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頁 (共 614 頁)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3月 14, 2022 11:07 am
新老怪
悟空。
悟能
悟淨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3月 14, 2022 12:22 pm
恆不住
新老怪 寫: 週一 3月 14, 2022 10:26 am 所以釋迦牟尼頭一個說是眾生皆以淫慾為生死根本。我們之所以成我們,這個精蟲和卵子沒有識的話不會成胎的,我是借他們這個東西成胎的。然後呢我必須進入到娘胎裡頭去,因為我們看到他們交和,我們的慾念動了,就走到裡去了。所以釋迦牟尼談性談得坦白極了,就跟我們談一切理似的,他說眾生唸唸不離男女,這是想啊。因為我們有淫慾的識,進了娘胎,我現在成了胎了,然後這時候你感受母親給你一切的養料,感受在羊水裡慢慢成長,最後由小精蟲和卵子幾乎眼睛看不到的,結合起來,然後我們的識進入中間,變成胎了。
這一個走法怎麼樣呢?是識,行,想,受,色。
要解開從哪兒解開,就像穿衣服一樣,先穿裡的,但是脫的時候先脫外頭的。
先把色脫掉,然後受,想,行,識,所以先從色陰起。
不是先把色脫掉,
而是先滅無明色觸,後明觸覺起,才能解脫。
所以還是覺心作用。

楞嚴經云:[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雜阿含經:[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一 3月 14, 2022 6:59 pm
寂照世間
新老怪 寫: 週一 3月 14, 2022 11:05 am 所以釋迦牟尼在楞嚴經裡 就是告訴我們一層一層的。先問你心在哪裡?
覓心了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心在哪裡?
心不停的在變,所以孫悟空七十二變,孫悟空本身就代表心,我們的心跟孫悟空的毫毛一樣的,可以變無數的我,可以是至善的聰明的我,非常惡的我。
都可以,一切惟心。
你要能夠把心悟空,所以孫猴叫悟空,悟什麼?悟空。
豬八戒代表慾念,叫悟能,這個慾念什麼都能做,慾念在前的時候什麼都能做,視死如歸。
沙和尚叫悟淨,這是個理性。我常說你們看西遊記 可以看到這個人 對佛法瞭解很深。
這個比較深奧,所以,需要加強修學天乘善法,也就是十善法。
再修學聲聞法、緣覺法,最後還要修學般若法

不然的話,可能程度不夠支撐自己去了悟真正的心..

妄心,會生滅的心,如第三月,不是楞嚴經中佛想要告訴我們的真正的心。
而不生滅的心,是哪一個?

眾生無始以來,背覺合塵
如今接觸佛法修學佛法,想要反過來的,背塵合覺。
所以,要從第三月,找到第二月,而背塵合覺的返流向上至第一月。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3月 15, 2022 6:58 am
新老怪
國師三喚(圓悟克勤《佛果擊節錄》)


舉國師三喚侍者(也是熱發)。
雪竇著語雲。點即不到(著)。
侍者三應(也是草裡出頭來)。
雪竇著語雲。到即不點(過)。
將為吾辜負汝。誰知汝辜負吾(這老漢作恁麼去就)。
雪竇著語雲。瞞雪竇不得(也被瞞了也)。
雲門道。作麼生是國師辜負侍者處(老老大大。面皮厚三寸)。
會得也是無端(因什麼隨他腳跟轉)。
雪竇雲。元來不會(咄)。
門又雲。作麼生是侍者辜負國師處(承當得也未)。
粉骨碎身未報得(辜恩負德作什麼)。
雪竇雲。無端無端(自領出頭)。

  (佛果圓悟禪師《擊節錄》卷下)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3月 15, 2022 7:03 am
新老怪
國師三喚①


  國師一日喚侍者,者應諾。如是三喚三應。師曰:“將謂②吾孤負汝,卻是汝孤負吾③。
  [公案出處]《景德傳燈錄》卷五;《五燈會元》卷二;《無門關》第十七則。

  [注釋]①國師:指南陽慧忠(?-775),唐代高僧。俗姓冉,越州諸暨(今浙江諸暨縣)人,六祖慧能高足,自幼學佛,長習戒律,博通經論。開元年間,曾受玄宗李隆基詔,住西安龍興寺。此後,肅宗、代宗都十分推重他,向他請教佛法,所以後人習慣稱他為忠國師或南陽國師。本則公案為慧忠 勘驗其侍者的因緣。②將謂:口語,“原以為”的意思。③孤負:即辜負。吾:我。汝:你。

