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很難懂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拈花微笑(馮學成《四季禪·春》)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之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於汝,汝當護持,傳付將來。”

  譯文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 在印度靈鷲山的一次盛大法會上,當著百萬人天聽眾,拈起一朵盛開的曼陀羅花 傳示大家,但卻一言不發。看到佛這種異於平常的舉動,大家都面面相覷,不知佛的意思是什麼。但其中也有一個人領會了佛的意思,他就是佛的大弟子 迦葉尊者。他看到佛拈花示眾時,情不自禁地發出了會心的微笑。這時,佛終於發言了。佛對大眾說:“注意!我有正法眼藏——涵容全部佛法真理 和最高智慧的寶藏;涅槃妙心——使生命和精神徹底自由,並且不生不滅的神妙之心;實相無相——與佛同在的,最真實和永恆的,不能用任何具體形相表達的佛的法身;微妙法門——妙得不能再妙的,教育眾生的法門。而這一切,又不是能用思維、語言、文字所能掌握和表達的,所以成了我多年 傳法之外的另一種傳授。今天,我把這個法門 傳授給了大迦葉尊者。”然後,佛又鄭重地對迦葉尊者說:“今天我把這個正法眼藏秘密地 交付給你,你應當守護這一偉大真理,把它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以至永遠。”


  旁白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這是中國禪宗 開宗之派的依據和旗幟。以後無論禪宗怎樣發展,禪師們的表演 如何驚世駭俗,都沒有超出“拈花微笑”的意趣——這裡到底有什麼妙不可言,而且被禪宗稱之 為最高的佛教真理呢?這些都留給讀者自己去體會吧,不過禪宗是以此為起點,在印度輾轉相傳了二十八代後,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由菩提達摩傳入了中國。

  (馮學成《四季禪·春》)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世尊拈花(心平如願《無門關》)


  【公案】
  世尊昔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惟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語譯】
  昔日,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
  當時四眾皆不知其義,而默然以對,只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世尊說:「我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之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法,交付囑托予摩訶迦葉。」

  【評唱】
  無門曰:「黃面瞿曇傍若無人,壓良為賤,懸羊頭賣狗肉,將謂:多少奇特。只如當時大眾都笑,正法眼藏作麼生傳?設使迦葉不笑,正法眼藏又作麼生傳?
  若道正法眼藏有傳授,黃面老子誑謼閭閻!若道無傳授,為甚麼獨許迦葉!」

  【語譯】
  無門說:「這瞿曇老兒旁若無人,壓良為賤,掛羊頭賣狗肉。我還以為有什麼奇特之處。
  如果當時大家都笑了,這正法眼藏要怎麼傳?
  假使迦葉當時不笑,正法眼藏又要怎麼傳呢?
  如果說正法眼藏有所傳授,是黃面老兒謊騙大家。但如果說沒有傳授,為什麼又單獨稱許摩訶迦葉呢?

  【頌曰】
  拈起花來 尾巴已露 迦葉破顏 人天罔措

  【語譯】
  世尊拈起花來,已經露出非文字、言語相傳的訊息。
  迦葉在當下,就了會其意,才會破顏一笑。
  這一笑,其真正意涵,天人及人類,還是不知會心所在,以致不知如何安立才好。

  【附參資料】
  一、拈花微笑
  聯燈會要釋迦牟尼佛章:「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
  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古今禪宗以為宗門第一之口實,彼宗以心傳心之根據大事也。
  然此事出何經何人傳之?大藏所收之經論不記此事,隋唐之宗匠亦無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門慧炬撰寶林傳,誇大其宗,始記此事。
  其後至宋,人天眼目,無門關,五燈會元,廣燈錄,聯燈會要等諸書亦記之,此外拈之頌之者,不暇枚舉。
  然《景德傳燈錄》《碧岩錄》《傳法正宗記》,亦不記之。宋王安石言此事出《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宗門雜錄:王荊公問佛慧泉禪師雲:禪宗所謂世尊拈花,出在何典?
  泉雲:藏經亦不載。
  公雲:余頃在翰苑,偶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三卷,因閱之,所載甚詳。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捨身為床座,請佛為眾生說法。
  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
  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訶大迦葉。此經多談帝王事佛請問,所以秘藏,世無聞者。
  佛祖統紀五,亦引此說。
  又金色波羅華,是金色之波羅華也。波羅華,梵語Utpala,是優缽羅華之略,是蓮花的一種。

