場之間的相互作用 並不存在(或可從象網中振動的傳播和疊加來說明場之間的相互作用)。粒子間的相互作用 被認為是通過場,具體則是交換場量子即媒介粒子,但在老子這裡是通過象網而不是交換媒介粒子。
“象、物”與真空、虛粒子:
真空不空:量子真空理論認為真空不空,充斥著各種場,場都在無休無止的振動,其間有各種虛粒子生滅不已,但真空中各個場都處於基態。這與老子的“象”大體一致。在老子這裡不存在真空,因為“象”綿延伸張,到處存在,且處於永恆的振動之中,在振動中“物”瞬間生滅、刹那隱現、遊移飄動。只是老子這裡只有“象”一種存在而不是物理學認為的許多場。
虛粒子:虛粒子本是描述真空場而虛構的粒子,基本粒子大都有其對應的虛粒子,如虛光子、虛電子、虛正電子之類。但現在大多數研究者都認為虛粒子是真實存在的,雖然真實但虛粒子卻不能轉化為粒子。虛粒子與“物”也略可相通。“物”是象網振動的產物,虛粒子是振動振盪的產物,“物”和虛粒子都瞬間生滅,且都不能轉為纖細實物或粒子。
真空和虛粒子與老子的“象、物”更接近一些。老子之所以稱大道為“無”,就是因為其中沒有穩定的纖細實物,只是象網在自發自由振動,“物”則刹那隱現。但是差異也很明顯、也很根本,如上面所述的場與“象”的差異。
現代真空理論還有真空相變、真空極化、真空對稱性破缺等說法,但與老子則相距甚遠。
4.2 統一理論
物理學將宇宙中所有相互作用(即力)分為四類,
即引力相互作用(引力)、
電磁相互作用(電磁力)、
強相互作用(強力。原子核內質子中子以及誇克之間的相互聯結)、弱相互作用(弱力。使得粒子衰變和中微子散射的作用)。
統一理論是試圖將引力、電磁、強、弱相互作用統一描述說明的理論。最早只是試圖將引力場和電磁場統一起來(引力作用和電磁作用的數學形式相似,都是距離平方反比關係,都與物體品質乘積或電磁量乘積呈正比關係,而且都是長程力,能遠距離作用),愛因斯坦後半生就在從事這項工作,但沒有任何進展。隨後又發現了兩種新的場,即強和弱作用場,這使得統一之路更加艱難。目前,弱、電磁兩種作用通過一些數學技巧和概念構造已經得到形式上的統一。正在研究的是弱、電磁、強相互作用的統一,通常謂之大統一理論。前瞻性的研究則是四種相互作用的統一,可以稱為終極統一理論。
引力和電磁力我們前文已經做過對比說明,這裡簡單說下強力和弱力。
強相互作用:
原子核如何能夠穩定存在?質子和中子既然是誇克構成的,又是怎樣結合在一起而不分解?
物理學家提出了強相互作用以便解釋說明。強力是短程力,只在原子核直徑內起作用,超過這個距離就迅速衰減而消失。實驗發現在作用距離內,距離加大強力增強、距離減小強力減弱。這個特性使得大統一理論舉步維艱。強相互作用被認為是通過交換膠子實現的,膠子是強力場的場量子。
老子並未闡述原子核、原子,但我們從“三”和象網可以作一推測。所有實物粒子(這裡主要指強子、原子核)都以“三”中纖細實物為結構單位,因此無妨認為誇克(誇克目前被認為沒有內部結構,但老子的“三”應是誇克的結構單元)是“三”中纖細實物的某種結合。如何結合的呢?必定是象絲、象段聯結起來的,亦即“三”中纖細實物各自的部分象絲、象段聯結粘合在一起了(也可以設想成由獨立的象絲象段聯結,猶如兩個或多個球都通過橡皮筋聯結,但這個可能性較小)。象絲、象段是非常柔韌的,可拉伸捲縮碎裂粘合。當兩個“三”中纖細實物要離開時(類通於誇克間距離增大),距離增大故拉力增強,當他們靠近時距離降低故拉力減弱,猶如橡皮筋那樣,這與實驗觀測中發現的強力特點相通。但象絲、象段還有一個特性,如果以某種方式將其壓縮(猶如壓緊被拉開的彈簧),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呈現為斥力,這是必須特別注意之處。
原子核中質子和中子的結合與上述類似。目前的強力模型與老子幾乎沒有什麼對應。
弱相互作用:
弱力主要是指粒子衰變中的作用力。從老子來看,粒子自發衰變表明粒子的結構不穩定,容易受到外界作用而離解開散,變為較為穩定也比較細小的微細實物。這些作用有象網振動、“象、一”的電磁作用,“一、二、三”以及微細實物的碰撞等。由於衰變有一定規律性,所以碰撞大體可以排除。老子有“解其紛”、“同其塵”一說,或許與弱相互作用有一定對應。若此,則弱相互作用 主要是象網的作用(“解其紛”、“同其塵”闡述大道,亦即象網),或者說“象、一”的作用。
當前的弱力模型與老子沒有什麼相通和對應。但是因為衰變(包括元素衰變)具有一定規則,或可由此推斷某些基本粒子的生成、由來,進一步窺測深隱層面纖細實物和象網的一些作用特性、層次結構。
“象”與統一、超弦:
統一理論難度雖大,但物理學家熱情不減,他們發現,在高能狀態下,引力可能增強、強力可能減弱、弱力可能變強,於是推測在極端高能時電磁、強、弱三者是統一的,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質和數學形式。而在大爆炸之初,能量更高,推測四種相互作用也是統一的。
老子這裡不存在大爆炸,所以不存在那樣的高能狀態。但是老子這裡卻實實在在地 存在著終極統一,這就是“道、象”或者說“無”。這種統一不僅僅是相互作用的統一,而且是實物起源演化的統一。
首先,“象”是所有實物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基礎,起到了物理學中引力、電磁力、強力的作用(弱力暫不考慮,因為物理學中弱相互作用在老子這裡不甚明晰)。物體之所以沒有亂跑 是因為象網的牽拉,天清地寧則是“象”以及“一”的電磁作用,微細實物 之所以沒有開散則是象絲象段的聯結粘合。引力場、電磁場、強相互作用場甚至包括弱相互作用場,在老子這裡就是一個,即“象”、即“道”、即“無”。引力通過象網實現,電磁作用、電磁波通過象網實現,強力通過象網(象絲象段)實現,弱力或許也是象網的作用,所以“象”就是統一場、就是終極統一之所在。
由於“象”具有電性,而象網的牽拉也可以歸結於電磁作用,強力也可以通過電磁性得以說明(象網之所以能夠聯結,可能就是因為電性,或者說可以通過電性說明。但是否真的可行,尚待進一步研究),所以“象”這個統一場也可以視為電磁場。無論怎樣,老子這裡電磁作用才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作用。
其次,“象”是所有實物的根源,所有實物都是“象”所生出、都受到“象”的作用、都能複歸於“象”,“象”就是所有實物之統一,就是實物的終極根據。任何實物都可以通過“象”而轉化。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並不存在。
再次,“象”是所有能量的根源,象網的振動、脹縮、聯結(張力或電性粘合力)是宇宙所有能量的來源,當然也是品質的來源(見後文物理定律一節)。所有能量、品質統一於“象”,品質和能量是守恆的、恒定的。所有的運動都起源於“象”,“象”活力永在、運行不休,運動是永恆的
“象”是所有生成物的根源由來,且永恆存在、持續作用。各類具體實物之間或許還有另外的不能歸結於“象”的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是“象”這種統一作用所生成、所分生,是不同存在層面、不同存在領域實物間的相互作用。
超弦:
弦理論和超弦理論的最大特色就是提出了弦狀粒子的概念。如無這種粒子形態的觀念,本書也沒有十足的勇氣認定老子的“象”是立體網狀結構,儘管這種意蘊在五千文很明顯。但是超弦理論也是在既有的物理學理論框架中轉悠,除了粒子形態觀和相互作用方式有所突破外,其餘的見解依然與老子大有不同(詳見本書“老子與粒子物理學”一章的“弦論和超弦”一段)。
三、物理定律
這裡僅對品質、能量、守恆性以及量子化和連續性予以簡說和對比。
品質:牛頓的品質定義有兩種,
一是運動學方面的慣性品質,
一是引力中的引力品質。
一般觀念中的品質是指含有物質的多少。在老子這裡,品質應從物質多少來看待。由於“一”中纖細實物 是所有實物的基元,而“一”中纖細實物應是一種結構且應是全等的,因而品質就是涵有“一”的多少。
然而,象網的品質又怎樣考慮呢?由於象網不屬於實物,而我們的定義是從實物角度作出的,所以這種界定中象網不予考慮,如果考慮的話,品質應該從象絲象段的多少來界定。事實上,象網綿延伸展、無邊無際,閃爍振動、擴張收縮,故也無法定義其品質。但象網是品質的根源,這是毫無疑問的。
能量:
物理學中的能量十分隱晦抽象,只在具體學科具體物件中方才相對明晰。一般來說,能量是物體運動能力的度量,分為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電能、熱能(分子運動、能量)等等。
老子這裡,物體的能量全都源出“象”(不考慮生命本真之“情”可能具有的能量——假如可以用能量這個詞的話)。
具體有三,
一是象網的振動閃爍能量(振動能),
一是脹縮迴圈的能量(運動能),
一是象網聯結粘合的能量(張力能、結合能。也許可統歸於電性能)。
宇宙物體的所有能量都是三種能量形式(也許三種形式可以用某種方式統一起來)的嬗變、分化。
除了物體有能量,生命本真似乎也有與能量相通的“能”,即可以驅動三以下的纖細實物。
守恆性:
老子這裡,品質、能量等相關物理量都具有守恆性。之所以能夠確定守恆性,是緣於老子的“複歸”。“物”是“象”生成且能複歸於“象”,“一、二、三”等纖細實物和所有後續生成物也源出於“象”且在最終都必定複歸於“象”。整個宇宙的運行是反復迴圈,起源於道、複歸於道。正是這種“複歸”才使得守恆是必然的。因為,假如沒有複歸而只是單向的生演,就無從確定守恆性,完全可以不守恆。這都是從宇宙整體來審視的(實際上老子的宇宙是無限無邊的,所以從整體審視守恆也不可能,但是“複歸”意味著守恆)。局域中的守恆也可以據此推斷,即若無外來能量和品質,局域中的品質和能量是不變的、守恆的。
質能關係:
愛因斯坦相對論之前 已經有了品質和能量轉變的觀測結果和設想。狹義相對論更推定出質能互變的關係式,據說有一定的實驗支持。在老子這裡,品質就是品質、能量就是能量,不可能相互轉化。
首先,品質是物質的多少,源出於象網,是象絲象段的聚集。從實物角度言之,物質是由“一”中纖細實物作為基元而構成的,品質則是“一”中纖細實物的多少。能量則是象網振動、脹縮、聯結等振動能、運動能和結合能的分化、聚合。所以品質和能量是兩回事。
其次,老子的表述中從未有振動、脹縮、聯結等變為實物的意蘊,而且從現實經驗來看,也不可能轉化。絲段不可能消失變為單純的振動、運動、結合的“能”,“能”也不可能變為絲段。只可說象網具有能量,不可說象網變為能量,只可說能量蘊涵在象網之內,不可說能量變為象網。
質能轉化只在這種情況下成立,即將象網及其活動都當成能量,從而物質是能量所生,物質的消解複歸就是轉化為能量。但與其這樣繞彎,不如直接將物質和能量分開,物質就是物質,能量就是能量,物質具有能量,能量蘊涵在物質中。
然則某些實驗不是表明了運動粒子的品質增加了嗎?這一方面是其他實物粒子的附著(主要是目前無法觀測到的“一、二、三”中的纖細實物),但更主要的是“象、一”的電磁作用,甚至象網的阻滯作用。
連續性與量子化:如果品質從“一”來定義,即涵有“一”中纖細實物的多少,那麼品質是不連續的,其單位就是“一”中的纖細實物的品質。如果把象網考慮進來,則因為象網是連續的(象網不可被當成最短單位的象段通過電性結合,象網是直連的延續的),故品質也應是連續的。但一般來說,品質是實物的量,象網可以排除在外。
能量則比較複雜。象網振動頻率應該不是連續的量,所以從振動來說是不連續的。象網擴張收縮中能量應該是連續的。象網的結合能應該也是連續的。如果不考慮象網,僅從實物來說,能量是否連續不好判斷,可能既有連續性也具有不連續性,主要取決於從那種能量形式去看待。實物的結合能很可能是不連續量(都是“一”或“三”中纖細實物的某種結合,應該有單位結合能),實物的運動能應該是連續的,振動能應該是不連續的。
事實上,量子化主要是解決一些微觀世界的特異現象,但卻是基於既有的物理學概念框架比如點狀粒子、電子雲等等,這些概念框架與老子殊異。所以連續性、量子化在老子這裡沒有多少價值和意義,但對於定量研究的物理學,量子化可能是 必須的簡約化方式。
老子宇宙自然简说 1
一、始源 2
二、生演 5
三、终归 9
老子与科学 10
一、宏观宇宙 10
1,观测事实 10
2,科学观念和理论 12
2.1 空间、时间、膨胀、以太 12
2.2 引力、斥力、电磁力、电磁波 14
2.3 大爆炸、相对论、熵增原理 18
二、微观世界 20
1,物理事实和科学见解 20
2,“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一般情况 22
3,“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对比、对应 24
4,科学理论 27
4.1 量子场论 27
4.2 统一理论 29
三、物理定律 31
老子宇宙自然簡說
老子宇宙自然簡說
老子的宇宙過程是“膨脹—收縮”的迴圈模式。起源于大道又複返于大道,反復迴圈,無盡無止。膨脹階段是大道生演階段,實物微粒、日月星辰漸次生成,生命機體也依次出現;收縮階段是複歸大道階段,星體毀滅、實物消解,生命則回返于原初樣態。但是,膨脹階段也有消解複歸現象,只是以產生形成為主要趨向;收縮階段也有產生形成現象,但卻以消解複歸為主要趨向。