  [解析]這也是一則引起禪門廣泛議論,流傳廣遠的公案。侍者作為一個朝夕與主人(住持僧)相處的貼身小僧,其機敏應該早就為其師所認可,所以忠國師對侍者在參究佛法禪機方面 寄予厚望,唯恐自己教導不當,辜負於他。正是如此,國師在考察侍者悟禪境界時採取了與侍者身份密切相關——換言之,也是最不容易 被警覺的手法——召喚侍者——這在國師與侍者的日常相處中 無疑是最為司空見慣的事——和尚日常生活中,什麼事情總免不了要召喚侍者。

  國師在並無具體事務 可吩咐的時候,連續三次召喚侍者,用意在考察侍者 是否有擺脫塵勞業力的自覺。現實中的人,由於長期浸染於有無分辨,名利執著、追求之中,最容易在言語上受到束縛,所以禪家非常強調 不能執於言辭,死在句下,要求人心自守,洞徹有無,在一切言句中 得自由解脫。很可惜的是忠國師的那位侍者,並不是一位機敏的解悟者,國師三喚,他三度呆呆地應諾,暴露出一副唯唯諾諾的奴才本相,所以忠國師對此深感失望,認為侍者辜負了自己。

  有人可能會問:三次應諾國師之喚,被視為不解佛法,那麼如何對待三喚,才算是解悟佛法呢?這個問題 是沒有答案的。原因是,對佛性的解悟,並不表現在如何答應國師的語言本身。要知道侍者是否解悟,只能通過他對召喚 作出反應的方式、神態中去直覺地把握,所以,回答什麼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怎樣回答,為什麼回答。這是禪悟奧妙之所在,很難表述清楚。

  有一個例子,能說明國師三喚的深刻意旨。這也是溈仰宗的一個公案。有一次溈山靈佑問弟子仰山慧寂:“有人認為,一切眾生都有業識,但卻找不到一個依據,你有什麼辦法驗證?”慧寂說:“這很簡單,你等他來時,叫他的名字,他回過頭來看你,你突然問他:‘是什麼?’他必然莫名其妙,苦苦思索。這不就是業識茫茫的 明顯證據嗎?”這個公案叫做“溈山業識”,很明顯它受國師三喚公案的啟發,其根本用意 是相同的。

  (黃君《智者的思路—禪門公案精解百則》)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3月 15, 2022 7:07 am
新老怪
國師三喚(謝力《我與無門關》)


〖公案〗
  國師*1三喚侍者*2,侍者三應。
國師雲:“將謂吾辜負汝,元來卻是汝辜負吾。”

【語譯】
  慧忠國師對侍者呼喚了三次,侍者也回應了他三次。
慧忠國師說:“我還以為我辜負了你,原來是你辜負了我。”

〖評唱〗
  無門曰:“國師三喚,舌頭墮地。侍者三應,和光吐出。國師年老心孤,按牛頭吃草。侍者未肯承當,美食不中飽人餐。且道那裡是他辜負處?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嬌。”


【語譯】
  無門說:“國師的三喚,令舌頭墮地。侍者的三應,卻吐出了祥和的光芒。國師年事已高,心中孤獨寂寞,想強按牛頭吃草。侍者不肯答應,再好的食物也無法引起吃飽人的食慾。到底哪裡 是他們的辜負處?國家靖平,才子矜貴。家庭富裕,小兒嬌貴。”

〖頌曰〗
鐵枷無孔要人擔  累及兒孫不等閒
欲得撐門並拄戶  更須赤腳上刀山

【語譯】
鐵造的枷鎖沒有孔,卻要人來擔,
拖累了兒孫,這倒不是等閒的事。
如果想好好的撐住門戶,
還真須要赤腳上刀山。

【題解】
  慧忠國師呼喚他的侍者,侍者只是敷衍的回應他一聲,並無任何表示。一連呼喚了三次,侍者就這樣的回應了他三次。這侍者還真皮,惱怒了老和尚,老和尚按奈不住,說道:“我以為我辜負了你,想不到原來是你辜負了我。”