  二、拈華微笑(印順導師開示)─節錄自佛網精彩文章
  盛唐以下,佛法日漸在起伏中衰落,能始終維持佛法形象,受到一般人尊敬的,是禪宗。
  雖然禪宗已多少中國化了,但從維系佛法來說,對中國佛教的功績,是首屈一指的!佛法有師承的傳授,師長並以護持正法相付囑,如西晉譯的『阿育王傳』說:佛告摩訶迦葉言:於我滅後,當撰(結集)法眼」(卷三):迦葉付囑阿難而作是言:長老阿難!我今欲入涅盤,以法付汝,汝善守護;阿難語商那和修……我今欲入涅盤,汝當擁護佛法(卷四);商那和修語優波毱多言……我今以法付囑於汝(卷五);優波毱多……語提多迦言:我今以法付囑於汝(卷六)。在自己要入滅時,這樣一代代的付囑下去。

  「法藏」,是佛法藏,如摩訶迦葉等所結集的;

  「法眼」,是悟入佛法的清淨知見。

  可見付囑的,是結集的法藏,與佛法的如實知見;付囑後人,要後來的護持佛法,以達成「正法久住」的目標。

  這一臨終付囑的傳說,元魏所譯『付法藏因緣傳』,共二十四代,到師子尊者為止,都是這樣的付囑。

  禪宗是菩提達磨傳來的,起初也是這樣的臨終付囑,一代一人。到了黃梅五祖以後,來學而得益的不少,所以形成了:從師長修學而有深悟的,就得師長的付囑。在形式的付囑外,還有「密傳心印」。

  受付囑不一定在臨終,受付囑的也不止一人,所以傳說有達磨的預言:「我本來大唐茲土,傳法度迷情,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敦煌本『壇經』)。

  「五葉」是五代;從此以後,果實纍纍,不再單傳一人了。

  禪宗所傳的西天二十八祖,還是依『付法藏因緣傳』,略加補正而成的。六祖以後,師資授受,分為五宗。

  在宋代,出現了釋迦付法的新傳說,如(公元一一八八年)宋智昭的『人天眼目』(卷五)說:「世尊登座,拈華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

  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訶迦葉」。(一一0九年撰)

  『禪門續燈錄』,(一一八三)『聯燈會要』,也有這一記錄;但契嵩在皇佑年中(一0四九—一0五三)所著『傳法正宗記』(卷一),對這一付囑,還不敢肯定。

  這是過去禪家所沒有的傳說,大抵是宋代(公元九六0-)以來所傳出的。

  這一傳說出現的意義是:釋迦化世,一向以聲教為主,所以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達磨西來,還是以「楞伽印心」;『付法藏因緣傳』,也只是付囑護持。

  而禪宗接引學眾的方便,馬祖(弘法於公元七五0後)等以後,作風大有變化,如彈指謦咳,揚眉瞬目,推倒禪床,棒喝交施...可能會引起懷疑過去傳法說的可信性。那末,「拈華示眾」,「破顏微笑」的心心相印而付囑,就適合當前的禪風了。

  而且,禪師們輕視經論,自稱「最上乘」,這一傳說也是很適合的。

  從此,「拈華微笑」,被一般看作「禪源」,禪宗是從「拈華微笑」而來的。

  後來,甚至有「抹殺五家宗旨,單傳釋迦拈華一事,謂之直提向上」的(『五宗原』序)。

  這可能是不滿宗派偏執,專在師資授受上起諍論的反響!

  三、拈花微笑(星雲法師開示)

  禪宗《無門關》裡,記載了一則佛教史上最膾炙人口的故事──「拈花微笑」。

  故事的內容是說,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的一次法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獨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隨即說道:

  「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這是師徒間一種默然的契悟,不靠語言文字,不靠繁復的規矩,僅以師父之心傳至弟子之心,簡單卻莊嚴無比。

  釋尊的第一句話「正法眼藏」便道出了整個佛法,迦葉無心的一笑,更拉開了偉大禪宗史的序幕。

  「正」,是指無分正與邪,無分善與惡,乃至超越正邪。超越善惡,亦即吾人中道的佛心。

  「法」,即是真理。

  「眼」,是以覺智去看,看世間萬法。

  「藏」,是包含一切,一切圓滿無漏。

  整句話的意思是──用徹見真理的智慧之眼(正法眼),去透見宇宙萬有秘藏之法(藏)。

  中國禪宗史上,最早引用釋尊這句「正法眼藏」四字,是唐代的臨濟禪師,他在臨終之時曾說:「我死後,釋尊的正法眼藏不得失傳。」這段話,被記載於禪宗《行錄》裡,可見它的重要性。

  到底什麼是「正法眼藏」,迦葉對此何以會心微笑?

