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俱覺性的喚起非常重要
知轉.轉何.轉向.轉依方有可能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
- 文章: 808
-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
兩者有甚麽直接關係?
世間阿賴耶是依世間而生起的阿賴耶識。而世間不是依阿賴耶識而生。知覺是眾生。所講的眾生知覺,就是眾生依世間而生起對一切之知覺。這眾生知覺便是阿賴耶識,所謂萬法唯識(阿賴耶)所現。
如來清淨藏,稱為清淨藏,先不說是啥識(想相為塵,識情為垢,此清淨藏非塵非垢)。依此所生起的,是世界,是本來無一物無塵無垢的清淨世界(法界)。
至於阿陀羅識,又不是眾生阿賴耶。也不是如來清淨藏。剛剛在兩者之間。其識所依的是虛空(出世間)。而不是依此識生虛空。
甚麽來的?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前有情眾生之阿賴耶,稱為垢。此阿陀羅,則稱為塵。歸去來兮,八個兄弟盡歸塵國去。
但此非垢之塵識,卻又有個好名,叫無垢識(因前眾生垢而名),但也有個不中聽的名,叫無明識。無垢異熟等起平等性智。是按在如來清淨藏的立埸來說,九八等起。等起亦即等滅,九八無住處。這情況亦似出入受想滅定之說。而平等智與八同發(八七同一法性故)。
至於後者,大圓無垢同發,阿八含藏轉為大圓智,與九同發。即是佛所說如來隨順覺性,國土眾生,同一法性。如來清淨藏,或稱庵摩羅。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轉諸識(無明識)入庵摩羅(清淨藏)。覺轉無明,成法界智。如來清淨藏,也不是空如來藏。一藏生清淨世界性、一藏生淨空性(空生大覺之中),後至極無上,更有藏生淨道的。淨就是乾乾淨淨無雜染解。
至於五蘊皆空,菩薩(未成佛)的究竟涅槃,指甚麽處?劃公仔已劃出腸,不用我更說了吧!
兩者有甚麽直接關係?
世間阿賴耶是依世間而生起的阿賴耶識。而世間不是依阿賴耶識而生。知覺是眾生。所講的眾生知覺,就是眾生依世間而生起對一切之知覺。這眾生知覺便是阿賴耶識,所謂萬法唯識(阿賴耶)所現。
如來清淨藏,稱為清淨藏,先不說是啥識(想相為塵,識情為垢,此清淨藏非塵非垢)。依此所生起的,是世界,是本來無一物無塵無垢的清淨世界(法界)。
至於阿陀羅識,又不是眾生阿賴耶。也不是如來清淨藏。剛剛在兩者之間。其識所依的是虛空(出世間)。而不是依此識生虛空。
甚麽來的?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前有情眾生之阿賴耶,稱為垢。此阿陀羅,則稱為塵。歸去來兮,八個兄弟盡歸塵國去。
但此非垢之塵識,卻又有個好名,叫無垢識(因前眾生垢而名),但也有個不中聽的名,叫無明識。無垢異熟等起平等性智。是按在如來清淨藏的立埸來說,九八等起。等起亦即等滅,九八無住處。這情況亦似出入受想滅定之說。而平等智與八同發(八七同一法性故)。
至於後者,大圓無垢同發,阿八含藏轉為大圓智,與九同發。即是佛所說如來隨順覺性,國土眾生,同一法性。如來清淨藏,或稱庵摩羅。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轉諸識(無明識)入庵摩羅(清淨藏)。覺轉無明,成法界智。如來清淨藏,也不是空如來藏。一藏生清淨世界性、一藏生淨空性(空生大覺之中),後至極無上,更有藏生淨道的。淨就是乾乾淨淨無雜染解。
至於五蘊皆空,菩薩(未成佛)的究竟涅槃,指甚麽處?劃公仔已劃出腸,不用我更說了吧!
-
- 文章: 2552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大圓鏡智性清淨(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平等性智心無病(彼此皆如)
妙觀察智見非功(無一法可得) 成所作智同圓鏡(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五八六七果因轉(前五、八識果地轉,六、七識因地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隨順覺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隨順眾生) 繁興永處那伽定(隨順因緣)
妙觀察智見非功(無一法可得) 成所作智同圓鏡(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五八六七果因轉(前五、八識果地轉,六、七識因地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隨順覺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隨順眾生) 繁興永處那伽定(隨順因緣)
- 大開眼界
- 文章: 1675
- 註冊時間: 週五 12月 31, 2021 6:32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大乘起信論》
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變似眾境彌於世間。
從上面經文可以得知,如來藏和阿賴耶識都是屬於可見「相」。← 稱為心相
﹋﹋﹋﹋﹋﹋﹋﹋﹋﹋﹋﹋﹋﹋﹋﹋﹋﹋﹋﹋﹋﹋﹋﹋﹋﹋﹋﹋
《思惟略要法》
以凡夫未得慧觀。見諸虛妄之法有種種相。
得實相者觀之 如鏡中像。
同樣的萬法,凡夫見之 是實物。聖人見之 是鏡中像.
