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愚謂之死 外道執為斷(在世間有情之中,最為殊勝,名為世第一法、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諸求二乘人 目以為無作(煖位)
盡屬情所計 六十二見本(頂位)
妄立虛假名 何為真實義(忍位)
惟有過量人 通達無取捨(後二位修四如實智,觀能所二取皆空、俱般若三昧 )
以知五蘊法 及以蘊中我(煖位)
外現眾色像 一一音聲相(頂位)
平等如夢幻 不起凡聖見(忍位)
不作涅槃解 二邊三際斷(體證一真如心)
常應諸根用 而不起用想(煖位)
分別一切法 不起分別想(頂位)
劫火燒海底 風鼓山相擊(忍位/安住法雲地)
真常寂滅樂 涅槃相如是(體證常寂滅相 俱涅槃智)
吾今強言說 令汝捨現見(煖位)
汝勿隨言解 許汝知少分 (頂位)
無上大涅槃 圓明常寂照 (忍位/等覺?!)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九九】舉。肅宗帝問忠問師。如何是十身調御(作家君王。大唐天子。也合知恁麼。頭上捲輪冠脚下無憂履)國師云。檀越踏毘盧頂上行(須彌那畔把手共行。猶有這箇在)帝云。寡人不會(何不領話。可惜許。好彩不分付帝當時便喝。更用會作什麼)國師云。莫認自己清淨法身(雖然葛藤。却有出身處。醉後郎當愁殺人)。
【毘盧】
(佛名)Vairocana,毘盧舍那之略。法身佛之通稱。即密教之大日如來也。碧岩九十九則曰:「肅宗皇帝問忠國師:如何是十身調御?國師云:檀越踏毘盧頂上行。帝云:寡人不會。國師云:莫認自己清淨法身。」大慧普說二曰:「高步毘盧頂,不稟釋迦文。」普燈錄十八曰:「坐斷毘盧頂𩕳,須是沒量大人。」今僧人於七月中元結盂蘭盆會,首座僧裝為毘盧佛,誦經施食,戴毘盧帽。因帽有毘盧佛小像,故名。
肅宗皇帝。在東宮時。已參忠國師。後來即位。敬之愈篤。出入迎送躬自捧車輦。一日致箇問端來。問國師云。如何是十身調御。師云。檀越踏毘盧頂上行。國師平生。一條脊梁骨硬如生鐵。及至帝王面前。如爛泥相似。雖然答得廉纖。却有箇好處。他道。爾要會得。檀越須是向毘盧頂[寧*頁]上行始得。他却不薦。更道。寡人不會。國師後面。忒殺郎當落草。更注頭上底一句云。莫錯認自己清淨法身。所謂人人具足。箇箇圓成。看他一放一收。八面受敵。不見道。善為師者。應機設教。看風使帆。若只僻守一隅。豈能回互。看他黃檗老善能接人。遇著臨濟。三回便痛施六十棒。臨濟當下便會去。及至為裴相國。葛藤忒殺。此豈不是善為人師。忠國師善巧方便。接肅宗帝。蓋為他有八面受敵底手段。
十身調御者。即是十種他受用身。法報化三身。即法身也。何故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據法身。則一片虛凝。靈明寂照。
太原孚上座。在揚州光孝寺。講涅槃經。有游方僧。即夾山典座。在寺阻雪。因往聽講。講至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廣談法身妙理。典座忽然失笑。孚乃目顧。講罷令請禪者問云。某素智狹劣。依文解義。適來講次。見上人失笑。某必有所短乏處。請上人說。典座云。座主不問。即不敢說。座主既問。則不可不言。某實是笑座主不識法身。孚云。如此解說。何處不是。典座云。請座主更說一遍。孚曰。法身之理。猶若太虛。竪窮三際。橫亘十方。彌綸八極。包括二儀。隨緣赴感。靡不周遍。典座曰。不道座主說不是。只識得法身量邊事。實未識法身在。孚曰。既然如是。禪者當為我說。典座曰。若如是。座主暫輟講旬日。於靜室中端然靜慮。收心攝念。善惡諸緣一時放却。自窮究看。孚一依所言。從初夜至五更。聞鼓角鳴。忽然契悟。便去叩禪者門。典座曰。阿誰。孚曰某甲。典座咄曰。教汝傳持大教。代佛說法。夜半為什麼。醉酒臥街。孚曰。自來講經。將生身父母鼻孔扭揑。從今日已後。更不敢如是。
