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佛說:【所得一切智智】,論無所得與有所得。

恆不住
文章: 1915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云何佛說:【所得一切智智】,論無所得與有所得。

文章 恆不住 »

Viirya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19 am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是的!
一切法本空即無所住
一切法本空而生大菩提心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經云: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證明:
一切聖賢皆以[無所得]之無為法微分方便,
而有[有所得]無漏差別法也。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云何佛說:【所得一切智智】,論無所得與有所得。

文章 周善為 »

恆不住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33 am
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13 am
恆不住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05 am
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9:20 am 果然無恥虛偽小人,周某沒有錯怪你!

以【無所得】為關鍵字,大藏經線上檢索,隨即出現一大堆,尤其是在600卷《大般若經》。偏偏從中挑選一則語意最模糊的《大般若經卷363》經證,用來遮人耳目,混淆是非。其他隨手可得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427、500、526》等經證,為何不一併提供大家比較?這種大乘學人,果真是下三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63》「善現!二、不二法俱【不可得】,是故所得一切智智,非有所得故得,亦非無所得故得,有所得法、無所得法【不可得】故,若如是知乃能證得一切智智。」

「有所得法、無所得法【不可得】」,此處離於二邊之【不可得】,就是【無所得】。
「二、不二法俱【不可得】」,此處離於二邊之【不可得】,同樣也是【無所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27》「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為希有,令諸菩薩摩訶薩眾速能攝受【一切智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一切色無取無捨,於受、想、行、識無取無捨,乃至於一切智無取無捨,於道相智、一切相智無取無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00》「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為希有,令諸菩薩摩訶薩眾速能攝受【一切智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色乃至識無取無捨,如是乃至於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取無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菩薩但有名,佛但有名,般若波羅蜜多但有名,.........一切智但有名,道相智、一切相智但有名;【一切智智但有名】,永拔煩惱習氣相續但有名;預流果但有名,一來、不還、阿羅漢果但有名,獨覺菩提但有名,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但有名,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但有名;世間法但有名,出世間法但有名;有漏法但有名,無漏法但有名;有為法但有名,無為法但有名。

「舍利子!如我但有名,謂之為我,實不可得。如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亦但有名。【謂為有情乃至見者,以不可得空故,但隨世俗假立客名】;【諸法亦爾,不應執著】。是故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見有我乃至見者,亦不見有一切法性。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除諸佛慧,一切聲聞、獨覺等慧所不能及,【以不可得空故】。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於名、所名俱無所得,以不觀見、無執著故】。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名善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26》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諸菩薩摩訶薩豈不要學無為般若波羅蜜多,乃能證得一切智智?」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菩薩摩訶薩要學甚深無為般若波羅蜜多,乃能【證得一切智智,以不二法而為方便】。」

善現復問:「為以不二法得不二法耶?」 佛言:「不爾!」善現復問:「為以二法得不二法耶?」 佛言:「不爾!」善現白言:「若無二法不以二法、不二法得,諸菩薩摩訶薩如何當得一切智智?」

佛告善現:「【二、不二法俱不可得】,是故所得一切智智不以二法、不二法得,【然無所得法能得無所得】。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一切智智【俱不可得故,無得而得乃名真得】。」
周兄法安
如你上引經,請問佛有沒有【所得一切智智】。
如果有,那就是以[無所得]為方便而得的呀!
那麼這個[無所得]是方便,還原真相就是:
經云:【俱不可得故,無得而得乃名真得】。

再問有沒有:[有所得]。
經云若說:有[有所得],那是:常見。反之若說沒有[有所得]是斷見。
為什麼這樣說呢?
1.無所得法:是無為法,是本有。
2.有所得法:是有為生滅法,是緣生法。

一、因此你若堅持沒有[有所得],就如同你撥無因果的斷見啦!

佛說因緣果報法怎麼沒有呢?
1.眾生若有漏善惡果報,時間一到還是[有所得]善惡報,
報完就沒有了。
所以古德說:不昧因果。
2.佛菩薩是無漏因果有為功德法,是一得永得,一證永證,怎麼說沒有[有所得]呢?

