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首山竹篦(慧開《無門關》)


  首山和尚拈竹篦示眾雲:“汝等諸人,若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汝諸人且道喚作什麼?”

  無門曰:喚作竹篦則觸,不喚作竹篦則背。不得有語,不得無語。速道!速道!

  頌曰:

    拈起竹篦,行殺活令。背觸交馳,佛祖乞命!

  (無門慧開《無門關》)


  首山:省念(926—993),宋代臨濟宗禪師。俗姓狄,萊州(今山東掖縣)人,風穴延沼法嗣。於汝州首山(今河南襄城縣南)開法,又住葉縣廣教院及城下寶應院。


  竹篦:禪師用以指導參學之人的器具,長約一尺五、六寸,竹製,在此或象徵道體的權威作用。

  示眾:向僧眾宣講道法,亦指禪師向僧眾宣說的法語。

  拈起竹篦當利器,執行殺人(殺滅妄想執著)和救人(使沉空滯寂者復蘇)的命令。在背(違背)觸(觸犯)交馳的時候,連佛爺和祖師 都要大喊“救命!”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芭焦拄杖(萬松行秀《請益錄》)

舉芭蕉示眾雲。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骨堆上添土)。
無拄杖子。我奪你拄杖子(出土處掘坑)。
天童拈雲。
你有則一切有(人人具足)。
你無則一切無(脫體全空)。
有無自是當人(圓同太虛。無欠無余)。
與奪關芭蕉甚事(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正恁麼時。作麼生是你拄杖子(和聲便打)。


  師雲。郢州芭蕉山慧清禪師。嗣南塔光湧。湧嗣仰山。蕉乃溈山重孫也。
上堂曰。我二十八到仰山。見南塔上堂曰。汝等諸人。若是個漢。才出母胎。便作師子吼解。豈不快哉。當時我於這下歇得身心。便依之五載。
蕉示眾曰。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
萬松道。祖師不西來。少林傳妙訣。何須達磨直指人心。又道你無拄杖子。我奪你拄杖子。直饒一物不將來。更須放下始得。
大溈喆雲。大溈即不然。你有拄杖子。我奪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大溈既如是。諸人還用得也未。若人用得。德山先鋒。臨濟合後。若用不得。且還本主。
萬松道。順水推船。時人知有。
天童拈出。大丈夫兒。有無在己。不受芭蕉處分。這個從上來。喚作衲僧拄杖子。天童恐當人諱卻更道。正恁麼時作麼生是你拄杖子。直饒拈得出。莫教萬松見。折做八截。燒灰飏卻。萬松老矣。留得也好。何也。
有時扶過斷橋水。幾度伴歸明月村。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拈古《請益錄》捲上)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芭蕉拄杖(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芭蕉和尚示眾雲:「爾有拄杖子,我與爾拄杖子。爾無拄杖子,我奪爾拄杖子。」

