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哥怠慢了,近日事忙。
首先,襌支對治「五蓋」,這是佛所親說(經上所述),是决計錯不了的!!
佛所親說稱名「經」。
後世弟子所著;只能稱「論」。
而「論」僅是各世弟子的〈心得〉發表而矣罷了。
「論」可以参考,但還是要回到「經」為主。(回到經中佛陀對此事物的闡述)
所以您質疑佛說襌支對治五蓋的說法,您不認同!
為此;小弟决不苟同!
!
因為那可是「經」上所述。
可不是「論」可僭越的。
而您之後所述「務實面」的操作,
那可是「見人見智」了,因為能學到哪?親身體會到哪?能走多遠?全關係到個人的「資質」(善根/福德/因緣 - 缺一不可)
南傳與漢傳,在「教/理/行/果」上本就大相逕庭 !
豈能用〈論〉來指指點點?!
大乘的行門,都有獨到的一面,不是「入門」者不能窺之一二。
佛法的教授也有分
出家/在家
更有
記名弟子/入門(室〉弟子/關門弟子(嫡傳弟子)
是否已出家?所教授的可大不同哩!!
又看其資質又分門外/門內(是否已窺大堂之雅)
是否又能進〈關〉了也未 ?
最後是否得師親傳,是否蒙師授法卷'衣缽?!
.
學的東西可都不一樣 !
千萬別用一般人眼光來小看/看待~~~
有正統法脈有純正傳承的叢林道場!
更不是以「論」來眨抑佛陀親說的大乘法門
禪定!其主要旨意是要能「不亂」。
日常〈行住坐卧〉中,當在面對「色塵緣境」時,能〈不亂〉!
也就是能不起「不善心所」;講白了即是每當「種子生現行」時,能夠不相應「行」了也未 !?
禪定就一定要學到很深嗎?!
可不一定!
在「未到地定」可是對有些法門中就夠用了哩 !
所以;
在您其後所述中,盡是臆測/推度!
人家大乘法門可是有系統的~~
如理如法有次第依根基資質來教授的!
臆測 / 揗度 而自以為是論斷~~
千萬可別貽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