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寂照世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6 冊 No. 1924 大乘止觀法門
http://www.buddhason.org/tripitaka/T46/T46n1924.php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一
((❶止觀依止:))
㊀初明何所依止者。
謂依止一心,以修止觀也。就中復有三種差別。
①一出眾名。②二釋名義。三辨體狀。

①初出眾名者。
此心即是1.自性清淨心。又名2.真如。亦名3.佛性。復名4.法身。又稱5.如來藏。亦號6.法界。復名7.法性。如是等名無量無邊。故言眾名。

②次辨釋名義。
  問曰。云何名為1.自性清淨心耶。
答曰。此((自性清淨))心無始以來,雖為無明染法所覆。而性淨無改。故名為淨。何以故。
無明染法。本來與((自性清淨))心相離故。
云何為離。謂以無明體是無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無可與((自性清淨))心相應。故言離也。既無無明染法與之相應。故名性淨。中實本覺,故名為心,故言自性清淨心也。

  問曰。云何名為2.真如。
答曰。一切諸法,依此((自性清淨))心有,以((自性清淨))心為體。
((真如))望於諸法,法悉虛妄有即非有。對此虛偽法,故目之為真。
又復諸法雖實非有,但以虛妄因緣,而有生滅之相。
然彼虛法生時,此((自性清淨))心不生;諸法滅時,此((自性清淨))心不滅。不生故不增,不滅故不減。以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故名之為真。

三世諸佛及以眾生,同以此一淨心((自性清淨心、真如、佛性、法身..))為體。

凡聖諸法自有差別異相,而此真心無異無相,故名之為如。
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實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實亦不如是,即為偽異相也。是故起信論言。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義故,自性清淨心,復名真如也。
諸法如夢幻泡影,諸法如十喻
所以說,諸法雖非實有,但以虛妄十喻因緣,而有生滅之相。
而此虛法((如夢幻泡影之因緣法、諸法、萬法))生時,此自性清淨心、真如不生。
而此虛法滅時,此自性清淨心、真如不滅。

1.真如不動、不生。
2.而虛妄之因緣法,雖有生,雖有滅;但如夢幻泡影,故亦不生,故亦不滅。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寂照世間 »

大乘止觀述記(2010年修訂版)  觀宗寺/諦閑大師 說/德明聖性、心 筆記/勝觀 演述
http://www.budaedu.org/publish/C8/

(丁)二立科。
【就廣分別止觀門中,作五番建立。
❶一明止觀依止。❷二明止觀境界。❸三明止觀體狀。❹四明止觀斷得。❺五明止觀作用。】


❶先明依止者。先令悟得自性清淨心也。
此如楞嚴經中,阿難請問妙奢摩他三摩禪那,如來乃先令悟常住真心性淨明體。蓋此心性,為一切法之所依止。不先悟此,既無所觀之境界,奚辨能觀之體狀。而斷得作用,皆無從生起矣。故五番建立,立此為首。
❷次明境界者。對迷而示真性,則有真實境界。迷心而起妄想,則有分別依他境界。
❸三明體狀者,依境起修也。體狀文中,兩重三自性。即其體狀。
❹四明斷得者,從修而證也。修止,伏見思塵沙等煩惱。止中兼觀,則斷見思塵沙等煩惱。既斷則有得。所謂斷見思得般若智,斷塵沙得解脫用,斷無明得法身體是也。
❺五明作用者,由證得用也。既證妙體,必興大用。所謂全體起用。自度度他也。
此是五番建立生起之次第。


(丁)三解釋。即為五。
(戊)❶初明止觀依止。至五明止觀作用。初中二。
(己)初分科。二各釋。今初。

【就第一依止中,複作三門分別。㊀一明何所依止。㊁二明何故依止。㊂三明以何依止。】

  此三科,亦有生起之次第。
  問。欲修止觀,以何為所依止之體耶。
答。依止大乘自性清淨心。

  問。何故依止一心耶。
答。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譬如枝葉花果,無根不生。菩提道樹,心為之本。故須依止。

  問。然則以何依止此心修止觀耶。
答。即是第六識心,當文謂之無塵智,他書名為妙觀察智相應品,即與六識相應之慧心所也。用此依止自性清淨心以修止觀者何故。當文云。由意識能知名義,能滅境界,能熏本識,令惑滅解成故。

