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庵餘語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觀行 - 五陰區宇的過程


五陰區宇

蘊是聚集,陰是覆蓋,遮蔽,也就是無明。
執取、貪愛、我、我所,
〈識〉屬心法,所識則分〈色心二法〉。

色陰與身體四大(地水火風)及空大的變化有關。 行者在靜定中,一切放下,沒有雜念,自然清明入定。沒有什麼需要去憶念或遺忘,無論動或靜都是不昏沉不散亂,明明了了。時時刻刻,刻刻時時都是這樣的,慢慢的會有從現有存在的形式中解脫出來的感覺。像是這個現有的存在是你也不是你,他可以變成任何樣子,這些各種各樣的變化形式都是你也都不是你。

色陰是人的堅固〈妄想〉,藏傳中所提的氣脈、拙火,及上坐時發生之異境勝境、音聱等都是色陰範圍。要破色陰,需用堅固作意與虛空(亦稱空或無相)合一,虛空也不可得。跳出生理的範圍,打破漆桶,十方豁然開朗,即為色陰盡。色陰盡不代表沒有色法了,而是沒有陰暗的盲區,不為一事一物一境所迷滯,可以徧照十方,超越劫濁。超越劫濁,並非就可以超越天人的水劫、火劫、風劫,但已經能夠躲掉時代亂象,包括刀兵、瘟疫、饑荒等災難,不隨著社會的昏擾擾相而走。

超越色陰後,十方光明一片,這時覺得自己已經懂得此心即是佛心,但還不能起用。這是因為身見還在苦、樂等感受中打轉,雖有光明卻不能生起實際妙用,六根形同虛設,稱為「虛明妄想」。感覺像被綁手綁腳一樣。這種情形就是受陰的範域。

有受陰時,無法起用。超越受陰後,剩下想、行、識三陰。此時精氣神不再被色、受兩陰所耗損。念力強大,意生身出離自己身體,天上人間隨意寄居,好像可以四處說法 了。即使在睡覺時說夢話,也能夠讓聽到夢話的人有所領悟,可是自己醒來後,卻不記得在夢中說了什麼話,這代表不能醒夢一如。由於妄想及煩惱未除,智慧不夠,卻自以為已經達到菩薩位了。

行陰盡時,見一切世間生命活動的共同業氣,頓然歸元。與生生不已的深層情執隔離開來,自己作得了主,不再被業力吸引而投胎。進入識陰境,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清淨,既不領受個什麼,也不妄想個什麼,更不再向外抓個什麼。六根不落在六塵上,便能盡虛空、徧法界,如同處在廣大清明的晨曦,沒有沾滯。這時可以明白所有眾生最初受生的宿因,雖然知其貪瞋癡的病根,但不會被彼業力所吸引,真正知道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時最深層、最隱密的唯識境界便顯現出來,即識陰範域。

如果已經可以和十二類眾生和光同塵,又可以不受其業力所牽引,斷絕和他們的輪迴。如是以往,業盡情空,六根無礙,用之則分而為六,收之可合而為一。每一根都有六根之妙用,彼此可以清淨互用。十方世界及此身心,就好像青琉璃一樣,內外通透明徹,即識陰盡,就可以離心意識,超越命濁,真正達到「照見五蘊皆空」。


旁参推薦 →

http://www.oocities.org/suramgama/34B.htm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觀行 - 獨立修學止觀的能力

特別標記節錄出有興趣深入觀行的學友,一個〈知見〉概.括,能獨自獨立修學止觀的能力順序。


上玅下境老和尚 曾言

在《瑜伽師地論》的〈聲聞地〉是圓滿的小乘道次。如《攝大乘論》,及〈菩薩地〉中〈真實義品〉等,有四尋思、四如實智的加行,加上〈攝抉擇分〉的抉擇深義,那是大乘唯識觀行的一個次第。而《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包括《大智度論》的詮釋),那就是般若法門之道次第。若能努力地深入學習,掌握到其中一種,就有獨立修學止觀的能力。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談錫永上師談《愣嚴》

許杭莊居士來函密乘佛學會網站,問及一個有趣的問題。

他問日本曹洞宗道元禪師,跟他的老師如淨禪師談及《楞嚴》與《圓覺》是否偽經,認為二經皆偽。《楞嚴》甚至含有印度的外道六師義理。他們兩位都是高僧,修證亦合禪宗的修證,為甚麼竟然會否定這兩本經呢 ?

