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叢林裡,瞎眼僧亂解禪機的,如夏天池塘裡一群蛙亂鳴,為公乎?為私乎?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偏偏恰恰就是不解禪機!
哎,末法時期嘛。小童無知,大人多擔待著啊。
如金剛王寶劍(何似毗盧遮那如來一切現前);
如踞地金毛獅子(何似靈山會上世尊拈花);
如探竿影草(何似明眼師勘驗來僧有沒有眼);
一喝不作一喝用(何似世尊講經49年不曾說過一字)!
公案很難懂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不分別、不染著的真實義(不割裂佛性)
我見相時,這一古腦都是佛性(自性自照,必然有相,這種現像是自然的,好像他本來就是這樣的)。不可割裂成( 我 見 相 ) 三截。
其實,三者是一的,所覺與覺,看似不是能覺之心,都是這能覺之心本身,又可以說,非一非異。(這是般若很奇怪的一種現象,以前專門講過這種現象。二乘人,乃至於沒見性的大城乘人都無法理解)。
但是你若割裂他。又會出問題,喪失了般若趣。
不可取捨,是不染著。
割裂,就是歌利王 把佛大卸幾塊,殺死了。
取捨,就是只取了其中一小塊兒屍身。
如果你不割裂佛性。就是一個好的活人。你偏好用左手 還是偏好用右手(還是斷惡修善,念經持咒,饒益眾生),那都不叫取捨了。尚且沒有割裂,有何取捨?
正這麼時,本無一物。這叫歌利王,放下屠刀,為真佛護法。最終,歌利王,也就成了佛。
這個歌利王,就是我們的意念。
割裂佛的就是他。護法成佛的,轉識成智,也是靠他。
佛性是本來現成,一切現前的,只要不割裂,不取捨,就是真修。
小乘的修法。有割裂(心與相),有取(心空)舍(離相),所以不是真修,有證也是暫時的成就,不是真解脫 。六祖都連篇累牘的破斥過。
佛祖講法是一句三玄三要的,三乘法裡面都有,各取所需。
六祖,永嘉講的,是只講最上乘的(尤其是永嘉大師證道歌)。
永嘉大師說:
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舍妄心,取真理(真常),取捨之心成巧偽。
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沒智慧。
(這些完全都是真說,不夾雜二乘理解的歧義。)
楞嚴經雲:言妄顯諸真,妄真同(成)二妄!
(這一句是真說。和永嘉大師所說一個意思。)
楞嚴經又說: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
(這一句 就是一句三玄要的。三乘理解各不同。)
六祖雲:
無唸唸既正,有唸唸成邪。
(這一句就是一句三玄要的。三乘理解各不同。)
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這一句就是真說。下面又具體展開:)
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
(這一句是大乘修法,正有念頭時,不染著念頭,就是無念。這句還沒有說一佛乘真說。)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礙。……(這句是在破斥二乘修法,不要壓滅念頭不起,不要把無想定 當做無念)。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所謂的不分別,指得是無有心境差別,實際就是不割裂佛性,不把"心見相"(根識塵)打成三截。而對一切相 分別的清清楚楚,並不是不辨青紅皂白,那就成了外道見解。)
大乘的修法是什麼呢?以妄修真,即妄即真。在斷惡修善做功德的同時修習。
比如,用意識妄心 念經持咒時,同時攝意根,舌根,耳根,以及三根對應的塵識。這是以妄修真,能夠到達不染著。(這樣的理解,可以修大乘功夫,還不徹底。)
如何"即妄即真"呢?
這是在轉識成智,轉妄心為菩提。正這麼用妄心做功德時,也是用這妄心作念正觀:"一切般若自性,真妄不二。實無心境/能所差別!
(此為不分別,不割裂。心見相/根識塵,不打成三截)。
本無一物,無心無相,無可染著(此為不染著)"。
這才是完整的真修,能夠到達不分別/不割裂,也就是般若。
心見相/根識塵,不打成三截
我見相時,這一古腦都是佛性(自性自照,必然有相,這種現像是自然的,好像他本來就是這樣的)。不可割裂成( 我 見 相 ) 三截。
其實,三者是一的,所覺與覺,看似不是能覺之心,都是這能覺之心本身,又可以說,非一非異。(這是般若很奇怪的一種現象,以前專門講過這種現象。二乘人,乃至於沒見性的大城乘人都無法理解)。
但是你若割裂他。又會出問題,喪失了般若趣。
不可取捨,是不染著。
割裂,就是歌利王 把佛大卸幾塊,殺死了。
取捨,就是只取了其中一小塊兒屍身。
如果你不割裂佛性。就是一個好的活人。你偏好用左手 還是偏好用右手(還是斷惡修善,念經持咒,饒益眾生),那都不叫取捨了。尚且沒有割裂,有何取捨?
正這麼時,本無一物。這叫歌利王,放下屠刀,為真佛護法。最終,歌利王,也就成了佛。
這個歌利王,就是我們的意念。
割裂佛的就是他。護法成佛的,轉識成智,也是靠他。
佛性是本來現成,一切現前的,只要不割裂,不取捨,就是真修。
小乘的修法。有割裂(心與相),有取(心空)舍(離相),所以不是真修,有證也是暫時的成就,不是真解脫 。六祖都連篇累牘的破斥過。
佛祖講法是一句三玄三要的,三乘法裡面都有,各取所需。
六祖,永嘉講的,是只講最上乘的(尤其是永嘉大師證道歌)。
永嘉大師說:
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舍妄心,取真理(真常),取捨之心成巧偽。
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沒智慧。
(這些完全都是真說,不夾雜二乘理解的歧義。)
楞嚴經雲:言妄顯諸真,妄真同(成)二妄!
(這一句是真說。和永嘉大師所說一個意思。)
楞嚴經又說: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
(這一句 就是一句三玄要的。三乘理解各不同。)
六祖雲:
無唸唸既正,有唸唸成邪。
(這一句就是一句三玄要的。三乘理解各不同。)
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這一句就是真說。下面又具體展開:)
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
(這一句是大乘修法,正有念頭時,不染著念頭,就是無念。這句還沒有說一佛乘真說。)
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但聽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礙。……(這句是在破斥二乘修法,不要壓滅念頭不起,不要把無想定 當做無念)。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所謂的不分別,指得是無有心境差別,實際就是不割裂佛性,不把"心見相"(根識塵)打成三截。而對一切相 分別的清清楚楚,並不是不辨青紅皂白,那就成了外道見解。)
大乘的修法是什麼呢?以妄修真,即妄即真。在斷惡修善做功德的同時修習。
比如,用意識妄心 念經持咒時,同時攝意根,舌根,耳根,以及三根對應的塵識。這是以妄修真,能夠到達不染著。(這樣的理解,可以修大乘功夫,還不徹底。)
如何"即妄即真"呢?
這是在轉識成智,轉妄心為菩提。正這麼用妄心做功德時,也是用這妄心作念正觀:"一切般若自性,真妄不二。實無心境/能所差別!
(此為不分別,不割裂。心見相/根識塵,不打成三截)。
本無一物,無心無相,無可染著(此為不染著)"。
這才是完整的真修,能夠到達不分別/不割裂,也就是般若。
心見相/根識塵,不打成三截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見性與實證,頓悟與漸修
1六祖:"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米還沒篩蒸,本來就是已經熟的。但是你看,他照樣得幹活,該舂米、篩洗、蒸,還是要舂、篩洗、蒸熟。
2永嘉:"由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
古鏡未磨(已經)照天地,但是,古鏡它該磨還是要磨,磨得溜光可鑑才好用。
3臨濟:
"言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這兩句是說,(類似於說)米沒篩蒸 早就是熟的丶古鏡沒磨 就已經照天地了。
"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需磨。"
——這兩句是說,該磨還得磨,關鍵是怎麼磨(真修)?
