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庵餘語

Viirya
文章: 3150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Viirya »

頓法的世間
就是夢幻泡影的人事物
離戲論
見楞伽經 言說及如實
如實是頓
又曰宗趣
直入萬法之源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世人若修道 一切盡不妨。

五樓之說從某角度看亦合五乘佛法義。
頓由漸成,
無漸功之累何來頓成 ?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看話頭的觀行

自古以來,

唐宋以前的禪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

師徒間的傳授,皆以心印心,並無有實法。日常參問酬答,也皆以隨方解縛為要,而來施以因病與藥而已。

然而,

宋代以後,人們的根器陋劣低下了,多半講了做不到,譬如說「放下一切」、「善惡莫思」,但總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惡,到了這個時候,祖師們不得已,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教學人來 - - - - - -《看話頭》。

咬定一個死話頭,要咬得緊緊不放鬆,咬定一處不通透不罷休,目的在以一念抵制萬念。


昔日高峰祖師云:「學者能看個話頭,如投一片瓦塊在萬丈深潭,直下落底,若七日不得開悟,當截取老僧頭去。」

同參們,這是過來人的話,是真語實語,不是騙人的誑語啊。

禪門看話頭

以《念佛是誰》作切入點之襌觀下,又有兩種微妙不同處。

以〈近代〉兩位襌宗具代表性宗師過來人,所持襌觀是有微妙不同。

來果跟虛雲二位有兩個不同的說法:

虛雲禪師所教導是念頭起處之前,就是我們講的念頭的「源頭」處也即是《心源處》。

來果襌師教導是念頭的「疑問」處即也是為《疑情》作切入。

虛雲禪師

虛雲襌師首重
《看心源處》
(以下節選自虛雲老和尚開示錄,參禪的先決條)

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萬法皆從心生,心是萬法之頭。其實話頭,即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完全你我知道,看話頭就是觀心,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心,看父母未生以前的本來面目,就是觀心。

行人都攝六根,從一念始生之處看去,照顧此一話頭,看到離念的清凈自心,再綿綿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蘊皆空,身心俱寂,了無一事。從此晝夜六時,行住坐臥,如如不動,日久功深,見性成佛,苦厄度盡。

虛雲襌師又說
什麼叫話頭?話,就是說話,頭,就是未說話之前。如念「阿彌陀佛」是句話,未念之前就是話頭。所謂話頭,即是一念未生之際;一念才生,已成話尾。
這一念未生之際,叫做不生;不掉舉,不昏沈,不著靜,不落空,叫做不滅。

把話頭、念頭、萬法。將所有的所緣境,將生命中每個念頭及妄想的身心世界,歸類是心,頭即是緣頭。
其實話頭,即是念頭,看一念生之前頭就是觀心。一念纔生,已成話尾。
看話頭即是心念的源頭,藉著《念佛是誰》將《誰》往源頭看進去。這《誰》字下的答案就是心。

來果禪師

來果襌師首重
《看疑情》
(以下節錄來果禪師開示錄)

怎麼參呢?他說:我告訴你怎麼「參」:
直截的路,最直接的「參」就是,就在「念佛是誰」這句話上面,你問:
是誰?
是哪一個?
到底是哪一個在念呢?(不知道!這是第一個。)

究竟是誰?
(也是不明白!這是第二個)

到底是誰?
(此疑念~將此咬住不放,第三個)
如有其他念頭跑進來失去此念,則從來過。

上面之不知道、不明白,就是「不會」,就是「疑情」。就在此不明白、不知道處用功。

來果禪師又說:
念佛不是我,是佛嗎?不是的!一切所有都不是,就這麼思量分別一些時,回頭才知道錯了,《哪個》叫你在思量分別上用功?