老子描述的宇宙自然和生命演曆的情形,是在“虛極靜篤”中直接觀見而得,是直觀洞見、親身體證,不是想像猜測、思辨推理。佛陀也是在深度禪定中直觀宇宙真相、洞明生命真諦。印度吠陀經典中的《無有歌》作者、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出土文獻《恒先》作者,應該也是在特殊狀態下的直觀明見(《恒先》一文的作者也許是老子弟子或再傳弟子,若此就未必是作者自己的直接體證了)。
一、始源
大道是宇宙的始源、本初。老子將始源叫做“大”,意思是廣大曠遠,不見邊際;又仿效古人取字的方式,將始源字之為“道”,意思是始源有引導作用,是路徑方向,也蘊涵法則方式。大道空虛遼闊、靜謐安寧、單純獨一、自在自為、深隱不顯、輕柔和緩、伸展遍佈、連綿不斷、閃爍振盪、隱約朦朧。大道是永恆的,從不消亡、性理不改,是完全獨立自為的存在。
大道具有這些性狀:
1,空虛無有。即沒有任何穩定的實物微粒,當然也不存在任何生命機體(生命在大道中以本真形式存在,這就是老子所稱的“情”。“情”不含任何實物,所以沒有生命機體)。
2,廣大曠遠。即不見邊界、廣袤無垠。
3,純粹真實。即非常單一,不雜不亂,是真實不虛的存在。
4,清淨安寧。即無聲無息、靜默無聞。
5,獨立自在。大道獨一無二,沒有任何其他東西與大道同在,大道也絕不依賴於其他東西,更不是其他東西的生成物,也沒有任何東西能改變大道。
6,永恆常存。大道本身是永恆不滅的,大道的特性也是永恆不易的、大道的生機活力也是永恆不失的。從始源開始一直到終結,大道一直存在,並對其生成物具有養育護理等諸多作用(這是生成論的特質,即生育者依然存在,就如母親生育子女那樣)。
7,深隱輕柔。大道至為纖微,隱而不顯,目前最精密的儀器也無法觀測到。大道的活動運作非常輕柔和緩,人們一直受到大道的作用和滋育,但沒有人覺察到。
8,整體聯綿。大道是整體性關聯性存在,不是散亂無關的各部分的雜集。大道遍佈各處、綿延不斷,是至細至柔的立體蛛網樣存在。
9,伸張收縮。這是大道的整體運作方式。
10,芒忽隱約。大道隱隱約約、閃爍不定。“芒忽”或者“忽芒”是指晃動閃爍、疾速振盪。正是在疾速振動中,大道呈現出隱約模糊的景象。
大道具有這些功用:
1,生成養育。所有的實物源出於大道,都以大道為本根。大道不僅生出了實物,還對所有實物有養育之功(實際上主要就是不斷生出實物,提供物質資源,並對宇宙萬有起到關聯作用)。老子宇宙論是生成論、生育論,大道生出實物而不是變為實物,大道永恆存在、生機活力永具、性能機制不改,是宇宙萬有的生母養母。
2,聯結調理。大道連接著所有存在,整個宇宙是整體關聯性的存在,而不是互不相關的區域集合。大道的連接實即象網的牽拉作用(象網還有推拒作用),這就是引力的本質(老子這裡實則不存在引力,所謂的引力應歸於象網的牽拉力並最終可歸結為電磁力,詳下文)。大道的這種連接也能傳遞遠距離作用,電磁波就是經由大道(象網)傳播的。大道對萬物還有協調理順作用,如化解糾紛、銼削鋒銳等,這實際上是通過象網的牽拉振動、電磁效應等實現的。
3,引領導向。大道生育,萬物形成;大道運演,萬物跟隨;大道回返,萬物複歸。大道就是道路、方向,是開拓者、領路人。
4,法則方式。大道的存在特性和運行機理就是人生社會的根本原則、是生命存在的依循法式。
5,終極依歸。所有一切都必須也必然依賴大道而存在活動,所有一切最終都要複返大道,大道是宇宙萬有的終極家園。在大道生衍過程中,也不斷地有實物和生命複歸大道,這實際上是實物消解複歸於“象”,生命修煉有成而恢復本真形式。
大道中有兩類存在:
一是“象”,一是“情”。“象”是所有實物的根源,“情”是所有生命的本真。“象”綿延伸展、高速振動,是立體蛛網樣存在。“情”數量無限、精潔純真,是生命的本來形式。“象”與“情”各自獨立、互不生成,都是永恆不滅的存在。關於“情”、生命,我們主要在本書第二篇生命煉養中予以說明,以下除非必要,不再涉及。
象:
老子的大道就是指“象”,老子對大道的描述闡明實則是對“象”的描述闡明。上文列舉的大道性狀,就是“象”的性狀。老子之所以用“象”這個詞,一則因為始源非常廣大、四處延伸,並不是普通有限的存在。二則是從整體上觀感上描述說明,猶如我們說天象、星象。三則也是最主要者,立體蛛網狀的宇宙始源,處於高速振動狀態,因而呈現出來的樣態就模糊朦朧、難以分辨,如同光霧。疾速振動的琴弦看上去就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帶狀,快速旋轉的風車,看上去就是隱約不定的圓盤。這就是老子用“象”的緣由。
“象”的樣式:
“象”是立體狀蛛網樣的存在,各向延伸、均勻遍佈。“象”(象絲、象段)是宇宙中最為輕柔纖細的存在,可以進入後來生成的任何堅硬緻密的實物之中,不受阻滯。
“象”的特性:
“象”具有類似於自然界中電(或磁。電性應該更合適)的特性,我們不妨就稱為電性(或磁性)。電性是“象”的基本特性之一,永恆不變。“象”網在疾速閃爍中會有離解開散,這些離散出來的象絲、象段(或其捲縮閉合等變化形式),就是我們下文“象與物”一段中的“物”(21章和14章的“物”)。更重要的是,“象”可以彌合聯結,離散之後,“象”網迅即彌合,而“物”也可以直接(或展開後)與“象”網再次聯結彌合。這種彌合聯結應該就是因為電性(或磁性)。
象網還是至為彈性韌性的存在,能夠拉伸也能夠回縮(猶如彈簧、橡皮筋),能夠彎曲纏繞也能夠疏解展開,宇宙開端和終結之所以不是一團緻密的存在,就是因為象網的這種特性。
“象”的電性或磁性是我們根據“一”(42章“道生一”,39章“昔之得一者”)類似於電性的特質推論出來的,另外也是根據象網能夠自動彌合聯結作出的推測。無論這個推斷是否牢靠,都不影響象網具有自動粘合的特性。
“象”的活動運演:
“象”有兩種基本運作方式,即閃動(振動)和脹縮。
閃動:象網永遠處於疾速振動閃爍之中,正是因為閃動不休,所以才呈現出隱約模糊的景象。閃動意味著活力生機,意味著宇宙生生不息。纖細實物如“一”、“物”,就是象網在振盪中生成的(實即象網的離解開散)。
脹縮:脹縮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整體性的迴圈脹縮,這就是前面說到的迴圈運動。二是局域性的脹縮,但主要是收縮,這是星體形成的過程,收縮是基於象網和“一”的電性。收縮過程中因為物質分佈的差異以及電磁效應,會產生旋轉、捲曲。如果將旋轉捲曲單列出來(但旋轉捲曲不是“象”自主自然的運動,而是受到生成物的分佈以及電磁效應的影響而產生的局域性運動,故而不應該單列。當然,如果25章“周行”確有旋轉意蘊,那麼旋轉捲曲就應該單列出來),也可以說“象”有三種運作方式,即閃動、脹縮、迴旋。
“象”的作用能效:
“象”的作用能效就是前文所述大道的功用。我們主要在下文與物理學的比較一段說明。
“象”與“物”:
象網在高速閃動中會產生破裂,破裂後的象段或象絲就是“物”。由於象網具有張力(或者說彈力、彈性、粘合性、結合力),故破裂後的象段會有捲縮。再者,象網本來就具有自動彌合粘接的能力,所以“物”很可能就是閉合的絲圈樣存在,當然也可以是不閉合的象段。“物”極不穩定,具有複歸於“象”的本性。“物”如果是象段,複歸時就直接與象網粘合聯結,再次成為“象”;如果是閉合絲圈,那麼“物”必然會先開解為象段,然後在結合聯結。
老子之所以用“物”字,一方面表明其與後來的實物同類,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具有外觀輪廓、可以分辨,不是象網那樣的朦朧模糊的光霧樣態。
“物”瞬間生滅、飄忽不定(有空間位移)。“物”必定極微極小。“物”與高能加速器中產生的共振態粒子相似,也與量子場論中的虛粒子相近。“物”複歸於“象”,一方面是其不穩定的本性(後來生出的“一”則是宇宙中最為穩定的纖細實物),另一方面也是受到象網振動的作用影響。
“象”是“物”的本根、本相,“物”是“象”所產生,又有複歸於“象”的天性。正是因為存在“複歸”現象,所以我們才能確定宇宙中的守恆或恒定,如品質、能量等等。“象”是所有實物的根源,所有實物最終都會複歸於“象”。
二、生演
生演是大道或者說象網擴張階段的主要趨向。生演過程中也有消解複歸,但從整個宇宙演化來說,生演仍是主流。生演是由“無”到“有”的開顯生出過程,是各種具體實物——纖細實物、實物微粒、星雲、星體、各種生物——漸次生成的過程。始源階段只有大道,因為其中沒有任何穩定的纖細實物(“物”瞬間生滅、並不穩定,“象”不能歸類為實物),也沒有任何生命機體(生命此時以其本真形式存在,是非實物性的“情”,“情”無欲無情、無名無求,處於諸“無”狀態),故可謂之“無”。具體的生演過程是42章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沒有39章的“一”,42章大概只是闡述生命物的生成過程,但39章的“一”明顯是宇宙萬有的基元根本,所以42章實則是宇宙生演歷程)。
“一、二、三”是順序生出的,我們將“一、二、三”中的實物稱為纖細實物,而將後來生成的微觀實物 稱為微細實物(對應於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由微細實物構成了實物微粒,如星雲中的宇宙塵埃等。纖細實物、微細實物、實物微粒形成了星雲,星雲進一步收縮捲曲(基於電磁作用而不是引力作用。或者說緣於象網的牽拉以及“一、二、三”的電磁作用,並主要是“一”的電磁效應),就形成了星體。星體形成後,生命機體有了穩固的生存場所 和豐富的物質資源,於是生長發育、生殖繁衍。
“一、二、三”的生成及其性象:
“一、二、三”比目前觀測到的基本粒子 還要細微,是基本粒子的深層構成單元。“一、二、三”分別都由無數的纖細實物構成,有時我們分別稱為“一”層面、“二”層面、“三”層面,加上大道(象網)層面或者說“無”層面,統稱為深隱層面(層面不是油水分層那樣的層面,只是形象化說法,正如物理學中的原子層面、分子層面那樣)。“一二三”中的纖細實物都是閉合絲線樣結構,不是點狀粒子、不是球狀實心微粒。
“一”是所有後續實物的根本結構單元、是本根性基元性的單位,是宇宙中結構最簡單、形態最纖細(“三”中纖細實物可能比“一”小,詳後文)、穩定性最好、壽命最長的纖細實物。任何實物中都涵有“一”這種實物基元,不過大部分是結合態的“一”而非遊離性的“一”。
“三”是所有後續實物的基本結構單元,“三”生出後,以“三”中纖細實物作為基本構成單位,形成了各種微細實物、實物微粒。也就是說,所有具體實物中必然涵有“三”中的纖細實物,是否涵有 “一、二”中游離的纖細實物倒是無關緊要。“三”的地位相當於物理學中的誇克,“一”的地位相當於電子或者光子。
“一”:
老子用“一”這個詞,涵有開始初始、基元始基、確定穩固、單一至簡等意。可以從數位“一”的特質去領會把捉。
“一”是大道(象網)的最初生成物,“一”的生出意味著大道(象網)開始生演、宇宙開始形成。“一”是所有後續生成物的根本、基元,所有後續生成物都由“一”以某種方式結合構成,這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以明確得證。
“一”是穩定長壽的纖細實物,具有確定分明的輪廓外形。本來,“象”網在振動閃爍中有“物”生成,但這“物”極不穩定、瞬間消解而複歸於“象”。“一”就不同了,雖然也是象網破裂而形成,但卻十分穩定、很難消解複歸(指自然狀態下,在特殊的情境中如碰撞之類,也可以消解複歸)。“一”必然具有確定分明的形態結構,可以清晰地分辨,不再是“象”那樣隱約模糊的光霧狀。從老子用“一”這個詞,以及42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39章“昔之得一者”等表述,再結合大道的迴圈運行,可以斷言“一”中的纖細實物是最穩定最長壽的。
“一”中的纖細實物結構必定是最為簡單的,形態也必定是最為微細的(但很可能比“三”中纖細實物大,後文將表明,“三”中纖細實物在形成時會發生縮合、凝縮)。這由“一”的文字含義和“一生二”等表述完全可以斷定。“一”中纖細實物的類型很可能只有一種,應是閉合線圈樣態(如果是多種也必定是極為有限的種類,並且每一種類都是結構最為簡單、形態最為微細的)。
“一”具有電性(或磁性。準確講是類似於自然界中電(磁)那樣的性質,以下為了行文方便,直接以電性稱之,不再注明),這是由39章的表述作出的推定。
“一”遍佈於宇宙之中,與大道(象網)一起對後續生成物生髮作用(機械性牽拉、電磁作用。機械作用在物理學裡現在都歸於電磁相互作用),兩者是宇宙中最普遍的作用。“一”具有生機活力,能夠生出“二”。“一”所蘊涵的機制法則是宇宙中除了大道之外最普適最基本的(對人世而言主要是簡樸、同等、基要、本根等等)。
“一”中的纖細實物具有自旋、飄移、碰撞、電磁的運動形式和相互作用,或許也有振動搖擺一類的形式。其中的自旋產生了磁極,磁單極並不存在。可以認為“一”同時具有電性和磁性。