見性之後,返照自性,是初步真修無為法。
六祖不是說過嗎?"汝若返照,秘在汝邊"。
這樣可速證無生忍,再純用般若觀(觀心境一如),這時才是“正有為就無為”了(刀刃都不曾吹毛用過)。要不然你就得 先補修返照功課(你若吹毛用過,就得急須磨)。
以上三位祖師說的,其實意思都是一樣的。這是說什麼呢?
不管有沒有經過長期的修證,終於理悟得徹,才是真見性、廣般若,見地哪怕差一點,都不是真見性。
而從見性到實證無生忍,乃至等覺,中間還是有漸俢的過程的。
(雖然六祖把見性後 般若修叫做"頓悟頓修",但也不可否認,證果是逐漸得到的。)
《楞嚴經》上佛祖說過:"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須漸除,因次第盡。"
這也是前半句講見性,見性須頓(理悟得徹必頓,無有漸),
後半句講實證,實證屬漸(沒有人不經過漸修,而剎那證八地無生忍丶乃至於等覺菩薩丶妙覺佛果)。
1六祖:"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米還沒篩蒸,本來就是已經熟的。但是你看,他照樣得幹活,該舂米、篩洗、蒸,還是要舂、篩洗、蒸熟。
2永嘉:"由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
古鏡未磨(已經)照天地,但是,古鏡它該磨還是要磨,磨得溜光可鑑才好用。
3臨濟:
"言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這兩句是說,(類似於說)米沒篩蒸 早就是熟的丶古鏡沒磨 就已經照天地了。
"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需磨。"
——這兩句是說,該磨還得磨,關鍵是怎麼磨(真修)?
見性之後,返照自性,是初步真修無為法。
六祖不是說過嗎?"汝若返照,秘在汝邊"。
這樣可速證無生忍,再純用般若觀(觀心境一如),這時才是“正有為就無為”了(刀刃都不曾吹毛用過)。要不然你就得 先補修返照功課(你若吹毛用過,就得急須磨)。
以上三位祖師說的,其實意思都是一樣的。這是說什麼呢?
不管有沒有經過長期的修證,終於理悟得徹,才是真見性、廣般若,見地哪怕差一點,都不是真見性。
而從見性到實證無生忍,乃至等覺,中間還是有漸俢的過程的。
(雖然六祖把見性後 般若修叫做"頓悟頓修",但也不可否認,證果是逐漸得到的。)
《楞嚴經》上佛祖說過:"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須漸除,因次第盡。"
這也是前半句講見性,見性須頓(理悟得徹必頓,無有漸),
後半句講實證,實證屬漸(沒有人不經過漸修,而剎那證八地無生忍丶乃至於等覺菩薩丶妙覺佛果)。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世尊在菩提樹下 夜睹明星成道時,徹見心體月輪形(<大梵天王問佛訣疑經>月輪品第三)。
世尊嘆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智慧佛性,只因妄想執著 不能證得!”
(八十捲本<華嚴經>卷第五十一:無一眾生 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 雲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 得見如來廣大智慧 與佛無異。』)
開了正法眼透徹的人知道,任你怎麼勘驗,結論都是“一切眾生無不甚深、無不解脫”
(<首楞嚴三昧經>、<臨濟錄下卷>皆如此說),一切眾生無不具有佛性,一切眾生無不具有三玄三要!一切皆是我佛應化身。
(所以<觀無量壽經>講九品往生、<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第七>,皆雲,在娑婆世界當淨土把眾生當佛菩薩、現世修普賢行者,縱然此生未證無生忍,最慢也是臨終剎那 見佛證無生成八地菩薩,現前得授記成佛。否則,再精進修 也或只得小果,大果最快也得一小劫、三小劫,甚至須六大劫、八大劫、十二大劫。)
只是眾生 自己不知道,他們更不知 如何遠離妄想執著,證得佛菩薩正果。
眾生只是 不知什麼是真佛,不知去憶念護念真佛,不知如何 才能去憶念護念真佛,所以不能證得!
徹底明白這些的人,自然立即生起慈愍定、大悲心,自然生起“菩薩三聚戒”(<梵網經:無一淨戒不持,無一善法不修,無一眾生不度),自然會把<彌勒菩薩戒本>當作在世間法的行為准則,嚴格有在家出家行為戒律標准。更絕不會 象附佛外道魔徒傳邪法,以空破戒、非僧非俗非了義!
<楞嚴經>教二十五圓通,六根六塵六識(一十八界),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十八加七為二十五。
七大中的見大,已包含在一十八界的六識界中,故去掉了,增加一個本來圓覺之心王(普賢菩薩用心聞),是圓滿佛性。
七大中的識大,不是指見大的六識界,而是指識心(能覺之心,未圓覺之識神),是未證前的佛性法身,彌勒菩薩從此識神 初步識心性修煉不染(但仍有能所)。
好貨沉底,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最後5個,認識級別實修利器越往後越高越好,看排列順序一目瞭然:
21,琉璃光菩薩,一切動止 為風力所轉,本無所依。
(<宗門武庫>,洞山廣道問雲蓋智和尚:“興化打維那,其意若何?″
智吐舌展雙手。
廣也打一坐具。
智曰:“此是風力所轉”。
若你不識三玄要,棒喝動止 皆成風力所轉了。)
22,虛空藏菩薩,一切皆空,本來無一物。
(<五燈會元>,達摩返天竺前,在千聖寺考四個徒弟,
道育答“我不見一法存在”,只被印以得佛骨。
二祖慧可 無言三叩拜,達摩祖師說 你總算得佛心髓了。
<六祖壇經>,六祖偈曰“本來無一物”,也被五祖說也未見性,並以鞋擦去。
後五祖見其舂米,問他:米熟了沒?
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方許其三更入室,傳其關竅 並付衣缽。)
23,彌勒菩薩,一切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黃檗傳心法要>雲:“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猶是對外道邪見人說”。
地藏菩薩在<佔察善惡業報經>下卷,也點明 唯心識觀是第二義,非般若第一義。
所以,下面文殊菩薩說:“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虛妄,雲何獲圓通”?
因為仍有能所,能現之識心 與所現之境相,所現是虛妄無常的。)
24,大勢至菩薩,專心憶佛唸佛,必定見佛。
(<法華經>,法華會上 有增上慢人五千退席後,佛才為舍利弗開示唸佛法門。
五千退席者,皆是二乘知空、大乘知唯識者,坐卻羊車、牛車,不知我佛 別有鹿車最快妙法:攝心一處,入圓通更方便更快。
但唸佛法門下手處 並不知守佛性真常,所以下面文殊菩薩說: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雲何獲圓通?)
25,觀世音菩薩,專心反照耳門(能聽之性),是從耳根反聞,觀自在。此是憶念護念真佛,最了義最方便。
(觀音耳根圓通法,從耳門反聞自性,此是真唸佛,護念真佛。
下面文殊菩薩說: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
<父子合集經>中佛對淨飯王雲:修五婆羅蜜十劫,不如剎那聞般若。聞般若法滿十劫,不如能為一人說。說般若法滿十劫,不如剎那觀般若。
<佔察善惡業報經>下卷,地藏菩薩說,若知般若真如實觀,但無法息下煩惱、散亂、妄想,不得契入。此人應先 專心唸佛菩薩名號(治散亂),漸次 觀唯心識觀(治染著),最後過渡到般若觀(治心境差別)。
這是地藏菩薩 根據眾生根器利鈍不同,循序漸進 組合三類法,設的善方便。)
世尊嘆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智慧佛性,只因妄想執著 不能證得!”