阿賴耶識和如來藏的差別就在這裡
若見萬法 是實物,你就是阿賴耶識。
若見萬法 是鏡中像,你就是如來藏。
所以佛陀說,阿賴耶識與如來藏無差別。兩者皆指一切法。
一切法 本來就應該像似 鏡中像,(一切法如夢幻泡影)
是你的眼睛有業障,讓你把鏡中像 誤看成實物
《大乘密嚴經》
如來清淨藏 世間阿頼耶
如金與指環 展轉無差別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相當不錯!大開眼界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8:19 pm
《大乘起信論》
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變似眾境彌於世間。
從上面經文可以得知,如來藏和阿賴耶識都是屬於可見「相」。← 稱為心相
﹋﹋﹋﹋﹋﹋﹋﹋﹋﹋﹋﹋﹋﹋﹋﹋﹋﹋﹋﹋﹋﹋﹋﹋﹋﹋﹋﹋
《思惟略要法》
以凡夫未得慧觀。見諸虛妄之法有種種相。
得實相者觀之 如鏡中像。
同樣的萬法,凡夫見之 是實物。聖人見之 是鏡中像.
阿賴耶識和如來藏的差別就在這裡
若見萬法 是實物,你就是阿賴耶識。
若見萬法 是鏡中像,你就是如來藏。
所以佛陀說,阿賴耶識與如來藏無差別。兩者皆指一切法。
一切法 本來就應該像似 鏡中像,(一切法如夢幻泡影)
是你的眼睛有業障,讓你把鏡中像 誤看成實物
《大乘密嚴經》
如來清淨藏 世間阿頼耶
如金與指環 展轉無差別
掌聲鼓勵!啪!啪!啪!~~~
-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什麽情形是將萬法看作實物大開眼界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8:19 pm
《大乘起信論》
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變似眾境彌於世間。
從上面經文可以得知,如來藏和阿賴耶識都是屬於可見「相」。← 稱為心相
﹋﹋﹋﹋﹋﹋﹋﹋﹋﹋﹋﹋﹋﹋﹋﹋﹋﹋﹋﹋﹋﹋﹋﹋﹋﹋﹋﹋
《思惟略要法》
以凡夫未得慧觀。見諸虛妄之法有種種相。
得實相者觀之 如鏡中像。
同樣的萬法,凡夫見之 是實物。聖人見之 是鏡中像.
阿賴耶識和如來藏的差別就在這裡
若見萬法 是實物,你就是阿賴耶識。
若見萬法 是鏡中像,你就是如來藏。
所以佛陀說,阿賴耶識與如來藏無差別。兩者皆指一切法。
一切法 本來就應該像似 鏡中像,(一切法如夢幻泡影)
是你的眼睛有業障,讓你把鏡中像 誤看成實物
《大乘密嚴經》
如來清淨藏 世間阿頼耶
如金與指環 展轉無差別
萬法是心生
誰會將心生看做實物
-
- 文章: 1915
-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你說:[一切法 本來就應該像似 鏡中像,(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大開眼界 寫: ↑週日 2月 20, 2022 8:19 pm
《大乘起信論》
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變似眾境彌於世間。
從上面經文可以得知,如來藏和阿賴耶識都是屬於可見「相」。← 稱為心相
﹋﹋﹋﹋﹋﹋﹋﹋﹋﹋﹋﹋﹋﹋﹋﹋﹋﹋﹋﹋﹋﹋﹋﹋﹋﹋﹋﹋
《思惟略要法》
以凡夫未得慧觀。見諸虛妄之法有種種相。
得實相者觀之 如鏡中像。
同樣的萬法,凡夫見之 是實物。聖人見之 是鏡中像.
阿賴耶識和如來藏的差別就在這裡
若見萬法 是實物,你就是阿賴耶識。
若見萬法 是鏡中像,你就是如來藏。
所以佛陀說,阿賴耶識與如來藏無差別。兩者皆指一切法。
一切法 本來就應該像似 鏡中像,(一切法如夢幻泡影)
是你的眼睛有業障,讓你把鏡中像 誤看成實物
《大乘密嚴經》
如來清淨藏 世間阿頼耶
如金與指環 展轉無差別
是你的眼睛有業障,讓你把鏡中像 誤看成實物]。
請問:
一切法包括無為法,怎麼個如鏡中像?
怎麼個(一切法如夢幻泡影)呢?