(己)二各釋。即為三。
(庚)㊀初明何所依止。至㊂三明以何依止。初中二。
(辛)初標列。二釋成。今初。

【㊀初明何所依止者,謂依止一心以修止觀也。就中複有三種差別。①一出眾名。②二釋名義。③三辨體狀。】

  一心者:大乘自性清淨心也。即是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此之心性,體即真如。汝問何所依止以修止觀,即依止此一念之心是已。一心既為萬法之本,故其名不一。吾人必須知其種種之名,方能會通。故先出眾名。一名必有一義,聞名而不知義可乎。故次釋名義。有名有義,必辨名義之體狀。若不詳辨,恐致邪正不分。故三辨體狀。
此與立科文中之體狀不同。彼乃止觀之體狀,此是眾名之體狀也。

((辛)二釋成。即為三。
(壬)①初出眾名。至③三辨體狀。今初。

【①初出眾名者。此心即是1.自性清淨心。又名2.真如。亦名3.佛性。複名4.法身。又稱5.如來藏。亦號6.法界。複名7.法性。如是等名,無量無邊。故言眾名。】

  此七種名。皆一念心之異名也。心既為萬法之本,即有無量之名。故曰無量無邊。今之七種,但略舉耳。

(壬)二釋名義。分三。(癸)初標章。二廣釋。三結成。今初。
【②次辨釋名義。】

  以此一句。標舉章段。下文乃逐名辨釋其義。

(癸)二廣釋。即為七。(子)初釋自性清淨心。至七釋法性。今初。
【 問曰。云何名為1.自性清淨心耶。
答曰。此心無始以來,雖為無明染法所覆,而性淨無改。故名為淨。何以故。無明染法,本來與((自性清淨))心相離故。云何為離。謂以無明,體是無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無可與((自性清淨))心相應,故言離也。既無無明染法與之相應,故名性淨。中實本覺,故名為心。故言自性清淨心也。】


  問者:自問也,亦名為征;答者:自答也,亦名為釋。
此心本來清淨,即亙古至今,常為染濁之法所覆,其清淨之自性,依然不改。何以故。隨緣不變故。
無始者:不知其所自始。
無始以來:即從古至今之意。
無明者:迷闇之義。謂不明萬法唯心,((自性清淨))心外無法也。楞嚴經云。此身外洎山河大地,咸是妙淨明((自性清淨))心中所現物。
蓋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皆是唯((自性清淨))心所起。既皆((自性清淨))心起,見法便當見((自性清淨))心,不可((自性清淨))心外取法。

所以禪宗祖師直指本((自性清淨))心,而曰。盡大地是老僧一隻眼。即是此意。
不明此理,便是無明。無明何以謂之染法。無明者,不覺也。不覺者,昏昧之義。乃染濁相,非清淨相也。起信論云。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覆者,障也。何故此清淨心,無始以來為無明染法所覆。從來未悟故。不變隨緣故。言體雖不變,而隨染緣也。所謂不覺念起,而有無明。念起便成動相,違於本寂。無明便成昧相,違於本照。遂舉心性之全體,而為阿黎耶識。名為業相。由是而全真成妄,妄分能所。能名轉相。亦名見分。所名現相。亦名相分。三細既呈,六粗隨具。而惑業苦三。連環不息矣。蓋因其不變隨緣,從來弗悟。所以無始以來,常為無明染法所覆,而淨性不顯。然因其隨緣不變,萬劫常新。所以無始以來,雖為無明染法所覆,而性淨不改。必不改者,乃謂之性。改變則非性矣。

  問曰。不改名性之理,吾知之矣。敢問所以能不改者何故耶。
答曰。以無明染法,本來與自性清淨之心相離。故不改也。此如捏目成眚,見彼虛空,花起花滅。而彼虛空,並無起滅也。然仍不解相離之故,複問曰。云何為離耶。嗟乎。眾生背覺合塵,認他為自,久矣。此中自性清淨心之自性二字,最宜體認。

夫清淨心性,為自己本來面目,本有自體,所以名為自性。豈可迷彼無明昏動之染法,以為自體乎。譬如眼見青黃等色。彼青黃色,乃是他物。眼能見者,乃是自性。可知眼見之性,與彼青黃,一自一他。本來相離。故雖彼青黃,遮障我眼。我之清淨見性,依然無改也。

況乎無明如空中花,本來無體。而此心性為萬法本,具有妙體。
一有體一無體,無可相應也。一染一淨,無可相應也。
應者:合也。既不相合,云何非離。
體是無法者:猶言無體之法。本無而幻有,所以有即非有。蓋無明全依淨心為體,為心識變現之幻相,無有自體。
如捏目而見狂花,狂花豈有自體耶。是故以無明無體,有即非有故,無可與((自性清淨))心相應。以不相應故,說與((自性清淨))心離。以相離故,說自性清淨也。

