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公案很難懂
發表於 : 週三 3月 30, 2022 8:55 am
“本來面目”禪釋(韓鳳鳴)
禪宗由“明心見性”而見到“本來面目”,算是開悟了。但本來面目無面目相,這個新視域 因思想未曾思想而不識,由於思的清淨純粹而不能言說,形成不了關於面目的描述。因此對“本來面目”的認識 注定要身心貼近的親證,在清淨純粹中自照,機緣成熟時 能看到本來“如是”的存在面目。所以本來面目 非具體之物而不能形之於事實描述——雖然它必然是事實,但在純粹的觀照中 卻有著比從前任何時候 都深刻的存在體驗,事物似乎是親在於我的肌膚,它們是清淨、光明、赤裸裸的。這種純粹的感知 超越了理性的真實,超越了道德的真實、藝術的真實、科學的真實,甚至超越了童話的真實,在無限的“如是”境界中享受著永恆的安寧。
一、不思善,不思惡
各本《壇經》都有這樣的情節:惠能得到五祖衣缽後,連夜出黃梅,後面有大批黃梅弟子來奪法,曾經當過五品將軍的和尚慧明跑得最快,趕上了惠能,要求傳法。惠能要惠明先淨心,然後授法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慧明言下大悟。這個悟道因緣 後來被當成公案被禪者反復參究:
“看個話頭:六祖示明上座道:‘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如何是明上座 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但如此看來看去,到詞窮理盡,沒奈何處,驀然看透。便是一生參學事畢。”
禪宗語錄中 類似的教誨經常出現。南泉普願對一個學僧說:“不思善,不思惡,心念不起,看你本來面目。”南泉認為心念不起處 是本來面目。
世上除了善惡分別之外 還有是非、美醜、真偽、淨垢等等二元分別。只要我們有了分別心,就進入了二元的世界,在顧此失彼中,在患得患失中,陷於相對的沼澤 不能自拔。當清淨還是作為 與塵垢相對時,它還沒有走出 相對觀的泥淖,只有到達一元的“常清淨”世界,才能實現真實的觀照。
不思善惡,是“一念未生時”、是“天地未分時”、是“父母未生時”、是“古帆未掛時”的一元狀態,我們在原初的清淨海洋裡。不思善、不思惡的直接結果 是清淨的“本來面目”出現,或者說,不思善不思惡是本來面目出現的必要條件。
不思善、不思惡以及不思任何相對觀念時,是清淨心田。“當與麼時,不是古,不是今;不思善,不思惡。鬼神不能尋其跡,萬法不能為其侶,地不能載,天不能蓋。”在這虛靈的境界裡,見得本來面目:“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作麼生?”座雲:正恁麼時,是某甲放身命處。”不思善惡處 即是心性本來。一般人多被善、惡觀念牽連,被世間的價值觀牽著走,在種種執著和痴情中 不能自見清淨心地,不見本來面目。
不思善惡是清淨境地,此處無天堂地獄,無佛無眾生。“所謂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個時淨無夤緣,廓無處所,三際斷,六門空。所以道:恢恢焉,晃晃焉,迥出思議之表也。思不到,議不及,心念才萌,便成流注。若是一切心念盡,也無天堂到你,也無地獄到你。十方虛空,純淨無垢,廓然明白。……若或善惡如浮雲,起滅俱無處,這裡生佛立不得。六祖和尚道:不思善不思惡,正當恁麼時,還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時本來面目。”不思善惡處 是本來清淨面目,這個面目清淨無著:“描不成兮畫不就,贊不及兮休生受。本來面目沒處藏,世界壞時渠不朽。”本來面目是恆在的本來,是存在的自為狀態,只有在不思善惡後呈現。倘有所思,即便是人間天上的真善美,都是眼中的病翳。