  【語譯】
  芭蕉和尚對眾人說:「你如果須要拄枴杖,我便替你拄枴杖。你如果不須要拄枴杖,我便搶奪你的枴杖。」

  【評唱】

  無門曰:「扶過斷橋水,伴歸無月村,若喚作拄杖,入地獄如箭。」

  【語譯】
  無門說:「這簡直是在攙扶他人過斷橋的溪流,陪伴人家在無月的深夜返回村莊。如果你還把它叫做拄杖,箭一樣,飛快的墮入地獄。」

  無門說:「這簡直是在攙扶他人過斷橋的溪流,陪伴人家在無月的深夜返回村莊。如果你還把它叫做拄杖,像箭一樣,飛快的墮入地獄。」

  【頌曰】
  諸方深與淺 都在掌握中 撐天並拄地 隨處振宗風

  【語譯】

  四方八面的深與淺,都在他的掌握中。一根枴杖撐天並拄地,隨處振興宗門風氣。

  【附參資料】
  一、雲門拄杖

  雲門每每用一根拄杖,現出大機大用。
  雲門曾用拄杖示眾說:「拄杖子,化為龍,吞下乾坤了,山河大地從什麼地方得來?」
  參禪者不理解此話,卻道什麼即色明心,附物顯理,殊不知!
  胸中若有一物,山河大地,紛紛紜紜地現前;
  胸中若無一物,外境便了無絲毫,還說什麼理與智冥,境與神會。
  即使是有身心齊等、身外無物的看法,也還沒道得一半,又何況說什麼即色明心附物顯理。
  古人說:「一塵才起,大地全收。」這是哪一塵?
  若識得這一塵,也就識得拄杖子了。
  才拈起拄杖子,使見縱橫妙用——這麼說話,早是扯不清的葛藤禪了,何況雲門的這根拄杖還可變化成龍?
  與雲門拈杖示眾類似的是芭蕉示眾時說的話。
  芭蕉經常對學僧們說:「我說法的微妙之處,全在拄杖頭上。」
  有些人問:「什麼是拄杖子呢?莫不是打筋頭麼?莫不是撫掌一下麼?」這些都是播弄些小聰明,何嘗搔到癢處來著?
  雪竇頌雲:
  拄杖子,吞乾坤,徒說桃花浪奔。
  燒尾者,不在擎雲攫霧,曝腮者何必喪膽亡魂?
  拈了也,聞不聞?
  直須灑灑落落,休更紛紛紜紜。
  七十二棒且輕恕,一百五十難放君。
  雪竇頌罷,驀地拿起拄杖下座,大眾一時驚逃四散。

  此頌大意是免人情解、傳說禹門有三級浪,每至春三月,桃花浪漲,魚能逆水而跳過浪者 即化為龍。
  雪竇道:縱化為龍,亦是徒說。當鯉魚跳龍門時,自有天火燒其尾,騰雲攫霧成龍而去。
  雪竇的意思是,縱化為龍,也不在騰雲攫霧。
  《清涼疏序》說:「積行菩薩,尚乃曝腮於龍門。」
  大意是華嚴境界 不是小智小德的人 所能達到的,就像跳不過龍門的鯉魚,點額而回,困於死水沙磧,僅得曝曬其腮而已。
  「拈了也,聞不聞」,重下注腳,與學人一時掃盡妄想,使諸人休再紛紛紜紜,有什麼拄杖子與龍、理與智、境與神等妄想區別。
  雪竇一層又一層頌罷,重新拈起拄杖。雖然他如此苦心,卻未見一個皮下有血的

  二、郢州芭蕉山慧清禪師(五燈會元卷九)
  新羅國人也。上堂,拈拄杖示眾曰:「你有拄杖子,我與 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卻你拄杖子。」靠拄杖下座。
  僧問:「如何是芭蕉水?」
  師曰:「冬溫夏涼。」
  問:「如何是吹毛劍?」
  師曰:「進前三步。」
  曰:「用者如何?」
  師曰:「退後三步。」
  問:「如何是和尚為人一句?」
  師曰:「祇恐阇黎不問。」

  上堂:「會麼?相悉者少,珍重!」
  問:「不語有問時如何?」
  師曰:「未出三門千裡程。」
  問:「如何是自己?」
  師曰:「望南看北斗。」
  問:「光境俱亡,復是何物?」
  師曰:「知。」
  曰:「知個甚麼?」
  師曰:「建州九郎。」

  上堂:「如人行次,忽遇前面萬丈深坑,背後野火來逼,兩畔是荊棘叢林,若也向前,則墮在坑塹。若也退後,則野火燒身。若也轉側,則被荊棘林礙。當與麼時,作麼生免得?若也免得,合有出身之路。若免不得,墮身死漢。」
  問:「如何是提婆宗?」
  師曰:「赤幡在左。」
問僧:「近離甚麼?」
  僧曰:「請師試道看。」
  師曰:「將謂是舶上商人,元來是當州小客。」
  問:「不問二頭三首,請師直指本來面目。」師默然正坐。

