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二楞子 » 週三 1月 26, 2022 12:05 pm
師父說得好啊~
不論說什麼佛法,都要與生死解脫相關。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
- 文章: 2541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公案100 聖嚴法師著
[日期:2010-07-24]
說似一物即不中
南嶽懷讓參訪六祖惠能,六祖問他從何處來,懷讓答:「從嵩山老安和尚那兒來。」六祖又問:「什麼物?怎麼來?」懷讓不知如何回答,經過八年才有所省悟,對六祖說:「我想通了。」六祖問:「怎麼樣?」懷讓答:「說似一物即不中。」
南嶽懷讓是六祖惠能最有名的兩大弟子之一,另一位是青原行思。懷讓先前已在嵩山老安禪師那兒待了很久,後來去見六祖。六祖問:「你是什麼東西?父母生 了你,究竟是從何處來?如何來的?你怎麼來的?」這些都是問的根本問題,問的是父母未生自己之前是什麼?問得很尖銳。這是無法回答的問題,也是回答不完的 問題,依照常理,只要回說:「我的名字叫懷讓,是從嵩山的老安禪師那邊來。」就行了。可是他知道,這不是六祖所要的答案。他當時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直到過 了八年,終於開悟了,才得到了答案,那是不必說也說不清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體驗,無法言說的實證境界。
「說似一物即不中」的意思是自內證的經驗,自由自在、空曠明淨、一物也無,卻又萬象宛然,不論如何說明、如何描述、如何形容,都不能和盤托出;說自己 是什麼、或不是什麼都是錯的,因為樣樣不是,也樣樣是;說自己如何來或不曾如何來,從何處來或不從何處來,也是錯的,因為自己的本性和一切諸佛、一切眾生 的本性,不僅相通,根本相同,還有什麼來去問題。尚未開悟的人,有一尊佛在內心深處睡覺,所以不知自己是什麼?也不知何處來?怎麼來的。對已經開悟的人, 這尊心中的古佛已經睡醒,發現他一向就未曾離開過自己,哪裡有什麼來去,不過未悟之前與開悟之後,對他的體驗完全不同,還能給他什麼名稱嗎?這尊佛是沒有 形像,不能描寫,無法形容,而只能體會的;若能體會到沒有自我中心,沒有煩惱,沒有困擾,沒有來去、得失等相對的執著心,那便是真正的悟境。如果說得出 來,就不是那個東西了。
一般人常受風俗習慣及常識性的觀念所影響,很少有獨立自主的體驗和發現,往往人云亦云,隨著環境的風氣弄得團團轉。即使是自己體驗過的事物,一經語言 文字形容的說明也會走了樣。禪宗是重視實證經驗的,在通過語文的介紹之後,更重要的事,便是鼓勵你去親自體驗。否則,光是說食畫餅,終究不能充飢。
[日期:2010-07-24]
說似一物即不中
南嶽懷讓參訪六祖惠能,六祖問他從何處來,懷讓答:「從嵩山老安和尚那兒來。」六祖又問:「什麼物?怎麼來?」懷讓不知如何回答,經過八年才有所省悟,對六祖說:「我想通了。」六祖問:「怎麼樣?」懷讓答:「說似一物即不中。」
南嶽懷讓是六祖惠能最有名的兩大弟子之一,另一位是青原行思。懷讓先前已在嵩山老安禪師那兒待了很久,後來去見六祖。六祖問:「你是什麼東西?父母生 了你,究竟是從何處來?如何來的?你怎麼來的?」這些都是問的根本問題,問的是父母未生自己之前是什麼?問得很尖銳。這是無法回答的問題,也是回答不完的 問題,依照常理,只要回說:「我的名字叫懷讓,是從嵩山的老安禪師那邊來。」就行了。可是他知道,這不是六祖所要的答案。他當時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直到過 了八年,終於開悟了,才得到了答案,那是不必說也說不清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有體驗,無法言說的實證境界。