“辜負”,就是本公案的重點。老和尚要找接班人,可是沒有人願意承擔這個責任,為什麼呢?這把沒有箍頸孔、沒有箍手孔的枷鎖,是鐵造的,太重了,沒有人願意承擔,承擔不起,拖累了兒孫,這倒不是等閒的事。想要承擔,必須先要有赤腳上刀山的勇氣。

慧忠國師名揚四海,這麼大的家業,居然找不到繼承者。上座弟子不行,就強按牛頭吃草,找侍者來當吧!可是任他勸說到舌頭都掉在地上了,還是沒有人願意承擔這個重任。怎麼會這樣呢?國家靖平,家業富裕,整班的黃口小兒都嬌貴了起來。再美好的食物,都無法引起飽肚子者的食慾。侍者的回應還真的是口吐祥和之光呢。
你說說看,到底是誰辜負誰?

【參究】
第一層:
國師三喚,侍者三應。
將謂吾辜負汝,元來卻是汝辜負吾。

第二層:
國師三喚,舌頭墮地。侍者三應,和光吐出。
國師年老心孤,按牛頭吃草。
侍者未肯承當,美食不中飽人餐。
且道那裡是他辜負處?

第三層:
鐵枷無孔要人擔,累及兒孫不等閒。
欲得撐門並拄戶,更須赤腳上刀山。

【註解】

*1  國師,指南陽慧忠。受六祖之心印,居南陽之白崖山黨子谷,四十餘年不下山。肅宗聞其道行,上元二年,敕中使孫朝進召趣京,待以師禮,使居千福寺之西禪院。帝屢問道,頗領會。及代宗世,迎止光宅寺者十有六載,隨機說法。代宗大歷十年十二月寂,謚大證禪師。

*2  侍者,指耽源和尚。

  (謝力《我與無門關》)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3月 15, 2022 5:50 pm
新老怪
就跟拿著這個,假設識跟空一樣的話,識從來沒動過,假設識從來沒動過,我們死的時候,就跟瓶子把空從此方運到彼方一樣。
從來沒少過,現投生到另外一個地方,那個識 不是這個識去的,所以楞嚴經難懂就難懂在這個地方。
這兒裝了空,挪到那邊兒去,你這個業識 從來沒有動過,跟空一樣的遍滿十方。
所以才說 我不曾說得一個字,我根本不曾生,也根本不曾滅。
這個識並沒有增加,為什麼?因為識本來不動,就跟空遍滿十方一樣的。
當我們真正,我執沒有的時候,平等性智。甚至於我跟木頭 山河大地 都是一樣的,情與無情共一體,請問你上哪兒找我?
真正瞭解這個的話,等於我們在這兒死 到那兒生,絕不是真正到大乘的想法,不可能從這兒裝空到那兒去,也不可能把識 從這個身體裝到另外一個地方去。
真正大悟道的人 看我們都很可笑。
無來也無去,沒有什麼事。
我們現在做什麼事 等於拿著瓶子從這兒到那兒。
至少把這個理先明白了。等到你們將來有一天 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的話,
什麼張三李四,山河大地都一樣的。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3月 15, 2022 8:24 pm
新老怪
所以真正瞭解了以後,這個識陰 既沒有本體,也沒有本性。
把這個沒來沒去這一點觀念打破,這一個相真正打出來的話,我們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因為打破了裝這個識的瓶子。所以金剛經裡 根本就說“若以相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為什麼不讓我們拜他,為什麼不讓我們每天給他燒香,為什麼不讓 我們每天給他磕頭?
若以相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你見不到如來的本體。
所以這一個相是妄的,但是本性可是真的,這一個本性 就是我們要見的本性。
這個本性在哪裡?
實相無相,見不到它,可是它能起用。
因為它無相,但是因為它無不相,所以它可以起圓通妙用。
這種圓通妙用,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處是它,沒有一個不是從它出來的,所以不必借外頭的因緣。
根本不必借外頭的因緣,所以非因緣,所以離一切相。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二 3月 15, 2022 8:39 pm
恆不住
新老怪 寫: 週二 3月 15, 2022 8:24 pm 所以真正瞭解了以後,這個識陰 既沒有本體,也沒有本性。
把這個沒來沒去這一點觀念打破,這一個相真正打出來的話,我們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因為打破了裝這個識的瓶子。所以金剛經裡 根本就說“若以相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為什麼不讓我們拜他,為什麼不讓我們每天給他燒香,為什麼不讓 我們每天給他磕頭?
若以相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你見不到如來的本體。
所以這一個相是妄的,但是本性可是真的,這一個本性 就是我們要見的本性。
這個本性在哪裡?
實相無相,見不到它,可是它能起用。
因為它無相,但是因為它無不相,所以它可以起圓通妙用。
這種圓通妙用,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到處是它,沒有一個不是從它出來的,所以不必借外頭的因緣。
根本不必借外頭的因緣,所以非因緣,所以離一切相。
怎麼這樣說呢?
這裡是說要見性