中實本覺故名為心者:此自性清淨中,實具靈明本覺,有體有用,即寂即照,故名為((自性清淨))心,言非頑空可比也。性非有無,名之為中,不可誤認作對待之中。
理非虛謬,謂之為實,不可誤認作有質之實。
末句乃總括上義,以明立名為自性清淨心之所以。學人聞此名,亟當顧名思義,向自己心性上薦取。
法眾會得麼。心性是有體,無明是無體。無可相應,本來相離。

若能向這裡透得消息,便為知宗達體的英豪,便得返本還源的大路。著眼著眼。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寂照世間 »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二
明 古吳沙門智旭 述
http://www.buddhason.org/tripitaka/X55/X55n0905.php

未三引證。又三。
申初引襍華。
((襍:雜))
【是故經言。譬如明淨鏡。隨對面像現。各各不相知。業性亦如是。
此義云何。謂明淨鏡者:即喻淨心體也。
隨對者:即喻淨心體具一切法性故,能受一切熏習,隨其熏別現報不同也。
面者:即喻染淨二業也。
像現者:即喻心體染淨二性,依熏力故現染淨二報也。
各各不相知者:即喻淨心與業果報各不相知也。
業者:染淨二業。合上面也。性者即是真心染淨二性。合上明鏡具一切像性也。亦如是者總結成此義也。又復長行問云心性是一者。此據法性體融說為一也。云何能生種種果報者。謂不解無差別之差別。故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也。】


「此偈出華嚴經。先引偈。次釋。復引長行證成。文並可知。」

申二引起信。
【此修多羅中喻意,偏明心性能生世間果報。今即通明能生世出世果,亦無所妨也。是故論云。三者用大。能生世間出世間善惡因果故。以此義故。一切凡聖一心為體。決定不疑也。】

「先牒華嚴喻意。但說能生世間果報。然實藏性具生世出世果故。再引起信以證成之。」

((心性:自性清淨心、真如、佛性、法身..))

申三引契經。
【又復經言。一切諸佛法身唯是一法身者。此即證知一切諸佛同一真心為體。
以一切諸佛法身是一故。一切眾生及與諸佛,即同一法身也。
何以故。修多羅為證故。
所證云何。謂即此法身流轉五道,說名眾生;反流盡源,說名為佛。
以是義故。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唯共一清淨心.如來之藏.平等法身也。】


「既言一切諸佛唯一法身。又言法身流轉說名眾生,則眾生與佛決非二體明矣。
不二而二,生佛宛然。二而不二,互融互攝。故名圓融無礙法界法門。
此明第一圓融無礙法界法門竟。」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寂照世間 »

《大乘入楞伽經》卷1
1.大慧。復有沙門婆羅門,觀一切法皆無自性,如空中雲.如旋火輪.如乾闥婆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夢所見,不離自心;由無始來虛妄見故取以為外,作是觀已斷分別緣,亦離妄心所取名義;知身及物并所住處,一切皆是藏識境界,無能所取及生住滅,如是思惟恒住不捨。

2.大慧。此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生死涅槃二種平等,大悲方便無功用行,觀眾生如幻如影從緣而起,知一切境界離心無得,行無相道漸昇諸地住三昧境,了達三界皆唯自心,得如幻定絕眾影像,成就智慧證無生法;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三
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

又更分別夢喻,以顯三性三無性。
譬如凡夫慣習諸法,
1.故即於夢中心現諸法,依他性法亦復如是。
2.由無始已來果時無明,及以妄想熏習真實性故,真心依熏現於虛相果報也。彼夢裡人為睡蓋所覆故,不能自知己身他身,皆是夢心所作,即便執為實事。是故夢裡自他種種受用得成,分別性法亦復如是。
意識為果時無明所迷,故不知自他,咸是真心依熏所作,便即妄執為實,是故自他種種受用得成也。是以經言。是身如夢為虛妄見。
虛者即是依他性,妄者即是分別性,((真心即是真實性,))此即緣起三性為觀門也。

1.然此夢中所執為實者,但是夢心之相,本無有實。分別性法亦復如是。
但是虛想從心所起,本來無實,即是無相性也。
2.又彼夢中虛相,有即非有,唯是夢心,更無餘法。依他性法亦復如是。
自他虛相,有即非有,唯是本識,更無餘法。即是無生性也。
3.又彼夢心即是本時覺心,但由睡眠因緣故名為夢心。夢心之外無別覺心可得,真實性法亦復如是,平等無二。
但以無明染法熏習因緣故,與染和合名為本識。然實本識之外,無別真心可得,即是無性性法。