「說似一物即不中」的意思是自內證的經驗,自由自在、空曠明淨、一物也無,卻又萬象宛然,不論如何說明、如何描述、如何形容,都不能和盤托出;說自己 是什麼、或不是什麼都是錯的,因為樣樣不是,也樣樣是;說自己如何來或不曾如何來,從何處來或不從何處來,也是錯的,因為自己的本性和一切諸佛、一切眾生 的本性,不僅相通,根本相同,還有什麼來去問題。尚未開悟的人,有一尊佛在內心深處睡覺,所以不知自己是什麼?也不知何處來?怎麼來的。對已經開悟的人, 這尊心中的古佛已經睡醒,發現他一向就未曾離開過自己,哪裡有什麼來去,不過未悟之前與開悟之後,對他的體驗完全不同,還能給他什麼名稱嗎?這尊佛是沒有 形像,不能描寫,無法形容,而只能體會的;若能體會到沒有自我中心,沒有煩惱,沒有困擾,沒有來去、得失等相對的執著心,那便是真正的悟境。如果說得出 來,就不是那個東西了。
一般人常受風俗習慣及常識性的觀念所影響,很少有獨立自主的體驗和發現,往往人云亦云,隨著環境的風氣弄得團團轉。即使是自己體驗過的事物,一經語言 文字形容的說明也會走了樣。禪宗是重視實證經驗的,在通過語文的介紹之後,更重要的事,便是鼓勵你去親自體驗。否則,光是說食畫餅,終究不能充飢。
-
- 文章: 2541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由 新老怪 » 週三 1月 26, 2022 12:45 pm
因為佛性是無形無相、無法表達、不可名狀的,不能用名來名、無法用相來相。
所以般若時 說教用二權一實,即兩種權巧、一種實法。
「權」者,乃善巧方便。兩種權巧:
一種是隨著眾生的根基 而說義理;
一種是要把佛的智慧 本懷善巧地、暢所欲言地宣抒出來,
就是用眾生容易理解的東西 來比喻不易理解的東西,而善巧方便地說教。
「實」者,是真實說法,說真實佛法,說一乘法,直指我們的佛性、真如實相、諸法空理。
華嚴時屬實法,阿含時、方等時屬權法,法華涅槃時屬實法,只有般若時是權實並用,
所以般若時說法 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又因為般若為佛法之心髓、成佛之指南,佛在一代時教五時說法中,都沒有離開般若,
故般若法既通前又通後。
這個時候猶如太陽高升,廣照平原大地。
教下比喻為「熟酥」,就是這個「酥」由生轉熟了,味道更好了,這是對大菩薩說的。
因為佛性是無形無相、無法表達、不可名狀的,不能用名來名、無法用相來相。
所以般若時 說教用二權一實,即兩種權巧、一種實法。
「權」者,乃善巧方便。兩種權巧:
一種是隨著眾生的根基 而說義理;
一種是要把佛的智慧 本懷善巧地、暢所欲言地宣抒出來,
就是用眾生容易理解的東西 來比喻不易理解的東西,而善巧方便地說教。
「實」者,是真實說法,說真實佛法,說一乘法,直指我們的佛性、真如實相、諸法空理。
華嚴時屬實法,阿含時、方等時屬權法,法華涅槃時屬實法,只有般若時是權實並用,
所以般若時說法 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又因為般若為佛法之心髓、成佛之指南,佛在一代時教五時說法中,都沒有離開般若,
故般若法既通前又通後。
這個時候猶如太陽高升,廣照平原大地。
教下比喻為「熟酥」,就是這個「酥」由生轉熟了,味道更好了,這是對大菩薩說的。
-
- 文章: 541
- 註冊時間: 週四 12月 30, 2021 1:38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不用講得太複雜
無論何宗 不離解門 行門 的次第
不離止 與觀 亦是戒定慧 亦是楞嚴經三漸次 除其助因、刳其正性、違其現業
唯識亦同 阿賴耶現行薰種子 種子薰現行 如何清淨種子薰 不復雜染?
也離不開三漸次 依唯識解析 依他起 遍計執了知為虛妄性起正念為止息 起圓成實證智慧觀
進而達到斷其瀑流 習氣斷除 種子清淨合於第一諦不動 真如性 法性
不是把行門推給禪宗一句話就解決了 如果是這樣 那就學禪宗就好何必學唯識?