  禪宗自唐代以來,最能透晰「正法眼藏」四字本意,透過實證禪修,而轉述為較貼近現代人語匯的,莫過於日本曹洞禪的開宗始祖道元禪師(一二○○~一二五三),大意是說:

  「波浪退了,風也息了,一隻無人的小舟無心地停在湖面上,再也不會被風吹走,再也不會為任何東西所左右;天際間僅剩下無心的月兒照著無心的小舟,照在無心小舟無心的角落裡。」

  整篇像一首優美的散文詩,「無心」是它的詩眼。

  禪宗著名的《宗鏡錄》裡,對「無心」二字,有這樣一段敘述:

  「若不起妄心,則能順覺,所以雲,無心是道。」

  不起妄念,一切無心,無心是道,最後連「無心」之心都拋棄時,便是──「正法眼藏」,迦葉會心的一笑。


  (心平如願《無門關》)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世尊拈花(明超《無門關夾注》)

  世尊(天上人間最受尊敬者,即釋迦牟尼佛)拈花(以手指輕輕拿起一朵花)
  世尊昔在靈山會上(靈山,即印度靈鷲山,佛陀游化印度各國,最常出入王舍城,住在靈鷲山中。靈鷲山,耆阇崛山,山頂東西長,南北狹,山中園林清淨,福德聚集,是歷來諸佛賢聖的住處。佛陀樂居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共住,宣說佛法妙義。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妙法蓮華經》、《無量義經》、《佛說法華三昧經》等,都是在靈鷲山上宣說的。佛門所謂的“靈山會上佛菩薩”、“靈山勝會”,就是贊揚諸佛菩薩法筵常在。頻婆娑羅王 為了親近佛陀,特地修建一條石階,直達山頂園林。距離山頂處,有許多小石窟,是比丘們修行的地方。山崖邊,有磚造的精舍,精舍東面有長石,為佛陀經行之處。精舍旁邊有一巨大的石塊,是當年提婆達多推石傷害佛陀的地點。南邊懸崖下 有一座小塔,佛陀曾在此處宣說《法華經》。精舍南側山崖,有大石室,佛陀曾在這裡入定。石室西北 有個大磐石,相傳阿難曾經在此 遇到惡魔化作的一隻鷲鳥,棲息在大磐石上,用力拍動翅膀,一邊大聲怪叫。當阿難驚懼無措時,佛陀伸手 通過石壁,摩阿難頭頂,安慰阿難。
禪門盛傳“拈花微笑”的故事,也就發生在靈鷲山上,正如這個公案所說。)拈花示眾,是時(這時)眾皆默然(沉默無語),惟(只有)迦葉(漢譯飲光,其身自然所放金色光明,能夠遮蔽其他的光明)尊者(梵語阿梨耶ārya,意譯為尊者﹑聖者。以其證得阿羅漢果,出離生死輪回,而為世間眾生福田,故應受世間天人的尊敬供養。)破顏(綻開笑臉)微笑。
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通達真正佛法的 智慧眼的寶藏:般若慧),涅槃妙心(不生不滅 究竟寂靜的微妙的真心:無住心),實相無相(宇宙萬法、身心世界的真正本質,沒有任何相狀形態的真相:寂滅境),微妙法門(巧妙無比的無修無證的 成佛方法:無為法)。不立文字(不需要文字),教外別傳(言教之外的特別傳授),付囑摩訶(大)迦葉。

  無門曰:“黃面瞿曇(釋迦牟尼佛,梵語Sakyamuni,意為能仁寂默,即心地仁慈,常處於寂靜無言的狀態之中。又譯為釋迦族的聖人。佛陀膚色金黃,俗姓瞿曇,梵語gotama ,又音譯為喬答摩,意思是甘蔗種。)傍若無人,壓良為賤,懸羊頭賣狗肉,將謂多少奇特(自以為有多特別)。只如(假如)當時大眾(大家)都笑,正法眼藏作幺生傳(應該怎麼傳授)?設使(假設)迦葉不笑,正法眼藏又作幺生傳?若道(如果說)正法眼藏有傳授,黃面老子誑(誑騙)謼(唬,嚇唬)閭閻(平民老百姓,指世間有情眾生);若道無傳授,為甚麼獨許(認可,許可)迦葉?”