  問:「賊來須打,客來須看,忽遇客賊俱來時如何?」
  師曰:「屋裡有一緉破草鞋。」
  曰:「祇如破草鞋,還堪受用也無?」
  師曰:「汝若將去,前凶後不吉。」
  問:「北斗藏身,意旨如何?」
  師曰:「九九八十一。」乃曰:「會麼?」
  曰:「不會。」
  師曰:「一二三四五。」

  師謂眾曰:「我年二十八,到仰山參見南塔,見上堂曰:「汝等諸人,若是個漢,從娘肚裡出來便作師子吼,好麼?」我於言下歇得身心,便住五載。」
  僧問:「古佛未出興時如何?」
  師曰:「千年茄子根。」
  曰:「出興後如何?」師曰:「金剛努出眼。」

  上堂,良久曰:「也大相辱。珍重!」

  問:「如何是祖師意?」
  師曰:「汝問那個祖師意?」
  曰:「達磨西來意。」
  師曰:「獨自棲棲暗渡江。」
  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
  師曰:「知。」
  曰:「見後如何?」
  師曰:「知。」
  問:「甚麼物無兩頭,甚麼物無背面?」
  師曰:「我身無兩頭,我語無背面。」
  問:「如何是透法身句?」
  師曰:「一不得問,二不得休。」
  曰:「學人不會。」
  師曰:「第三度來,與汝相見。」

  (心平如願《無門關》)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芭蕉拄杖(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舉:芭蕉和尚示眾雲:“爾有拄杖子,我與爾拄杖子,爾無拄杖子,我奪爾拄杖子。”

  無門曰:扶過斷橋水,伴歸無月村,若喚作拄杖,入地獄如箭。

  頌曰:諸方深與淺,都在掌握中,撐天並拄地,隨處振宗風。


  野老曰:

  位與勢等,權以杖名,但,位不是勢,權不是杖;因為天地萬法,為人立名,深淺高下,心識使然;是以昂首闊步的,垂頭喪氣的,耀武揚威的,謙恭尚義的,在在唯心所造。尤其是,修行辦道的人,會是九五不卑,與共白丁不亢,平等自如,從無敗闕。

  大德!芭蕉的拄杖子是戲法,行者的拄杖子是障礙,二者皆不可取!何以故?不離虛假故!執虛成妄,著假成俗,都不是修行人的活計;亦如佛法中的“人與法”,欲入無上寂滅勝境,當得人法兩亡,否則!腳踏兩邊船,伸手待抓天,危極!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芭蕉拄杖(明超《無門關夾注》)


  芭蕉和尚(郢州,今湖北荊門鐘祥市芭蕉山慧清禪師,新羅國人,南塔光湧法嗣。溈仰宗法系)示眾雲:“爾有拄杖子(你有枴杖),我與爾拄杖子(我再給你枴杖);爾無拄杖子(你沒有枴杖),我奪爾拄杖子(我就搶你的枴杖)!”

  無門曰:“扶過斷橋水,伴歸無月村。若喚作拄杖,入地獄如箭!”

枴杖這東西,能夠幫助你 摸索著涉過斷橋的河水,陪伴你在無月的夜晚 探摸著回到村莊。這就像是佛法,它是能夠幫助你 渡過生死之流的方法和工具。但是你執著和完全依賴於枴杖、依賴於方法,實際上是與佛法的真義 是完全相違背的。違背佛法也就意味著對佛法的毀謗,毀謗佛法的罪過 就如同是向下直射的箭一樣 疾速地墮落到地獄。當然這只是比喻,只是說執著 於是不能得到生死解脫,仍舊會在生死中輪回。

  頌曰:諸方深與淺,都在掌握中。撐天並拄地,隨處振宗風。

  頌文大意:芭蕉和尚的拄杖 是一樣非常神奇的物事,天下各方禪林修行者的修行功夫和境界的深淺,可以說都在他的拄杖的掌控之中。這根拄杖 足可以撐天拄地,能夠自在無礙地 振興禪門的宗風。