“一”是怎樣生成的呢?為何“物”不穩定而“一”很穩定?這正是由於大道或象網的伸張擴展。在擴張的早期階段,象網比較密集(象絲密度大),此時生成的“物”不穩定,也很容易受到象網振動的影響而開解複歸。當象網擴張到一定程度,象絲拉伸且可能變細(是否真的變細不易斷言,因為“象”一直破裂、彌合。但很可能變細了),象網不再那麼密集,此時生出的“物”就能穩定存在,這就是“一”的生出。真實的過程無法確切知曉,象網密度、拉伸程度(張力或彈力增強)、纖細程度、振動幅度和頻率(振幅和頻率應該不會有大的變化甚至有可能是恒定的)等都是相關因素。總之,“一”是“象”擴張到一定程度生成的。
就在當下,象網還在生出“一”,也就是說“道生一”是擴張到某個臨界點之後一直存在的生成過程,沒有停止下來(這是根據老子體證方式作出的推測,因為大道、象網、“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都是老子直接觀見到的存在和現象。當然,我們也不排除老子是根據自己內心深處的歷史記憶作出的描述,若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應該早就停止了。停止的原因還在象網的擴張,是內在原因而非外在原因。本書認為“道生一”等生成過程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進行著,並未停止,當然也存在特殊條件下的複歸,但生出的速度遠大於複歸的速度)。那麼不穩定的瞬間生滅的“物”是否還在生出?我們認為應該還在生成,但依然是瞬間生滅的。
“一”是象網破碎離解的產物,因而必定是絲線結構。由於“一”非常穩定,所以應該是閉合線圈(象絲具有粘合結合的本性,故可首尾聯結形成小線圈,這實則是基於“象”本身的電性。當然,不排除是其他結構樣態)。再由老子用“一”可以推知,這種結構應該是全同的(或者具有相似性即直徑不一致,但這差異可以忽略)。
“道生一”的速率我們不清楚,但必定不是集中爆發(這要求象網大面積密集式破裂,且破裂的象段很難複歸於“象”)的生成過程。另外,“道生一”必然是宇宙中統一開始並普遍存在的生成過程,因為象網是均勻分佈且應均勻擴張的。
“二”:
“二”是“一”生成的,所以必定是“一”中纖細實物的某種結合聯結,必定是閉合絲線結構,或許還是立體的(“一”中纖細實物應該是“平面”的)。“二”比“一”體型稍大(根據後文對“三”的分析,也可能比“一”中纖細實物小),結構稍複雜。
“二”中纖細實物的類型很可能只有一種(當然也可能是兩種或極有限的數種),或許是兩個(數個)“一”中纖細實物形成的套圈(“一”中纖細實物具有自旋運動,會產生磁極)、並圈。無論是怎樣的結構,這種結構很穩定、很難開解而複歸於“一”。“二”中纖細實物的穩定性、長壽性僅次於“一”。“二”中纖細實物也有飄移、碰撞等運動和作用形式,可能也具有電磁性(也可能呈現電中性、不呈現磁性)。“二”也受到“象、一”的作用。
“二”應該是“一”生出後就開始生成了(也不完全排除是“一”生出後某個時期才開始生“二”。原因還在象網的擴張,即象網擴張到一定時期,“一”中纖細實物才能結合成穩定的“二”,早前即便能夠結合,也在象網的作用下迅即消解)。“二”的生成速度我們也無法知曉,但絕不是爆發式的、密集式的生成(以下“三”的生成、後續微細實物的生成均如此,不再述及)。這是因為“二”是“一”中纖細實物的某種結合聯結,需要碰撞或電磁作用才能粘合在一起 並應能穩定存在。而“一”中纖細實物也不會是集中爆發式的生成過程,所以“二”的生成不會很快。
“三”:
“三”是“二”中纖細實物以某種方式結合聯結的絲線樣結構,也是十分穩定 不易開解的結構。這種結構必定是立體的,因為“三”中纖細實物是後來所有實物的基本結構單元。“三”的結構也比“二”稍複雜,是宇宙中僅次於“一”、“二”的穩定長壽的纖細實物。“三”可能也具有電磁性,但也許呈現出電磁中性。“三”中纖細實物也在飄移、碰撞,也受到“象、一、二”的作用。
“三”在形成時應該有自發的縮聚凝結現象,即組成“三”的“象絲”縮合了,故“三”的形態要小許多、緻密許多。這是從上博簡《凡物流形》“三(三)生弔(四)成結”(對應於老子的“二生三”)得到的啟發。但從“象網”的特性也可以推斷出這個現象。比如“一”是象網擴張過程中破裂產生的,因而斷裂的象絲、象段必然有縮合現象,當其捲縮彌合為閉合絲線結構的“一”時,尺寸自然縮小了。參見本書老子與粒子物理學一章“三與質子”末段。
後續實物微粒及星雲的生成:
“三”生成後,通過碰撞、“象、一”的電磁效應,更大的纖細實物就逐漸生成了,我們稱為微細實物。微細實物均含有“三”中的纖細實物,是“三”中纖細實物的某種結合聯結(“一、二”中的纖細實物也可能以某種形式參與了微細實物的構成,但並不是主要的構成單位)。微細實物仍是立體閉合的絲線結構,但不如“三”穩定,可能在碰撞等相互作用中能夠開解而複歸於“三”甚至“二、一、象”。微細實物大約對應於物理學中的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等。
微細實物生成後,在牽拉、電磁作用下(象網牽拉,“象、一”甚至“二、三”的電磁效應)、在相互碰撞中,聚合為更大的實物微粒。由於實物微粒分佈的不均衡(也意味著電磁場的不均衡),可能會使得象網捲曲,於是加快該區域的實物微粒的產生和再聚合,既而影響到更廣泛的區域,導致象網的進一步捲曲甚至回縮,如此反復迴圈作用,就形成了星雲。
天地萬物的生成及其運演:
星雲區域內的象網 繼續捲曲回縮,實物微粒 繼續增大,這個反復過程中,象網的捲曲回縮 和實物微粒的增大速度將會加快,發展到一定階段,僅憑實物系統的電磁效應 就足以讓實物微粒繼續聚集(不需要區域象網一直捲曲回縮),最終形成了恒星、行星等天體。以恒星、行星等星體為中心,象網的分佈密度向外逐漸降低,到了一定距離就達到宇宙平均密度。
星體的形成 為生命機體的生存活動 提供了穩固的場所和緻密豐富的物質資源。實際上生命機體從“道生一”之後就開始存在了,但早前的實物種類不多 且分佈稀疏,很難形成複雜的生命機體,即便形成也無法持續存活。所以星體產生之前的生命形式 都是簡單的結構、微小的形態。可以將這種生命形式 稱為前生命形式。
星體形成後,就以實物系統 自身的性理存在和運行,其消亡也是根據自身機制,這是自然而然的自運演過程。只有當大道(象網)開始回縮,這時星體的存在和消亡 就會受到象網的作用影響。
所有星體、實物微粒、微細實物、纖細實物都受到象網(大道)的作用影響,象網將他們聯結為相互關聯的整體。
三、終歸
大道擴張到一定程度 就開始整體性的回縮,這可能是緣於象網的拉伸程度。象網的這種週期性脹縮 如同沒有阻尼的彈簧振盪,永遠無休無止。
收縮階段 是以複歸消解為主要趨向的過程,其間雖然還有星體形成、生命運演,但總的趨勢是消亡。最初應該是星體逐漸解體消亡,在此過程中生命機體 也逐漸地不再產生;然後是實物微粒消解複歸於微細實物,繼之微細實物消散複歸於“三、二、一”等纖細實物,最後“一”也全面消解而複歸於“象”,而所有生命也都複返本真形式,成為精潔純粹的與實物無關的“情”。至此,整個宇宙複返為最初的樣態,即大道,宇宙完成一次迴圈。
當象網回縮到一定程度,由於自身緣故(象網自身的張力彈力),又一次開始擴張膨脹,於是新一輪的宇宙生演開始,重複著前一次的過程。當然在此過程中,並不是前次全部重演——比如仍會演化出太陽系、我們人類、兩次世界大戰等等。重複只是生演形式的 重複而不是具體事項的重演。
老子與科學
一、宏觀宇宙
1,觀測事實
紅移與膨脹:當星體離開觀測者遠去時,其所發射的光的波長變大,表現在光譜上就向紅端移動,反之則是藍移。上個世紀初,觀測發現太陽系之外的星系都有紅移現象,不久又發現越是遠離地球的星系,測出的紅移值越大,於是得出了宇宙在膨脹、膨脹速度與距離大小成正比的結論,這是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基本依據。
老子的宇宙是脹縮迴圈的模式,現階段處於擴張生演階段,與觀測事實一致。
老子的象網是整體性擴張的,因而象網中任意兩點之間都在相互遠離。兩點間距離越大,遠離的速度必然越快,這與哈勃定律、觀測事實一致。
但是區別也很明顯,紅移在宇宙學中一般認為是星系在逃逸遠離,但在老子這裡不是星系在逃離,而是象網在擴張。由於星系是在象網中產生的,在產生過程中 就隨著象網的整體性擴張 而相互遠離,故可以粗略認為星系 相對於象網是靜止的(不考慮旋轉以及其他相對運動),之所以遠離乃是象網擴張中的帶動。
如此一來,對紅移的機制 也就有了不同的解釋。波長之所以變大,不是波源遠離,而是象網擴張。從遙遠星系發出的光,在擴張的象網中波長自然變大了。這種解釋與紅移 緣於空間膨脹的觀點相通(即有學者所稱的宇宙學紅移而不是多普勒紅移)。
各向同性和均勻分佈:各向同性是指在各個方向上觀測,物件的物理特徵都一致,即物理特性 不因觀察和測量的方向而變化。對宇宙學而言就是均質性或均勻性。各向同性和大尺度空間物質分佈的均勻性也是重要的宇宙觀測事實。
老子的宇宙必定是各向同性、均勻分佈的。首先是始源階段的各向同性、均勻遍佈;其次是生成過程中的普遍性、一致性(如“道生一”不是某個區域中“道生一”,而是整體性的“道生一”,並且無論是那個區域的“一”,都是相同的。“二、三”等纖細實物 以及後來的微細實物也都如此)。當然星體形成後,小區域之中的物質分佈 是不均勻的,但物質的理化性質應無區別。
元素豐度:元素豐度是指宇宙中元素的相對含量。觀測證實,宇宙中不同區域 或不同星系中物質粒子的種類基本相同,相對平均含量也具有一致性。
老子這裡,元素種類和相對含量 也是一致或相近的。這是因為大道(象網)的分佈和擴張是一致同步的,“一、二、三”等纖細實物的生成過程也是一致同步的,後續生成的微細實物(基本粒子、原子等)的種類數量也基本一致。
但是觀測發現,個別星系或星體中元素豐度 乃至物質種類具有特異性。從老子宇宙論來看,這是星體形成後造成的。一方面星體有差異故合成的物質不同,另一方面星體解體時 也可能造成分佈和種類的差異。也就是說原初星雲中(從“道生一”開始而形成的星雲),物質的種類、相對豐度大體無別。但星體形成後由於星體之間的不同,會造成物質種類和比例的差異,星體消亡過程中 也可能產生物質差異。於是導致隨後形成的星雲中 種類和相對含量就有不同。
暗物質與暗能量:暗物質是無法通過電磁效應觀測到的物質。在觀測星系旋轉時,人們發現週邊的物質旋轉速度很大,按理應該克服引力而逃離,但事實上一直沒有逃離。研究者推測之所以沒有離開,是因為存在一些不可觀測的物質,他們的引力起到了牽製作用。這些無法觀測的物質就是暗物質。暗能量是指不可觀測 且遍佈空間的具有推拒效應的能量,這是上個世紀末為瞭解釋宇宙加速膨脹提出的假設。
由於暗物質和暗能量都是根據萬有引力(包括廣義相對論)作出的推測,而老子這裡並不存在萬有引力,或者說在老子體系裡,科學觀念中的引力實則是象網,所以很難從老子這裡對暗物質暗能量作出判斷。但也無妨從象網和“一”的作用予以解釋。
星系旋轉中 週邊物質之所以沒有逃離,就是象網起著牽拉作用,“一”以及象網的電磁作用(物理學中,機械力都被歸於四種相互作用中的電磁作用,這裡暫且將象網的牽拉力不當成電磁力)也是需要著重考慮的因素。“象、一、二、三”人們一直都沒有觀測到,將來也可能無法觀測。所以,將這些深隱存在層面成為暗物質也是可行的。
宇宙加速膨脹雖然不是全方位的 全面性的加速膨脹,但這個觀測事實卻讓物理學大感不解。因為萬有引力是拉力,怎麼可能存在星系的加速膨脹呢?從老子這裡來看,推測有這樣的緣由:首先,局域象網的異常導致了擴張速度的加快,比如象網密度銳減(生出了過多的實物),於是牽拉作用降低。其次,電磁作用異常導致加速膨脹,比如“一”、“象”的分佈和密度變化等。再次,“象網”的推斥作用。
老子的象網不僅有牽拉作用,還有推斥作用,比如大道回縮到一定程度 而開始膨脹就是推斥作用,否則會收縮為一團。
又次,整體膨脹中象網密度降低(同時因為象網生成實物)、象絲減少,導致膨脹加速。最後,象網的某種異常 導致電磁波傳播出現異常(象網是長距離傳導電磁波的優異且唯一的媒介),在地球觀測者這裡 則表現為加速膨脹。這些緣由中,象網密度、象絲數量可能是主要緣故(象網拉伸應使得拉力增大,但因為象絲減少拉力則又減弱)。
微波背景輻射:上個世紀60年代發現的來自宇宙空間的電磁輻射,在各個方向上測量,輻射特徵基本相同 且相當於絕對溫度2.7K的黑體譜。這表明,這種輻射來自遙遠的宇宙深處,否則不可能各向同性且具有黑體輻射特徵。研究者多數將其解釋為宇宙早期輻射的殘留,成為大爆炸理論的證據。
老子這裡倒不易解釋這個觀測事實(或許與象網的“和其光”和擴張有關有關),實際上可能也沒有特殊之處。這個事實之所以廣受重視,是因為如果將其視為熱輻射,就與大爆炸模型的預言一致了。我們推測,該輻射(即一個各向同性的波長固定的電磁波)可能是宇宙各處遙遠的天體發出的不同或相同的輻射,在擴張的象網中變得一致了。
2,科學觀念和理論
2.1 空間、時間、膨脹、乙太
牛頓 的空間和時間 是各自獨立的絕對實在。空間是剔除了所有物質之後留下的均勻存在,時間是單向均勻流逝的存在。這種空間和時間雖然是想像思辨之果,但卻符合常識經驗,因而被普遍接受。
愛因斯坦的 空間和時間 是相互關聯的實在。空間和時間不僅不再相互獨立,而是與觀測者 所處的參照系有關;不同參照系中的觀測者,所測的同一事件的時間跨度和空間大小是不同的。