無論何宗 不離解門 行門 的次第
不離止 與觀 亦是戒定慧 亦是楞嚴經三漸次 除其助因、刳其正性、違其現業
唯識亦同 阿賴耶現行薰種子 種子薰現行 如何清淨種子薰 不復雜染?
也離不開三漸次 依唯識解析 依他起 遍計執了知為虛妄性起正念為止息 起圓成實證智慧觀
進而達到斷其瀑流 習氣斷除 種子清淨合於第一諦不動 真如性 法性
不是把行門推給禪宗一句話就解決了 如果是這樣 那就學禪宗就好何必學唯識?
-
- 文章: 705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犀牛朋友。小弟認為
簡而言之,在資糧位從「信解」唯識法義中,臻入加行位。止觀交互搭配歷四加行登頂位。
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
從四尋思證四如實智,在日常人事等色塵緣境上來如何遣虛存實、捨濫留純、攝末歸本、隱劣顯勝。
真唯識境義深幽遠。小弟尚不能通達觸類不敢妄舉,如欲詳参「五重唯識觀」煩請至小弟「休庵餘語」中有提供具大智慧行菩薩僧之周詳解锐。
.
論證 《攝大乘論》
由何云何而得悟入?
由聞熏習種類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有見意言;由四尋思,謂由名、義、自性、差別假立尋思;及由四種如實遍智,謂由名、事、自性、差別假立如實遍智,如是皆同不可得故。以諸菩薩如是如實為入唯識勤修加行,即於似文似義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文名之義亦唯意言,推求名義自性差別唯是假立。若時證得唯有意言,爾時證知若名若義,自性差別皆是假立,自性差別義相無故,同不可得。由四尋思及由四種如實遍智,於此似文似義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識性。
(在瑜伽師地論以及解深密經皆有提到四尋思四如實智及四加行的觀行與勝義。小弟懶於一一節錄敬盼見諒)
-
- 文章: 705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唯識法相。源於彌勒菩薩所傳。
在〈楞嚴〉二十五圓通 - -
彌勒菩薩之識大圓通 上云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
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至燃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由此而知彌勒菩薩歷刼以來均修習唯心識定。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於此建立起法幢體系,然而眾所周知唯識乃一門艱深繁複名相眾多,故為難懂或不易旁通的法門。確實如此瑜伽行派有著六經十一論的龐大組織架構,也有著環環相扣又柝解精細,但又開合無缺一體連枝的組合。如無有一定的深入是很難得見其徑。
總得來說任何法門都有共同的交會點,那就是去「我執」為首要目的。不論入手處是從所入.、能入作所緣而各成不同體系次第,都是不離止觀下才能成辦。相信您也能同意。
就如彌勒菩薩自述
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
由此而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一念具足無明深淺的差別。一念中也能將無明翻轉成覺性。
因為迷與覺實乃一體,故能覺迷相翻。
因為迷與覺之不同淺深逆次對應,即無明分破,菩提分證之階段性修行過程,各標幟著修行解脫的不同。
就如《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云
「 諸法無量,何以但對意用覺以明三昧,不論餘者?……若能深心觀察破意無明,則餘癡使亦皆隨滅。是諸法雖復眾多,但舉覺意以明三昧,其義苞含靡所不攝也。」
觀行或觀門的本質,都是在消融法有的執取,正觀法空。
所謂「法有」是在根塵識上建立的,是因意識裡的無明執著生,所以諸法生。所以要證入法空,一定要從根塵識的解除下手,不論各宗派的手法各異,但都同指六根銷解,即十八界一切法銷解,故從六入(意根)下手,銷解六根結構體。解除六根即攝歸名色,因為生命的主體、如來藏的本質,到最關鍵處就從一分成二,由一賴耶識體分為相分、見分。見分變成識性,相分變成山河大地與根身,故從六根相分攝入色心一體,進而向上統攝識、行、無明等支,不觀下面心所等問題。
也就是唯識瑜伽行派之經論'
之一《辨中邊論》之「識顯舆轉依」、如同《楞嚴經》之「綰巾解結」的一解六亡、《金剛經》謂「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施」。