(八十捲本<華嚴經>卷第五十一:無一眾生 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 雲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 得見如來廣大智慧 與佛無異。』)
開了正法眼透徹的人知道,任你怎麼勘驗,結論都是“一切眾生無不甚深、無不解脫”
(<首楞嚴三昧經>、<臨濟錄下卷>皆如此說),一切眾生無不具有佛性,一切眾生無不具有三玄三要!一切皆是我佛應化身。
(所以<觀無量壽經>講九品往生、<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往生品第七>,皆雲,在娑婆世界當淨土把眾生當佛菩薩、現世修普賢行者,縱然此生未證無生忍,最慢也是臨終剎那 見佛證無生成八地菩薩,現前得授記成佛。否則,再精進修 也或只得小果,大果最快也得一小劫、三小劫,甚至須六大劫、八大劫、十二大劫。)
只是眾生 自己不知道,他們更不知 如何遠離妄想執著,證得佛菩薩正果。
眾生只是 不知什麼是真佛,不知去憶念護念真佛,不知如何 才能去憶念護念真佛,所以不能證得!
徹底明白這些的人,自然立即生起慈愍定、大悲心,自然生起“菩薩三聚戒”(<梵網經:無一淨戒不持,無一善法不修,無一眾生不度),自然會把<彌勒菩薩戒本>當作在世間法的行為准則,嚴格有在家出家行為戒律標准。更絕不會 象附佛外道魔徒傳邪法,以空破戒、非僧非俗非了義!
<楞嚴經>教二十五圓通,六根六塵六識(一十八界),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十八加七為二十五。
七大中的見大,已包含在一十八界的六識界中,故去掉了,增加一個本來圓覺之心王(普賢菩薩用心聞),是圓滿佛性。
七大中的識大,不是指見大的六識界,而是指識心(能覺之心,未圓覺之識神),是未證前的佛性法身,彌勒菩薩從此識神 初步識心性修煉不染(但仍有能所)。
好貨沉底,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最後5個,認識級別實修利器越往後越高越好,看排列順序一目瞭然:
21,琉璃光菩薩,一切動止 為風力所轉,本無所依。
(<宗門武庫>,洞山廣道問雲蓋智和尚:“興化打維那,其意若何?″
智吐舌展雙手。
廣也打一坐具。
智曰:“此是風力所轉”。
若你不識三玄要,棒喝動止 皆成風力所轉了。)
22,虛空藏菩薩,一切皆空,本來無一物。
(<五燈會元>,達摩返天竺前,在千聖寺考四個徒弟,
道育答“我不見一法存在”,只被印以得佛骨。
二祖慧可 無言三叩拜,達摩祖師說 你總算得佛心髓了。
<六祖壇經>,六祖偈曰“本來無一物”,也被五祖說也未見性,並以鞋擦去。
後五祖見其舂米,問他:米熟了沒?
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方許其三更入室,傳其關竅 並付衣缽。)
23,彌勒菩薩,一切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黃檗傳心法要>雲:“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猶是對外道邪見人說”。
地藏菩薩在<佔察善惡業報經>下卷,也點明 唯心識觀是第二義,非般若第一義。
所以,下面文殊菩薩說:“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存心乃虛妄,雲何獲圓通”?
因為仍有能所,能現之識心 與所現之境相,所現是虛妄無常的。)
24,大勢至菩薩,專心憶佛唸佛,必定見佛。
(<法華經>,法華會上 有增上慢人五千退席後,佛才為舍利弗開示唸佛法門。
五千退席者,皆是二乘知空、大乘知唯識者,坐卻羊車、牛車,不知我佛 別有鹿車最快妙法:攝心一處,入圓通更方便更快。
但唸佛法門下手處 並不知守佛性真常,所以下面文殊菩薩說: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雲何獲圓通?)
25,觀世音菩薩,專心反照耳門(能聽之性),是從耳根反聞,觀自在。此是憶念護念真佛,最了義最方便。
(觀音耳根圓通法,從耳門反聞自性,此是真唸佛,護念真佛。
下面文殊菩薩說: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離苦得解脫。
<父子合集經>中佛對淨飯王雲:修五婆羅蜜十劫,不如剎那聞般若。聞般若法滿十劫,不如能為一人說。說般若法滿十劫,不如剎那觀般若。
<佔察善惡業報經>下卷,地藏菩薩說,若知般若真如實觀,但無法息下煩惱、散亂、妄想,不得契入。此人應先 專心唸佛菩薩名號(治散亂),漸次 觀唯心識觀(治染著),最後過渡到般若觀(治心境差別)。
這是地藏菩薩 根據眾生根器利鈍不同,循序漸進 組合三類法,設的善方便。)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楞嚴經》雲:“‘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
【註:六根六塵六識,都是你自己的自性,這些妄 就是你的真如自性,你自性本來空寂。
既然都是真性,哪裡還有什麼纏縛啊?所謂纏縛,與解脫本來無二。
只因你自外你自性,搞成心境兩半,才造成生心取相,而被纏縛的啊!
六識分別,也是空寂,如空花水月。
由六塵引發見聞覺知,六根產生虛相。
見聞覺知,與所見之相,二者本來空寂。
如同雙生蘆葦互相依存,一倒俱倒,無法自立。
這能見、能分別之者,才是自性。】
【註:六根六塵六識,都是你自己的自性,這些妄 就是你的真如自性,你自性本來空寂。
既然都是真性,哪裡還有什麼纏縛啊?所謂纏縛,與解脫本來無二。
只因你自外你自性,搞成心境兩半,才造成生心取相,而被纏縛的啊!
六識分別,也是空寂,如空花水月。
由六塵引發見聞覺知,六根產生虛相。
見聞覺知,與所見之相,二者本來空寂。
如同雙生蘆葦互相依存,一倒俱倒,無法自立。
這能見、能分別之者,才是自性。】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楞嚴經》雲:“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多被二乘人誤解成‘不知見、壓滅六根知見,才得涅槃”。
你正知見時,認為有‘知見’,這就是‘無明’的根本
(這‘能見、知見、所見’是一個自性,所以其實根本沒有‘知見’)。
你‘能見之心’是自性、‘知見’是自性、‘所見之物’也是自性。
你不知道,你把這打成三截了,成了三個東西了,就迷失了自性。
這‘能見、知見、所見’是一個自性,自性看著好像分為‘能見、知見、所見’三個東西,其實自性本來不分‘能見之心’、‘所見之境’和‘知見’。這三樣其實就是這‘能見之心’本身。
臨濟祖師雲:你這能聽者,就是真如,你還修補什麼?瞎漢,頭上安頭。你欠少什麼?
凡夫若能時時這樣見得,沒有任何工夫可作,無不甚深無不解脫,這就是‘成佛’。
這一段經文,很有代表性,三乘五乘到此迷悶,理解千差萬別,生出多種歧路:
1、二乘人解成什麼?——‘六根不起知見’觀。
他們說:“自性本知見,哪裡用得著六根起知見?自性本妙知見,你再用六根起知見,就是無明之本。這是‘頭上安頭’。不用六根知見 擋在前頭,這就是涅槃。”
因此,他們狂做‘壓滅六根知見’的功夫。
你試問他:既然‘知見無見’你解成‘不讓六根知見,才得自性真知見’。
那麼‘吃飯沒咬著一粒米’你又該如何解?
按你的邏輯,就會是‘不讓人吃飯,才得自性真吃飯’。簡直自欺欺人。
結果是:二乘人“磨磚作鏡”,枉用功夫;“金剛給泥人搓背”,越搓泥越多。
《永嘉大師證道歌》雲:“種姓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他們最後 只得個空假妙用,卻不解真實義,轉與佛道相違遠!不得登菩薩地。
2、大乘人解釋成什麼?——‘夢幻觀、空假觀,心不掛礙,不憂喜’。
他們說:“知見是假,是妄,自性是真。因此知見 不要往心裡去,心不在焉,或者如演戲觀,明知是假,心無憂喜,這就是心不掛礙。”
他們也說 心無掛礙、也說不作而作,也說作而無作。但是就是不達一佛乘真實義,卻在小我心上兜圈子、練工夫。
他們既然透不過《楞嚴經》上前半部分 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開示,佛就在《楞嚴經》下半部分教他們“二十五圓通”,那些如來禪的功夫,讓他們先得個受用,再智慧增加後逐漸領悟真法。佛還沒忘了最後 列舉所有禪定三摩地境界,告訴他們 那都不是佛境界。
他們雖聽聞一佛乘,只得信位,不得人位。
因此狂練演戲觀,空假心不掛礙功夫。且在菩薩階級上攀爬。
3、一佛乘怎麼看——‘彈指超無學,直入如來地’。
《楞嚴經》世尊說偈語: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雲何見所見?”