後雲居結庵於三峰,經旬不赴堂。師問:“子近日何不赴齋?”雲居雲:“每日自有天神送食。”師雲:“我將謂汝是個人,猶作這個見解在。汝晚間來。”雲居晚至。師召:“膺庵主”。雲居應諾。師雲:“不思善,不思惡,是甚麼?”雲居回庵,寂然宴坐。天神自此竟尋不見,如是三日,乃絕。
一有所思即是境界,雖然美妙,總有美妙的執著。不思善惡則身心自然脫落,善惡境界都不見,清淨面目現前。
在清淨本來面前,一切追問和意義提示都是污染。一般的人生目標,無論它是多麼正義和良善,一般的心智無論有多麼理性和公平,都是對世俗心靈 欠缺的有限滿足,對清淨來說 都是自纏自縛的事。只要世上還存在可喜可欲的東西,只要我們還念可喜可欲之物,都使“我”分身出來。無論是它在引誘我 還是我執著於它,事物的出現 都把我困在其中,而實際上 是我們先行把自己分裂了。“一塵才起大地全收,一花欲開世界便起。”只要我在思考和追求著,無論其性質如何都是問題。
溈山一日指田謂仰山曰:“那頭得恁麼高,這頭得恁麼低。”仰曰:“卻是這頭高,那頭低。”溈曰:“汝不信,但向中間立,看兩頭。”仰曰:“不必中間立,亦莫住兩頭。”溈曰:“若如是,著水看,水能平物。”仰曰:“水亦無定,但向高處高平,低處低平。”溈乃休去。
只有超越人生有限的目的,回到清淨底蘊,才能實現最廣泛的“人道”目標。“我”在此時消融為世事因緣中的自由分子,“目標”與“我”都在自在生機中。這裡沒有對象,沒有概念,沒有分別,爾後是本來面目。
自我在不思善惡中 死於自己,又在不思善惡中 生於作為清淨的自己,真的“我”活轉過來。這時自性解放,事物回到了自身。一旦本來面目顯露,自我就有了新的根基,世界有了新的基礎,面前展開了新的景象。一切從前的分離、分裂、對立狀態不復存在了,同時作為自我的中心、核心、觀念也喪失了。一切都是清淨的完全存在,而清淨自性又像源頭活水一樣顯現著作為對象和主體的世界,這是還原後的世界。
二、本來面目的心理經驗
無善無惡是一個修行過程,理解無善惡的境界是容易的,滅卻有善有惡的“思”是不容易的。實現無善惡的清淨世界,還須從有善有惡開始,從為善去惡開始。首先進入和肯定 有善惡的世界,熟悉這個善惡的世界圖景,接著就開始了 為善除惡的行動,並且在世俗的贊揚聲中 享受道德贊美。到了去惡從善成了習慣,就會得定,定在善性的光輝中,為此感到榮耀 並想著繼續積累著功德。如果他在此時 具備了佛法正見,理解善惡世界的緣生本質,就看到無善無惡的世界 是一個更大的善。從認識無善無惡到定 在無善無惡中,就到了“無生”境界,世界變得清淨了,這是世界的“本善”面目。從散亂的善惡心 到統一的清淨心,最後這個清淨相再粉碎,就到了睛空萬裡的“本來面目”。
看到世界本質清淨的一面,不生的一面,定在其中,在某個機緣中 會爆發真相認識。這時我們的息與萬物的息息息相通,與萬物一起進入一元的世界,與宇宙間任何事物 都產生通感,在一體中看到生命真相了。身體的每一部分都自然打開了,眼淚不知在什麼時候 流了下來,肌肉不知什麼時候 鬆弛下來,心跳和血液似乎停止了。不是歡喜也不是悲傷,只有無邊的寧靜和舒適,時間和空間變為“零”,宇宙及其享用全面打開。
這時事物不是觀念形態,事物或不成其為“事物”,只是活潑潑的一片緣生實際。面前沒有物,沒有面對的東西,人與一切事物 是相互滲透和交融的關系,是本來同一的關系。它們都是明擺著的,直接呈現著現成和真實,沒有誰來提問,也沒有誰要回答。面前的山 雖然還是山,但這山已不是那山,那山依然聳立在我們面前,但現在是如如一片,或者說成為“空性”,成了我們清淨的身體。本來面目 是空性的面目,本來面目無面目,所以“本來面目”之說也是多餘的,萬物在清淨自照中 自在自是。