此即除滅三性為止門也,以是喻故,三性三無性即可顯了。
此明止觀體狀中約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竟。
大乘止觀法門,就是講解夢喻『夢中所見不離自心』的法門
就是講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法門

一切法,如夢中所見,不離自心。
此心,是指自性清淨心

一切人事物,如夢中所見,不離自心。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Viirya »

解深秘經有很大的篇幅談到止觀.關於主題.來看看解深秘經是如何說的
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為依
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

根據演培法師的解釋.所謂菩薩法假安立指的是依法假安立的十二部經.依教奉行.
菩提願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悲願.不住此菩提願中.不足以言修習大乘止觀.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寂照世間 »

Viirya 寫: 週日 8月 22, 2021 10:05 pm 菩提願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悲願.不住此菩提願中.不足以言修習大乘止觀.
經過我這幾年的觀察與體會
大乘如夢幻泡影止觀,的確不好修學。

為什麼?
因為,多數人沒有打好佛法基礎。
因此,對佛、佛經,還沒有產生深信。

還不相信經由修學十喻、如夢幻泡影的止觀
可以開啟般若智、般若波羅蜜。

所以,說是不足以言修習大乘止觀,是有道理的。
金剛經的重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有相信時常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而可以開啟般若智的人
目前還是少數

為什麼?
因為,對佛法沒信心
因此,對佛沒信心
於是,對佛所說的經典,也沒有信心

所以,不信修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可以了悟般若波羅蜜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Viirya »

止觀是能緣.凡是能緣必有所緣的境事.止觀所緣的境事.依據世尊在解深秘經中的開示.約有四種..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如世尊說四種所緣境事。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者無分別
影像所緣境事。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

緊接著慈氏菩薩問佛言
於此四中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是毘鉢舍那所緣境事。幾是俱所緣境事。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一是毘鉢舍那所緣
境事。謂有分別影像。二是俱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寂照世間 »

《大乘止觀法門》卷3
❸次明第三止觀體狀。


①對((染濁))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狀者。
先從觀入止。
所言觀者。當觀五陰及外六塵。隨一一法悉作是念。我今所見此法謂為實有。形質堅礙本來如是者。但是意識有果時無明故。不知此法是虛。以不知法是虛故。即起妄想執以為實。

是故今時意裡確然將作實事。復當念言。無始已來由執實故。於一切境界起貪瞋癡。造種種業招生感死。莫能自出。作此解者。即名觀門。

作此觀已復作此念。我今既知由無明妄想,非實謂實故流轉生死,今復云何仍欲信此癡妄之心,是故違之。強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猶如小兒,愛鏡中像謂是實人。然此鏡像體性無實。但由小兒心自謂實。謂實之時即無實也。我今亦爾。以迷妄故非實謂實。設使意裡確然執為實時。即是無實。猶如想心所見境界,無有實事也。

復當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但以癡妄謂有實念,道理即無實也。如是次第以後念破前念。猶如夢中所有憶念思量之心,無有實念也。作此解故執心止息,即名從觀入止也。

復有知諸法無實,故反觀本自謂為實時,但是無明妄想,即名從止起觀。若從此止徑入依他性觀者,即名從止入觀。
這裏直接用夢喻來解釋,更容易明白。
一切人事物,如夢中所見,不離自性清淨心。

※從觀入止
強觀五陰六塵,如夢中人之五陰六塵。
山河大地人事物,如同夢中所見之人事物。
夢中之五陰.色聲香味觸法,皆是夢中人所見虛妄不實之相。而我今所見此諸法謂為實有,形質堅礙本來如是者,但是意識有果時無明故,不知此五陰六塵法是虛妄故。即起妄想執以為實。

是故今時意裏確然當作實事。復當念言。無始時來,由執實故,於一切五陰六塵境界起貪嗔癡,造種種業招生感死,莫能自出。作此解者,即名觀門。
作否定此執五陰六塵為實有之觀故,復作是念。我今既知由無明妄想,非實謂實故流轉生死。
今日又如何繼續相信此癡妄執實之心,是故違之。強觀諸法唯是心相,如夢如幻虛妄無實。猶如小孩,愛鏡中像誤以為實人。然此鏡中幻像體性無實,但由小孩心自謂有謂實。謂實謂有之時,即無實無有也。
我今也是如此,以迷妄故,五陰六塵非實謂實,假設意裏確實認為實有時,即是非實非有。如同想心所見境界,無有實事也。