【註:以‘妄’來顯自性真實,就把‘真、妄’打成兩截了,就成兩個‘妄’了。
一分成兩個,真也不是真了。
這‘能知見、又無知見的’即是自性。你是自性、知見是自性、所見也是自性。
你不知道,你把這打成三截了,成了三個東西了,就迷失了自性。】
具體如上面幾段話的註解中的觀點,不再重復。
“這是一體是自性,我就是自性,我正知見時,知見是我自性、所見還是我自性,三位一體都是自性,而自性本不曾動、本來空寂,因此我本來不曾知見。”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你正知見時,認為有‘知見’,這就是‘無明’的根本
(這‘能見、知見、所見’是一個自性,所以其實根本沒有‘知見’)。
你‘能見之心’是自性、‘知見’是自性、‘所見之物’也是自性。
你不知道,你把這打成三截了,成了三個東西了,就迷失了自性。
這‘能見、知見、所見’是一個自性,自性看著好像分為‘能見、知見、所見’三個東西,其實自性本來不分‘能見之心’、‘所見之境’和‘知見’。這三樣其實就是這‘能見之心’本身。
臨濟祖師雲:你這能聽者,就是真如,你還修補什麼?瞎漢,頭上安頭。你欠少什麼?
凡夫若能時時這樣見得,沒有任何工夫可作,無不甚深無不解脫,這就是‘成佛’。
這一段經文,很有代表性,三乘五乘到此迷悶,理解千差萬別,生出多種歧路:
1、二乘人解成什麼?——‘六根不起知見’觀。
他們說:“自性本知見,哪裡用得著六根起知見?自性本妙知見,你再用六根起知見,就是無明之本。這是‘頭上安頭’。不用六根知見 擋在前頭,這就是涅槃。”
因此,他們狂做‘壓滅六根知見’的功夫。
你試問他:既然‘知見無見’你解成‘不讓六根知見,才得自性真知見’。
那麼‘吃飯沒咬著一粒米’你又該如何解?
按你的邏輯,就會是‘不讓人吃飯,才得自性真吃飯’。簡直自欺欺人。
結果是:二乘人“磨磚作鏡”,枉用功夫;“金剛給泥人搓背”,越搓泥越多。
《永嘉大師證道歌》雲:“種姓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他們最後 只得個空假妙用,卻不解真實義,轉與佛道相違遠!不得登菩薩地。
2、大乘人解釋成什麼?——‘夢幻觀、空假觀,心不掛礙,不憂喜’。
他們說:“知見是假,是妄,自性是真。因此知見 不要往心裡去,心不在焉,或者如演戲觀,明知是假,心無憂喜,這就是心不掛礙。”
他們也說 心無掛礙、也說不作而作,也說作而無作。但是就是不達一佛乘真實義,卻在小我心上兜圈子、練工夫。
他們既然透不過《楞嚴經》上前半部分 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開示,佛就在《楞嚴經》下半部分教他們“二十五圓通”,那些如來禪的功夫,讓他們先得個受用,再智慧增加後逐漸領悟真法。佛還沒忘了最後 列舉所有禪定三摩地境界,告訴他們 那都不是佛境界。
他們雖聽聞一佛乘,只得信位,不得人位。
因此狂練演戲觀,空假心不掛礙功夫。且在菩薩階級上攀爬。
3、一佛乘怎麼看——‘彈指超無學,直入如來地’。
《楞嚴經》世尊說偈語:
“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雲何見所見?”
【註:以‘妄’來顯自性真實,就把‘真、妄’打成兩截了,就成兩個‘妄’了。
一分成兩個,真也不是真了。
這‘能知見、又無知見的’即是自性。你是自性、知見是自性、所見也是自性。
你不知道,你把這打成三截了,成了三個東西了,就迷失了自性。】
具體如上面幾段話的註解中的觀點,不再重復。
“這是一體是自性,我就是自性,我正知見時,知見是我自性、所見還是我自性,三位一體都是自性,而自性本不曾動、本來空寂,因此我本來不曾知見。”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洞山三頓(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雲門因洞山參次,門問曰:「近離甚處?」
山雲:「[木/且]渡。」
門曰:「夏在甚處?」
山雲:「湖南報慈。」
門曰:「幾時離彼?」
山雲:「八月二十五。」
門曰:「放汝三頓棒。」
山至明日,卻上問訊:「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甚麼處?」
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
山,於此大悟。
【語譯】
洞山參謁雲門和尚,雲門問他:「最近離開的是什麼地方?」
洞山說:「江西的查渡。」
雲門又問:「夏天你在什麼地方?」
洞山回答:「湖南的報慈寺。」
雲門又問:「什麼時候離開?」
洞山說:「八月二十五。」
雲門說:「暫時寄下你三頓棒打。」
洞山一夜未睡,天一亮,便向雲門問訊請安,問雲門:「昨日承蒙和尚寄下三頓棒打,不知我犯了什麼過失?」
雲門說:「像你這樣的飯桶,憑什麼去江西、湖南呢?」
洞山於此當下大悟。
【評唱】
無門曰:「雲門當時便與本分草料,使洞山別有生機一路,家門不致寂寥。一夜在是非海裡,著到直待天明,再來又與他注破。
洞山直下悟去,未是性燥。
且問諸人,洞山三頓棒合吃不合吃?
若道合吃,草木叢林皆合吃棒!
若道不合吃,雲門又成誑語!
向者裡明得,方與洞山出一口氣。」
【語譯】
無門說:「雲門當時便給與洞山本分的草料,使洞山另外開辟一路生機,禪宗家門從此不致寂寥。一夜都在是非海裡翻滾著。一至到天明,又再來與他道破,洞山當下就開悟了。
這麼做是不要讓他太急躁。
且問諸位,洞山這三頓棒該不該吃?
如果說該吃,不要說有情眾生,連無情的草木叢林都該吃。
如果說不該吃,那雲門豈不成在打誑語。
要明白這道理,才能給洞山出一口氣。」
【頌曰】
獅子教兒迷子訣 擬前跳躑早翻身
無端再敘當頭著 前箭猶輕後箭深
【語譯】
獅子在教獅仔求生的本領,怎樣前撲、怎樣跳躍、怎樣翻身。無端端的,給了他當頭一下。前箭中得尚輕,後箭則著深了。
【附參資料】
一、星雲法師雲:
先前雲門禪師慈悲地點醒洞山守初:肉體可以走來走去,自性真我 也有來去嗎?所以才給他三頓棒。
及至洞山再問過在何處,雲門就老實告訴他,沒有認識自性,怎可在江(西)湖(南)走動呢?
