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頁 (共 17 頁)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發表於 : 週日 10月 13, 2024 4:58 pm
Viirya
蘊是集
取而執之即是集

五蘊又稱五取蘊.五受蘊.
帶有強烈的執取性

一般人執五蘊為我
有善知識說
五蘊中.行蘊帶有強烈我執的造作
攀.取.執.應是它的行相
貪瞋癡慢疑是它的顯相
其所造之業有善惡之別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15, 2024 8:22 am
妙吉祥如意
人命心識色身活動之五蘊熏習運作機制,其中行蘊,就是講末那識,即是解深密經揭示之吾人之妄心。

解深密經
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相合﹐增上廣大……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所謂種子熏習,就是講第七末那識(吾人之心)積集滋長,經由色身之神經系統運作之前六識向外攝取之生命活動資訊,經此第七末那識(電腦資訊處理)(能熏)向內印記儲藏於阿賴耶識(電腦記憶體)(所熏)。

所謂: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湛)字,引喻,猶如電腦用來作為資訊標記儲存之基礎電流(0)與(1)。即是異熟種子、等流習氣流注。

瑜伽師地論 卷51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

論曰: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猶如今言記憶體之格式化。
(識邊際)即是阿賴耶識,猶如各別電腦之記憶晶片,專為儲藏保存個人生命知識運作資訊,有其個別範圍之限制的。

首楞嚴經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個人,色身範圍)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受,眼耳鼻舌身)
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分別,第六意識)
唯滅與生是行邊際,…(能熏,第七末那)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所熏,阿賴耶識)

為什麼經文會出現(邊際)兩字??
因為人命阿賴耶識等五蘊熏習機制運作是講各自生命運作,是侷限在個人肉身範圍內的!道理很簡單,就是阿賴耶識儲存的知識歷練成長經歷個性習慣等等純粹攝屬個人範圍!!

解深密經
阿賴耶識,於身隱藏同安危義。

瑜珈師地論
阿賴耶識乃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
.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15, 2024 4:57 pm
蔡葉
首楞嚴經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個人,色身範圍)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受,眼耳鼻舌身)
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分別,第六意識)
唯滅與生是行邊際,…(能熏,第七末那)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所熏,阿賴耶識)

為什麼經文會出現(邊際)兩字??
因為人命阿賴耶識等五蘊熏習機制運作是講各自生命運作,是侷限在個人肉身範圍內的!道理很簡單,就是阿賴耶識儲存的知識歷練成長經歷個性習慣等等純粹攝屬個人範圍!!
蔡葉修學實驗的物理解義報告: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個人,色身範圍)=當名色身等色大與[空大]蘊集和湛後,色身各色大體相用都可在空大範圍,發揮到極限並產生苦樂的邊際效果。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受,眼耳鼻舌身)=當觸即或捨離就會受感範圍達到極限並產生苦樂邊際效果。

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分別,第六意識)=當想起記憶也會忘失記憶,可達想蘊極限並產生苦樂邊際效果。

唯滅與生是行邊際,…(能熏,第七末那)=當五蘊身心湛和驅動力的滅失與生起,使另達到極限並產生苦樂邊際效應。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所熏,阿賴耶識)=甲家[名色身父母受精卵]+{空大如來藏識}。
乙家[無明支十識大本來面目心十空大如來藏識}
甲乙家分別心物湛入後再交後===變成[名色身]十[無明支]十[行支]十{識大支]十{空大如來藏識}
所以,只滅失[色身]則[無明投胎識]生起。因此蔡葉反對安樂死合法化,人類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身心苦惡難忍,要求自行決定合法毒殺自己色身,可是自身崩爛,原操控色身的無明妄心生起,
反遭受更苦的[感受情境],枉費大筆人力財力,求避苦更苦不符邊際效益。
只滅失[無明支投胎識]則剩用[色身]十{識大本來心]
若加滅{識大本來心]則剩{色身]十{空大如來藏識+法界N一1個無明支}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15, 2024 6:09 pm
cyc320
復次修觀行者,(所見戲論)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所愛戲論)略彼諸行,(放下見地)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湛入)為一聚已,(合湛)由緣真如境智,(若於轉處不留情 )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一切種子如瀑流 )轉依無間,(五八六七果因轉 )當言已斷阿賴耶識。(轉其名,而不轉其體)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發表於 : 週三 10月 16, 2024 10:36 pm
Viirya
略有減少之義
經由止觀 逐漸減少?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17, 2024 3:49 am
妙吉祥如意
cyc320 寫: 週二 10月 15, 2024 6:09 pm 復次修觀行者,(所見戲論)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所愛戲論)略彼諸行,(放下見地)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湛入)為一聚已,(合湛)由緣真如境智,(若於轉處不留情 )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一切種子如瀑流 )轉依無間,(五八六七果因轉 )當言已斷阿賴耶識。(轉其名,而不轉其體)
阿賴耶識就像空中雲朵,由水分子(比喻異熟種子)聚集而成,水分子因緣假合、聚合散離,雲朵也就生滅無常,無有自體。
阿賴耶識,如雲如霧,,只有名相(名狀)而無自體。因此,於佛法實修才能達到斷離解脫阿賴耶識(心解脫)。
所謂心解脫,就是指末那識從阿賴耶識質礙中解脫。而不是阿賴耶識獲得解脫。這個邏輯很重要,因為,實際修佛是從第七末那意(心)起修,阿賴耶識只是凡夫末那意(心)的所緣境。
妙吉祥如意 寫: 週二 10月 15, 2024 9:29 am 瑜伽師地論 卷51
復次修觀行者,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戲論所攝諸行界故,略彼諸行,於阿賴耶識中,總為一團一積一聚,為一聚已,緣真如境智,修習多修習故而得轉依轉依無間,當言已斷阿賴耶識