而所見諸法如夢幻十喻,即是所見如夢幻。因此與之相對的能見之心,亦如夢幻。所以能見之心亦復不實,故稱能見之心亦無實念。但以顛倒夢想謂有實念,能見所見即無實也。如此用後念破前念,如同夢中人所有憶念思量分別之心,都是虛妄不實的。作此見解時,執著之心得到止息,即名從觀入止也。
cyc320
文章: 2553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cyc320 »

《從心溝通》學習接納與誠懇 - 白色謊言該不該說?
聖嚴法師著

白色謊言該不該說?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人們往往不得不選擇說謊,例如,親人得了絕症,但是為了怕他驚恐、失去生存的意志,所以安慰他,身體的狀況不過是些小毛病,只要醫治就能痊癒。類似這種「白色謊言」,到底是不是妄語呢?
   佛教所說的妄語,可以分為三類:「大妄語」、「小妄語」和「方便妄語」。「大妄語」是自己尚未證悟卻宣稱已經證悟,尚未成佛就自稱是佛;沒有看到佛菩薩卻說親眼看到;自己不是已經解脫的阿羅漢,但是為了欺騙信徒,得到信徒的供養和恭敬,妄稱自己是古佛再來、大菩薩化身,或是阿羅漢轉世等,這些都是大妄語,是很嚴重的罪過。
  除了大妄語以外,其他的妄語都屬於「小妄語」。小妄語是指自己所說的話不是真正經歷過、聽到或見到的事;而且這些話說了以後,不但自己得不到利益,還可能損及他人,或是對自己有利,卻造成他人的損失,這種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妄語,也不應該說。
  至於「方便妄語」也就是所謂的白色謊言,本身無傷大雅,也不會傷害別人,甚至對聽話的人來說,反而是一種幫助、一種誘導,讓對方不至於感到難堪,還會覺得很愉快。像是前面提到的,為了安慰病人所說的謊話,雖然是妄語,只要不過度誇大其辭,還是可以接受的。
   方便妄語有時候是有需要說的,例如,有人被歹徒追殺,正好逃到你家裡來,如果歹徒問你有沒有看到這個人,為了救人,你應該說:「沒有看到。」如果歹徒不相信地說:「我明明看到他逃進你家裡,你怎麼說謊?」這時你就得謹慎回答,一定要想個好方法來幫助受害者,否則他就會有生命危險;在這種緊迫情況下,方便妄語便不得不說。
  照道理說,做人應該實話實說,但有時候實話很容易傷人。尤其是家人之間,因為關係很親密,常常忽略了彼此的基本 尊重與禮節,於是見面時便隨口批評:「你怎麼這麼不修邊幅,衣服穿得邋邋遢遢,真是糟蹋衣服!」或許說的是實話,但聽起來很傷人,所以這種話不要脫口而出,必須視狀況而定。
  也有一些人,即使面對素不相識的人也心直口快,已經傷害別人還不自覺,所以說任何話之前,都要謹慎思考。
   說話前要先拿捏說話的時機,什麼時機說出來力量最強?是否能幫助對方,或只是徒增對方的煩惱?另外也要考慮,如果現在不說,將來會不會就沒有機會說?以至於對方永遠都不知道要改進。當然,說話也要看對象,要看對方當時的心情如何,如果說了實話以後,會讓他覺得沒面子,以至於怨你一輩子,那麼最好還是不要說。
  言語本身並沒有好壞,端看個人的智慧,如果使用得當,可以幫助溝通;反之,則會讓人產生煩惱。
Viirya
文章: 3141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Viirya »

關於事邊際.瑜珈師地論是這麼說的.
云何事邊際性?謂若所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云何名為盡所有性?謂色蘊外,更無餘色;受想行識蘊外,更無有餘受想行識;一切有為事,皆五法所攝;一切諸法,界處所攝;一切所知事,四聖諦攝。如是名為盡所有性。
云何名為如所有性?謂若所緣是真實性、是真如性,由四道理、具道理性,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
如是若所緣境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總說為一事邊際性。


關於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解深秘經則是這麼說的
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知法。云何知義。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彼諸菩薩。由五種相了知於法。一者知名。二者知句。三者知文。四者知別。五者知總。
善男子。彼諸菩薩由十種相了知於義。一者知盡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義。四者知所取義。五者知建立義。六者知受用義。七者知顛倒義。八者知無倒義。九者知雜染義。十者知清淨義。善男子。
盡所有性者。謂諸雜染清淨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是名此中盡所有性。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六數外處。如是一切。
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復七種。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


兩相研讀參照.概念更為清楚.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