二、[無所得]就是真如法性,本來不生不滅,本來無一物,本來涅槃‧‧‧
就說這些啦!
信不信由你
不必動歪腦筋越扯越遠,【然無所得法能得無所得】,【俱不可得故,無得而得乃名真得】,這兩句都是不落斷滅見之意。
《大般涅槃經卷十五梵行品第二》【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薩摩訶莎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淺解:
所說:
行[無所得]者,名叫大涅槃。
大乘菩薩行者安住這樣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法相,所以這個大乘菩薩名叫[無所得]。


這個大乘菩薩行者,僅稱名無所得行者。
怎樣說呢?
因為還要[以無所得為方便]證大涅槃,所得一切智智
大涅槃又是甚麼呢?
不斷生死:有所得
不住涅槃:無所得
又怎麼說
有所得者,佛菩薩六度萬行之無漏有為公德法。
無所得者,本具真如無為法。

可惜你不知也!
又怎麼說呢?
若沒有[有所得],佛菩薩如何行六度萬行呢?
沒有因緣果報就沒有[有所得]即成斷見。
所以說
以[無所得]為方便行[有所得]的六度萬行,成就佛道啦。
六祖說:「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
你沒聽過喔?你以為此的諸君很好騙喔?

「不斷生死:有所得
不住涅槃:無所得

有所得者,佛菩薩六度萬行之無漏有為公德法。
無所得者,本具真如無為法。」

你這種看法,就是二法,就是世俗邪法。
你這種說法,是相似佛法。你還沒察覺喔?
恆不住
文章: 1915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云何佛說:【所得一切智智】,論無所得與有所得。

文章 恆不住 »

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39 am
恆不住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33 am
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13 am
恆不住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05 am
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9:20 am 果然無恥虛偽小人,周某沒有錯怪你!

以【無所得】為關鍵字,大藏經線上檢索,隨即出現一大堆,尤其是在600卷《大般若經》。偏偏從中挑選一則語意最模糊的《大般若經卷363》經證,用來遮人耳目,混淆是非。其他隨手可得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427、500、526》等經證,為何不一併提供大家比較?這種大乘學人,果真是下三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63》「善現!二、不二法俱【不可得】,是故所得一切智智,非有所得故得,亦非無所得故得,有所得法、無所得法【不可得】故,若如是知乃能證得一切智智。」

「有所得法、無所得法【不可得】」,此處離於二邊之【不可得】,就是【無所得】。
「二、不二法俱【不可得】」,此處離於二邊之【不可得】,同樣也是【無所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27》「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為希有,令諸菩薩摩訶薩眾速能攝受【一切智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一切色無取無捨,於受、想、行、識無取無捨,乃至於一切智無取無捨,於道相智、一切相智無取無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00》「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為希有,令諸菩薩摩訶薩眾速能攝受【一切智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色乃至識無取無捨,如是乃至於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取無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菩薩但有名,佛但有名,般若波羅蜜多但有名,.........一切智但有名,道相智、一切相智但有名;【一切智智但有名】,永拔煩惱習氣相續但有名;預流果但有名,一來、不還、阿羅漢果但有名,獨覺菩提但有名,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但有名,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但有名;世間法但有名,出世間法但有名;有漏法但有名,無漏法但有名;有為法但有名,無為法但有名。

「舍利子!如我但有名,謂之為我,實不可得。如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亦但有名。【謂為有情乃至見者,以不可得空故,但隨世俗假立客名】;【諸法亦爾,不應執著】。是故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見有我乃至見者,亦不見有一切法性。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除諸佛慧,一切聲聞、獨覺等慧所不能及,【以不可得空故】。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於名、所名俱無所得,以不觀見、無執著故】。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名善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26》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諸菩薩摩訶薩豈不要學無為般若波羅蜜多,乃能證得一切智智?」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菩薩摩訶薩要學甚深無為般若波羅蜜多,乃能【證得一切智智,以不二法而為方便】。」

善現復問:「為以不二法得不二法耶?」 佛言:「不爾!」善現復問:「為以二法得不二法耶?」 佛言:「不爾!」善現白言:「若無二法不以二法、不二法得,諸菩薩摩訶薩如何當得一切智智?」

佛告善現:「【二、不二法俱不可得】,是故所得一切智智不以二法、不二法得,【然無所得法能得無所得】。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一切智智【俱不可得故,無得而得乃名真得】。」
周兄法安
如你上引經,請問佛有沒有【所得一切智智】。
如果有,那就是以[無所得]為方便而得的呀!
那麼這個[無所得]是方便,還原真相就是:
經云:【俱不可得故,無得而得乃名真得】。

再問有沒有:[有所得]。
經云若說:有[有所得],那是:常見。反之若說沒有[有所得]是斷見。
為什麼這樣說呢?
1.無所得法:是無為法,是本有。
2.有所得法:是有為生滅法,是緣生法。

一、因此你若堅持沒有[有所得],就如同你撥無因果的斷見啦!