在答問前,先說些題外話。關於《楞嚴經》,由於有呂澂居士的《楞嚴百偽》一書,弄到許多人都對《楞嚴經》起懷疑,甚至許多僧尼廢止楞嚴咒,儼然偽經之說已成定論,筆者則一直堅持此為真經,現在應該可以證明筆者對了。因為近年有一位日本學者,發現了梵文《楞嚴經》的貝葉斷片,既有梵經發現,那就證明此經並非作假。這位日本學者目前正作整理及研究,準備利用這些梵文貝葉斷片,整理出一本新譯本,目前尚未發表任何文字。他的助手是一位中國留學生,跟筆者的弟子楊杰博士是至交,所以透露了一些消息給他,為了守秘,具體情形則完全不肯透露。期以數年,應該會見到他們的研究著作。

《楞嚴》既能肯定為真,那麼,如淨跟道元說其為偽,且認為有外道思想,那便顯然只是一己的知見,並不能因為他們的議論,就將這本寶貴的佛典否定。釋迦在《法滅盡經》中早已預言,佛法滅盡,《楞嚴》先滅,如淨與道元的觀點,恰恰便是佛法滅盡的濫觴。

關於如淨的見修,資料不多,但關於道元的見修,則資料相當豐富,因為他是一位著作等身的禪師,其作品豐富程度,在禪門中可以說為僅有。他的主要思想,是由佛性問題引發,在他的時代,正是日本天台宗廣泛弘揚的時代,日本天台宗完全跟漢土天台宗不同,他們的最澄大師,吸收了漢土禪宗、密宗、律宗的教義,創立了自己的學說,提出「本覺」作為主體,並且決定:一切眾生本來具足「法性自性身」,此即「本覺佛性」,因此學佛的人不須苦苦修行。道元很懷疑這個觀點,曾多方修學以求認知,但都無定論。由此他便想往漢地得到啟示。

道元於南宋寧宗嘉定十六年(西元1223年)來到漢土,於多方參學後,悟到漢土禪宗家常日用,生活即禪的意趣,同時知道禪宗不立文字的宗見。但他對佛性與觀修的疑問,卻依然未能解決。及至兩年之後,他向天童如淨禪師求法,如淨向他開示,不須燒香、禮拜、念佛、修懺、看經,只管打座,因為參禪只是「自他身心脫落」(行者自己身心脫落來見自己本來面目,亦由萬法身心脫落來見萬法本來面目)。道元因此悟得:串習佛道即是串習自己(串習,道元說為慣習);串習自己即坐忘自己;坐忘自己便是見證萬法;見證萬法即是身心脫落,自身心脫落、他身心脫落。

順便說一句,筆者由弟子于鴻坤處得知,他的師祖王鄉齋先生創立「大成拳」,拳理便亦是身心脫落,住入中神,無敵無我。足見王老先生實在是由禪法悟出拳道。所以可以說,道家太極、佛家大成。

道元當然會向如淨問及佛性。道元提出下列的問題:正覺是否即是自知,若有自知,是否即是如來?一切眾生是否「無始本有」的如來?是否知「自覺性智」即是如來?這三個問題都等於問,一切眾生既有佛性,是否還須由觀修才能得到正覺、得到覺智 ?

如淨答得非常乾脆:如果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便是自然外道。因為這是將「我」與「我所」看成是佛,這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
如淨所答,並非否定本覺,他只是說,如果以眾生本來是「佛」為藉口不作修證,那便是自然外道,將自己的識境看成是佛的智境(將眾生的「自性」視為梵性)。那即是說,雖然眾生都具有如來法身(佛性、如來藏、法性自性身),但必須觀修,令自他身心脫落,才能現證正覺、才能現證佛性(正覺的境界)。

他們對《楞嚴經》不滿意,是因為楞嚴強調六根圓融,他們不以六根圓融為自他身心脫落,充其量得到「自」而不能及於「他」,那麼便還有自他的相對,那便即是有我與我所,所以是自然外道。

對《圓覺經》,釋尊在經中說三種觀行方便,由三方便建立二十五種觀行,雖然不能說為我與我所,但仍然未能到自他身心脫落的境界,因為行者還有追求的目的,是故他們便懷疑此是偽經。
他們對兩經的認知,可以由道元所說的見地來理解,道元全部佛學思想,主要建立在《湼槃經》的一句話:「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異」。這句話當然即是「所有眾生都有佛性」的意思,而且說這佛性常住,不受心識的影響而變異,可是到了道元手裏,他卻認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應該解讀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四個都是名詞。這樣解讀,便可以說為:「眾生」即是「悉有」,「悉有」即是「佛性」,至於「一切」便不能說是「佛性」。道元這樣來解釋,他可能認為即是「不落言說」。

這樣一來,於「正當恁麼時」(行者現證佛性時),本來只是「悉有」一份的「眾生」( 因為「悉有」即是萬法,所以「眾生」便是萬法的一份 ),證入了那個「悉有」( 因為自他身心脫落,所以眾生可以融為悉有 ),於悉有時,便現證悉有為佛性。由此可知,所謂自他身心脫落,便是去除了那個「一切」,亦即為去除了虛妄分別。

