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寂照世間 »

起心,即是夢中人在夢中起心。
因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我即不思議,起心便是魔。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虛假而不實。

幻士為幻人說法
幻士起心即是魔,幻人起心亦是魔。

維摩詰居士、永嘉玄覺禪師,從六趣夢中覺醒,然後覺後空空無大千,
只剩夢中幻士,在為夢中幻人說法。
其說法之幻士,無說無示。
其聞法之幻人,無聞無得。

於六趣夢中,大千夢中
無眼耳鼻舌身意可得,無色聲香味觸法可得,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可得。
無智可得,無得可得。
因此,諸六趣夢中法,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摩訶般若經,大智度論中的十喻,就是無上之法
金剛經的六喻,就是無上之法。

夢幻泡影露電,就是大乘的無上大法,大修行法。
但是
你們福薄,不信佛,不信金剛經。
因此,還無法了悟如夢幻泡影的般若智。

如夢幻泡影的般若智,又名如幻智。
如幻智,又名妙觀察智..
新老怪
文章: 529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李書文師兄:
一位淨宗同修辯論淨土宗 比禪宗殊勝——我被駁的啞口無言… 如果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連一劫都不需要,當生就成就了。所以,淨宗比禪宗殊勝得多。不是說“法無高下、對機則妙”嗎?但上述觀點,似乎無可辯駁的 說明淨宗最殊勝。——大家怎麼看?

法無:
諸位,論壇中師兄們大有一向專修淨土者,雖歸元性無二,然方便有多門,現今之執著參禪而看不起淨土人 我敢說你絕對沒有真實參究過,而死執淨土誹謗參禪者 你絕對也沒有真實念佛得力,諸位若是各於法門中真實做工夫,真是到了徹底拔根窮源處,你就會知道實則知兩條道路原來不差毫釐也!

然若言淨土實指自性如來藏,佛眼中是一不是二,那來東西之分,亦無西方世界和東方世界,諸位,此說亦是無風起浪也!

何故?說個佛陀自性早巳涉途,道個如來法界更是郎當不少,既然西方過此娑婆十萬億剎者無實,七寶蓮花種種莊嚴者豈能有虛?

才著惟心,翻成垢穢,離此二邊如何是西方淨土?
雖宗門中曰:但悟自佛便可,何必外求他佛?然根有利鈍,力有勤惰,參禪念佛,亦復如是。
淨土中人大有累劫蓮花方始開,宗門禪者亦有多生勤苦不見性,若上根者參禪自是當下了悟不歷僧祇獲法身,真念佛人亦有現生打徹臨終上上品生者!
古人大徹大悟參學事畢後明頭也合、暗頭也合、開眼也合、閉眼也合若此方可為人,若自非悟者妄論宗乘自是罪過不小!
淨土是佛說,當從佛生,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世間,無非欲令眾生明自本心。此心言思路絕!
法華經云:“思維如是事,不可以言宣。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磐”。
此言禪本不可以言說也。後受梵王勸請,乃開方便權門,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其中說空說有,逗根基之大小,無非因禪而說也。

佛若無禪,即無處說教。猶如風若無水,即無處起波。說波從風起亦可,說波從水起亦可;說教從佛生亦可,說教從禪生亦可。末後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傳佛心印,方契本懷。至涅磐時,又曰:吾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此又將一切教攝歸於禪也。教從禪生,攝教歸禪,如波從水起,息波歸水,返本歸元,吾佛度生之能事畢已。

一大藏教總是佛陀宣說,是故且不可言高低卑劣!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至於法門揀擇,至唐而諸宗悉備,可謂極盛。天台、賢首、慈恩以宏教;臨濟、曹洞、溈仰、雲門、法眼以宏宗;南山則嚴淨毘尼;蓮宗專修淨土。如各部之分司其職,猶六根之互相為用。良以教為佛語,宗為佛心,律為佛行。心語行三,決難分屬。

是故佛於《法華》贊《法華》為經王,於《華嚴》贊《華嚴》為經王,其他經亦然。豈後世宏經者,必須決定於五大部,分出此高彼下,不許經經偏贊乎?

修禪宗者贊禪宗,修淨土者贊淨土。不如是,不能生人正信,起人景仰。但宜善會其義,不可以詞害意。此為對機矣!佛道者,即淺即深,即小即大,法法圓通,故名常住
新老怪
文章: 529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辯題 為什麼若男子女人行五無間業不入無擇地獄? 

維摩詰經如來種品第八:
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至於地獄,無諸罪垢;至於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示行貪欲,離諸染著;示行嗔恚,於諸眾生,無有恚礙;示行愚癡,而以 示行慳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怀大懼;示行嗔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樑;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性中,具諸功德;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經云:殺父害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焚燒經像等。此是五無間罪。


好!下面我們以禪宗的見解分析如下:
我們若動一念心入欲界中,求五欲樂,沉迷其中,忽見諸法性空,當下無著,名為害母。我們若向清淨一真法界中,貪著涅槃,繞見根塵交*互引,法界眾生相生,參到以為意識紛飛,無非幻妄!隨頓生歡喜,謂是真常,以此便休去歇去,以空為空,尚不知性海無邊,化城無住。以此視為見性,當下無心。又心既見空,即未見性。於是日日形同槁木,心等死灰,萬有到前,一空不敵。若於此時 幡然大悟,頓破無明,離身斷滅,是出佛身血。我們一念心正達煩惱處,頓獲空無所依,才見得個昭昭靈靈,便謂是無位真人,面門晃晃出入,自謂揚眉瞬目,豎指擎拳,以此謂明心見性,無非 嘴著鐵丸,自稱玉液!
到得臘盡三十日 閻王老子算帳時,方知依舊自家 仍是個茫茫無據漢!若於此明的,腳跟立定,將平生所悟所學一切 若此 我們向來 喜從經教語錄中掛取葛藤一堆,從諸方舉揚處拾古人之涕唾,發狂亂藤瑣之知見,翳於自心!立幻化之色聲作為實法,向真如境上鼓動六塵心機,於無脫法中自生系縛,情塵積滯,識浪奔催,瞞己瞞人,欺心欺佛!全是為名為利,卻來說妙說元!盲驢牽盲驢,沿磨盤而繞轉!痴夢證痴夢,拈漆桶為瓣香!若於此識得,向語外知歸,自有少分相應。偶於一毫頭上透得,自然放大光明,遊戲自在!於法通徹,本自無他,只要諸人肯直下承當,不從他覓即可!便是焚燒經像。諸位師兄,如上所舉若是通達一二,自然不被這些凡聖名相障礙。