物理學因為研究運動和相互作用,所以時間和空間兩個物理參數是基本的無可避免的概念。但在老子這裡,空間、時間並不是基本概念,在整個體系中可有可無,並不重要。我們無妨從老子體系審視空間、時間,並對膨脹再予說明。
道、象涵攝空間:始源階段,整個宇宙只是“道”,其中有兩類存在即“象”和“情”。
“象”到處伸展、均勻遍佈,老子亦用“大、寥、首、尾”等空間意義的語詞描述“道、象”。因而“道、象”就包含了今日所稱的空間意蘊。故此,不準確言之,“道、象”就是空間,而空間則是實在;準確言之,“道、象”涵攝著今日所謂的空間(“道、象”絕不等同於空間,因為老子的道象具有生育、引導、聯結等諸多能效),今日所說的空間是“道、象”的屬性之一。
時間是“道、象”生演的量度:“道、象”在生演,宇宙在演變,生演有其階段性,生演變化的順次 和階段就涵有今日所稱的時間意蘊。因此,時間是運演變化過程的度量,是生演順序的表徵。這就是說,時間不是獨立的實在,只是實在運變過程順序的 標識和量度,是人們為了闡明描述實在運變的思維構造、思辨概念。
空間與時間 既相關也無關:所謂相關是指空間本是“道、象”的存在屬性,“道、象”蘊涵著空間,而時間又是“道、象”生演過程順序的標識和度量,通過“道、象”,空間和時間有了關聯。
所謂無關,是指空間不依賴於時間,只依賴於“道、象”,時間不依賴空間,只依賴於“道、象”。
這個觀點可以細化,即空間、時間分別與實在 及其運變相關。空間是實在的屬性,而時間 則是實在運變順序過程的標識量度,是人為抽象的參量、概念。通過實在(即“道、象”),空間與時間發生關聯。
物理學中的時間、空 間都是標度性質或測量性質,並不是空間、時間的實質說明、本質闡述,只是對實在及其運變的測度。但發展到後來,物理學的時間、空間被誤以為實在實體,被當成實在實體看待和研究。又由於發明瞭不依賴於具體實在和運變的測度空間時間的方法,由之空間、時間的實體觀念更得以加強。
膨脹:
“道、象”處於脹縮迴圈過程,由於空間是“道、象”的存在屬性,因此空間也在脹縮迴圈。在“道、象”膨脹擴張階段,空間處於膨脹擴張狀態。因此可以粗略地認為,目前的宇宙膨脹 就是空間膨脹。如此一來,不是星系高速逃離,而是空間在膨脹,但表現為星系逃逸,或者說被人們根據經驗事實 而推測為、視為星系逃逸。於是,被愛因斯坦限定的光速上限也就不存在了,至少對於空間膨脹來說,完全可以超越光速。許多研究者憂心忡忡的星系超光速運動也可以散盡陰霾了。
“道、象”還有收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空間也在收縮,那時星系就表現為逼近、相互靠近。
乙太:乙太是個古老的概念。笛卡爾學派曾經用乙太解釋行星圍繞太陽旋轉,提出了乙太渦旋觀點。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證實了光是波動,乙太又成為光波的傳導媒介,後來又成為電磁場、引力場的傳播介質。經典的乙太觀中 乙太具有這些性質:深隱不顯、不可觀測,稀薄透明、靜止不動,遍佈空間(且能滲透物體之內)、具有彈性。乙太及其性象與老子的“道、象”有相通之處,但差異更多。經典乙太觀中乙太都是媒介性質,但老子的“道、象”除了媒介作用之外,具有更多的性象功能。
2.2 引力、斥力、電磁力、電磁波
引力與斥力:
牛頓的引力觀念實則非常神秘難解,任何具有品質的物體都隨時隨地向外產生引力(不知道從能量角度如何看待這個假設),其傳播速度無限,甚至也不需要介質。量子場論的引力則是場態(類似於電磁場,但卻是量子化的場),其傳播不需要介質,傳播速度是光速。量子場論中,引力是通過交換假定的引力子實現的。廣義相對論中,引力成為古怪難解的空間彎曲。
老子這裡不存在引力,但存在象網的牽拉,象網的牽拉就包含著引力效用。由於牽拉在目前的四種相互作用中(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被歸屬於電磁力,故可說老子這裡不存在引力。但為了方便說明,我們仍將象網的牽拉視為引力(在老子體系中,四種相互作用也不是真確的分類)。
物體為何下落,行星為何沒有遠離,這些現象被歸結為物體間吸引作用,即萬有引力作用。在老子這裡,則是因為象網的存在、象網的牽拉。象網起到了物理學所稱的引力作用,象網蘊涵著萬有引力。
象網一直存在,均勻遍佈(星體形成後,星體周圍的分佈有變化),綿延伸展、無有遺漏。象網(大道。以下以“道、象”表述)對任何後來生成的實物都有作用,這種作用中的一種就是聯結。大到星辰、小到“一”中的纖細實物,無不沉浸在“道、象”之中,無不受到“道、象”的聯結作用。“道、象”又是至為深隱纖細的存在,能夠進入任何緻密無間的實物之內。因此,物理學中的引力——也即是象網的牽拉,是從宇宙始源階段就存在的,並且一直對所生出的一切實物 具有聯結或牽拉作用。所以引力不是由實物發出的相互作用,而是象網的作用;引力不是暫態超距或光速傳播,而是一直就在那裡、一直存在並起著作用,不需要傳播;引力不是空間彎曲、也不是通過引力子傳導,而是綿延伸展無處不在的蛛網狀之“象”的作用。
象網原本均勻分佈,但在星雲形成、收縮及星體形成過程中,局域內的象網 會有捲縮迴旋和集中現象。星體形成後,以星體為中心向四外伸展降低。行星和恒星之間的引力 主要就是象網的牽拉(尚有電磁作用,詳後文)。向四外伸展的象網到了一定距離 就與宇宙中象網的平均分佈一致了。
牽拉力的大小與這幾種因素有關:
一是區域中“象”網分佈密度,分佈密度越大,牽拉力越強。
二是物體的結構組成、大小密度。密度越大、體積越大,則象網與物體的接觸越多,牽拉力越強。
三是“象”網拉力隨著擴張伸展、粗細程度(粗細程度不可能一直單向變細)的變化。隨著“道、象”的膨脹擴張以及相應的實物不斷生出(實物是象網離解的碎片),象網的牽拉作用會有變化(應該是變大。但象網有可能變細,如此則會變小),這就說引力不是不變的而是變化的。
具體來說,“引力”強度與這幾個因素有關,
一是伸展程度。“道、象”一直在擴張,故牽拉力會增強,但在收縮階段,牽拉力會降低。
再到一定階段,“引力”會變為“斥力”。
二是生育情況。“道、象”一直在生出實物,生出越多,區域內象網的密度越小,牽拉力會降低。而在回縮階段,區域內象網密度會增加,牽拉力會增強。
三是區域內具體情況。星體體積越大、密度越高,則其周圍的象絲數量和分佈密度越高,牽拉力就強。從星體向外,象網呈發射狀、發散狀,距離越大則單位區域內的象絲越少,牽拉力就降低。但到了一定距離就與宇宙空間的象網密度分佈一致了。
當然,也可以存在牽拉力的穩定狀態,即伸展造成的牽拉力增加和生育造成的牽拉力降低恰好一直抵消,但這個可能性不大。另外有一種可能情況,即星體周圍的象網密度與宇宙平均的象網密度沒有多少差異,牛頓體系中萬有引力的差異,應該是星體電磁場的差異。不過,我們認為這個情況可能性較小,故一般不作細論。
當物體沉浸於象網之中,且與象網沒有相對運動時,物體感受不到引力,或者說象網的牽拉力 沒法表現出來,此時僅有電磁效用(象、一具有電性或磁性)。只當物體相對於象網運動時,牽拉作用就表現出來了。星體周圍的象網會有所捲曲迴旋(不是完全成為捲曲迴旋狀態,因為還要與宇宙象網聯結),星體移動時也應該對穿行其中的象網有所影響。
象網不僅僅是牽拉力,一定條件下會變為推斥力。由牽拉變為拒斥基於象網自身的張力或彈力。象網是脹縮迴圈模式,收縮到一定程度會自動變為拒斥,否則就會縮為一團。何時變為拒斥 而開始膨脹就取決於象網自身的秉性,亦即原因在“象”內而不在“象”外。象網擴張到一定程度就會收縮,何時收縮 也取決於象網自身的秉性。收縮和擴張並不與牽拉和拒斥分別對應。比如在擴張階段、開始階段,象網應該是拒斥作用,但“一”中纖細實物 若相對於象網移動,則象網對該實物仍表現出牽拉而不是拒斥。
在宇宙生演中,象網也不一定僅是牽拉作用。比方說,星雲收縮會聚為恒星,起先象網可能也有收縮現象,但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收縮了,成為穩定的形態,如果某種因素導致收縮,則象網會呈現拒斥性(星雲形成行星的過程中,我們推測象網一開始有捲縮現象,一定程度後則通過實物微粒的電磁作用而使得實物會聚,此時不需要象網繼續捲縮)。星系加速膨脹現象,也許有局域象網的推斥力存在。
引力和斥力的大小是隨著象網擴張收縮而變化的,這也導致宇宙膨脹和收縮速度的非恒定性。準確講,象網因為自身內稟性質(張力彈力),而使得擴張和收縮的速度有所變化。在擴張的末期和收縮的後期,速度逐漸變慢。在擴張的過程中,由於象網拉伸,故速度應該變慢,但由於象網生出實物而使得象網自身密度變小,這又可能使得速度變快,究竟變慢還是變快,就要看那種因素占了上風、起了主導作用。收縮過程理應同樣。
電磁力:
電磁力是具有電性、磁性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有兩種性質,即拒斥和吸引。物理學認為
磁性 源於電性,是物體內電子運動和排布而呈現的物理性質。
電性 則是物體帶有電荷所呈現的物理屬性,
而電荷則純屬自然現象。
電子是帶有單位負電荷的基本粒子,
正電子則是帶有單位正電荷的基本粒子,也是電子的反粒子。
電磁現像 是宇宙自然中最普遍的現象,大到星體、小到某些基本粒子,無論是無機物質還是生命機體,都不同程度地帶有電性、磁性。
老子這裡,“象、一”具有類似於電、磁的屬性。39章對“一”的闡明(如天清地甯、穀盈神靈、萬物生)等只能對應於自然界的電磁效用,無法以引力(老子這裡本不存在引力)等其他作用解釋。
故此“一”必定具有類似於電磁的性質。由於“一”為“象”所生,“一”是“象”段的閉合結構,故可推知“象”具有類似於電性(或磁性)的本性。破裂的“象”段之所以能夠粘合聯結,應該也是“象”具有類似於電性(或磁性)的證明。“一”有自旋現象,按照電和磁的關係理論,這樣的“一”同時具有電性和磁性。如果“一”本是電性,那麼自旋中 就自然出現磁兩極,這就是說磁單極並不存在。如果“一”是磁性,則會產生電性。
依據當今物理學見解,電性是根本,磁性是電性運動變化中自然形成的物理現象。所以“象、一”應該是類似於電性的存在,為了簡化表述,我們以“電性”代替“類似於自然界電現象”,因而,“象、一”本具電性,其運變產生磁性。
“象、一”是宇宙中最為普遍、最為恒久的存在,所以電磁作用是最普遍、最根本的作用。在纖細實物(“二、三”)、微細實物(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實物微粒、星雲、恒星形成、星體之間相互作用中,電磁作用是一直存在的,並且是最根本的作用。
前文曾提到象網的牽拉不應是引力,而應是電磁力。這首先是基於當今物理學的觀念。我們所謂的牽拉實則是機械作用,而機械作用現在都被歸結為電磁作用。其次也就是這裡要談的原因。“象”具有電性,各種實物又都是由“一”為基元、以“三”為基本結構單位形成的,而“一”也具有電磁性(“二、三”也可能具有電磁性,但也許是電磁中性,不過“二、三”均以“一”為基元)。這樣,象網對物體的牽拉實則 是象網與物體之間的電磁作用的體現。象網至為纖細柔韌,穿透於任何實物之中,在極速振動中 必不可免地與實物發生電磁作用,當物體與象網相對移動時,這種作用更為明顯,就表現為對物體的牽拉,就呈現為人們所謂的引力效應。具體講,當物體與象網相對靜止,此時只是電磁作用,當物體與象網相對運動,此時電磁作用增強,這增強的部分 就成為牽拉力、引力。因此,象網的牽拉實則是電磁效用,萬有引力實質上是電磁力,萬有引力並不存在。
這樣,許多物理學中 用萬有引力解釋的現象,就應該從電磁效用來解釋。否則就會象大爆炸理論 和廣義相對論 那樣充斥著濃厚的神話色彩、怪誕結論。
當然,物理學四種相互作用的分類在老子這裡也存在問題。故此,以今日物理學見解 而將象網的牽拉歸屬於電磁作用也未必確當。但電磁作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相互作用 則是毫無疑問的。引力即便不從電磁效用來看待,也必定是象網的牽拉(還有拒斥的斥力)而不可能是其他的看法。
電磁波:
電磁波是能夠遠距離傳播的電磁波動。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交互產生並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形成電磁波。早前電磁波的傳輸 被認為是通過乙太的,後來又認為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媒介。當前的流行見解是,電磁波是電磁場的運動形式,電磁場則是量子化的場態,以光速擴散傳播。電磁場的擴張 或者電磁波的傳導不需要媒介,但電磁作用則是通過交換光子實現的(可見光波就是電磁波的一種)。
在老子這裡,電磁波的傳播 必定是通過象網進行的。象網綿延遍佈且能穿過任何堅固緻密的實物,象網又是至為纖細柔韌的存在,這使得象網 成為傳輸電磁波的優異媒介。可以認為,任何遠距離傳輸的物理現象,都是通過象網進行的,象網是傳輸的媒介。
“象”自身具有電性,“一”自身具有電磁性;
“象”高速振動(此即象網的原始振動或本征振動,不過很難確定整體象網處於統一的振動態,所以本征振動或許並無意義)、“一”則自旋且在象網中穿行運動。“象、一”是宇宙中最為根本、最為普遍、到處分佈充斥的存在。所以宇宙本就是電磁的海洋,是電磁場、電磁波充斥的存在。