如果真去思惟,就不對!所以來果禪師就說:

你回頭你知道錯了,怎麼才知道?
你才知道「念佛是誰」?
不曉得!這個才對。
就在不曉得、不明白上去求個究竟,這個就是「疑情」。

昔時《佛眼禪師》講的「退步--看--不會」,就含攝了來果、虛雲兩位禪師整個參話頭的精義,入手處不同,但指的悟的都是同一個。

所以,我們應該珍惜歷代祖師所留給我們後輩,這麼多珍貴法要。

如果以為識得能說、能聞、能行、能做的大功能,就是開悟,不用再修持了。
任由它便是,就此便說 =
《平常心是道》
《直下承擔》

孰不知,雖了知此是自己的本來面目,僅是理解而矣,離證悟還是相差太遠。理解解悟只算知解,《每逢遇事立即打回原形,惱惑畢露絲毫不得力》,如此種種更是騙不了人的。在生死岸頭作不得一點主。這在宗門下稱之為:「一句合頭語,前世系驢橛」真心了生死者,不可不慎?!
更說
《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更差一程路。》

「一念不覺生三細,境緣才動成六粗。」宗門下的事,不講根、塵、五識,六、七、八識,譪的是教下。
在宗門下一概不講;只講粗細。粗細是講我們的念頭。生死都被它障礙住了。但念頭裡頭確確實實含了攝根、塵、識。一念之中世界森羅萬象與自身盡在裡頭。

心,可說是我們所知一切,能知者乃心。孰善、孰惡,是出世間、世間,這個心要離掉。

意,就是一切法,分別一下此法是大乘法、小乘法,即在思索大小乘這一下子,就落意思了;也要離掉。

修法未到內而身心,外而世界完全消殞而了了分明時,不算見性;即使到了這時,還有習氣在,亦不能罷手不修,還須奮力修法,以增加定力而完保任之功,庶能同證菩提,不枉過此一生。

只有「念佛是誰」不明白處,還只許一個不明白,不許有思量處;亦不是糊糊塗塗的不明白,亦不是馬馬虎虎的不明白;這才是工夫現前。

甚麼道理呢?昔日趙州大師講:「老僧三十年不雜用心,穿衣、吃飯是雜用心處。天下人在明白處,只有老僧一人在不明白處。」這就是一個鐵證。
根、塵、識,心、意、識,在此之下來遣了,忘了,到沒有事做了,根、塵、識忘了,當下還能有甚麼事?

在宗門下,
《根》,即是身;《塵》,即外境。
宗門下言心、意、識,就是心知、起念,分別一切;統而言之:心、意、識。

教下之說,
《根》,即六根;《塵》,即六塵;
每一根對一塵,中有一識。
教下說,是前五,後六、七、八識。

用功的人為甚麼要遣、要忘呢?因為這許多東西,把我們從無始劫縛到今天,若不把它遣了、忘了,還不知要縛到那一天!要把它們一齊割捨掉,才能辦家裏事,走家裏路。

我們生死不能了,是因為有現在一個凡夫心;因有心而有身,有身、心才有了止卜世界,就被身、心、世,把我們縛得牢牢的。
所以要了身、心、世,就是了眼、耳、鼻、舌、身、意,這是根,根是身上的;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塵,塵是世界上的;識是心有的;能了根、塵、識,即是了身、心、世。身、心、世能了,在教下是很好很殊勝的、很高的;人目在宗門下不算一回事。

何以故呢?
宗門下還有甚麼特別不同?譬如:他們用手了的,我要了他的手;他用腳了的,我要了他的腳。
何以呢?
要知道:身、心、世的力量再大,沒有了身、心、世的「了」力量大;這個「了」我們不易清楚。譬如:一切的路如身、心、世,要了這許多路,用腳走到盡頭就會了;路了,是腳走了的;這一雙腳就是了路的腳,亦是了身、心、世的腳。
這雙腳的力量最大,《天堂、地獄也是它,成佛、作祖也是它,輪迴往返,牛、馬、昆蟲‥‥‥皆是它》。宗門下要了,首先就把這雙腳了掉。

這一了,可是坐斷十方!
想想:這麼樣的工夫還是到家嗎?
還沒有!何以呢?
弟六識粉碎了。
工夫雖有,但仍沒開悟,還算途中事。

「念佛是誰」初用是妄想、煩惱、瞋愛等,比十字街頭還要熱鬧,因為念頭太多了;今天也是「念佛是誰」,明天也是「念佛是誰」,就同行路一樣,慢慢的走;「念佛是誰」參的日子多了,慢慢的,妄想、瞋愛、煩惱等也會少了。再則,疑情會起了,漸漸的熟了;疑情一熟,就如到了山野地方了,妄想、煩惱不輕易起了。再參,再疑,就此疑成團了。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次草 »