所謂:一團一積一聚,即是講唯識的種子流注。大乘修佛者藉由異熟種子流注(法流水)突破阿賴耶識的窠臼限制,超脫(雜阿含經:齊識而還不能過彼)即是彌勒菩薩開示的當言已斷阿賴耶識(心解脫)。
當修佛者能確實理解人命阿賴耶識五蘊熏習機制運作原理與局限性,參悟雜阿含經,云:齊識而返,不能過彼。的真正法義了。那麼也就能繼續探究於佛法功夫如何打破人命心識活動五蘊熏習之制約,而深入法界啟動般若波羅密多(背塵合覺),乃至擺脫斷離阿賴耶識五蘊妄心之窒礙,而隨順於法流水任駛於無邊佛海渡達終究彼岸…

成唯識論
又不動地已上菩薩,一切煩惱永不行故,法駛流中任運轉故,能諸行中起諸行故,剎那剎那轉增進故,此位方名不退菩薩。然此菩薩雖未斷盡異熟識中一切煩惱 ...

成唯識論
彼緣阿賴耶識起人我見。
彼緣異熟識起法我見。
彼緣異熟、無垢識起平等性智。
彼緣於凡夫位為阿賴耶識,遍計所執性,起人我見。文字般若。
彼緣於菩薩位稱異熟識,依他起性,起法我執(法住智),觀照般若。
彼緣於諸佛果位為大圓鏡智,圓成實性,起平等性智(涅槃智),實相般若。

彼,即是真如根本智,於凡夫位指末那識,凡夫妄心(污染意),於菩薩位則稱異熟識,佛果返歸其根即真如根本智(無污染意)!!
一切修佛皆不離此真如根本智,始於(凡夫污染意)終於(諸佛無污染意)。這就是大乘菩薩行般若波羅密多(依智慧渡達彼岸的精髓)。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17847
有關導師著作對於阿陀那識與第七莫那識的探討
.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17, 2024 8:23 am
阿飄
Viirya 寫: 週三 10月 16, 2024 10:36 pm 略有減少之義
經由止觀 逐漸減少?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論壇老參「河中雨」,是也。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17, 2024 8:23 pm
蔡葉
Viirya 寫: 週三 10月 16, 2024 10:36 pm 略有減少之義
經由止觀 逐漸減少?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
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個人,色身範圍)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受,眼耳鼻舌身)
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分別,第六意識)
唯滅與生是行邊際,…(能熏,第七末那)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所熏,阿賴耶識)
五受蘊的湛入及合湛使妄想成,眾生聽聞佛建議五蘊的[作為],要離苦得樂有的需增,有的需削損以達成覺悟減苦增樂的目的。
試舉實例止觀的物理修學做為。
1.[唯記與忘是想邊際]
舉例:某甲是名大善人兼經商又兼食安負責,常想經商名望及能獲利豐厚,所以廣置豪宅以供子孫居住,又[[[想子孫]]]眾多只數間豪宅不敷分配。心想製售黑心可速得暴利,快速備齊數十棟豪宅供數代子孫居住。但[[[忘]]],黑心商人被舉發,身敗名裂豪宅數不增反減....。
若[[止觀]]評論:黑心商人可能[忘失]賣黑心油的邊際效用使豪宅無增反減,若不賣黑心油以先世及今世累積福報,就能聚買更多豪宅。
這時[止觀]者不是商人不買豪宅,增益何在????=====使無貪念鬆弛心念邊際膨脹....。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發表於 : 週四 10月 17, 2024 10:10 pm
Viirya
想蘊
於境取像為性
施設種種名言為業

想 本義是 取像/相
不是思維

Re: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發表於 : 週五 10月 18, 2024 3:19 pm
Sherlock
問:佛法中的相與世俗說的像有何關聯