大家只是一念心 向指頭上生見解,根境法中論虛實,自輕重聖,塞卻言路,總言我是凡夫他是聖人,問時說盡阿諛奉承之詞,自貶為糞掃貧兒,大丈夫漢不作丈夫氣息,自家屋里之物總不肯信,只會向外尋覓。四十九年無言說,立的三藏十二部佛法 又令無數千百代兒孫 被這些閒繩索絆倒,多少劫未得頭出。似這等無上菩提,明心見性又有多少錯認底!諸位:莫將佛說為究竟,何故?正是我見猶如廁孔,你不見一天下菩薩羅漢 盡是枷鎖縛人的葛藤漢!只為眾生不敢承擔,所以文殊仗劍殺於瞿曇,鴦掘持刀害於釋氏。諸師兄,莫道有佛有法,實在是無佛可得,乃至三乘十二部圓頓教跡,也只是方便藥病相治,並無實法。有的皆是相貌而已!
大有一般文字禪客 便向裡用功不少,以期指望一具臭骨頭 修成無上菩提,動輒擬求出世之法,錯了也兄弟!人若求佛,是人離佛,人若求道,是人離道。不管你是解經辨論 口若懸河,不管你是聰明伶俐,恁麼說話,不恁麼說話,總是黑牛臥死水!設解得十二部經論 也不如一個無所事事漢!只 哪如無事休歇去,飢來吃飯,倒泛鐵舟帆滄海,當天和尚撞天鐘!苦哉!屈哉!學著著佛法,又不去理會本分事。有功夫何不究明 父母未生前是何面目,切莫再做虛假功夫!待哪日參的一絲不掛,片瓦全無,得個大休大歇處時,再來法無手裡吃棒!
新老怪
文章: 529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蒼宇星辰
豐幹禪師依舊一邊舂米一邊唸佛,“南無阿彌陀佛……”寒山拾得行至門前驚嘆道:“哎呀!豐幹老你又在行道念佛了啊!”

寒山說:“看來我是最為慚愧的人了,我也是盡心盡力地勸人念佛的呀,可就是人家不肯聽受啊!哪再請問豐老 你平常是怎麼念佛的?”
豐幹舉碓大喝道:“蒼天啊!蒼天!”




:不知蒼宇星辰師兄此文收自哪裡?
1、豐乾頭也不抬地舂米,“是呀!不念佛行嗎豐乾頭也不抬地舂米,“是呀!不念佛行嗎,《大集經》裡說'末法億億人修行 罕一得道,惟依念佛方可了脫生死。'”

2、拾得說:“哎!這就不用我們在此饒舌了,就連寄位補處的普賢菩薩 都不能了知淨土法門一毛一渧,再就不要說是博地凡夫了!

好,下面法無評判一下,有道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1、弘揚淨土法門的法師 信徒常有說:“《大集經》雲:末法億萬人修道,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這個話我也經常 在某些法師弘法中聽到講,在印光法師文鈔多處見到,藕益大師《彌陀要解》也出現有,也在其他有名法師的著作中見到!
但是這句話實在是以訛傳訛。學佛重戒要不妄語,提倡淨土是沒有錯,但是要以個人想法造出經書沒有的話傳的有鼻子有眼,那則是破環佛法誤導眾生!

現在很多人在誤導下都以為是《大集經》有這句話。我就見到很多居士法師 也振振有詞的對人講說大集經云:。。。。。。。好像自己在大集經裡面看到了一樣。
綽)答曰:依大乘聖教,良由不得二種勝法以排生死,是以不出火宅。何者為二?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其聖道一種,今時難證。一由去大聖遙遠,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經》雲: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

這裡說明出在《大集月藏經》一段話只有:“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後面的是道綽法師 加上自己的修學經驗說:“當今。。。。。唯有淨土可通入路。”
古代印的書多數是沒有標點的,看的人不細查文章,就誤以為全部是經說,後來更精簡流傳為:“末法億萬人修道,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說的人也是有鼻子有眼,淨土一些法師甚至說:釋迦所以出世,唯說彌陀願海。果真是以偏概全,也不不查查為何佛祖說法一生,般若經六百卷,華嚴八十卷,淨土經書寥寥無幾!


淨土一法的確是佛說,淨土法門也適合現在人修學。而“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就有輕視其他佛法不能度脫生死的意思。更不能把自己的話 來註明是經說的。或者編造出不存在的經云等等。宣傳、偽造經書文字,是嚴重破壞佛法行為。也是對佛的不尊重!

如果末法真有來臨,念佛也和其他法門一樣 難以有效的。大集經所謂的:“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裡面沒有說念佛人除外。末法的含義不是沒有經法,而是沒有人深信正法,流於一個佛法的形式。就如現有些寺廟 已經是旅遊點,所謂修道實在是名存實亡。發達地區更有商人 冒充學佛居士 利用人的迷信化緣建造寺廟,召集員工經營寺廟發不義之財,他們的行為自有因果此不多說。只要佛說的各種法 要有人繼承修學 那麼就不算末法來臨。



2、《大方廣佛華嚴經》乃如來初成正覺,於華藏世界 為海會之眾說生佛不二、一真法界之理事圓融、一乘圓頓之妙理。至 首參德云比丘即證初住,於德云座下聞念佛法門。末後至普賢所,菩薩以威神力 加被善財與普賢位等,為等覺菩薩。普賢進勸善財與華藏海眾 同以十大願王回 --是故,言寄

3、虛雲老和尚也說:淨土宗徒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單修禪宗,生死不了;單修淨土,萬修萬人去;又禪宗又念佛,猶如帶角虎;有禪無淨土,是世界惡人。淨土宗徒以此批評禪宗,至今鬧不清。

印光法師 在今世佛法衰落時期,算是難得的善知識,信仰他的人很多。光緒廿一年普陀後寺的化聞和尚往北京請藏經,印光法師在紅螺山與之相遇,後隨同化聞和尚到普陀,在普陀前寺講《彌陀經》,當時法緣不順,以後就不再講經了。化聞和尚叫他在後寺看藏經,在此多年不出普陀山,專心念佛。光緒卅年 狄楚青居士辦報,時常和他互通音訊,請他到上海住鶴鳴庵下院太平寺,真達和尚護他的法。此後道風傳播,集成來往書札等為《印光法師文鈔》,專弘淨土,是很好的;但有偏見:誰人向他問禪,就被他罵。他常以〈四料簡〉來批評禪宗,屢說禪宗之弊,
重複蓮池大師的話說:
成禪師後身為蘇子瞻、青草堂後身為曾魯公、遜長老後身為李侍郎、南庵主後身為陳忠肅、知藏某後身為張文定、嚴首座後身為王龜齡,其次則乘禪師為韓氏子、敬寺僧為歧夫子,又其次善旻為董司戶女、海印為朱防禦女,又甚而雁蕩僧為秦氏子檜,居權要,造諸惡業;此數公者,向使精求淨土,則焉有此。...為常人、為女人、為惡人,則輾轉下劣,即使為諸名臣,亦非計之得也(意謂:非佛子之所應期盼)。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