上面之不知道、不明白,就是「不會」,就是「疑情」。就在此不明白、不知道處用功。
===
所以說疑情無相是說不通的
只能說提起疑情
要以無相的心態去體驗
這跟祇貴子眼正
同一意思
由於知見不清才叫迷
如何使知見清楚明白
就要從粗入細
只有到迷惑全開才是無相
參禪離不開正知見
用心正確才能漸悟或頓悟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次草兄,

那您就要去從來果禪師為何如此說,
但又為何又說「疑情」是無相,
不同的話中去體會。
次草
文章: 3685
註冊時間: 週日 12月 26, 2021 11:15 a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次草 »

勿忘初心 寫: 週三 3月 02, 2022 11:37 pm 次草兄,

那您就要去從來果禪師為何如此說,
但又為何又說「疑情」是無相,
不同的話中去體會。
勿忘兄
我說走向無相
只是沒人能能一開始是無相
無相是頓悟
所以說以香嚴為例
雖有疑
只是專注於生活
當妄念少時
就能借緣開悟
只有開悟時才與無相相應
此時是無疑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次草 寫: 週四 3月 03, 2022 5:34 am
勿忘初心 寫: 週三 3月 02, 2022 11:37 pm 次草兄,

那您就要去從來果禪師為何如此說,
但又為何又說「疑情」是無相,
不同的話中去體會。
勿忘兄
我說走向無相
只是沒人能能一開始是無相
無相是頓悟
所以說以香嚴為例
雖有疑
只是專注於生活
當妄念少時
就能借緣開悟
只有開悟時才與無相相應
此時是無疑

我本求心心自持 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從心外得 心生便是罪生時

我本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 知這心心心是佛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觀行 - 「 入流亡所 」

「入流亡所」出自於《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法門中的「觀音法門」。

楞嚴經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銷,成圓明淨妙。余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楞嚴經》中,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觀音法門」是「反聞」聞自性的法門。我們凡夫舉凡在聽到聲音時,會立即對外境起分別什麼聲?心無時不在追逐外在的五光十色,這是「攀緣習性」深根蒂固使然。「反聞」是心念反過來覺照心內本具的「清淨聞性」。
「初於聞中」是初步回歸「聞性」,領悟「聞性」不隨「聲塵」生滅。

《楞嚴經卷四》
為我們詳述「聞性」。

「即時如來,敕羅侯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我聞。」
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不聞。」
時羅侯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
佛問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以上乃是世尊在為大眾明示「聞性」乃不隨「聲塵」生滅而生滅。
如來又敕,羅侯羅擊鐘,問阿難言:「汝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少選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
有頃,羅侯羅更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
佛問阿難:「汝云何聲?云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以上乃是世尊在明示「聲塵」有生滅。


世尊於是開示說:「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鐘聲更擊,汝云何知?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云無,誰知無者?是故阿難!聲於聞中,自有生滅,非為汝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聲音消失了,你說聽不到;若真的聽不到,「聞性」等同於枯木無所知覺。然而,當再次的敲鐘時,你怎麼還能知道有聲或無聲?可見「聞性」依然在當前。
有聲或無聲,是「聲塵」的有無。當無聲」時,「聞性」也能聽到「無聲」。不論「有聲無聲」,「聞性」都明明了了。亦即「聲塵」有生滅,「聞性」並沒有生滅。即使已睡著了,「聞性」也依然在,比如睡眠中有人在旁邊搬東西而出現響聲,「睡眠者」或誤以為聽到鼓聲,或什麼聲?即是「聞性」不滅的明証。