對於本來面目的自在狀態而言,使用“面目”一詞是要做慎重考慮的,因為它容易讓人著在上面,類似的言語“清淨”等也都被看作是不恰當的。用“面目”一詞只是不得已的權宜,是不得不說的說話者在還原到徹底的時候姑且用上的假名,當人們理解了它的內涵時,“面目”沒有了,只生存的“如是”狀態,它是清淨的,“清淨”也是假借的詞。
這個不思善惡的心 及其帶來的清淨面目,是“喜怒哀樂之未發”的那個心 及其純真狀態,它的純潔和真實就在於它是“空”的,是存在的實相。
藥山惟嚴禪師在靜坐中,徒弟問他:“兀兀地思量什麼?”藥山說:“思量個不思量的。”徒弟進一步說:“不思量的如何思量?”藥山說:“非思量。”佛說一切法,只是為了人見這個非思量的空性,正說奇說都是讓人見這個空心。
問:“大庾嶺上趁得及,為什麼提不起?”師提起衲衣。
僧雲:“不問這個。”
師雲:“看你提不起。”
我們眼前的景象 並不是消逝的事物殘存的影子,而是我們心靈的羈絆,這些虛幻之物 可以跨越任何時間在無限的場所顯現。它們甚至跨越了種種心靈界限 成為認識的基礎,它們常常乘虛而入污染清白。當這些如夢似幻的基礎呈現的時侯,表現得如此真實,以各種姿態 撞擊我們的感官,我們總是把它當成真實而不是夢幻。
我們以感覺世界的假相為真實,以感覺世界清白的基礎為夢幻,把它們當成了廉價的空幻之物 寫進神話,我們從來就在做這樣的事。只有當意識之光 不再關注感官世界的事事物物時,它就在無思中忽視印象世界,內在世界的清白會清楚地坦露。有人將本來面目 等同於無意識,等同於集體無意識,但他們很難解釋在這種無意識的同一中的寂靜、光明、喜悅;本來面目不是幻想,本來面目 是要制服幻想;本來面目不是無記,本來面目要讓混沌不明的心理 顯出它的真相。一般人需要遺忘和逃離的領域,一般人認為是無知、神秘和黑暗的領域,卻是本來面目的隱身處。
我們的本能 將我們束縛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欲求 讓我們成為事物的奴隸,本來面目帶領我們走進真相。為方便直指本來面目,禪宗在實踐中 積累了許多關於清淨面目的喻象,除了本來面目外還有“本來人”、“本分事”、“本分田地”、“本地風光”等。為了顯示本來面目不居凡聖、不落聲色、不涉見聞、不落文字、一塵不染等特點,禪師有以不立文字、沉默、無做來暗示[11]。但禪宗認為,即使是一些最為自然、最不著痕跡的直指法門,仍是畫虎成狸,難傳本來面目:
“畫師五彩畫虛空,落筆須知失本蹤,更有唐朝吳道子,平生紙上枉施功。”
“清奇古怪娘生面,妙筆丹青作公施?者廝十分傳得似,依然畫虎只成狸!”
所以最好的方法 是不用方法,讓日常來直顯,讓自性直顯自己。“但能上無攀仰,下絕己躬,外不見山河大地,內不立見聞覺知,直下擺脫情識,一念不生,證本地風光,見本來面目。”所以古來禪門大德,不著意於言思,不以義理傳法,而是以自心性 直顯來除人知見,使人胸中不留毫發 而讓本地風光自然顯露。
對本來面目的覺悟不是獲得了什麼,而是將“思”還原到基礎地帶,與存在的實際實現了同一。覺悟也不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覺悟者還生活在平常的日子裡,躍入他從未離開過的地方。覺悟的“我”是清淨圓融的,沒有“真神”、“覺性”、“佛”等的主體感,森羅萬象任其“如是”湧現。這個本來面目似乎原始以來就這樣自在地呈現,也因之稱其為“本來面目”。
三、本來面目與本來的生活
人本來清淨,一開始就是佛,就是解脫人,這是本來面目。多思多慮的人不知道這個事實,或者雖然知道了這個道理卻不能當下承當,他不在本來面目的真實體會中。但一旦人明白了本來,一切都雲開見日,再沒有什麼羈絆,大家都是無事人,在真實的面目裡 自在生活。在本來面目看來,修行也是不必要的,這時候如果談修證、成佛、解脫,都是做繭自縛。