我認為修行人後身轉下劣,在人不在法。唐禧宗時,穎州官妓口作蓮花香,蜀僧曰:此女前身為尼,誦《法華經》卅年。誦《法華經》而轉世為妓,不可謂《法華經》誤之!猶如參禪人後身為女人、為惡人,亦不可謂參禪誤之。

觀音菩薩卅二應,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難道觀音應身,也是輾轉下劣麼?阿彌陀佛化身為永明禪師,永明禪師化身為善繼禪師,善繼禪師後身為無相居士宋濂:永明禪師就沒有阿彌陀佛那樣紺目澄清四大海了;元朝善繼禪師 在蘇州閶門外 半塘壽聖寺用血書《華嚴經》一部,他的弘法事業比永明禪師退半了;宋濂為臣,結果被殺,又不如善繼禪師;難道說阿彌陀佛也輾轉下劣嗎?

禪宗的泰首座刻香坐脫,九峰不許;而紙衣道者能去能來,曹山亦不許;淨土行人亦常以此批判禪宗的不對,他們沒審察到 這種批判 原出於九峰和曹山呢?這正是禪宗善知識的正知正見,應當因此佩服禪宗,緣何反以之低估禪宗呢?試問我們現在誰能刻香坐脫立亡?我們連泰首座、紙衣道者都不如,而敢輕視禪宗麼?


我認為宗下有淺有深,顯教密教有頓漸有邪正,念佛也一樣。禪之深淺,區別起來就多了:凡夫、外道、小乘、中乘、大乘,都各有各的禪。中國禪宗的禪,是上上乘禪,不同於以上所舉的禪。但末世行人參禪,確實有走錯路的,無怪有永明〈四料簡〉中之所責。

唯我平常留心典章,從未見到過〈四料簡〉載於永明任何一種著作中;但天下流傳已久,不敢說它是偽託的。它呵責'有禪無淨土',難道禪淨是二麼?念佛人心淨則土淨,即見自性彌陀,這淨土與禪是不二的,但今人卻必限於念佛為淨,參禪為禪。昔日我佛踰城出家,入檀特山修道,始於阿藍迦南,三年學不用處定,知非便捨;復至鬱頭藍弗處三年學非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像頭山同諸外道日食麻麥,經六年,...臘月八日明星出時,豁然大悟,成等正覺,乃歎曰:“奇哉!一切眾生 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其時那裡來的禪和淨呢?以後說法四十九年,都未道出究竟,至拈花微笑,付法迦葉,亦未說出禪字。


禪是最上一乘法,猶如純奶,賣奶的人,日日加了些水,以至全無奶性,學佛法的也如純奶摻了水,永明看到,便對[摻了水]的禪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並非說[純奶]的禪錯路。永明禪師上智者岩作禪淨二窺,[若淨]是他本心所好的,則他必不至於拈至七度方決,且永明禪師出身禪宗,是法眼宗的第三代,那會有自抑己宗,說禪不好的道理?


參禪的方法,如[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其目的只求明心見性;後人參禪違此方法,得些清淨境界,通身輕飄飄的,一下子就[開靜]了,便自以為有工夫,其實滯於陰境,卻不知一念緣起無生,未能於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永明因此說'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去',倒不如念佛就能'萬修萬人去'。


要[有淨土]才能見彌陀!?若以'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為可靠,這又打錯妄想了。《楞嚴經》中阿難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如此說來 豈不是釋迦牟尼佛之威神不可恃,不能惠我三昧;而阿彌陀世尊之威神卻可恃,能惠我三昧耶?念佛,決定比妄想三毒五欲好:如做好夢,醒來精神愉快;做惡夢,醒來情思抑塞,所以瞎打妄想,不如一心念佛。倘能法法皆通,則是最高尚的修行,'有禪有淨土',如虎本有威,再加二角,誰能惹他呢?為師作佛,自是理所當然了。至於無善根者,不信禪亦不信淨,糊里糊塗,則萬劫千生,'沒個人依怙'了。

我平生沒有勸過人不要念佛,只不滿別人勸人不要參禪。每念《楞嚴經》所指邪師說法如恒河沙而痛心,故如今把〈四料簡〉的意旨略加辨說,希望一切行人,不要再因《四料簡》之偏頗不通而對禪淨二法妄分高下,就不辜負永明禪師了!

摘自禪淨何爭--虛雲老和尚講述
乙未(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日於江西雲居山



總評:
一大藏教總是佛陀宣說,是故諸位師兄,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 至於法門揀擇,至唐而諸宗悉備,可謂極盛。天台、賢首、慈恩, 如各部之分司其職,猶六根之互相為用。良以教為佛語,宗為佛心,律為佛行。心語行三,決難分屬。是故佛於《法華》贊《法華》為經王,於《華嚴》贊《華嚴》為經王,其他經亦然。豈後世宏經者,必須決定於五大部,分出此高彼下,不許經經偏贊乎?

修禪宗者贊禪宗,修淨土者贊淨土,但宜善會其義,不可以詞害意。此為對機矣!佛道者,即淺即深,即小即大,法法圓通,故名
南無阿彌陀佛!
新老怪
文章: 529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宇空不尋:
1、曾幾何時,天台智大師設拜經台專候楞嚴來華一十八載,此事佛門無所不知。說楞嚴、起信為偽經者,無異螳擋車,自取其辱,而楞嚴、起信確如須彌之穩,何懼其螢火耶。此事早已大白天下,不用某甲多費口舌。
2、師兄言:“ 既然師兄口口聲聲說楞伽經如之何,何不見其第四卷雲:“ 若以性相不二,實未解如來真實義者,不知如來法身 非是身法者,實則掩蓋而宣揚相有。以空性與名相,圓融無礙,實則說相為主義也。真如空性絕對待,真如相用生滅,如水生波。從波水一體,濕性無二說是一非二,然佛說,確實如鍵達婆城,非有城非無有城。即海市蜃樓,非有非無,不能說無亦不能說有,相有不無故,我佛才於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說必有所指陳,佛不會無的放矢。凡夫妄想,不知根本,說有說無,全未解如來真實義故。
3、法相宗,其心外有法,心外有識,是其癌症。無論如何脫不了乾系。
4、玄奘八識規矩頌非究竟。守培法師另作新八識規矩頌云:
初生八識:相應心所五遍行,無我無復性天真,
二生七識:有復性心緣帶質,四惑四大各分開,
三生五識:最初見境五遍行,了解塵相別境五,
四生六識:從識初起名心所,著境之時名見分,初轉六識:二轉五識:三轉七識:四轉八識:   八識譬喻海常住,六七猶如波浪生,
5、某甲說至此,今後不會無故來此。願法無師兄 有閒暇光臨《中華佛教網》某與全體中華佛教網註冊會員、版主,竭誠歡迎師兄廣施法雨!再會!