  頌曰:
  拈起花來,尾巴已露。迦葉破顏,人天罔措(茫然不解)。

  頌文大意:世尊拈起金色的蓮花 想要故弄玄虛,卻沒有料到 早已露出了狐狸尾巴。正當迦葉尊者會心地綻開笑容的時候,靈山會上的其他人和天神 卻對世尊拈花的行為 感到茫然無措。


(明超《無門關夾注》)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世尊拈花(謝力《我與無門關》)

〖公案〗
  世尊*1昔在靈山*2會上,拈花示眾*3。是時,眾皆默然,惟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4,涅槃*5妙心*6,實相無相*7,微妙法門*8,不立文字,教外別傳*9,付囑*10摩訶迦葉*11。”


【語譯】
  昔日,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當時四眾皆不知其義,唯有默然以對。惟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等微妙法門,這些都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之法,現在已託付給摩訶迦葉了。”


〖評唱〗
  無門曰:“黃面*12瞿曇*13,旁若無人,壓良為賤,懸羊頭賣狗肉。將謂多少奇特,只如當時大眾都笑,正法眼藏作麼生傳。設使迦葉不笑,正法眼藏又作麼生傳。若道正法眼藏有傳授,黃面老子誑呼閭閻*14。若道無傳授,為什麼獨許迦葉。”

【語譯】
  無門說:“這瞿曇老兒的病還真不輕,旁若無人,壓良為賤,懸羊頭賣狗肉。我還以為有什麼奇特之處,如果當時大家都笑了,這正法眼藏 要怎麼傳?假使迦葉當時不笑,正法眼藏又要怎麼傳呢?如果說正法眼藏已經有了傳授,那麼這黃面老兒又在亂叫些什麼?又將如何把門看好呢?如果說沒有傳授,為什麼又單獨稱許摩訶迦葉呢?。”


〖頌曰〗
拈起花來  尾巴已露
迦葉破顏  人天罔措

【語譯】
這黃臉的瞿曇,拈起花來,
狐狸的尾巴 已經露了出來。
迦葉看穿了了這黃臉老兒的狐狸尾巴,破顏一笑,
這麼一笑,令所有天人及人類,手足無措,亂成一片。


【題解】
  世尊拈花,原本是禪宗創宗的元紀。也就是禪宗成立的掌故。無門把它當公案來參,還形容世尊:“黃面瞿曇,旁若無人,壓良為賤,懸羊頭賣狗肉。”堪稱膽大,膽大歸膽大,但決不妄為。

世尊拈的是什麼花?是什麼人所獻的花?在本則公案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迦葉的微笑。
一般的寺院,都喜歡把迦葉 塑造成一個老態龍鐘,瞠目結舌的老僧,一點也無法讓你聯想到他也會微笑。迦葉的年紀不大,比丘尼團成之後,他還是一名逃婚的青年,佛陀同時接受他和他那掛名的妻子一起出家。這是一段很淒美的愛情故事,可惜文學家都忽略了,沒有人把它改編成劇本。

整個公案,就環繞在迦葉的這麼一笑上。因此,無門才會起大煩惱。
無門認為,是迦葉看穿了釋迦的狐狸尾巴,才會破顏一笑。而釋迦嘴裡說的真好聽,實際上他什麼也沒有付囑給迦葉。

大家看看,這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要認真的講解,不是三兩年就能說的清楚。再說這些微妙法門,這些都是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之法,世尊就這麼因為迦葉一笑,便一股腦兒把這重擔丟了給迦葉。難怪就連無門這樣的一代宗師,也著實的起了煩惱。在痛罵世尊之餘,他提出了下面四個問題:
如果當時大家都笑了,這正法眼藏要怎麼傳?
假使迦葉當時不笑,正法眼藏又要怎麼傳呢?
如果說正法眼藏已經有了傳授,那麼這黃面老兒又在亂叫什麼把門看好呢?
如果說沒有傳授,為什麼又單獨稱許摩訶迦葉呢?
諸位行行好,替無門把問題給解答、解答。

【參究】
第一層:
世尊拈花
迦葉微笑
付囑迦葉

第二層:
拈起花來,尾巴已露。
迦葉破顏,人天罔措。
黃面瞿曇,旁若無人,壓良為賤,懸羊頭賣狗肉。

第三層:
只如當時大眾都笑,正法眼藏作麼生傳。
設使迦葉不笑,正法眼藏又作麼生傳。
若道正法眼藏有傳授,黃面老子誑呼閭閻。
若道無傳授,為什麼獨許迦葉。

【註解】
*1  世尊,梵語曰路迦那他(lokanatha),或婆迦婆(bhagavat)。佛之尊號。以佛具萬德世所尊重故也。又,於世獨尊也。

*2  靈山,舊稱耆奢崛山(grdhrakuta),新稱靈鷲山或靈山,因山形似鷲,而且山上鷲島又多,故名。位於摩竭陀國(magadha),王舍城(rajagrha)東北。

