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法一二三

一個留言板
訪客

Re: 論法一二三 / 無明論

文章 訪客 »

判徒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9:56 pm 經說「無明」,是瞧不起人 :mrgreen:
這就是無明
沒其他意思
學佛的

Re: 論法一二三 / 無明論

文章 學佛的 »

訪客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10:16 pm
判徒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9:56 pm 經說「無明」,是瞧不起人 :mrgreen:
這就是無明
沒其他意思
:lol: 「明」不虛傳
Viirya
文章: 3138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論法一二三

文章 Viirya »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
須查明並回歸各經對於這些名相的定義
否則很容易造成糾結不清
訪客

Re: 論法一二三

文章 訪客 »

Viirya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10:48 pm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
須查明並回歸各經對於這些名相的定義
否則很容易造成糾結不清
臨界點或稱變異
誤與悟如鏡中影
智慧之窗

Re: 論法一二三

文章 智慧之窗 »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蔡葉
文章: 384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論法一二三

文章 蔡葉 »

臨界點或稱變異
那再查另兩本經論:臨界點和變異又是同何名相??
訪客

Re: 論法一二三

文章 訪客 »

蔡葉 寫: 週一 2月 21, 2022 8:58 am 臨界點或稱變異
那再
另兩本經論:臨界點和變異又是同何名相??
與經論無關
想查自己查
蔡葉
文章: 384
註冊時間: 週四 7月 08, 2021 8:33 pm

Re: 論法一二三 / 無明論

文章 蔡葉 »

學佛的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10:45 pm
訪客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10:16 pm
判徒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9:56 pm 經說「無明」,是瞧不起人 :mrgreen:
這就是無明
沒其他意思
:lol: 「明」不虛傳
其實稱{佛}也是瞧不起人....{佛}=弗人也=宇宙不用無明的人形動物=不是人也=簡稱{佛}
訪客

Re: 論法一二三

文章 訪客 »

定性⼆乘和變易⽣死

「變易生死」觀念主要見於如來藏系經典,當中以《勝鬘經》所述最詳細,亦最被受重視。《勝鬘經》唱言佛陀說二乘人得涅槃,乃是「方便有餘不了義」,其實二乘人「有餘生法不盡」;[7]而《勝鬘經》所謂「餘生法」,即是變易生死。就此經主對比「分段」和「變易」兩種生死:

有二種死。何等為二?謂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分段死者,謂虛偽眾生;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二種死中,以分段死故,說阿羅漢、辟支佛智「我生已盡」。……阿羅漢、辟支佛所斷煩惱,更不能受後有故,說「不受後有」;非盡一切煩惱,亦非盡一切受生,故說「不受後有」。[8]

「分段生死」為所有虛偽眾生所經歷的生死,是有分位段限,故名「分段」。

「變易生死」為二乘聖者和上位菩薩經歷的生死,是沒有分位段限,十分微妙,非常人所能思惟,故說是「不可思議」;經歷這種生死的聖者之身體並非父母所生,而是隨其意樂而變起,故說是「變易」,是「意生」。又「意生」之身雖然微妙,還是有生滅變化,要到達至究竟無上覺悟,才會不再起現。經文表示佛陀說二乘聖者「我生已盡」,是表示他們再沒有分段生死;說二乘聖者「不受後有」,是表示他們已經斷除導至分段存有的煩惱。其實二乘聖者還未斷除導至變易存有的煩惱,仍然要承受變易生死之苦。

《勝鬘經》對導至變易生死的煩惱,有詳細闡述:

有煩惱是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斷。煩惱有二種。何等為二?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此四種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9]

引文首先表明有些煩惱是二乘聖者所不能斷除,繼而舉出「住地」和「起」兩類煩惱。「住地煩惱」包括了「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四種煩惱;以它們為所依,衍生一切表層的煩惱,故稱「住地」。[10]至於「起煩惱」,即是指住地煩惱所生「起」的各種表層煩惱。引文最後提到一種最深層的「無始無明住地」煩惱,對它有如下狀述:

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恆沙等數上煩惱依,亦令四種煩惱久住。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11]

「無始無明住地煩惱」顧名思義,是「無始」以來已經存在,以「無明」為本性。根據以上引文,它的力量要遠比其他四種住地煩惱大;恆河沙數的「起煩惱」,與及四住地煩惱,都是依於它而有。它是二乘聖者所不能斷除,唯有佛才能斷除。亦正因為二乘聖者、以至上位菩薩不能斷除無明住地煩惱,他們還有變易生死的苦惱:

如是無明住地緣,無漏業因,生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阿羅漢、辟支佛斷四種住地,無漏不盡,不得自在力,亦不作證。無漏不盡者,即是無明住地。[12]

二乘聖者和上位菩薩已經斷除四種住地煩惱,然而他們仍然有無明住地煩惱未嘗斷盡。以無明住地煩惱為助緣,以無漏業為親因,遂有意生身生起。而有意生身,便有變易生死的限制,不能證得究竟解脫,沒有佛的大自在力。
訪客

Re: 論法一二三 / 無明論

文章 訪客 »

蔡葉 寫: 週一 2月 21, 2022 9:46 am
學佛的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10:45 pm
訪客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10:16 pm
判徒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9:56 pm 經說「無明」,是瞧不起人 :mrgreen:
這就是無明
沒其他意思
:lol: 「明」不虛傳
其實稱{佛}也是瞧不起人....{佛}=弗人也=宇宙不用無明的人形動物=不是人也=簡稱{佛}
博士博一大堆
真是吃飽太閒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