法無:
宇空師兄,智慧辯才,實相無礙,末學領教。只是未免教條呆板,還是詞不達意或裝聾作啞,末學亦領教。老師兄莫怪,我們還是圍繞在下所言:宗不離教,教不離宗。宗教無二,真俗無二,性相無二,理事無二,空有無二,空性名相,圓融無礙。此無二體,亦無不二。請師兄不要跑題。大慧菩薩偈云:問:世尊究竟有無說法?
2 非如師兄所說:一諦即真如,本體絕對待,離名離相。真如若生相用,即如水生波之虛妄相。《大乘起信論》雲: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何以文字論?錯矣!生滅寂滅亦方便說,本自不無,亦不曾有,生滅寂滅 :“佛告大慧。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有二種通相。謂宗通及說通。大慧。宗通者。謂緣自得勝進相。遠離言說文字妄想。趣無漏界自覺地自相。遠離一切虛妄覺想。降伏一切外道眾魔。緣自覺趣光明暉發。是名宗通相。云何說通相。謂說九部種種教法。離異不異有無等相。以巧方便隨順眾生。如應說法令得度脫。是名說通相。大慧。汝及餘菩薩應當修學。” 問:宗通相與說通相豈非相乎?所謂禪者,佛法之體,無生滅,不同言教有作為也。所謂教者,佛法之用,有生滅,不同禪宗無作為也。禪若同教,法體則有斷滅之過。教若同禪,佛法則有二法之過。然禪雖不同教,而教不能離禪。何以故?禪如水也,教如波也,佛欲明禪,故而說教,教從禪生,禪不從教生故。禪不同教,猶如水能生波,波不能生水,水有實體,波是假名,故不同也。教不能離禪者,教從禪生,離禪無教故。猶如波從水生,離水無波故。

何以禪為法體,教為法用也?
禪如水故,水能起波,波不能起水,故以禪為體,而不以教為體也。教如波故,波生於水,水不生於波,故以教為用,而不以禪為用也。何以禪無生滅,而教有生滅也?禪如水故,水雖成波,而水體不滅,息波歸水,水亦不生,是故禪無生滅也。教如波故,波從水起,是為波生;波還歸水,是為波滅;是故教有生滅也。何以禪同教,佛法有斷滅過耶?
禪同教,如水同波,波無自體,以水為體。水若同波,水應無體。水若無體,如波有滅。水波同滅,故名斷滅。禪若同教,亦如是也。何以教同禪,佛法有二法之過耶?教異禪,如水異波,水有自體,波為水用。波若同水,波亦有體。波若有體,如水不滅。水波皆不滅,是故有二法也。教若同禪,亦如是也。佛法常住,今言同歸於滅,故違佛說。佛法不二,即體外無體;體外有體,故違佛說。是故皆成過也。問:所謂教者,佛法之用,有生滅,不同禪宗無作為也。禪若同教,法體則有斷滅之過。即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佛見法見尚不容起,況起餘見乎?佛說: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凡於言說上求禪法者,總不免落窠臼。問:無言說者,長篇大論 與吾辨者是阿誰?豈非此地無銀三百兩?掩耳盜鈴!
不知師兄是駁斥法相,還是法相宗,還是駁斥世尊於鹿野苑說阿含經等,昭示四諦、十二因緣、五蘊等法,還是駁斥出世,說瑜伽師地論;無著禀承其說,著大乘莊嚴經論、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世親亦出攝大乘論釋、十地經論、辯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等,無性亦造論註釋攝大乘論,又有護法、德慧、安慧、親勝、難陀、淨月、火辨、勝友、最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相繼 受教者頗多,以窺基、神昉、嘉尚、普光、神泰、法寶、玄應、玄範、辨機、彥悰、圓測等,或 請師兄不要跑題,一一解答。


宇空不尋:
恐怕在這裡說,又會說我違反版規。我佛不立相。故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心外有法,心外有識,決定是外道!不管他名聲有多大,威望有多高,凡違背佛法者,一律斬之!另外,辯論來辯論去,誰能因此真正得益解脫乎?是故我從心裡說,我真是不想辯論。費了一堆文字,真願意就此琢磨琢磨嗎?恐怕未必,也許是一番心血付東流!
新老怪
文章: 529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守培法師駁印光法師 批評一心念佛 即得往生論


守培法師駁印光法師批評一心念佛即得往生論一文值得一讀,
當年守培法師寫《一心念佛即得往生論》一文以後,印光法師馬上寫文駁守培法師的《一心念佛即得往生論》,守培法師進一步寫文 駁印光法師批評一心念佛即得往生論!
現轉載此文,可以看到當年二位大師級高僧的護教心切!
文章中紅字為印光大師說寫!

評雲:某某和尚慧鑑:昨接佛光二月報,知貴院人材濟濟,以慧心發敷妙義,不勝欣羨!
光:竊謂末法眾生,於禪教律中能斷惑證真,現生即出於輪迴生死之外者,難其人,以仗自力故。

培:駁曰:吾佛八萬四千法門,以禪教律為根本,禪為佛心,教為佛言,律為佛道。念佛乃佛教中之一法也。抑佛教而揚淨土者,其惑甚矣!若禪教律三門 佛若不接引眾生,不異 當知禪教律,全體是佛力,時時放光接引昏迷眾生,只恨眾生不肯受接。而不知者,反謂佛不接引,難怪末法眾生不出生死輪迴也。

