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頁 (共 8 頁)
Re: 金剛經兩三滴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30, 2024 10:53 pm
由 大開眼界
糟老頭 寫: ↑週一 12月 30, 2024 9:14 am
這確實是個問題
[無我、無我所],以前在台壇夢未醒大德,常會提出這個觀念
當時我也很納悶,無法接受
若無我,無我所,那也不用為吃飯而忙碌了,車子房子被人佔用,也沒關係,連愛人妻子跟人家跑了,也不關你的事,車子開在馬路上,也不用管紅綠燈了
那不是天下大亂了嗎?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無所緣則得無我。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 即是
無所住 無所緣,證
無我 無我所
這是禪定境界, 不是叫你日常生活去搞
無分別
依現在的理解
[無我、無我所]的無,並不是在否定因緣聚合的[我],及[一切物]的暫時存在
而是說,我,我所,一切皆因緣生,因緣滅
當中沒有一個常住,實實,不變的東西
否則,就不會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果[無]是否定詞,那就變成斷滅,虛無,還談什麼[一切有為法],如是觀,要觀什麼如夢如幻呢?
你所謂的"暫時存在" 到底是多久?
佛經說無我 無我所, 無萬物 無眾生, 這都是在陳述
事實真相,也就是說
當下就是這樣。(空無一物)
你體驗不到空無一物, 是因為你還
未證
《佛藏經》如來所說諸法無性 空無所有...非以思量所能得知。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切有情思量佛境 心則狂亂...何以故...求不可得 離尋伺
佛經說, 一直用
想的, 想去理解
佛境界, 譬如
無我, 空, 無差別....
將永遠想不透, 然後心狂亂.........這就是在說你
欲了解
無我與
空, 就必須修
無所住, 而不是像你一樣 用
想的
Re: 金剛經兩三滴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31, 2024 10:22 am
由 糟老頭
欲了解無我與空, 就必須修無所住, 而不是像你一樣 用想的
大德,你現在正在(想)
Re: 金剛經兩三滴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31, 2024 10:35 am
由 糟老頭
你所謂的"暫時存在" 到底是多久?
不一定,有的朝生暮死,有的存在幾千年
就像大德在台壇說法也很多年了吧
佛經說無我 無我所, 無萬物 無眾生, 這都是在陳述事實真相,也就是說當下就是這樣。(空無一物)
那請問大德你是誰?
大德你依何而住?
大德你依何而食?
大德你依何而延續生命?
空無一物,即是六祖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
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但是又誰[能生萬法]
這個萬法,緣生緣滅
生起不可言其無,只是要你知道當体即空
Re: 金剛經兩三滴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31, 2024 10:39 am
由 糟老頭
大開眼界
大德
阿含經:
迦旃延!正觀集滅,則不落有無二邊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
無我我所=無薩迦耶見=斷五下分結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31, 2024 11:01 am
由 大開眼界
漫步的犀牛 寫: 週二 12月 24, 2024 11:38 am 寫:
2.無我、無我所,就是里程碑了嗎? 你的無我、無我所,跟無所有處,有甚麼不一樣?
3. 走到這裡,都無我、無我所了,還有路嗎 ? 前路何在 ?! (等授記? 等某個徵兆? 還是等誰來拉你一把? 還是...無所謂,反正也走不到這兒。)
====
事實上,走到無我、無我所,還只是預備動作而已。
因為,這一般理解的無我、無我所,距離去除薩加耶見,還搭不上邊。
你將
無我.無我所 與
無所有處 扯在一起談, 這實在很奇葩
首先來看佛經怎麼說:
《大乘入楞伽經》無我我所,住如實處成無生相。
《維摩詰所說經》無有我 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雜阿含經64》無吾我。亦無有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如是解脫者,則斷五下分結。
上面經文證明,
無我.無我所確實是
解脫境界。至少已斷五下分結
所以,
無我.無我所 絕不是
無所有處境界
﹋﹋﹋﹋﹋﹋﹋﹋﹋﹋﹋﹋﹋﹋﹋﹋﹋﹋﹋﹋﹋﹋﹋﹋﹋﹋﹋﹋﹋﹋﹋﹋﹋﹋﹋﹋
《瑜伽師地論》我我所行者。謂薩迦耶見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執我我所。此見名為薩迦耶見。
《放光般若經》有吾我已 便入於六十二見。
《大方廣佛華嚴經 》因身見生六十二見等諸煩惱。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薩迦耶見遍能含藏六十二見
有我我所 有
身見,即是有 薩迦耶見
若
無我我所 斷
五下分結,即是無薩迦耶見
無所有處 根本還沒有
滅我我所(斷五下分結)