當一個帶電或帶磁物體 在空間中存在或移動時,必然與其中的“象、一”產生相互作用,影響局域“象、一”的振動、運動、狀態,這種影響 會通過象網傳播開來,就形成電磁波。
波動特有的現象如疊加、衍射、干涉等都可以在象網這裡得到闡明。
象網會不會使得電磁波的傳播有所衰減呢?應該不會,至少遙遠星系的電磁波 能夠傳到地球就可證實這一點。我們認為電磁波事實上的衰減是空間中實物粒子的影響、作用。象網擴張會對電磁波的波長有影響,使得波長變長,但應該不會 使得振幅降低和頻率變化。
測量證實,電磁波的傳播速度是30萬公里每秒。根據波動理論,傳播速度取決於 媒質的特性而與波源無關,因此,這速度應該是電磁波在象網中的正常傳播速度,在任何地方任何方向測量 都應如此(由於象網密度、分佈會隨著大道擴張和星體形成而有所變化,故嚴格說來只是一段時期太陽系系統中測得的光速)。
然而速度合成原理 在老子這裡適用嗎?肯定適用。30萬公里每秒是指電磁波在象網中的傳播速度。假如我們在象網中 以某個速度追逐電磁波,會發現電磁波的傳播速度變小了,反之則會變大。由於波的傳播速度是以波長乘以頻率來確定的,頻率取決於波源故不會變化,於是在追逐或逃離時,我們觀測到的電磁波的波長就變小或變大,這是符合觀測結果的(如紅移、藍移)。如果波源以某種速度與象網相對運動,那麼從波源處 觀測電磁波速就會發現波速變大或變小。但是波速在象網中是恒定的,即任何觀測者 如果與象網相對靜止,那麼他觀測方向測得的電磁波都是30萬公里每秒。
邁克爾遜-莫雷實驗以及其他光速測量,實際上測得的都是象網中的速度。當然,象網在地球運行中 會有一定的跟隨拖曳效應,尤其是在地表,但這種跟隨拖曳是有限的(象網非常纖細柔韌,地球穿越象網運動雖會對象網有影響,但影響應該不大),故不會對測得的速度 有明顯的目前儀器精度下的影響。
這其實就是說,所謂光速恒定是指在象網中傳播速度的恒定(某一時期有限區域中。因為象網還在擴張,擴張會使得波長變大,從而波速增大。所以從宇宙演曆和大尺度空間來看,光速並不是恒定的),而不是相對於任何觀測者是恒定的;所謂光速上限,也只是指在象網中傳送速率的上限,而不是任何參照系下的上限。自然,很難認為光速就是象網中傳播速度的最高值,或許還存在另外的波動形式、傳導方式,其速度超過了光速。
另外,生命本真之“情”在象網中的速度是不會受光速限制的,很可能是一種天涯咫尺的無限速的疾速運動。
由於象網擴張會使得光速變大,所以今日的宇宙年齡 和宇宙大小也應該作出調整。因為宇宙大小和年齡 都基於光速不變來計算的(元素半衰期測定的年齡除外),但由於象網擴張使得光速變大,所以宇宙大小應該比已知的要大一些,年齡應該要小一些。
2.3 大爆炸、相對論、熵增原理
大爆炸:
大爆炸設想是根據哈勃紅移、宇宙膨脹 反推的結果,既然宇宙在膨脹,那麼早前必定在一起。在廣義相對論 和量子場論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標準大爆炸模型 及其修改版暴脹宇宙模型。模型認為宇宙起源於體積為零密度無限的奇點,奇點 因為某種緣故暴散開來,逐漸產生了基本粒子、原子分子、星雲、恒星行星等。暴脹宇宙模型是針對大爆炸模型的缺陷,借助量子場論 提出的修正方案。這是目前最有影響的宇宙模型。
老子這裡不存在大爆炸,也不存在奇點(包括黑洞)。宇宙起源於道、終歸於道,道是廣袤無際 綿延伸展的存在。老子的宇宙是迴圈脹縮、反復不已的永恆過程,不是大爆炸描述的無望結局。
實際上大爆炸模型 是基於引力理論的。奇點之所以能夠成立,是因為研究者 反推早期宇宙時發現,引力起到了絕對的主宰性的作用,將所有能夠反抗引力的作用(包括物質自身的抵抗力)全都壓垮,複借助於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形式,於是一個很難設想和接受,但卻符合廣義相對論 並且在物理學和數學上邏輯 自洽的奇點就出現了。
前已表明,引力實質上是電磁力,退一步說,引力實則是象網的牽拉。象網另有拒斥作用,是在收縮到一定程度上 基於自身張力彈力等自有秉性而產生的。
所以,無論是從電磁作用出發,還是從象網自身秉性出發,都不可能反推出奇點。正是因為理論基礎 並不存在或出現問題,所以基於理論基礎的模型都不成立。
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廣義和狹義兩種。
狹義相對論最早,是關於運動的理論。
廣義相對論晚出,是關於引力的理論。
引力在廣義相對論中 成為彎曲的空間,所以廣義相對論也就是關於“空-時”的理論。由於空間與時間相關,並且都與質能分佈有關,因此,廣義相對論 也可以視為物質和能量分佈的理論。廣義相對論借助於複雜的幾何學、數學形式表達,非專業人士所能吃透,大眾普及讀物中也很少介紹。
狹義相對論的光速恒定 是基於當時測得的光速不變而得出的觀點。但如前所述,光速不變只是指光在象網中(某一時段某一局域)的傳播速度不變,而不是指不同參照系中 測得的光速不變。而光速上限(早前認為是物體運動速度的上限,現在則多認為是信號傳遞速度的上限。即物體運動速度 可以高於光速,但資訊傳遞速度 不可能超越光速,信號或資訊被認為是通過光信號傳遞的。之所以認為物體速度可能高於光速,是因為已經觀測到的星系逃逸速度 接近光速,故可推測更遠的星系 已經達到光速了)至多只是象網中 傳送速率的上限,而不是測得速度的上限。狹義相對論的質能互變在老子這裡也是不成立的(詳後文)。
廣義相對論是關於引力的理論,但引力在老子這裡並不存在,存在的是象網的牽拉或電磁作用,因而廣義相對論與老子體系並不相容。
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即任何與外界沒有物質能量交換的系統,都會自發地趨向無序狀態(沒有結構、差異的均質性狀態),即熵會自動增加。熵就是無序程度的度量。宇宙是一個大系統,沒有外界,所以符合熱力學的孤立系統,而孤立系統無法避免熵增,所以宇宙最後就成為熵最大的狀態,各個區域沒有分別,處於均衡狀態。宇宙停止了任何演進,成為分子、原子、粒子東遊西蕩的 雜亂無章的宇宙,這就是流行了一百多年的宇宙熱寂說。
熱力學定律 雖然都是經驗定律,但尚未發現與熱力學定律直接違背的物理現象,因而熱寂說固然難以接受,但卻具有科學特有的威勢而被人們認可。但是熱力學定律 卻很難解釋生命系統的形成,因為生命機體的形成(有序結構)明顯是熵減,這熵減如何產生呢?而且星體的形成也在某種意義上是熵減,這又怎麼產生呢?如此等等。有人提出了引力是負熵,因為引力使得物質聚集,但也有許多無法確切解釋的問題。
從老子體系審視,熱力學定律 僅具有自然系統中的有限正確性。關鍵在於,“象、一”具有電磁作用,而正是電磁作用的普遍和永恆存在,才使得“天清地甯、穀盈神靈、萬物生”,才使得各種有序結構(星體、生命物)生成。熱力學定律並未涉及電磁作用,即使涉及也是顯現層面的電磁現象。
電磁作用 起到了熱力學中負熵的效能,熵並不是總是增加的,還可以減少。熵在老子體系中並無意義,也無對等或對應的術語和表述,但在自然界的單純物理過程中 應該是可行的。事實上,分子、原子的自發熱運動除了顯態層面的原因之外,可能也與象網振動、“一”的作用有所關聯。再者,老子有“同其塵”一說,這就是指象網振動(也包括“一”的作用)在微細物質消解中的作用。
二、微觀世界
1,物理事實和科學見解
基本粒子是指具有特定物理性狀 不可再分的微細實物。物理學的基本粒子是一個發展的概念,目前通行的是標準模型。此模型中基本粒子有62種(有一些屬實驗觀測,有一些屬科學假設),根據參與相互作用的方式而分為三大類,即輕子、強子、媒介子。
輕子參與弱、電磁、引力相互作用如電子等,輕子一般品質較小,但也有大於強子品質的。
強子 參與強、電磁、引力相互作用,如質子、中子等,一般品質較大。強子被認為是由誇克組成的,但由於誇克之間 作用力太強,無法在實驗轟擊中開解,所以無法觀測到自由誇克,這被稱為誇克禁閉。
●輕子和強子又稱費米子,構成了實物世界,故也稱實物粒子。
媒介子 是傳遞相互作用的量子化粒子,靜止品質為零,如光子。四種相互作用 分別有對應的媒介粒子,如弱相互作用是通過交換玻色子實現的,強相互作用是通過交換膠子,電磁相互作用交換光子,引力相互作用交換引力子。另有希格斯粒子(對應於希格斯場,屬於媒介粒子),被認為是品質的起源,故稱上帝粒子。
基本粒子 都有其反粒子,所謂反粒子是指品質壽命等物理特性相同,但電荷等物理特性相反的粒子。
正反粒子 相撞就產生湮滅現象,即兩個粒子消失,轉化為電磁波(輻射)。自然界發現的基本上都是粒子,反粒子的數量很少,且大都是在實驗室和天文觀測中發現的。由反粒子構成的反物質現在還未發現。天文觀測和高能加速器中還發現了所謂的“奇異粒子”,總是快速的成對出現但卻各自獨立而緩慢衰變。
基本粒子絕大多數並不穩定且壽命很短,自由狀態下存活時間在10−10~-24秒之內。只有10種左右穩定且長壽粒子,即電子、光子、中微子、質子及他們的反粒子。這些基本粒子的壽命 被認為是無限長(即使有限也是10的數十冪次方秒)。自由中子的壽命約16分鐘,但與質子結合成原子核的中子,其壽命很長。
多數基本粒子 還存在衰變現象。所謂衰變是指粒子自發放出更輕的基本粒子並轉變為 其他較輕粒子的現象。如中子衰變就是發射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而衰變為質子(質子比中子輕)。
基本粒子的尺寸極小,半徑都在10−15米以下,如質子半徑是0.9X10−15米,電子一般被當成沒有結構的點粒子,但也有估計說半徑約10−22米上下(也有說在10−15米左右),原子的半徑多在10−10米尺度。
基本粒子的品質也很小,電子的品質不到10−30千克,質子品質是1.673×10−27千克,中子比質子略重,是1.675×10−27千克,光子的品質為零,中微子的品質也趨近於零(也有認為是零)。
基本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具有測不准關係。所謂波粒二象性,是指粒子在特定條件下 可以表現為波動形式 或者表現為粒子形式,人們推測粒子本身 既具有波的特性 又具有粒子的特性,也就是說基本粒子世界(以及原子核、原子甚至分子)與經驗世界的特性大有不同,波動性和粒子性可以同時具備。所謂測不准關係是說描述粒子的相關物理量不可能同時測准、同時具有確定值,如位置和動量、能量和時間、角動量與角度等,比如確定了位置那麼動量就沒有確定值,但卻有一個範圍。對測不准關係的實質則看法不一,有的認為是粒子的內稟性質,也有的認為是測量儀器和方法的限制。
費米子或實物粒子又分為三代,三代粒子的區別是品質有差異,其他物理性質相同。如電子的三代分別是,第一代的電子及其反粒子即正電子、中微子及其反粒子即電子中微子(中微子及其反粒子不帶電),第二代的渺子(μ子,比電子品質大200多倍,帶單位負電荷)和反渺子、渺子中微子和反渺子中微子(不帶電),第三代的陶子(τ子,品質是電子品質的3000多倍,帶單位負電荷)及反陶子、陶子中微子和反陶子中微子。
基本粒子都無法直接觀測到,目前的顯微鏡只能觀測到大型原子尺度(10−10米),故通常所謂的觀測實則都是間接觀測,如通過雲室、氣泡室等顯示運動徑跡,再結合物理定律予以推測。基本粒子的一些物理特性比如壽命品質等,也不都是直接觀測實驗而得,絕大多數是根據觀測到的現象,再通過測不准關係計算出來的。
除了上面介紹的特性之外,基本粒子還有自旋、同位元元旋等物理參數,尚有對稱性、守恆性等物理量關係。不同類型的基本粒子還有更細緻的屬性如奇異數、重子數等等。
●老子的微觀世界(指“象、物、一、二、三”)與物理學基本粒子差異頗大,但也有一些相同相通的地方。
比如都是深隱不顯、細微不覺的存在,形態、結構、性質都比較簡單、體積甚小、品質甚微、運動不止等。差異則主要在具體結構、相互作用、起源構成等方面。尤須注意者,物理學基本是定量描述,老子至多是定性說明;物理學是間接觀測、理論推證、科學假設,老子則是直接觀見且闡述說明。
2,“物、一、二、三”與基本粒子一般情況
粒子起源:
物理學認為所有粒子起源於大爆炸,最初僅僅是奇點,奇點爆炸後的不同階段 產生相應的基本粒子。大約在3分鐘之內,所有基本粒子都已經產生了。
老子這裡,所有粒子都起源於廣袤無際、各向伸展的“道、象”。“道、象”在擴張的不同階段生出了“一、二、三”等纖細實物,再以“三”中纖細實物為基本結構單元生成了微細實物。
粒子壽命:
絕大多數基本粒子壽命非常短暫,只有光子、電子、質子、中微子,結合態的中子是長壽穩定的。
老子這裡,除了“物”之外,“一、二、三”中的纖細實物非常穩定,除非特殊情況(強力碰撞),自然狀態下都能長久存活。存活時間由“一”到“三”再到後生微細實物,壽命和穩定性呈現遞減情形。
粒子結構:
物理學認為基本粒子都是點狀粒子,如光子、電子等,沒有內部構成。現在一般認為質子、中子等強子具有內部構成,因此,強子被當成球狀粒子而不再是點狀粒子了。強子由假設中的誇克(也有認為誇克得到了實驗證實,即所謂三噴注現象,無論是否得到證實,三噴注現象應該表明,質子具有內部結構)構成,誇克則是點狀粒子。近來也發現或者說也有學者主張,電子具有內部構成,並非最基本的粒子。