全部理論重心在「悉有」,這很對,因為修證如來法身功德,重點即為「周遍」,周遍法界中一切時空世間,說之為「悉有」亦無不可,可是道元的修證卻出了一點問題。

他提出修與證合一,修即是證,證即是修,這個觀點不特別,因為這即是「果地修」。果地修與因地修相對,因地修是由成佛的因開始修,修至成佛,果地修則是依成佛的果來起修,修至得佛果。道元的果地修便等於畫一個圓圈,起筆那一點與終結的一點重合。不過,依筆者理解,釋迦所說的修證,雖然也是果地修,但卻不是畫一個圓,而是走螺旋梯,看來似乎是走圓圈,實際上是一個圓圈一個圓圈往上走。《理趣般若》是這樣、《圓覺經》是這樣、《楞嚴經》也同樣是這樣,甚至在《維摩經》中,諸菩薩說不二,依其所說次第,亦等於是一個圈一個圈地愈走愈高,至維摩無說而說時,便到了螺旋梯的頂層。

將走螺旋梯當成是走圓圈,雖依然是果地修,但卻只得一個層次(自他身心脫落),這雖然是一個高的層次,但卻忽略了低層次的走圓圈。釋迦在《圓覺經》中說三種觀行方便,都由圓覺果地起修,第一個圈走「止」的境界,有所緣境,行者即止於所緣境中,在這境界,其實已經得自身心脫落(證圓覺的基礎)。第二個圈走「等至」的境界,觀察一切法如幻,任一切法如幻生起,這亦是身心脫落,不過是他身心脫落(證圓覺的決定見)。第三個圈走「禪那」的境界,是將上來兩個境界雙運,這時若依如淨法師的說法,因為禪那的境界,不偏落於止,亦不偏落於等至,是故可說為自他身心脫落。但他們卻只見到走三個圓圈,便將他看成是須要脫落的「一切」,而不知於禪那時,已由雙運而得到「悉有」。

問者許先生認為「道元吻合上推唐古禪宗修證,也就是其修證無誤」,可能許先生是將走一個圓圈便當成是爬螺旋梯的一圈,因為都是圈,步法也相同,所以便認定其修證無誤,因為二者圓相相同,這可以向禪宗大德請教,筆者不相信漢土的禪宗大德(更不相信古德)會同意道元禪師的修證理論。禪宗走螺旋梯是傳統,所以才說要破三關,破一個關便是走一段螺旋梯,三段走完才能破最後的牢關,此時同樣也可以說是自他身心脫落。所以筆者並不認為高高地走一個圓圈便三關齊破。如淨禪師的觀點相信亦不是這樣,他只強調坐禪,否定不坐禪而自恃眾生都有佛性,未說不須要走螺旋梯。

對許先生的問題,筆者略答如上,請許先生循着筆者所說的脈絡來思維研究。筆者年事已高,對否定《圓覺》、《楞嚴》的說法不想作過多的討論,因為精神所限,只能說,否定的人是以他們的理解來否定,所以錯的是他們的理解,並不是佛經本身。

( 2017年5月2日 密乘佛學會 )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築基 - 依三十七道品用在念佛

在一位學人如果有次第、有方法系統地學起的話,都知道《 築基 》的重要。

即如 =
維摩經佛國品曰:

「 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

阿含經(增. 225):
「如山河、石壁、百草、五穀,皆依於地而得長大,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住不放逸之地,使諸善法而得長大。」

故知三十七道品是諸佛所共同教導的共法,是所有法的總和。佛慇懃地要我們在學習過程互相學習,如同水乳一般,和同敬順,直至證果。

三十七道品,
又名「三十七助道品」、「三十七道諦」、「三十七菩提分法」分則為三十七項修道項目,為佛法基礎名相與助道之精要。 道者能通之義,到涅槃道路之資糧, 故名三十七道品。

如是
三十七道品中的前六科,實乃自八正道開展而來:

正念=四念處=(五根)念根=(五力)念力=(七覺支)念覺支。

正定=(四如意足)定如意足=(五根)定根=(五力)定力。

正精進=四正勤=(五根)精進根=(五力)精進力=(七覺支)精進覺支。

三十七道品不是一個個的拿來修,而是心要常常的繫念於它們。培養它,使它鞏固,使它能成為心所欲的修行工具,以念佛取代安般念(=數息觀)來說,佛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覺知是身念處,心念隨著佛號是正念;句句清清清楚注意著佛號是正勒;修習時是在培育勤根、念根和定根;以令勤力、念力和定力的增長;七覺支的正念,擇法和精進覺支在培育中;八正道的八支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持到。四如意足的欲如意足的修習是修習前起欲,堅欲成佛,勤如意足是對佛號四正勤,心如意足是以念佛育襌那,觀如意足是對鼻息(色法)和專注的念(名法)常以慧觀和修捨。雖不是專修九心住,也即如九心住般相似的效境來修止的味道。搭以般若觀智修慧。

相同的皆是

降伏五蓋因故!!