光:唯淨土法門,則有論上中下根,但具信願,皆可往生,仗佛力故。

培:但有信願,皆可往生,念佛亦用不著,真是奇特!如旅客回家,不用足行,想到即到;用足行者,不能到家;豈非怪事乎?果然但具信願,不須念佛,能到西方,則可說仗他力,不仗自力。若信願後,還須念佛,然後生西者,則不可說仗他力,以 若謂自信自願自念佛,即是仗佛力者,然則,自信自願自參禪,自學教,自持律,亦可說是仗佛力,為何但說念佛仗佛力,參禪持律仗自力耶?若謂念佛人臨命終時佛來接引,即此名為仗佛力者,然則,參禪,亦見佛接引入如來室,所以古之禪師開悟後,於水邊林下保養聖胎也。依教修行者,信成就後,亦見佛接引入十住,亦入佛胎也。如是凡修 若不接引者,或是工夫未成,或是走入錯路。念佛亦然。念佛錯路者,念佛之心 不與佛相應,皆名錯路,臨命終時,佛不現前故。但我謂佛雖現前,亦不得名為仗佛力。何以故?臨終佛現,即自心佛現,非他佛故。若他佛遠來用力度生,我等眾生,早被佛度,何得至今猶沉淪苦海也?再則,佛不見眾生,佛若見眾生,即不得名為成佛,心外有法故。眾生亦不見佛,眾生若能見佛,心外有佛非真佛故。如是而言仗佛力接引者,非正說也。復言禪教律仗自力者,亦非正說,以眾生不能無因而修行故。眾生學佛,即依佛而行,此即仗佛力也。眾生無佛法,如孤掌難鳴,又如無舟不能渡海,是故眾生,不得但言自力出輪迴也。當知離佛力而言自力,則非真自力。離自力而言佛力,亦非真佛力。離自力則無佛力,離佛力亦無自力,以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何得自說法門,而有高下耶?

光:而守培法師,一心念佛 即得往生論,初言信願念三如鼎足,缺一不可,為古人一時逗機之談,非普通之語。今人若執定,則甘露反成毒藥矣。如是則以佛及東土諸大祖師宏淨土者之言論皆毒藥也。何以故?令生決定信故。

培:如來說法四十九年,其中大小頓漸,無非對機設教,應病下藥,佛法中人皆如是說,非培獨如是說也。若演教者,不論眾生根機大小頓漸,概以一法對之,違如來對機設教,何異世之庸醫,不察病之風寒暑濕,概以一方治之者乎?眾生有種種病,諸佛有種種藥。汝以淨土一法教種種眾生,藥不投病,豈非變甘露成毒藥者乎?果然一法 能教種種眾生,就此一卷彌陀經,足以度盡眾生,何必更說種種教,錯亂眾生也?佛及諸祖 教人生決定信者,正是對病下藥:如此病,必用此藥;非此病,決定不用此藥;是為生決定信。若此病彼病皆用此藥,正是令人失決定信矣。
餘言:今人不問何病,皆用此藥,變甘露成毒藥,何得扯及佛及諸祖之言論皆毒藥也?

光:下又云:念佛必定要生信發願,非信願不可。如生信發願,必定要念佛,非念佛不可。如是定方醫病,難免誤人。靈丹妙藥,病者當飲,不病者雖有妙藥不可飲也。如是彼說,則佛與西天東土諸祖師善知識,皆誤人之庸醫也?

培:佛經祖語,留傳世間,如古醫師留傳良方,熱病治以涼劑,寒病治以熱劑等類。後世庸醫,初以涼劑治熱病,立見功效,即以此為奇方。後來不論風寒暑濕,概以此方治之,以致誤人。此誤之過,是在後之庸醫,非在古醫師明矣。
余謂:今人雖當遵古,亦不可不知變通。若執定古法,不論根機大小,是為誤人之庸醫,非謂佛祖皆庸醫也。

光:病者用藥,不病者無用。試問:誰為不病者?普賢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教證齊諸佛之善財,並華嚴海眾,以其皆未全體離病故,令飲藥。今守培法師,為教佛乎?為教九法界乎?若是教佛,則光愚劣不得而知。若教九法界,不亦與佛普賢及諸善知識相反?

培:雜念是眾生生死病根,一心是眾生本來面目。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如銅牆鐵壁相似,試問:此人還有什麼病?若有病者,何成一心?若無病者,何須信願?猶如未渡河者,教彼登舟,已渡河者,教彼舍舟,是為正理。若已渡未渡不分,概教彼登舟,豈有此理乎?又九法界眾生各有病不同,有病此而不病彼者,有病彼而不病此者;有此病當飲此藥,無此病不當飲此藥;有彼病當飲彼藥,無彼病不當飲彼藥;非全無病也。若諸病皆痊,念佛何為乎?世間固無不病之人,亦未有諸病俱發之者。至於普賢以十大願王,導華嚴海眾歸極樂,而問我教佛乎?教九法界乎?我非教佛也,亦非教九法界也。我論一心念佛之人,個個生淨土,我不知與普賢導海眾歸極樂,何反之有也?

光:此種大節目,和尚尚不以為非,而登之,則恐招禍非淺!

培:一心念佛即得往生,為招禍之大節目,這才是大善知識的聲調,不愧不愧!培說一心念佛,亦痛覺其非,以大地眾生本來是佛,何須更言念佛?三界原是淨土,何須再說往生?即如此說,亦早不唧溜,何況復說什麼念佛?什麼往生?無事生事,頭上安頭,真抬禍不淺矣。古人云:“一念不除,三途業因”,的乎言也!細覺招禍之元,深恨雲門不生佛前,一棒打煞,貴圖天下太平,免得兒孫招禍。

光:至下云:無五戒、十善、三綱、五常、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法,真是不成話說!

培:我亦知此處說得欠道理,不曾將心經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乃至無智亦無得,一齊湊來,則更惹人怪笑,不成話說了。

光:靈峰謂: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一心不亂,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以無信願,總屬自力,雖則工夫純篤,尚未至於業盡情空。

培:請老法師,將一心不亂的境界看清!若未曾親到一心,亦當以理推之,不可隨於世俗,非一心為一心也。所謂一心者,雜念不生也。所謂不亂者,萬法一如也。萬法一如,有何業而不盡乎?雜念不生,有何情而不空乎?情不空,心何能一乎?業不盡,念何能不亂乎?我謂一心不亂,業已盡,情已空矣。再加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又非暫時偶得可比矣;如銅牆鐵壁相似,業情畢竟不能複起矣。至此而說業未盡,情未空者,為不識一心耶?為強詞奪理耶?我不得而知矣。當知絲毫妄情未盡,不成一心,此猶在事上說。若以理言,連業情的名字亦不容有,還說什麼盡不盡,空不空歟?靈峰非不了一心之理也。而作此說者,為要令不信者生信,不願者發願,是為激發之詞,非謂一心不亂者真不得往生也。識者,當觀察其文情,不可死於句下。我恐不了靈峰之意者,執句而迷理,故作此論。今果不無其人,悲乎!