看他奇特漢。豈只去認箇昭昭靈靈。落在驢前馬後。須是打破業識。無一絲毫頭可得。猶只得一半在。古人道。不起纖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但識常寂滅底。莫認聲色。但識靈知。莫認妄想。
所以道。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達磨問二祖。汝立雪斷臂。當為何事。祖曰。某甲心未安。乞師安心。磨云。將心來。與汝安。祖曰。覓心了不可得。磨曰。與汝安心竟。二祖忽然領悟。
且道。正當恁麼時。法身在什麼處。長沙云。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如今人只認得箇昭昭靈靈。便瞠眼努目弄精魂。有什麼交涉。只如他道莫認自己清淨法身。且如自己法身。爾也未夢見在。更說什麼莫認。教家以清淨法身為極則。為什麼却不教人認。不見道。認著依前還不是咄。好便與棒。會得此意者。始會他道莫認自己清淨法身。
雪竇嫌他老婆心切。爭奈爛泥裏有刺。豈不見洞山和尚接人有三路。所謂玄路鳥道展手。初機學道。且向此三路行履。
僧問師。尋常教學人行鳥道。未審如何是鳥道。洞山云。不逢一人。僧云。如何行。山云。直須足下無[1]私去。僧云。只如行鳥道。莫便是本來面目否。山云。闍黎因什麼顛倒。僧云。什麼處是學人顛倒處。山云。若不顛倒。為什麼認奴作郎。僧云。如何是本來面目。山云。不行鳥道。
須是見倒這般田地。方有少分相應。直下打疊教削迹吞聲。猶是衲僧門下。沙彌童行見解在。更須回首塵勞。繁興大用始得。雪竇頌云。
一國之師亦強名(何必空花水月。風過樹頭搖)
南陽獨許振嘉聲(果然坐斷要津。千箇萬箇中難得一箇半箇)
大唐扶得真天子(可憐生。接得堪作何用。接得瞎衲僧濟什麼事)
曾踏毘盧頂上行(一切人何不恁麼去。直得天上天下。上座作麼生踏)
鐵鎚擊碎黃金骨(暢快平生。已在言前)
天地之間更何物(茫茫四海少知音。全身擔荷撒沙撒土)
三千剎海夜[2]沈沈(高[3]着眼。把定封疆。爾待入鬼窟裏去那)
不知誰入蒼龍窟(三十棒。一棒也少不得。拈了也。還會麼咄。諸人鼻孔被雪竇穿了也。莫錯認自己清淨法身)
一國之師亦強名。南陽獨許振嘉聲。此頌一似箇真贊相似。不見道。至人無名。喚作國師。亦是強安名了。國師之道。不可比倫。善能恁麼接人。獨許南陽是箇作家。大唐扶得真天子。曾踏毘盧頂上行。若是具眼衲僧眼腦。須是向毘盧頂上行。方見此十身調御。佛謂之調御。便是十號之一數也。一身化十身。十身化百身。乃至千百億身。大綱只是一身。這一頌却易說。後頌他道莫認自己清淨法身。頌得水灑不著。直是難下口說。鐵鎚擊碎黃金骨。此頌莫認自己清淨法身。雪竇忒殺讚歎他。黃金骨一鎚擊碎了也。天地之間更何物。直須淨裸裸赤灑灑。更無一物可得。乃是本地風光。一似三千剎海夜[*]沈沈。三千大千世界香水海中有無邊剎。一剎有一海。正當夜靜更深時。天地一時澄澄地。且道是什麼。切忌作閉目合眼會。若恁麼會。正墮在毒海。不知誰入蒼龍窟。展脚縮脚。且道是誰。諸人鼻孔一時被雪竇穿却了也。
垂示云。收因結果。盡始盡終。對面無私。元不曾說。忽有箇出來道一夏請益為什麼不曾說。待爾悟來向爾道。且道為復是當面諱却。為復別有長處。試舉看。
////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清淨法身佛),直踏毘盧頂上行(入佛境界,不動地➠法雲地,佛智,圓滿報身佛),...金剛道後異熟空(十地等覺➠妙覺)?!