須有何伏之因 ?
相聚功德力不能讓祂壞

四念處
四正勤
四如意足
五根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

關鍵都在穩固下面二者:

〈五根〉者
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者
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五根:
根有生長及護持兩種意義,如有樹之根,能開花結果;修道者依此五根,能成道果,能護持道念不令喪失。

五力:
謂能破惡成善也。力者,於前五根,有增長發生之力量,能排除一切障礙,不為他法所伏,而能摧折他法。

因五根五力能平衡下,產生環環相扣功德之力

因揀擇力之選取緣,得滅諸煩惱,是攝律儀戒。以本利清淨之五根、五力所集起緣,成攝諸善法戒。因為清淨根、力所集起之緣,成就一切功德故。

故如菩薩道之「十信位」描述
大乘起信論---
所謂依不定聚眾生,因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

因宿值得本累世因緣故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信心成就。

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願心 –-《十信位》。
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入慧住;慧住於理位不退。臻於十住品而直上。

十信位 --

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願心。

五根(力)者
信根(力)、進根(力)、念根(力)、定根(力)、慧根(力)。

二者之間
以解脫道次第來看,再仔細看菩薩道十信位所習,也進於相同,多名一義。不一不異。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皆由一念心而起

《華嚴經》云
「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

我們的〈心〉宛如美術家、書畫家,能彩畫出世間上的人物風景、花卉蟲鳥一切的萬象森羅等等。這〈心〉無所不能,念想一起動,相即依識而生,所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生一切法生,心滅一切法就滅了。有了心的動念,才有世間的存在。


大乘禪觀乃為「一念」具足十二缘起,不同於聲聞的觀法理路。

而是一念具足無明深淺的差別。一念中也能將無明翻轉成覺性。

十二緣起支
「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十二因緣,可分作兩個輪迴,基於煩惱造業,由業感苦,由苦復生煩惱,這樣循環不已。例如:十二支,前七支是一個輪迴,後五支又是一個輪迴。 當無明是煩惱時,行即是業,而識、名色、六入、觸、受是苦。

皆為一念之緣 : 吾人之一念,於心中生起,便具足了十二因緣 。

(1)由於真象不明,事理不解。
(2) 方始,有整個環境的發生,此即是,無明緣行。
(3)有了環境,便會產生知識,此即是,行緣識。
(4) 有了知識,便會產生身心及物我等,此即是,識緣名色。
(5)有了身心物我,之一切作用,必然有所相觸之處,那就眼耳鼻舌身意入,此即是,名色緣六入。
(6)有了相觸的機會,必然產生各種情感反應,此即是,六入緣觸。
(7)有了感觸,必然生起苦、樂、不苦不樂,此即是,觸緣受。
(8)基於人的心識作用,必然產生樂受的貪愛,此即是,受緣愛。
(9)於是愛欲不捨,執著分別,此即是,愛緣取。
(10)由於取一切,心行之成就,此即是,取緣有。
(11)於此一念生起,而至成就,此即是,有緣生。

(12)此一念成就,而不常住,隨之消滅,此即是,生緣老死。


眼見色根塵取境,隨事貪欲從起流轉。也就是隨人一念貝足十二緣起。由此來建立起大乘空性的法幢,法相唯識、如來藏、般若、中觀、襌宗等各宗派無一不是由此來開展各自法幢體系。

例舉

《大般涅槃經》云,
觀十二因緣有四種觀智,所謂下智、中智、上智、上上智。聲聞人以下智觀,不見佛性,以不見佛性故,得聲聞道。緣覺人以中智觀,不見佛性,以不見佛性故,得辟支佛道。菩薩以上智觀,見佛性不了了,以不了了故,得菩薩道。佛以上上智觀,見佛性了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次舉,

《華嚴經》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扣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隨事貪欲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0194a20] 「佛子!此中無明有二種業,一令眾生迷於所緣,二與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種業,一能生未來報,二與識作生起因。識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有相續,二與名色作生起因。名色亦有二種業,一互相助成,二與六處作生起因。六處亦有二種業,一各取自境界,二與觸作生起因。觸亦有二種業,一能觸所緣,二與受作生起因。受亦有二種業,一能領受愛憎等事,二與愛作生起因。愛亦有二種業,一染著可愛事,二與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種業,一令諸煩惱相續,二與有作生起因。有亦有二種業,一能令於餘趣中生,二與生作生起因。生亦有二種業,一能起諸蘊,二與老作生起因。老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根變異,二與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種業,一能壞諸行,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