佛說因緣果報法怎麼沒有呢?
1.眾生若有漏善惡果報,時間一到還是[有所得]善惡報,
報完就沒有了。
所以古德說:不昧因果。
2.佛菩薩是無漏因果有為功德法,是一得永得,一證永證,怎麼說沒有[有所得]呢?

二、[無所得]就是真如法性,本來不生不滅,本來無一物,本來涅槃‧‧‧
就說這些啦!
信不信由你
不必動歪腦筋越扯越遠,【然無所得法能得無所得】,【俱不可得故,無得而得乃名真得】,這兩句都是不落斷滅見之意。
《大般涅槃經卷十五梵行品第二》【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薩摩訶莎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淺解:
所說:
行[無所得]者,名叫大涅槃。
大乘菩薩行者安住這樣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法相,所以這個大乘菩薩名叫[無所得]。


這個大乘菩薩行者,僅稱名無所得行者。
怎樣說呢?
因為還要[以無所得為方便]證大涅槃,所得一切智智
大涅槃又是甚麼呢?
不斷生死:有所得
不住涅槃:無所得
又怎麼說
有所得者,佛菩薩六度萬行之無漏有為公德法。
無所得者,本具真如無為法。

可惜你不知也!
又怎麼說呢?
若沒有[有所得],佛菩薩如何行六度萬行呢?
沒有因緣果報就沒有[有所得]即成斷見。
所以說
以[無所得]為方便行[有所得]的六度萬行,成就佛道啦。
六祖說:「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
你沒聽過喔?你以為此的諸君很好騙喔?

「不斷生死:有所得
不住涅槃:無所得

有所得者,佛菩薩六度萬行之無漏有為公德法。
無所得者,本具真如無為法。」

你這種看法,就是二法,就是世俗邪法。
你這種說法,是相似佛法。你還沒察覺喔?
周兄法安
六祖說:佛性非常也非無常,你相信嗎?
你若相信
我說:佛性是非無所得也非有所得啦!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云何佛說:【所得一切智智】,論無所得與有所得。

文章 周善為 »

恆不住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48 am
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39 am
恆不住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33 am
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13 am
恆不住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05 am
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9:20 am 果然無恥虛偽小人,周某沒有錯怪你!

以【無所得】為關鍵字,大藏經線上檢索,隨即出現一大堆,尤其是在600卷《大般若經》。偏偏從中挑選一則語意最模糊的《大般若經卷363》經證,用來遮人耳目,混淆是非。其他隨手可得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427、500、526》等經證,為何不一併提供大家比較?這種大乘學人,果真是下三濫!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63》「善現!二、不二法俱【不可得】,是故所得一切智智,非有所得故得,亦非無所得故得,有所得法、無所得法【不可得】故,若如是知乃能證得一切智智。」

「有所得法、無所得法【不可得】」,此處離於二邊之【不可得】,就是【無所得】。
「二、不二法俱【不可得】」,此處離於二邊之【不可得】,同樣也是【無所得】。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27》「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為希有,令諸菩薩摩訶薩眾速能攝受【一切智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一切色無取無捨,於受、想、行、識無取無捨,乃至於一切智無取無捨,於道相智、一切相智無取無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00》「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為希有,令諸菩薩摩訶薩眾速能攝受【一切智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於色乃至識無取無捨,如是乃至於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取無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菩薩但有名,佛但有名,般若波羅蜜多但有名,.........一切智但有名,道相智、一切相智但有名;【一切智智但有名】,永拔煩惱習氣相續但有名;預流果但有名,一來、不還、阿羅漢果但有名,獨覺菩提但有名,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但有名,諸佛無上正等菩提但有名;世間法但有名,出世間法但有名;有漏法但有名,無漏法但有名;有為法但有名,無為法但有名。