然而在〈菩薩處胎經〉彌勒菩薩云:
拍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識皆令得度,此識教化非無識也。復次,微識極微細過於微塵,此微塵識不可覩見,如來威神入彼教化皆令得度。
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色受想行識不異空,如鏡,真諦空觀。空不異色受想行識,如影,俗諦假觀。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如鏡中像,中諦中觀。真如遍法界,無量光壽,如來威神入彼教化皆令得度。
無明的「實性」,指的是無明所《依》的那個理體稱為《性》,真如本性,就是是「佛性」。
那無明是妄,佛性是真。就如水,原本清澈無雜 ; 但是它確實無始以來染污積累如無數的雜質而使水變得污濁不堪。
就如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
同皆此義地相互輝映於下句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同樣地都在說由八識所起見、相二分皆是虛妄。
現(相)→覺知(相) = 見聞覺知
取(相)→立知(相)→妄計(相續相) = 自心取自心
迷惑於相中。但無明與佛性又即如「唇齒」間同開合,就看我們體會了多少。在日常人事交涉,色塵緣境中體取多深。
實著在於著重清楚其體性。
非是告訴我們,要執著在於名相、某緣境、或法義裡頭。
如何遣虛存實、如何捨濫留純、如何攝末歸本、如何隱劣顯勝。
就在於自身的體用相境之中看自己去認識自己。
就如依水而言水與波同體,一旦遇緣即產生著關於「自己」的森羅萬象。
舉如「水」。
水,體性恆在,但遇緣就有萬千變化。
依體而言有鹼淡香臭清濁。
於用有清洗、灌溉、解渴烹調等
在相有冰、霧、霜、雪、氣;嵐
顯境有著溫、熱、冷、凍、濕。
就有著環環相扣緊密的能、所。
依「境」,離不開相、用、體。
說「體」,離不開相、用、境。
在「相」,離不開境、用、體。
顯「用」,離不開體、相、境。
四者之間,有互為依存、互為涵攝的作用。
如是步入彌勒菩薩說「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
在〈楞嚴〉二十五圓通 - -
彌勒菩薩之識大圓通 上云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
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至燃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由此而知彌勒菩薩歷刼以來均修習唯心識定。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於此建立起法幢體系,然而眾所周知唯識乃一門艱深繁複名相眾多,故為難懂或不易旁通的法門。確實如此瑜伽行派有著六經十一論的龐大組織架構,也有著環環相扣又柝解精細,但又開合無缺一體連枝的組合。如無有一定的深入是很難得見其徑。
總得來說任何法門都有共同的交會點,那就是去「我執」為首要目的。不論入手處是從所入.、能入作所緣而各成不同體系次第,都是不離止觀下才能成辦。相信您也能同意。
就如彌勒菩薩自述
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
由此而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一念具足無明深淺的差別。一念中也能將無明翻轉成覺性。
因為迷與覺實乃一體,故能覺迷相翻。
因為迷與覺之不同淺深逆次對應,即無明分破,菩提分證之階段性修行過程,各標幟著修行解脫的不同。
就如《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云
「 諸法無量,何以但對意用覺以明三昧,不論餘者?……若能深心觀察破意無明,則餘癡使亦皆隨滅。是諸法雖復眾多,但舉覺意以明三昧,其義苞含靡所不攝也。」
觀行或觀門的本質,都是在消融法有的執取,正觀法空。
所謂「法有」是在根塵識上建立的,是因意識裡的無明執著生,所以諸法生。所以要證入法空,一定要從根塵識的解除下手,不論各宗派的手法各異,但都同指六根銷解,即十八界一切法銷解,故從六入(意根)下手,銷解六根結構體。解除六根即攝歸名色,因為生命的主體、如來藏的本質,到最關鍵處就從一分成二,由一賴耶識體分為相分、見分。見分變成識性,相分變成山河大地與根身,故從六根相分攝入色心一體,進而向上統攝識、行、無明等支,不觀下面心所等問題。
也就是唯識瑜伽行派之經論'