二、雲門文偃禪師
(864~949)唐末五代僧。為雲門宗之祖。蘇州嘉興人,俗姓張。法名文偃。幼懷出塵之志,從嘉興空王寺志澄出家,侍志澄數年,未久,至毘陵壇受具足戒。遍覽諸經,深究四分律。後至睦州(浙江建德)參學於道明門下。經數載,盡得其道。又謁雪峰義存,依住三年,受其宗印。後歷叩諸方,參究玄要,聲名漸著。
後梁乾化元年(九一一),至曹溪(廣東)禮六祖塔,後投於靈樹如敏會下,如敏推為首座。
貞明四年(九一八)如敏示寂,師嗣其法席,主持靈樹寺。同光元年(九二三),於雲門山創建光泰禪院,道風愈顯,海眾雲集,法化四播。後漢劉王嘗迎至內廷叩問宗要,師酬答如流,王益崇仰之,隱帝干佑元年(九四八),南漢王劉龔敕賜「匡真禪師」。
二年四月十日上表辭王,垂誡徒眾,端坐示寂,世壽八十六,僧臘六十六。弟子遵其遺囑,安遺體於方丈中。
北宋干德四年(九六六),迎靈軀於內廷供養月餘,太祖復追謚「大慈雲匡真弘明禪師」。師於靈樹、雲門二寺力弘禪旨。其機鋒險峻,門風殊絕,世稱「雲門文偃」。於化導學人時,慣以一字說破禪旨,故禪林中有「雲門一字關」之美稱。此外,亦常以「顧、鑑、咦」三字啟發禪者,故又有謂之為「雲門三字禪」者。嗣法者有實性、圓明、明教、道謙、智寂、義韶等八十八人。著有法語、偈頌、詩歌等,由門人守堅編錄為《雲門匡真禪師廣錄》三卷及《語錄》一卷行世。
雲門三字禪,指文偃禪師以「顧、鑑、咦」三字啟迪禪者。
《碧岩錄》卷一雲(T48?P.146a)︰「雲門尋常愛說三字禪,顧鑑咦。」此中,「顧」謂顧己,或自我反省;「鑑」謂鑑人,或自我鑑戒;「咦」謂領悟言詮不能及,思路不能到的玄旨,或指超絕一切,於孤峰頂上宴坐 自適的境界。
雲門三句,文偃禪師用以接化學人之三種語句,即: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三句。五家宗旨纂要卷下:「雲門示眾雲:『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作麼生承當?』眾無語。
自代雲:『一鏃破三關。』後德山圓明密禪師 遂離其語為三句: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
「函蓋乾坤」,指絕對之真理 充滿天地之間,且函蓋整個宇宙。
「目機銖兩」,為斷除學人之煩惱妄想,謂應超越語言文字,於內心頓悟。
「不涉萬緣」,對參學者應機說法,為活潑無礙之化導。
此三句若依大乘起信論之理詮釋之,則第一句為「一心門」,第二句為「真如門」,第三句為「生滅門」。
後,德山緣密(雲門之法嗣)取雲門三句之觀念,而改其語為函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稱為德山三句,廣為雲門宗所用,稱之為雲門劍、吹毛劍。德山嘗以三句示眾,五燈會元卷十五(卍續138?P.281下):「若辯得出,有參學分;若辯不出,長安路上輥輥地。」意謂掌握其含意,即可求得解脫。
若就現代哲學之思辯方式而言,雲門三句系以其內在根本之絕對為主體,表現出一套辯證歷程之三方面:
1、就普遍性言,無所不在,函蓋宇宙全體。
2、就超越性言,乃截斷眾流,超越宇宙,非吾等所能觸及、窮盡者。
3、就作用言,乃順機接引,隨波逐浪。禪學各宗所共有之特點 即在於此種永無止境之精神追求。
三、【洞山守初禪師〔宋,惠洪《禪林僧寶傳》〕】
禪師名守初,出於傳氏。鳳翔良原人也。兒時,聞鐘梵聲。輒不食危坐終日。母呂試之,不喂亦不索。
年十六跪白求出家,呂許之。依渭州崆峒沙門志諗剃發。詣涇州舍利,律師淨圓受具足戒。始游律肆,執卷坐睡。棄去歷咸秦。自襄漢南,至長沙坐夏。
夏休詣雲門偃禪師。偃問:「近離何處?」對曰:「查渡。」
又問:「夏在何處?」對曰:「湖南報慈。」
又問:「幾時離?」對曰:「八月二十五。」
偃曰:「放汝三頓棒。」
初惘然良久。又申問曰:「適來祗對,不見有過。乃蒙賜棒,實所不曉。」
偃呵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爾商略。」
初默悟其旨曰:「他日正當,於無人煙處。不畜粒米,飯十方僧。」
即日辭去,北抵襄漢偽漢。干佑元年。眾請住洞山,禪其律居。謂學者曰:語中有語,名為死句。語中無語,名為活句。
諸方只具啐、啄同時眼。不具啐、啄同時用。到此實難得人。但愛不動一塵,不撥一境,見事便道。
若此輩東西南北,不知其數。要得脫略窠。臼活人眼目。不道都無,但可言少。皆坐不達根原。落在陰界,妄以為安下。知陷在死水,弄個無尾胡孫。臘月三十日。鼓已打破,胡孫走卻。手腳忙亂,悔無所及。若是衲僧,凍殺飢殺。終不著渠鶻臭布衫。本朝大平興國六年。尚書石公襄帥趙公。交章奏初有道行。化於此邦,補助聖化。有旨賜徽號,紫伽梨,旌異之。住山四十年,道遍天下。淳化元年秋七月。無疾跏趺而化。閱世八十有一,坐六十有五夏。
四、佛果擊節錄卷下相關記載
雪竇明覺禪師拈古 佛果圜悟禪師擊節
第三十八則洞山三頓
舉洞山初和尚到雲門。
門問:「近離什麼處?」(常程途)
山雲:「查渡。」(實頭人難得)
門雲:「夏在什麼處?」(第二頭箭鋒也須著眼)
山雲:「湖南報慈。」(可曬不瞞人)
門雲:「幾時離彼中?」(三重公案)
山雲:「去年八月。」(只為腳不踏實地)
門雲:「放汝三頓棒。」(天下衲僧只知有恁麼事,殊不知!有不恁麼事)
山至來日,卻上問訊:「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什麼處。」(果然摸[打-丁+索]不著)
門雲:「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商量去。」(可惜許)
山於此大悟。(還曾夢見也未。)
雪竇拈雲:「雲門氣宇如王。」(不妨孤危峭峻)拶著便冰消瓦解,(草裡輥)當時若據令而行,(令人常憶龐居士)子孫也未到斷絕(你也替他吃棒)。」
師雲:「大溈真如和尚,愛教人看這因緣,拈人情解。
雲門道:『近離什處?』山雲:『查渡。』此放一頓棒。
又雲:『夏在什處?』山雲:『湖南報慈。』此是放一頓棒。
『幾時離彼中來?』山雲:『去年八月。』此是放一頓棒。
只管情解道,分明是三頓棒,且喜沒交涉。
又有一般道:洞山實頭,所以放他三頓棒。
又有底道:當時便好一喝!若論如何若何?更是狂見,一時不恁麼,畢竟作麼生。
所以古人道: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
雪竇要打他道: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商量。正好打!
雲門雖然養子,方知父慈,拈他情解便會,只為雲門語好,便發得悟處。
有本收削去『商量』二字,只雲:『江西、湖南便恁麼去。』一悟後,便道我已後向十字街頭卓個庵,不蓄一粒米,不種一莖菜,接待十方知識,與他拈卻炙脂帽子,脫卻鶻臭布衫,令教灑灑落落,個個做無事道人去。
一如臨濟,當時去見大愚,只被大愚拈他情見,便會得徹,且道這個是如何?
古人一言一句,轉凡成聖,點鐵成金。
所謂: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瞭然超百億。
後來僧問如何是佛?便只道麻三斤。
看他那裡是安排得來,祖師門下一覷便見,那裡有許多般,千聖萬聖挨拶。
教人見到這裡,雖然點破綱宗,要且意在未痾時。明眼漢,沒窠臼。所以岩頭道:若論戰也個個立在轉處,向未痾時一覷便見。廓天一路相似,靈利漢疑著處,一點便會。
雪竇拈雲:雲門一似霸王相似,因什麼拶著便冰消瓦解。
雪竇嫌雲門老婆心如此,當時真個好打,到這裡拈則許你拈,會則不許你會,若只恁麼會又錯了也。
當時劈脊便打,趕出去,已放過了也。教他後來道:如何是佛麻三斤?前也不著村,後也不著店。天下人不奈何,或若奈何時如何?鼻孔撩天!