「舍利子!如我但有名,謂之為我,實不可得。如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亦但有名。【謂為有情乃至見者,以不可得空故,但隨世俗假立客名】;【諸法亦爾,不應執著】。是故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見有我乃至見者,亦不見有一切法性。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除諸佛慧,一切聲聞、獨覺等慧所不能及,【以不可得空故】。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於名、所名俱無所得,以不觀見、無執著故】。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名善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26》具壽善現復白佛言:「諸菩薩摩訶薩豈不要學無為般若波羅蜜多,乃能證得一切智智?」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諸菩薩摩訶薩要學甚深無為般若波羅蜜多,乃能【證得一切智智,以不二法而為方便】。」

善現復問:「為以不二法得不二法耶?」 佛言:「不爾!」善現復問:「為以二法得不二法耶?」 佛言:「不爾!」善現白言:「若無二法不以二法、不二法得,諸菩薩摩訶薩如何當得一切智智?」

佛告善現:「【二、不二法俱不可得】,是故所得一切智智不以二法、不二法得,【然無所得法能得無所得】。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一切智智【俱不可得故,無得而得乃名真得】。」
周兄法安
如你上引經,請問佛有沒有【所得一切智智】。
如果有,那就是以[無所得]為方便而得的呀!
那麼這個[無所得]是方便,還原真相就是:
經云:【俱不可得故,無得而得乃名真得】。

再問有沒有:[有所得]。
經云若說:有[有所得],那是:常見。反之若說沒有[有所得]是斷見。
為什麼這樣說呢?
1.無所得法:是無為法,是本有。
2.有所得法:是有為生滅法,是緣生法。

一、因此你若堅持沒有[有所得],就如同你撥無因果的斷見啦!

佛說因緣果報法怎麼沒有呢?
1.眾生若有漏善惡果報,時間一到還是[有所得]善惡報,
報完就沒有了。
所以古德說:不昧因果。
2.佛菩薩是無漏因果有為功德法,是一得永得,一證永證,怎麼說沒有[有所得]呢?

二、[無所得]就是真如法性,本來不生不滅,本來無一物,本來涅槃‧‧‧
就說這些啦!
信不信由你
不必動歪腦筋越扯越遠,【然無所得法能得無所得】,【俱不可得故,無得而得乃名真得】,這兩句都是不落斷滅見之意。
《大般涅槃經卷十五梵行品第二》【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薩摩訶莎安住如是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是故【菩薩名無所得】。
淺解:
所說:
行[無所得]者,名叫大涅槃。
大乘菩薩行者安住這樣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法相,所以這個大乘菩薩名叫[無所得]。


這個大乘菩薩行者,僅稱名無所得行者。
怎樣說呢?
因為還要[以無所得為方便]證大涅槃,所得一切智智
大涅槃又是甚麼呢?
不斷生死:有所得
不住涅槃:無所得
又怎麼說
有所得者,佛菩薩六度萬行之無漏有為公德法。
無所得者,本具真如無為法。

可惜你不知也!
又怎麼說呢?
若沒有[有所得],佛菩薩如何行六度萬行呢?
沒有因緣果報就沒有[有所得]即成斷見。
所以說
以[無所得]為方便行[有所得]的六度萬行,成就佛道啦。
六祖說:「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
你沒聽過喔?你以為此的諸君很好騙喔?

「不斷生死:有所得
不住涅槃:無所得

有所得者,佛菩薩六度萬行之無漏有為公德法。
無所得者,本具真如無為法。」

你這種看法,就是二法,就是世俗邪法。
你這種說法,是相似佛法。你還沒察覺喔?
周兄法安
六祖說:佛性非常也非無常,你相信嗎?
你若相信
我說:佛性是非無所得也非有所得啦!
你再繼續鬼扯嘛!反正你已經替自己開了專題、挖了糞坑,
本人有空會將你的言論主張通通集中納入,方便大眾瞭解。
現在,你和寂照、妙吉祥三人都有了歸宿,不亦快哉!
cyc320
文章: 2536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云何佛說:【所得一切智智】,論無所得與有所得。

文章 cyc320 »

六祖說:佛性非常也非無常, (佛性本空,亦遍一切處)

我說:佛性是非無所得也非有所得啦! (眾生皆有佛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云何佛說:【所得一切智智】,論無所得與有所得。

文章 周善為 »

次草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2:36 am
東正 寫: 週六 4月 02, 2022 9:57 pm 何謂方便