若說離一切相,別有真如法性,外道也!
佛說: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因為法相當下即是法性啊!

又佛說:「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是說離一切相發大菩提心行一切法。

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3月 16, 2022 6:55 am
新老怪
國師三喚(蕭平實《宗門血脈》)

  西京光宅寺慧忠國師。一日,師喚侍者,侍者應諾;如是三召,皆應諾。師曰:“將謂吾孤負汝,卻是汝孤負吾。”
  有僧聞,舉問玄沙:“國師喚侍者,意作麼生?”玄沙雲:“卻是侍者會。”
  雲居禪師聞玄沙語,卻拈雲:“且道侍者會不會?若道會,國師又道孤負吾;若道不會,玄沙又道卻是侍者會。且作麼生商量?”

  玄覺禪師便藉此一公 案征問座下僧:“什麼處是侍者會處?”
僧答雲:“若不會,爭解恁麼應?”
玄覺雲:“汝少會在。”
又雲:“若於這裡商量得去,便見玄沙。”

  有僧問法眼:“國師喚侍者,意作麼生?”法眼雲:“且去!別時來!”
  雲居禪師聞法眼語,便又舉似天下:“法眼恁麼道,為復明國師意?不明國師意?”

  復有僧問趙州:“國師喚侍者,意作麼生?”
趙州雲:“如人暗裡書字,字雖不成,文彩已彰。”

  金剛法界太陽報 有一則報導雲:《空丘巴準是岩藏大師 丘舉林巴的女兒兼法嗣,被公認是綠度母的化身。她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上師,幾個兒子都是轉世的祖古。空丘巴准由許多偉大的上師接受無數法教,包括兩位文殊怙王---第一世的蔣揚欽哲 與蔣貢康楚。不過,是扎巴楚仁波切的口傳精髓法要 喚醒了她本具的佛心。她後來也將巴楚仁波切的大圓滿精要 傳給了很多行者。有一天,巴楚仁波切以偈文方式告訴她:
不要延長過去(不執過去)
不要招引未來(不盼未來)
不要改變內在的覺醒(保持內在的覺醒)
不要害怕一切的外相(不懼萬法之顯現)
除此無它了!
  聽到這些話,空丘巴准當下就頓悟了。巴楚是用遊牧民族粗樸的土話說的,最後一句聽起來像是:“離此,則啥鬼東西也沒有了!”後來這個 便變成有名的“啥鬼東西也沒有法教”,而從那時起,師徒相傳至今不曾間斷。》(括號內之批註是原注。摘自眾生出版杜《覺醒的心》頁九七、九八)