老子的“物、一、二、三”均非點狀粒子,都是由象絲、象段聯結而成的閉合絲線結構。這是因為“象”是類似於蛛網那樣的高速振盪的立體存在,象絲是宇宙中最為纖細、至為柔韌的存在。
象絲具有粘合性結合性,離散之後的象絲可以迅即與象網聯結,這就是“物”。
象網擴張到一定程度,破裂後沒有聯結的穩定結構就是“一”,“一”中纖細實物以某種方式結合聯結而形成的穩定結構就是“二”,
“二”中纖細實物以某種方式粘合聯結 而形成的穩定結構就是“三”。
以“三”中纖細實物為基本構造單位,就形成了微細實物,微細實物通過各種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結構就是實物微粒。
“一”是宇宙中結構最簡單(應該是閉合線圈)、作用最普遍的物質,之後形態結構漸趨複雜。
“三”(應該是立體閉合絲線樣結構)是所有後生實物的基本構造單位,沒有“三”就不可能成為實物。
粒子表像:
“物、一、二、三”都是具有確定結構和外延輪廓的絲線結構,但“物”的結構極不穩定,而“一、二、三”卻是相當穩定的。這就是說,在老子這裡,纖細實物僅僅是粒子性,毫無波動性。也就是說波粒二象性在老子這裡並不成立。象網由於高速振盪,倒是可以視為波動性存在,不過象網是纖細柔韌的象絲聯結而成的網狀,並不是實物粒子。
測不准關係在老子這裡也不成立。確切講,測不准關係並不是纖細實物的內稟性質、自有本性。但在實驗儀器的限定下,存在測不准關係,即從老子來看,測不准實則是測量性的而非本質性的。再者,象網高速振動並很可能是無序振動(即全宇宙或局域內不存在本征振動),纖細實物必然受到作用影響,這也大大增加了能測准能預言的難度,換言之,即使達到老子那樣的虛極靜篤狀態,也無法確定預知纖細實物的運動狀態。當然,隨著實物體積品質的增大,象網振動的影響逐漸衰弱,測得准和能預言就逐漸可行了。
湮滅轉化:
正反粒子相撞後粒子消失,成為純粹的輻射,即實物粒子轉變為能量。粒子之間在一定條件下(碰撞、能量吸收和釋放)可以相互轉化,比如中子衰變為質子,質子轉化為中子,光子與電子之間的轉化等等。
老子用“複歸”一詞闡述纖細實物和微細實物的湮滅轉化。準確言之,老子的“複歸”蘊涵了湮滅轉化(“複歸”還有其他意蘊,比如複歸意味著來源)。纖細實物的生成過程 是順次過程,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以“三”中纖細實物為基本構造單位而形成了微細實物。
“複歸”的過程則相反,微細實物開解而成為“三”,“三”開解成為“二”,“二”開解成為“一”,“一”開解成為“象”。當然“複歸”並不是嚴格遵循生出的順序。可能在自然狀態下,複歸是順序複歸的,但在碰撞等作用中 比如微細實物的高速碰撞,則可能是開解為“一、二、三”,甚至有的直接複歸於“象”。五千文中有“和其光、同其塵”,其中“同其塵”就涵有複歸意蘊,是指實物微粒複歸於“道、象”,這種“複歸”應是自然狀態下的“複歸”,但有象網振動和電性效應的作用影響(所有實物無時不刻不受到象網振動、電性效能的作用影響)。
老子明確表述的複歸是“物”複歸於“象”。“物”是極不穩定的結構,主要是象絲、象段樣態,即便是閉合結構也會迅即展開為象絲、象段。“一、二、三”都是穩定結構,自然狀態下很難開解複歸。
正反粒子相撞而成為輻射的現象,從老子來看,應該是這樣的:高速碰撞中,粒子結構開散,複歸於“象”或者複歸於“一、二、三”。由於輻射本是電磁波,而電磁波則是象網的振動傳播——準確講,高速碰撞後粒子消解,消解後的象絲象段與象網粘合聯結,並對所處的區域的象網生髮作用,引起象網振動的改變,於是呈現為波動並傳播——所以,複歸於“象”的可能性更大些。當然也可能複歸於“一”或“二”或“三”、或者“一、二、三”。
粒子自發衰變現象則表明粒子本身不穩定,結構鬆散容易自行開解(一般都是受到象網振動、“象、一”的電磁作用,甚至也有“二、三”的作用),開解之後轉變為品質和體積更小、相對而言更穩定的微細粒子。
粒子間相互轉化一般都是在相互作用(高能加速器中的碰撞)時產生的。碰撞之後結構開散,變為另外的細小粒子。有時(根據具體情況)開散之後會立刻結合甚至吸納“一、二、三”中纖細實物而形成更大更重的粒子。
3,“物、一、二、三”與基本粒子對比、對應
“物”:
“物”是象網高速振動中產生的離解性象段,可以是閉合結構也可以是開散形態,後者應該是主要的。“物”很不穩定,能夠迅速與象網聯合,於是“物”消失而成為“象”。“物”是瞬間生滅、刹那隱現的。“物”是能夠分辨形態結構、具備外觀輪廓的象絲、象段。“象”因為高速振動,所以永遠呈現出隱約模糊、朦朧不清的光霧狀。“物”一直在生生滅滅,至今依然如此。
“物”與基本粒子中的短命粒子可能有對應關係。如高能加速器中碰撞而產生的共振態強子,如量子場論假設的虛粒子(為瞭解釋物理現象假定的不可觀測瞬間生滅的粒子,雖不能直接或間接觀測到,但卻有相應的物理效應。現今多認為虛粒子是真實存在的),如某些迅速衰變的粒子。共振態強子可能是高速碰撞中粒子分解產生的象絲、象段,即瞬間生滅的“物”。
“一”:
“一”是象網擴張到一定階段 產生的穩定的纖細實物,早前大約因為象網拉伸後的張力(彈性力、結合力)、象網網絲的粗細程度(但也可能粗細程度不變,即在碎裂和彌合的動態過程中粗細程度不變)、象網的密度(密度高則容易碰撞)等緣故,無法生出穩定結構的纖細實物。“一”中纖細實物結構至簡(閉合線圈)、體型很小、壽命至長、最為穩定(自然狀態下)。“一”是所有實物的基元,也就是說在所有實物(包括“二、三”)中都能發現“一”在其中,但都是結合態的“一”。“一”大多數還是遊離態或自由態的,這從39章可以推得。“一”遍佈於宇宙各處,在宇宙初始階段其分佈是均勻的,在往後由於星雲收縮、星體形成,可能存在局域分佈的不均勻性,但從大尺度宇宙空間來看,依然是均勻分佈。
宇宙中之所以有大量自由態的“一”,應該有這些緣故。
其一,“道、象”一直在生出“一”。
其二,並不是所有的“一”都參與了“二”的生成(從“一生二”的“生”字即可推定)。
其三,“二”在碰撞等過程中 會開散而複歸於“一”。
其四,部分參與“三”之後生成的微細實物的“一”,並不是微細實物所必備,即結合不甚緊密,能夠離開。
“一”具有電磁性。“一”的電性源出象網,象網本是電性存在。“一”具有自旋特性,自旋中形成磁兩極。因此“一”同時具有電磁性。
“一”會不會是電子呢?我們認為不會。首先,“一”是宇宙中非常細微的存在,電子在目前來看還不是,至少中微子就比電子輕(中微子如果品質確實是零則當別論)。其次,“一”是宇宙中所有電量的基本單位,電子雖然帶單位電荷,但是有跡象表明電子還有結構,再者,質子中子也被認為有分數電荷,並且在中子表面還有電荷不均的情況。
不過“一”與電子也相似,都帶有電荷,運動中能產生磁性,都廣泛存在、遍佈宇宙,壽命都很長,結構都穩定。
“一”應該是電子的基本構成單位。這也表明,電荷還存在更基本的量度,目前的單位電荷是基本電荷(“一”所帶的電荷)所構成。
“一”是宇宙中所有實物電性和磁性的根本,是品質、電量、磁性的基本單位元,也是構成所有後續實物的基本單元。
“一”很可能只有一種結構形態,即閉合絲圈。在較小的可能性上,也許是極有限的幾種結構,但每種結構都是最為簡單的。也就是說,“一”中纖細實物應該是一種類型,而幾種類型的可能性很小。
“一”中纖細實物可以視為等同,但即便不是全等,也是相似的(比如線圈的直徑不同,甚至象絲的直徑有異)。無論形態結構是否全等,
“一”的功能效用或者說物理特性 則是完全一致的(此由39章對“一”的闡述可證)。
“一”在自然狀態下很難複歸於“象”,但在強烈碰撞等特定條件下,可以複歸。
“二”:
“二”是“一”中纖細實物的聯結結合態,也是閉合絲圈樣態的結構。“二”的穩定性很好,壽命僅次於“一”。
“二”的形態品質比“一”大,結構比“一”複雜。
“二”很可能只有一種結構,當然不排除是兩種或有限多種。“二”在自然狀態下不易複歸於“一”、“象”,但在碰撞的強作用下可以複歸於“一”甚至直接複歸於“象”。
“二”也很可能普遍存在於宇宙之中,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二”都結合為“三”,仍有大量自由態的“二”存在。
這是我們根據“一”的情況和“二生三”的“生”字所做的推測(理由同上述“一”),但老子五千文沒有相應的說明。
老子對“二”沒有具體說明,我們也無從揣測具體的特性、作用。從物理學基本粒子來看,也實難找到對應。
尤須指出,“二”不可從正反粒子來看待,即“二”中有兩種類型的纖細實物,分別是正反粒子的構造單位。這是因為,“三”是由“二”中纖細實物結合而成的,如果是正反粒子,就不可能結合了。
“三”:
“三”是“二”中纖細實物結合而成,也是閉合絲線結構,穩定性很好,壽命僅次於“一、二”,品質比“二”大,結構比“二”複雜。自然狀態下不易複歸,但在強作用中可以複歸於“二”甚至“一”、“象”。
“三”是所有後續生出的微細實物的基本結構單元,也就是說所有微細實物必定都涵有“三”,都以“三”中纖細實物為基礎而形成。“三”中纖細實物的種類很可能還是一種,如果是多種那也是有限的種類(三在先秦有多義,但老子的“三”應該是順序義)。
會不會有自由狀態或遊離狀態的“三”呢?我們認為應該有,從“三生萬物”的“生”即可確知(生育者依然存在)。
“三”的地位 相當於物理學中誇克的地位,但必然比誇克更基本更細微,應是誇克的構成單位。“三”不應該被當成質子(氫原子核),儘管質子是物質的基本構成單位。
綜上所述,老子的“一二三”與當今物理學的觀測 和假設並不在同一層面,比基本粒子更基本、更細微、更深隱,是基本粒子的深層構成單位。
“一二三”或許永遠無法通過儀器觀測到,但卻有另外的觀見方式,這就是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也就是佛陀的深度禪定。任何人都可以達到這樣的境地,任何達到這種境地的人都能觀見同樣的情形。
另外,“一二三”也不應從實物粒子的三代去理解,這是因為三代粒子與老子的描述說明還有很大差異。
4,科學理論
4.1 量子場論
量子場論 是研究微觀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論,或者說以量子形式研究粒子和場的理論就是量子場論。
量子是離散化不連續的作用子,或者粗略說是物理特性(如能量、動量、自旋、同位旋等等)不連續的“粒子”。人們發現微觀世界的物理量具有階梯式躍遷的特性而不是宏觀世界中的連續變化(準確講,以物理量連續變化的觀點去看待微觀世界,發現有許多現象無法解釋。而只有從階梯躍遷的觀點去研究看待,這些現象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說明),至今基本粒子領域全都採用量子化方式,即將所有物理量都當作量子形式對待。
場 是一種無限延伸遍佈空間的存在,如引力場、電磁場等,最初是為瞭解釋非接觸遠距離的相互作用 而提出的分散式存在形式。基本粒子也具有這種相互作用,故而粒子周圍也必須有場存在。早前人們認為粒子產生了場(就如物體產生引力場那樣),粒子是場的根源。現在則認為場比粒子更基本,場產生了粒子。粒子是場的激發態,當場受到某種作用而擾動受激時,其中就出現了或者呈現為粒子形態,沒有擾動受激的場則處於基態,不表現出粒子性或沒有粒子出現。場獨立於粒子,粒子則不能脫離場。
基本粒子 具有量子化特性,因而場也就量子化了。基本粒子間的相互作用被認為是通過場進行的,由於場是量子化的,所以有了場量子概念,場量子就包括我們前文提到的媒介粒子,粒子間相互作用就是交換場量子來實現的。每類基本粒子對應一種場,如電子對應電磁場,其中的場量子就是光子;如物質粒子對應引力場,引力就是通過交換引力子實現的。
●量子場論形成後,真空觀念也為之一新。現在普遍認為真空不空,不存在沒有場和粒子的真空。在量子場論中,真空是各種量子場處於最低能態(基態),是沒有受到激發的本征態。雖然未受激發,但各種量子場仍處於不斷的振動之中,即所謂真空零點振動,在振動中有虛粒子不斷產生湮滅 或相互轉化,此即真空漲落。不過有一個關鍵問題,即量子場中虛粒子 產生湮滅過程 並不遵守質能守恆定律,但在始態和終態質能等守恆定律則是適用的。
“象、物”與場、粒子:
老子的“象”是綿延伸展、振盪不止,在振動中產生瞬間生滅的“物”,“象”是“物”的本根。
量子場也無限延伸、振動不已,受到激發之後,會有粒子出現。
場是粒子的根源,粒子由場產生,是場的激發態。
場無法觀測,但有可觀測的效應。可以看出,“象”與“場”、“物”與“粒子”相當接近,有一定的對應關係。
雖然接近,但差異更多。
其一,量子場論認為每類粒子對應一種場,一個區域中同時有許多場存在。但在老子這裡,只有一種“象”。“象”中則有許多不同的振動形式,亦即是各種振動 各種波動的疊加態。
其二,“象”是最為纖細柔韌的蛛網樣立體性存在。量子場論中場的存在形式沒有定義,僅只是綿延伸展、分佈于全空間。
其三,“象”是宇宙所有實物的根源、由來。場還沒有這樣的功用。
其四,“象”在振動閃爍中產生“物”,“物”本身不穩定,可以自行複歸於“象”(當然也同時受到象網振動的作用影響,也有“物”之間碰撞的因素)。場中的粒子則被認為是場的激發態,退激之後粒子消失。