「入流」是入法性之流。我們眾生心念,習慣追逐外境,念念都在「出流」。「入流」則是截斷對外境的攀緣追逐,返聞聞自性。「亡所」是亡掉所緣的「聲塵」。比如我們一心專注聽聞老師講課時,外面有什麼聲音,一時都聽不到了,只聽到老師所講的話,這是「專注力」使然。
如果我們到「瀑布」下聽「瀑布聲」,只要心念不理會旁邊的情境,專注的聽「瀑布聲」;聽到後來,會只有「瀑布聲」,其它人聲都會不見了;接著,進一步更加專注,一旦定心澄靜,則會發現連「瀑布聲」也不見了,只是「聽」的狀態。此時獨留「意根」,其它眼耳鼻舌身的功用穩沒了,六根歸一;也亡失所緣的「聲塵」,正是所謂「根塵脫落」。「聲塵」脫離了「耳根」,獨留明覺的「聞性」。
最初修習「入流亡所」,所緣的「聲塵」,必須要有「規律」。「不規律」的聲音,會讓心念起分別,不適合當「反聞自性」的「所緣境」,比如車聲、聊天聲,心會隨著聲音強弱、快慢而波動,難以繫心一境。「瀑布聲」是理想的一大方便。其次是「溪流聲」,尤其在夜深人靜時,「溪流聲」效果非常顯著。《憨山大師傳記》中:「大師的靜室外不遠處有一獨木橋架山溪之上。大師每天坐立橋上,初聞水聲不絕於耳,以後動念即聞,不動念即不聞,…,一天坐橋上,忽然忘身,一切皆寂靜無聲。」

祖德傳記中,有不少祖德都在溪旁禪修。主要是處於遠離人煙的寂靜的地帶,不受外境的干擾。其次是,「規律的溪流聲」是禪修的大方便。
「呼吸」也是規律的,很適合作為「所緣境」。然而「觀呼吸」幾乎無聲音,對「初學者」來說,雖然方便,可以隨時隨地聽聞「呼吸」。但是呼吸幾乎無聲,難以阻擋外來音聲的干擾,不易讓心專注,不若「聞溪聲」、「聽雨聲」來得善巧。要依於「觀呼吸」而「入流亡所」,困難度將比之於「聞瀑聲」,感覺高過許多許多。能依於「觀呼吸」而「入流亡所」者,他的禪修根基,應該相當的札實。

當專注於溪水聲時,「隆隆響的水聲」會阻絕其它雜音滲入干擾,也就是先息下了「動相」,不再被外在的動相干擾了。這也是為什麼在大雨天時,只要坐在窗前聽雨聲,雨聲滴滴答答的響,心念卻感覺特別寧靜的原因。此時,正好是「禪修」的大好時機。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當「瀑布聲」不見了,即是「動相」寂靜了。心繼續專注、寂靜,「靜相」也會隨之穩沒。
平時的腳步聲,聽起來很小聲。靜坐時,心念若預設住在「寂靜」中,突然聽到腳步聲,會猶如放大十倍音量,把自己嚇一跳。那是把心安住在「靜相」中所造成。若能「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種情況當會消失。

至於,憨山大師晚上用功經行,「忽然頂門轟然一聲,如炸驚雷,山河大地、身心世界豁然頓空,又覺其境界不是空所能比喻。」

若為根利者,若能反見見自性,反聞聞自性,任一根既反源,六根咸解脫,此時不特眼能見色,亦能聞聲、嗅香、覺觸,耳不待聞聲,亦能知法別味,一根能作諸根用。如涅槃經云:「如來一根,則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一根既爾,餘根亦然,此即六根互用之義。

即如昔日佛陀座下諸弟子 →
阿那律陀無目能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憍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摩訶迦葉,不因心念,而圓明了知。所以行者若能於行住坐臥等六緣,以及見聞覺知之六根,對六塵境上,於二六時中,能善諦觀者,當知是人,是真修「摩訶衍」。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真心 / 妄心

文章 勿忘初心 »

宗門祖語 如是言

「 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
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


若能識自每每妄心,悉由緣生,但息諸緣起,自然無縛。若墮萬千尺坑井,須假〈繩索〉才救得........。

法者,非有亦非無,以因緣故,生諸法也──維摩經。

有僧問石霜山性空和尚:「如何是西來意?」師說:「若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繩,你若出得此人,即答汝西來意。」僧說:「近日湖南暢和尚出世,亦為人東語西話!」師聞言,叫沙彌(仰山)拽出死屍者。沙彌後來問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耽源笑著說:「痴漢!誰在井中?」之後,復問山:「如何出得井中人?」 山聞言,乃呼慧寂,寂應諾!山說:「出也!」

白雲野語:

識得不假寸繩麼?西來的意,便繫之於這「不假寸繩」之上;倘使識得的即獲出離,錯過了,輪迴依舊,解脫無期。

大德!既然不假寸繩,請問井底千尺處,那人緣何藏於井底?藏的又是誰?是故,老野希能有人發露!蓋聖胎隱於法海,尚有出離之時,何況區區井底!