GPT-4o
佛法中的「**相**」與世俗中的「**像**」在某些層面上有相似之處,但兩者的意涵與使用場景在深度和哲學背景上存在差異。理解這兩者的關聯需要先從它們各自的定義和背景入手。

### 1. 佛法中的「相」
在佛教哲學中,**「相」**指的是事物的表象或現象,是指任何事物呈現在我們意識中可見、可感知的形態。相是無常、變化的,僅僅是事物的表面或暫時狀態,並不是事物的本質。

- **三法印中的無常、無我**:佛教強調,所有的相都是無常的,並且沒有獨立不變的「自性」(無我)。相是隨著因緣和合而生滅的,是無數條件交織而形成的暫時現象,無法持久。

- **相與空**:在《般若經》等大乘經典中,提到「相即是空,空即是相」,這強調了相的本質是空性。任何事物的相(現象)都是空的,無自性,因此雖然事物表面上有形狀和現象,但這些形態不是真實的,它們最終會隨因緣消散。

在佛法的脈絡下,「相」是用來引導修行者理解「空性」的觀念,幫助人們看穿事物的假象,不執著於表面現象。修行者要通過觀照相的無常、無我性,逐漸看破一切現象的虛幻本質,從而達到智慧解脫。

### 2. 世俗中的「像」
**「像」**在世俗語言中,一般是指事物的外形、形狀或影像,更多是關注事物的外在表現和具體形態。

- **具體的像**:在日常生活中,「像」可以指的是物理上的形象,如「這幅畫像」指的是畫作中物體的形狀或圖像。

- **影像與形似**: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像」也常常用來指代某事物或某人的具體樣子,比如「你像你的父親」這種比較形象和外貌的說法。這裡的「像」通常與形象、表面特徵相關,並不涉及哲學思考。

- **虛像與真像**:在現代語境中,像還可以延伸到虛擬現實或數碼影像的討論,這些像可以是虛擬創造出的形象,與真實世界的事物有某種對應,但它們本身是虛幻的。

世俗中的「像」大多停留在感官層次,是對具體、可見物體的描述,並不涉及本質或哲學上的深層分析,且往往與真實和錯覺交織在一起。

### 3. 佛法中的「相」與世俗「像」的關聯
儘管佛法中的「相」和世俗中的「像」都涉及到事物的外在呈現,但它們的側重點不同:

#### (1) 表現層面的相似性
從表現層面來看,佛法中的「相」和世俗中的「像」都指向**現象的外在呈現**。比如一棵樹的形狀、顏色、結構,這些在佛法中稱為「樹的相」,而在世俗中稱為「樹的像」。兩者在描述現象時,會呈現出一定的相似性,都是指我們通過感官或心識所感知到的事物外在表現。

#### (2) 本質層面的差異
然而,佛法中的「相」和世俗中的「像」在其深層含義上卻大不相同。佛教強調「相」是**空**的,是一種無常的假象。佛法中的相,無論是人的相、物的相、甚至宇宙萬物的相,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並且是無自性的。

相反,世俗中的「像」更強調**表象的真實性**。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會認為所見到的「像」是實在的,這是現實中可以依賴、參考的東西。例如,我們看到某人的照片,會認為那是他的「真實形象」,並不會認為這是一個空無自性的現象。


#### (3) 執著與觀照
佛法強調要破除對「相」的**執著**。對於凡夫來說,世俗的「像」往往被錯認為是真實的,這種執著會導致煩惱和痛苦。佛法中的修行就是要幫助人們通過觀察「相」的無常、無我,來打破對外在現象的錯誤認識。

而世俗中的「像」往往與執著相關。人們對自己的外在形象、對他人和世界的形象,常常會產生執著,並由此產生種種心理和情感上的反應,這些執著使得人們難以跳脫世間的煩惱和束縛。

### 4. 修行中的應用:觀相與照破像
佛教中有一種修行方式叫做**「觀相」**,通過觀察事物的相來認識無常、無我,最終達到解脫。這種觀照的過程是通過分析和反思一切外在現象(相)的虛幻本質,進而達到對實相(空性)的認識。

而在世俗中,人們對「像」的關注更多是表面化的,不會進一步探討像背後的本質或真相。這就是為什麼在世俗生活中,人們常常被表象迷惑,難以理解事物背後的無常和空性。

---

### 總結
佛法中的**「相」**與世俗中的**「像」**雖然都涉及對事物外在現象的描述,但兩者在哲學和修行的深度上有很大不同。佛法中的「相」是幫助修行者觀照無常、無我,並最終破除對現象的執著,進而證悟空性;而世俗中的「像」更多是對事物具體形象的描述,強調外在的真實性,並且往往會導致人們產生執著。兩者的區別體現了佛教的深層哲學意圖——引導人們從現象的迷妄中解脫出來,覺悟到真實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