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大乘?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寂照世間 »

多數人都還在門外繞

這是因為,天乘善法都還沒有學好的緣故,所以,
導致苦集滅道也沒學好,前因後果也沒學好。

因此,於夢幻六喻十喻法,還沒有開始深入
因此,還都在門外繞

自性清淨心,都還不敢承擔


【《六祖壇經》
http://www.buddhason.org/tripitaka/T48/T48n2008_001.php

行由第一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自性清淨心,在哪裏?
要如何用?
要如何成佛?

不要繼續在門外繞
cyc320
文章: 2562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cyc320 »

自性清淨心,在哪裏?
要如何用?
要如何成佛?

A1:覺性,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A2:禪者,心不隨境,同步心不離境,心不隨境是禪定的功夫,心不離境是已發大悲菩提心故,即智慧的作用

A3: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福、慧兩足尊
新老怪
文章: 5310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依禪悟見性者之見,本句的禪意有二重:
一是如來說自佛世界內的佛心、菩薩心和眾生心,皆非我們五蘊六根所了知的七轉識心;二是在自佛世界內,見性者法眼能夠見到佛心、菩薩心和眾生心的如幻境界,但是以這些心目自身來看,則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雖然將兩者 都方便稱名為心。

˙在唯識明心者看來,被稱為"非心心"、"無心相心"、"不念心"、"無住心"之第八識心,祂是無境界的空性心;
可是依禪悟見性者觀之,此諸多心 卻是真空妙有不二的如幻心。 若人會得臨濟祖師的"赤肉團上的無位真人",或會得"三點印開朱點窄"之禪機,就在自佛世界內親見此諸不可思議心了。

:mrgreen:三點印開朱點窄
新老怪
文章: 5310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參禪是什麼呢? 離心意識叫參啊!
我們讀誦經典離心意識,讀誦的時候不分別,不用第六意識;不執著,不用第七識;不去思惟想像,也不落印象,一直念下去,不落印象,不用第八識。 豈不是離心意識嗎? 眼睛看得清清楚楚,念的這個句子,耳朵也聽得清清楚楚,一個字也沒念錯,一句也沒念顛倒。 給諸位說,這就是交光大師所講的「舍識用根」。 我這個時候用的是六根根性,

討論:此說將禪宗參究的方向 確定在離心意識上,這是有可取之處的。 此說雖言離心意識參,其實沒有離開心意識的作用,只不過想淡化祂們的影響罷了。 就拿讀誦經典來說吧,若無意識的自證分,我們怎麼會知道「一個字也沒念錯,一句也沒念顛倒」;當我們有上述感覺時,種子早就落謝到阿賴耶識裡去了;若無第八識執持壽暖識,我們早就沒命了,還能讀誦經典嗎? 我們眼睛耳朵見聞得清清楚楚時,眼識耳識早就發生作用了,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意識是與前五識俱起協同運作的,除了夢中的獨頭意識 等特殊情況之外。 至於交光法師的"舍識用根說",這要看從哪個角度來理解了。

a先說舍識,若指將七轉識妄心誤作真心的看法予以捨去,或指不要執著見聞覺知有為法的虛妄境界,或指見性開悟參禪的目標物不應放在八識心王上,應該在放光動地的六根門頭上用心,這些知見應該是不錯的。 若指參禪時要捨去七轉識的分別功能,那麼誰來契會明心見性的境界呢? 若指捨去七轉識的見聞覺知思量作主性,首先我們不可能捨得掉七轉識的分別功能性,

b其次假設我們能捨去七轉識,那就灰身滅智入無餘涅槃了,無餘涅槃中 十八界都不存在,那又如何"用根"呢?
要說楞嚴經中所說的見性、聞性等,其實都是佛性的別名,只有見性開悟者方能真正了知。 未開悟者 難免會將眼識與見性、耳識與聞性混為一談,而不自覺知。 若用所謂"舍識用根"修行法來開悟,恐怕道路迂回曲折了。
我用的是見性,見色性;用見性見、用聞性聞,高等的修行啊! 幾個人會啊!
新老怪
文章: 5310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思業殺豬"公案。
文殊思業禪師,世為屠宰,一日戮豬次,忽洞徹心源,即棄業為比丘。 述偈曰:「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薩面。 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
[《五燈會元》卷20 ]