無論生存讓我們如何外化,本來面目 仍然是世界的軸心,事物圍繞著它,生活的本質就是它。清淨本來是事物自身及其運動的“靜態”,對意義來說,它是靜態的“零”,是意義的起點。一個僧人問老師:“混沌未分時如何?”老師回答:“混沌”。又問道:“分後如何?”師曰:“混沌。”無意義的零 擁有無限的意義,能生出無限的世界,它就是無限的世界。換一句話說,一切人間意義 和事實都是清淨的零,當思產生的時候,就分化成大千世界及其意義。當自性走到零點或空的時候,我們是來到了清澈的空氣裡,天堂很容易理解,而世間的動亂和矛盾也看得清晰了。
雖然說明心見性後的生活 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或真正的修行 是在明心見性後開始的,但由於業力和習氣的原因,人雖然明心見性了,還有得而復失的可能,明而忽暗,都有可能再入“輪回”。所以還有很長的修行之路要走,尤其要在本來清淨的生活中生活。一方面要在具體事上修,勤於日用之道,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從心理到生活之路 依於正念和正行;另一方面,要步步踏著空相,時時在實際中,任何世俗輕微的暗示,都是心理上的疾病。這樣行持下去,生命之路就會越走越寬,不久身心上會產生輕快愉悅感,精神越來越純淨,容顏越來越明麗,氣度越來越從容。久而久之生活中產生一種寬裕感,精神裡產生出一種自然的罡氣,身內身外 產生一種清淨場。這在道家稱為純陽之氣,禪宗稱之為禪悅、法喜等,精神氣象出來了,我們的精神世界 模糊的輪廓有了真正的三摩地。
在生活的歲月,個人與自然在一起,與眾生事業一起,在寂靜的自性中 看世間的清淨和繁榮。一些人已經學會鑿壁偷光,原來雲霧迷漫的心靈 現在看清了真偽,把一些虛幻之物懸置起來,少了許多妄想,多了丈夫氣概。人生的迢迢長路 變得越來越清淨、無畏,經過漫長歲月的磨礪,禪者已經能做到與身心自然一同呼吸,在自然卷舒中,在世事風雨中,聽到真相清淨本來的聲息,得到關於本來面目的種種回答。人們看到萬法生滅因緣,在唸唸清淨中隨緣任運,到習氣掃盡時,就進入了聖位。“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就是成佛作祖了。
於第一義不動的時候,我們雖然處在世界中,走在人生路上,手裡捧著飯碗,但“世界”沒有產生,“生活”沒有形象,風聲雨聲都是朗朗空性,歲月一樣輪轉,但我們沒有記掛著什麼。這個空性之我由於什麼也不是,不依於是而無所不是,不著一塵而遍攝無量剎土。這無量剎土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由於沒有意義而成就它真實的剎土。這是自我和世界解體的時候,虛空粉碎,我們直接契入存在的“本體”而認識真實世界的“如是”。
至此有人問,假設人的意識 能在一剎那間 見到了宇宙全相,這是怎樣的一種狀況呢,人是無法想像的。他的疑問沒錯,因為他還在思中。
不思善惡是心中無“事”的直觀,主要還是“無情”、“無我”、“無著”。無情的情感 是最真實不過的,這個情感沒有目的,情感在它緣起的煙雲中,化成清淨而優美的自由之身。一個和尚問省念:“如何是和尚不欺人的話?”省念回答說“看,冬天來了”。但那又怎樣呢?省念說,春風不久就要到了。這種情感最直接地進入事物,沒有中間的環節,是與自然同體的,是同體之悲。這裡沒有我,沒有本質,本質就在那裡,現象就是本質。生活裡沒有任何深奧值得人留心,它舍棄了有為的“思”而以思的坦露表達存在的實情。“惠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惠能不講究禪法技巧,不斷念也不守空,只是自然無著。
本來的生活 沒有斷絕思維 卻也不隨波逐浪,對現實世界 不否定也不肯定,在平常生活中 生活而不執著於它,生活在殊相世界 能時時處處見到真相。
“青山元不動,白雲任去來。”
