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
【12因緣法】
1. 無明
2. 行
3. 識
4. 名色
5. 六處:三分為 根.塵.識三事因緣和合
6. 觸
7. 受
8. 愛
9. 取
10. 有
11. 生
12. 老病死
--------------------------------------------------------------
若把12因緣法搞清楚,就不會將前六識當成心法。
前六識 是歸在「六處」這一支底下。
因此 前六識應該隨六處同屬色法。而非心法
請教兩句法言線上是否查得到
-
- 文章: 314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請教兩句法言線上是否查得到
六處係六根的別稱.是指對應之識(六識)所依之處
根據唯識的說法.每一識都隨當下情境而為心王(主).其餘為伴
故有八識心王之說
根據唯識的說法.每一識都隨當下情境而為心王(主).其餘為伴
故有八識心王之說
-
- 文章: 314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請教兩句法言線上是否查得到
末那恆審.
生存是人類當世首求.故一切種子心識會安排一個功能來審視苦樂.利弊.有無威脅....
以自我為第一優先..我.我的.為守護而起自我防衛.攻擊.不擇手段.
生存是人類當世首求.故一切種子心識會安排一個功能來審視苦樂.利弊.有無威脅....
以自我為第一優先..我.我的.為守護而起自我防衛.攻擊.不擇手段.
-
- 文章: 1348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觀世音菩薩用心體聽聲,並非用耳根
心,心之一言,通凡夫、二乘、菩薩、佛一切位。 諸經論中,有以心、意、識三通名八識者(八個識都叫心) ,有唯就第八名心、七與六名意及識者,而有時心心所法都統名為心,或兼色法亦名為心,如心臟之肉團心等
《成唯識論》云,心、意、識三,體雖是一,而訓詞等義類有異,謂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心意識三者並沒有差別,指的都是一個「心」,但唯識家為了說明「心」的活動過程,而將這三個名詞賦予不同功能,以便告訴大家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一般而言,「識」的主要功能是了別,指的是前六識;「意」的主要功能是思量,指的是第七識──末那識;「心」的主要功能是集起,指的是第八識──阿賴耶識。
第七識是衡審思量第八識的見分相分執著為[我的] ,和真實傳送前六識的善惡種子資料,第六識的了別才是真正在思考分別。
您自寫得很清楚
《大乘密嚴經》意[執(我) 我所] 。 思量恒流轉
《成唯識論》集起名心。思量名[意] (第七識) 。
第七識就是執我和資料的通道,沒有了別的功能。
-
- 文章: 3141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請教兩句法言線上是否查得到
心通常是指二元分立.能所一起.心識即起.虛妄分別.思維造作.充滿概念
-
- 文章: 1348
- 註冊時間: 週六 12月 11, 2021 9:59 am
Re: 六處三分為:根.塵.識
十二因緣不是在討論心法,色法,意是心法,很容易了解。
茲列色法如下:(意不在色法)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7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Re: 觀世音菩薩用心體聽聲,並非用耳根
佛經清楚說 第七識能思量,你卻說祂不能思考???
難道思量 不是思考?
「了別」並不是思考。
而是像鏡子一樣,能將森羅萬相一一清楚呈現出來。這叫做「了別」
譬如:
眼識能將色相呈現出來,耳識能將聲相呈現出來...這叫做「了別」
意識能把心想呈現出來
譬如:你心想著象棋該怎麼走,你腦袋裡就會有無形的下象棋影像,那就是意識
前六識只負責呈現影像(了別),因此是色法,
只有第七識能思量
你說前六識是心法,這是你自己一廂情願的看法。
佛經清楚說前六識是色法。
《成唯識論》
如識間斷 易脱起故。不自在故。非心性故。不能持種亦不受熏。
間斷識=前六識。(非心性,不是心法)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7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