光:無信願,則不能仗佛力;未至業盡情空,則自力亦不能到彼佛菩薩境界之極樂世界;此種語言,乃不刊之論,三世諸佛之所讚歎者。今守培法師,想是高登毘廬之頂之大善知識,否則何能駁彼?

培:我聞佛力無邊,彼云無信願則不能仗佛力,佛力獨在信願上用,除信願則佛力無用處。佛力乃如此之狹小,反不如眾生力,能信能願,能念佛,能參禪,能學教,能持戒,能作一切事。如彼所說,自力之外,別有一種佛力,能接引眾生。眾生信願則接,眾生念佛則不接。噫!佛反賤佛而貴信願,誰能信乎?業不盡,情不空,不能生淨土,佛所讚歎,我深信之。念佛至一心不亂,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不能生淨土。此種語言,為三世諸佛所讚歎,不知出於何經?請指示之!若言信願為生西之關要,非經過此不能往生,則猶可信,以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不念佛,非念佛不能往生故。若以自力佛力,分別生與不生,我決不信也。如彼言,參禪學教為自力,生信發願為佛力,依此而分自力佛力,非但佛力不是佛力,自力亦不是自力,皆生死之業力也。彼以生死之業力,認為自力佛力,豈不可笑!所謂自力者,不假外緣,自能消弭一切障礙;能自主張,不為一切萬物之所撓動;能轉萬物歸自己,能延一月為萬年,能促萬年為一念。如是自即彌陀,自即極樂,獨斷獨行,不假外助者,是為真自力也,亦真佛力也。自力佛力,豈有二哉?然此自力佛力,他人不得而有,唯一心不亂者始得之,此我非駁靈峰也,乃依順佛說也。念佛人無信願,猶如有枝末無根本,大是奇談!彼不思念佛,即信願之標幟,若不信佛,從何而作念耶?念佛人雖不言信願,而信願自在其中,猶如生草,雖不見其根,根自不無。彌陀經云:一心不亂,乃至即得往生。
藕益雲:一心不亂,乃至無得生之理。彌陀經云:阿彌陀佛接引念佛之人,未說接引信願之人。評者云:阿彌陀佛接引信願之人,不接引念佛之人。彼等自異佛說,而不許人隨順佛說,隨順佛說者名為駁彼等,如此強霸之道,豈佛門中所應有乎?

光:凡修行人,無不持戒修善,盡綱常倫理之道。故大小乘律中,皆有一切惡莫作,當奉行於眾善之略文。一心念佛者,雖不持戒,亦不犯戒;雖不行善,亦不作惡;雖不事綱常,亦不悖逆人倫。請看此人,為修行人耶?為非修行人耶?為善人耶?為惡人耶?

培:今謂一心念佛者,皆無其德與道,則此一心念佛者,為泥塑木雕耶?為仍著衣吃飯,與世人無異矣?一心念佛,萬行具足,無道,則道滿三千,無德,則德週沙界。一心念佛,非違背一切,乃無暇於一切也。禪宗 說他泥塑木雕可,非泥塑木雕也可。此人雖穿衣吃飯,但不同常人。何以故?終日吃飯,未曾嚼著一粒米;終日穿衣,未曾掛著一縷絲;一心念佛者,亦復如是。若著衣吃飯,何可無戒善綱常乎?一心不亂,萬象皆空,覓自身尚不可得,戒善綱常,將何安寄?若以戒善為戒善,綱常為綱常,則不異世人見色作色想,聞聲作聲想。想色則被色縛,想聲則被聲縛,終朝隨境遷流,千變萬化,安得名為一心不亂者哉?又既著衣吃飯,不礙一心。然則,生信發願,何為便夾雜而不一心耶?一心念佛之人,著衣不作著衣想,吃飯不作吃飯想,生信不作生信想,發願不作發願想。然則如何呢?著衣即是念佛,吃飯亦是念佛,生信亦是念佛,發願亦是念佛,行坐住臥,頭頭是道,處處念佛,除佛而外,更無別事,是以謂之一心念佛。倘若穿衣吃飯是穿衣吃飯,生信發願是生信發願,則眼前萬事萬心,交亂如麻,如何能不夾雜耶?否則,一心、亂心,如何分別耶?一言以蔽之曰:只知說大話,未曾實行故。
“說大話,不實行”,真是金石之言,針得末世人之通病。近時善知識,口談佛祖,卻不知如何為佛,如何為祖;口說一心,而不知如何為一心;口談念佛,而不知如何為念佛;口談修行,而不知道在何處;言之至此,不覺令人愧煞!然而說大話者,有不得不如此者,如逢山說山,遇水說水。餘見一心不亂之文,而作一心念佛之論,豈知什麼大話小話也?至於不實行者,亦有二故:一不明道理者,雖行而不實也;二明道理者,知道不可行,所行者非道也。如培出家,三十年來,覓個真實行處,了不可得。若有,大善知識示我個真實行處,我當如佛供養。

光:祈發大慈悲心,破我之邪見謬執,俾守培法師之論遍布中外,則是光之所馨香禱祝也!以此宏法,則非光之惡劣所能領會,故不得不為一上呈白其愚誠。如有妙諦,請為的實指示。印光之所說不合道理,請為闢駁,以開茅塞。但須將光原文隨函寄下,庶可對領座下妙義也。順頌禪安!常慚愧僧 印光頓首。

培:我知印老此函,從慈悲心出,非攻訐之可比也。我所以辨駁者,欲明一心念佛之真理也。印老若明一心之真理,對於一心念佛之論,必無所批評矣。一心不亂,不但為淨土法門之關要,亦為一切法門之關要,學佛者誤認此理,即錯亂佛法,是以不得不一申辨駁也。謹將常人所認之一心,略為說之。常人所言一心者,念佛時,工夫純篤,妄念不起,念後仍同常人,即以一時不起妄念,名為一心不亂。不知此非一心耶。若以此為一心,世間之人無一非一心者。何以故?世人無二心,念此必忘彼,念彼必忘此,念此是一心,念彼亦是一心,豈非處處是一心乎?雖欲二心並起,豈可得乎?如是人人本來一心,何須念佛而成一心乎?又以念佛功力強逼他念不起,禪門謂之搬石壓草,縱經百劫,終有生時,不名一心。若真一心者,萬念俱消,亦名,無念之念,方是真念故。消諸念者,無須逼迫諸念不起。當知念從境生,空念者,必先空境,境空念自空。境空心寂,名為一心。如是一心,即是彌陀;如是一心,即是淨土;非一心外別有彌陀、淨土也。心外有彌陀,有淨土,即非真一心,亦非真彌陀、淨土。為彼一心不生淨土,淨土與一心各別,故論之耳。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寂照世間 »

新老怪 寫: 週一 11月 29, 2021 7:45 am
此言禪本不可以言說也。後受梵王勸請,乃開方便權門,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其中說空說有,逗根基之大小,無非因禪而說也。

佛若無禪,即無處說教。猶如風若無水,即無處起波。說波從風起亦可,說波從水起亦可;說教從佛生亦可,說教從禪生亦可。末後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傳佛心印,方契本懷。至涅磐時,又曰:吾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此又將一切教攝歸於禪也。教從禪生,攝教歸禪,如波從水起,息波歸水,返本歸元,吾佛度生之能事畢已。

一大藏教總是佛陀宣說,是故且不可言高低卑劣!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佛四十九年說出那麼多經典,為何又說沒有說過一字?

