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大乘經典《維摩詰所説經》,依據其中開示內容法義、人事角色安排、文字文藝應用等邏輯作研判,可以確定此經乃中土著作,甚至發現取材自老子道德經而著作命名。
大乘佛經按其體例,文藝作風,可以肯定甚多出自中土漢文著作,佛教界自古即有龍樹菩薩至龍宮取出大乘經典之傳說,其中(龍宮)所隱藏之機密,是否代表中土,(孔子曰:老聃其猶龍乎?)肯定值得參考。
根據敝人專研老子道學與佛家經典,強烈懷疑,維摩詰大士即是暗指中華道家老子。
呵呵呵~~
此經緣起於維摩詰稱病
《維摩詰所説經》…文殊師利問疾品
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
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
老子道德經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維摩詰(唯,莫詰)名稱的考證
老子道德經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