文殊思業是臨濟宗楊岐派的禪師,乃文殊心道禪師的法嗣。 對於此開悟偈,若人意識解會道:昨日夜叉心,是指殺生造業的噁心;今朝菩薩面,是指開悟後棄 惡從善出家的心;不隔一條線 ,是指思業禪師棄惡從善的心路。 若如此參禪求道,那麼有些語言基礎的人都行了。

文殊思業禪師,出生在屠戶之家,有一天宰殺豬時,忽然眼見佛性開悟,真是大菩薩示現,根性極利呀! 不可思議的是,他馬上放棄屠宰行當,立即出家為比丘。 他的開悟偈裡,
"昨日夜叉心",表處於複位臣者的"正眼"或"眾生心",此心無四相,無過現未來之想。
今朝菩薩面",表處於仰位君者的大人相或"菩薩心",屬"正藏"之義,正是本經"悉知"無量眾生心的佛菩薩相貌,也無四相,無過現未來之想。
"菩薩與夜叉,不隔一條線",此君臣感應道交之機,表"正法"。
法華全舉禪師所說的"一條紅線兩人牽",與文殊思業禪師 此案,有異曲同工之妙契。 若明白此祖師禪案,那麼就不難看懂 本段經文的玄機妙義了。 大家需參究:思業禪師說夜叉心,則非夜叉心,是名夜叉心。
新老怪
文章: 5310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武帝再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也就是如何是實相般若呢? 初祖答:廓然無聖。 前面說到,龍樹祖師在虛空中 以滿月輪現說法音,在此處,達摩祖卻在自性天空中現梵音相。 此作略明顯空平等地的真空見性境界,暗示有萬象地的妙有見性境界。 此妙有的萬象在何處呢? 正如傅大士所說:"欲知佛何在,只這語聲是"。

但請讀者明鑒:傅大士(彌勒化現)說語聲者,則非語聲,是名語聲。 初祖這"廓然無聖"的虛空梵音聲,如擊石火閃電光,似德山棒臨濟喝,直下紮向武帝的頂門。 若武帝是位本色禪和,就大可回應道:即使廓然無聖,青天也需吃棒,虛空立見破裂。
若大家質問:用棒打青天,豈非徒勞;虛空非物體,怎會破裂?
不見楞嚴經雲:"汝等一人發真歸元。 此十方空 皆悉銷殞。 雲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參!
新老怪
文章: 5310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儘管武帝自講放光般若經,感得天花亂墜,地變黃金;也是口頭般若,仍不識實相般若為何物,依舊在識神上弄精魂。 也許他捉摸道,達摩說廓然無聖,其人原是傳佛心印之西天聖者,難道他自己也不識本身嗎? 於是反拶道:那麼面對我的又是誰呢? 達摩祖答:不認識。 武帝曾說過般若經,難道不具備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眼耳鼻舌身意、無智亦無得的空性知見嗎? 為何就不能言下見性呢?

˙ 話又說回來,傅大士以尺揮按(案)一下,如此講金剛經的簡單機鋒,武帝都不能契入,怎可能悟入達摩祖 那麼難的機鋒呢? 此類否定式禪機,最為難會,若人會得趙州和尚的"狗子佛性、無",就明白達摩祖的此作略了。
若武帝是本色禪和,聞"不識"之禪言後,就合掌置於額頂上說:頂門開眼卻不見,不識不見最親切。 豈不見,楞嚴經雲: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清淨嗎? 若人明白此案,就能親見達摩初祖的大人相,與他眉毛廝結,把手同行。
新老怪
文章: 5310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大佛頂──大,指眾生本有的真心,清淨本然,週遍法界。一切世間法及出世間法都是由心而現。就算這個宇宙,在吾人的真心裡面,其比例猶如一片浮雲在虛空之中。所以真心最大。楞嚴經稱其為常住真心,妙真如性;又稱為如來藏心。法華經稱其為一實相。圓覺經稱其為圓覺妙心。在涅槃經稱為佛性。在華嚴經稱為一真法界。在般若經稱為實相般若。在維摩經 稱為不二法門,都是指此一真心。

大,亦是稱讚之詞。稱讚此經為大經。因為密因乃成佛的大因;了義是依實相而說的大義。萬行乃菩薩依實相而起之大行;楞嚴是大定。具足上來大因、大義、大行、大定,是故此經是大經。題目冠以大字,目的是鼓勵我們受持楞嚴經。依楞嚴經的大教,解大理、起大行、証大果。