佛說說法,即非說法,是名說法。

說法,即非說法
說法四十九年,即非說法四十九年

為什麼?何以故?
新老怪
文章: 529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佛說,即非說,是名說法。
新老怪
文章: 529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也談五祖戒,草堂清之墮落


九峰虔是跟石霜當侍者,石霜知道這個侍者 是個過來的人,就想把法傳給九峰虔,後來石霜坐脫了,大眾選泰首座升位,這一天九峰迴來了,泰首座升座,說:末家擔任先師之位。其他人都沒意見,這小侍者站出來說:既是先祖,要明白先祖意。

泰首座說:你提吧,先祖是什麼意你提出來。小侍者就說:平生先祖一條白練去,冷湫湫的去,廟火香灰去。泰首座大概他不懂這個,說:這都是色邊事。九峰知道了:原來你不懂先祖意啊:泰首座說,點香來退香盡之處我要坐脫不了,算我不懂先祖意。當時泰首座半枝香就坐脫去了,九峰往他背後拍了一巴掌,喊他,他過不來,九峰虔就說:你就有坐脫的本領,也不承認你會先祖意。這大眾不答應了,說你這小孩子 你把首座氣死了!你懂不懂先祖意!小侍者叫點一枝香,寸香就去了,一喊他又回來了,他算是能來能去,大眾就叫他繼石霜位。

淨土宗就提出來了,假若是泰首座 這種功夫,念佛求生淨土,肯定是上品上生.淨土宗經常提出來五祖演禪師為蘇東坡,墮落了!虛老和尚他說:印光法師,紅螺山的徹悟禪師,他們這些弘揚淨土的善知識,說五祖演禪師 轉生為蘇東坡墮落了,你要說五祖戒演禪師墮落了,我說阿彌陀佛也墮落了,怎麼呢?
說永明壽禪師 他是阿彌陀佛再來,阿彌陀佛紺目澄清四大海,白毫宛轉五須彌,你看他墮落成一個禪師,這不是墮落嗎?老和尚說了:不是這個樣子,這樣說不對,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他現國王居士身,他墮落了嗎?觀世音菩薩久遠劫來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現在是一個菩薩,是不是墮落了?
你們說五祖演他墮落了,我說沒有!北宋年間,宋徽宗滅佛 就是蘇東坡站出來,不是蘇東坡站出來講話,北宋的佛教 當時就滅了。
新老怪
文章: 5297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回复禪淨雙修師兄

禪淨雙修師兄問:關於末法之中,為何明心見性 惟淨土學人 最易成就?

法無答:
既然師兄由此一問,某甲當不惜眉毛落地,從 好!我們先來看《聖言量》乃如來初成正覺,於華藏世界 為海會之眾說 生佛不二、一真法界之理事圓融、一乘圓頓之妙理。
會中雖有捨利弗等二乘阿羅漢、辟支佛,終不見如來勝妙法身,不聞一乘圓頓妙理。至“入法界品”文殊菩薩 住福城大塔廟前,善財童子 已證十信得已親近,文殊為令遍參五十三位大善知識。首參德云比丘即證初住,於德云座下 聞念佛法門。末後至普賢所,菩薩以威神力加被善財與普賢位等,為等覺菩薩。普賢進勸善財與華藏海眾 同以十大願王 迴向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
華藏海眾皆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階位法身大士,尚須迴向往生西方以證即心不俱之佛果。當知淨土法門 乃一大藏教之本源,一切法要之歸宿!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諸菩薩萬行 首楞嚴經》 實為實相念佛之要法。所示二十五圓通除勢至圓通正屬持名,餘者皆為實相念佛法門。以至七趣因果、四聖階位、五十陰魔則顯示於實相理體。勢至圓通,正屬持名。佛念眾生 如母憶子,眾生念佛 如母憶時,制心一境 不相違遠,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

華嚴唯度大機,二乘凡夫 無此法緣。故世尊於方等會上 特說淨土三經,無論凡、聖、利、純同事修持,至現生出此五濁,往生淨土。初於靈鷲山 說阿彌陀佛 最初因地,四十八願,依願修行,福慧圓通。所感世界,依正莊嚴,菩薩二乘 及生死凡夫,皆可往生。
次於王宮之中 說淨業三福,十六妙觀,是心是佛,是心做佛。十方諸佛,正遍之海,從心想生。後於給孤獨園 無問自說,信願行三,臨終十念 或得一心,蒙佛接引。是以宗門教下 奉為日課,九界眾生 希皆同歸。諸位,有人言西方極樂世界是化城,大德,試問阿哪個佛世界 又不是化城?

《圓覺經》: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 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 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余觀諸位之諍,即在一人言理即今日且聽 法無一一道來!
釋迦世尊滅度500-600年,印度大乘興起,宗即三論,體幻如虛,單破不立,佛尚不可得,何況餘法。
教即唯識,萬法不捨,粗說即“百法名門論”所謂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細說則十二因緣,四諦法,六波羅蜜,十二入,十八界,三十七道品 如是等等。隨此二大乘昌明鼎盛一時,後傳入中國,兩千年來 二宗各執 世尊在《解深秘經》中就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殊不知如來藏識,轉成本來淨相,便更名為真如,由薰習種性,便名為如來藏,此中畢竟無我,非物非心,何嚐一定說為勝義之有呢?同一道理,佛說般若方面,一切法如夢如幻,無去無來,而性空無相,又真實不虛,他又何嘗定說為畢竟的空呢?
說到直求修證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通宗不通教,於是許多在意根下 立定足根,或在獨影境上 依他起用,就相隨境界而轉;或著清淨、空無,或認光明、爾焰;或樂機辨縱橫;或死守古人言句。
殊不知參禪,也僅是佛法求證的 初學入門方法,不必故自鳴高,不肯印證教理,得少為足,便以為是。這同一般淺見誤解的須知“諸法無自性”、“一切無自性”,這個觀念,是指宇宙萬有的現象畍中,一切形器群象,或心理思想分別 所生的種種知見,都沒有一個固定自存,或永恆不變的獨立自性。這些一切萬象,統統都是如來藏中 的變相而已,所以說它“無自性”。華嚴經所謂:“一切一切 皆從法界流,一切還歸於法界,便是這個意思”。縱宗門不立文字而言,世尊49年未說一字,末後何以弘教?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若無名相,何來辯機?豈不謬也?