  平實雲:空丘巴准傳承於 扎巴楚仁波切的大圓滿法,乃是意識心;如是而可名為頓悟者,一切常見外道亦皆是頓悟者,所悟是同一心故。

  不延長過去、不執著過去,乃是意識覺知心 不回憶往昔諸事;不招引未來、不盼望未來,乃是意識不對未來起憧憬心,不因未來事 而起妄想。保持內在的覺醒,只是意識不墮於昏沈之中;不害怕一切外相,不懼萬法顯現,只是意識獨立於五塵諸法,於欲界定中安住;
“除此無他了!”表示扎巴楚仁波切 尚未能知末那識之運作,二乘初果所觀十八界空相 尚未能知,何況能證自心阿賴耶識?以意識為常住不壞之心,具足常見外道我見,如是外道法,密宗行者 雲何奉為聖者?說為頓悟?如是外道常我之見,雲何狂言修證 優越於顯宗?莫道空丘巴准,假饒其師扎巴楚 邀同蓮花生來至寶島台灣,亦不能測知 平實九年前所悟般若,何況能知今時種智?君若不信,且舉國師三喚公案,共諸密宗法王仁波切打葛藤,此是平實九年前 所悟般若---真如總相智:

  光宅慧忠國師,一曰喚侍者,侍者應諾,如是三召,皆應諾;
國師雲:“我還以為是我辜負你,原來卻是你辜負我。”

  有僧聞此事,舉向玄沙師備禪師,問雲:“國師喚侍者,究竟有什麼用意?”
如今平實即以此問 舉向天下密宗一切法王仁波切,還有道得者麼?究竟國師意在何處?
玄沙禪師不答他所問,卻道:“卻是侍者會得國師意。”

  雲居錫禪師聞玄沙恁道,卻拈向天下大師雲:“且說看看:國師之侍者 會不會國師之意?
若說侍者會,國師偏又說道:侍者辜負我。
若說侍者不會,玄沙禪師卻又說侍者會。諸方且要如何商量這件公案?”
諸方大師悉皆噤口。

  玄沙無比老婆,欲引彼僧悟入,故意道侍者會得國師意;此個公案眾說紛紜,有說玄沙作弄彼僧者,有說玄沙故說反話者、有說玄沙 只是隨意答他語話者;有什麼交涉!
雲居禪師眼見野狐漫山遍野,遂將玄沙語 舉示天下,設問數語,令諸野狐收斂野干鳴。

  玄覺禪師卻藉此一公案征問座下僧人:“玄沙道:卻是侍者會。什麼處是侍者會處?”
彼僧不知玄覺之意,卻將思惟所得答他:“侍者若不會,怎懂得恁麼答應?”
玄覺雲:“你還是沒體會到這公案密意。”
隨後又開示道:“如果在侍者與不會之淆訛處,能說出個道理,便可以看見 玄沙之本來面目。”
不唯見玄沙,亦同時見得平實 與十方諸佛之本來面目。

  復有僧問清涼大法眼:“國師喚侍者,意旨如何?”
法眼禪師答雲:“暫且下去!另外找個時辰再來!”

  雲居禪師聞法眼此語,復又舉向天下:“清涼法眼恁麼答彼僧,究竟明白國師之意?抑或不明國師之意?”若明國師之意,彼時應當答彼僧問,不合令他別時來;若不明國師意,雲何卻與國師等人同一鼻孔出氣?

  復有僧問趙州從稔禪師:“國師喚侍者,意思如何?”趙州答雲:“如人在暗地裡(以毛筆)寫字,字雖寫不好,字的意思卻已顯示出來了。”大小趙州,作這個語話,未免隔鞋搔癢,更增學人迷悶,轉復難會。

  此個公案,國師三喚,侍者三應,惹得諸方七嘴八舌,競拈不已,今日不覺便宜了平實,只管復述一遍便了,不須發白筆禿。
只如當代密宗法王仁波切等,個個盡道 金剛乘可令人一生成佛、全然覺醒,可還解得此一公案淆訛麼?若能解得,令平實額首,命座奉上無生茶,許汝破初參,入七住賢位;
如或未然,猶是未見道凡夫,於佛法中 尚無語話分,宜再閉關苦參,通達宗教二門之後,方可出世弘法,方知密宗大圓滿法之不圓滿。
若不欲長期閉關苦參者,且請偕同侍者 來覓平實,平實三喚,汝侍者三應便了;
仁波切及法王等,宜帶眼來,向侍者邊一眼瞥見,立即超凡越聖---不在凡夫亦不入聖,豈不快哉!


  (蕭平實《宗門血脈》公案拈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