金剛經: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 文章: 808
- 註冊時間: 週一 8月 02, 2021 8:41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五蘊皆空,蘊者蘊藏義,蘊藏於諸心器之中,有我者及我所見之法(三者分立的)。萬法唯識所現,以唯識論,我者代表諸識,以識為我,於諸心器中,見諸法之相。心器者,是諸法之界限。譬如一透明的玻璃瓶,裡中盛了有顏色的水,水之形態受限於瓶,遠看不見瓶身但見水形,而實水本無形。隨瓶而顯諸妄像。凡區限於界內所顯的法像,也如是。縱說一切諸法之相,受限於界,皆是虛妄相,行者一路向上,都是為究竟諸法之相。直至到諸法終極之界限,才能究竟諸法之相,那管一切透明如虛空。
凡相皆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按諸法之相來說,唯一可取的,便是本來之相,真實相。其他皆是幻相妄相,通稱有為法。又最接近真實,最初變化出來的相,卻是一大幻相,按有為來說,名真有為法,又名如實,如實當然非真實。打後轉折..轉折..再變出來的諸法種種相,或可統稱妄相。有為當中分出真有為與妄為,為何?因為,諸妄為法,於其所住心域界限之中,皆呈現有我及我所見之法。如是衍生出五蘊法。
故,五蘊皆空,代表脫離一切我執。然,猶剩最後的法執,那如實的真有為大幻法。
是諸法空相,諸相非相?因為,無有一法可取可得。是因為,我與其法並生,更何能多個我去取去得其法?所謂:"我法" (不二分)妙難施(非有我無我,非有相無相)!這就是佛祖說法或禪宗的標指宗趣。
此"我法" 妙門,如實之幻法如是,真實當然亦如是。
一切有為法,如夢中幻(真有為,夢中明明有六趣),如空泡中影(虛中妄為)。是夢幻、泡影。不是夢、幻、泡、影,法不孤起的。
凡相皆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按諸法之相來說,唯一可取的,便是本來之相,真實相。其他皆是幻相妄相,通稱有為法。又最接近真實,最初變化出來的相,卻是一大幻相,按有為來說,名真有為法,又名如實,如實當然非真實。打後轉折..轉折..再變出來的諸法種種相,或可統稱妄相。有為當中分出真有為與妄為,為何?因為,諸妄為法,於其所住心域界限之中,皆呈現有我及我所見之法。如是衍生出五蘊法。
故,五蘊皆空,代表脫離一切我執。然,猶剩最後的法執,那如實的真有為大幻法。
是諸法空相,諸相非相?因為,無有一法可取可得。是因為,我與其法並生,更何能多個我去取去得其法?所謂:"我法" (不二分)妙難施(非有我無我,非有相無相)!這就是佛祖說法或禪宗的標指宗趣。
此"我法" 妙門,如實之幻法如是,真實當然亦如是。
一切有為法,如夢中幻(真有為,夢中明明有六趣),如空泡中影(虛中妄為)。是夢幻、泡影。不是夢、幻、泡、影,法不孤起的。
-
- 文章: 3685
-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故,五蘊皆空,代表脫離一切我執。然,猶剩最後的法執,那如實的真有為大幻法。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所以法執是沒有苦厄的
還可以製造無限的連連看遊戲
學佛真有趣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所以法執是沒有苦厄的
還可以製造無限的連連看遊戲
學佛真有趣
-
- 文章: 6311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莫讓玄奘大師法相宗失傳
阿毘達摩 滅盡定……玄奘譯
問:心平等,說名等至,此中無心,云何名等至?
答:等至有二,一、令心平等,二、令大種平等。無想、滅盡定,雖斷平等心,令不相續,而引平等大種,令現在前,故名等至。
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第二……玄奘譯
[0691c21] 爾時,世尊告長老善現曰:「如是,如是。善現!我於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最難通達,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諦,現正等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示、開解、施設、照了。何以故?善現!我已顯示於一切蘊中清淨所緣,是勝義諦。我已顯示於一切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中清淨所緣,是勝義諦。此清淨所緣於一切蘊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如於蘊中,如是於一切處中,乃至一切道支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是故,善現!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
[0692a03] 「復次,善現!修觀行苾芻,通達一蘊真如勝義法無我性已,更不尋求各別餘蘊、諸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真如勝義法無我性。唯即隨此真如勝義無二智為依止,故於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諦,審察趣證。是故,善現!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
…………大乘佛教,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最難通達……看懂的就看懂,看不懂的,教300年亦是不懂!!
.
問:心平等,說名等至,此中無心,云何名等至?
答:等至有二,一、令心平等,二、令大種平等。無想、滅盡定,雖斷平等心,令不相續,而引平等大種,令現在前,故名等至。
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第二……玄奘譯
[0691c21] 爾時,世尊告長老善現曰:「如是,如是。善現!我於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最難通達,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諦,現正等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示、開解、施設、照了。何以故?善現!我已顯示於一切蘊中清淨所緣,是勝義諦。我已顯示於一切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中清淨所緣,是勝義諦。此清淨所緣於一切蘊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如於蘊中,如是於一切處中,乃至一切道支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是故,善現!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
[0692a03] 「復次,善現!修觀行苾芻,通達一蘊真如勝義法無我性已,更不尋求各別餘蘊、諸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真如勝義法無我性。唯即隨此真如勝義無二智為依止,故於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諦,審察趣證。是故,善現!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
…………大乘佛教,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最難通達……看懂的就看懂,看不懂的,教300年亦是不懂!!
.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