[0194b07] 「佛子!此中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者,由無明乃至生為緣,令行乃至老死不斷,助成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者,由無明乃至生不為緣,令諸行乃至老死斷滅,不助成故。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不斷是業道,餘分不斷是苦道;前後際分別滅三道斷,如是三道離我、我所,但有生滅,猶如束蘆。復次,無明緣行者,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未來。於是以後,展轉相續。無明滅行滅者,是觀待斷。復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此中無明、行乃至六處是行苦,觸、受是苦苦,餘是壞苦;無明滅行滅者,是三苦斷。復次,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能生諸行;無明滅行滅者,以無無明,諸行亦無,餘亦如是。又無明緣行者,是生繫縛;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繫縛。餘亦如是。又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無明滅行滅者,是隨順盡滅觀。餘亦如是。

[0194b24]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十種逆順觀諸緣起。所謂:有支相續故,一心所攝故,自業差別故,不相捨離故,三道不斷故,觀過去、現在、未來故,三苦聚集故,因緣生滅故,生滅繫縛故,無所有、盡觀故:

[0194b29]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十種相觀諸緣起,知無我、無人、無壽命、自性空、無作者、無受者,即得空解脫門現在前。觀諸有支皆自性滅,畢竟解脫,無有少法相生,即時得無相解脫門現在前。如是入空、無相已,無有願求,唯除大悲為首,教化眾生,即時得無願解脫門現在前。菩薩如是修三解脫門,離彼、我想,離作者、受者想,離有、無想。

[0194c08]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大悲轉增,精勤修習,為未滿菩提分法令圓滿故,作是念:『一切有為,有和合則轉,無和合則不轉;緣集則轉,緣不集則不轉。我如是知有為法多諸過患,當斷此和合因緣;然為成就眾生故,亦不畢竟滅於諸行。』佛子!菩薩如是觀察有為多諸過患,無有自性,不生不滅,而恒起大悲,不捨眾生,即得般若波羅蜜現前,名:無障礙智光明。成就如是智光明已,雖修習菩提分因緣而不住有為中,雖觀有為法自性寂滅亦不住寂滅中,以菩提分法未圓滿故。

[0194c19]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義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實不分別空三昧、不捨離空三昧、離不離空三昧。此菩薩得如是十空三昧門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現前;如是十無相、十無願三昧門為首,百千無相、無願三昧門皆悉現前。

[0194c26] 「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復更修習滿足不可壞心、決定心、純善心、甚深心、不退轉心、不休息心、廣大心、無邊心、求智心、方便慧相應心,皆悉圓滿。

[0195a01] 「佛子!菩薩以此心順佛菩提,不懼異論,入諸智地,離二乘道,趣於佛智,諸煩惱魔無能沮壞,住於菩薩智慧光明,於空、無相、無願法中皆善修習,方便智慧恒共相應,菩提分法常行不捨。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中,得般若波羅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順忍,以於諸法如實相隨順無違故。

是故,

在大小乘之禪觀共通要義,在於如何發起覺明、去迷返覺。
於十二緣起始從無明,終至老死,每一支各代表著有情生命不同層次的覺迷順逆流轉狀態。

除十二緣起外,《起信論》中「三細六粗」思路、《禪源諸詮集都序》的「迷悟十重」及圓覺、楞嚴、唯識之識變、圓鏡之旨,乃至禪宗門下《十牛圖頌》等,都是大乘說明覺性流轉的代表思想,各有詮表善巧不同。如《禪源諸詮集都序》以「迷悟十重」逆次相翻,說明迷悟間之無明與覺性的深淺差異與相應對除關係:粗障淺智可除,細障深智方除。

此覺迷翻轉的要義有二:

第一,迷與覺實乃一體,故能覺迷相翻。

第二,迷與覺之不同淺深逆次對應,即無明分破,菩提分證之階段性修行過程,各標幟著修行解脫的不同。

十二緣起代表著事相或業感緣起,將十二緣起切割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念十二緣起標幟著法理或大乘諸緣起,如賴耶、性空、如來藏、法界等緣起理論,將十二緣起含攝在一剎那中,每個念頭當下都具足十二緣起支。這是對於佛法詮釋非常重要的不同角度。也可以說,三世十二緣起是做為聲聞乘禪觀觀察的對象,而一念十二緣起屬於大乘禪觀觀察的對象。

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
過去世《無明、行》。

現在世《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

未來世《生、老死》。

三世二重因果
第二重
過去惑《無明》。

過去業《行》。

現在苦《識、名色、六入、觸、受》。

現在惑《愛、取》。

現在業《有》。

未來苦《生、老死》。

聲聞從識支到取支
之現前的惑苦,都可做為入觀無我的所緣境,但具體操作上,則以觀察受支深處生命主體之「我受」為方便,證入無我智。

一念十二緣起謂隨現前一念心起,即具足十二緣起,此正為大乘禪觀依據。

因大乘從一切本自清淨、無差別的空性立場,一念覺性淪喪,即緣生萬法,故十二緣起本質就是無明性,每一緣起支都可說是無明的不同呈現。又因一切法是空性的,無明當下即是空性,所以十二緣起支的差別相可融攝在一念之中平等無別,無明、行、識、名色等都在當下現前一念,即意識所攝:向上統攝七、八識,向下攝觸、受、愛等心所,所以所有禪觀入觀之門都在意根。