這是不崇尚浪漫的浪漫生活,是不提倡神秘的神秘的生活,是不求天堂的真實天堂。禪者就是這樣在清淨的大千世界中,體認著真相,平靜地生存。
禪宗由“明心見性”而見到“本來面目”,算是開悟了。但本來面目無面目相,這個新視域 因思想未曾思想而不識,由於思的清淨純粹而不能言說,形成不了關於面目的描述。因此對“本來面目”的認識 注定要身心貼近的親證,在清淨純粹中自照,機緣成熟時 能看到本來“如是”的存在面目。所以本來面目 非具體之物而不能形之於事實描述——雖然它必然是事實,但在純粹的觀照中 卻有著比從前任何時候 都深刻的存在體驗,事物似乎是親在於我的肌膚,它們是清淨、光明、赤裸裸的。這種純粹的感知 超越了理性的真實,超越了道德的真實、藝術的真實、科學的真實,甚至超越了童話的真實,在無限的“如是”境界中享受著永恆的安寧。
一、不思善,不思惡
各本《壇經》都有這樣的情節:惠能得到五祖衣缽後,連夜出黃梅,後面有大批黃梅弟子來奪法,曾經當過五品將軍的和尚慧明跑得最快,趕上了惠能,要求傳法。惠能要惠明先淨心,然後授法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慧明言下大悟。這個悟道因緣 後來被當成公案被禪者反復參究:
“看個話頭:六祖示明上座道:‘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如何是明上座 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但如此看來看去,到詞窮理盡,沒奈何處,驀然看透。便是一生參學事畢。”
禪宗語錄中 類似的教誨經常出現。南泉普願對一個學僧說:“不思善,不思惡,心念不起,看你本來面目。”南泉認為心念不起處 是本來面目。
世上除了善惡分別之外 還有是非、美醜、真偽、淨垢等等二元分別。只要我們有了分別心,就進入了二元的世界,在顧此失彼中,在患得患失中,陷於相對的沼澤 不能自拔。當清淨還是作為 與塵垢相對時,它還沒有走出 相對觀的泥淖,只有到達一元的“常清淨”世界,才能實現真實的觀照。
不思善惡,是“一念未生時”、是“天地未分時”、是“父母未生時”、是“古帆未掛時”的一元狀態,我們在原初的清淨海洋裡。不思善、不思惡的直接結果 是清淨的“本來面目”出現,或者說,不思善不思惡是本來面目出現的必要條件。
不思善、不思惡以及不思任何相對觀念時,是清淨心田。“當與麼時,不是古,不是今;不思善,不思惡。鬼神不能尋其跡,萬法不能為其侶,地不能載,天不能蓋。”在這虛靈的境界裡,見得本來面目:“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作麼生?”座雲:正恁麼時,是某甲放身命處。”不思善惡處 即是心性本來。一般人多被善、惡觀念牽連,被世間的價值觀牽著走,在種種執著和痴情中 不能自見清淨心地,不見本來面目。
不思善惡是清淨境地,此處無天堂地獄,無佛無眾生。“所謂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個時淨無夤緣,廓無處所,三際斷,六門空。所以道:恢恢焉,晃晃焉,迥出思議之表也。思不到,議不及,心念才萌,便成流注。若是一切心念盡,也無天堂到你,也無地獄到你。十方虛空,純淨無垢,廓然明白。……若或善惡如浮雲,起滅俱無處,這裡生佛立不得。六祖和尚道:不思善不思惡,正當恁麼時,還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時本來面目。”不思善惡處 是本來清淨面目,這個面目清淨無著:“描不成兮畫不就,贊不及兮休生受。本來面目沒處藏,世界壞時渠不朽。”本來面目是恆在的本來,是存在的自為狀態,只有在不思善惡後呈現。倘有所思,即便是人間天上的真善美,都是眼中的病翳。