(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雲門因洞山參次,門問曰:「近離甚處?」
山雲:「[木/且]渡。」
門曰:「夏在甚處?」
山雲:「湖南報慈。」
門曰:「幾時離彼?」
山雲:「八月二十五。」
門曰:「放汝三頓棒。」
山至明日,卻上問訊:「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甚麼處?」
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
山,於此大悟。
【語譯】
洞山參謁雲門和尚,雲門問他:「最近離開的是什麼地方?」
洞山說:「江西的查渡。」
雲門又問:「夏天你在什麼地方?」
洞山回答:「湖南的報慈寺。」
雲門又問:「什麼時候離開?」
洞山說:「八月二十五。」
雲門說:「暫時寄下你三頓棒打。」
洞山一夜未睡,天一亮,便向雲門問訊請安,問雲門:「昨日承蒙和尚寄下三頓棒打,不知我犯了什麼過失?」
雲門說:「像你這樣的飯桶,憑什麼去江西、湖南呢?」
洞山於此當下大悟。
【評唱】
無門曰:「雲門當時便與本分草料,使洞山別有生機一路,家門不致寂寥。一夜在是非海裡,著到直待天明,再來又與他注破。
洞山直下悟去,未是性燥。
且問諸人,洞山三頓棒合吃不合吃?
若道合吃,草木叢林皆合吃棒!
若道不合吃,雲門又成誑語!
向者裡明得,方與洞山出一口氣。」
【語譯】
無門說:「雲門當時便給與洞山本分的草料,使洞山另外開辟一路生機,禪宗家門從此不致寂寥。一夜都在是非海裡翻滾著。一至到天明,又再來與他道破,洞山當下就開悟了。
這麼做是不要讓他太急躁。
且問諸位,洞山這三頓棒該不該吃?
如果說該吃,不要說有情眾生,連無情的草木叢林都該吃。
如果說不該吃,那雲門豈不成在打誑語。
要明白這道理,才能給洞山出一口氣。」
【頌曰】
獅子教兒迷子訣 擬前跳躑早翻身
無端再敘當頭著 前箭猶輕後箭深
【語譯】
獅子在教獅仔求生的本領,怎樣前撲、怎樣跳躍、怎樣翻身。無端端的,給了他當頭一下。前箭中得尚輕,後箭則著深了。
【附參資料】
一、星雲法師雲:
先前雲門禪師慈悲地點醒洞山守初:肉體可以走來走去,自性真我 也有來去嗎?所以才給他三頓棒。
及至洞山再問過在何處,雲門就老實告訴他,沒有認識自性,怎可在江(西)湖(南)走動呢?
二、雲門文偃禪師
(864~949)唐末五代僧。為雲門宗之祖。蘇州嘉興人,俗姓張。法名文偃。幼懷出塵之志,從嘉興空王寺志澄出家,侍志澄數年,未久,至毘陵壇受具足戒。遍覽諸經,深究四分律。後至睦州(浙江建德)參學於道明門下。經數載,盡得其道。又謁雪峰義存,依住三年,受其宗印。後歷叩諸方,參究玄要,聲名漸著。
後梁乾化元年(九一一),至曹溪(廣東)禮六祖塔,後投於靈樹如敏會下,如敏推為首座。
貞明四年(九一八)如敏示寂,師嗣其法席,主持靈樹寺。同光元年(九二三),於雲門山創建光泰禪院,道風愈顯,海眾雲集,法化四播。後漢劉王嘗迎至內廷叩問宗要,師酬答如流,王益崇仰之,隱帝干佑元年(九四八),南漢王劉龔敕賜「匡真禪師」。
二年四月十日上表辭王,垂誡徒眾,端坐示寂,世壽八十六,僧臘六十六。弟子遵其遺囑,安遺體於方丈中。
北宋干德四年(九六六),迎靈軀於內廷供養月餘,太祖復追謚「大慈雲匡真弘明禪師」。師於靈樹、雲門二寺力弘禪旨。其機鋒險峻,門風殊絕,世稱「雲門文偃」。於化導學人時,慣以一字說破禪旨,故禪林中有「雲門一字關」之美稱。此外,亦常以「顧、鑑、咦」三字啟發禪者,故又有謂之為「雲門三字禪」者。嗣法者有實性、圓明、明教、道謙、智寂、義韶等八十八人。著有法語、偈頌、詩歌等,由門人守堅編錄為《雲門匡真禪師廣錄》三卷及《語錄》一卷行世。
雲門三字禪,指文偃禪師以「顧、鑑、咦」三字啟迪禪者。
《碧岩錄》卷一雲(T48?P.146a)︰「雲門尋常愛說三字禪,顧鑑咦。」此中,「顧」謂顧己,或自我反省;「鑑」謂鑑人,或自我鑑戒;「咦」謂領悟言詮不能及,思路不能到的玄旨,或指超絕一切,於孤峰頂上宴坐 自適的境界。
雲門三句,文偃禪師用以接化學人之三種語句,即: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三句。五家宗旨纂要卷下:「雲門示眾雲:『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作麼生承當?』眾無語。
自代雲:『一鏃破三關。』後德山圓明密禪師 遂離其語為三句: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
「函蓋乾坤」,指絕對之真理 充滿天地之間,且函蓋整個宇宙。
「目機銖兩」,為斷除學人之煩惱妄想,謂應超越語言文字,於內心頓悟。
「不涉萬緣」,對參學者應機說法,為活潑無礙之化導。
此三句若依大乘起信論之理詮釋之,則第一句為「一心門」,第二句為「真如門」,第三句為「生滅門」。
後,德山緣密(雲門之法嗣)取雲門三句之觀念,而改其語為函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稱為德山三句,廣為雲門宗所用,稱之為雲門劍、吹毛劍。德山嘗以三句示眾,五燈會元卷十五(卍續138?P.281下):「若辯得出,有參學分;若辯不出,長安路上輥輥地。」意謂掌握其含意,即可求得解脫。
若就現代哲學之思辯方式而言,雲門三句系以其內在根本之絕對為主體,表現出一套辯證歷程之三方面:
1、就普遍性言,無所不在,函蓋宇宙全體。
2、就超越性言,乃截斷眾流,超越宇宙,非吾等所能觸及、窮盡者。
3、就作用言,乃順機接引,隨波逐浪。禪學各宗所共有之特點 即在於此種永無止境之精神追求。
三、【洞山守初禪師〔宋,惠洪《禪林僧寶傳》〕】
禪師名守初,出於傳氏。鳳翔良原人也。兒時,聞鐘梵聲。輒不食危坐終日。母呂試之,不喂亦不索。
年十六跪白求出家,呂許之。依渭州崆峒沙門志諗剃發。詣涇州舍利,律師淨圓受具足戒。始游律肆,執卷坐睡。棄去歷咸秦。自襄漢南,至長沙坐夏。
夏休詣雲門偃禪師。偃問:「近離何處?」對曰:「查渡。」
又問:「夏在何處?」對曰:「湖南報慈。」
又問:「幾時離?」對曰:「八月二十五。」
偃曰:「放汝三頓棒。」
初惘然良久。又申問曰:「適來祗對,不見有過。乃蒙賜棒,實所不曉。」
偃呵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爾商略。」
初默悟其旨曰:「他日正當,於無人煙處。不畜粒米,飯十方僧。」
即日辭去,北抵襄漢偽漢。干佑元年。眾請住洞山,禪其律居。謂學者曰:語中有語,名為死句。語中無語,名為活句。
諸方只具啐、啄同時眼。不具啐、啄同時用。到此實難得人。但愛不動一塵,不撥一境,見事便道。
若此輩東西南北,不知其數。要得脫略窠。臼活人眼目。不道都無,但可言少。皆坐不達根原。落在陰界,妄以為安下。知陷在死水,弄個無尾胡孫。臘月三十日。鼓已打破,胡孫走卻。手腳忙亂,悔無所及。若是衲僧,凍殺飢殺。終不著渠鶻臭布衫。本朝大平興國六年。尚書石公襄帥趙公。交章奏初有道行。化於此邦,補助聖化。有旨賜徽號,紫伽梨,旌異之。住山四十年,道遍天下。淳化元年秋七月。無疾跏趺而化。閱世八十有一,坐六十有五夏。