其五,“象”具有電性,且有諸多功用,如傳播長距離波動,如“挫其銳(可能是消融弱化某些極端偏向),解其紛(可能是在振動中消解雜亂無章、解除束結系縛),和其光(應該是指會和甚至調和光波),同其塵(應該是指消解實物微粒)”,如對物體的牽拉(電磁效用)等。
場 不具有電性(電磁場只是電磁物體形成的場),波動的傳播也是在不同的場如電磁場和引力場中進行的,其他的場沒有這種功能。
其六,場是量子化的場,“象”則是連續性的。不同的“場”之間有相互作用,但在“象”這裡場之間的相互作用 並不存在(或可從象網中振動的傳播和疊加來說明場之間的相互作用)。粒子間的相互作用 被認為是通過場,具體則是交換場量子即媒介粒子,但在老子這裡是通過象網而不是交換媒介粒子。
“象、物”與真空、虛粒子:
真空不空:量子真空理論認為真空不空,充斥著各種場,場都在無休無止的振動,其間有各種虛粒子生滅不已,但真空中各個場都處於基態。這與老子的“象”大體一致。在老子這裡不存在真空,因為“象”綿延伸張,到處存在,且處於永恆的振動之中,在振動中“物”瞬間生滅、刹那隱現、遊移飄動。只是老子這裡只有“象”一種存在而不是物理學認為的許多場。
虛粒子:虛粒子本是描述真空場而虛構的粒子,基本粒子大都有其對應的虛粒子,如虛光子、虛電子、虛正電子之類。但現在大多數研究者都認為虛粒子是真實存在的,雖然真實但虛粒子卻不能轉化為粒子。虛粒子與“物”也略可相通。“物”是象網振動的產物,虛粒子是振動振盪的產物,“物”和虛粒子都瞬間生滅,且都不能轉為纖細實物或粒子。
真空和虛粒子與老子的“象、物”更接近一些。老子之所以稱大道為“無”,就是因為其中沒有穩定的纖細實物,只是象網在自發自由振動,“物”則刹那隱現。但是差異也很明顯、也很根本,如上面所述的場與“象”的差異。
現代真空理論還有真空相變、真空極化、真空對稱性破缺等說法,但與老子則相距甚遠。
4.2 統一理論
物理學將宇宙中所有相互作用(即力)分為四類,
即引力相互作用(引力)、
電磁相互作用(電磁力)、
強相互作用(強力。原子核內質子中子以及誇克之間的相互聯結)、弱相互作用(弱力。使得粒子衰變和中微子散射的作用)。
統一理論是試圖將引力、電磁、強、弱相互作用統一描述說明的理論。最早只是試圖將引力場和電磁場統一起來(引力作用和電磁作用的數學形式相似,都是距離平方反比關係,都與物體品質乘積或電磁量乘積呈正比關係,而且都是長程力,能遠距離作用),愛因斯坦後半生就在從事這項工作,但沒有任何進展。隨後又發現了兩種新的場,即強和弱作用場,這使得統一之路更加艱難。目前,弱、電磁兩種作用通過一些數學技巧和概念構造已經得到形式上的統一。正在研究的是弱、電磁、強相互作用的統一,通常謂之大統一理論。前瞻性的研究則是四種相互作用的統一,可以稱為終極統一理論。
引力和電磁力我們前文已經做過對比說明,這裡簡單說下強力和弱力。
強相互作用:
原子核如何能夠穩定存在?質子和中子既然是誇克構成的,又是怎樣結合在一起而不分解?
物理學家提出了強相互作用以便解釋說明。強力是短程力,只在原子核直徑內起作用,超過這個距離就迅速衰減而消失。實驗發現在作用距離內,距離加大強力增強、距離減小強力減弱。這個特性使得大統一理論舉步維艱。強相互作用被認為是通過交換膠子實現的,膠子是強力場的場量子。
老子並未闡述原子核、原子,但我們從“三”和象網可以作一推測。所有實物粒子(這裡主要指強子、原子核)都以“三”中纖細實物為結構單位,因此無妨認為誇克(誇克目前被認為沒有內部結構,但老子的“三”應是誇克的結構單元)是“三”中纖細實物的某種結合。如何結合的呢?必定是象絲、象段聯結起來的,亦即“三”中纖細實物各自的部分象絲、象段聯結粘合在一起了(也可以設想成由獨立的象絲象段聯結,猶如兩個或多個球都通過橡皮筋聯結,但這個可能性較小)。象絲、象段是非常柔韌的,可拉伸捲縮碎裂粘合。當兩個“三”中纖細實物要離開時(類通於誇克間距離增大),距離增大故拉力增強,當他們靠近時距離降低故拉力減弱,猶如橡皮筋那樣,這與實驗觀測中發現的強力特點相通。但象絲、象段還有一個特性,如果以某種方式將其壓縮(猶如壓緊被拉開的彈簧),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呈現為斥力,這是必須特別注意之處。
原子核中質子和中子的結合與上述類似。目前的強力模型與老子幾乎沒有什麼對應。
弱相互作用:
弱力主要是指粒子衰變中的作用力。從老子來看,粒子自發衰變表明粒子的結構不穩定,容易受到外界作用而離解開散,變為較為穩定也比較細小的微細實物。這些作用有象網振動、“象、一”的電磁作用,“一、二、三”以及微細實物的碰撞等。由於衰變有一定規律性,所以碰撞大體可以排除。老子有“解其紛”、“同其塵”一說,或許與弱相互作用有一定對應。若此,則弱相互作用 主要是象網的作用(“解其紛”、“同其塵”闡述大道,亦即象網),或者說“象、一”的作用。
當前的弱力模型與老子沒有什麼相通和對應。但是因為衰變(包括元素衰變)具有一定規則,或可由此推斷某些基本粒子的生成、由來,進一步窺測深隱層面纖細實物和象網的一些作用特性、層次結構。
“象”與統一、超弦:
統一理論難度雖大,但物理學家熱情不減,他們發現,在高能狀態下,引力可能增強、強力可能減弱、弱力可能變強,於是推測在極端高能時電磁、強、弱三者是統一的,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質和數學形式。而在大爆炸之初,能量更高,推測四種相互作用也是統一的。
老子這裡不存在大爆炸,所以不存在那樣的高能狀態。但是老子這裡卻實實在在地 存在著終極統一,這就是“道、象”或者說“無”。這種統一不僅僅是相互作用的統一,而且是實物起源演化的統一。
首先,“象”是所有實物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基礎,起到了物理學中引力、電磁力、強力的作用(弱力暫不考慮,因為物理學中弱相互作用在老子這裡不甚明晰)。物體之所以沒有亂跑 是因為象網的牽拉,天清地寧則是“象”以及“一”的電磁作用,微細實物 之所以沒有開散則是象絲象段的聯結粘合。引力場、電磁場、強相互作用場甚至包括弱相互作用場,在老子這裡就是一個,即“象”、即“道”、即“無”。引力通過象網實現,電磁作用、電磁波通過象網實現,強力通過象網(象絲象段)實現,弱力或許也是象網的作用,所以“象”就是統一場、就是終極統一之所在。
由於“象”具有電性,而象網的牽拉也可以歸結於電磁作用,強力也可以通過電磁性得以說明(象網之所以能夠聯結,可能就是因為電性,或者說可以通過電性說明。但是否真的可行,尚待進一步研究),所以“象”這個統一場也可以視為電磁場。無論怎樣,老子這裡電磁作用才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作用。
其次,“象”是所有實物的根源,所有實物都是“象”所生出、都受到“象”的作用、都能複歸於“象”,“象”就是所有實物之統一,就是實物的終極根據。任何實物都可以通過“象”而轉化。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並不存在。
再次,“象”是所有能量的根源,象網的振動、脹縮、聯結(張力或電性粘合力)是宇宙所有能量的來源,當然也是品質的來源(見後文物理定律一節)。所有能量、品質統一於“象”,品質和能量是守恆的、恒定的。所有的運動都起源於“象”,“象”活力永在、運行不休,運動是永恆的
“象”是所有生成物的根源由來,且永恆存在、持續作用。各類具體實物之間或許還有另外的不能歸結於“象”的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是“象”這種統一作用所生成、所分生,是不同存在層面、不同存在領域實物間的相互作用。
超弦:
弦理論和超弦理論的最大特色就是提出了弦狀粒子的概念。如無這種粒子形態的觀念,本書也沒有十足的勇氣認定老子的“象”是立體網狀結構,儘管這種意蘊在五千文很明顯。但是超弦理論也是在既有的物理學理論框架中轉悠,除了粒子形態觀和相互作用方式有所突破外,其餘的見解依然與老子大有不同(詳見本書“老子與粒子物理學”一章的“弦論和超弦”一段)。
三、物理定律
這裡僅對品質、能量、守恆性以及量子化和連續性予以簡說和對比。
品質:牛頓的品質定義有兩種,
一是運動學方面的慣性品質,
一是引力中的引力品質。
一般觀念中的品質是指含有物質的多少。在老子這裡,品質應從物質多少來看待。由於“一”中纖細實物 是所有實物的基元,而“一”中纖細實物應是一種結構且應是全等的,因而品質就是涵有“一”的多少。
然而,象網的品質又怎樣考慮呢?由於象網不屬於實物,而我們的定義是從實物角度作出的,所以這種界定中象網不予考慮,如果考慮的話,品質應該從象絲象段的多少來界定。事實上,象網綿延伸展、無邊無際,閃爍振動、擴張收縮,故也無法定義其品質。但象網是品質的根源,這是毫無疑問的。
能量:
物理學中的能量十分隱晦抽象,只在具體學科具體物件中方才相對明晰。一般來說,能量是物體運動能力的度量,分為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電能、熱能(分子運動、能量)等等。
老子這裡,物體的能量全都源出“象”(不考慮生命本真之“情”可能具有的能量——假如可以用能量這個詞的話)。
具體有三,
一是象網的振動閃爍能量(振動能),
一是脹縮迴圈的能量(運動能),
一是象網聯結粘合的能量(張力能、結合能。也許可統歸於電性能)。
宇宙物體的所有能量都是三種能量形式(也許三種形式可以用某種方式統一起來)的嬗變、分化。
除了物體有能量,生命本真似乎也有與能量相通的“能”,即可以驅動三以下的纖細實物。
守恆性:
老子這裡,品質、能量等相關物理量都具有守恆性。之所以能夠確定守恆性,是緣於老子的“複歸”。“物”是“象”生成且能複歸於“象”,“一、二、三”等纖細實物和所有後續生成物也源出於“象”且在最終都必定複歸於“象”。整個宇宙的運行是反復迴圈,起源於道、複歸於道。正是這種“複歸”才使得守恆是必然的。因為,假如沒有複歸而只是單向的生演,就無從確定守恆性,完全可以不守恆。這都是從宇宙整體來審視的(實際上老子的宇宙是無限無邊的,所以從整體審視守恆也不可能,但是“複歸”意味著守恆)。局域中的守恆也可以據此推斷,即若無外來能量和品質,局域中的品質和能量是不變的、守恆的。
質能關係:
愛因斯坦相對論之前 已經有了品質和能量轉變的觀測結果和設想。狹義相對論更推定出質能互變的關係式,據說有一定的實驗支持。在老子這裡,品質就是品質、能量就是能量,不可能相互轉化。
首先,品質是物質的多少,源出於象網,是象絲象段的聚集。從實物角度言之,物質是由“一”中纖細實物作為基元而構成的,品質則是“一”中纖細實物的多少。能量則是象網振動、脹縮、聯結等振動能、運動能和結合能的分化、聚合。所以品質和能量是兩回事。
其次,老子的表述中從未有振動、脹縮、聯結等變為實物的意蘊,而且從現實經驗來看,也不可能轉化。絲段不可能消失變為單純的振動、運動、結合的“能”,“能”也不可能變為絲段。只可說象網具有能量,不可說象網變為能量,只可說能量蘊涵在象網之內,不可說能量變為象網。
質能轉化只在這種情況下成立,即將象網及其活動都當成能量,從而物質是能量所生,物質的消解複歸就是轉化為能量。但與其這樣繞彎,不如直接將物質和能量分開,物質就是物質,能量就是能量,物質具有能量,能量蘊涵在物質中。
然則某些實驗不是表明了運動粒子的品質增加了嗎?這一方面是其他實物粒子的附著(主要是目前無法觀測到的“一、二、三”中的纖細實物),但更主要的是“象、一”的電磁作用,甚至象網的阻滯作用。
連續性與量子化:如果品質從“一”來定義,即涵有“一”中纖細實物的多少,那麼品質是不連續的,其單位就是“一”中的纖細實物的品質。如果把象網考慮進來,則因為象網是連續的(象網不可被當成最短單位的象段通過電性結合,象網是直連的延續的),故品質也應是連續的。但一般來說,品質是實物的量,象網可以排除在外。
能量則比較複雜。象網振動頻率應該不是連續的量,所以從振動來說是不連續的。象網擴張收縮中能量應該是連續的。象網的結合能應該也是連續的。如果不考慮象網,僅從實物來說,能量是否連續不好判斷,可能既有連續性也具有不連續性,主要取決於從那種能量形式去看待。實物的結合能很可能是不連續量(都是“一”或“三”中纖細實物的某種結合,應該有單位結合能),實物的運動能應該是連續的,振動能應該是不連續的。
事實上,量子化主要是解決一些微觀世界的特異現象,但卻是基於既有的物理學概念框架比如點狀粒子、電子雲等等,這些概念框架與老子殊異。所以連續性、量子化在老子這裡沒有多少價值和意義,但對於定量研究的物理學,量子化可能是 必須的簡約化方式。
-
- 文章: 3240
-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14, 2021 9:18 am
Re: 花了2200多元驗DNA
日本學者安倍明義氏《台灣地名研究》云: 「荷蘭人的文書中記載著:鄭軍攻進臺灣時,當時在赤崁之北的荷蘭人先到索蘭(蕭壠,今臺南佳里)避難,可是由於該地不穩,又撤退到麥達(麻豆),更輾轉到多魯哥(哆囉嘓,今台南市東山區),後因食糧缺乏再向北方的帝洛森(諸羅山,今嘉義)退卻」。新老怪 寫: ↑週三 8月 14, 2024 3:33 pm
軟美兄,你拿得出荷蘭人的血液嗎?