方便又二種
第一種為大乘方便,為攝受一切眾生
而起,譬如念佛,布施波羅蜜..等法

第二種為三乘方便,為得一切智而起,譬如無所得,次第禪定...等法

方便法得入於俱捨性
何以謂俱捨性

當正入無我時
則立方便法無有是處
不得人我,是故不能建立方便說
正入無我才能立方便法
多讀經才不會胡思亂想
得人我要方便什麽
方便當隨便就是人我
隨便就是衝動
不要替衝動找理由
不好好讀經
跟無我攀不上邊
不要亂猜測
前幾天,次草兄說,小班編制,團體共修,請問是怎麼回事?
周善為
文章: 2037
註冊時間: 週二 2月 01, 2022 8:49 am

Re: 云何佛說:【所得一切智智】,論無所得與有所得。

文章 周善為 »

T0220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8】 共 49 筆

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布施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布施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布施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布施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布施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布施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淨戒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淨戒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淨戒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淨戒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淨戒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淨戒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安忍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安忍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安忍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安忍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安忍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安忍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安忍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安忍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安忍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安忍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安忍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安忍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精進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精進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精進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精進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精進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精進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精進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精進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精進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精進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精進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精進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靜慮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靜慮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靜慮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靜慮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安住靜定勤修功德,令

菩薩摩訶薩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靜慮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靜慮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應一切智智心,而修般若波羅蜜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持此靜慮、無量、無色,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切種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大悲為上首,具修一切種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應一切智智心,大悲為上首,具修一切種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薩摩訶薩以應一切智智心,大悲為上首,具修一切種五眼、六神通,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法空智、不可得空智、無性空智、自性空智、無性自性空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智智心,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於一切法起非亂非定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相智、非有願非無願智、非寂靜非不寂靜智、非遠離非不遠離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方便,智不知過去,智不知未來,智不知現在,智非不知三世法,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智不知修所斷,智不知非所斷,非不知見所斷、修所斷、非所斷法。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而為方便,智不知世間,智不知出世間,非不知世間、出世間法,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知有漏、無漏法;智不知有為,智不知無為,非不知有為、無為法。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與一切有情同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cyc320
文章: 2536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云何佛說:【所得一切智智】,論無所得與有所得。

文章 cyc320 »

方便法得入於俱捨性
何以謂俱捨性

當正入無我時
則立方便法無有是處
不得人我,是故不能建立方便說 (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

正入無我才能立方便法
多讀經才不會胡思亂想
得人我要方便什麽
方便當隨便就是人我
隨便就是衝動
不要替衝動找理由
不好好讀經
跟無我攀不上邊
不要亂猜測 (常自個警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云何佛說:【所得一切智智】,論無所得與有所得。

文章 寂照世間 »

Viirya 寫: 週六 4月 02, 2022 10:53 pm 地前.諸地.都有待修功課
不分對象就會混雜糾結
是的,說的好

基礎與進階,要分開來學
漸法與頓法,要分開來學

有些人就是都沒有在分,所以學得亂七八糟的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云何佛說:【所得一切智智】,論無所得與有所得。

文章 寂照世間 »

周善為 寫: 週日 4月 03, 2022 10:39 am 六祖說:「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
你沒聽過喔?你以為此的諸君很好騙喔?

「不斷生死:有所得
不住涅槃:無所得

有所得者,佛菩薩六度萬行之無漏有為公德法。
無所得者,本具真如無為法。」

你這種看法,就是二法,就是世俗邪法。
你這種說法,是相似佛法。你還沒察覺喔?
有分五種程度,你是哪種程度之人?

人乘知見,天乘知見,聲聞知見,緣覺知見,以及般若夢幻大法知見

二法不是佛法
有所得無所得為二,即是二法不是佛法
因此,要入不二法門,才算是進入真正的佛法

而佛法是不二法,你懂嗎?
生死與涅槃不二,方名不二法,方名佛法
煩惱與菩提不二,方名不二法,方名佛法
有為與無無不二,方名不二法,方名佛法
有所得與無所得不二,方名不二法,方名佛法

這個是五樓的般若法
需要修行者,從人乘知見,漸漸提昇至天乘知見,然後聲聞知見,緣
覺知見,最後才能到達般若知見的。
般若知見,即是菩薩知見、佛知見。

煩惱與菩提,為何不二?
生死與涅槃,為何不二?

這需要從人乘知見,漸漸提昇至天乘、聲聞、緣覺,乃至般若知見,才
能覺悟的。

你需要去提昇自己的程度,目前的你,根本就不懂五樓法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