如以,

六七八識,同依意根……又實義門雖有八識,然隨機門但有六識。六七八識,同第六攝。《瑜伽師地論釋》

次舉,

諸法無量,何以但對意用覺以明三昧,不論餘者?……若能深心觀察破意無明,則餘癡使亦皆隨滅。是諸法雖復眾多,但舉覺意以明三昧,其義苞含靡所不攝也。《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又大乘禪觀本質在消融法有的執取,正觀法空。

所謂「法有」是在根塵識上建立的,是因意識裡的無明執著生,所以諸法生。所以要證入法空,一定要從根塵識的解除下手,六根銷解,即十八界一切法銷解,故從六入(意根)下手,銷解六根結構體。解除六根即攝歸名色,因為生命的主體、如來藏的本質,到最關鍵處就從一分成二,由一賴耶識體分為相分、見分。見分變成識性,相分變成山河大地與
根身,故從六根相分攝入色心一體,進而向上統攝識、行、無明等支,不觀下面心所等問題。

最具代表性的經論就是 :

《辨中邊論》之「四法」、《楞嚴經》之「綰巾解結」的一解六亡、《金剛經》謂「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施」。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因緣是「法則」。


因果是「關係」。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世間是苦,也是無常,是故苦。
無常 : 乃為不穩定的、脆弱的、不可依賴的....

苦 : 壓迫感、不安、不如意的、令人失望的、痛苦的。
因為是脆弱、不穩定的,所以它終將導致壓迫不安、痛苦 !

我們人活在這世間日常生活裡,講白了就是酬業,即是人(自己〉與人(他人)與事之間(三者),交互因緣法則下的彼此透過某事(緣境)產生之因果關係。如此而矣。

如果,
談性相。
談《相》就必需談緣起。
「緣起」乃說明一切的法、一切的人與事,依於什麼緣而發起。
也就是,如果我們說:於緣而言,緣是關係到一些為什麼,需要這個緣才會發起,不需要這些緣,於性則本空,這叫緣起與性空的關係。
例如與人家吵架,因什麼事而吵?一定有個緣由,那就叫緣起。什麽樣的因,成就什麽樣的緣,什麽樣的緣就又會結出什麽樣的果。(淨染之果)

談《性》就會說到本體。
「性空」是談它的本體,
性空就是:這種緣起還未發生之前,它本來不存在,則需由因與緣和合才會生法,才有緣起。
性空則是緣聚緣散,緣聚生法,緣散即滅,於性是本空。

若說實相,絕非相對 !
非是善惡、正邪、是與非二元 : 純屬絕對决無有二相。

以人而言,如把因緣拆開來看,「因」即是《種性》。「緣」就是「因」的媒介去引發其種子。「因」即是《如來藏》之中所蘊藏諸種子;無論是業的或是道。以白話即舉凡是知識、經驗,好、壞,正面、負面等等皆在「因」種子之中,也即是在如來藏裡頭。
「緣」乃為一種變化不定,「因」為卻是不變的。
但要和合發起,就需要「緣」,故緣要相應於因,才能生起法。即是「緣」作誘因去引發其種子(業 - 善惡習氣)。

於是可以發現:「體」,乃為「生起因」;「用」,是「效用因」;「相」,是「差別因」;「境」,是「究竟因」。
諸法空相,為何是空?倘若從「因緣」切入:諸法有其生滅,亦有垢淨,也有增減。倘若從「有」來看:法是因緣和合而有,不和合則空。倘若從「空」入手:法生之前,緣滅之後,於法皆空。又倘若從「無」來著手:法依因緣而有,於相空有;有為有所,有所不為,於法空相而無著;破色界(第六識),處在不起諸分別我執;入空處而再精進增上。

經云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當觀色是空=[正觀;厭離;喜貪盡,心解脫]
當觀受是空=[正觀;厭離;喜貪盡,心解脫]
當觀想是空=[正觀;厭離;喜貪盡,心解脫]
當觀行是空=[正觀;厭離;喜貪盡,心解脫]
當觀識是空=[正觀;厭離;喜貪盡,心解脫]

正觀=照見
當觀色(受想行識)是空
=五蘊皆空
心解脫=度一切苦厄

度=就是[厭離,喜貪盡]
關鍵點就在[深般若]


簡言之,因緣生法完成成即是相,相究竟無實體故。故而,說空在空相,終而見空性之法,循緣起,其過程到了別,而方知一切法本來寂靜。

鏡中顯像,水底映月,自心共相著相,免不了色惑,受亂,想妄,行癡,識昏庸;聖智者深解鏡中本無相,水底從來沒月。

色塵緣境事 相應亂心田
學得虛空志 無因亦無緣

不是麼?我心不安。
誰縛您 ?!
五陰熱鬧得很 !