老野結言:
「感而通,不是心印!」(資料來源.雲老禪師的《禪的智慧(一)》)

白話翻譯如下:
有一年輕學僧問性空禪師:「什麼是祖師西來意?」
性空禪師回答道:「假如有人落在千尺之深的井中,你能不假寸繩把他救出來,我就告訴你。」
 學僧說:「近日湖南暢禪師出世,也是像你一樣,講的話不合乎常識。」
 性空禪師就叫仰山慧寂禪師把年輕的學僧趕了出去。仰山後來問耽源禪師說:「依你看,怎樣才能救出那井中的人呢?」耽源反問道:「癡漢,誰在井中 ?」
 仰山無法回答,後來又問溈山禪師道:「老師!依你看,怎樣才能救出井中之人?」溈山出其不意的大聲叫道:「慧寂!」(仰山的名字)
  仰山應諾。溈山禪師說:「從井裡出來了也。」

《 不假寸繩 》

說是“不假寸繩”,結果風箏還是假著繩索飛入雲霄。箏落線斷之時,能再捕捉些什麼?

現代人總有許多煩惱!事業、課業、家庭、健康....還有環境污染、人際關係的困擾;真希望有什麼靈丹妙藥,能一次搞定所有問題,不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紅塵經歷,生命各有時節因緣,有不可承受之重。有人被宿命論消極的牽著走,無明、迷惑,幽怨著恨;既失落了原本淋漓飽暢的元氣,又日夜不斷的演繹“紊亂”、“庸俗”、“苦憂”。

而“寸繩之縛纏”即是五欲八風;那色塵緣境真的會把身軀纏得動彈不得,說一段電影故事給您:

蘿娜和米雪從高中一直到現在都是好友,兩人住在租來的小公寓落魄過日。有一天接到通知,說高中同學會將在洛城舉行,並將頒發畢業十年,事業有成的榮譽獎。蘿娜在高中時一直被叫“胖妞”;米雪成績不好也常被取笑,她倆都想藉同學會扳回面子,洗刷當年所受之岐視。就在虛榮、好勝心誘引下,她倆標新立異,強調聰明,從一位朋友那裡借了名車、衣飾,想在同學會中亮相,還撒謊因為發明便利貼所以事業有成,結果獲頒榮譽之獎。

《 誰落深井中 》

但是“虛榮”是假相,“寸繩”即是借來的名車、衣飾,哪經得起現實的滴溜!這會兒梅麗──她倆的天敵,使出手段拆穿謊言,弄得她們尷尬不已;眾目所視,眾手所指,彷彿又回到當年的壓抑、岐視、羞憤。這下子蘿娜與米雪傷心的衝出會場,經過冷靜的思索,還好懂得轉念之要。轉”即代表一股力量,心念一轉,正視問題,便能找到新的方法脫困。脫下了名牌服飾,換回了平日的便裝,她們決定做真正的自己,於是重返盈溢著音樂、花香、美食、笑聲的同學會,坦然向同學告白,散發出最自然、自在的氣質,扳回了自尊。
顯然,生活中充斥著偏見、岐視、揶揄、不公...。單身女性被叫做“剩女”,肥胖者是“恐龍”,常常帶著既定框架去看別人。“先天的認知貧血”與“後天的教育不足”,使得自己成為精神的侏儒。某報所言──「小心!岐視」系列的專題探討,說明國人理解岐視的問題後,如何全方位改變自己,思惟激盪,擁抱多元價值,期令社會凝聚力量,讓台灣更好 !

不是嗎?訕笑、凌霸...似乎有輪有廓,但是把別人推入井的同時,幽暗、隔絕的反作用力,自己也墜井中,難道不值得借鏡?如何才活得自在、從容、自利利他 ! ?

過了河,筏尚應捨,怎有寸繩可假

人生經常變化無常,不同的階段,忽然從成功墜落失敗,從平和變成衝突,從安定變得紛亂,一個轉折不當就像癡漢。那麼,想求個歇腳的地方嗎?