後雲居結庵於三峰,經旬不赴堂。師問:“子近日何不赴齋?”雲居雲:“每日自有天神送食。”師雲:“我將謂汝是個人,猶作這個見解在。汝晚間來。”雲居晚至。師召:“膺庵主”。雲居應諾。師雲:“不思善,不思惡,是甚麼?”雲居回庵,寂然宴坐。天神自此竟尋不見,如是三日,乃絕。
一有所思即是境界,雖然美妙,總有美妙的執著。不思善惡則身心自然脫落,善惡境界都不見,清淨面目現前。
在清淨本來面前,一切追問和意義提示都是污染。一般的人生目標,無論它是多麼正義和良善,一般的心智無論有多麼理性和公平,都是對世俗心靈 欠缺的有限滿足,對清淨來說 都是自纏自縛的事。只要世上還存在可喜可欲的東西,只要我們還念可喜可欲之物,都使“我”分身出來。無論是它在引誘我 還是我執著於它,事物的出現 都把我困在其中,而實際上 是我們先行把自己分裂了。“一塵才起大地全收,一花欲開世界便起。”只要我在思考和追求著,無論其性質如何都是問題。
溈山一日指田謂仰山曰:“那頭得恁麼高,這頭得恁麼低。”仰曰:“卻是這頭高,那頭低。”溈曰:“汝不信,但向中間立,看兩頭。”仰曰:“不必中間立,亦莫住兩頭。”溈曰:“若如是,著水看,水能平物。”仰曰:“水亦無定,但向高處高平,低處低平。”溈乃休去。
只有超越人生有限的目的,回到清淨底蘊,才能實現最廣泛的“人道”目標。“我”在此時消融為世事因緣中的自由分子,“目標”與“我”都在自在生機中。這裡沒有對象,沒有概念,沒有分別,爾後是本來面目。
自我在不思善惡中 死於自己,又在不思善惡中 生於作為清淨的自己,真的“我”活轉過來。這時自性解放,事物回到了自身。一旦本來面目顯露,自我就有了新的根基,世界有了新的基礎,面前展開了新的景象。一切從前的分離、分裂、對立狀態不復存在了,同時作為自我的中心、核心、觀念也喪失了。一切都是清淨的完全存在,而清淨自性又像源頭活水一樣顯現著作為對象和主體的世界,這是還原後的世界。
二、本來面目的心理經驗
無善無惡是一個修行過程,理解無善惡的境界是容易的,滅卻有善有惡的“思”是不容易的。實現無善惡的清淨世界,還須從有善有惡開始,從為善去惡開始。首先進入和肯定 有善惡的世界,熟悉這個善惡的世界圖景,接著就開始了 為善除惡的行動,並且在世俗的贊揚聲中 享受道德贊美。到了去惡從善成了習慣,就會得定,定在善性的光輝中,為此感到榮耀 並想著繼續積累著功德。如果他在此時 具備了佛法正見,理解善惡世界的緣生本質,就看到無善無惡的世界 是一個更大的善。從認識無善無惡到定 在無善無惡中,就到了“無生”境界,世界變得清淨了,這是世界的“本善”面目。從散亂的善惡心 到統一的清淨心,最後這個清淨相再粉碎,就到了睛空萬裡的“本來面目”。
看到世界本質清淨的一面,不生的一面,定在其中,在某個機緣中 會爆發真相認識。這時我們的息與萬物的息息息相通,與萬物一起進入一元的世界,與宇宙間任何事物 都產生通感,在一體中看到生命真相了。身體的每一部分都自然打開了,眼淚不知在什麼時候 流了下來,肌肉不知什麼時候 鬆弛下來,心跳和血液似乎停止了。不是歡喜也不是悲傷,只有無邊的寧靜和舒適,時間和空間變為“零”,宇宙及其享用全面打開。
這時事物不是觀念形態,事物或不成其為“事物”,只是活潑潑的一片緣生實際。面前沒有物,沒有面對的東西,人與一切事物 是相互滲透和交融的關系,是本來同一的關系。它們都是明擺著的,直接呈現著現成和真實,沒有誰來提問,也沒有誰要回答。面前的山 雖然還是山,但這山已不是那山,那山依然聳立在我們面前,但現在是如如一片,或者說成為“空性”,成了我們清淨的身體。本來面目 是空性的面目,本來面目無面目,所以“本來面目”之說也是多餘的,萬物在清淨自照中 自在自是。
對於本來面目的自在狀態而言,使用“面目”一詞是要做慎重考慮的,因為它容易讓人著在上面,類似的言語“清淨”等也都被看作是不恰當的。用“面目”一詞只是不得已的權宜,是不得不說的說話者在還原到徹底的時候姑且用上的假名,當人們理解了它的內涵時,“面目”沒有了,只生存的“如是”狀態,它是清淨的,“清淨”也是假借的詞。