殊不知,天崩地塌,海枯石爛,干卿底事!

覺知是相非相不共相


碧海藍天,風起波濤洶湧;呼雷電嗚,浪花如雪若珠;風雨過後,藍天碧海景物依舊,仍是多彩多姿的世界。

思惟及處,碧海水連天。
是風作崇?是空間緣生?是相是色,於水原本空性,故說色即是空,空相故。

色蘊外緣牽引,色塵色法非我。
色心相應作崇,如如一切皆空。

不是麼?
種子生法,不相應行時會如何?

五蘊不變化,與色塵緣境不相應,則五蘊無所攝受,不生任何作用;可見我本清淨,是自性空。

唯人因業習所使,業力難拒外緣誘惑,故生變化,起作用;諸法念生念滅,循環綿延不斷。學佛行人,業為修行之旨,業淨道現;自性多了業相,無始造作發生,識得的,空即是色,空不異色!


追究起來,我等愚凡,
儘怪日常周遭人事!
不是麼?不餓,飯菜牽不動食指;飢荒,有誰奢望色香味?

餓與飽,揀擇不揀擇,總不外其中有個我;有我,肯定必有是非善惡,好壞美醜。

世間一切相對之法,因我計量二邊;可見世尊所說,行者有我,
修學無我,得見真如之妙;是則,任它異不異,即是亦不是,

原本總歸與我有何干係。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說「緣起甚深極甚深」,
但是要明瞭通達空義絕對是不容易的。

是需不斷經過《觀》來行深..…
「觀察」、「觀照」。

舉凡,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佛說世閒,即非世間,是名世間。」
「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

但非「斷滅」的空,而是正以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用來《照見五蘊皆空》!!

但是但是,

諸法本空,也從不需滅它,因為實不存在的事物何來滅,不存在亦找不出有個實體,只因五蘊相應產生虛妄執著的「我」而矣。

在唯識講依於四尋思入四如實智,入唯識性來遍觀察實不可得
。才方知事空境亦空。此稱之為《正分別慧》。從緣起中看到它的相依性及法是如何安住,盡所有性、如所有性遍尋思找不到一個「我」也碓定一切法自性不可得。並非有個空來讓我們證,而是知道因緣所生法不可得,即叫正空性。

也並非是有另個外個空法,即僅是對一個法裡產生的煩惱中來寂減那個煩惱。但是,實際上並無有一個真實法切切實實被自己寂滅過,所謂被寂滅的僅僅是自己的虛妄執著的那個虛幻不實的「我執」能取所取的顛倒而矣。
事實上,那個能取所取也不存在過,只不過是自我的顛倒妄想而矣。就是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為何?!

因為「法法不相知,諸法亦如是。」

而自己以為有個實有的空,有其「自性」。

殊不知,滅的只是認為有個空,有個自性的,那個「我」。因為,那個只是顛倒心而矣。

我等凡愚自然是俱有《自性見》。

倘若真得有個悟處,開悟了。就不會有迷惑及執著。因仍執迷此身是我的,自己的身體及意識感受、思考、知識經驗等-,一旦有了喜好偏見與盲目及矛盾時,產生的意氣風發、傲慢自恃、眷戀貪愛,再怎麽看也跟常人無學佛人般無異,其實自己應該認清自己是沒再進步的,還是有所罣礙的。《自性見》及《見自性》兩種不同的,不過要見自性也必需要跨得過自性見才行。

簡而言,就是「觀」所有法僅看見苦、空、無常、亦無我。即如唯識不空其依他起,不空其圓成實只空其遍計執。

所謂離開世俗諦不得第一義。

我們常以為世間的現象,以為它真,用觀察的角度來破自已的執著。認為諸種它們的存在而產生的顛倒,而產生追逐產生業力而生果報,然而以實相而言實無存在過。就是透過世俗使我們找到那源頭,透過實際觀察以「讀」的心態,去讀人讀事讀理再返回到讀自己讀出自己的虛妄性,日日將自身虛妄性看出來,看清楚了就能放 ,因為《内在煩崰即是解脱處》,從修行充滿幻想中常認為別人該怎麽樣。大家該如何如何中放下那份執著的虛妄歇息下來,或許一旦死了心,此腳跟處就是道業處,道業就此長出來,有朝一日就能看出真相來了。

當從自身周遭多方的觀察來切入,佛法不離世間覺 ! 人生在世生活中現有素材實在是太豊富了。緣境太多了,煩惱也能隨時能轉為菩提。
經過《觀察》人、事,物,亦包含時間、空間、精神、物質、以及事物的理則和定律,從己心所印烙流露地看出這一切皆有其的因緣和合而形成。

才能慢慢了解空,「世間是短暫的、過程由美好及痛苦交織中夾雜」,「人性是不安定的、善變的」,「人生如客居旅店,最終還是裸身出户」,「社會充斥著包裝和虛偽及功利虛榮」,「世事都是刻意、作為的結果........等等灰暗但不捨棄光明。

上述種種無非皆由各種條件的組合,由此角度切入核心真相的省思内心感觸之後,才能漸漸《信解空義》。真真正正逐漸使自己的執著片片脱落。而頓明一心而沒有私毫懷疑地伏貼「諸法是《根塵識》和合而呈現的」的法爾如是 !