【毘盧】
(佛名)Vairocana,毘盧舍那之略。法身佛之通稱。即密教之大日如來也。碧岩九十九則曰:「肅宗皇帝問忠國師:如何是十身調御?國師云:檀越踏毘盧頂上行。帝云:寡人不會。國師云:莫認自己清淨法身。」大慧普說二曰:「高步毘盧頂,不稟釋迦文。」普燈錄十八曰:「坐斷毘盧頂𩕳,須是沒量大人。」今僧人於七月中元結盂蘭盆會,首座僧裝為毘盧佛,誦經施食,戴毘盧帽。因帽有毘盧佛小像,故名。
肅宗皇帝。在東宮時。已參忠國師。後來即位。敬之愈篤。出入迎送躬自捧車輦。一日致箇問端來。問國師云。如何是十身調御。師云。檀越踏毘盧頂上行。國師平生。一條脊梁骨硬如生鐵。及至帝王面前。如爛泥相似。雖然答得廉纖。却有箇好處。他道。爾要會得。檀越須是向毘盧頂[寧*頁]上行始得。他却不薦。更道。寡人不會。國師後面。忒殺郎當落草。更注頭上底一句云。莫錯認自己清淨法身。所謂人人具足。箇箇圓成。看他一放一收。八面受敵。不見道。善為師者。應機設教。看風使帆。若只僻守一隅。豈能回互。看他黃檗老善能接人。遇著臨濟。三回便痛施六十棒。臨濟當下便會去。及至為裴相國。葛藤忒殺。此豈不是善為人師。忠國師善巧方便。接肅宗帝。蓋為他有八面受敵底手段。
十身調御者。即是十種他受用身。法報化三身。即法身也。何故報化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據法身。則一片虛凝。靈明寂照。
太原孚上座。在揚州光孝寺。講涅槃經。有游方僧。即夾山典座。在寺阻雪。因往聽講。講至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廣談法身妙理。典座忽然失笑。孚乃目顧。講罷令請禪者問云。某素智狹劣。依文解義。適來講次。見上人失笑。某必有所短乏處。請上人說。典座云。座主不問。即不敢說。座主既問。則不可不言。某實是笑座主不識法身。孚云。如此解說。何處不是。典座云。請座主更說一遍。孚曰。法身之理。猶若太虛。竪窮三際。橫亘十方。彌綸八極。包括二儀。隨緣赴感。靡不周遍。典座曰。不道座主說不是。只識得法身量邊事。實未識法身在。孚曰。既然如是。禪者當為我說。典座曰。若如是。座主暫輟講旬日。於靜室中端然靜慮。收心攝念。善惡諸緣一時放却。自窮究看。孚一依所言。從初夜至五更。聞鼓角鳴。忽然契悟。便去叩禪者門。典座曰。阿誰。孚曰某甲。典座咄曰。教汝傳持大教。代佛說法。夜半為什麼。醉酒臥街。孚曰。自來講經。將生身父母鼻孔扭揑。從今日已後。更不敢如是。
看他奇特漢。豈只去認箇昭昭靈靈。落在驢前馬後。須是打破業識。無一絲毫頭可得。猶只得一半在。古人道。不起纖毫修學心。無相光中常自在。但識常寂滅底。莫認聲色。但識靈知。莫認妄想。
所以道。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達磨問二祖。汝立雪斷臂。當為何事。祖曰。某甲心未安。乞師安心。磨云。將心來。與汝安。祖曰。覓心了不可得。磨曰。與汝安心竟。二祖忽然領悟。
且道。正當恁麼時。法身在什麼處。長沙云。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如今人只認得箇昭昭靈靈。便瞠眼努目弄精魂。有什麼交涉。只如他道莫認自己清淨法身。且如自己法身。爾也未夢見在。更說什麼莫認。教家以清淨法身為極則。為什麼却不教人認。不見道。認著依前還不是咄。好便與棒。會得此意者。始會他道莫認自己清淨法身。
雪竇嫌他老婆心切。爭奈爛泥裏有刺。豈不見洞山和尚接人有三路。所謂玄路鳥道展手。初機學道。且向此三路行履。
僧問師。尋常教學人行鳥道。未審如何是鳥道。洞山云。不逢一人。僧云。如何行。山云。直須足下無[1]私去。僧云。只如行鳥道。莫便是本來面目否。山云。闍黎因什麼顛倒。僧云。什麼處是學人顛倒處。山云。若不顛倒。為什麼認奴作郎。僧云。如何是本來面目。山云。不行鳥道。
須是見倒這般田地。方有少分相應。直下打疊教削迹吞聲。猶是衲僧門下。沙彌童行見解在。更須回首塵勞。繁興大用始得。雪竇頌云。
一國之師亦強名(何必空花水月。風過樹頭搖)
南陽獨許振嘉聲(果然坐斷要津。千箇萬箇中難得一箇半箇)
大唐扶得真天子(可憐生。接得堪作何用。接得瞎衲僧濟什麼事)
曾踏毘盧頂上行(一切人何不恁麼去。直得天上天下。上座作麼生踏)
鐵鎚擊碎黃金骨(暢快平生。已在言前)
天地之間更何物(茫茫四海少知音。全身擔荷撒沙撒土)
三千剎海夜[2]沈沈(高[3]着眼。把定封疆。爾待入鬼窟裏去那)
不知誰入蒼龍窟(三十棒。一棒也少不得。拈了也。還會麼咄。諸人鼻孔被雪竇穿了也。莫錯認自己清淨法身)