雲老禪師說:「求解脫,誰縛著?瓶與鵝,是自縛!門外求,置道閒著....」
  因為能渡你的人,其實是你自己,富貴、名利不免依靠別人,自己無法作主,是生命外圍的事,而慧命、修養是自家事!迷情在虛妄,世智辯聰都是過眼煙雲,只是暫時的憑藉,唯意志、決心是自己的!佛性也是自己的!看!井外有藍天,那是另一個清明的世界,有更多的蘿娜與米雪決定「一、二、三,跳!」不亦快哉!便跳出了井。可見幸福不是靠依賴而得,能修養自己、培養智慧,就不會被棄於荒涼、短視、無法喘息的井。

井之困,一般說的“煩惱障”與“所知障”,那如何安穩?答:機會要自己去開創!身口意要自己去清淨!時時觀照自心作意;說到“所知障”,我又有一段。某日到某辦公大樓找人,在等人的時間,跟警衛先生聊聊,只見午後陽光恣肆潑灑在整片櫃檯上,刺眼的叫人不舒服,只是關心之語而已,話未說完就被警衛先生訓說:「心靜自然涼!」過一會兒,向前一步看看朋友從電梯下來沒有?又被訓責:「你太急了!」

只好乖乖站在原地,一聲不吭,等著朋友出現。等離開櫃檯,向她提及此事,她說警衛有在學佛。雖然此番遭訓,自要檢討;但回憶初學佛時,自己不也是假“所知”之寸繩去丈量別人,但是佛法是不定法,人事物不斷的變;過了河,筏尚應捨,哪有寸繩可假?!

雲老禪師說:「即使一個“誰”字也是多餘。清風過去,波不揚,水無恙...」

「祖師西來意」 先知自己是何意

雲老禪師在《禪的智慧(二).怡然先得》中說:「祖師西來,究有何意?有衣缽的實相,有教化的理諦;前者是行相,後者是法義,兼具理事圓融之妙!試想,西來是有意?亦是無意?說有說無,無非後人臆測!.....」

於「祖師西來意」,下面引用一段若知法師所言:

「禪宗的宗旨是什麼?古來禪門大德總喜歡要人參一句〝祖師西來意〞,也有許多禪行者喜歡向祖師問取〝祖師西來意〞?有一位禪師就這麼回答:等你一口吸盡西江水時,我再答你!

這是一句相當高明的回話。把問題拋給問話的人自己去思考,但他又不是沒有給你線索,一口吸盡西江水,怎麼吸啊?但如果你掉進〝吸〞中,你就進了死胡同了。畢竟你問祖師西來意,於你自己的身份立場,你體會了多少?禪是要悟取自心的!我們看,我們世人忙忙碌碌一場,不都是在為他人忙作嫁衣裳嗎?因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與其問取別人〝祖師西來意〞,還不如自己好好想想:〝祖師西來意〞跟我有什麼關係?!這才是迷與覺的一個關鍵!」

「畢竟,熱鬧一場,〝干卿底事〞?佛陀還是佛陀,迦葉還是迦葉,我們需要耕耘的是我們的自心,善知識只是喚醒我們而已,免得我們陶醉於夢境的深淵。所以老禪師說:佛法是很現實的!禪則更是要一針見血的!

至於我們,是要無可奈何的死在計較執著之下呢?還是飛出夾山火海虎口,得其身心的自在呢?當然這身心的自在可不是自以為是的身心自在,因為禪最忌諱的是自我意識用事;凡〝自我意識〞都不得解脫,所以〝明心〞就是禪的宗旨!這個公案的意思是:我們何必把自己關閉起來?何必自我束縛不解開?我們是被無明覆蓋了,唯有自己把無明慢慢抹拭,才能出離無明煩惱。我們是自己把自己困縛在煩惱裡,也唯有自己才能把自己的煩惱解除,解鈴畢竟還須繫鈴人。如果你是一個智者,你就不會被世間是是非非煩惱困擾,只要打開心扉,就可以享受到清明的空氣,何樂而不為!」

佛陀在寶雨經中說:「此妄心如幻,憶想分別,起種種業。此妄心如流心,生滅不暫滯。如燈火,有眾緣始現。如電,剎那不停。如虛空,只在有客塵煩惱為障。」

所以,識此妄心,悉由緣生,息諸緣起,自然無縛。若墮萬千尺坑井,須假他人的繩索才救得,從事相上去做是麻煩之事;如果能直下承當,從理上去會,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或者去參「困在井中之前」都在做什麼?是何因緣落井底,那真實的世界不是又為自己所有了嗎?