  (明超《無門關夾注》)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芭蕉拄杖(林泉從倫《空谷集》)


芭蕉拄杖

  示眾雲。越凡情。絕朕跡。不應認影迷頭。超聖解。離言詮。切忌黏牙著齒。脫灑伶利處試請辨看。

  舉芭蕉和尚示眾雲。你若有拄杖子。我即與汝拄杖子(他本不曾添)。你若無拄杖子。我即奪汝拄杖子(他亦不曾減)。投子拈雲。人無遠見。必有近憂(若非師指示。險不惹災殃)。

  師雲。見有不有。拿空護空。電光石火。水月松風。若也恁麼會去。將欲取之必姑與之。將欲與之必姑奪之。其實與奪總不干他。亦聊以止啼黃葉 說說鶵禪。有底道。仁義先於貧處斷。世情偏向有錢家。鷯俯沒交涉。早自關甚事。
雲門上堂 拈拄杖曰。凡夫實。謂之有。二乘折。謂之無。緣覺謂之幻有。菩薩當體即空。衲僧家見拄杖 便喚作拄杖。行但行。坐便坐。
林泉道。拈來無不是。用處莫生疑。又曰。藥病相治。盡大地是藥。那個是自己。乃曰。遇賤即貴。僧曰。乞師指示。師拍手一下拈拄杖曰。接取拄杖子。僧接得拗作兩截。師曰。直饒恁麼。也好與三十棒。
林泉道。賒三不如現二。雲門如此指示。且道與芭蕉用處 是同是別。即了鱉上看時癢。要悟德山臨濟禪。
頌曰。
有無今古兩重關(公驗明白不勞勘辨)。
正眼禪人過者難(莫便等閒看)。
欲通大道長安路(但行好事)。
莫聽昆侖敘往還(莫問前程)。

  師雲。自無始來 漂沉生死。非止有無 徒煩今古。被榮枯使作。困?跳之心猿。令得失牽纏。伐奔馳之意馬。既同桎梏。何異樊籠。無暇自由。總被他累。此皆情關固閉 識鎖難開。何啻兩重而已哉。伶利禪和 雖具正眼。擬議之間 撞頭磕額。不見道。明眼人前 有三尺黑。信不誣矣。以喻長安大道縱橫 得妙左右逢原。未南迴者 觸途成滯。直得登昆侖之丘。涉赤水之際。東望旋歸。方至寶所。莫有就路 還家者麼。遂橫拄杖雲。看時雖有節。用處本無心。

  (林泉老人 評唱投子青和尚頌古《空谷集》卷六)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佛云:「法身、化身、應身三身一體」
儒云:「三人行,必有吾師焉。」
1一般眾生妄認,這父精母血所組成的,四大色身為「我」,1不知其完全是屬於物質之色體,此我不自我,因此認此色身就是我,是不正確的,(色)
2再者有的人認為,能想東想西的意識就是我,而此識性 是因為有六塵緣影之境存在,才產生 見聞覺知之情識,故此為緣影之心,其隨塵緣生而生,隨塵緣滅而滅,也無其實體存在,(受想行識)
※ 以上二我,皆是妄想分別,執著所有,不是真正咱的主人,
咱的主人翁,就是師傳直指的『本心本性,圓成秘密金剛體』,
●無在無不在,不生不滅,本自清淨之 真空理體,佛稱法身如來,也有的稱為『真我』。
●總之所謂的「我」,絕不可說是色身的我,也不能說這個會知會覺之我,就是我,或自性就是我,這三我應和合貫通,體用合一,始可靈活作用,故云:「三用其全」,缺一不可。(性心身)
但眾生執著 前二者之假我,不知自性空體之我 才是我們的主人,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他是阿誰(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東山演師祖曰:「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誰?」

  【語譯】
  東山法演說:「釋迦、彌勒還是他的奴僕,請說他是誰?」

  【評唱】

  無門曰:「若也見得他分曉,譬如十字街頭,撞見親爺相似,更不須問別人。道是與不是!」

  【語譯】

  無門曰:「你如果能理解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十字路口,碰見親生父親,不須要再問別人,還說是或不是!」

