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 ... ry1031.htm
佛問阿難尊者:「你看到眼前的人們了嗎?」
阿難尊者回答:「是的,世尊。」
佛說:「他們因為妙音、鮮花供養三寶的功德,往後一百劫中,不墮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而生於天上、人間常受快樂,並於最後一世證得辟支佛果,名號同為『妙聲』,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這就是佛微笑的因緣。」
當時與會諸大比丘,聽聞佛開示法要,皆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第三.授記辟支佛品第三.(二九)
作樂供養成辟支佛緣》
五樓之人
-
-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 文章: 1419
-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
Re: 五樓之人
傻話
辟支佛無師自通
我哪那麼聰明
你臉皮比較厚膽敢自誇高於辟支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4n0200_003
撰集百緣經卷第三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二九)◎作樂供養成辟支佛緣
[0216a28]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國中豪貴長者,各自莊嚴,著好服飾瓔珞環釧,齎持香花,作倡伎樂,皆共相將,欲出城外遊戲自樂。到城門中,值佛世尊將諸比丘,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時彼諸人,見佛如來,圓光晃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光明暉曜,如百千日,各懷歡喜,前禮佛足,作倡伎樂,供養佛僧,各以所捉種種雜花,而散佛上,於虛空中,變成花蓋。佛以神力,遍覆舍衛。時諸人等,見是變已,歎未曾有,即便以身各各五體投地,因發誓願:「以此作倡伎樂善根功德,使我來世得成正覺,廣度眾生,如佛無異。」發是願已,佛即微笑,從其面門,出五色光,遶佛三匝,還從頂入。
[0216b13] 爾時阿難,而白佛言:「如來尊重,不妄有笑。以何因緣,今者微笑?唯願世尊!敷演解說。」佛告阿難:「汝今見此諸人等不?」阿難白言:「唯然已見。」「此諸人等,以其作樂散花供養善根功德,於未來世,一百劫中,不墮地獄、畜生、餓鬼,天上人中常受快樂,最後身得成辟支佛,皆同一號,名曰妙聲,廣度眾生,不可限量,是故笑耳。」
[0216b20]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個人觀點不代表誰
- 文章: 1419
-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7, 2022 10:43 am
十法界圖
能跟菩薩並列左右就是辟支佛(緣覺)
梵志沒有高於辟支佛
【梵志】
(術語)Brahmaca%rin,婆羅門四時期之一。又志求梵天之法者云梵志。瑜伽倫記十九曰:「梵者西國音,此翻為寂靜,謂涅槃也。志是此方語,志求於梵,故云梵志也。」婆沙論三十四曰:「婆羅門至彼王所,王言:梵志從何所來?」增一阿含經四十一曰:「沙門名息心,諸惡永已盡。梵志名清淨,除去諸亂想。」演密鈔二曰:「梵志者,梵淨也。謂以淨行為志者名為梵志。」俱舍光記十二曰:「婆羅門,此云梵志。」【又】對尼乾子謂在家之婆羅門云梵志。法華文句記九曰:「在家事梵,名為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乾。」又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名梵志。智度論五十六曰:「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梵志沒有高於辟支佛
【梵志】
(術語)Brahmaca%rin,婆羅門四時期之一。又志求梵天之法者云梵志。瑜伽倫記十九曰:「梵者西國音,此翻為寂靜,謂涅槃也。志是此方語,志求於梵,故云梵志也。」婆沙論三十四曰:「婆羅門至彼王所,王言:梵志從何所來?」增一阿含經四十一曰:「沙門名息心,諸惡永已盡。梵志名清淨,除去諸亂想。」演密鈔二曰:「梵志者,梵淨也。謂以淨行為志者名為梵志。」俱舍光記十二曰:「婆羅門,此云梵志。」【又】對尼乾子謂在家之婆羅門云梵志。法華文句記九曰:「在家事梵,名為梵志。出家外道,通名尼乾。」又一切外道之出家者名梵志。智度論五十六曰:「梵志者,是一切出家外道,若有承用其法者亦名梵志。」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
- 文章: 4410
-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五樓之人
一、異生羝羊心(外道)紫氣東來 寫: ↑週四 4月 28, 2022 12:31 pm 十住心論
弘法大師在「辯顯密二教論」中,將本(真言)宗名為密教,餘他之教
派說為顯教,並把二者大體地比較對照,以顯揚出密教的特質,此
大體論、大觀論。而大師在「十住心論」裡,對顯教中之各個宗教
予以詳細具體的檢討其得失,而顯明出密教之立場與特質。顯密二
教判為橫的教判,就是把本宗及餘他之宗教一樣地總略為顯教的教
判;十住心之教判為豎之教判,就是把本宗及餘他之宗教、各個分
別階段式的別論,予以巨細靡遺的審查之教判。此二者被稱為橫平
等、豎差別之二種判。
大師在「十住心論」中有言:「 今依此經(大日經)顯真言行者
安心之次第,顯密二教之差別猶在其中也 。」,因此在二種教判中
,大師特別重視「十住心論」之開設,因其乃基於「大曰經」住心
品,宣明真言密教真精神之處所,及真言行者如何確立其「安心」
之發展次第,依之來瞭解真言密教與餘教之關係,且發揮密教之特
質。
而「十住心論」是那十住心 呢?列之於後:
一、異生羝羊心(外道)
二、愚童持齋心(人乘/1F)
三、嬰童無畏心(天乘/2F)
四、唯蘊無我心(聲聞/3F)
五、拔業因種心(緣覺/4F)
六、他緣大乘心(唯識/5F~1)
七、覺心不生心(中觀/5F~2)
八、一道無為心(天臺/5F~3)
九、極無自性心(華嚴/5F~4)
十、秘密莊嚴心(真言/6F)
二、愚童持齋心(人乘/1F)
三、嬰童無畏心(天乘/2F)
四、唯蘊無我心(聲聞/3F)
五、拔業因種心(緣覺/4F)
六、他緣大乘心(唯識/5F~1)
七、覺心不生心(中觀/5F~2)
八、一道無為心(天臺/5F~3)
九、極無自性心(華嚴/5F~4)
十、秘密莊嚴心(真言/6F)
1.外道、人乘/1F
2.天乘/2F
3.聲聞/3F
4.緣覺/4F
5.般若大乘/5F~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