實則宗不離教,教不離宗,宗教無二,真俗無二,性相無二,理事無二,空有無二,空性名相,圓融無礙,此無二體,亦無不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教是佛說,當從佛生,如來為一大事因緣 出現世間,無非欲令眾生明自本心。此心言思路絕。法華經云:“思維如是事,不可以言宣。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磐”。
此言禪 本不可以言說也。後受梵王勸請,乃開方便權門,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其中說空說有,逗根基之大小,無非因禪而說也。佛若無禪,即無處說教。猶如風若無水,即無處起波。說波從風起亦可,說波從水起亦可;
說教從佛生亦可,說教從禪生亦可。末後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傳佛心印,方契本懷。
至涅磐時,又曰:吾四十九年,未曾說著一字;此又將一切教 攝歸於禪也。
教從禪生,攝教歸禪,如波從水起,息波歸水,返本歸元,吾佛度生之能事畢已。
今就淨土之事 我們不妨從各個角度切入,若理會的,方解理事無二之無上義締!

1、不二理體 是知實相經體,理事圓融。理由事顯,事由理攝。一乘了議,不二法門。於宗於教、於性於相、於真於俗、於事於理,空性名相,圓融無礙。


修行之人,萬法回歸 當下清淨一念。此一念彌陀名號,非空非有,無始無終。不在內、外、中間,亦非過、現、未來。非見非聞 非覺非知,亦非受非想 非行非識。不可身得,不可心得。非以智知,非以識識。諸法性空,自性亦空。法名寂滅,已離生滅。佛無名相,故無住著。一念心性,恒沙功德。諸佛已有,眾生不缺。大用現前 無事不辦。應緣根身、器界,上求下化而不見其有,全身粹為微塵 覓之了不可得。
即一切法,當體即空。見一切色,當下離相。離相故無相,無相故無不相,是名實相。觀身實相,觀佛亦同。無增無減,不差毫許。故楞嚴云“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無世界眾生,因妄生有,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為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

2、事相因緣 法不孤起,仗境乃生。的的確確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依正莊嚴,法藏成佛號阿彌陀。依佛四十八願故,十念乃至一念,必生安養。

3、法相剖析 眼所見即佛色,耳所聞即佛聲,鼻所齅即佛香,舌所念即佛號,身所觸即佛境,意所緣即佛法。普令根、塵、識十八界種子住心一處,重複熏習。至本如來藏心,性見明了,無非無量光、無量壽。依念佛一生成就往生之善人,應是因地種子久熏方熟。六根依六識攀緣萬境,於無量生中應善緣熏習,眼、耳、鼻、舌、身五根成所做智,多緣於佛色、佛聲、佛香、佛號、佛境之中,思量熏習,於阿賴耶識之中至今生之大用現前,又功德俱足故,所俱根身、器界、種子起不思議現行,所謂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即是唯識 三能變之異熟能變。

又今生之中 賴耶種子緣起,得入彌陀願海,恰逢善師益友,遇緣多是西方蓮種、諸上善人。舉頭瞬目、所見所聞 無非萬德洪名,西方淨土。此善境中,則心無旁殆,仗境熏習,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是故動搖未那識 勞執賴耶識相分、見分之我、法二執,令妙觀察智起用,即三能變之思量能變。
又習淨後與人為善,無所計較。雖業障現前,亦坦然而受。安然度日,待人謙虛,不嗔不慢,意識分別漸輕,無明心弱,一切隨緣,一切不變。合根身、器界、十八界種子 漸熏漸純。重複熏習故,心地純淑,平等性智起用,不起貪、嗔、痴欲諸想,遠離色、聲、香、味、觸、法。無心則妙趨諸法,不起則暗合聖意。於無意中 本如來藏心,性見明了。即三能變之 了別能變。

4、真實行持 都攝六根,毋令外馳。念念阿彌陀佛,念念直照心體。全念即佛,全佛即念。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一念佛號,涓涓潤、滴滴涼。瀝瀝在目,聲聲入耳。越念越誠,越誠越切。誠至極處,外緣不入,一塵不染。切至源頭,心神合一,雨打不濕。如此趨至究竟、功純一心之際,突然頂上 一聲響雷,當下人、境一時俱脫。佛、念剎那永恆。超然性相一如,心底一汪清水。一絲不掛,清清爽爽。即入無念無不念之 實相念佛境界。功行至此,即開正眼。實無一物可得,親見本來面目。但見山河大地 皆入毘盧性海,芸芸眾生 無非海會蓮池。雖在世間而常現西方聖事,一生之中 則妙證無上菩提。故鄉風月 瀝瀝在目,德風華雨 直潤心田。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菩薩行處,無非一乘,此一乘者,無所不乘,亦無所乘,是名 是故,
昔蓮池大師云: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行解、理事,性相圓融無礙,方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界,方解生佛不二、一真法界之理事圓融、一乘圓頓之妙理。是故二乘阿羅漢、辟支佛,終不見 如來勝妙法身,不聞 一乘圓頓妙理。

一大藏教 總是佛陀宣說,是故諸位,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說 至於法門揀擇,至唐而諸宗悉備,可謂極盛。
天台、賢首、慈恩, 如各部之分司其職,猶六根之互相為用。
良以教為佛語,宗為佛心,律為佛行。
心語行三,決難分屬。是故佛於《法華》贊《法華》為經王,於《華嚴》贊《華嚴》為經王,其他經亦然。豈後世宏經者,必須決定於五大部,分出此高彼下,不許經經偏贊乎?
修禪宗者贊禪宗,修淨土者贊淨土。不如是,不能生人正信,起人景仰。但宜善會其義,不可以詞害意。此為對機矣!
佛道者,即淺即深,即小即大,法法圓通,故名 偈曰:
若以輪迴心,思惟即旋复。
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
生死同涅槃,迷悟於起滅。
西方喻歇處,至此無別耳!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