一國之師亦強名。南陽獨許振嘉聲。此頌一似箇真贊相似。不見道。至人無名。喚作國師。亦是強安名了。國師之道。不可比倫。善能恁麼接人。獨許南陽是箇作家。大唐扶得真天子。曾踏毘盧頂上行。若是具眼衲僧眼腦。須是向毘盧頂上行。方見此十身調御。佛謂之調御。便是十號之一數也。一身化十身。十身化百身。乃至千百億身。大綱只是一身。這一頌却易說。後頌他道莫認自己清淨法身。頌得水灑不著。直是難下口說。鐵鎚擊碎黃金骨。此頌莫認自己清淨法身。雪竇忒殺讚歎他。黃金骨一鎚擊碎了也。天地之間更何物。直須淨裸裸赤灑灑。更無一物可得。乃是本地風光。一似三千剎海夜[*]沈沈。三千大千世界香水海中有無邊剎。一剎有一海。正當夜靜更深時。天地一時澄澄地。且道是什麼。切忌作閉目合眼會。若恁麼會。正墮在毒海。不知誰入蒼龍窟。展脚縮脚。且道是誰。諸人鼻孔一時被雪竇穿却了也。
垂示云。收因結果。盡始盡終。對面無私。元不曾說。忽有箇出來道一夏請益為什麼不曾說。待爾悟來向爾道。且道為復是當面諱却。為復別有長處。試舉看。
////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清淨法身佛),直踏毘盧頂上行(入佛境界,不動地➠法雲地,佛智,圓滿報身佛),...金剛道後異熟空(十地等覺➠妙覺)?!
-
- 文章: 2552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清淨法身佛),直踏毘盧頂上行(入佛境界,不動地➠法雲地,佛智,圓滿報身佛),...金剛道後異熟空(十地等覺➠妙覺)?!
= = = = =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體證真如法身),直踏毘盧頂上行(啟發大悲心 入法性界,不動地→法雲地,自覺 覺他行→俱道種智),...金剛道後異熟空(等覺→妙覺,俱涅槃智,圓滿化身佛)?!
= = = = =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體證真如法身),直踏毘盧頂上行(啟發大悲心 入法性界,不動地→法雲地,自覺 覺他行→俱道種智),...金剛道後異熟空(等覺→妙覺,俱涅槃智,圓滿化身佛)?!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曼殊室利!彼佛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
一月普現一切水(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一切水月(化佛)一月(法身佛)攝...金剛道後異熟空(等覺→妙覺,俱涅槃智,圓滿化身佛),一切皆成佛?!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
一月普現一切水(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一切水月(化佛)一月(法身佛)攝...金剛道後異熟空(等覺→妙覺,俱涅槃智,圓滿化身佛),一切皆成佛?!
-
- 文章: 2552
- 註冊時間: 週一 3月 22, 2021 2:21 pm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一月普現一切水(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一切水月(化佛)一月(法身佛)攝...金剛道後異熟空(等覺→妙覺,俱涅槃智,圓滿化身佛),一切皆成佛?!
= = = = =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水月(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一月(法身佛)攝...金剛道後異熟空(等覺→妙覺,俱涅槃智,圓滿化身佛),或如願生於 藥師琉璃光 佛國淨土?!
= = = = =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水月(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一月(法身佛)攝...金剛道後異熟空(等覺→妙覺,俱涅槃智,圓滿化身佛),或如願生於 藥師琉璃光 佛國淨土?!