*3  拈花示眾,《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說:“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花獻佛,請佛說法,世尊拈花示眾,並不說法,一時百萬人天,皆不解其意,獨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因傳以涅槃妙心,為禪宗的起源。”

*4  正法眼藏,指禪宗嫡佛嫡祖於教外相傳之心印。又作清淨法眼。即依徹見真理之智慧眼(正法眼),透見萬德秘藏之法(藏),亦即佛內心之悟境;禪宗視為最深奧義之菩提,系由釋尊輾轉傳至達磨,以心傳心而由師父之心傳至弟子之心。

*5  涅槃,(梵nirvana,巴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隸盤那、尼縛南、匿縛喃。意譯作:滅、寂滅、滅度、寂、無生。與擇滅、離系、解脫等詞同義。

*6  妙心,心體不可思議,故稱妙心。依天台宗之判教,別教系以如來之真心為妙心,圓教則直以凡夫之妄心為妙心。

*7  實相無相。實相(梵dharmata、bhuta-tathata)。原義為本體、實體、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萬法真實不虛之體相,或真實之理法、不變之理、真如、法性等。此系佛陀覺悟之內容,意即本然之真實,舉凡一如、實性、實際、真性、涅槃、無為、無相等,皆為實相之異名。

*8  微妙法門,法體幽玄故曰微,絕思議故曰妙。《維摩經菩薩品》曰:“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9  教外別傳,禪林用語。不依文字、語言,直悟佛陀所悟之境界,即稱為教外別傳。又稱單傳。故禪宗又作別傳宗,系教外別傳宗之略稱。此教外別傳之禪法,亦即菩提達磨所傳之祖師禪。

*10  付囑,原為付託、寄託之意,在佛經中,被引申為佛陀付託弘法布教的使命。又作咐囑、囑累。

*11  摩訶迦葉,即:大迦葉(梵mahakasyapa,巴mahakassapa)。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摩訶迦葉波。意譯:大飲光或大龜。在佛弟子中,有“頭陀第一”、“上行第一”等稱號。

*12  黃面,不健康,病態。

*13  瞿曇,(梵gautama,巴gotama)。為印度剎帝利種中之一姓,瞿曇仙人之苗裔,即釋尊所屬之本姓。

*14  閭閻,裡巷的門。把守之義。

  (謝力《我與無門關》)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拈花微笑(黃君《智者的思路—禪門公案精解百則》)


  世尊在靈山會上②,拈花示眾③,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④。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⑤,涅槃妙心⑥,實相無相⑦,微妙法門⑧,不立文字,教外別傳⑨,付囑摩訶迦葉。”

  [公案出處]《天聖廣燈錄》卷一;《建中靖國續燈錄》卷一;《五燈會元》卷一;《聯燈會要》卷一;《嘉泰普燈錄》卷一;《五燈全書》卷一。

  [注釋]
①又作“世尊拈花”、“世尊付法”,是佛祖釋迦牟尼 傳法給大弟子迦葉尊者的因緣故事。
②靈山會:釋祖如來說法地點。遺址在中印度摩羯陀國首都王舍城之東北側的靈鷲山。
③拈花示眾:拿著花向眾人示意。
④迦葉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付法藏第一祖,又叫摩訶迦葉,大迦葉佛。他是佛陀弟子中最無執著之念者,人格清廉,深受佛陀釋迦牟尼的信賴,曾分予半座。佛陀入滅後,他成為教團統率者,於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經典結集。
⑤正法眼:即清淨法眼,指禪家正宗嫡祖所傳的無上智慧眼。藏:天地萬物秘藏之法,亦即佛內心的悟境。
⑥涅槃妙心:深入涅槃寂靜境界的佛心,是一種大悟大徹,玄妙空寂,只可意會,無可言傳的真實心理。
⑦實相:天地萬物的真實之相,即哲學之所謂本體。佛教認為宇宙萬物都是地、水、火、風四大因緣和合而成,這種因緣和合 是時刻變化的,所似天地萬物(佛教稱為萬法)都不永恆存在,只有暫住,沒有常住,這叫做“空”,所以說萬法本空,實相無相(無相即沒有實際存在之相)。
⑧微妙法門:奧妙而難以言傳的一種方法。⑨教外別傳:在佛教經卷言教以外,另行傳遞、傳播的法道(指禪家)。“教家”是與“禪家”相對而言的。教家專門從事佛教經典的傳授與教學,而禪家則主張佛法精義不能死守經卷,要能跳出文字言語束縛,直覺地把握佛法,在“教”外直探心源。