四、佛果擊節錄卷下相關記載
雪竇明覺禪師拈古 佛果圜悟禪師擊節
第三十八則洞山三頓
舉洞山初和尚到雲門。
門問:「近離什麼處?」(常程途)
山雲:「查渡。」(實頭人難得)
門雲:「夏在什麼處?」(第二頭箭鋒也須著眼)
山雲:「湖南報慈。」(可曬不瞞人)
門雲:「幾時離彼中?」(三重公案)
山雲:「去年八月。」(只為腳不踏實地)
門雲:「放汝三頓棒。」(天下衲僧只知有恁麼事,殊不知!有不恁麼事)
山至來日,卻上問訊:「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什麼處。」(果然摸[打-丁+索]不著)
門雲:「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商量去。」(可惜許)
山於此大悟。(還曾夢見也未。)
雪竇拈雲:「雲門氣宇如王。」(不妨孤危峭峻)拶著便冰消瓦解,(草裡輥)當時若據令而行,(令人常憶龐居士)子孫也未到斷絕(你也替他吃棒)。」
師雲:「大溈真如和尚,愛教人看這因緣,拈人情解。
雲門道:『近離什處?』山雲:『查渡。』此放一頓棒。
又雲:『夏在什處?』山雲:『湖南報慈。』此是放一頓棒。
『幾時離彼中來?』山雲:『去年八月。』此是放一頓棒。
只管情解道,分明是三頓棒,且喜沒交涉。
又有一般道:洞山實頭,所以放他三頓棒。
又有底道:當時便好一喝!若論如何若何?更是狂見,一時不恁麼,畢竟作麼生。
所以古人道: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
雪竇要打他道: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商量。正好打!
雲門雖然養子,方知父慈,拈他情解便會,只為雲門語好,便發得悟處。
有本收削去『商量』二字,只雲:『江西、湖南便恁麼去。』一悟後,便道我已後向十字街頭卓個庵,不蓄一粒米,不種一莖菜,接待十方知識,與他拈卻炙脂帽子,脫卻鶻臭布衫,令教灑灑落落,個個做無事道人去。
一如臨濟,當時去見大愚,只被大愚拈他情見,便會得徹,且道這個是如何?
古人一言一句,轉凡成聖,點鐵成金。
所謂: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瞭然超百億。
後來僧問如何是佛?便只道麻三斤。
看他那裡是安排得來,祖師門下一覷便見,那裡有許多般,千聖萬聖挨拶。
教人見到這裡,雖然點破綱宗,要且意在未痾時。明眼漢,沒窠臼。所以岩頭道:若論戰也個個立在轉處,向未痾時一覷便見。廓天一路相似,靈利漢疑著處,一點便會。
雪竇拈雲:雲門一似霸王相似,因什麼拶著便冰消瓦解。
雪竇嫌雲門老婆心如此,當時真個好打,到這裡拈則許你拈,會則不許你會,若只恁麼會又錯了也。
當時劈脊便打,趕出去,已放過了也。教他後來道:如何是佛麻三斤?前也不著村,後也不著店。天下人不奈何,或若奈何時如何?鼻孔撩天!
(心平如願《無門關》)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洞山三頓(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舉:雲門因洞山參次,門問曰:近離什麼處?山雲:查渡。門曰:夏在什麼處?山雲:湖南報慈。門曰:幾時離彼?山雲:八月二十五。門曰:放汝三頓棒!山至明日,卻上問訊: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什麼處?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山於此大悟。
無門曰:雲門當時便與本分草料,使洞山別有生機一路,家門不致寂寥。一夜在是非海裡著倒,直待天明再來,又與他注破。洞山直下悟去,未是性燥。且問諸人:洞山三頓棒合吃不合吃?若道合吃,草木叢林皆合吃棒;若道不合吃,雲門又成誑言。向者裡明得,方與洞山出一口氣。
頌曰:獅子教兒迷子訣,擬前跳躑早翻身,無端再敘當頭著,前箭猶較後箭深。
野老曰:
午夜夢回,心識猶戀,殊不知夢畢竟是夢,何如還要做個夢遊人呢?有道是:三餐不接,嘴角抹油,怎也顯不出富裕何在!因為,餓著肚子的飢渴人,那份打不起的精神,是找不到力氣來抖擻的!
水淺不藏龍,陰溝裡會有些什麼?畢竟唐沽不是太古,馬涼不是馮京!
大德!雪封冰凍,想尋條可走的路麼?切莫忘卻,先求得能耐可靠的知識!縱然是年邁蒼蒼,總比動輒“我會”的“大佬”來得保險!您說是麼?!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舉:雲門因洞山參次,門問曰:近離什麼處?山雲:查渡。門曰:夏在什麼處?山雲:湖南報慈。門曰:幾時離彼?山雲:八月二十五。門曰:放汝三頓棒!山至明日,卻上問訊: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不知過在什麼處?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山於此大悟。
無門曰:雲門當時便與本分草料,使洞山別有生機一路,家門不致寂寥。一夜在是非海裡著倒,直待天明再來,又與他注破。洞山直下悟去,未是性燥。且問諸人:洞山三頓棒合吃不合吃?若道合吃,草木叢林皆合吃棒;若道不合吃,雲門又成誑言。向者裡明得,方與洞山出一口氣。
頌曰:獅子教兒迷子訣,擬前跳躑早翻身,無端再敘當頭著,前箭猶較後箭深。
野老曰:
午夜夢回,心識猶戀,殊不知夢畢竟是夢,何如還要做個夢遊人呢?有道是:三餐不接,嘴角抹油,怎也顯不出富裕何在!因為,餓著肚子的飢渴人,那份打不起的精神,是找不到力氣來抖擻的!
水淺不藏龍,陰溝裡會有些什麼?畢竟唐沽不是太古,馬涼不是馮京!
大德!雪封冰凍,想尋條可走的路麼?切莫忘卻,先求得能耐可靠的知識!縱然是年邁蒼蒼,總比動輒“我會”的“大佬”來得保險!您說是麼?!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
- 文章: 5224
-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洞山三頓(明超《無門關夾注》)
洞山(洞山守初禪師)三頓(三次棒打)
守初禪師(909—990),宋代禪僧,俗姓傅,鳳翔良原(今陝西崇信縣)人。兒時聞鐘梵聲,輒不食危坐終日。年十六出家,後參雲門文偃大悟。後漢乾佑元年(948)年,受請住持湖北襄州洞山普樂寺四十年,道遍天下。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秋七月,無疾跏趺而化。
棒喝是禪師接引學人的特殊手段,因而特別有臨濟喝、德山棒之說。單就以棒打而使學人開悟而論,試想正在問答請教禪法之時,突然遭到師父一頓棍棒痛打的你,是否會突然頓歇情識分別,領會到自己本具的真心佛性,悟得離言絕思的宇宙真相呢?