-
- 文章: 3138
- 註冊時間: 週日 7月 25, 2021 10:36 pm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一月普現一切水
心識的作用顯露在任何它所了別的境相
就如天上明月映現於任何有水的地方
一切水月一月攝
所有的境相無一不是心識所攝
就如同水中月影萬千.實僅一月當空明照
??
心識的作用顯露在任何它所了別的境相
就如天上明月映現於任何有水的地方
一切水月一月攝
所有的境相無一不是心識所攝
就如同水中月影萬千.實僅一月當空明照
??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 猶如虛空花,
三世悉平等, 畢竟無來去。
問。既心外無佛。見佛是心。云何教中。有說化佛來迎。生諸淨剎。
答。法身如來。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應一際。即不來不去。隨應物心。又化體即真。說無來去。從真流化。現有往還。即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也。不來而來。似水月之頓呈。不見而見。猶行雲之忽現。...佛身湛然常寂。無有去來。眾生識心。託佛本願功德勝力。自心變化(功德種子本願之力)。有來有去。如面鏡像。似夢施為。鏡中之形。非內非外。夢裏之質。不有不無。但是自心。非關佛化。則不來不去。(宗鏡錄)
////
或如願生於 藥師琉璃光 佛國淨土...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普眼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 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 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 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 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 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 猶如虛空花,
三世悉平等, 畢竟無來去。
問。既心外無佛。見佛是心。云何教中。有說化佛來迎。生諸淨剎。
答。法身如來。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以化即真。真應一際。即不來不去。隨應物心。又化體即真。說無來去。從真流化。現有往還。即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也。不來而來。似水月之頓呈。不見而見。猶行雲之忽現。...佛身湛然常寂。無有去來。眾生識心。託佛本願功德勝力。自心變化(功德種子本願之力)。有來有去。如面鏡像。似夢施為。鏡中之形。非內非外。夢裏之質。不有不無。但是自心。非關佛化。則不來不去。(宗鏡錄)
////
或如願生於 藥師琉璃光 佛國淨土...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
- 文章: 6306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
- 文章: 6306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
-
- 文章: 6306
-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23, 2021 11:55 pm
Re: 從須深盜法經探源,辨正世尊親傳原始佛教,即是大乘佛法
雜阿含347須深盜法經
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須深見法得法,覺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
須深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悔過!我於正法中盜密出家,是故悔過。」
佛告須深:「云何於正法中盜密出家?」
須深白佛言:「世尊!有眾多外道來詣我所,語我言:『須深當知:我等先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餘世人恭敬供養,而今斷絕,悉共供養沙門瞿曇、聲聞大眾。汝今密往沙門瞿曇、聲聞眾中出家受法,得彼法已,還來宣說我等,當以彼聞法教化世間,令彼恭敬供養如初。』是故,世尊!我於正法、律中盜密出家,今日悔過。唯願世尊聽我悔過,以哀愍故。」
佛告須深:「受汝悔過,汝當具說:『我昔愚癡、不善、無智,於正法、律盜密出家,今日悔過,自見罪、自知罪,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見、自知而悔過者,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終不退減。」
佛告須深:「今當說譬,其智慧者,以譬得解。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盜賊,縛送王所,白言:『大王!此人劫盜,願王處罪。』王言:『將罪人去,反縛兩手,惡聲宣令,周遍國中,然後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彼典刑者受王教令,送彼罪人,反縛兩手,惡聲宣唱,周遍城邑,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日中,王問:『罪人活耶?』臣白言:『活。』王復敕臣:『復劖百矛。』至日晡時,復劖百矛,彼猶不死。」
佛告須深:「彼王治罪,劖以三百矛,彼罪人身寧有完處如手掌不?」
須深白佛:「無也,世尊!」
復問須深:「時彼罪人,劖以三百矛因緣,受苦極苦劇不?」
須深白佛:「極苦,世尊!若劖以一矛,苦痛難堪,況三百矛,當可堪忍?」
佛告須深:「此尚可耳,若於正法律盜密出家,盜受持法,為人宣說,當受苦痛倍過於彼。」
佛說是法時,外道須深漏盡意解,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根據傳說,耶穌未傳道前,曾經到印度修行。
本人自認為佛學家,申論佛法一切依經而論,如有法友針對敝人論述有所疑慮,請以經證做為法義辨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