  【頌曰】
  他弓莫挽 他馬莫騎 他非莫辨 他事莫知

  【語譯】
  別人的弓不要挽,別人的馬不要騎,別人的是非不用分辨,別人的事情不用知道。(註:意思是要認清本體,不要在事末上迷失。)

  【附參資料】
  一、他是阿誰解釋(佛學辭典)

  「何人」的意思。
  阿誰:唐宋時期口頭語言,也常用作禪林語。意即「誰」。
  「阿」字乃發語詞,對人親匿之稱多冠以「阿」。
  魏晉以後,其風尤盛,或冠於名上,或冠於字上,或冠於姓上,如三國志所載吳國呂蒙有「吳下阿蒙」之稱,乃至於俗呼小兒常稱阿某,故「阿誰」即為「誰」,乃「何人」之意。
  於禪林中,常用來轉指佛性,如「他是阿誰」、「阿誰話斷紙」,均為參究公案時之口頭用語。

  蓋參究人人本具之佛性 乃宗門之大事,於「他是阿誰」一語中,特以原為疑問用語之「阿誰」作為「佛性」之代稱,並以之為參究對象,令學人領悟「他是阿誰」之主詞「他」,既非向外求取可得者,亦非執著內心而能求得者。

  如禪宗無門關第四十五則(大四八·二九八下):東山演祖師曰:「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誰?」

  二、護法不容(元音老人示)
  〖公案原文〗
  和州開聖覺老,初參長蘆夫鐵腳,久無所得。聞東山五祖法道,徑造席下。
  一日,室中垂問雲:“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誰?”
  覺雲:“胡張三,黑李四。”祖然其語。
  時圓悟和尚為座元,祖舉此語似之。
  悟雲:“好則好,恐未實,不可放過,更於語下搜看。”
  次日,入室垂問如前。
  覺雲:“昨日向和尚道了。”
  祖雲:“道什麼?”
  覺雲:“胡張三,黑李四。”
  祖雲:“不是,不是。”
  覺雲:“和尚為甚昨日道是?”
  祖雲:“昨日是,今日不是。”覺於言下大悟。
  覺後出世,住開聖,見長蘆法席大盛,乃嗣夫,不原所得。
  拈香時,忽覺胸前如搗,遂於痛處發癰成竅,以乳香作餅塞之。久而不癒,竟卒。

  〖老人眉批〗
  悟道菩薩,能如斯昧卻天良、見利動心、忘卻師恩乎?!
  是多生積習深厚,抑見道不徹乎?
  昧天良人,護法神亦不寬容。覺其胸前如搗,發癰而卒也。

  〖鋸解秤砣〗
  開聖覺禪師原先是跟雲門宗長蘆應夫禪師學禪,學了很久,卻未能相應。
  後來聽到了臨濟宗楊歧派 五祖法演禪師的道風,便跑到五祖這裡參學。
  有一天,他入室參問五祖。
  五祖問他:“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誰?”
  這當然是說佛性!
  釋迦世尊參訪六年,最後在菩提樹下 悟到的就是他!
  他是“如來智能德相”,體用一如,超語言,絕思維。
  若答個“佛性”,顯然滯體迷用,已曲了也。
  覺禪師就沒有曲答佛性,而是直答:“胡張三,黑李四。”
  五祖肯了他的答語。