之一《辨中邊論》之「識顯舆轉依」、如同《楞嚴經》之「綰巾解結」的一解六亡、《金剛經》謂「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施」。
然而在〈菩薩處胎經〉彌勒菩薩云:
拍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識皆令得度,此識教化非無識也。復次,微識極微細過於微塵,此微塵識不可覩見,如來威神入彼教化皆令得度。
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識。色受想行識不異空,如鏡,真諦空觀。空不異色受想行識,如影,俗諦假觀。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如鏡中像,中諦中觀。真如遍法界,無量光壽,如來威神入彼教化皆令得度。
無明的「實性」,指的是無明所《依》的那個理體稱為《性》,真如本性,就是是「佛性」。
那無明是妄,佛性是真。就如水,原本清澈無雜 ; 但是它確實無始以來染污積累如無數的雜質而使水變得污濁不堪。
就如所謂「無明實性即佛性」。
同皆此義地相互輝映於下句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同樣地都在說由八識所起見、相二分皆是虛妄。
現(相)→覺知(相) = 見聞覺知
取(相)→立知(相)→妄計(相續相) = 自心取自心
迷惑於相中。但無明與佛性又即如「唇齒」間同開合,就看我們體會了多少。在日常人事交涉,色塵緣境中體取多深。
實著在於著重清楚其體性。
非是告訴我們,要執著在於名相、某緣境、或法義裡頭。
如何遣虛存實、如何捨濫留純、如何攝末歸本、如何隱劣顯勝。
就在於自身的體用相境之中看自己去認識自己。
就如依水而言水與波同體,一旦遇緣即產生著關於「自己」的森羅萬象。
舉如「水」。
水,體性恆在,但遇緣就有萬千變化。
依體而言有鹼淡香臭清濁。
於用有清洗、灌溉、解渴烹調等
在相有冰、霧、霜、雪、氣;嵐
顯境有著溫、熱、冷、凍、濕。
就有著環環相扣緊密的能、所。
依「境」,離不開相、用、體。
說「體」,離不開相、用、境。
在「相」,離不開境、用、體。
顯「用」,離不開體、相、境。
四者之間,有互為依存、互為涵攝的作用。
如是步入彌勒菩薩說「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
-
- 文章: 3105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唯識所現.唯識所變
但是虛妄分別.心外無境
但是虛妄分別.心外無境
-
- 文章: 705
-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5, 2021 8:10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如何遣虛存實。
如何捨濫留純。
如何攝末歸本。
如何隱劣顯勝。
非是虛妄分別 !
而是~
識而後能唯 !!
自己本身也同樣存在著
體、用、相、境
面對於在綠境多處理
如何捨濫留純。
如何攝末歸本。
如何隱劣顯勝。
非是虛妄分別 !
而是~
識而後能唯 !!
自己本身也同樣存在著
體、用、相、境
面對於在綠境多處理
-
- 文章: 783
-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28, 2021 9:47 pm
Re: "學唯識,要緣真如而修行",在生活中,要如何操作呢?
學友們,
雖然尚未有學友提出實務性的解答,
但是個人依然非常期待能見到更深一步的見解。
在等待的空閑時,有個簡單的問題,在此與諸友共研。
真如,可以有《能、所》嗎?!
真如是圓成實性嗎? 是絕待、還是相待的呢?
如果可以有《能、所 (相待)》,凡夫怎麼緣取真如? 實務如何操作? 或是...只有見道的聖人才適用 ?
如果不可以有《能、所 (相待)》,緣真如而修行....是可行的嗎?! 還是理論而已?
還是,緣真如而修行,並非唯識學所主張 ?
抑或,緣真如而修行,有其他的文義呢 ?
希望有深研的學友能提出精闢的操作、與見解。
平安 喜樂
雖然尚未有學友提出實務性的解答,
但是個人依然非常期待能見到更深一步的見解。
在等待的空閑時,有個簡單的問題,在此與諸友共研。
真如,可以有《能、所》嗎?!
真如是圓成實性嗎? 是絕待、還是相待的呢?
如果可以有《能、所 (相待)》,凡夫怎麼緣取真如? 實務如何操作? 或是...只有見道的聖人才適用 ?
如果不可以有《能、所 (相待)》,緣真如而修行....是可行的嗎?! 還是理論而已?
還是,緣真如而修行,並非唯識學所主張 ?
抑或,緣真如而修行,有其他的文義呢 ?
希望有深研的學友能提出精闢的操作、與見解。
平安 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