  [解析]這也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佛教公案。說的是世尊與迦葉師徒之間在佛法境界上所達到的默契:世尊在說法的講壇上,拈一些花撒向眾人,在座的許多弟子都未能領會世尊的用意,沒有任何反應,唯獨迦葉尊者心領神會,下意識地破顏而笑。於是世尊當眾傳法給迦葉尊者。


  公案所述的這個故事 未必那麼真實,但它卻十分精彩地 反映了禪宗思想特色:第一,禪者之心 為清淨涅槃妙心,即無自無他,非有非無,不存知見執解,沒有世俗分辨的平等心、平常心;此心的境界 玄妙精微,無法用通常的言語 表達清楚,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不過佛教自誕生之日起,便不斷地以各種方式,從不同角度描述、談論著這種清淨涅槃心,有悟性的人,是可以從這許多繞路所說的言語中 去感受那份妙心的。禪宗公案是集中體現佛教思想旨趣 而精心設計的“教學標本”,所以,從不同的公案,我們將逐步闡述 這種涅槃妙心境界。
第二,禪家強調自性自悟,不依靠任何外在力量,甚至不依靠歷代佛祖遺存下來的經教典籍,所以,禪家主張不立文字,要求學者 不束縛於文字言句,要活參妙解,追求一種 完全徹底的自性覺悟。世尊拈花示法,原本是種隨緣手段,雖然有法性涵蘊其中,但沒有任何世俗的言辭提示,所以對這種法施的理解 也全憑直覺感悟,任何執著思慮,或不從直覺的用心體驗,都可能與世尊的本意相違背。靈山會上眾弟子不能領會世尊之意,障礙即在於此,而迦葉尊者,破顏而笑,根本的一點在於他心無掛礙,活潑而又清淨,所以直覺地 感悟了世尊的法施,兩心產生了碰撞的火花,於是默契相許,心心相印。
世尊不憑借實物依據,以心傳心付法迦葉的這一做法,後來成為禪家師徒傳法的範式,所謂“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即是這個意思。

  (黃君《智者的思路—禪門公案精解百則》)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拈花微笑(夢蝶居士《百僧一案》)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五燈會元》卷一《釋迦牟尼佛》

  佛祖拈花示眾,迦葉破顏微笑,一幅多麼動人的圖畫。沒有諄諄教誨,沒有滔滔雄辯,只有兩位智者間的“心有靈犀一點通”。那拈花的動作中 包含著無窮的妙諦,那微笑的神態中 閃爍著悟性的光輝。

  這是禪宗創造的 最富有詩意的一則公案,而公案裡 蘊藏了禪宗最根本的開宗立派的原則,具有若干示範意義。

  禪宗相信,佛教至高無上的真諦——“第一義”是不可言說的,任何導師試圖講解“第一義”都只能落入“第二義”。有和尚問雲峰文悅禪師:“靈山拈花,意旨如何?”他回答說:“一言才出,駟馬難追。”一言落荃,便成謬誤;若經道破,已非真實。避免語言名相的講解,採用動作來傳教,是這則公案的第一個意義。

  禪宗認為,佛教的真諦 只有靠內心神秘的體驗 才能體會到,任何語言文字都無法表達這種體驗。和尚問雲峰文悅:“迦葉微笑,意旨如何?”回答說:“口是禍門。”的確,那對佛法真理的微妙體驗,只能是:“悠悠心會”,而“妙處難與君說”,以沉默的微笑 來代替悟道的喜悅,是這則公案的第二個意義。

  佛教典籍中 常以花喻佛性,拈花示眾,就是以暗示象徵 代替言說闡釋。用花作為傳教的媒介,實質上就是用形象直覺的方式 來表達和傳遞 那些被認為本來不可以表達和傳遞的東西,是這則公案的第三個意義。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花既是可供觀賞的自然物象,優勢體現佛性的一種符號,因觀花而悟道,由詩的審美情味 指向禪的神學領悟,是這則公案的第四個意義。


  (夢蝶居士《百僧一案》之一“拈花微笑”)
新老怪
文章: 5222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24, 2021 4:25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新老怪 »

一念行者:“世尊拈花,迦葉微笑”——最美麗的經句

請談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案例麼?解釋的人很多,弟子愚昧,不甚明白。請開釋世尊當時到底是指什麼呢?