  當時佛果圓悟禪師是第一座,五祖把覺禪師的答語 告訴佛果,佛果說:“這答語好是好,卻未必是他的真實見地,也可能是學來的。不可放過他,讓他再下一語,進一步檢驗檢驗看。”
  第二天,覺禪師又入室參問,五祖又問他:“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誰?”
  覺禪師說:“這個問題 昨天已經答過了。”他滯在昨天的答案上了。但是,這“昨日的”裡頭也可能另有話語,也可以先這麼答,進而再轉一語,那就沒有滯在“胡張三,黑李四”上。
  五祖要檢驗他,當然要追根刨底,就接著追問:“昨天說什麼了?”
  覺禪師答:“胡張三,黑李四。”哈哈!果然滯在這裡,這一下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所以五祖說:“不是,不是。”
  覺禪師還不明白,卻反問:“那您昨天為什麼說是?”
  五祖應言點撥:“昨日是,今日不是。”昨天沒有滯在“佛性”上,所以是;今天卻滯在昨天的話語上,所以不是。滯就是粘著,非關是不是,只關粘著不粘著。在五祖的點撥下,覺禪師當下大悟。

  古人行腳參學,參問諸多禪德。若脫了掛礙,便繼承師父出世說法,以報師恩;若尚未透脫,便繼續行腳參學,以求了徹。當然也有人 見道不徹而出世說法,但這瞞不過明眼人的。

  覺禪師出世,住持開聖道場,因見長蘆應夫法席大盛、很有名望,承嗣長蘆必然對己有利。他竟昧卻師恩,不承嗣五祖。而去趨炎附勢,承嗣長蘆。
  老人發問:“是多生積習深厚,抑見道不徹乎?”縱屬積習深厚,若真悟道,如此昧卻天良,自己也應及時察知啊!他是見道不徹,並非悟道菩薩。
  老人如是說:“悟道菩薩,能如斯昧卻天良、見利動心、忘卻師恩乎?!”
  覺禪師在開堂說法拈香時,忽覺胸前如搗,遂於痛處 發癰成竅,以乳香作餅塞之。治了很久,沒有治好,他就這樣死掉了。
  老人評論說:“昧天良人,護法神亦不寬容。覺其胸前如搗,發癰而卒也。”

  (心平如願《無門關》)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他是阿誰(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他是阿誰

  舉:東山演祖曰:“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誰?”

  無門曰:若也見得他分曉,譬如十字街頭,撞見親爺相似,更不須問別人,道是與不是?!

  頌曰:他弓莫挽,他馬莫騎,他非莫辨,他事莫知。

  野老曰:

  十字街頭,三岔路口,撞見親爺,指引去向,可以一帆風順;不然,徬徨失措,常淪迷途,非僅是戴月披星,櫛風沐雨而已,稍一不慎,如履危岩,必定粉身碎骨,徒然走趟人間!因此,釋迦世尊,黃卷八千,彌勒當來,龍華三會,悉皆是眾生之幸;倘若摒棄罔聞,迷惑三涂,不正是挽他之弓?騎他之馬?

  辨他之非?知他之事麼?何苦來哉?!

  大德!向陽時,莫嫌炙熱,住陰處,別著清涼;呼吸間之人命,微乎其微,實無閒暇時刻,道是與不是哩!


  (白雲禪師《無門關的探討》)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他是阿誰(明超《無門關夾注》)

他是阿誰

  東山演(黃梅東山五祖寺法演禪師)師祖(無門慧開師承的黃龍派禪僧月林師覺,也是楊歧派下第七世傳人,而五祖法演師承於白雲守端,是楊歧下第二世。是故慧開尊法演為祖輩)曰:“釋迦(釋迦牟尼佛)、彌勒(彌勒菩薩)猶是他奴(尚且是他的奴僕),且道他是阿誰(試問他到底是誰。阿,用在稱呼前的語氣助詞。如阿爸、阿貓等)?

  無門曰:“若也見得他分曉(如果能夠很清楚明白地認得自己的本來面目),譬如十字街頭撞見親爺相似(那就好像是在十字街頭對面撞見自己的親爹),更不須問別人(根本不需要再去問別人)道是與不是(他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親爹)。”

  頌曰:他弓莫挽,他馬莫騎,他非莫辨,他事莫知。

  頌文大意:不要拉別人的弓,不要騎別人的馬,不用評論別人的是非對錯,不用瞭解別人的事情。清楚明白地認識你自己,除此之外你還需要什麼呢?

  (明超《無門關夾注》)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