Re: 金剛經兩三滴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31, 2024 11:23 am
由 糟老頭
大開眼界
你體驗不到空無一物, 是因為你還未證
祝願大德證到空無一物
希望大德開車上馬路,碰到平交道,有行人正過斑馬線,希望大德能停聽看,注意一下
不要說我
見山不見山
見水不是水
見人不是人
見車不是車
一切皆空,衝啊
Re: 金剛經兩三滴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31, 2024 12:47 pm
由 大開眼界
糟老頭 寫: ↑週二 12月 31, 2024 11:23 am
祝願大德證到空無一物
希望大德開車上馬路,碰到平交道,有行人正過斑馬線,希望大德能停聽看,注意一下
不要說我
見山不見山
見水不是水
見人不是人
見車不是車
一切皆空,衝啊
前面我已經告訴你, 空無一物, 無我我所, 無差別....都是
禪定境界
並不是要你在日常生活搞
無差別 無分別 空無一物
在日常生活中 仍須善惡分明, 分別是非
《父子合集經》
若於染淨法。 心不能分別
佛說如是人。 為極愚癡者
Re: 金剛經兩三滴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31, 2024 3:40 pm
由 無須糾結
空無一物...理
不礙不空森羅萬象...事
南傳修法的另一種選擇-非四念處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31, 2024 6:40 pm
由 大開眼界
大開眼界 寫: ↑週一 12月 30, 2024 9:34 pm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諸如來心都無所住。所以者何。諸佛之心。不住色蘊乃至識蘊。不住眼處乃至意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不應住眼處。亦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
為了達到
無所依而住, 中後期大乘佛教所給的方法是: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
修「不住眼耳鼻舌身意」
比修「四念處」更能快速達到
「無所依而住」(
空,
無我境界)
前面已說明過, 南傳和
大乘修法並沒有衝突, 也沒有
不相容的問題
只有
修法不同
南傳修法 主要是修
四念處;現在來講大乘修法
大乘經典所給的修法 是以「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為主
修習「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時, 自然同時也
不住色聲香味觸法, 亦
不住六識
所以都是以講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為主
該如何修「不住眼耳鼻舌身意」?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心無所住名為專注。
修「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的方法, 就是練
專注, 專一,
不需要像修
四念處一樣 去觀察無常, 色受想行識, 苦, 空......
只需要從頭到尾都
專注一處, 就能做到
不住眼耳鼻舌身意
大乘佛經還有指示, 這「
一處」必須是我們的
「真常.真心」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汝等凡夫不觀自心。是故漂流生死海中。
諸佛菩薩能觀心故。度生死海到於彼岸。
《本事經》離諸垢穢。内守真實。
《楞嚴經》棄生滅 守於真常...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修習: 專注於「真常. 真心」, 就能做到不住眼耳鼻舌身意
(註:念頭/思想 並不是
常住真心/自心/本心)
﹋﹋﹋﹋﹋﹋﹋﹋﹋﹋﹋﹋﹋﹋﹋﹋﹋﹋﹋﹋﹋﹋﹋﹋﹋﹋﹋﹋﹋﹋﹋
叫人專注於
「真常. 真心」, 這並不是大乘佛教專有, 其實南傳經典也有這個
教法
《雜阿含經61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
若彼比丘愚癡不辨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
如果不修四念處, 改修這個方法
(取自心相), 其實就與
大乘修法 一樣了
Re: 金剛經兩三滴
發表於 : 週二 12月 31, 2024 7:00 pm
由 客機又失事
糟老頭 寫: ↑週一 12月 30, 2024 9:14 am
這確實是個問題
[無我、無我所],以前在台壇夢未醒大德,常會提出這個觀念
當時我也很納悶,無法接受
若無我,無我所,那也不用為吃飯而忙碌了,車子房子被人佔用,也沒關係,連愛人妻子跟人家跑了,也不關你的事,車子開在馬路上,也不用管紅綠燈了
那不是天下大亂了嗎?
依現在的理解
[無我、無我所]的無,並不是在否定因緣聚合的[我],及[一切物]的暫時存在
而是說,我,我所,一切皆因緣生,因緣滅
當中沒有一個常住,實實,不變的東西
否則,就不會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果[無]是否定詞,那就變成斷滅,虛無,還談什麼[一切有為法],如是觀,要觀什麼如夢如幻呢?
只要修為能達到捨識用根,就沒這些煩人的經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