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頁 (共 5 頁)

Re: 「佛說八大人覺經」

發表於 : 週二 3月 05, 2024 8:17 pm
鄰居
第二覺知。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多欲為苦;]
佛法強調一切涅槃(指平靜,寂靜),所以強求過多不安分的欲望,終究
一切是苦。
[欲]是指對物質,財色,食物的品質,香氣過分強求美好。
[苦]是指苦難,缺陷,無常之苦。
佛陀教化,人生享受育樂,要觀察這些育樂是否會產生反面?也要嘹解
享受的過程與目的,要有超然心境自在去享受,才不會步入惡果。

[生死疲勞;]
指心的生死變化,因不滿足而奔走.辛勞,而受無常之苦。

[從貪欲起;]
種種苦難;都是起因於;有各種貪念的欲望。

[少欲無為;]
[少欲];不要強求欲望。
[無為];沒有企圖心,而保持自在。
也就是,心境從有為(想要得到),轉化成無為(自在)!

[身心自在;]
之前說過,[身與心]是五陰因緣和合,身屬[色陰],心屬[受.想.行.識等陰],
表示[五陰調和]有其規則,當身心已離煩惱之繫縛,因而自在。
第二覺知。讀完! :P

Re: 「佛說八大人覺經」

發表於 : 週三 3月 06, 2024 10:22 pm
鄰居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
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心無厭足;]
心總是不滿足,因為貪是產生于順情之境,順情,就不便拒絕。
[惟得多求;]
一直想要得到,因為不知足嘛。
[增長罪惡;]
就會增長欲望,產生罪惡。

Re: 「佛說八大人覺經」

發表於 : 週三 3月 06, 2024 10:52 pm
鄰居
[菩薩不爾;]
菩薩就不會那樣(貪欲)。

順便解釋,菩薩的原義。[菩薩]是由[菩提薩埵]這印度語簡稱而來,
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所以菩薩譯稱[覺有情]。
是指能自覺,又能覺有情之眾的;修道者。

Re: 「佛說八大人覺經」

發表於 : 週三 3月 06, 2024 11:07 pm
鄰居
[常念知足;]
時常知道滿足!
{安貧守道;]
安於貧的境界去守(不虛求,不貪,無欲),去修行道業。
[惟慧是業;]
真正有益的觀念,是增長智慧。業,有善業,有惡業,指[行為]的意思。
惟慧是業,當然是指出世間的智慧為最。
第三覺知,讀完! :P

Re: 「佛說八大人覺經」

發表於 : 週四 3月 07, 2024 10:16 pm
鄰居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懈怠墜落;]
指心不勤,對道業不能精進修持而墮落,胡作非為,自食其惡果。
[常行精進;]
時常修行,端正自己的行為,心思。必會精通.進步,知足於無欲之道。
[破煩惱惡;]
去除對過去會波動,會煩惱,會愧疚,會自責等種種的心態與行為。
[摧伏四魔;]
摧伏;就是去除,克服。四魔:指[天魔.煩惱魔.死魔.五陰魔]。

天魔:指欲界第六層天之魔王,希望別人不行善,多造惡之魔。
(例如佛陀於菩提樹下成道時,天魔恐慌,率其眷屬,用各種方式
誘導,擾亂佛陀修行,欲使之失其成道。)

煩惱魔: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會起種種煩惱事,惱害
身心,均屬煩惱魔。

死魔:死,會斷人命根,故稱死魔。

五陰魔:已談過五陰(色受想行識),又稱為蘊魔。五陰和合之身心,
能生種種煩惱,所以稱為魔。

Re: 「佛說八大人覺經」

發表於 : 週四 3月 07, 2024 10:18 pm
鄰居
[出陰界獄;]
超越(五陰.三界);五陰之前已講過(色.受.想.行.識),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就是凡夫生死往來的世界分三種;

欲界:有婬欲、情欲、色欲、食欲等的有情住所。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
下至無間地獄等。

色界:色為變礙或示現之義,指有身體.宮殿.物質等,但已遠離欲界婬、
食二欲,而具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
無有欲染,其眾生皆由化生,尚有色質,故稱色界。

無色界:此界無一物質,亦無身體、宮殿、國土等,唯以心識住於深
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

獄,指苦的世界。
第四覺知;讀完! :lol:

Re: 「佛說八大人覺經」

發表於 : 週五 3月 08, 2024 11:50 pm
鄰居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
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愚癡生死;]
愚癡,指心性闇昧,無通達事理的智慧,類似無明,表示未來會再招感
一次又一次的生命。
[菩薩常念;]
念,深思其事的意思(思念)。
表示發菩提心的菩薩,了解這種生死的因果關係,深思其事後,
要覺悟,要延續慧命...。
[廣學多聞;]
要廣博學習佛陀的正法。聞,是聽聞佛法,多聞佛陀的教典。
[增長智慧;]
明白一切事相而作決斷,稱為智。了解一切事裡而作簡擇稱為慧。
佛教也有了知世俗諦稱為智,照徹出世間的真諦,稱為慧。
增長智慧,指的是世出.世間的智慧。
[成就辯才;]
增長智慧,是自受用的功德,成就辯才,是他受用的功德。
成就;通過善知識法語的教化.開導。有了善巧方便解釋
法義的才能,稱為辯才。

[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成就辯才,目的要教化一切眾生,使之廣結善緣,化惡為善。
但自己先要有廣博學問與對佛法有確切的了解,才能幫助聞法者
知道出世間之大樂,就是獲得無上菩提覺之法樂。
第五覺悟,讀完! :P






-

Re: 「佛說八大人覺經」

發表於 : 週六 3月 09, 2024 10:11 pm
鄰居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冤親。不念舊惡。
不憎惡人。
[貧苦多怨;]
以現實世間財務缺乏為貧;飢寒逼迫為苦,因而怨天尤人。
古人說;貧而無怨難。
[橫結惡緣;]
因為貧窮,即使是親人,朋友,也常有因錢財糾紛反目成仇,
導致彼此結下惡緣。
[菩薩布施;]
發了菩提心的菩薩(指凡人菩薩)會行各種布施,拔苦與樂,培養
無私的精神,也令自己快樂。
[等念怨親;]
雖然世人有很多好行惠施者,但也是有存分別心的人,在對待
親友與怨敵的布施,可能就有差別。而發菩提心的菩薩,能泯除
舊惡,對待怨.親,應是平等一致。
[不念舊惡;]
菩薩知道怨親是因緣而成,害我者為怨,愛我者為親。如果等視
眾生,則怨親觀念會透過省思而消除。
[不憎惡人;]
菩薩要能夠透過智慧的啟發,才能化解心中的障礙,對於惡人,
如能以悲憫之心,同情其愚眛無知,才造作無邊罪業。佛法
以調解惡緣為增上緣,非但不憎恨,如能奉勸惡人聽經聞法,
善巧引其改過遷善,是菩薩利益眾生,同受法施之惠。
第六覺知,讀完! :P

Re: 「佛說八大人覺經」

發表於 : 週日 3月 10, 2024 8:42 pm
鄰居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
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五欲過患;]
五欲:在家人指日常生活接觸到的「財.色(情色).名.食.睡」這五種欲望。
出家人指,「色(物質).聲.香.味.觸(接觸到)」這五塵 ,這些都能起欲心 ,
故名「欲」 。過患:過度與災患。
[雖為俗人;不染世樂。]
俗人,對在家居士的稱呼。雖然是在家人,還是不能染著對五欲的樂受,因為
這些樂受還是剎那剎那消滅,敗壞,留下來的是煩惱與罪惡。
[常念三衣,瓦缽法器。]
「三衣.一缽」是佛教僧眾表現的出家相,無論出家因緣能否成熟,
在家人對於出家眾表達出恭敬,常念於心。

三衣,指佛制比丘的法衣,有大中小三件。
瓦缽,指進食用的食器。一種為泥土所製,稱為瓦缽。一種是鐵器。
法器,早期僧道法會用的法器。

[志願出家;]
所謂出家,是指剃除鬚髮,修「離欲」的沙門之淨行。
要出家,必須是僧俗(眷屬)皆能歡喜接受。

[守道清白;]
這裡的「道」,是指「戒法」。守道,就是守戒,例如比丘,比丘尼戒。
守戒不犯就是清白。
[梵行高遠;]
在家出家有各自的志業,但出家人要斷除淫欲,修一切清淨利他之
行為稱為梵行 。
高遠,指不必再為俗務羈絆,能出離累劫生死之家,成就高尚梵行。
[慈悲一切;]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慈是與眾生樂,悲是拔眾生苦,所以守道清白,
梵行高遠的出家人,發大慈悲心來教導一切眾生。
的七覺悟,讀完! :)
-

Re: 「佛說八大人覺經」

發表於 : 週一 3月 11, 2024 8:43 pm
鄰居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
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生死熾然;]
眾生在沉浮不定的生死苦海中輪迴,受諸生死的煎熬,不能解脫,
就像被大火燃燒一般,所以用生死熾然來形容。
[苦惱無量;]
苦惱,沒有安穩之性,聚貪嗔癡來逼腦身心。生命的過程,包含各
種苦惱。例如;
愛別離苦(與親人聚散別離),
怨憎會苦(求怨仇憎惡的人遠離,卻反而集聚)。
求不得苦(對世間事物,所愛樂的,求卻不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