這個不思善惡的心 及其帶來的清淨面目,是“喜怒哀樂之未發”的那個心 及其純真狀態,它的純潔和真實就在於它是“空”的,是存在的實相。
藥山惟嚴禪師在靜坐中,徒弟問他:“兀兀地思量什麼?”藥山說:“思量個不思量的。”徒弟進一步說:“不思量的如何思量?”藥山說:“非思量。”佛說一切法,只是為了人見這個非思量的空性,正說奇說都是讓人見這個空心。
問:“大庾嶺上趁得及,為什麼提不起?”師提起衲衣。
僧雲:“不問這個。”
師雲:“看你提不起。”
我們眼前的景象 並不是消逝的事物殘存的影子,而是我們心靈的羈絆,這些虛幻之物 可以跨越任何時間在無限的場所顯現。它們甚至跨越了種種心靈界限 成為認識的基礎,它們常常乘虛而入污染清白。當這些如夢似幻的基礎呈現的時侯,表現得如此真實,以各種姿態 撞擊我們的感官,我們總是把它當成真實而不是夢幻。
我們以感覺世界的假相為真實,以感覺世界清白的基礎為夢幻,把它們當成了廉價的空幻之物 寫進神話,我們從來就在做這樣的事。只有當意識之光 不再關注感官世界的事事物物時,它就在無思中忽視印象世界,內在世界的清白會清楚地坦露。有人將本來面目 等同於無意識,等同於集體無意識,但他們很難解釋在這種無意識的同一中的寂靜、光明、喜悅;本來面目不是幻想,本來面目 是要制服幻想;本來面目不是無記,本來面目要讓混沌不明的心理 顯出它的真相。一般人需要遺忘和逃離的領域,一般人認為是無知、神秘和黑暗的領域,卻是本來面目的隱身處。
我們的本能 將我們束縛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欲求 讓我們成為事物的奴隸,本來面目帶領我們走進真相。為方便直指本來面目,禪宗在實踐中 積累了許多關於清淨面目的喻象,除了本來面目外還有“本來人”、“本分事”、“本分田地”、“本地風光”等。為了顯示本來面目不居凡聖、不落聲色、不涉見聞、不落文字、一塵不染等特點,禪師有以不立文字、沉默、無做來暗示[11]。但禪宗認為,即使是一些最為自然、最不著痕跡的直指法門,仍是畫虎成狸,難傳本來面目:
“畫師五彩畫虛空,落筆須知失本蹤,更有唐朝吳道子,平生紙上枉施功。”
“清奇古怪娘生面,妙筆丹青作公施?者廝十分傳得似,依然畫虎只成狸!”
所以最好的方法 是不用方法,讓日常來直顯,讓自性直顯自己。“但能上無攀仰,下絕己躬,外不見山河大地,內不立見聞覺知,直下擺脫情識,一念不生,證本地風光,見本來面目。”所以古來禪門大德,不著意於言思,不以義理傳法,而是以自心性 直顯來除人知見,使人胸中不留毫發 而讓本地風光自然顯露。
對本來面目的覺悟不是獲得了什麼,而是將“思”還原到基礎地帶,與存在的實際實現了同一。覺悟也不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覺悟者還生活在平常的日子裡,躍入他從未離開過的地方。覺悟的“我”是清淨圓融的,沒有“真神”、“覺性”、“佛”等的主體感,森羅萬象任其“如是”湧現。這個本來面目似乎原始以來就這樣自在地呈現,也因之稱其為“本來面目”。
三、本來面目與本來的生活
人本來清淨,一開始就是佛,就是解脫人,這是本來面目。多思多慮的人不知道這個事實,或者雖然知道了這個道理卻不能當下承當,他不在本來面目的真實體會中。但一旦人明白了本來,一切都雲開見日,再沒有什麼羈絆,大家都是無事人,在真實的面目裡 自在生活。在本來面目看來,修行也是不必要的,這時候如果談修證、成佛、解脫,都是做繭自縛。