雲門(雲門文偃禪師)因洞山(守初禪師)參次(參問禪法之時),門問曰:“近離甚處?(最近離開哪裡?意思是最近在哪裡學習,有什麼心得,等等。)”山雲:“査渡(江西查渡,未詳何地)。”門曰:“夏在甚處(在哪裡結夏安居)?”山雲:“湖南報慈(湖南衡山福嚴寺,南嶽懷讓禪師曾在此弘揚禪法)。”門曰:“幾時離彼?”山雲:“八月二十五。”門曰:“放汝三頓棒(放過你三頓棒打)!”山至明日,卻上問訊(走到雲門面前,合掌行禮):“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蒙受和尚的恩德,沒有給我三頓棒打),不知過在甚麼處(我錯在什麼地方)?”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你這個只知道吃飯的傢伙,江西湖南一路參學,就這麼胡裡胡塗,白白度過的嗎)!”山於此大悟。
無門曰:“雲門當時便與本分草料(如在田埂上牧牛,需防備它偷吃田裡的莊稼,只讓它吃田埂上的草。這田埂上的草 才是牛應該吃,所以叫做本分草料。禪宗講牧心如同牧牛,不得偷吃別人的莊稼,即時時處處 都要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去體會,不要迷惑於妄想知見煩惱執著,不貪戀於修行路途中的 文字語言、種種境界),使洞山別有生機一路(另外打開一條開悟的生路),家門(禪宗門庭)不致寂寥(不至於由於缺乏繼承之人 而顯得太過冷清)。一夜在是非海裡著到(一整夜在夢境的海洋裡 顛倒迷失於是非得失之間,譬喻人未悟之前的無明黑暗的人生狀態。著到,即陷於某種困境之意。),直待天明(夢醒,譬喻開悟),再來又與他注破(說破)。洞山直下(當下直接)悟去,未是性躁(不是性子急躁,意思是說他並不是隨隨便便地 就認為自己悟了,而是真正地大徹大悟了)。且問諸人:洞山三頓棒合吃不合吃(應不應該受到三頓棒打)?若道合吃(如果說應該被棒打),草木叢林皆合吃棒(那麼草木、樹林都是無心無知的,都像洞山未悟之前一樣 懵懵懂懂、渾渾噩噩,都應該被棒打)。若道不合吃,雲門又成誑語(那麼雲門文偃禪師 就成了一個誑騙眾生的人)。向者裡明得,方與洞山,出一口氣(同一個鼻孔出氣,都是大徹大悟的人,所悟所證沒有絲毫差別)。”
頌曰:獅子(譬喻已經悟道的禪師)教兒(譬喻未悟的禪宗學人)迷子訣(猜謎語的秘訣,譬喻指示明心見性的方法、要訣),擬前跳躑(如果照著前面所說的秘訣來跳越溝坎)早翻身(早就掉轉身體,回過頭來了。譬喻一念迴光返照,舍棄外求的妄想,認識到自己的本心本性)。無端(無緣無故,無事生非)再敘(重復再說一遍)當頭著(腦門中箭),前箭猶輕後箭深。
頌文大意:如同雄獅一般的悟者 教導學人 明心見性的禪門要訣,根性聰利的學人 當下就能脫離文字語言和思惟分別的窠臼,直接悟入自己本具的真如佛性 而快意自在。如果執著師父的話語,反復思量推敲,從文字語言上 去尋找答案,那就好像是腦門上又被射了一箭,沒有聽到師父的指示之前 雖然已經中了自己的煩惱之箭,現在又執著於師父開示的言教則是中毒更深,等於是到了無法醫治的地步。
(明超《無門關夾注》)
洞山(洞山守初禪師)三頓(三次棒打)
守初禪師(909—990),宋代禪僧,俗姓傅,鳳翔良原(今陝西崇信縣)人。兒時聞鐘梵聲,輒不食危坐終日。年十六出家,後參雲門文偃大悟。後漢乾佑元年(948)年,受請住持湖北襄州洞山普樂寺四十年,道遍天下。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秋七月,無疾跏趺而化。
棒喝是禪師接引學人的特殊手段,因而特別有臨濟喝、德山棒之說。單就以棒打而使學人開悟而論,試想正在問答請教禪法之時,突然遭到師父一頓棍棒痛打的你,是否會突然頓歇情識分別,領會到自己本具的真心佛性,悟得離言絕思的宇宙真相呢?
雲門(雲門文偃禪師)因洞山(守初禪師)參次(參問禪法之時),門問曰:“近離甚處?(最近離開哪裡?意思是最近在哪裡學習,有什麼心得,等等。)”山雲:“査渡(江西查渡,未詳何地)。”門曰:“夏在甚處(在哪裡結夏安居)?”山雲:“湖南報慈(湖南衡山福嚴寺,南嶽懷讓禪師曾在此弘揚禪法)。”門曰:“幾時離彼?”山雲:“八月二十五。”門曰:“放汝三頓棒(放過你三頓棒打)!”山至明日,卻上問訊(走到雲門面前,合掌行禮):“昨日蒙和尚放三頓棒(蒙受和尚的恩德,沒有給我三頓棒打),不知過在甚麼處(我錯在什麼地方)?”門曰:“飯袋子!江西、湖南,便恁麼去(你這個只知道吃飯的傢伙,江西湖南一路參學,就這麼胡裡胡塗,白白度過的嗎)!”山於此大悟。
無門曰:“雲門當時便與本分草料(如在田埂上牧牛,需防備它偷吃田裡的莊稼,只讓它吃田埂上的草。這田埂上的草 才是牛應該吃,所以叫做本分草料。禪宗講牧心如同牧牛,不得偷吃別人的莊稼,即時時處處 都要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去體會,不要迷惑於妄想知見煩惱執著,不貪戀於修行路途中的 文字語言、種種境界),使洞山別有生機一路(另外打開一條開悟的生路),家門(禪宗門庭)不致寂寥(不至於由於缺乏繼承之人 而顯得太過冷清)。一夜在是非海裡著到(一整夜在夢境的海洋裡 顛倒迷失於是非得失之間,譬喻人未悟之前的無明黑暗的人生狀態。著到,即陷於某種困境之意。),直待天明(夢醒,譬喻開悟),再來又與他注破(說破)。洞山直下(當下直接)悟去,未是性躁(不是性子急躁,意思是說他並不是隨隨便便地 就認為自己悟了,而是真正地大徹大悟了)。且問諸人:洞山三頓棒合吃不合吃(應不應該受到三頓棒打)?若道合吃(如果說應該被棒打),草木叢林皆合吃棒(那麼草木、樹林都是無心無知的,都像洞山未悟之前一樣 懵懵懂懂、渾渾噩噩,都應該被棒打)。若道不合吃,雲門又成誑語(那麼雲門文偃禪師 就成了一個誑騙眾生的人)。向者裡明得,方與洞山,出一口氣(同一個鼻孔出氣,都是大徹大悟的人,所悟所證沒有絲毫差別)。”
頌曰:獅子(譬喻已經悟道的禪師)教兒(譬喻未悟的禪宗學人)迷子訣(猜謎語的秘訣,譬喻指示明心見性的方法、要訣),擬前跳躑(如果照著前面所說的秘訣來跳越溝坎)早翻身(早就掉轉身體,回過頭來了。譬喻一念迴光返照,舍棄外求的妄想,認識到自己的本心本性)。無端(無緣無故,無事生非)再敘(重復再說一遍)當頭著(腦門中箭),前箭猶輕後箭深。
頌文大意:如同雄獅一般的悟者 教導學人 明心見性的禪門要訣,根性聰利的學人 當下就能脫離文字語言和思惟分別的窠臼,直接悟入自己本具的真如佛性 而快意自在。如果執著師父的話語,反復思量推敲,從文字語言上 去尋找答案,那就好像是腦門上又被射了一箭,沒有聽到師父的指示之前 雖然已經中了自己的煩惱之箭,現在又執著於師父開示的言教則是中毒更深,等於是到了無法醫治的地步。
(明超《無門關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