“凡有言說,都無實義”——你說的越多,你越遠離真相……最後唯有“拈花”、“微笑”,才能傳示真如的含義。無言勝有言。佛以無言來“說法”它的真實面目。這就是佛陀在最後的法會上,拈花傳法的原因和含義。

語言是一種虛妄——語言是念頭的化現,但眾生卻如此相信自己的念頭、語言——在那裡修行啊,討論真理啊,追求解脫啊……全是夢中造夢。處處是假,卻以為真;時時在夢,卻以為醒。在世尊的眼裡,芸芸眾生,都實在是一個個孩子。當我們看到一些小孩在做這樣那樣的動作行為時,我們就會覺得他好笑和好玩兒(沒有嘲笑的意思)。世尊臉上的微笑,正是大人對可愛的小孩的一些天真行為的反映。看到他們在那裡認真思考的樣子、打坐冥想的相狀、創造的各種奇特的修行法門、追逐真理執著和尋求解脫的努力……世尊感到實在有趣啊——那眾生殊不知,你越思考、冥想、尋求、努力,你越在遠離真實啊。眾生在顛倒根本,以假為真,但這又是不可缺少的過程——亦不可勸他別那樣做、莫那樣做……。世尊坐在那裡 總觀這一切,唯有靜默,唯有等待問話……唯有微笑。
他拈著花,他把所有的真理、所有的佛法、所有的一切——都顯示在這裡,但是眾生無法知會——他們皆從根本真實上面“滑”開,進入了自己的夢想;然後在自己的夢中,越想、越思考、越努力發現真相,離真相越遠——“顛倒夢想,遠離究竟涅槃”就是這樣發生的。眾生皆迷,這點,唯有迦葉突然悟到,他禁不住微笑從內心裡溢出,那微笑像濃郁的花香 沖破花朵一樣,它不得不催開迦葉的臉——讓微笑浮現在他臉上。迦葉的微笑,是對佛意的知會,也是對眾生疑問的回答。以是因故……故有“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故事發生了。

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不獨獨發生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在今天,一切覺者皆在“拈花”。手中有物是拈花,手中無物亦是拈花;手中拿著鉛筆是拈花,手中捏著橡皮也是拈花;站著是拈花,坐著是拈花,走著也是拈花……一切行、住、坐、臥皆是在拈花。身體是花,手指是花,佛珠是花,一切可見可知可觸之物,皆是“花”——皆被世上一切活佛所拈。
但在芸芸眾生之中,誰能見得?誰已曉的?當你開悟,你見一切行住坐臥的眾生皆是世尊,而你就是正在微笑的迦葉,這如此真實不虛!如果你曾悟見此景此理,你就是微笑的迦葉;如果你是微笑的迦葉,你就到處看到拈花的世尊。當我們從自己夢境的深處醒來,這世界確實是“微笑的迦葉”和“拈花的世尊”的世界。當我是迦葉,到處是世尊;當我是世尊,到處是迦葉。這是一個相互認出的世界,當你看得見迦葉,你就是世尊;當你看得見世尊,你就是迦葉。迦葉與世尊,皆是來到恆河另一邊的人,世尊登岸已久,他正在等待那剛上岸的人;迦葉剛剛登岸,他抬眼望見那正在昭示他的世尊。多麼美好,那喜悅,那相逢!世上最喜悅,最美好的相逢,就是世尊和迦葉的相逢,再也沒有比這個相逢 是更為喜悅愉快的相逢了。古佛認出了新佛,新佛認出了古佛,那是生命史上 最為愉快的事兒!迦葉與世尊相逢,那是開悟的頭腦遇到本來的心,那是自性和自性的重逢,是世上最愉快的認出和遇見。

迦葉和世尊重逢,不僅僅發生在兩千五百年前,它也發生在此刻、現在,及未來。這種相逢的場景,在時空裡一次次的重現。就在今日,就在此刻,就在你身邊現實的環境裡,如果你能看到“世尊拈花”,如果你能覺到“迦葉微笑”,那都是“開悟”的時刻,那都是“明心見性”的體證!善知識,“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不是一個過去的故事,不是一個書上的傳說,而是能夠在一切現在及未來能重現的實事。你必須演義迦葉和世尊的故事,也唯有你能真實演義出世尊和迦葉的故事時,你的修行才算真正“開花”——“花開、見佛、悟無生”,否則,那都不叫覺悟或覺醒,那都叫在夢中——那都是在夢中的修行:夢中的尋求清醒和夢中的清醒。