無論生存讓我們如何外化,本來面目 仍然是世界的軸心,事物圍繞著它,生活的本質就是它。清淨本來是事物自身及其運動的“靜態”,對意義來說,它是靜態的“零”,是意義的起點。一個僧人問老師:“混沌未分時如何?”老師回答:“混沌”。又問道:“分後如何?”師曰:“混沌。”無意義的零 擁有無限的意義,能生出無限的世界,它就是無限的世界。換一句話說,一切人間意義 和事實都是清淨的零,當思產生的時候,就分化成大千世界及其意義。當自性走到零點或空的時候,我們是來到了清澈的空氣裡,天堂很容易理解,而世間的動亂和矛盾也看得清晰了。
雖然說明心見性後的生活 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或真正的修行 是在明心見性後開始的,但由於業力和習氣的原因,人雖然明心見性了,還有得而復失的可能,明而忽暗,都有可能再入“輪回”。所以還有很長的修行之路要走,尤其要在本來清淨的生活中生活。一方面要在具體事上修,勤於日用之道,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從心理到生活之路 依於正念和正行;另一方面,要步步踏著空相,時時在實際中,任何世俗輕微的暗示,都是心理上的疾病。這樣行持下去,生命之路就會越走越寬,不久身心上會產生輕快愉悅感,精神越來越純淨,容顏越來越明麗,氣度越來越從容。久而久之生活中產生一種寬裕感,精神裡產生出一種自然的罡氣,身內身外 產生一種清淨場。這在道家稱為純陽之氣,禪宗稱之為禪悅、法喜等,精神氣象出來了,我們的精神世界 模糊的輪廓有了真正的三摩地。
在生活的歲月,個人與自然在一起,與眾生事業一起,在寂靜的自性中 看世間的清淨和繁榮。一些人已經學會鑿壁偷光,原來雲霧迷漫的心靈 現在看清了真偽,把一些虛幻之物懸置起來,少了許多妄想,多了丈夫氣概。人生的迢迢長路 變得越來越清淨、無畏,經過漫長歲月的磨礪,禪者已經能做到與身心自然一同呼吸,在自然卷舒中,在世事風雨中,聽到真相清淨本來的聲息,得到關於本來面目的種種回答。人們看到萬法生滅因緣,在唸唸清淨中隨緣任運,到習氣掃盡時,就進入了聖位。“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就是成佛作祖了。
於第一義不動的時候,我們雖然處在世界中,走在人生路上,手裡捧著飯碗,但“世界”沒有產生,“生活”沒有形象,風聲雨聲都是朗朗空性,歲月一樣輪轉,但我們沒有記掛著什麼。這個空性之我由於什麼也不是,不依於是而無所不是,不著一塵而遍攝無量剎土。這無量剎土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由於沒有意義而成就它真實的剎土。這是自我和世界解體的時候,虛空粉碎,我們直接契入存在的“本體”而認識真實世界的“如是”。
至此有人問,假設人的意識 能在一剎那間 見到了宇宙全相,這是怎樣的一種狀況呢,人是無法想像的。他的疑問沒錯,因為他還在思中。
不思善惡是心中無“事”的直觀,主要還是“無情”、“無我”、“無著”。無情的情感 是最真實不過的,這個情感沒有目的,情感在它緣起的煙雲中,化成清淨而優美的自由之身。一個和尚問省念:“如何是和尚不欺人的話?”省念回答說“看,冬天來了”。但那又怎樣呢?省念說,春風不久就要到了。這種情感最直接地進入事物,沒有中間的環節,是與自然同體的,是同體之悲。這裡沒有我,沒有本質,本質就在那裡,現象就是本質。生活裡沒有任何深奧值得人留心,它舍棄了有為的“思”而以思的坦露表達存在的實情。“惠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惠能不講究禪法技巧,不斷念也不守空,只是自然無著。
本來的生活 沒有斷絕思維 卻也不隨波逐浪,對現實世界 不否定也不肯定,在平常生活中 生活而不執著於它,生活在殊相世界 能時時處處見到真相。
“青山元不動,白雲任去來。”
這是不崇尚浪漫的浪漫生活,是不提倡神秘的神秘的生活,是不求天堂的真實天堂。禪者就是這樣在清淨的大千世界中,體認著真相,平靜地生存。