如内心踏踏實實的證實的了,即得「慧心」再逐步增上維護穩固至「慧住」。
試問此時自已的虛妄執著,自己的造作,自己的那個我 ; 雖然尚無法根除,但至少心已不會比之前那般燥動而得有輕安,所有的造作都會有所三思後動,自己這個我也已悄悄淡化了(也即是法法相依,法法相益直通戒定慧般,此處乃直通後面的慧,戒定自然亦俱足)。所作所為已悄悄法隨法行地解結了,此時修任何法門都容易上手,因為了知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則將會全然毫無保留地昇起一心,.自己的皈依處就是此處來向著解脱邁進,修任何法門也易相應其法門之真實功德清淨海而相知相契。此時才真明瞭空不是先有後無,此是斷滅空。空即僅是談它的本質。

舉例來說

修戒定慧也是如此,修戒定是為了斷貪瞋痴,但為了修戒定慧我們要不斷維持保留著貪瞋痴來斷?!
戒定慧,如不清楚衪的本質真義,因為,倘若認為有個「真實貪瞋痴」,而來修習著戒定慧來斷?! 亦始終帶著貪瞋痴的「味」來修這個戒定慧 ? 是否也依循著妄想心來用戒定慧斷除如夢如幻中的貪瞋痴。實無貪瞋痴因為夢境是假,虛幻妄想執著貪瞋痴 ! 實無戒定慧實乃依幻修幻,以幻冶幻。但要清楚明白「知道」何是真 !
否則在夢中執修戒定慧也亦是在夢中,也越會增長自己的夢無有停歇。
倘若不知貪瞋痴的本質真義及組合,以妄想心對冶妄想心最後還是處於妄想中。三毒妄想是不是會越斷越多返復又生出來,越修煩惱我執依舊熾盛,緣境一來就又把持不住了。

從了解緣起覯察返照。能如此《觀照》的人。也是如唯識所說,從成所作智到妙觀察智。再到平等性智臻至大圓鏡智。從緣生即幻生、幻生即無生的觀察入手。
所以「緣起甚深極甚深」,見緣起即見佛。
電火
文章: 2228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04, 2021 3:3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電火 »

休庵餘語
婆子燒庵公案
死貓吊樹頭
長大該回家吧!

三冬(東)無暖氣

枯木裏龍吟真見道
恆不住
文章: 1915
註冊時間: 週三 2月 02, 2022 7:09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恆不住 »

電火 寫: 週日 5月 29, 2022 12:15 am 休庵餘語
婆子燒庵公案
死貓吊樹頭
長大該回家吧!

三冬(東)無暖氣

枯木裏龍吟真見道
鐵樹開花
百年難見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聖者語錄 澄心

中峰明本國師

因忘自性彌陀佛。
異念紛馳總是魔。
教中道。生而無生。法性湛然。無生而生。業果儼然。

所謂生者。即眾生生滅之跡也。謂無生者。即諸佛寂滅之本也。法性湛然者。靈明湛寂。元妙真常。箇箇不無。人人本具。
只因最初不覺。忽爾動心。認妄為真。迷己迷物。
當知生自緣生。而法性不與緣俱生。滅自緣滅。而法性不與緣俱滅。
所以云。法性湛然。是謂生而無生者也。無生而生者。眾生迷妄入心。積業成果。虛受輪轉。妄見生滅。
勿忘初心
文章: 705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休庵餘語

文章 勿忘初心 »

聖者語錄 澄心

白雲禪師 - 千佛山

一切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淨,亦無心繫縛人;但人自虛妄計著,作若干種解會,起若干種知見,生若干種愛畏。但了諸法不自生,皆從自己一念妄想顛倒取相而有,知心與境本不相到,當處解脫,一一諸法,當處寂滅,當處道場。

本有之性,不可名目,本來不是凡,不是聖,不是垢淨,亦非空有,亦非善惡,與諸染法相應,名人天二乘界。

若垢淨心盡,不住繫縛,不住解脫,無一切有為無為,縛脫心量,處於生死,其心自在,畢竟不與諸妄虛幻塵勞蘊界生死諸入和合,迥然無寄;一切不拘,去留無礙,往來生死無礙。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