“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必須變成你的體驗,如果你不能在此刻,在你身邊如是的環境裡如實體會到這一點,“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經句對你沒有意義,它除了是把你帶入想像的一個夢幻之因外,它什麼也不是。對於修行,當你看見“拈花的世尊”時,你就是開悟微笑的迦葉了;當你成為開悟“微笑的迦葉”時,下一步,你可以做“拈花的世尊”了——如果你喜歡這個角色。善知識,迦葉和世尊皆是自性的名字,你必須於自我的自性中遇見世尊、遇見迦葉,遇見那花朵和微笑,否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經句對你無有實義。且去成為世尊和迦葉吧!去親自體會那拈花的含義和微笑裡的內容,於自性中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一切,於體悟中幡然明白一切佛經佛理。如此,做微笑的迦葉,做拈花的世尊!善知識,“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故事不是用來講述的,而是用來體會和經驗的。

在這個不停變化的星球上,世尊不僅僅是那位叫作“釋迦牟尼”的佛,一切事物皆是“世尊”。為什麼這樣說呢?一切事物 皆是指月之手!一切事物 皆指向真相——它們不但“指向”真相,它們本身還正是真相,它們正在真理國!看見世尊的人,一切皆世尊;看見一切皆世尊的人,看到一切世尊在拈花。當你看到一切世尊在拈花時,你就是名符其實的迦葉!當你此刻是名符其實的迦葉,下一步你就是世尊——你將也在拈花。世尊是成道已久的迦葉,迦葉是初成道的世尊。善知識,發現你自性中的迦葉和世尊吧,“世尊拈花,迦葉微笑”——那是開悟中 所遇見的最美麗的事……!


善知識,佛陀拈花,迦葉微笑,二俱無言。無言之言,乃說真理。凡有言說,都無實義。人一開口,離體萬裡。所離之體,名為真體。真體之體,實越言語。善知識,真如之體實越言語,以不可說故,故佛陀以拈花之形、迦葉以微笑之意,來說最上層法矣。我等今者,若知此意,直契真如,與佛無異。以佛之心,了佛之意,實是拈花之佛陀、微笑之迦葉!善知識,但解拈花語,明知微笑意,佛陀與迦葉,兩者都是你!


佛陀拈花——
真相正在這裡,正在這裡,
不可思!不可議!

迦葉微笑——
真相正在那裡,正在那裡,
不可說,不可說!

善知識,
佛陀拈花,迦葉微笑,
你是否知會此意?
真相遍存一切,
那到達真相的路也早已說予你——
不可以思!不可以議!
不可思,不可議——
一思就虛妄,
一議就遠離!

善知識,
微笑是對知會真相的回應,
迦葉的臉,佛陀的心,
相會在那裡。
佛以無言問迦葉:“真相在哪裡?”
不可說,不可說,
微笑從迦葉的臉上升起。
微笑就是答案!
微笑已是回答,
這點你是否知會其意?

“真相在哪裡?真相在哪裡?”
微笑——在迦葉的臉上升起,
就像你伸出手指頭,晃了晃,無語。
答案正在這裡——
不可說,不可說;
真相正在這裡——
不可思,不可議!


佛陀拈花,迦葉微笑
兩位尊者傳教著千古的含義,
你是否知會在這裡?
不死的佛陀,永不凋謝的花,
一次次誕生的迦葉,永遠新鮮的微笑,
你是否發現和際遇?


“佛陀拈花,迦葉微笑”
是三藏十二部,
最美麗的經句!

“佛陀拈花,迦葉微笑”
——最高深的佛意,最簡單的說法,
都在這裡!
沙塵封眼
文章: 243
註冊時間: 週三 4月 07, 2021 1:28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沙塵封眼 »

楞嚴經云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寂照世間
文章: 441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5, 2021 4:33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寂照世間 »

新老怪 寫: 週六 2月 12, 2022 7:49 am 拈花微笑(夢蝶居士《百僧一案》)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五燈會元》卷一《釋迦牟尼佛》

  佛祖拈花示眾,迦葉破顏微笑,一幅多麼動人的圖畫。沒有諄諄教誨,沒有滔滔雄辯,只有兩位智者間的“心有靈犀一點通”。那拈花的動作中 包含著無窮的妙諦,那微笑的神態中 閃爍著悟性的光輝。

  這是禪宗創造的 最富有詩意的一則公案,而公案裡 蘊藏了禪宗最根本的開宗立派的原則,具有若干示範意義。

  禪宗相信,佛教至高無上的真諦——“第一義”是不可言說的,任何導師試圖講解“第一義”都只能落入“第二義”。
佛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而迦葉祖師也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而歷代開悟的禪宗祖師,也都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那麼,我們應該也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如果我們也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的話。
那麼,此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在哪裏?
cyc320
文章: 2546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公案很難懂

文章 cyc320 »

此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是在哪裏?
A,盡虛空遍法界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