看公案,聽禪者講話,似有不合乎常識,但的確,禪本來就是超越常識的,一針見血說出“道”的樞機,不像世俗人的解知,死在話下,困在觀念、概念中,或者在事相上解釋,呈現妄心的知見,那就無法體悟禪心了!」(摘自千佛山全球資訊網.若知法師的資料)

朋友!其實生活日用間,搬柴、挑水、穿衣、吃飯,哪個不是祖師意?覺悟之法,本無東來西去。所謂教人之所覺,化眾之所迷,由迷轉覺,入達真如,才是西來的意!善自珍重,道即在其中!

文 - - 千佛山 菩提寺 / 若恕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觀行 - 如幻觀

我們曠刼以來妄想分別、我執習氣堅固難調,是故懂得道理方法好修行,在日常中依這現成現實人我生活中來運用調伏,藉日常中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來去除〈分別〉〈執著〉。藉由觀行,愈觀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淨,來斷除見思之惑,漸而制伏無明。


《 圖覺經 》上云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

佛如下解說何謂〈無明〉
眾人皆執此而輪迴生死 →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然而佛陀再說該如何從因地修習 →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中略)


佛陀進而解釋無不是「從一而有」,
一念無明生三細六粗相,而當遠離 →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為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由上舉經文所述,

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普賢問意有二:一佛對文殊所說,系上上頓根人,一聞即悟,但中根不會,不應以空說空,以幻修幻矣,既幻性盡滅,則是無心,又復誰為修行,誰知是幻,而誰又能修證是幻耶;二眾生既不修行,常居生死幻化之中,則此幻境妄心,云何能解脫乎。此皆代表眾生啟問也。如幻三昧者,言通達實相,了知身心皆幻,本覺真如,不變不動,如鏡受影,影有來去,鏡體不動,故名三昧正受。

佛陀逐答普賢菩薩三問,
實在是教導如何觀修如幻觀 (三昧)。
教授之初,先指示一切幻化,皆由「如來圓覺妙心」生起。幻化出來的現象雖幻,但生起這些現象的「圓覺妙心」則非幻。
甚麼叫做如來圓覺妙心?這裏說的「如來」,實指眾生心中本具的佛性,亦即如來法身本住眾生心。

華嚴說此本心為「不動隨緣」。法身體性(佛性)不動,但卻有隨緣之用。甯瑪派即說此為如來藏,如來藏的智境不動、無變易、不受污染,然而卻可以生起識境,這些識境依智境為基,隨緣自顯現。二者說法其實相同,只是華嚴宗並未強調如來法身為佛內自證智境。

「圓覺妙心」即是本具圓覺的妙心,因為不可思議,所以說之為妙。諸幻由此心生起,但此心本具的圓覺絶無變易,只是隨緣而覺諸幻,這便與如來的不動隨緣相應,是故即將此「圓覺妙心」稱為「如來圓覺妙心」,更形象一點,便說眾生心中都有如來法身,或說眾生心中都有如來藏。
種種幻化實在是隨緣而生,以如來圓覺妙心為因,無明為緣,於是生種種幻。

《大乘起信論》亦便將此如來圓覺妙心比喻為海,無明比喻為風,風吹海水生起波濤,這些波濤便是種種幻化。波濤滅時海水不滅,所以諸幻滅時覺心不滅。知道這一點十分重要,這是觀修如幻的關鍵,下來答諸菩薩所問時,都以此為關鍵,所以觀修幻心,不是滅心,只是離幻,諸幻都離,心便起覺。

然而如何離幻,佛陀答得很簡單,「知幻即離」,知道心所緣境都是空花、都是幻相,那麼便能同時離幻,此如夢醒時知夢便能同時離夢。這便是頓悟頓證。
佛陀所答如是,說為「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日常實際觀照操作 →
《四十二章經》

經云
「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
  
經中的最後一章,說明以佛的慧眼,來觀察世出世間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我們不要貪愛、執著。 

本章共計有二十六句,用了十三個「視」字,也就是每兩句就有一字。視,就是看,但這裡的看,不是以我們一般人的肉眼來看,而是用佛的智慧眼徹底地透〈觀〉。以觀來透析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虛假的。這即是一種「觀照般若」的功夫。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