佛頂──佛頭頂正中有一紅色的肉骨,形如髻狀,名為頭頂肉髻相。能夠放光化佛。惟是一切人天及十地菩薩都不見其頂,稱無見頂相,乃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佛頂不能見,表不屬於有;能放光化佛,表不屬於無。有無俱遣,就是妙。即是說,經題冠以佛頂,表示密因乃妙因、了義是妙義、萬行是妙行、
新老怪
文章: 5310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如來──佛十種通號之一。表示佛佛道同,後佛如先佛之再來,故云如來。若依本經的終實教義來解釋:如,是本覺,即不生不滅的理體。來,是始覺,即觀照般若。

本覺,即我等本有的覺性,不是經過修行而有,乃本來有,故稱為本覺,又名佛性。禪宗稱其為本來面目。迷了本覺,就稱為不覺。凡夫通通都是不覺,因為全都被無明迷了本覺。本覺雖然在迷,但未曾失去。若遇善知識開導,或自己看經、聽經,開始覺悟自己本有的覺性,就叫始覺。本覺屬理,始覺屬智。無論是因為善知識的開導,或是因為讀經,都是依理而起智,才能開始覺悟,稱為始覺智,覺悟之後,以始覺智時時迴光返照,才名真實修行。依本覺不生不滅之理,起始覺迴光返照之般若智,照到無明盡,始覺與本覺合一,名叫究竟覺,稱為如來。

密因──看不到的才稱為密。眾生本來具有成佛的正因佛性,但是迷而不覺,完全見不到自己的佛性,故稱為密因。那密因應稱為眾生密因才對,為何經題稱其為如來密因呢?因為十方如來 在因地修行 都以正因佛性為本修因,故稱為如來密因。
新老怪
文章: 5310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何謂大乘?

文章 新老怪 »

佛性在那裡?
佛性在我們的見聞覺知裡。能見、能聞、能覺、能知者,不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若然,何以人死後,其眼耳鼻舌身尚在,卻不能見聞覺知?

眼耳鼻舌身 乃由地水火風四大而成的色法。地水火風無知覺,故由地水火風而成的眼耳鼻舌身亦無知覺。有知覺者,乃我們的佛性。佛性在眼根起能見的作用、在耳根起能聽聞的作用、在鼻根聞氣味、在舌根嚐味、在身覺觸、在意能思想。所以實實在在能見聞覺知者是佛性,又稱為六根之性。在耳根稱為聞性、在眼根稱為見性。楞嚴經經文所講的見性非指明心見性,是指在眼根能見的佛性。名詞雖然相同,意思不同。

佛性不但在我們的六根裡,佛性亦遍於宇宙萬法。「萬法唯心所現」,宇宙萬法都是從真心而現。即萬法即真心。開悟之人見到「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法王身即法身,又即是佛性。如果你想明白宇宙萬法,你可以參究一下自己的佛性,要迴光返照的去參。參到無明盡,智慧圓滿,你就明白宇宙的起源。

修証了義──題目中的了義,與一般佛經的解釋不同。通常大乘經所講的了義法,是「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青青翠竹,皆是真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即事即理,名為了義。
例如法華經、華嚴經、圓覺經等大乘經典,所講的都是了義之法,稱為了義經,若是厭生死求涅槃,厭煩惱求菩提,是為不了義。是故小乘經名為不了義。現在楞嚴經經題所講的了 義乃指了悟密因的道理。修証指從密因 所起的了義修,因了義修而得的了義証。首先一定要因果相符。佛果是不生不滅,故必定要以不生不滅為本修因,稱為了義因。不可以用生滅的因 去求不生不滅的果──因果都不相符。何者無生滅?佛性無生滅。有生滅者 是我們的妄想。一時想東、一時想西,生滅不停。佛性則如如不動,無生無滅。想東想西是第六意識心。用生滅的識心去修行,永不得佛果。

既然佛性在六根裡,是故應從根性起修。以不生不滅的根性 為因地心修行,自然証到不生不滅的佛果。惟是首要大開圓解──即是要悟到此不生不滅的根性──就是了義。未悟以前不稱為了義。悟後從性起修,迴光返照,照到無明盡,本有的佛性全體 顯露即成佛。即是說,捨識用根是了義修;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是了義証。故謂修証了義。
主題已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