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Viirya »

這四所緣分別在相對於唯識五位中的後四位證得.依據解深秘經的說法
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
性離生。生如來家證得初地。又能受用此地勝德。彼於先時由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
已得二種所緣。謂有分別影像所緣及無分別影像所緣。彼於今時得見道故。更證得事
邊際所緣。復於後後一切地中進修修道。即於如是三種所緣作意思惟。譬如有人以其
細楔出於麁楔。如是菩薩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內相故。一切隨順雜染分相皆悉除遣。
相除遣故麁重亦遣。永害一切相麁重故。漸次於彼後後地中。如煉金法陶煉其心。乃
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滿所緣。善男子。如是菩薩於內止觀正修行
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依前段經文..
彼於先時由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已得二種所緣。謂有分別影像所緣及無分別影像所緣。應是指加行位
彼於今時得見道故。更證得事邊際所緣。是指見道位
漸次於彼後後地中。如煉金法陶煉其心。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滿所緣。是指過修道位入究竟位.

所作成辦所緣在該經並未定義.又翻譯為作成滿所緣.但其毫氣與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非常類似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Viirya »

※從觀入止
解深秘經教導從止入觀..如經云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
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世尊。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三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
善男子。非毘鉢舍那作意。是隨順毘鉢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可見."得身心輕安"是修習止觀基本功課.到達長時安住的功夫.就可引發身心輕安.如經云
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Viirya »

關於止觀是異是同.解深秘經也給了這樣的答案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奢摩他道與毘鉢舍那道。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非有異非無異。何故非有異。以毘鉢舍那所緣境心為
所緣故。何故非無異。有分別影像非所緣故。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毘鉢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
緣唯識所現故。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
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善男子。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
行影像顯現。如是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Viirya »

關於毘鉢舍那有幾種(類).解深秘經是這麼說的..
世尊。毘鉢舍那凡有幾種。佛告慈氏菩薩曰
。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有相毘鉢舍那。二者尋求毘鉢舍那。三者伺察毘鉢舍那。
云何有相毘鉢舍那。謂純思惟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毘鉢舍那。云何尋求毘鉢舍那
。謂由慧故遍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了故。作意思惟毘鉢舍那。云何伺察毘
鉢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已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證。得極解脫故。作意思惟毘鉢
舍那。


關於奢摩他有幾種(類).解深秘經是這麼說的..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凡有幾種。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即由隨彼無間心故。當知此中亦有三種。復有八種。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
種奢摩他故。復有四種。謂慈悲喜捨四無量中。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第一類有三種..由隨彼無間心故。隨是接著.相續不斷.隨前說的三種毘鉢舍那各有一種奢摩他.一者有隨相毘鉢舍那的奢摩他。二者隨尋求毘鉢舍那的奢摩他。三者隨伺察毘鉢舍那的奢摩他。
第二類有八種..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第三類有四種..謂慈悲喜捨四無量中。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寂照世間 »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46 冊 No. 1924 大乘止觀法門

大乘止觀法門卷第一
((❶止觀依止:))

①初出眾名者。
此心即是1.自性清淨心。又名2.真如。亦名3.佛性。復名4.法身。又稱5.如來藏。亦號6.法界。復名7.法性。如是等名無量無邊。故言眾名。

②次辨釋名義。
  問曰。云何名為1.自性清淨心耶。
答曰。此((自性清淨))心無始以來,雖為無明染法所覆。而性淨無改。故名為淨。何以故。
無明染法。本來與((自性清淨))心相離故。
云何為離。謂以無明體是無法,有即非有。以非有故,無可與((自性清淨))心相應。故言離也。既無無明染法與之相應。故名性淨。中實本覺,故名為心,故言自性清淨心也。

  問曰。云何名為2.真如。
答曰。一切諸法,依此((自性清淨))心有,以((自性清淨))心為體。
望於諸法,法悉虛妄有即非有。對此虛偽法,故目之為真。
又復諸法雖實非有,但以虛妄因緣,而有生滅之相。
然彼虛法生時,此((自性清淨))心不生;諸法滅時,此((自性清淨))心不滅。不生故不增,不滅故不減。以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故名之為真。
三世諸佛及以眾生,同以此一((自性清))淨心為體。

凡聖諸法自有差別異相,而此真心無異無相,故名之為如。
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實如是,唯是一((自性清淨))心;故名此一心,以為真如。若((自性清淨))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實亦不如是,即為偽異相也。是故起信論言。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義故,自性清淨心,復名真如也。
慧思禪師說,慧思大師說。
三世諸佛眾生,同以此一自性清淨心為體。

不相信與諸佛同體之人,是你小看了自己。
Viirya
文章: 314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諸法生或不生(大乘止觀)

文章 Viirya »

三世諸佛眾生,同以此一自性清淨心為體。
所以必須如實認識它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