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無所緣則得無我。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 即是無所住 無所緣,證無我 無我所
這是禪定境界, 不是叫你日常生活去搞無分別
你所謂的"暫時存在" 到底是多久?依現在的理解
[無我、無我所]的無,並不是在否定因緣聚合的[我],及[一切物]的暫時存在
而是說,我,我所,一切皆因緣生,因緣滅
當中沒有一個常住,實實,不變的東西
否則,就不會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果[無]是否定詞,那就變成斷滅,虛無,還談什麼[一切有為法],如是觀,要觀什麼如夢如幻呢?
佛經說無我 無我所, 無萬物 無眾生, 這都是在陳述事實真相,也就是說當下就是這樣。(空無一物)
你體驗不到空無一物, 是因為你還未證
《佛藏經》如來所說諸法無性 空無所有...非以思量所能得知。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切有情思量佛境 心則狂亂...何以故...求不可得 離尋伺
佛經說, 一直用想的, 想去理解佛境界, 譬如無我, 空, 無差別....
將永遠想不透, 然後心狂亂.........這就是在說你
欲了解無我與空, 就必須修無所住, 而不是像你一樣 用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