-
- 文章: 5318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二、道德經第一章 通行版經文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3.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解說此章,文分三段,第一段說明 “道” 的體用,第二段說明 “一心三觀” 的入道法門,第三段則是三觀具遣,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的証道法門。
三、第一章真諦解說 第一段: 道之體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此段總言道之體用,為此經之總論。所言道者,乃真常之道。大道沖虛,無相無名,幽微寂寞,不可以心知,不可以言詮。大道本無言,藉言而顯理;大象無形,非立象無以測其奧。可道之道,即語言、文字,皆是方便假言說,如指標月,非真常之道的本體。
3.1 道可道,非常道。
道,乃無名、無相、無形、無色,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不生不滅、寂而常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此道即是佛經裡所謂自性、佛性、真如、法性。
可道,著於竹帛,鏤於金石,可傳於人者,可道之道,是道之用。
至道無形,至理無言,雖理絕名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麤而現形,非言無以設教。依道言理,則是真理;循理言道,則是真道。
常道。常道是真常之道,自然而然,隨感應變,擬物不窮,不可以言傳,不可以智索,但體冥造化,含光藏暉,無為而無不為,默通其極。
非常道。夫道者,「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忘」。口既能言,有所形容,有所指示,亦必有所變換,既有變換,則非真常之道。言可以詮道,終不能盡道。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體道之要,在於心印,不涉言詮。
3.2 名,可名,非常名。
名,指不生不滅之常名,即是無名之常道。可名,凡可名者,後天強名之名,皆是方便假名。文字言說乃至一切表述手段,都是“可名”。
非常名。世人以言詮道,徒求於名稱象色之間,名稱象色可以盡物,不可以盡道,是道之一隅,非道之全體。
道是體,名是用,因體起用,既標其名,即可稱用,稱用既立,故曰可名。故於無名之道,以假名相解說。名以召法,法以應名。是以經之指歸,蘊在名內。尋名得理。文字言說乃至一切表述手段,都是“名”。
3.3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相無名之道,其體至虛,真空妙有,天地皆從道而生。萬物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萬物皆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成,天施地化,茂養萬物,亭之毒之,如母養子,故曰為萬物之母。
四、第二段是說明入道的 “空、假、中” 一心三觀法門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此乃說明入道的工夫。此即佛經的 “一心三觀” 法門: 觀空、觀有,及有無潼觀的中道觀。
4.1 空觀: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無” 是 “真空、真諦”,意指心恆常處於無念的清靜寂滅狀態。此即修道者,要觀至道,真空妙有,生化之妙。以真諦觀諸法,皆空之理。一切諸法,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空寂無相。觀是以體驗者觀照萬物。妙是不能用意識、思維的妙觀察智。觀空不著空。
空觀,是用般若智,先觀一切外境,皆是緣起假象,當體即空,本非實法。次觀自身四大假合,終歸壞滅,離四大之外,本無實我,其次再觀六識妄心,生滅無常,離根塵之外,本無自性。修空觀,破我直及法執,了知過、現、未三心不可得。上士見微知著,睹其未然,已盡其妙。
4.2 觀有、假觀: 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有” 是 “妙有、俗諦”。此句是觀有、假觀。”假觀” 是用般若智慧,觀一切境,雖體達空義,而不廢緣起諸法,能夠應物隨緣,於一切境上不生執著。又修假觀,泯色身之我,破我執。假觀即對外界一切有相物質不染,了知一切法畢竟歸空。人們要想體認大道有無之際,必須要修養到常無的境界,才能觀察、體察到有生於無的妙用。
此句意指心常處於念頭剛剛生起的時候,即有了念頭的時候。虛無之道體,既成有名之萬物。是則物物皆道之全體所在,正謂一物一太極。是則只在日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見道之實際,所遇無往而非道之所在。如此深觀,纔見道之妙處。
修道人在常有之中,觀察道之歸趣,隱微之處。即觀萬殊歸一本之理。如果要想體認到無中如何生有,又必須要加工,從有處來觀察這個「有」而終歸於本來「無」的邊際。(徼,端倪, 指推測事物的始末,也指頭緒、跡象、窺測、捉摸、邊際。)
4.3中 道觀: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同謂之玄” 是有無、空有齊觀的中道觀。中道觀是用般若智,觀一切法非空,非假,皆是中道,徹證性相不二,色空不異之理,不取不廢,圓融無礙。修中觀,空幻一如,泯虛空之我,破俱生我執;即修中觀,空有雙超,泯我法二執。
“此兩者”,謂常無、常有,空觀、假觀也。老子因上說觀無、觀有,恐學人把有無二字看做兩邊,故在此說,此兩者是一體的兩面。有無之名雖異,其實皆在無極中而所出。
“同出”:無有,空假,都是一個心的兩種狀態,區別只在於觀察者的角度不同,有欲或無欲,主觀或客觀。叫同出,有如水和浪花一樣。意謂我觀虛無體中,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觀有,不單是觀萬物之象,而是觀虛無妙道之理。是則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意謂有不自有,因無以生有。無不自無,因有以顯無。固有無相生。
又恐人又疑既是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故又釋曰,”同謂之玄“。玄的本意是指黑線與紅線,交替編織而成的絞狀絲繩。即有無是交織在一起,緊密不可分。亦即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名殊理同;從可道可名之有,可契入真常無名之無。
五、第三段: 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而入眾妙之門,達到見性成佛境界。
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大道體中,不但絕有無之名,抑且離玄妙之跡,因此修道工夫至此,雖是有無同觀,若不忘心、忘跡,仍不能滌除玄覽,還須更進一步,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
玄之又玄是將主客觀、有無,緊密交織在一起,然後再複合,再交織在一起。工夫到此,忘懷泯物,無往而不妙,則可入眾妙之門,此即得道,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玄之又玄,即《道德經》第四十八章所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亦即心經所云: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得故,菩提薩埵」。耳根圓通法門所說: 「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禪修, 諸法實相, 道德經 by wtsai.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3.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解說此章,文分三段,第一段說明 “道” 的體用,第二段說明 “一心三觀” 的入道法門,第三段則是三觀具遣,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的証道法門。
三、第一章真諦解說 第一段: 道之體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此段總言道之體用,為此經之總論。所言道者,乃真常之道。大道沖虛,無相無名,幽微寂寞,不可以心知,不可以言詮。大道本無言,藉言而顯理;大象無形,非立象無以測其奧。可道之道,即語言、文字,皆是方便假言說,如指標月,非真常之道的本體。
3.1 道可道,非常道。
道,乃無名、無相、無形、無色,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不生不滅、寂而常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此道即是佛經裡所謂自性、佛性、真如、法性。
可道,著於竹帛,鏤於金石,可傳於人者,可道之道,是道之用。
至道無形,至理無言,雖理絕名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麤而現形,非言無以設教。依道言理,則是真理;循理言道,則是真道。
常道。常道是真常之道,自然而然,隨感應變,擬物不窮,不可以言傳,不可以智索,但體冥造化,含光藏暉,無為而無不為,默通其極。
非常道。夫道者,「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忘」。口既能言,有所形容,有所指示,亦必有所變換,既有變換,則非真常之道。言可以詮道,終不能盡道。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體道之要,在於心印,不涉言詮。
3.2 名,可名,非常名。
名,指不生不滅之常名,即是無名之常道。可名,凡可名者,後天強名之名,皆是方便假名。文字言說乃至一切表述手段,都是“可名”。
非常名。世人以言詮道,徒求於名稱象色之間,名稱象色可以盡物,不可以盡道,是道之一隅,非道之全體。
道是體,名是用,因體起用,既標其名,即可稱用,稱用既立,故曰可名。故於無名之道,以假名相解說。名以召法,法以應名。是以經之指歸,蘊在名內。尋名得理。文字言說乃至一切表述手段,都是“名”。
3.3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相無名之道,其體至虛,真空妙有,天地皆從道而生。萬物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萬物皆從天地陰陽造化而生成,天施地化,茂養萬物,亭之毒之,如母養子,故曰為萬物之母。
四、第二段是說明入道的 “空、假、中” 一心三觀法門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此乃說明入道的工夫。此即佛經的 “一心三觀” 法門: 觀空、觀有,及有無潼觀的中道觀。
4.1 空觀: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無” 是 “真空、真諦”,意指心恆常處於無念的清靜寂滅狀態。此即修道者,要觀至道,真空妙有,生化之妙。以真諦觀諸法,皆空之理。一切諸法,因緣所生,無有自性,空寂無相。觀是以體驗者觀照萬物。妙是不能用意識、思維的妙觀察智。觀空不著空。
空觀,是用般若智,先觀一切外境,皆是緣起假象,當體即空,本非實法。次觀自身四大假合,終歸壞滅,離四大之外,本無實我,其次再觀六識妄心,生滅無常,離根塵之外,本無自性。修空觀,破我直及法執,了知過、現、未三心不可得。上士見微知著,睹其未然,已盡其妙。
4.2 觀有、假觀: 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有” 是 “妙有、俗諦”。此句是觀有、假觀。”假觀” 是用般若智慧,觀一切境,雖體達空義,而不廢緣起諸法,能夠應物隨緣,於一切境上不生執著。又修假觀,泯色身之我,破我執。假觀即對外界一切有相物質不染,了知一切法畢竟歸空。人們要想體認大道有無之際,必須要修養到常無的境界,才能觀察、體察到有生於無的妙用。
此句意指心常處於念頭剛剛生起的時候,即有了念頭的時候。虛無之道體,既成有名之萬物。是則物物皆道之全體所在,正謂一物一太極。是則只在日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見道之實際,所遇無往而非道之所在。如此深觀,纔見道之妙處。
修道人在常有之中,觀察道之歸趣,隱微之處。即觀萬殊歸一本之理。如果要想體認到無中如何生有,又必須要加工,從有處來觀察這個「有」而終歸於本來「無」的邊際。(徼,端倪, 指推測事物的始末,也指頭緒、跡象、窺測、捉摸、邊際。)
4.3中 道觀: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同謂之玄” 是有無、空有齊觀的中道觀。中道觀是用般若智,觀一切法非空,非假,皆是中道,徹證性相不二,色空不異之理,不取不廢,圓融無礙。修中觀,空幻一如,泯虛空之我,破俱生我執;即修中觀,空有雙超,泯我法二執。
“此兩者”,謂常無、常有,空觀、假觀也。老子因上說觀無、觀有,恐學人把有無二字看做兩邊,故在此說,此兩者是一體的兩面。有無之名雖異,其實皆在無極中而所出。
“同出”:無有,空假,都是一個心的兩種狀態,區別只在於觀察者的角度不同,有欲或無欲,主觀或客觀。叫同出,有如水和浪花一樣。意謂我觀虛無體中,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觀有,不單是觀萬物之象,而是觀虛無妙道之理。是則有無並觀,同是一體。意謂有不自有,因無以生有。無不自無,因有以顯無。固有無相生。
又恐人又疑既是有無對待,則不成一體,故又釋曰,”同謂之玄“。玄的本意是指黑線與紅線,交替編織而成的絞狀絲繩。即有無是交織在一起,緊密不可分。亦即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名殊理同;從可道可名之有,可契入真常無名之無。
五、第三段: 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而入眾妙之門,達到見性成佛境界。
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大道體中,不但絕有無之名,抑且離玄妙之跡,因此修道工夫至此,雖是有無同觀,若不忘心、忘跡,仍不能滌除玄覽,還須更進一步,遣之又遣,以至於無遣。
玄之又玄是將主客觀、有無,緊密交織在一起,然後再複合,再交織在一起。工夫到此,忘懷泯物,無往而不妙,則可入眾妙之門,此即得道,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玄之又玄,即《道德經》第四十八章所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亦即心經所云: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得故,菩提薩埵」。耳根圓通法門所說: 「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禪修, 諸法實相, 道德經 by wts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